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omalous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Heat Sources and Moisture Sinks in Relation to Great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被引量:5
1
作者 杨辉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5期972-983,共12页
Using the summer (June to August) monthly mean data of 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s (NCEP) -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AR) reanalysis from 1980 to 1997, atmospheric heat sources... Using the summer (June to August) monthly mean data of 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s (NCEP) -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AR) reanalysis from 1980 to 1997, atmospheric heat sources and moisture sinks are calculated. Anomalous circulation and the vertically integrated heat source with the vertical integrated moisture sink and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OLR) flux are examined based upon monthly composites for 16 great wet-spells and 8 great dry-spells over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wind anomaly exhibits promine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eat wet-spell and the great dry-spell over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For the great wet-spell, the anomalous southerly from the Bay of Bengal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anomalous northerly over North China enhanced low-level convergence toward a narrow latitudinal belt area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southerly anomaly is connected with an anticyclonic anomalous circulation system centered at 22 degreesN, 140 degreesE and the northerly anomaly is associated with a cyclonic anomalous circulation system centered at the Japan Sea. In the upper level, the anomalous northwesterly between an anticyclonic anomalous system with the center at 23 degreesN, 105 degreesE and a cyclonic anomalous system with the center at Korea diverged over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On the contrary, for the great dry-spell, the anomalous northerly over South China and the anomalous southerly over North China diverged from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in the low level. The former formed in the western part of a cyclonic anomalous system centered at 23 degreesN, 135 degreesE. The latter wa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ridge of an anticyclonic anomalous system in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 The upper troposphere showed easterly anomaly that converged over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 cyclonic anomalous system in South China and an anticyclonic system centered in the Japan Sea enhanced the easterly. Large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anomalies of opposite signs existed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 the South China Sea, with negative in the great wet-spell and positive in the great dry-spell. The analysis of heat source also revealed positive anomalous heat sources during the great wet-spell and negative anomalous heat sources during the great dry-spell over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The changes of the moisture sink and OLR were correspondingly altered, implying the change of heat source anomaly is due to the latent heat releasing of convective activity. Over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the Bay of Bengal, the analysis of heat source shows positive anomalous heat sources during the great wet-spell and negative anomalous heat sources during the great dry-spell because of latent heating change. The change of divergent wind