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孪药ST-11对氧糖剥夺/再灌注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文金兰 陈莉娜 +5 位作者 张善惠 鲁俊 吴淑霞 张金娟 董永喜 董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0-665,共6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灯盏乙素苷元孪药ST-11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致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阳性对照,5μmol/L)、ST-11不同浓度组(5、10、20μmol/L)。预先... 目的研究川芎嗪-灯盏乙素苷元孪药ST-11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致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阳性对照,5μmol/L)、ST-11不同浓度组(5、10、20μmol/L)。预先给药干预24 h后,除空白组外的其余各组细胞均以含10 mmol/L Na_(2)S_(2)O_(4)的无糖DMEM培养基缺糖缺氧培养4 h,待复糖复氧培养4 h后,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细胞凋亡率,细胞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以及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2(Bcl-2)及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细胞存活率,上清液中CAT、GSH和SOD含量,细胞MMP水平,细胞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和Bcl-2/Bax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而上清液中LDH、MDA含量,细胞ROS水平,细胞凋亡率,细胞Bax、caspase-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ST-11各浓度组上述指标(5μmol/L ST-11组caspase-3蛋白除外)均显著逆转(P<0.05)。结论ST-11对OGD/R致PC12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作用可能与减少细胞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11 川芎嗪 灯盏乙素苷元 孪药 氧糖剥夺/再灌注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PC12细胞
下载PDF
ST-11电弧刨割条
2
作者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焊条课题组 赵俊 《机械工人(热加工)》 1989年第2期26-27,共2页
ST-11电弧刨割条可以在焊接工作中分别部分地代替碳弧气刨、砂轮磨削和等离子切割。其最大特点是方便灵活,焊工只需采用普通的交流准文直流焊积, 取一根sT一11电弧刨判条,就电弧侧剂条悠由中国操舰工上总从进行多种刨割工作。
关键词 电弧刨 割条 st-11 电弧切割
下载PDF
北京首例输入性ST-11 complex C群流脑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董梅 黄芳 +1 位作者 周建军 吴疆 《疾病监测》 CAS 2013年第12期969-971,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首例输入性ST-11 complex 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死亡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分离的ST-11 complex C群脑膜炎奈瑟菌株病原学特征。方法采集疑似病例的血液标本,进行脑膜炎奈瑟菌的分离培养、细菌学鉴定,确定为脑膜炎奈瑟菌... 目的了解北京首例输入性ST-11 complex 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死亡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分离的ST-11 complex C群脑膜炎奈瑟菌株病原学特征。方法采集疑似病例的血液标本,进行脑膜炎奈瑟菌的分离培养、细菌学鉴定,确定为脑膜炎奈瑟菌;对分离菌株进行血清学分群、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鉴定,同时对鉴定的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外膜蛋白PorA、fetA基因检测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经细菌学、血清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鉴定,该菌株为脑膜炎奈瑟菌C血清群;porA为P1.5-1,10-8,fetA为F3-6;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表明,该菌株基因序列型(ST)为ST-2724,属于ST-11/ET-37克隆系;该菌株对氨苄西林和复方新诺明为中等耐药,对其他10种抗菌药物均敏感。结论该菌株为脑膜炎奈瑟菌C:P1.5-1,10-8:F3-6,序列型是ST-2724,属ST-11/ET-37克隆系,对常用抗菌药物尚未出现耐药现象。这是我国首次分离到的ST-11/ET-37克隆系C群脑膜炎奈瑟菌株,为输入性,提示应加强流脑病原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奈瑟菌 C血清群 序列类型st-2724 多位点序列分型 st-11 ET-37克隆系
原文传递
产NDM-1和产KPC-2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比较
4
作者 殷丽军 卢露 +2 位作者 何磊燕 武娜娜 王传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6-562,共7页
