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筛选与SUMOylation过程密切相关的基因,并构建结直肠癌的预后基因表达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下载与结直肠癌相关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资料,结合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目的筛选与SUMOylation过程密切相关的基因,并构建结直肠癌的预后基因表达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下载与结直肠癌相关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资料,结合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数据库,筛选SUMOylation过程中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的基因。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和逐步回归进一步筛选关键基因,构建预后模型,并且计算模型风险评分,即SUMO-score。通过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评价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筛选获得SUMOylation过程中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的18个基因,并根据基因签名的风险评分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结果显示,高风险组患者的预后显著差于低风险组(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SUMO-score可作为结直肠癌的独立预测因素。将SUMO-score与临床病理特征相结合,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提示其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SUMOylation过程相关基因的风险模型,可用于预测结直肠癌预后。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不确定潜能的克隆性造血(CHIP)相关基因突变谱和临床特征,探讨CHIP相关基因与其心脑血管事件(CCE)的相关性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2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液科收...目的:分析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不确定潜能的克隆性造血(CHIP)相关基因突变谱和临床特征,探讨CHIP相关基因与其心脑血管事件(CCE)的相关性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2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73例MPN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二代测序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HIP相关基因、炎症细胞因子对MPN患者CCE的影响。结果:55例(75.3%)MPN患者检出CHIP相关基因,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CHIP相关基因各突变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IP相关基因突变以单基因形式为主,检出率从高至低依次为JAK2V617F(63.0%,46/73)、ASXL1(16.4%,12/73)、TET2(11.0%,8/73)、DNMT3A(9.6%,7/73)、SRSF2(6.9%,5/73)、SF3B1(4.1%,3/73)、TP53(1.4%,1/73)和PPMID(1.4%,1/73)。年龄>60岁患者CHIP相关基因检出率明显高于≤60岁者[91.7%(33/36)vs 59.5%(22/37)]。27例(37.0%)MPN患者伴CCE(MPN/CCE),2次CCE者5例,均为动脉事件。CCE组患者年龄(62.8±12.8 vs 53.9±15.8岁,P=0.015)、IL-1β水平(17.7±26.0vs 4.3±8.6,P=0.012)、IL-8水平(360.7±598.6 vs 108.3±317.0,P=0.045)、血栓形成史(29.6%vs 2.2%,P=0.020)和CHIP相关基因检出率(88.9%vs 67.4%,P=0.040)高于无CCE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17,95%CI:0.843-0.999,P=0.047)、血栓形成史(OR=34.148,95%CI:2.392-487.535,P=0.009)、任何1个CHIP相关基因突变(OR=16.065,95%CI:1.217-212.024,P=0.035)和IL-1β水平升高(OR=0.929,95%CI:0.870-0.992,P=0.027)均是MPN/CCE的独立危险因素;CHIP相关单基因突变与MPN/CCE无关,但DNMT3A(OR=88.717,95%CI:2.690-292.482,P=0.012)、ASXL1(OR=7.941,95%CI:1.045-60.353,P=0.045)突变是PV/C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PN患者CHIP相关基因突变率高,尤其是60岁以上患者;高龄、血栓形成史、CHIP相关基因突变和IL-1β水平升高是MPN发生CCE的独立危险因素。DNMT3A、ASXL1单基因突变是PV患者CCE的独立危险因素。CHIP相关基因突变及炎症细胞因子IL-1β升高是MPN新的CCE危险因素。展开更多
目的:采用双硫死亡相关基因构建的风险评分模型在肿瘤免疫景观和预测预后方面具有出色的能力。但缺乏在肺腺癌中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探讨双硫死亡相关基因在肺腺癌中的意义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从肿瘤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目的:采用双硫死亡相关基因构建的风险评分模型在肿瘤免疫景观和预测预后方面具有出色的能力。但缺乏在肺腺癌中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探讨双硫死亡相关基因在肺腺癌中的意义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从肿瘤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正常肺和肺腺癌样本的基因表达谱及临床信息。使用Deseq2包分析差异基因,采用Cox回归分析差异基因与相关性。利用Timer数据库进行靶基因泛癌分析,按靶基因表达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分析靶基因表达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通过癌症影像档案馆(The Cancer Imaging Archive,TCIA)数据库分析靶基因和免疫相关性。最后进行临床样本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和治疗效果分析。结果:识别出预后相关的双硫死亡相关基因溶质载体家族成员SLC7A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CD2AP(CD2 associated protein)和辅肌动蛋白α4(actinin alpha 4,ACTN4),其中ACTN4的风险比最高。