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BVS_1基因表达载体P^(G-S1)的构建
1
作者 尹春光 杜立新 常韦山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1-32,30,共3页
以含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基因的载体PIBV Z和含有CMV启动子的载体质粒PEGFP C1为材料,构建了可表达IBVS1基因的表达载体PG S1,经酶切、电泳和PCR检测结果证实,构建的载体符合目的要求,可以作为表达载体用于鸡的抗病育种。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基因 CMV启动子 脱磷酸 构建
下载PDF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纤突蛋白S_1基因的RFLP与序列比较分析
2
作者 李华 杨汉春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4期124-130,共7页
利用反转录一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从北京地区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离株 BJ_1、BJ_2、BJ_3株中成功扩增出1054bp 纤突蛋白高变区。利用限制性内切酶 Sin Ⅰ和 Pst Ⅰ的酶切分析证实了RT-nested PCR 的特异性,结合计算机酶切位... 利用反转录一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从北京地区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离株 BJ_1、BJ_2、BJ_3株中成功扩增出1054bp 纤突蛋白高变区。利用限制性内切酶 Sin Ⅰ和 Pst Ⅰ的酶切分析证实了RT-nested PCR 的特异性,结合计算机酶切位点分析图谱进行理论 RFLP 分析。将三段 S_1基因分别克隆到pUC19质粒中,获得重组质粒 pUC IBV S_1-BJ_1、pUC IBV S_1-BJ_2、pUC IBV S_1-BJ_3。利用双脱氧链终止法对三个重组质粒进行双向测序,获得三株分离株 S_1基因高变区的序列。将得到的三个序列与标准株 M_(41),Beaudette 株和疫苗株 H_(120)及广东地方分离株 D_(41)株进行核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株分离株核酸碱基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与 M_(41)株的同源性比与 H_(120)株和 Beandette 株的同源性高。本研究对于进一步深入探讨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子变异机制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S1基因 反转录一套式聚合酶链式反应 RFLP 序列比较分析
下载PDF
乙肝患者血清中HBV C基因启动子变异与病毒含量及前S_1抗原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袁涛 邓少丽 +1 位作者 陈伟 罗阳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195-197,共3页
目的 研究HBVC基因启动子(BasicCorePromoter,BCP)基因变异与前S1(Pre-S1)抗原的关系,以及BCP基因变异与HBVDNA含量的关系。方法 94例HBeAg阳性乙肝患者,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检测BCP中nt1762A-T和nt1764G-A的基因突变,酶联免... 目的 研究HBVC基因启动子(BasicCorePromoter,BCP)基因变异与前S1(Pre-S1)抗原的关系,以及BCP基因变异与HBVDNA含量的关系。方法 94例HBeAg阳性乙肝患者,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检测BCP中nt1762A-T和nt1764G-A的基因突变,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Pre-S1抗原,PCR荧光定量技术检测HBVDNA。结果 在94例HBeAg阳性乙肝患者血清检测中,Pre-S1抗原阳性者65例,其中BCP阳性51例,BCP变异率为78.5%;Pre-S1抗原阴性者29例,其中BCP阳性23例,BCP变异率为79.3%。BCP基因突变血清中HBVDNA拷贝数明显高于非BCP基因突变血清中HBV含量。结论 在e抗原阳性乙肝患者中,Pre-S1抗原的存在与BCP的变异无相关性,但BCP基因变异与HBVDNA拷贝数明显相关,可反映乙肝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其愈后、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血清学试验 前S1抗原 C基因启动子 HBV DNA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人U_1和U_2 snRNA基因5'端区域中SV_(40)T抗原结合位点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韩玉珉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423-429,共7页
利用寡聚核苷酸指导的基因定位突变技术,从人U_1和U_2 snRNA基因5'端删去或取代能与SV_(40)T抗原结合的位点,构成基因的缺失和取代突变体。在HeLa细胞核抽提物体外转录系统中,U_1和U_2缺失及取代突变基因与野生型基因有相同的转录水... 利用寡聚核苷酸指导的基因定位突变技术,从人U_1和U_2 snRNA基因5'端删去或取代能与SV_(40)T抗原结合的位点,构成基因的缺失和取代突变体。在HeLa细胞核抽提物体外转录系统中,U_1和U_2缺失及取代突变基因与野生型基因有相同的转录水平,而且RNA的合成都是从帽子位点的上游开始的。这意味着基因这一区域的突变不改变其体外转录性质。在人的HeLa和293细胞及蛙卵母细胞中,U_1和U_2缺失突变基因不被转录,而取代突变基因的转录却又恢复到野生型基因水平。这表明人的U_1和U_2基因在这三种细胞内的转录与SV_(40)T抗原结合位点的核苷酸排列顺序无关,而由于结合位点的缺失所造成的空间距离上的变化才是影响转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RNA基因 转录 转染 核酸酶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