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绵共附生放线菌Saccharopolyspora sp.nov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睿 方玉春 +5 位作者 段琳 杜林 朱天骄 刘红兵 顾谦群 朱伟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46-649,共4页
羽毛山海绵(My ca le p lum ose)来源的糖多孢菌(S accharop oly sp ora sp.nov SP 2-10)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坏死的活性。本文对其发酵产物的活性部位乙酸乙酯层进行活性追踪分离,共得到7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它们的结... 羽毛山海绵(My ca le p lum ose)来源的糖多孢菌(S accharop oly sp ora sp.nov SP 2-10)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坏死的活性。本文对其发酵产物的活性部位乙酸乙酯层进行活性追踪分离,共得到7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胆甾醇、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4(2,4-二羟基苯甲酰氨基)苯甲酸、苯丙胺酸、脱氧鸟苷、鸟苷和N-乙酰酪胺;并初步评价上述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显示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共附生放线菌 羽毛山海绵 糖多孢菌 次级代谢产物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60)Co-NTG复合诱变选育丁烯基多杀菌素高产菌株及其杀虫活性
2
作者 徐周钦 郭超 +5 位作者 李金萍 张逍遥 王珂慧 何志平 刘兴泉 王超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9-309,共11页
为获得稳定高产的丁烯基多杀菌素生产菌株并明确其对农业害虫的杀灭效果,以前期研究获得的须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pogona ASAGF19为初始菌株,通过^(60)Co-γ射线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得到1株遗传性状稳定的高产突变株ASAGF30A11,较... 为获得稳定高产的丁烯基多杀菌素生产菌株并明确其对农业害虫的杀灭效果,以前期研究获得的须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pogona ASAGF19为初始菌株,通过^(60)Co-γ射线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得到1株遗传性状稳定的高产突变株ASAGF30A11,较初始菌株产量提高了61.26%,3次传代产量变化幅度小于10.00%。对高产菌株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丁烯基多杀菌素粗品,配制成1.5 g/L浓度的母液进行稀释,对蓟马、蚜虫以及小菜蛾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得出其对3种供试害虫的LC_(50)分别为1.92 mg/L、1.23 mg/L和0.27 mg/L。经过比较,丁烯基多杀菌素对蓟马的杀灭效果优于多杀菌素(LC_(50)为0.57 mg/L)和乙基多杀菌素(LC_(50)为0.64 mg/L);对蚜虫的杀灭效果优于多杀菌素(LC_(50)为72.60 mg/L),低于阿维菌素(LC_(50)为0.14 mg/L);对小菜蛾的杀灭效果优于多杀菌素(LC_(50)为2.87 mg/L),低于乙基多杀菌素(LC_(50)为0.05 mg/L)。本研究首次探索了^(60)Co-γ射线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对须糖多孢菌的影响,并获得了丁烯基多杀菌素对3种农业害虫的防效,为新型生物杀虫剂对农业害虫的防治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糖多孢菌 ^(60)Co-γ射线 亚硝基胍 复合诱变 丁烯基多杀菌素
下载PDF
Inactivation of SACE_3446, a TetR family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stimulates erythromycin production in 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 被引量:7
3
作者 Hang Wu Yansheng Wang +9 位作者 Li Yuan Yongrong Mao Weiwei Wang Lin Zhu Panpan Wu Chengzhang Fu Rolf Muller David T.Weaver Lixin Zhang Buchang Zhang 《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 SCIE 2016年第1期39-46,共8页
Erythromycin A is a widely used antibiotic produced by 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however,its biosynthetic cluster lacks a regulatory gene,limiting the yield enhancement via regulation engineering of S.erythraea.Here... Erythromycin A is a widely used antibiotic produced by 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however,its biosynthetic cluster lacks a regulatory gene,limiting the yield enhancement via regulation engineering of S.erythraea.Herein,six TetR family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s(TFRs)belonging to three genomic context types were individually inactivated in