ACTN4在泛癌种中广泛表达,在肺腺癌中显著降低,可以显著区分不同预后的患者。ACTN4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免疫检查点表达水平显著相关。临床样本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肺腺癌中ACTN4高表达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效果较好。结论:双硫死亡相关基因ACTN4在肺腺癌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为肺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筛选与SUMOylation过程密切相关的基因,并构建结直肠癌的预后基因表达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下载与结直肠癌相关的转录组数据和临床资料,结合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数据库,筛选SUMOylation过程中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的基因。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和逐步回归进一步筛选关键基因,构建预后模型,并且计算模型风险评分,即SUMO-score。通过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评价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筛选获得SUMOylation过程中与结直肠癌预后相关的18个基因,并根据基因签名的风险评分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结果显示,高风险组患者的预后显著差于低风险组(P<0.001)。多因素分析表明,SUMO-score可作为结直肠癌的独立预测因素。将SUMO-score与临床病理特征相结合,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提示其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SUMOylation过程相关基因的风险模型,可用于预测结直肠癌预后。
文摘目的:分析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不确定潜能的克隆性造血(CHIP)相关基因突变谱和临床特征,探讨CHIP相关基因与其心脑血管事件(CCE)的相关性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2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73例MPN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二代测序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HIP相关基因、炎症细胞因子对MPN患者CCE的影响。结果:55例(75.3%)MPN患者检出CHIP相关基因,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CHIP相关基因各突变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IP相关基因突变以单基因形式为主,检出率从高至低依次为JAK2V617F(63.0%,46/73)、ASXL1(16.4%,12/73)、TET2(11.0%,8/73)、DNMT3A(9.6%,7/73)、SRSF2(6.9%,5/73)、SF3B1(4.1%,3/73)、TP53(1.4%,1/73)和PPMID(1.4%,1/73)。年龄>60岁患者CHIP相关基因检出率明显高于≤60岁者[91.7%(33/36)vs 59.5%(22/37)]。27例(37.0%)MPN患者伴CCE(MPN/CCE),2次CCE者5例,均为动脉事件。CCE组患者年龄(62.8±12.8 vs 53.9±15.8岁,P=0.015)、IL-1β水平(17.7±26.0vs 4.3±8.6,P=0.012)、IL-8水平(360.7±598.6 vs 108.3±317.0,P=0.045)、血栓形成史(29.6%vs 2.2%,P=0.020)和CHIP相关基因检出率(88.9%vs 67.4%,P=0.040)高于无CCE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17,95%CI:0.843-0.999,P=0.047)、血栓形成史(OR=34.148,95%CI:2.392-487.535,P=0.009)、任何1个CHIP相关基因突变(OR=16.065,95%CI:1.217-212.024,P=0.035)和IL-1β水平升高(OR=0.929,95%CI:0.870-0.992,P=0.027)均是MPN/CCE的独立危险因素;CHIP相关单基因突变与MPN/CCE无关,但DNMT3A(OR=88.717,95%CI:2.690-292.482,P=0.012)、ASXL1(OR=7.941,95%CI:1.045-60.353,P=0.045)突变是PV/C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PN患者CHIP相关基因突变率高,尤其是60岁以上患者;高龄、血栓形成史、CHIP相关基因突变和IL-1β水平升高是MPN发生CCE的独立危险因素。DNMT3A、ASXL1单基因突变是PV患者CCE的独立危险因素。CHIP相关基因突变及炎症细胞因子IL-1β升高是MPN新的CCE危险因素。
文摘目的:采用双硫死亡相关基因构建的风险评分模型在肿瘤免疫景观和预测预后方面具有出色的能力。但缺乏在肺腺癌中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探讨双硫死亡相关基因在肺腺癌中的意义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从肿瘤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正常肺和肺腺癌样本的基因表达谱及临床信息。使用Deseq2包分析差异基因,采用Cox回归分析差异基因与相关性。利用Timer数据库进行靶基因泛癌分析,按靶基因表达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分析靶基因表达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通过癌症影像档案馆(The Cancer Imaging Archive,TCIA)数据库分析靶基因和免疫相关性。最后进行临床样本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和治疗效果分析。结果:识别出预后相关的双硫死亡相关基因溶质载体家族成员SLC7A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 member 11)、CD2AP(CD2 associated protein)和辅肌动蛋白α4(actinin alpha 4,ACTN4),其中ACTN4的风险比最高。ACTN4在泛癌种中广泛表达,在肺腺癌中显著降低,可以显著区分不同预后的患者。ACTN4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免疫检查点表达水平显著相关。临床样本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肺腺癌中ACTN4高表达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效果较好。结论:双硫死亡相关基因ACTN4在肺腺癌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为肺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