coexisted with the change of heat source. In the great wet-spell, southerly divergent wind anomaly in the low level and northerly divergent wind anomaly in high-level are seen over South China. These divergent wind anomalies are helpful to the low-level convergence anomaly and high-level divergence anomaly over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The low-level northerly divergent wind anomaly and high-level southerly divergent wind anomaly over South China reduced the low-level convergence and high-level divergence over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during the great dry-sp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omalous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heat sources and moisture sinks anomalies great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下载PD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TMOSPHERIC HEATING SOURCE/SINK ANOMALIES OF ASIAN MONSOON AND FLOOD/DROUGHT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N THE MEIYU PERIOD 被引量:4
2
作者 岑思弦 巩远发 +1 位作者 赖欣 彭亮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15年第4期352-360,共9页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and a 30-year precipitation dataset of observed daily rainfall from 109 gauge stations are utilized in this paper.Using the REOF we analyz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1...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and a 30-year precipitation dataset of observed daily rainfall from 109 gauge stations are utilized in this paper.Using the REOF we analyz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109 station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n Meiyu periods from 1978 to 2007.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south and north part.As a result,relationships between an atmospheric heating source(hereafter called <Q_1>) over the Asian region and the precipitation on the south and north side of Yangtze River in Meiyu periods were separately studi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The flood/drought to the north of Yangtze River(NYR) was mainly related to the <Q_1> over the East Asia summer monsoon region:when the <Q_1> over the Philippines through Western Pacific and the south China was weakened(strengthened),it would probably result in the flood(drought) in NYR;and the precipitation on the south side of Yangtze River(SYR)was related to the <Q_1> over the east Asia and Indian summer monsoon region:when the <Q_1> over the areas from south China to the northern East China Sea and Yellow Sea and south-eastern Japan was strengthened(weakened),and the <Q_1> over the areas from the Bay of Bengal to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was weakened(strengthened),it will lead to flood(drought) in SY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ospheric heating source (〈Q1〉) Meiyu period yangtze river Basin flood/drought
下载PDF
The Impact of Atmospheric Heat Sources over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on the Summer Rainfall over the Yangtze-River Basin 被引量:16
3
作者 简茂球 乔云亭 +1 位作者 袁卓建 罗会邦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49-155,共7页
