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佛两难的矛盾与天性自然的和谐——苏曼殊《断鸿零雁记》与汪曾祺《受戒》文化意识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黄红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116,共6页
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与汪曾祺的《受戒》都是写和尚恋爱的小说,但二者对情佛关系的处理迥异,前者是情佛两难的矛盾冲突,后者是天性自然的美满和谐。这不同的处理源于作家不同的文化意识,也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在面临不同的社会人生问... 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与汪曾祺的《受戒》都是写和尚恋爱的小说,但二者对情佛关系的处理迥异,前者是情佛两难的矛盾冲突,后者是天性自然的美满和谐。这不同的处理源于作家不同的文化意识,也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在面临不同的社会人生问题时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解读方式,从而在文化选择上为新世纪的中国人留下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 汪曾祺 《受戒》 文化意识 比较
下载PDF
还原起点:中国现代文学肇端于南社 被引量:2
2
作者 黄轶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9-106,共8页
中国现代文学的肇端是南社及其文学创作,这从该社团与民国建立的关系、其知识分子结构、文学理念和文化影响等可见一斑。中国现代文学界排拒南社,与五四文学的经典化密切相关:一是对"五四"的定位尤其是对鲁迅的定论在中国现... 中国现代文学的肇端是南社及其文学创作,这从该社团与民国建立的关系、其知识分子结构、文学理念和文化影响等可见一斑。中国现代文学界排拒南社,与五四文学的经典化密切相关:一是对"五四"的定位尤其是对鲁迅的定论在中国现代思想史建构中的意识形态意义,成为文学史叙事模式的基点;二是1980年代之后的文学史重写倾向于"现代性",试图将文学从与政治的拉扯中"解救"出来,而南社文学却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三是南社文人在思想文化上倾向于旧学,从而阻隔了后人对其精神现代性一面的认识;四是南社诗文以文言为主,使其与"五四"白话文学经典化理念相冲突;五是新文学史叙事对通俗文学的否定性批评阻碍了人们对南社的认识。毋庸讳言,"晚清模式"和"20世纪中国文学"等史学概念的提出,既有重要的学术史价值,又存在明显的回避意味。而要还原中国新文学的起点,学术界应当破除以往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的偏执,以坦诚的心态、历史地看取南社在中国现代文学肇造中的结构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社 中国现代文学 苏曼殊 文学经典化
下载PDF
信仰支撑的崩坍——刘师培堕落原因再探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奇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56,共5页
对于刘师培叛变的原因,人们已经作了不少分析。信仰支撑的崩坍,是导致刘师培堕落的又一重要原因。这种支撑,既来自理念,也来自力量;这种力量,既来自组织、同志,也来自朋友、亲人。理论上的简单比附、随意多变导致了他的民主共和理念的... 对于刘师培叛变的原因,人们已经作了不少分析。信仰支撑的崩坍,是导致刘师培堕落的又一重要原因。这种支撑,既来自理念,也来自力量;这种力量,既来自组织、同志,也来自朋友、亲人。理论上的简单比附、随意多变导致了他的民主共和理念的破灭。卷入同盟会的纷争,导致他远离了团体和同志;彼此间的龃龉,导致他与最亲密的朋友章炳麟、苏曼殊反目;妻子率先叛变,离他而去。信仰的力量支撑也崩坍了,这一切,最终加速了这个名利欲极旺而又好走极端的青年革命家的堕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师培 章炳麟 苏曼殊
下载PDF
苏曼殊诗文中的佛教意识 被引量:2
4
作者 孙绪敏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2期102-107,共6页
苏曼殊的一生与佛教关系密切,纵观其作品可以看见解脱、顿悟、众生平等、性空以及佛教改革的思想。这既折射了近代中国社会中知识分子为解决“中国向何处去”而上下求索的精神,又使其作品蒙上了“痴”、“狂”、“奇”的色彩。
关键词 文学研究 苏曼殊 诗文 佛教意识 近代
下载PDF
苏曼殊诗画的禅佛色彩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永健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4-77,共4页
