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须弥华藏:莫高窟隋初第302、303窟中心柱形象意涵新探
1
作者 张鹏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60,I0003,共10页
莫高窟302与303窟作为莫高窟仅有的两例倒圆锥形中心柱窟,其中心柱形式却颇为罕见。目前学界多将其比定为须弥山中心柱,并从须弥山世界的形态、整体的同心圆结构、中心柱与周边千佛的联系等诸多角度尝试对其进行讨论,但仍不乏经意阐释... 莫高窟302与303窟作为莫高窟仅有的两例倒圆锥形中心柱窟,其中心柱形式却颇为罕见。目前学界多将其比定为须弥山中心柱,并从须弥山世界的形态、整体的同心圆结构、中心柱与周边千佛的联系等诸多角度尝试对其进行讨论,但仍不乏经意阐释与观察上的不足。本文通过对302窟303窟形制的重新观察,结合对二者的形象对比与关键细节的梳理,探讨其表现华严思想下华藏世界的形象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第302、第303窟 中心柱形象 须弥山 华藏世界 华严宗
下载PDF
从须弥圣境到五台模式——佛教理想景观的演化、特征及传播
2
作者 崔陇鹏 王怡铭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4期51-55,共5页
须弥山是佛教宇宙观中的圣山,其所包含的须弥山圣境图式是佛教景观中常见的写仿对象。山西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构建了中国本土最早的“须弥圣境”,是后世五峰、五寺、五台空间格局的原型和范式。本文尝试探索以五台山为主的... 须弥山是佛教宇宙观中的圣山,其所包含的须弥山圣境图式是佛教景观中常见的写仿对象。山西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构建了中国本土最早的“须弥圣境”,是后世五峰、五寺、五台空间格局的原型和范式。本文尝试探索以五台山为主的五方山岳空间范式,与佛教须弥山宇宙观中所呈现的“须弥圣境”结构体系之间的渊源与演变,分析总结其所体现的地域性特征及文化意象,丰富佛教中国化景观图谱的经典原型,为完善中国传统景观模式体系中佛教“五台模式”的构建提供基础研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山 五台山 佛教 景观模式
下载PDF
清帝陵须弥座营造实践的研究
3
作者 田甜 曹鹏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3期14-19,共6页
须弥座传入中国后由佛像座用途推广至台基轮廓及小品装饰,历代记载主要关注于须弥座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在清帝陵中台基、下碱、基座等不同位置设有须弥座,并装饰以不同样式,多样的应用为须弥座营造实践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本文以清... 须弥座传入中国后由佛像座用途推广至台基轮廓及小品装饰,历代记载主要关注于须弥座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在清帝陵中台基、下碱、基座等不同位置设有须弥座,并装饰以不同样式,多样的应用为须弥座营造实践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本文以清帝陵须弥座的分布、组成及构件为研究对象,参考文献记载,总结其配合组群关系形成而显现的多样性,营造时内部比例、建造方式展现的适应性,关注须弥座上纹样的变化,探寻其在时间上的流变关系,以及从宏观到微观形成对于清帝陵须弥座营造实践的全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座 适应性 多样性 时间性变化
下载PDF
坛模山像——唐关中戒坛设计构成的须弥山空间原型探析
4
作者 陈知行 敖仕恒 赵晓峰 《华中建筑》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唐乾封二年(667年),南山律祖道宣于净业寺创立关中戒坛,对东亚地区戒坛制度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学界对其设计背后的空间原型缺乏深入探究。该文在概述“须弥世界”空间体系的基础上,以道宣著述为基本依据,对关中戒坛的形制、像设、景观... 唐乾封二年(667年),南山律祖道宣于净业寺创立关中戒坛,对东亚地区戒坛制度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学界对其设计背后的空间原型缺乏深入探究。该文在概述“须弥世界”空间体系的基础上,以道宣著述为基本依据,对关中戒坛的形制、像设、景观及装饰中体现的“须弥世界”特征要素进行了系统性考论。结论证明,唐关中戒坛是以佛教圣山须弥山作为其基本原型。相关结论推进了对汉传佛寺戒坛建筑空间语义和设计意匠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戒坛 设计构成 须弥山 空间原型
下载PDF
清代皇家园林藏传佛寺建筑的“须弥世界”空间原型及其组群设计构图比例规律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知行 赵晓峰 《建筑师》 2023年第2期22-29,共8页
在学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考溯了清代皇家园林藏传佛寺建筑的空间原型—佛教“须弥世界”空间体系,解析了其宏观形态所蕴含的构图比例规律。并依据实测图纸和数据,揭示了现存大量清代皇家园林藏传佛寺建筑组群的设计构成,均符合... 在学界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考溯了清代皇家园林藏传佛寺建筑的空间原型—佛教“须弥世界”空间体系,解析了其宏观形态所蕴含的构图比例规律。并依据实测图纸和数据,揭示了现存大量清代皇家园林藏传佛寺建筑组群的设计构成,均符合“须弥世界”空间构图比例的量化规律:其中组群平面多符合25或9宫格构图;组群立、剖面设计表现为附属建筑高度等于或不超过中心建筑高度的1/2、整体三角形构图斜边斜率近似等于0.5。相关结论对清代皇家园林藏传佛寺建筑组群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皇家园林 藏传佛寺建筑 须弥世界 组群设计 构图比例
下载PDF
宋代转轮经藏的外观表达
6
作者 顾心怡 《建筑遗产》 2023年第2期77-89,共13页
