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对单井注抽试验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1
1
作者 顾昊琛 凡倩莹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6-162,共7页
单井注抽(single-well push-pull,SWPP)试验因为成本低、耗时短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用于获取含水层中与径向弥散有关的参数。其中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在SWPP试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前人的SWPP试验模型对这两个过程的刻画过... 单井注抽(single-well push-pull,SWPP)试验因为成本低、耗时短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已经被广泛用于获取含水层中与径向弥散有关的参数。其中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在SWPP试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前人的SWPP试验模型对这两个过程的刻画过于单一。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同时考虑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的SWPP试验模型,通过与前人的SWPP试验模型在特定条件下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并利用建立的数值模型分析了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对SWPP试验结果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SWPP试验中,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对含水层径向弥散的影响不能忽视,当井筒内的地下水体积越大,混合效应越显著,井筒内溶质的穿透曲线较低;当表皮区域弥散度大于含水层弥散度时,表皮厚度越大,越不利于溶质在表皮区域的迁移,而当表皮区域弥散度小于含水层区域弥散度时,表皮厚度越大,越不利于溶质在含水层中的迁移;表皮区域孔隙度越大,对流速度越小,越不利于溶质迁移;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混合效应和表皮效应在SWPP试验中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井注抽(swpp)试验 混合效应 表皮效应 有限差分法
下载PDF
微生物堵塞对单井注抽试验的影响机理
2
作者 阳畅 刘洋 +2 位作者 刘世强 陈思 王全荣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9-204,220,共7页
在石油污染的含水层中,污染物和微生物种类多样,为了提高修复效率和降低修复成本,首先需要查明受污染含水层的弥散度、孔隙度、吸附与解吸系数等溶质运移相关的生物地球化学参数。单井注抽(single-well push-pull, SWPP)试验作为一种高... 在石油污染的含水层中,污染物和微生物种类多样,为了提高修复效率和降低修复成本,首先需要查明受污染含水层的弥散度、孔隙度、吸附与解吸系数等溶质运移相关的生物地球化学参数。单井注抽(single-well push-pull, SWPP)试验作为一种高效的方法已经被广泛用于获取含水层的生物地球化学参数,其中微生物堵塞作用在SWPP试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已有的SWPP试验数值模型对微生物堵塞过程的模拟过于简化。采用指数衰减模型刻画微生物堵塞作用,利用有限差分法建立同时考虑混合效应和微生物堵塞作用的SWPP试验数值模型,研究微生物堵塞作用对SWPP试验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将该数值模型在特定条件下的数值解与前人模型的数值解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微生物堵塞作用对SWPP试验结果的影响不能忽视,微生物堵塞作用越显著,含水层渗透系数的衰减系数越大,井壁处溶质穿透曲线(breakthrough curves, BTCs)在SWPP试验抽取阶段晚期的拖尾现象越明显;随着微生物堵塞作用范围的增加,井壁处溶质BTCs在SWPP试验抽取阶段的拖尾现象越严重;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在SWPP试验初期,混合效应对井壁处溶质BTCs的影响较大,随着SWPP试验的进行,微生物堵塞作用对井壁处溶质BTCs的影响逐渐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堵塞 混合效应 有限差分法 单井注抽(swpp)试验
下载PDF
新型含磷无机离子交换剂研究——焦磷钨酸锡的结构分析
3
作者 姚兴东 郭鹏 +2 位作者 刘锦春 程介克 曾云鹗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3期63-68,共6页