因有以禅入诗、入画的传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为数众多的诗僧、画僧、诗画僧。文人墨客创作的“禅意诗”、“禅意画”与禅僧禅心外化的“禅诗”、“禅画”有本质上的区别。苏曼殊诗画带有明显的禅佛色彩,如其诗画里大量出现的禅佛名相以... 因有以禅入诗、入画的传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为数众多的诗僧、画僧、诗画僧。文人墨客创作的“禅意诗”、“禅意画”与禅僧禅心外化的“禅诗”、“禅画”有本质上的区别。苏曼殊诗画带有明显的禅佛色彩,如其诗画里大量出现的禅佛名相以及带有“依我自悟”表征的“我”的形象第一人称代词,进一步强化了其现代禅僧的身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曼殊 诗僧 禅诗 禅画
下载PDF
苏曼殊:《娑罗海滨遁迹记》的创作者 被引量:2
6
作者 丁富生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2-76,共5页
辨别、澄清《娑罗海滨遁迹记》这部未完成小说的作者对研究苏曼殊的文学翻译成就及评定其在中外文学交流史上的地位有着重要作用。除从苏曼殊的思想与佛学、苏曼殊的文学与创作两方面进行研究之外,通过对《娑罗海滨遁迹记》文本的相关... 辨别、澄清《娑罗海滨遁迹记》这部未完成小说的作者对研究苏曼殊的文学翻译成就及评定其在中外文学交流史上的地位有着重要作用。除从苏曼殊的思想与佛学、苏曼殊的文学与创作两方面进行研究之外,通过对《娑罗海滨遁迹记》文本的相关重要话语的考证、辨析,可以基本认定《娑罗海滨遁迹记》不是苏曼殊对"南印度瞿沙"的作品翻译,而是苏曼殊自己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曼殊 《娑罗海滨遁迹记》 作者
下载PDF
试论苏曼殊的革命文化活动及业绩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慧娟 刘洪亮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39-41,共3页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苏曼殊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集革命气质、浪漫情调与禅子法性于一体。他在革命的道路上遇到无数艰难险阻,但凭着对革命的向往和热情,坚持从事革命文化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
关键词 苏曼殊 革命文化活动 业绩
下载PDF
情与佛的冲突——苏曼殊小说的情感探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熊龙英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10期39-41,共3页
苏曼殊小说中的主人公或身为僧人而陷入情感中不能取舍,或在情劫中挣扎最后以死亡或者遁入空门的方式得以解脱。情与佛相冲突的的现象构成了苏曼殊小说的特殊的情感叙述方式。
关键词 苏曼殊
下载PDF
论苏曼殊对中国20世纪通俗小说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诠林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47-51,共5页
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情僧”苏曼殊是中国 2 0世纪通俗小说的创始者和推动者之一 ,他翻译和再创作的小说《惨世界》在中国侠义小说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他的爱情小说对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成熟有着巨大影响。本文通过介绍他的身世... 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情僧”苏曼殊是中国 2 0世纪通俗小说的创始者和推动者之一 ,他翻译和再创作的小说《惨世界》在中国侠义小说发展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他的爱情小说对鸳鸯蝴蝶派小说的成熟有着巨大影响。本文通过介绍他的身世、他的侠义小说、他的爱情小说、他与其他作家的交往 ,论述他与中国 2 0世纪通俗小说之间的渊源及对中国通俗小说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曼殊 侠义小说 爱情小说 中国 20世纪 通俗小说 小说创作 创新
下载PDF
感伤主义与中国小说叙事形式的嬗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俊飞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5-22,共8页