目的比较产NDM-1和产KPC-2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临床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0年某儿童医院非重复儿童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CRKP,查阅菌株来源患者的病历资料获得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对CRKP进行药敏试... 目的比较产NDM-1和产KPC-2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临床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0年某儿童医院非重复儿童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CRKP,查阅菌株来源患者的病历资料获得患者的基本临床特征。对CRKP进行药敏试验及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比较产NDM-1和产KPC-2的CRKP临床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7—2020年共收集164株CRKP菌株,其中96株携带bla NDM-1,68株携带bla KPC-2,产NDM-1的CRKP主要分布在新生儿科室,产KPC-2的CRKP以非新生儿科室居多,两组在标本来源、患者年龄、科室分布和预后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NDM-1的CRKP菌株以ST 17型和ST 278型为主,分别为40.63%、18.75%;而产KPC-2的CRKP菌株以ST 11为主,达73.53%。产KPC-2的CRKP分离株对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呋喃妥因和磷霉素的耐药率均高于产NDM-1的CRKP分离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产NDM-1和产KPC-2的CRKP菌株在临床及分子流行病学方面均存在差异,产KPC-2的CRKP菌株表现出更严重的耐药性,感染KPC-2 CRKP的患者预后较差,应引起临床和感控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KPC-2 NDM-1 ST 11 ST 17 CRKP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灵台、神道穴留针对心绞痛患者心电图ST-T即时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承家 杨冠男 公维军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观察灵台、神道穴留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ST-T即时效应的影响。方法 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针刺灵台、神道穴,分别实施针刺后留针(A组)和针刺后不留针(B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12导联心电图,比较组内和组间治疗前后Ⅱ、Ⅲ、a... 目的观察灵台、神道穴留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电图ST-T即时效应的影响。方法 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针刺灵台、神道穴,分别实施针刺后留针(A组)和针刺后不留针(B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12导联心电图,比较组内和组间治疗前后Ⅱ、Ⅲ、av F导联和V_4、V_5、V_6导联ST段和T波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治疗后Ⅱ、Ⅲ、av F导联和V_4、V_5、V_6导联ST段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Ⅱ、Ⅲ、av F导联T波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_4、V_5、V_6导联T波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针刺灵台、神道穴能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在改善心肌下壁及前侧壁缺血程度上,针刺后留针优于针刺后不留针,且对冠心病心绞痛心电图ST-T改变的即时效应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灵台 神道 冠心病 st-T段 心电图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疗效观察
6
作者 周隆佾 吴炬 +4 位作者 范建生 李小春 张传明 陈杨 贾云峰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6年第4期432-433,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实体瘤和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实体瘤患者25例、AL患者20例,于化疗结束后BPC≤30×109/L时予rhIL1150μg/(kg·d)皮下注射,连用7~14天或BPC升高至...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实体瘤和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实体瘤患者25例、AL患者20例,于化疗结束后BPC≤30×109/L时予rhIL1150μg/(kg·d)皮下注射,连用7~14天或BPC升高至≥60×109/L时停药,用药期间隔天查血常规1次,观察外周血BPC变化、皮肤出血情况及rhIL11应用的不良反应。以同期未用rhIL11治疗的15例实体瘤和10例AL患者作对照。结果:治疗组用药后1周和2周,BPC在实体瘤患者分别为(67.68±9.3)×109/L、(86.55±12.76)×109/L;在AL患者分别为(69.83±7.68)×109/L、(87.17±8.66)×109/L。治疗组较对照组BPC恢复时间缩短(P<0.05)。常见不良反应为轻度乏力、肌肉疼痛。3例出现短暂房性心律失常,减量或停药后消失。结论:rhIL11治疗实体瘤和AL患者化疗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安全有效,可使BPC恢复加快,并有效缓解出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IL-11 实体瘤 AL 血小板减少
下载PDF
天突、气舍针刺安全的临床解剖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跃 吴炳煌 +4 位作者 谢永财 董卫国 张文光 阙庆辉 张家栋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天突、气舍穴局部解剖与针刺安全的关系。方法:采用小号克氏针标定法和层次解剖法在46具正常成人尸体上、左右共92侧解剖观测了天突和气舍穴针刺途径的局部解剖特点。结果:50·0%的标本胸骨柄后的两侧胸膜返折部相交在胸... 目的:探讨天突、气舍穴局部解剖与针刺安全的关系。方法:采用小号克氏针标定法和层次解剖法在46具正常成人尸体上、左右共92侧解剖观测了天突和气舍穴针刺途径的局部解剖特点。结果:50·0%的标本胸骨柄后的两侧胸膜返折部相交在胸骨角平面,6·5%的标本两侧胸膜返折部相交在第1肋平面;天突针刺途径的局部解剖观测结果为43·5%的标本左头臂静脉上缘平齐或接近胸骨柄上缘,56·5%的标本左头臂静脉上缘平齐于胸骨柄中部;在气舍穴的钢针穿刺中观察到有68侧标本颈内静脉被刺穿,占73·9%,有24侧标本的左颈总动脉被刺损,占26·1%;并有约50侧标本的迷走神经被钢针触及,占54·3%。结论:天突和气舍的针刺操作不仅仅易伤及上部胸膜腔,更易伤及上纵隔及颈根部的大血管、迷走神经等要害结构,应引起重视与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突 气舍 针刺疗法/方法 解剖学 局部