The variability of the summer rainfall over China is analyzed using the EOF procedure with a new parameter (namely, mode station variance percentage) based on 1951-2000 summer rainfall data from 160 stations in Chin... The variability of the summer rainfall over China is analyzed using the EOF procedure with a new parameter (namely, mode station variance percentage) based on 1951-2000 summer rainfall data from 160 stations in China. Compared with mode variance friction, the mode station variance percentage not only reveals more localiz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riability of the summer rainfall, but also helps to distinguish the regions with a high degree of dominant EOF modes representing the analyzed observational variable. 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diagnostic studies with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ily data from 1966 to 2000 show that in summer, abundant (scarce) rainfall in the belt-area from the upper-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northeastward to the Huaihe River basin is linked to strong (weak) heat sources over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while the abundant (scarce) rainfall in the area to the south of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is closely linked to the weak (strong) heat sources over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sources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summer rainfall yangtze river basin
下载PDF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应用于长江流域供暖的适应性分析及节能性提升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龙爱 王传华 +3 位作者 陈一 张恩泉 刘磊 陈必奎 《暖通空调》 2023年第1期149-155,共7页
针对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在长江流域的供暖应用,从气候特征、供暖水温需求、负荷需求等方面进行了适应性分析,从系统设计及识霜、抑霜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节能性提升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升效果。结果表明:出水温度35~50℃可有效满足... 针对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在长江流域的供暖应用,从气候特征、供暖水温需求、负荷需求等方面进行了适应性分析,从系统设计及识霜、抑霜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节能性提升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提升效果。结果表明:出水温度35~50℃可有效满足供暖要求,同时能效较佳;模块化变频单级压缩系统能够较好地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可有效提升综合性能系数;基于最佳效率的压缩机加、卸载调度控制及基于最小换热温差的识霜、抑霜控制,可以较好地应对负荷需求,使机组运行在最佳效率点,制热工况性能系数最大提升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长江流域 供暖 单级压缩 模块化 抑霜控制 性能系数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长江水源热泵空调系统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天任 李瑞霞 +1 位作者 李骥飞 李蕾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90-94,共5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对长江流域江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级打分给出适宜性评价标准,计算出项目适宜性综合评价权重指数,为长江流域建设江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适宜性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和决策依据。结果表明...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对长江流域江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级打分给出适宜性评价标准,计算出项目适宜性综合评价权重指数,为长江流域建设江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适宜性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和决策依据。结果表明,自然资源、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所占权重依次降低;对江水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是江水温度、初投资和城市人均GDP;影响权重最大的指标是长江主流处稳定水温,其次是江水含沙量和江水流量。用该体系对长江流域12座城市的江水源热泵系统适宜性进行评价,确定适宜性最高的4个城市依次为重庆、上海、南京和武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江水源热泵 层次分析法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夏季亚洲大气热源汇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江淮流域旱涝的关系 被引量:39
6
作者 巩远发 段廷扬 张菡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9-98,共10页
用2001年和2003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亚洲季风区两年逐日的大气热源汇〈Q1〉,再用谐波分析方法对〈Q1〉作带通滤波,得到了准30-70d的〈Q1〉低频分量,并分析了两年夏季大气热源汇和其低频振荡变化特征的差异,然后研究了一... 用2001年和2003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计算了亚洲季风区两年逐日的大气热源汇〈Q1〉,再用谐波分析方法对〈Q1〉作带通滤波,得到了准30-70d的〈Q1〉低频分量,并分析了两年夏季大气热源汇和其低频振荡变化特征的差异,然后研究了一些“关键”区〈Q1〉低频分量的变化与我国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001年和2003年夏季的亚洲季风区,一方面应该有这样一种过程,大气热源汇低频分量经向和纬向传播的差异→江淮流域旱涝期东亚地区大气热源汇低频分量南北配置的差异→东亚地区大气热源汇本身的南北分布不同。另一方面,夏季的5~8月期间,高原中南侧有较强的低频热源(热汇)时,可导致其后期江淮流域降水偏多(少);中国南海的作用则正好相反,南海有较强的低频热源(热汇)时,不仅可导致其后期江淮流域降水偏少(多),还可导致其后期青藏高原东部降水偏少(多)。因此,夏季亚洲季风区热源、热汇季节内变化特征的不同可导致我国江淮流域异常的旱涝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青藏高原 大气热源(热汇)江淮流域旱涝
