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SD对壳模型讨论质子中子耦合系统U(5)■SU(3)相变
1
作者 刘霖 王芙蓉 罗延安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共3页
利用SD对壳模型讨论了质子中子耦合系统中U(5)■SU(3)相变的问题.结果发现该模型可以很好地再现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U(5)■SU(3)相变.这一结果说明了SD对近似的合理性,同时也证明了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具有很好的壳模型基础.
关键词 SD对壳模型 相变 U(5)极限 su(3)极限
下载PDF
^(36)Ar核超变形带的SU(3)模型
2
作者 张进富 尹辑文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6-18,共3页
本文采用 SU(3)模型研究了 3 6Ar核的超变形带的结构和电磁跃迁。应用 SU(3)哈密顿量能够很好地描述它的结构特征和 E2跃迁。研究表明 。
关键词 Ar核 su(3)模型 超变形带 su(3)极限 E2跃迁 原子核
下载PDF
IBM4中的强耦合SU(3)极限
3
作者 李光华 孙洪洲 +1 位作者 韩其智 李先胤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8期742-747,共6页
将IBM推广应用于轻核时叫IBM4。本文讨论了其中的下述群链。 U(36)(?)U_6(sd)×U_6(ST)(?)SU_3(sd)×SU_3(S)×SU_3(T)(?)SU_3(sdS)×SU_3(T)(?)O_3(J)×O_3(T)的约化、典型能谱与E2跃迁,并用它对彬壳的核基态进行... 将IBM推广应用于轻核时叫IBM4。本文讨论了其中的下述群链。 U(36)(?)U_6(sd)×U_6(ST)(?)SU_3(sd)×SU_3(S)×SU_3(T)(?)SU_3(sdS)×SU_3(T)(?)O_3(J)×O_3(T)的约化、典型能谱与E2跃迁,并用它对彬壳的核基态进行了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M4 轻核 强耦合 su(3)极限
原文传递
^(154)Sm,^(156,158)Gd,^(158)Dy核结构研究
4
作者 黄永祥 苏耀中 石宗仁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0年第3期10-15,共6页
本文利用IBA2理论,从SU(3)极限参数出发,通过对激发能及B(E2) 值的理论与实验的比较, 找到了^(154)Sm,^(156、158)Gd,^(158)Dy核的Hamiltonian最佳参数。参数说明:^(154)Sm含有较大的振动成分;^(156)Gd,^(158)Gd是二个典型的SU(3)核;而^... 本文利用IBA2理论,从SU(3)极限参数出发,通过对激发能及B(E2) 值的理论与实验的比较, 找到了^(154)Sm,^(156、158)Gd,^(158)Dy核的Hamiltonian最佳参数。参数说明:^(154)Sm含有较大的振动成分;^(156)Gd,^(158)Gd是二个典型的SU(3)核;而^(158)Dy含有少量U(5)和少量O(6)成分的类SU(3)核,计算结果表明:稀土变形核的最佳参数及有效电荷有系统的规律。通过F旋破缺,可以解释低激发态间的M1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3)极限 变形核 激发能 E2跃迁 M1跃迁 有效电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