“感伤主义”在中国小说从晚清到五四这一时间链条上形成了一条虽曲折但脉络清晰的轨迹。与西方相似,在“中国感伤主义小说”与“小说叙事形式嬗变”之间也客观存在着某种内在、互动的关联,晚清至“五四”的感伤主义小说有力地推动了中... “感伤主义”在中国小说从晚清到五四这一时间链条上形成了一条虽曲折但脉络清晰的轨迹。与西方相似,在“中国感伤主义小说”与“小说叙事形式嬗变”之间也客观存在着某种内在、互动的关联,晚清至“五四”的感伤主义小说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小说叙事形式由传统向现代的嬗变。作为中国小说“感伤主义”长链上相互联结的重要三环,吴趼人的《恨海》,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碎簪记》以及郁达夫1927年前的中短篇小说,贯穿了中国小说叙事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整个过程。出于情感表达的内在需要,它们在运用各种现代叙事技巧上经历了由拙笨到自如的艰辛历程。感伤主义小说与其他小说类型一道,促成了中国小说叙事形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伤主义 中国小说叙事嬗变 《恨海》 苏曼殊 郁达夫
下载PDF
文化价值取向与情爱世界
11
作者 王向阳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08-110,共3页
苏曼殊和郁达夫以男女情爱为题材的小说是对中国古典言情小说的继承与超越。自我情感体验的强烈介入,使其情爱小说具有极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同样是基于敏感的心灵对时代的感应,苏曼殊小说中的情爱世界是社会的、伦理的、以婚姻为基础... 苏曼殊和郁达夫以男女情爱为题材的小说是对中国古典言情小说的继承与超越。自我情感体验的强烈介入,使其情爱小说具有极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同样是基于敏感的心灵对时代的感应,苏曼殊小说中的情爱世界是社会的、伦理的、以婚姻为基础的;而郁达夫的是个人的、心理的、以情欲为基础的,古典言情小说中的“情—礼”矛盾转化为内心的“灵—肉”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曼珠 郁达夫 文化价值取向 情爱小说
下载PDF
爱情、死亡与革命——论苏曼殊小说及其他 被引量:4
12
作者 卢文芸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89-96,共8页
本文从苏曼殊的小说中普遍的自杀现象谈起,试图对晚清革命志士的心理做一次解析,因为苏曼殊的思想气质最能代表当时的革命者。他们只能以传统文化涵养的传统人格来应对需要新的现代人格来支持的中国现代化的责任,虽然他们接受了西方的... 本文从苏曼殊的小说中普遍的自杀现象谈起,试图对晚清革命志士的心理做一次解析,因为苏曼殊的思想气质最能代表当时的革命者。他们只能以传统文化涵养的传统人格来应对需要新的现代人格来支持的中国现代化的责任,虽然他们接受了西方的一些新的思想现念,然而还不足以建立现代文明的精神资源。这个任务有待于新文化运动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曼殊 爱情 死亡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小说 革命者
下载PDF
近代东亚文学史上的拜伦时空:以苏曼殊和北村透谷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瑶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6-193,共8页
本文聚焦北村透谷和苏曼殊两部体现拜伦影响的作品——《蓬莱曲》和《断鸿零雁记》,由外及内地解读分析两部作品发生的历史语境和文体特征,提炼出贵族气质这一文化概念。本文通过梳理贵族气质在拜伦、北村透谷、苏曼殊三位作家和作品中... 本文聚焦北村透谷和苏曼殊两部体现拜伦影响的作品——《蓬莱曲》和《断鸿零雁记》,由外及内地解读分析两部作品发生的历史语境和文体特征,提炼出贵族气质这一文化概念。本文通过梳理贵族气质在拜伦、北村透谷、苏曼殊三位作家和作品中表现出的具体而微的时空脉络,认为这三位作者虽然分处于不同的时空境遇,但都处于现代性压迫下,贵族气质逐渐弥散的过程中。他们对于诗歌的处理不仅是对诗歌传统的继承,而且是其贵族气质最佳的文化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村透谷 苏曼殊 拜伦式作品 贵族气质
下载PDF
论苏曼殊小说的悲剧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珊 《青海师专学报》 2004年第2期64-67,共4页
苏曼殊的小说具有浓厚的悲剧性,爱情的幻灭成了贯穿其小说的主题。从时代背景、作者身世和性格等几方面结合他的五篇小说进行分析,就会发现这些与他小说所具有的悲剧性都是紧密相关的。
关键词 苏曼殊 小说 悲剧性 近代文学史 时代背景 作者身世 性格
下载PDF
论苏曼殊在中西文化冲撞中的心灵眩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丽芳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70-72,共3页