下载PDF
夏季青藏高原热源低频振荡对我国东部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33
7
作者 王跃男 陈隆勋 +1 位作者 何金海 张博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9-427,共9页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及长江中下游降水资料,诊断和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旱年1978年、涝年1999年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与降水季节内振荡的关系,并着重讨论了青藏高原低频热力过程的经、纬向传播,结果表明:1978年夏季青藏高...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及长江中下游降水资料,诊断和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旱年1978年、涝年1999年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与降水季节内振荡的关系,并着重讨论了青藏高原低频热力过程的经、纬向传播,结果表明:1978年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存在10~20d周期为主的振荡,交叉谱分析表明:青藏高原东部热源与长江中下游降水在10~20d频段存在显著相关,且青藏高原激发的周期为10~20d的低频振荡热源在纬向上呈现出驻波形式;1999年夏季青藏高原东部热源存在30~60d周期为主的振荡,热源与长江中下游降水在30~60d频段存在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气热源 长江中下游降水 季节内振荡
下载PDF
重庆市发展长江水源热泵的水源概况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子云 付祥钊 +1 位作者 王勇 仝庆贵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4,104,共4页
为了解重庆段长江水作为热泵冷热源的概况,对重庆段长江水温的横断面变化和时间变化进行了实测分析,并对江水的水质和水位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到长江水温在整个横断面基本恒定,而江水的夏季月平均温度在22~25℃,冬季月平均温度在11... 为了解重庆段长江水作为热泵冷热源的概况,对重庆段长江水温的横断面变化和时间变化进行了实测分析,并对江水的水质和水位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到长江水温在整个横断面基本恒定,而江水的夏季月平均温度在22~25℃,冬季月平均温度在11~16℃,水温日变化幅度不超过0.5℃。是一种具有良好品质的稳定的冷热源。而长江水作为水源热泵的冷热源,主要解决的水质问题是泥沙和悬浮物,在三峡库区形成后水位变化可达到30m,因此取水方式可考虑采用浮船取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水源热泵 冷热源 水温 水质 含沙量
下载PDF
利用长江水作热泵系统冷热源的技术分析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子云 付祥钊 仝庆贵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共4页
介绍了江水源热泵系统的形式,分析了长江重庆段的水温和水质情况。研究表明,长江水作为冷热源适于发展水源热泵技术,应优先选择壳管式直接利用热泵系统。此外,针对长江水泥沙含量高、夏季悬浮物和微生物数量多的问题,探讨了江水的净化... 介绍了江水源热泵系统的形式,分析了长江重庆段的水温和水质情况。研究表明,长江水作为冷热源适于发展水源热泵技术,应优先选择壳管式直接利用热泵系统。此外,针对长江水泥沙含量高、夏季悬浮物和微生物数量多的问题,探讨了江水的净化处理、增强传热和除垢、热泵系统工况分析、取水方式以及江水二次利用等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水 冷热源 水源热泵系统 取水方式
下载PDF
初夏东亚-太平洋大气热源与长江流域及邻近地区7、8月降水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简茂球 乔云亭 +1 位作者 罗会邦 陈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5-746,共12页
用1958-200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国160站降水量及1958-1998年月平均海温资料分析了中国夏季相邻月份降水异常型的相关特征,及其与大气热源的关系和相关物理过程。结果表明,7月长江流域的降水异常与8月长江和黄河之间地区的降水异... 用1958-200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国160站降水量及1958-1998年月平均海温资料分析了中国夏季相邻月份降水异常型的相关特征,及其与大气热源的关系和相关物理过程。结果表明,7月长江流域的降水异常与8月长江和黄河之间地区的降水异常有很好的同号性。7、8月长江流域及附近地区持续性偏旱(涝)与太平洋洋盆尺度的大气热源异常有关,并与前期5、6月热带中、东太平洋大范围的热源异常、青藏高原热源异常也有密切的联系,即当5、6月赤道东太平洋的大气热源正异常,而赤道中太平洋北侧的热源负异常,则中国7月长江中下游偏涝,8月长江中上游与江淮流域和内蒙古东部偏涝,华南偏旱;反之亦然。前期热带中、东太平洋上空的热源异常中心和与之联系的异常垂直运动中心的西扩和西移,以及青藏高原东部的热源异常中心是影响我国7、8月持续偏旱(涝)的重要环流异常特征。另外,南海-西太平洋海温在前期也已经具有我国夏季长江流域发生旱涝对应的同期海温异常分布型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降水异常 大气热源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与其北侧热力差异与高原季风及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13
11
作者 岑思弦 巩远发 +1 位作者 赖欣 齐冬梅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6-265,共10页
利用1961—2011年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及中国584个地面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大气热源对青藏高原夏季风及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青藏高原主体东部与其以北地区存在明显的热力差异,对青... 利用1961—2011年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及中国584个地面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大气热源对青藏高原夏季风及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青藏高原主体东部与其以北地区存在明显的热力差异,对青藏高原夏季风有显著的影响,由此定义了一个青藏高原东部与其北侧热力差异指数。当青藏高原东部与其北侧热力差异指数偏大时,青藏高原夏季风偏强,长江流域的夏季降水偏多;反之,当指数偏小时,青藏高原季风偏弱,长江流域的夏季降水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指数偏大时,南北气流在长江流域辐合,使得来自太平洋上的暖湿水汽与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干冷空气在长江流域汇合,增大了该地区的水汽含量,同时由于辐合上升运动加强,导致长江流域降水偏多;当指数偏小时,长江流域上空低层西南风增强,来自印度洋与太平洋上的暖湿水汽更多地往华北地区输送,长江流域的水汽含量减少,而该地区的辐合上升运动也明显减弱,降水随之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气热源 长江流域 高原季风