下载PDF
电针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治疗功能性肠病双向调节效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钟峰 曹越 +4 位作者 罗容 盛蓉蓉 石文英 刘英含 章薇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722-726,共5页
目的:通过运用电针刺激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曲池、上巨虚),观察针刺对于2种不同状态(便秘、腹泻)的功能性肠病的临床疗效,为探求针刺治疗的双向调节作用机制,扩大针灸主治范围,探索针灸配穴组合疗效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 目的:通过运用电针刺激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曲池、上巨虚),观察针刺对于2种不同状态(便秘、腹泻)的功能性肠病的临床疗效,为探求针刺治疗的双向调节作用机制,扩大针灸主治范围,探索针灸配穴组合疗效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相应纳入标准的功能性肠病患者132例(便秘型72例、腹泻型60例),将2型患者各自分为2个电针组,2个药物组,分别为便秘电针组(36例)、便秘药物组(36例)、腹泻电针组(30例)、腹泻药物组(30例)。2电针组均采用针刺双侧曲池、上巨虚后,采用20 Hz电流、连续波刺激30 min。治疗期为4周,共完成16次治疗,第1~2周治疗5次/周,第3~4周治疗3次/周。腹泻药物组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2 mg/次,3次/d,连服4周。便秘药物组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 mg/次,3次/d,连服4周。各组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治疗完成后(第4周末)、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时,分别记录患者周排便次数和大便性状,评估其治疗期间及随访期的心理状态(SAS、SDS),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经治疗后,2电针组的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SAS、SDS均得到有效改善。组内比较中,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4周与治疗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中,2电针组的临床疗效与同型的药物组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能够治疗不同状态(便秘、腹泻)下的功能性肠病,并能产生稳定的、具有一定持续性的双向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池穴 上巨虚穴 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腹泻 双向调节
下载PDF
电针不同部位单穴对大鼠胃运动双向调节效应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余芝 夏有兵 +2 位作者 卢明香 林静 徐斌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第9期701-70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穴位对胃运动异常大鼠的双向调节效应特征。方法通过在大鼠胃内安置球囊的方法记录胃内压,观察电针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对胃运动异常模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结果在正常生理状态及胃运动增强和胃运动抑制的病理...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穴位对胃运动异常大鼠的双向调节效应特征。方法通过在大鼠胃内安置球囊的方法记录胃内压,观察电针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对胃运动异常模型大鼠胃内压的影响。结果在正常生理状态及胃运动增强和胃运动抑制的病理状态下,电针曲池、上巨虚均以促进胃运动为主(P<0.05);而电针天枢均以抑制胃运动为主(P<0.01);电针大肠俞只有在正常及心得安所造成的胃运动兴奋状态下,以抑制胃运动为主(P<0.05);其他状态无明显方向倾向。结论腹部和四肢单穴对胃运动的调节很可能具有定向效应的特征,穴位的双向调节作用并不一定是同一穴位对不同病理状态下内脏器官的双向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胃运动 大鼠 大肠俞 天枢 上巨虚 曲池
下载PDF
基于r-fMRI技术观察电针曲池、上巨虚对功能性肠病患者大脑的即刻效应 被引量:11
10
作者 罗容 石文英 +6 位作者 邝涛 叶贵生 潘江 陈成 李里 李金香 章薇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以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r-f MRI)技术观察电针曲池、上巨虚穴对功能性肠病患者大脑功能活动模式的改变,为探索曲池、上巨虚穴治疗功能性肠病发挥效应的中枢机制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择功能性便秘患者20例为便秘组,功能性腹泻患... 目的以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r-f MRI)技术观察电针曲池、上巨虚穴对功能性肠病患者大脑功能活动模式的改变,为探索曲池、上巨虚穴治疗功能性肠病发挥效应的中枢机制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择功能性便秘患者20例为便秘组,功能性腹泻患者20例为腹泻组。便秘组采用电针上巨虚治疗,腹泻组采用电针曲池治疗,次日两组均取相关非经非穴点进行电针治疗。采集两组电针前后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以功能连接为观察指标,以右侧岛叶为种子点,运用MATLAB、DPARSF和REST等软件得到两组与种子点存在功能连接的脑区图像,进而分析两组自身经电针刺激前后脑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电针刺激功能性便秘患者上巨虚穴可正激活左侧小脑后叶小脑山坡、左侧枕叶舌回、左侧枕叶枕中回、右侧枕叶、右侧顶叶缘上回、右侧穹窿回扣带回、左侧顶叶楔前叶;负激活右侧额叶Sub-Gyral、右侧岛叶、左侧岛叶。