S.erythraea A226,and one of them,SACE_3446,was proved to play a negative role in regulating erythromycin biosynthesis.EMSA and qRT-PC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SACE_3446 covering intact N-terminal DNA binding domain specifically bound to the promoter regions of erythromycin biosynthetic gene eryAI,the resistant gene ermE and the adjacent gene SACE_3447(encoding a longchain fatty-acid CoA ligase),and repressed their transcription.Furthermore,we explored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s of SACE_3446 and previously identified TFRs(SACE_3986 and SACE_7301)associated with erythromycin production.Given demonstrated relatively independent regulation mode of SACE_3446 and SACE_3986 in erythromycin biosynthesis,we individually and concomitantly inactivated them in an industrial S.erythraea WB.Compared with WB,the WBΔ3446 and WBΔ3446Δ3986 mutants respectively displayed 36%and 65%yield enhancement of erythromycin A,following significantly elevated transcription of eryAI and ermE.When cultured in a 5 L fermentor,erythromycin A ofWBΔ3446 and WBΔ3446Δ3986 successively reached 4095 mg/L and 4670 mg/L with 23%and 41%production improvement relative to WB.The strategy reported here will be useful to improve antibiotics production in other industrial actinomyce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charopolyspora erythraea ERYTHROMYCIN TetR family SACE_3446 Regulatory network
原文传递
Promotion of spinosad biosynthesis by chromosomal integration of the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 in 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被引量:14
4
作者 LUO YuShuang KOU XiaoXiao +7 位作者 DING XueZhi HU ShengBiao TANG Ying LI WenPing HUANG Fan YANG Qi CHEN HanNa XIA LiQiu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2年第2期172-180,共9页
To promote spinosad biosynthesis by improving the limited oxygen supply during high-density fermentation of 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the open reading frame of the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 was placed under the co... To promote spinosad biosynthesis by improving the limited oxygen supply during high-density fermentation of 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the open reading frame of the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 was placed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promoter for the erythromycin resistance gene by splicing using overlapping extension PCR. This was cloned into the integrating vector pSET152, yielding the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 expression plasmid pSET152EVHB. This was then introduced into S. spinosa SP06081 by conjugal transfer, and integrated into the chromosome by 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at the integration site ΦC31 on pSET152EVHB. The resultant conjugant, S. spinosa S078-1101, was genetically stable. The integration was further confirmed by PCR and Southern blotting analysis. A carbon monoxide differential spectrum assay showed that active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was successfully expressed in S. spinosa S078-1101. Fermentation results revealed that expression of the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 significantly promoted spinosad biosynthesis under normal oxygen and moderately oxygen-limiting conditions (P<0.01).