下载PDF
长江水源热泵开式与闭式实验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勇 顾铭 +3 位作者 肖益民 韩传璞 赖道新 王子云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6-130,137,共6页
长江水资源丰富,可作为水源热泵系统的低位冷热源。针对长江水源特点进行了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的对比实验,获得了两者的机组性能系数、系统整体性能系数、闭式系统中换热器内水温变化规律以及有效换热管段等参数。分析了对比实验数据,... 长江水资源丰富,可作为水源热泵系统的低位冷热源。针对长江水源特点进行了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的对比实验,获得了两者的机组性能系数、系统整体性能系数、闭式系统中换热器内水温变化规律以及有效换热管段等参数。分析了对比实验数据,得出本实验中开式、闭式系统热泵机组性能系数分别为3.08和3.77,整体性能系数分别为2.38和2.80。最后对开式和闭式长江水源热泵的应用作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应用长江水作低位冷热源必须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水源热泵 开式系统 闭式系统能效
下载PDF
青藏高原春季土壤湿度与我国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联系及其可能机理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静 祁莉 +1 位作者 何金海 吴志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985-3995,共11页
土壤湿度作为陆面过程的重要因子,对局地及邻近地区的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青藏高原的土壤湿度观测站点稀少,时间较短,鉴于此,本文使用经过部分观测站点检验的卫星反演数据,研究了春季高原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与后期夏季我国东... 土壤湿度作为陆面过程的重要因子,对局地及邻近地区的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青藏高原的土壤湿度观测站点稀少,时间较短,鉴于此,本文使用经过部分观测站点检验的卫星反演数据,研究了春季高原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与后期夏季我国东部降水的联系和可能机理.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高原土壤湿度总体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去除该线性趋势后,我们定义了一个高原土壤湿度指数TPSMI来定量表征高原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发现表层、中层、深层的土壤湿度年际变率趋于一致,且春季土壤湿度与夏季土壤湿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可达0.56).当TPSMI偏大时,即高原东部土壤湿度偏大,而西部偏小时,夏季在高原东部(西部)存在一个潜热(感热)热源,二者共同作用下,在对流层中高层从高原西部经我国大陆直至东北地区激发出一个气旋—反气旋—气旋波列,该波列呈相当正压结构,有利于东北冷涡的加强及冷空气向南爆发;与此同时,南亚高压加强东伸,西太副高西伸加强,低空南方暖湿气流与北方干冷气流在长江流域汇合,伴随着上升运动加强,从而有利于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增多;反之,当TPSMI偏小时,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资料 高原土壤湿度指数(TPSMI) 长江流域夏季降水 大气热源
下载PDF
重庆市江水源热泵技术应用基础数据库建设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百战 贾遵锋 +3 位作者 丁勇 连大旗 单金龙 张立文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98,32,共5页
为研究重庆地区长江和嘉陵江江水的水温、水质、水位的年变化规律,开展了全年逐月测试。结果显示,两江水温在竖直断面上基本保持不变,相对于嘉陵江而言,长江江水温度具有夏季较低、冬季较高的特点,较嘉陵江更适合作冷热源;两江江水均要... 为研究重庆地区长江和嘉陵江江水的水温、水质、水位的年变化规律,开展了全年逐月测试。结果显示,两江水温在竖直断面上基本保持不变,相对于嘉陵江而言,长江江水温度具有夏季较低、冬季较高的特点,较嘉陵江更适合作冷热源;两江江水均要解决浊度大的水质问题,长江江水还须解决铁离子含量偏高的问题;重庆地区两江的水位变化幅度分别约为3.8,5.4m,且变化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水源热泵 长江 嘉陵江 水温 水质 水位
下载PDF
长江流域住宅分散式供暖改造案例及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赵康 吴明洋 +2 位作者 佟振 刘晓华 江亿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63,57,共7页
针对目前长江流域住宅冬季室内温度低、舒适性差的问题,在合肥某住宅安装了空气源热泵和辐射地板供暖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辐射地板采用35℃的热水供暖时,室内温度16~18℃,竖直方向温度分布均匀,能较好地满足人员舒适性要求。结合该供... 针对目前长江流域住宅冬季室内温度低、舒适性差的问题,在合肥某住宅安装了空气源热泵和辐射地板供暖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辐射地板采用35℃的热水供暖时,室内温度16~18℃,竖直方向温度分布均匀,能较好地满足人员舒适性要求。结合该供暖改造案例,在室内热舒适和供热量等方面分析比较了辐射地板和送风末端,并探讨了空气源热泵作为长江流域住宅分散式供暖热源的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住宅 分散式供暖 辐射地板 空气源热泵 送风末端
下载PDF
2007年夏季淮河流域洪涝与亚洲地区大气低频振荡的关系 被引量:9
16