文章通过将史料中关于宋代转轮经藏的描述、《营造法式》的记载、现存实例及其他图像资料比对,讨论宋代转轮经藏的一般性面貌和使用情形,其中重点关注转轮经藏的形象要素及其意象。文章认为,宋代各地转轮经藏的形象设计存在一种常见的... 文章通过将史料中关于宋代转轮经藏的描述、《营造法式》的记载、现存实例及其他图像资料比对,讨论宋代转轮经藏的一般性面貌和使用情形,其中重点关注转轮经藏的形象要素及其意象。文章认为,宋代各地转轮经藏的形象设计存在一种常见的图像模式,这一模式通过参考佛塔等相关佛教建筑的象征性构成以及装饰手法,结合转轮经藏自身的转动特色,构筑佛教理想世界的理念模型。其中下部形象常采用须弥山、环绕的山海和缠山龙,帐身经橱早期设合板门,后期转向格子门窗和其他装饰化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转轮经藏 须弥世界 天宫楼阁 缠山龙
下载PDF
须弥座探源 被引量:5
7
作者 莫畏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22-26,共5页
本文是对中国传统建筑台基形式须弥座的起源的探讨,及由此折射出的古代中国与古印度、乃至古希腊、古罗马之间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 须弥座 犍陀罗 佛座 中国传统建筑
下载PDF
隋唐丝路文化传播中须弥座图像适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令贵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68,共5页
须弥座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象征须弥山宇宙空间观,在隋唐时期从塔座延伸至殿座,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等级制度中。文章从文化传播的适应理论出发,研究隋唐丝路文化传播中须弥座作为媒介融合演进的文化表现,通过案例研究和类型分析其形制及... 须弥座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象征须弥山宇宙空间观,在隋唐时期从塔座延伸至殿座,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等级制度中。文章从文化传播的适应理论出发,研究隋唐丝路文化传播中须弥座作为媒介融合演进的文化表现,通过案例研究和类型分析其形制及纹饰的图像演变,进一步佐证丝路艺术呈现中国化和世俗化的融合趋势。须弥座在隋唐时期从塔座到殿座的适应表明,传播的载体和动力是影响文化适应的重要因素,佛塔为其发展演变提供传播媒介基础,涅槃学说的广泛传播为其奠定了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路 文化传播 须弥座 佛塔 涅槃 文化适应
下载PDF
浅议中国传统设计中的“须弥山世界”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宁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129-131,共3页
阐述了佛教世界观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基本模型;分析了在佛教文献、绘画、礼仪中对于佛教世界观的符号化表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器物造型设计的分析与中西方设计思想比较,解释了佛教世界观对传统设计的影响。对于设计... 阐述了佛教世界观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基本模型;分析了在佛教文献、绘画、礼仪中对于佛教世界观的符号化表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器物造型设计的分析与中西方设计思想比较,解释了佛教世界观对传统设计的影响。对于设计文脉的发展研究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须弥山 传统设计
下载PDF
七日须弥——克孜尔壁画“世界燃烧”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平山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34-37,共4页
本文分析了克孜尔第207窟一幅主题不明的壁画。经过图像与佛经文本的比对,可以确认壁画内容为佛陀为比丘讲述七日经—世界燃烧毁灭。
关键词 克孜尔石窟 龟兹 须弥山 七日经
下载PDF
中国本土早已失传的玄奘图像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玉权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共6页
由于历史变革的诸多原因,无论是在中国古文献记载里,还是在中国现存图像中,描写玄奘生平故事的一些绘画作品,在中国本土早已失传了,但在日本的某些美术馆、博物馆或寺院的收藏品里往往可以见到。今选出两幅作品介绍给中国同好及广大读... 由于历史变革的诸多原因,无论是在中国古文献记载里,还是在中国现存图像中,描写玄奘生平故事的一些绘画作品,在中国本土早已失传了,但在日本的某些美术馆、博物馆或寺院的收藏品里往往可以见到。今选出两幅作品介绍给中国同好及广大读者并略加评论,一是"玄奘梦游须弥山图",另一幅是"玄奘巡礼天竺圣迹图"。它们都出自日本镰仓时代的《玄奘三藏绘》长卷。这两幅画的名字,系为叙述方便笔者所加,特先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传玄奘生平图像 玄奘三藏绘 玄奘梦游须弥山图 玄奘巡礼天竺圣迹图
下载PDF
须弥山石窟48窟明代泥塑彩绘制作材质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丹阳 刘璐瑶 +3 位作者 张秉坚 方世强 李志荣 韩有成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75,共11页