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integrating expression of the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 improves oxygen uptake and is an effective means for the genetic improvement of S. spinosa ferme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 染色体整合 多杀菌素 生物合成 棘胸蛙 重叠延伸PCR 高密度发酵 位点特异性重组
原文传递
多杀菌素发酵罐的发酵放大工艺研究
5
作者 高保军 和富明 +3 位作者 陈鑫 杨传伦 张心青 田杰伟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86-90,共5页
为了实现多杀菌素工业化生产,进行了多杀菌素发酵罐放大工艺的研究。探究了溶氧和消泡剂对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YJY-12菌株发酵生产多杀菌素的影响,并对多杀菌素从摇瓶到30 L发酵罐的工艺放大和流加补料发酵进行了探索。摇瓶发酵... 为了实现多杀菌素工业化生产,进行了多杀菌素发酵罐放大工艺的研究。探究了溶氧和消泡剂对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YJY-12菌株发酵生产多杀菌素的影响,并对多杀菌素从摇瓶到30 L发酵罐的工艺放大和流加补料发酵进行了探索。摇瓶发酵研究结果显示: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YJY-12菌株发酵生产多杀菌素对溶氧要求较高。以溶氧为依据,在发酵罐间歇发酵过程中,控制溶氧在30%,多杀菌素的发酵效价最大,可达到(2.23±0.06)g·L^(-1)。采用流加补料发酵工艺结果显示:多杀菌素的发酵水平大幅度提高至(3.65±0.08)g·L^(-1)。研究实现了多杀菌素发酵从摇瓶到发酵罐的发酵放大,为多杀菌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多孢菌 多杀菌素 发酵放大 溶氧 消泡剂
下载PDF
多杀菌素产生菌的高通量诱变选育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园 熊犍 +3 位作者 郭伟群 刘国丽 邹球龙 张晓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9-343,347,共6页
目的利用高通量筛选方法进行刺糖多孢菌诱变选育获得多杀菌素高产菌株。方法以ASAGF73为出发菌株,通过亚硝基胍(NTG)诱变,并利用96孔板发酵培养结合快速生物测定进行高通量筛选。结果诱变剂量为2mg/mL,诱变时间50min时突变株多杀菌素产... 目的利用高通量筛选方法进行刺糖多孢菌诱变选育获得多杀菌素高产菌株。方法以ASAGF73为出发菌株,通过亚硝基胍(NTG)诱变,并利用96孔板发酵培养结合快速生物测定进行高通量筛选。结果诱变剂量为2mg/mL,诱变时间50min时突变株多杀菌素产量有较大幅度提高。通过3轮复筛验证最终获得8株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3.94%、33.76%、29.41%、28.61%、27.40%、26.42%、25.59%和20.40%的突变株。结论利用高通量筛选方法可以快速获得多杀菌素高产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多孢菌 多杀菌素 诱变 高通量筛选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红霉素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19
7
作者 应惟娲 郝玉有 +2 位作者 储炬 王永红 庄英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2-276,共5页
采用响应面法对红色糖多孢菌产红霉素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用Minimum Run Equireolicated Res IV设计对初始发酵培养基添加的6个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选择有显著影响的4个因素,即硫酸镁、甜菜碱、硫酸铜和氯化钴。再用最陡爬坡实验... 采用响应面法对红色糖多孢菌产红霉素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用Minimum Run Equireolicated Res IV设计对初始发酵培养基添加的6个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选择有显著影响的4个因素,即硫酸镁、甜菜碱、硫酸铜和氯化钴。再用最陡爬坡实验为中心组合实验确定最大响应区间,最后经过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优化结果,硫酸镁0.106%(w/v),甜菜碱0.0185%(w/v),硫酸铜0.106mmol/L,氯化钴0.0003%(w/v)。优化后红霉素生物效价比优化前提高了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糖多孢菌 响应面法 优化 发酵培养基
下载PDF
合成酮内酯类3-脱氧-3-羰基-红霉内酯B糖多孢红霉菌M的构建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部昌 赵志虎 +1 位作者 王以光 马清钧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8-203,共6页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基因工程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迄今已合成了 10 0多种新的聚酮类化合物。以糖多孢红霉菌A2 2 6基因组DNA为模板 ,用重叠PCR方法扩增出去除KR6酶域DNA的约 3 2kbDNA片段 ,克隆于pWHM3载体 ,构建了同源重组质粒pWHM...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基因工程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迄今已合成了 10 0多种新的聚酮类化合物。以糖多孢红霉菌A2 2 6基因组DNA为模板 ,用重叠PCR方法扩增出去除KR6酶域DNA的约 3 2kbDNA片段 ,克隆于pWHM3载体 ,构建了同源重组质粒pWHM2 2 0 1。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法将pWHM2 2 0 1转入糖多孢红霉菌A2 2 6 ,并整合于染色体红霉素合成基因位点。整合体在R3M斜面上生长两代后 ,制备原生质体涂R3M平皿。利用PCR鉴定筛选出 8株KR6敲除的突变体糖多孢红霉菌M(1 8)。ZabsPecFab质谱鉴定 ,证实糖多孢红霉菌M1合成了 3 脱氧 3 羰基 红霉内酯B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多孢红霉菌 3-脱氧-3-羰基-红霉内酯B 酮内酯类 原生质体转化 同源重组