电针功能性腹泻患者曲池穴有显著差异的脑区为左侧小脑后叶山顶和左侧边缘叶后扣带回。结论电针曲池、上巨虚穴可引起功能性肠病患者大脑部分内脏高敏相关脑区功能连接的变化,提示针刺对功能性肠病患者的改善效应可能与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上巨虚 曲池 功能性肠病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便秘 腹泻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小龙 刘同祥 +1 位作者 宋立稳 孙金华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自2012-2013年在我急诊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9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替罗非班组,观察两组病情改善程度(7天内胸痛、胸...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自2012-2013年在我急诊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9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替罗非班组,观察两组病情改善程度(7天内胸痛、胸闷发作次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30天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30天出血事件、血小板减少率。结果替罗非班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5%),出血事件主要发生牙龈出血及皮下出血,未发生颅内出血等大出血事件,在改善心肌损伤标志物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有积极有效治疗作用,且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老年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 Ⅲa受体拮抗剂
下载PDF
基于Notch信号通路探讨针刺曲池、足三里对MCAO大鼠的神经保护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雪萍 袁秀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691-694,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对MCAO大鼠的行为学干预效应,同时评价其对Notch信号通路标志性蛋白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及针刺组,各12只。模型组及针刺组大鼠均接受改良线栓法建立左侧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对MCAO大鼠的行为学干预效应,同时评价其对Notch信号通路标志性蛋白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及针刺组,各12只。模型组及针刺组大鼠均接受改良线栓法建立左侧大脑中动脉局灶性缺血(MCAO)再灌注模型,空白组大鼠仅进行血管分离术,术后空白组及模型组大鼠每日接受模拟捉拿1次,针刺组大鼠予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连续干预14 d,用神经行为学评分评估大鼠行动能力,TTC染色法观察脑梗死体积变化,HE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组织细胞形态和结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Notch1、Hes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提高,并缩小了脑梗死体积;2)针刺可明显改善MCAO术大鼠脑组织细胞形态和结构;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针刺可明显上调大鼠脑组织Notch1、Hes1的蛋白水平。结论:电针曲池穴及足三里穴可改善MCAO大鼠行为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介导Notch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针刺 曲池穴 足三里穴 NOTCH信号通路
下载PDF
多段换向穿流干燥机的设计计算——(Ⅱ)操作条件和参数的决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伍沅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1991年第3期8-15,共8页
介绍了利用作者导出的多段换向穿流干燥机通用数学模型研究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行优化操作条件和设计参数决策的方法。给出实例说明。
关键词 干燥机 设计 多段穿流 空气换向 决策 操作条件 参数
下载PDF
针刺曲池、足三里对脑缺血大鼠行为学、超微结构及TGF-β1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江一静 林志诚 +4 位作者 郑美 游咏梅 薛偕华 夏敏 詹增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1208-1212,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对MCAO模型大鼠行为学、超微结构及TGF-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的影响,探析针刺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成年的Sprague Dawley大鼠(SD鼠)常规驯养3 d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对MCAO模型大鼠行为学、超微结构及TGF-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的影响,探析针刺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成年的Sprague Dawley大鼠(SD鼠)常规驯养3 d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各20只。模型组及针刺组大鼠接受线栓法进行脑缺血模型制备,假手术组大鼠仅接受皮肤切开及血管剥离术,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术后回笼继续饲养,每日模拟捉拿、穴位点触一次。针刺组接受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1次/d,30 min/次,连续干预7 d。