中国古代泥塑彩绘工艺的研究兼具文化遗产传承和文物修复保护方法探讨的双重意义。须弥山石窟保留着的大量泥塑彩绘,在中国泥塑彩绘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本研究采用悬浮沉淀法、激光粒度仪、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能谱仪、显微拉... 中国古代泥塑彩绘工艺的研究兼具文化遗产传承和文物修复保护方法探讨的双重意义。须弥山石窟保留着的大量泥塑彩绘,在中国泥塑彩绘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本研究采用悬浮沉淀法、激光粒度仪、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能谱仪、显微拉曼光谱、酶联免疫和免疫荧光法、哈式切片法等检测方法对宁夏须弥山石窟48窟明代5件泥塑彩绘样品进行了由内及表的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发现,塑泥中使用的土和砂都经过人为加工处理,粗泥层的掺砂量大于细泥层,塑泥中掺加的纤维根据不同部位的需要分别选用了麦杆、苎麻、黄麻和棉;彩绘胶结物检测发现,须弥山48窟明代泥塑彩绘中曾使用动物胶和蛋清作为颜料粘结剂,彩绘层中红色颜料为朱砂,白色颜料为白垩;手指部位采用了贴金技术。研究结果为探讨古代彩绘泥塑原料成分和制作工艺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山 泥塑彩绘 制作工艺 成分配比 纤维 颜料 胶结物
下载PDF
基于须弥山竖向空间模式的山地佛教建筑布局研究——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例
13
作者 赵晓峰 端木文冉 《古建园林技术》 2022年第6期80-83,共4页
对须弥山世界竖向空间结构图形化,结合文献研究确定了“标高由下至上等级逐渐升高”与“顶点具有特殊佛学意义”两方面空间特性。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取例于清代皇家园林里位于具有高差变化的山地中的佛教建筑,从上述新角度对清代皇家... 对须弥山世界竖向空间结构图形化,结合文献研究确定了“标高由下至上等级逐渐升高”与“顶点具有特殊佛学意义”两方面空间特性。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取例于清代皇家园林里位于具有高差变化的山地中的佛教建筑,从上述新角度对清代皇家园林中山地佛教建筑布局进行再描述,并为之设计意匠增添了佛学语义层面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山世界 竖向结构 清代皇家园林 佛教建筑布局 层级 顶点
下载PDF
须弥山早期石窟的主要构造形式与造像特征
14
作者 张翔 《中国建材科技》 2018年第1期139-140,共2页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在这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石窟这种物质文化财产,绽放着独特的光芒,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霜雨雪的冲刷,很多石窟依旧屹立不倒,依旧向世人展示着中国文化的魅力。在我国众多石窟文物中,须弥山石窟是最具特...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拥有5000年的文明史,在这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石窟这种物质文化财产,绽放着独特的光芒,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霜雨雪的冲刷,很多石窟依旧屹立不倒,依旧向世人展示着中国文化的魅力。在我国众多石窟文物中,须弥山石窟是最具特色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遗址。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以及艺术价值,本文以须弥山早期石窟主要构造与造型特征为内容进行几点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山 早期石窟 主要构造形式 造像特征
下载PDF
凤阳明中都午门须弥座束腰石刻纹样特征分析
15
作者 张金风 《中国文化遗产》 2022年第6期102-108,共7页
先后建设的“明初三都”,有着从明中都最初“穷极侈丽,习尚华美”到南京及北京“但求安固,不事华丽”的追求转变。其中,凤阳明中都在洪武二年(1369年)开始建设,洪武八年(1375年)罢建。罢建时的明中都建设已成规模,但现在基本损毁至遗迹... 先后建设的“明初三都”,有着从明中都最初“穷极侈丽,习尚华美”到南京及北京“但求安固,不事华丽”的追求转变。其中,凤阳明中都在洪武二年(1369年)开始建设,洪武八年(1375年)罢建。罢建时的明中都建设已成规模,但现在基本损毁至遗迹甚至无迹状态。在全面测绘记录的基础上,经对明中都午门须弥座452块束腰石进行长度和分类统计,共发现11种421个纹样。午门作为现存唯一一座在束腰处雕刻有数量和纹样类别如此之多的石质须弥座,学界对其研究很少,更无系统性的梳理。基于现状再结合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追求和礼制要求,初步推测最初带纹样的束腰石分布在沿中都城南北方向的中轴线行走时、视线东西方向转动所能看到的区域。相较于明北京午门及南京午门仅用工整和程式化的椀花结带纹表现出秩序感,凤阳明中都午门纹样以丰富性和自由性从另一种角度展现了皇家建筑的奢华,并多出了一份视觉美感的呈现。同时,这种多样性和纹样石中间杂素面石、纹样与块石尺寸失调、局部的无规律性分布等特点,一起说明了纹样设计和管理方面的笼统和粗放及边设计边施工的历史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中都 午门 须弥座 石刻 纹样
下载PDF
观音补怛洛迦山的空间布局——基于华严世界观的考察本
16
作者 敖仕恒 《建筑与环境》 2022年第3期41-54,共14页
本文基于佛教世界观的研究,尤其以《华严经》所示世界观为主,探讨出现在《入法界品》中的补怛落迦山的空间位置和空间意义,由此引出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古代观音补怛洛迦山空间构建的基本理路、构成要素、场景特色的探讨,着重以长安... 本文基于佛教世界观的研究,尤其以《华严经》所示世界观为主,探讨出现在《入法界品》中的补怛落迦山的空间位置和空间意义,由此引出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古代观音补怛洛迦山空间构建的基本理路、构成要素、场景特色的探讨,着重以长安南五台、昆明圆通山、浙江普陀山三个案例进行阐释,并对其他国内观音道场略有涉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山王大千世界华藏世界 补怛洛迦山国土空间名山建设
下载PDF