苏曼殊是清末民初一个颇具神秘色彩 ,亦僧亦俗的文学家与革命家 ,他特殊的自身条件使他对东西文化都能登堂入室 ,并且使这颗心灵在中西两大文明冲撞中的体验更具直接性、原初性与真实性。现代西方文化在他那里受到了佛学禅定思想和传统... 苏曼殊是清末民初一个颇具神秘色彩 ,亦僧亦俗的文学家与革命家 ,他特殊的自身条件使他对东西文化都能登堂入室 ,并且使这颗心灵在中西两大文明冲撞中的体验更具直接性、原初性与真实性。现代西方文化在他那里受到了佛学禅定思想和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夹击 ,使他内心摇摆不定 ,其心灵的眩晕也反映到了他作品主人公身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曼殊 文化冲撞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中国文学 情感 宗教 佛学禅定思想
下载PDF
苏曼珠与华夏国名学
16
作者 彭海 陈书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83-87,共5页
:China、Cian语义语源竟真相何在的探讨实际是公元七世纪以来我国佛学界曾多次着力探讨的古老课题 ,笔者在汇集研读 China、 Cina语义语源上种种争议的过程中 ,对如何解决这些争议的有关史料、议论作了梳理 ,从而对破解 China、 China... :China、Cian语义语源竟真相何在的探讨实际是公元七世纪以来我国佛学界曾多次着力探讨的古老课题 ,笔者在汇集研读 China、 Cina语义语源上种种争议的过程中 ,对如何解决这些争议的有关史料、议论作了梳理 ,从而对破解 China、 China的语义语源积累了一些看法 ,主要之点 ,就是苏曼殊所提出的 Cina词语出现 ,“正震旦商时”,和玄奘所说“至那者 ,前王之国号”的两个论点 ,仍然值得今人重视 ,并对苏曼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语源 玄奘 苏曼珠
下载PDF
试论苏曼殊诗画中的禅佛色彩
17
作者 吕晓明 《平原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124-125,共2页
文人墨客创作的'禅意诗''禅意画'与禅僧禅心外化的'禅诗'、'禅画'有本质上的区别.苏曼殊诗画带有明显的禅佛色彩,如其诗画里大量出现的禅佛名相以及带有'依我自悟'表征的'我'的形象第... 文人墨客创作的'禅意诗''禅意画'与禅僧禅心外化的'禅诗'、'禅画'有本质上的区别.苏曼殊诗画带有明显的禅佛色彩,如其诗画里大量出现的禅佛名相以及带有'依我自悟'表征的'我'的形象第一人称代词,进一步强化了其现代禅僧的身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曼殊 禅画 禅诗 诗僧 禅佛
下载PDF
以情求道的哀婉和以理入禅的冲淡——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与废名的《桥》之比较
18
作者 陶禹含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4年第4期65-68,共4页
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与废名的《桥》都是极富禅意与诗味的小说,然而,两位作家借以参禅悟道的方式却不尽相同,一个是以情求道,一个是以理入禅。因此,两部作品呈现的风格也就不尽相同。两部作品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体现出我国文化传统对... 苏曼殊的《断鸿零雁记》与废名的《桥》都是极富禅意与诗味的小说,然而,两位作家借以参禅悟道的方式却不尽相同,一个是以情求道,一个是以理入禅。因此,两部作品呈现的风格也就不尽相同。两部作品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体现出我国文化传统对文学的深远影响,亦体现出时代环境对身处其中的个体心理的普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 废名 《桥》 比较
下载PDF
叙事学角度下中国小说从古典过渡至近代体现的独特性——以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的两个叙事技巧为例
19
作者 吴秉勋 《厦大中文学报》 2019年第1期213-219,共7页
利用叙事学理论来考察苏曼殊自传性小说《断鸿零雁记》是近几年较为新颖的研究方法,关于《断鸿零雁记》的主题意蕴、风格情调、内容指涉以及作家研究等方面,学界早已有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利用这种方式来探寻《断鸿零雁记》仍有深拓的... 利用叙事学理论来考察苏曼殊自传性小说《断鸿零雁记》是近几年较为新颖的研究方法,关于《断鸿零雁记》的主题意蕴、风格情调、内容指涉以及作家研究等方面,学界早已有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利用这种方式来探寻《断鸿零雁记》仍有深拓的空间。故笔者拟从这种研究方法切入,分别论述这部小说里的两大类叙述行为:'叙述者隐身于文本'和'故事主人公不断试图与读者对话'。这两类小说叙事手法和技巧,确实能和当代学界所论的一些叙事学观点紧密相契,更希望借由这种方式的探讨,重新展现《断鸿零雁记》这类古典过渡到近代阶段的小说的文学意义与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 叙事 小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