治疗前后记录大鼠catwalk系统动静态指标的变化,TTC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TGF-β1浓度的差异。结果:1)Catwalk系统参数分析:造模组大鼠步行速度明显慢于假手术组,步行时间明显较针刺组长,其中针刺组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TTC及其图像软件分析:造模组大鼠存在明显脑梗死区域,针刺组脑梗死体积小于模型组(P<0.05);3)透射电镜: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神经元细胞结构受破坏,包括细胞膜不完整、细胞核肿胀、内质网减少等,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脑组织具有较为完整的细胞膜及细胞核结构,线粒体空泡病变现象亦有明显改善。4)Western blot:假手术大鼠脑组织的TGF-β1浓度明显高于2组造模大鼠,经过针刺干预后2组造模大鼠脑组织TGF-β1均高于假手术组,其中针刺组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可通过上调TGF-β1浓度实现神经细胞增殖及结构修复,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损伤 曲池穴 足三里穴 针刺 超微结构 TGF-Β1
下载PDF
针刺足三里、曲池对MCAO模型大鼠梗死周围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唐冕 章琪 陈红霞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707-710,共4页
目的:评价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对MCAO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观察脑梗死灶周围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变化。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干预组,各15只。假手术组仅予切开皮肤分剥离神经血管后缝合,模型组及干... 目的:评价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对MCAO模型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观察脑梗死灶周围组织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变化。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干预组,各15只。假手术组仅予切开皮肤分剥离神经血管后缝合,模型组及干预组大鼠予线栓法进行MCAO模型制备,造模成功后干预组大鼠予针刺曲池穴及足三里穴,1次/d,30 min/次,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仅模仿捉拿、回笼,连续干预14 d,用Homecage Scan行为学评价大鼠不同时间段运动能力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PI3K、Bax的表达差异,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观察AKT、p-Akt的浓度变化。结果:1)Homecage Scan行为学检测显示:假手术组大鼠未见明显异常,造模大鼠出现明显偏瘫,随着时间的推移模型组及干预组大鼠花费在行走、后肢站立、舔毛3种行为的时间逐渐延长,其中干预组改善得更为明显(P<0.05)。2)造模组大鼠脑组织TTC染色出现明显白色梗死区域,干预组大鼠梗死区域明显小于模型组。3)免疫组化显示造模后大鼠PI3K降低,Bax升高,针刺足三里穴及曲池穴可上调PI3K及AKT的磷酸化程度,抑制了Bax的表达;4)Western blotting显示针刺足三里、曲池穴可上调造模大鼠AKT的磷酸化程度。结论:针刺曲池穴、足三里穴可改善脑缺血大鼠的神经缺损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AO模型 大鼠 曲池穴 足三里穴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栓调节蛋白、11-脱氢血栓烷素B2的变化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拂晓 王庆玲 《中国实用医刊》 2008年第10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小板活化状态的情况,测定反映内皮细胞损伤情况的血栓收缩蛋白(TM)的量及反映血小板活化状态尿11-脱氢血栓烷素B2的量,并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80例非ST段抬高...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小板活化状态的情况,测定反映内皮细胞损伤情况的血栓收缩蛋白(TM)的量及反映血小板活化状态尿11-脱氢血栓烷素B2的量,并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8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被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在治疗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所有的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前后测定血栓收缩蛋白和尿11-脱氢血栓烷素B2含量。结果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栓收缩蛋白和11-脱氢血栓烷素B2浓度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患者体内内皮细胞损伤情况和血小板活化程度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是有效的,能减少病人发病率,对病人预后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栓收缩蛋白 11-脱氢血栓烷素B2
原文传递
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蔡玉颖 刘志顺 +2 位作者 王顺 王奇峰 谈太鹏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64-66,共3页
目的:研究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和电针经穴组,各组再随机分成1 d、3 d、7 d三个时间点。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 目的:研究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和电针经穴组,各组再随机分成1 d、3 d、7 d三个时间点。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应用Zea-Longa的4分制评分法观察各组大鼠在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有不同程度的自愈趋势;电针经穴组可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电针非经穴组和模型组在3d、7d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具有相对特异性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神经功能缺损 电针 曲池 足三里