“须弥山”空间模式图形化及其对佛寺空间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晓峰 毛立新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92-98,共7页
以须弥山空间模式为研究对象,从《长阿含经》《阿毗达磨俱舍论》两部主要详细记载须弥山的佛教经典入手,对须弥山空间模式进行图形化,通过追溯与探源的研究来分析其对佛寺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及对当今佛教建筑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 《长阿含经》 《阿毗达磨俱舍论》 须弥山 空间模式 图形化 佛寺 空间格局
原文传递
武当山明代官式建筑焚帛炉须弥座形制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祝笋 张钰晨 刘夏彬 《建筑史》 2017年第2期25-33,共9页
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明皇家庙观)中焚帛炉须弥座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武当山明代官式焚帛炉须弥座的形制、结构、纹饰等特点,找出明代官式建筑须弥座的形制规律,并与元、清时期武当山官式须弥座进行对比,分析出武当山元、... 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明皇家庙观)中焚帛炉须弥座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武当山明代官式焚帛炉须弥座的形制、结构、纹饰等特点,找出明代官式建筑须弥座的形制规律,并与元、清时期武当山官式须弥座进行对比,分析出武当山元、明、清时期官式建筑须弥座的演变过程,探讨明代官式须弥座在建筑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弥座 焚帛炉 武当山 形制
原文传递
须弥座在明清皇家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兴 冰河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4年第7期42-46,共5页
明清皇家园林是历代园林艺术之集大成者,其造园技巧体现于园林各个细部,须弥座来源于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历代发展及演变,逐渐成为一种建筑构件、景观小品及装饰样式,并广泛应用于明清皇家园林内部建筑物、柱础、抱鼓石、栏杆、假山池... 明清皇家园林是历代园林艺术之集大成者,其造园技巧体现于园林各个细部,须弥座来源于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历代发展及演变,逐渐成为一种建筑构件、景观小品及装饰样式,并广泛应用于明清皇家园林内部建筑物、柱础、抱鼓石、栏杆、假山池基座处,或者望柱头部。它是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相结合的产物,展现了明清皇家园林细部设计之精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皇家园林 细部设计 须弥座
原文传递
Of Palaces and Pagodas: Palatial Symbolism in the Buddhist Architecture of Early Medieval China
20
作者 Tracy Miller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5年第2期222-263,共42页
This paper is an inquiry into possible motivations for representing timber-flame architecture in the Buddhist context. By comparing the architectural language of early Buddhist narrative panels and cave temples render... This paper is an inquiry into possible motivations for representing timber-flame architecture in the Buddhist context. By comparing the architectural language of early Buddhist narrative panels and cave temples rendered in stone, I suggest that architectural representation was employed in both masonry and timber to create symbolically charged worship spaces. The replication and multiplication of palace forms on cave walls, in "pagodas" (futu浮圖,fotu 佛圖, or ta 塔), and as the crowning element of flee-standing pillars reflect a common desire to express and harness divine power, a desire that resulted in a wide variety of mountainous monuments in China. Finally, I provide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the towering Buddhist monuments of early medieval China are linked morphologically and symbolically to the towering temples of South Asia through the use of both palace forms and sacred man. d. alas as a means to express the divine power and expansive presence of the Budd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GODA TA MANDALA sumeru Yicihui pillar Yongningsi Songyuesi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