作者 岑思弦 巩远发 王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86-1296,共11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我国地面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研究了2007年夏季淮河流域洪涝与亚洲地区大气低频振荡的联系,通过分析研究表明:2007年夏季淮河流域降水低频振荡的主要周期是30~70天,该低频序列的方差大约占了总方差的47%;...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我国地面观测站的逐日降水资料,研究了2007年夏季淮河流域洪涝与亚洲地区大气低频振荡的联系,通过分析研究表明:2007年夏季淮河流域降水低频振荡的主要周期是30~70天,该低频序列的方差大约占了总方差的47%;在降水低频振荡的位相5~8(1~4),亚洲季风区从阿拉伯海北部经孟加拉湾到我国南海地区,以及我国淮河流域经渤海到日本地区主要受低频热源(热汇)的控制;并且在极大降水位相7,我国东部地区(10°N~45°N,110°E~120°E),从北到南,〈Q1〉低频分量的分布呈负正相间的低频热汇、热源、热汇、热源形式(位相3则呈相反的分布形式);在位相5~8(1~4),亚洲季风区〈Q1〉低频分量的分布有利于(不利于)气流向淮河流域汇合并形成辐合上升;受低频环流变化的影响,在位相5~8,大量的水汽被输送到淮河流域,辐合上升形成降水;相反,在位相1~4,来自西太平洋上的水汽在该地区辐散,不利于降水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振荡 大气热源(热汇) 淮河流域 洪涝
下载PDF
地表水源热泵以长江水作为低位冷热源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浩 王勇 李文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9年第1期12-15,共4页
通过实测对重庆段长江水的水温和水质进行了分析研究,除水质中含沙量参数外,长江水的温度特性及水质非常适合水源热泵。以重庆市某酒店以长江水作为低位冷热源的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为例,分析了水源热泵排水对长江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排... 通过实测对重庆段长江水的水温和水质进行了分析研究,除水质中含沙量参数外,长江水的温度特性及水质非常适合水源热泵。以重庆市某酒店以长江水作为低位冷热源的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为例,分析了水源热泵排水对长江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排水只在较小的区域内对江水水温有很小程度的影响。最后分析得出:地表水源热泵以长江水作为低位冷热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源热泵 低位冷热源 长江 CFD模拟
下载PDF
地源热泵的特点及其在长江流域应用前景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佩芳 袁寿其 《流体机械》 CSCD 2003年第2期50-52,9,共4页
介绍了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性能评价指标和基本类型 ;比较了热泵与普通空调系统的特点 ,得出热泵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具有明显优势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地源热泵在长江流域及其周围地区应用的广阔前景 。
关键词 地源热泵 长江流域 应用 性能评价指标 工作原理
下载PDF
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序列秃斑热岛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魏茂宏 林慧龙 王钊齐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9,共8页
秃斑是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序列普遍存在的地理景观,以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序列秃斑为对象,分析表土5cm处温度日动态、月动态和季节动态及土壤有机碳与全年、生长季>0℃积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日动态为黑土滩退化样地中坡最高温... 秃斑是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序列普遍存在的地理景观,以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序列秃斑为对象,分析表土5cm处温度日动态、月动态和季节动态及土壤有机碳与全年、生长季>0℃积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日动态为黑土滩退化样地中坡最高温、升温(降温)速率和温差最大,分别是未退化样地中坡的3.52倍、8.33(7.11)倍和8.21倍。生长季黑土滩退化样地中坡9月温差最大,未退化样地低坡6月温差最大,前者是后者的3.96倍;各样地8月>0℃月积温最高,其中黑土滩退化样地中坡是未退化样地低坡的1.5倍;非生长季各样地最大温差和>0℃月积温相差较小。全年、生长季>0℃积温与土壤有机碳呈极显著负相关,全年、生长季>0℃积温增加1000℃有机碳含量分别减少6.2%和7.3%。秃斑呈现突出的热岛现象,其热岛效应表现为土壤有机碳流失和水分蒸散,继而土壤可蚀性增大,或是高寒草甸退化的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河源区 高寒草甸 黑土滩退化草地 热岛现象 热岛效应
下载PDF
长江中上游土壤自然侵蚀量及其估算方法 被引量:15
20
作者 景可 张信宝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4,共8页
首先阐述了土壤侵蚀可分为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自然侵蚀是自地球形成以来就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继而从夷平面、河流阶地、沉积盆地等侵蚀和堆积地貌形迹论述了第四纪以来长江中上游土壤自然侵蚀存在的佐证事实;在此基础上,依据... 首先阐述了土壤侵蚀可分为自然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自然侵蚀是自地球形成以来就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继而从夷平面、河流阶地、沉积盆地等侵蚀和堆积地貌形迹论述了第四纪以来长江中上游土壤自然侵蚀存在的佐证事实;在此基础上,依据侵蚀沉积相关原理,利用沉积物的厚度、面积和沉积时段分别计算了洞庭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和古云梦泽流域全新世以来的自然侵蚀量,它们分别为264.2t/km2.a、312.5t/km2.a和297.0t/km2.a;同时,本文还辅以川西和三峡地区的对比实验小区资料,现代自然侵蚀量分别为342.0t/km2.a、75~270t/km2.a佐证历史自然侵蚀量。长江上中游区域的自然侵蚀量介于264.0t/km2.a^342.0t/km2.a之间。流域平均自然侵蚀量是现代侵蚀量的50%~60%之间;本研究成果有助于对长江中上游现代土壤侵蚀的属性、演变过程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同时可为生态保护、环境友好建设目标提供背景参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自然侵蚀量 相关原理 地貌形迹 长江中上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