原文传递
电针不同腧穴组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国鑫 苗晋玲 +2 位作者 张中原 王海军 冀来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94-897,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腧穴组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调节效果,初步筛选治疗高脂血症的最佳腧穴组方。方法:将105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9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曲池组、中脘组、丰隆组、曲池+中脘组、曲池+丰隆...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腧穴组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调节效果,初步筛选治疗高脂血症的最佳腧穴组方。方法:将105只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9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曲池组、中脘组、丰隆组、曲池+中脘组、曲池+丰隆组、中脘+丰隆组、曲池+中脘+丰隆组,正常组17只,其他每组各11只。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均予以高脂饲料喂养3周制备高脂血症模型,均自由饮水。造模成功后正常组自由喂养,不干预;模型组每天捆绑、固定;其他各组均给予捆绑、固定并电针相应腧穴刺激,选用疏密波,每次20min,每天1次。4周后取大鼠腹主动脉血液,检测各组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并计算各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结果: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相比,各针刺组TC、TG、HDL-C、LDL-C含量及AI均降低,除曲池组TC、AI外,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C:三穴组较单穴组、曲池+中脘组降低(均P<0.01);TG:各针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DL-C、AI:三穴组与其他针刺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DL-C:三穴组与曲池组、中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针"曲池+中脘+丰隆"在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HDL-C、LDL-C的含量及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方面更具优势,有一定的调节血脂代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大鼠 电针疗法 腧穴组方 曲池 中脘 丰隆
原文传递
针刺腧穴“降压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冀雨芳 董爱爱 +5 位作者 来晓云 崔依依 郭继龙 王海军 李赟 冀来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42-1346,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腧穴“降压方”降压及改善血管重构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10~11周龄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按随机数表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10只。10只同周龄的雄性WKY大鼠作为空白组。针刺组通过针刺人迎、曲池、足三... 目的:探讨针刺腧穴“降压方”降压及改善血管重构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10~11周龄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按随机数表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10只。10只同周龄的雄性WKY大鼠作为空白组。针刺组通过针刺人迎、曲池、足三里穴(腧穴“降压方”)进行干预;药物组予以氯沙坦进行灌胃治疗,共治疗8周。光镜下观察主动脉病理形态学变化;Masson染色观察主动脉形态变化;透射电镜下观察主动脉管壁超微结构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组织中Profilin-l表达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和针刺组大鼠主动脉管腔内径(LD)增大(P<0.05),中膜厚度(MT)及MT/LD比值显著减小(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和针刺组主动脉弹性纤维排列整齐,分布均匀,胶原蛋白纤维没有明显增生;主动脉组织Profilin-1表达显著降低(P<0.01)。主动脉电镜超微结构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药物组内皮损伤均明显改善,其中药物组内皮细胞轻度变性,内皮细胞下层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结构基本完整;针刺组内皮部分肿胀,平滑肌细胞轻微肥大增生,胶原纤维增多,粗细不一。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和针刺组血清MMP-9含量显著降低(P<0.05),针刺组TIMP-1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针刺腧穴“降压方”可改善SHR内皮肿胀、胶原纤维与弹力纤维分布,进而影响血管舒缩及血压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高血压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降压方 血管重构 人迎 曲池 足三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