下载PDF
新型生物杀虫剂——刺糖菌素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荣贵 王普 +1 位作者 梅建凤 沈寅初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7-81,共5页
刺糖菌素是由土壤放线菌多刺糖多孢菌 (Saccharopolysporaspinosa)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 ,是一种具有触杀及摄食毒性的广谱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而言 ,刺糖菌素是目前已发现的杀虫剂中选择性最高的化合物之一。文中就刺糖菌素的结构、生... 刺糖菌素是由土壤放线菌多刺糖多孢菌 (Saccharopolysporaspinosa)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 ,是一种具有触杀及摄食毒性的广谱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而言 ,刺糖菌素是目前已发现的杀虫剂中选择性最高的化合物之一。文中就刺糖菌素的结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菌素 多刺糖多孢菌 生物杀虫剂
下载PDF
糖多孢红霉菌同源片段长度与染色体重组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部昌 赵志虎 +3 位作者 王以光 于秀琴 刘传暄 马清钧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8,共6页
为了探索同源片段长度与糖多孢红霉菌染色体同源重组率的关系 ,化学合成或用重叠PCR合成带有突变位点、在突变位点两侧长度为 (2 6bp +2 7bp)、(5 0 0bp +5 76bp)和 (190 8bp +174 9bp)的同源序列 ,克隆于糖多孢红霉菌同源重组载体pWHM3... 为了探索同源片段长度与糖多孢红霉菌染色体同源重组率的关系 ,化学合成或用重叠PCR合成带有突变位点、在突变位点两侧长度为 (2 6bp +2 7bp)、(5 0 0bp +5 76bp)和 (190 8bp +174 9bp)的同源序列 ,克隆于糖多孢红霉菌同源重组载体pWHM3后 ,分别构建了pWHM1113、pWHM1116和pWHM1119质粒。以PEG介导转化糖多孢红霉菌A2 2 6原生质体 ,3个质粒分别获得每皿 30个、6 9个和 170个转化子 ,但pWHM1113质粒不能与染色体有效整合 ,pWHM1116质粒与染色体整合率为转化子的 2 % ,而pWHM1119质粒与染色体整合率达到转化子的 19%。pWHM1116和pWHM1119质粒均可进行有效的染色体二次重组 ,将突变位位点引入染色体。因此 ,同源片段长度为(5 0 0bp +5 76bp)或更长时 ,可与糖多孢红霉菌染色体进行有效的单重组和双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多孢红霉菌 同源片段长度 染色体重组率 关系
下载PDF
生物农药多杀菌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11
作者 杜顺堂 朱明军 梁世中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41-444,451,共5页
多杀菌素(spinosad)是天然生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作用模式独特、自然分解快、对动物和昆虫天敌安全等优点,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生物农药。阐述了多杀菌素刺糖多孢菌诱变及理性筛选的常用方法,发酵培养以及培养条件优化,多杀... 多杀菌素(spinosad)是天然生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作用模式独特、自然分解快、对动物和昆虫天敌安全等优点,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生物农药。阐述了多杀菌素刺糖多孢菌诱变及理性筛选的常用方法,发酵培养以及培养条件优化,多杀菌素的分离提纯工艺等,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检测多杀菌素有效成分,获得良好验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菌素 刺糖多孢菌 生物农药
下载PDF
96孔板高通量筛选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罗莉斯 李能威 +3 位作者 李丽 郭伟群 郁建平 张晓琳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33-137,共5页
考察了刺糖多孢菌在96孔板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建立了96孔板高通量筛选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方法。结果表明:96孔板三明治盖能同时满足过滤杂菌和刺糖多孢菌生长耗氧所需,刺糖多孢菌在96孔板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与传... 考察了刺糖多孢菌在96孔板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建立了96孔板高通量筛选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方法。结果表明:96孔板三明治盖能同时满足过滤杂菌和刺糖多孢菌生长耗氧所需,刺糖多孢菌在96孔板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与传统斜面培养相当,种子培养最适种龄为60h,每孔发酵培养基装液量为0.4mL。与传统摇瓶发酵筛选平台相比,该方法能显著提高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筛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多孢菌 多杀菌素 96孔板 高通量筛选