采用大角度Χ射线衍射技术和径向分布函数法,对焦磷钨酸锡(SWPP)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获得有关SWPP的结构信息。结果表明,交换剂的主链是焦磷酸链,杂原子W的引入有利于提高交换剂的化学稳定性。在广泛试验的基础上,提出SWPP的结构模型。根... 采用大角度Χ射线衍射技术和径向分布函数法,对焦磷钨酸锡(SWPP)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获得有关SWPP的结构信息。结果表明,交换剂的主链是焦磷酸链,杂原子W的引入有利于提高交换剂的化学稳定性。在广泛试验的基础上,提出SWPP的结构模型。根据这一模型较好地解释了SWPP离子交换反应的一些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 离子交换剂 结构分析 swpp
下载PDF
考虑弱透水层的单井注抽试验解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玉舒 戴炆君 +1 位作者 刘洋 王全荣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共6页
单井注抽(Single-Well Push-Pull,SWPP)试验被广泛用于获取含水层的溶质运移参数,但现有的SWPP试验数学模型中往往忽略了弱透水层的影响。针对含水层-弱透水层系统的径向弥散过程,将弱透水层效应考虑到SWPP试验中,建立了含水层-弱透水... 单井注抽(Single-Well Push-Pull,SWPP)试验被广泛用于获取含水层的溶质运移参数,但现有的SWPP试验数学模型中往往忽略了弱透水层的影响。针对含水层-弱透水层系统的径向弥散过程,将弱透水层效应考虑到SWPP试验中,建立了含水层-弱透水层系统中考虑混合效应的SWPP试验数学模型,采用拉普拉斯变换和格林函数法获得模型的半解析解,并通过与前人的解析解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模型的可靠性。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SWPP试验中,弱透水层的分子扩散系数对含水层中溶质运移产生的影响不可忽略,当考虑弱透水层的分子扩散作用时,含水层注入阶段和抽取阶段早期井筒内溶质穿透曲线越低,抽取阶段晚期井筒内溶质穿透曲线越高。数值模拟研究结果也表明:当弱透水层渗透系数与含水层渗透系数的比值接近0.01时,半解析解模型的误差可以忽略,精度可以满足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井注抽试验 含水层-弱透水层系统 径向弥散 半解析解
下载PDF
烧结不锈钢丝网多孔板材的冲压成形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段留洋 周照耀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64,共8页
以烧结不锈钢丝网多孔板为材料,在室温条件下通过胀形试验和筒形拉深试验研究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胀形试验结果显示,材料的胀形极限随着厚度及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厚度为1.4和1.75 mm的多孔板在直径Φ110 mm的冲模下胀形高度达到30 mm未... 以烧结不锈钢丝网多孔板为材料,在室温条件下通过胀形试验和筒形拉深试验研究材料的冲压成形性能。胀形试验结果显示,材料的胀形极限随着厚度及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厚度为1.4和1.75 mm的多孔板在直径Φ110 mm的冲模下胀形高度达到30 mm未出现破裂,说明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筒形拉深试验显示,拉深力随板材的厚度、直径的增大而增大,随孔隙率的增大而减小;厚度为1.2 mm时,拉深极限比为1.8。根据塑性力学基本理论,推导了烧结不锈钢丝网多孔板的拉深力预测公式,将理论预测与实际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公式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烧结不锈钢丝网多孔材料具有较好的塑性,可进行冷冲压成形,有助于拓展多孔隙功能材料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不锈钢丝网多孔板 冲压成形 胀形 拉深 塑性成形性能
下载PDF
横向热扩散作用对地热资源开发过程中单井注抽试验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太平 刘洋 +1 位作者 丁若伟 凡倩莹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8-143,150,共7页
单井注抽(SWPP)试验被广泛用于获取裂隙-基岩含水层系统中热弥散等相关的理化参数,但现有的单井注抽试验数值模型往往忽略了裂隙-基岩含水层中横向热扩散作用的影响。采用二维的对流-扩散方程(ADE)建立考虑横向热传导效应的SWPP试验数... 单井注抽(SWPP)试验被广泛用于获取裂隙-基岩含水层系统中热弥散等相关的理化参数,但现有的单井注抽试验数值模型往往忽略了裂隙-基岩含水层中横向热扩散作用的影响。采用二维的对流-扩散方程(ADE)建立考虑横向热传导效应的SWPP试验数值模型,内边界条件考虑混合效应,并采用前人的解析解模型检验了数值模型的稳定性和精度。结果表明:裂隙介质中的横向热扩散作用会导致注入阶段井壁上的温度穿透曲线降低,而抽取阶段井壁上的温度穿透曲线升高,拖尾现象明显;裂隙介质的宽度越大,裂隙和基岩介质中的温度值越高;此外,在注入阶段,裂隙介质中的热量往基岩介质中运移,裂隙介质中的热量逐渐降低,而在抽取阶段,基岩介质中的热量往裂隙介质中运移,基岩介质中的热量逐渐增加。本研究建立的数值模型提高了模拟预测结果的精度,能够为裂隙-基岩含水层介质中的地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热扩散 地热开发 裂隙-基岩含水层 单井注抽试验 数值解 混合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