下载PDF
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代谢曲线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郭伟群 邹球龙 +2 位作者 陈园 李能威 张晓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研究60Co-γ射线对刺糖多孢菌的诱变效应,期望获得性状稳定的多杀菌素高产菌株。方法以N-19为出发菌株,通过60Co-γ射线诱变,利用摇瓶发酵结合HPLC法测定进行筛选,通过摇瓶定期取样方法研究了突变株的代谢曲线。结果辐照剂量90Gy、1... 目的研究60Co-γ射线对刺糖多孢菌的诱变效应,期望获得性状稳定的多杀菌素高产菌株。方法以N-19为出发菌株,通过60Co-γ射线诱变,利用摇瓶发酵结合HPLC法测定进行筛选,通过摇瓶定期取样方法研究了突变株的代谢曲线。结果辐照剂量90Gy、120Gy刺糖多孢菌的正突变率较高;通过5轮复筛及传代验证最终获得4株产量提高、性状稳定的突变株;高产突变株在摇瓶中延滞期较短且产素与生物量的增长成正相关。结论利用60Co-γ射线辐照诱变选育是获得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多孢菌 多杀菌素 60Co-γ 射线诱变 代谢曲线
下载PDF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红色糖多孢菌株中表达及对红霉素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益民 王洪军 +5 位作者 孙艳 吴琼 冯立 张志强 杨青 杨国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99-601,614,共4页
目的利用已含有血红蛋白基因(vgb)的红色糖多孢基因工程重组菌,探讨vgb表达产物对重组糖多孢红霉菌提高红霉素产率的影响。方法用SDS-PAGE、Western blot方法鉴定血红蛋白,用葡萄糖浓度与总蛋白质含量比较原始菌株与重组菌株的差别。结... 目的利用已含有血红蛋白基因(vgb)的红色糖多孢基因工程重组菌,探讨vgb表达产物对重组糖多孢红霉菌提高红霉素产率的影响。方法用SDS-PAGE、Western blot方法鉴定血红蛋白,用葡萄糖浓度与总蛋白质含量比较原始菌株与重组菌株的差别。结果红色糖多孢基因工程重组菌与原始菌株比较,重组菌株发酵过程葡萄糖浓度的变化出现在第二时段(约38h),原始菌株达到了0.4g/L,而重组菌株只有0.25g/L;第三时段原始菌株出现了游离葡萄糖浓度高峰而重组菌株未出现。在两个菌株中生物物质浓度[以总蛋白质(g/L)表示]存在不同,重组菌株比原始菌株约低27%。红霉素效价,原始菌株和重组菌株分别为3.98和5.15g/L,相当于重组菌株提高红霉素体积产率约29%。结论重组红色糖多孢菌表达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提高了红霉素产率,对解决抗生素工业和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发酵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颤菌 血红蛋白基因 红色糖多孢菌 基因重组
下载PDF
红霉素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部昌 赵志虎 马清钧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0-44,共5页
红霉素是一类广谱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近 10年来用基因工程方法对红霉素结构改造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通过基因工程不仅可以改造红霉素内酯环环的大小、环的骨架和环的侧链 ,而且可以对后修饰的羟基、糖基和... 红霉素是一类广谱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近 10年来用基因工程方法对红霉素结构改造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通过基因工程不仅可以改造红霉素内酯环环的大小、环的骨架和环的侧链 ,而且可以对后修饰的羟基、糖基和甲基进行改造。迄今用基因工程方法合成的新的大环内酯环结构已超过 10 0种 ,所合成的各种红霉素类似物也有数十种 ,且经过基因改造的红霉素类似物都具有生物活性。但基因工程产物产量都普遍降低 ,抑菌活性也不理想 ,因此未来红霉素基因工程研究的重点应加强产量和高活性结构筛选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 基因工程 研究进展 大环内酯类
下载PDF
丁烯基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巴龙霉素抗性筛选 被引量:9
16
作者 邬洋 徐妙 +2 位作者 罗林根 杨燕 夏立秋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4,共9页
为了提高须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pogona的丁烯基多杀菌素产量水平,利用核糖体工程技术,对其进行巴龙霉素抗性筛选,在10×MIC巴龙霉素浓度下,分离得到巴龙霉素自发抗性突变株54株。通过对原始菌株和突变株代谢产物变化的初步... 为了提高须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pogona的丁烯基多杀菌素产量水平,利用核糖体工程技术,对其进行巴龙霉素抗性筛选,在10×MIC巴龙霉素浓度下,分离得到巴龙霉素自发抗性突变株54株。通过对原始菌株和突变株代谢产物变化的初步研究发现,相比于原始菌株,丁烯基多杀菌素组分在抗性突变株中的合成能力有明显差异,有6株抗性突变株的产量明显高于原始菌株,约20%左右的突变株产量提高,约45%左右的突变株产量降低。其中突变株P-7的丁烯基多杀菌素产量提高幅度最大,相比原始菌株提高2.2倍。对巴龙霉素抗性突变株P-7进行DNA序列分析,在编码核糖体S12蛋白的rps L基因保守区域中发现点突变,第314位的C突变为A,由脯氨酸突变为谷氨酰胺;第320位的C突变为T,由丙氨酸突变为缬氨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烯基多杀菌素 须糖多孢菌 核糖体工程 巴龙霉素 RPSL基因
下载PDF
糖多孢红霉菌多拷贝表达载体pZM的构建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部昌 刘祚军 +4 位作者 曹孟婵 张华 刘传暄 王以光 马清钧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3-46,共4页
对糖多孢红霉菌染色体上红霉素生物合成基因进行改造 ,已经合成了多种红霉素类似物。在糖多孢红霉菌中对红霉素类似物进行结构修饰 ,以pWOR1 0 9质粒为基础构建糖多孢红霉菌多拷贝表达载体pZM。pZM载体带有PermE启动子、fd终止子、多克... 对糖多孢红霉菌染色体上红霉素生物合成基因进行改造 ,已经合成了多种红霉素类似物。在糖多孢红霉菌中对红霉素类似物进行结构修饰 ,以pWOR1 0 9质粒为基础构建糖多孢红霉菌多拷贝表达载体pZM。pZM载体带有PermE启动子、fd终止子、多克隆位点、硫链丝菌肽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以及在大肠杆菌和糖多孢红霉菌中复制的ColE1ori和pJV1ori复制子 ,系可在大肠杆菌和糖多孢红霉菌中扩增的穿梭质粒。在糖多孢红霉菌中 ,pZM可以表达氨普霉素抗性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从糖多孢红霉菌中提取的表达质粒酶切图谱与转化前一致 ,表明pZM是糖多孢红霉菌中多拷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多孢红霉菌 红霉素 表达载体 染色体 结构修饰
下载PDF
多杀菌素产生菌株航天育种效果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继红 张利平 +1 位作者 郭立格 石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951-4952,4957,共3页
[目的]探索多杀菌素诱变育种的有效途径。[方法]对多杀菌素经"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后的菌株进行稀释涂布分离并对分离后的菌株进行筛选和发酵测定,计算多杀菌素总效价。[结果]搭载后的刺糖多孢菌SP1,经大量筛选得到2株高产... [目的]探索多杀菌素诱变育种的有效途径。[方法]对多杀菌素经"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后的菌株进行稀释涂布分离并对分离后的菌株进行筛选和发酵测定,计算多杀菌素总效价。[结果]搭载后的刺糖多孢菌SP1,经大量筛选得到2株高产且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菌株HY463和HY466,多杀菌素总效价分别达到147.51μg/ml和95.33μg/ml,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SP1提高288%和151%。对搭载后的菌株进行稀释涂布分离发现,菌落形态各异,有草帽状、中间凹状、放射线状和宝塔状,并且以草帽状的菌落居多,且不同形态的突变菌株发酵水平也参差不齐。[结论]与UV6、0Co等其他诱变方法相比,空间搭载诱变更能使刺糖多孢菌的产素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是选育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菌素 刺糖多孢菌 空间诱变 育种
下载PDF
农用抗生素刺糖菌素(Spinosad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小龙 郑裕国 沈寅初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共4页
本文综述了农用抗生素刺糖菌素的研究进展,主要论述了它的理化性质、生理 特性、发酵生产、分离提取、分析检测、活性谱和LD50,旨在为刺糖菌素的研究开发提 供参考。
关键词 刺糖菌素 多孢菌 农用抗生素 杀虫剂
下载PDF
多杀菌素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能威 张晓琳 +3 位作者 郭伟群 熊犍 宋炜 宋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6-224,共9页
【目的】以刺糖多孢菌C4-10-8B为试验菌株,对多杀菌素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刺糖多孢菌的多杀菌素发酵产量。【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不同碳源、氮源、前体、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对多杀菌素生物合成的影响,最后通过... 【目的】以刺糖多孢菌C4-10-8B为试验菌株,对多杀菌素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刺糖多孢菌的多杀菌素发酵产量。【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不同碳源、氮源、前体、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对多杀菌素生物合成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试验综合考察发酵培养基中各组分对多杀菌素产量的影响。【结果】葡萄糖是较优碳源,最佳质量浓度为40.0 g/L,当葡萄糖与糊精(质量比5∶2)复配时,多杀菌素产量较对照培养基提高18.35%;棉籽蛋白为最优氮源,25.0 g/L棉籽蛋白与15.0 g/L玉米蛋白胨或0.6 g/L硫酸铵复配时,多杀菌素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40.0%和45.3%;乙酸钠和谷氨酰胺质量浓度为1.0 g/L时,均能使多杀菌素产量较对照提高21.5%;K2HPO4对多杀菌素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其质量浓度为2.5 g/L时,多杀菌素产量较对照提高24.5%;ZnCl2对多杀菌素合成也有促进作用,而MgSO4和CoCl2则显著抑制多杀菌素合成;通过2次正交试验获得最优发酵培养基,利用该培养基时多杀菌素产量可达395.54μg/mL,比对照提高了62.5%。【结论】多杀菌素生物合成的最优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50.0 g/L,棉籽蛋白25.0 g/L,玉米蛋白胨20.0 g/L,(NH4)2SO40.8 g/L,谷氨酰胺1.25 g/L,乙酸钠0.8 g/L,NaCl 3.0 g/L,K2HPO42.5 g/L,FeSO450.0 mg/L,ZnCl225.0 mg/L,CaCO31.0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多孢菌 多杀菌素 发酵培养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