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motion of spinosad biosynthesis by chromosomal integration of the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 in 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被引量:14
1
作者 LUO YuShuang KOU XiaoXiao +7 位作者 DING XueZhi HU ShengBiao TANG Ying LI WenPing HUANG Fan YANG Qi CHEN HanNa XIA LiQiu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2年第2期172-180,共9页
To promote spinosad biosynthesis by improving the limited oxygen supply during high-density fermentation of 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the open reading frame of the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 was placed under the co... To promote spinosad biosynthesis by improving the limited oxygen supply during high-density fermentation of 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the open reading frame of the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 was placed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promoter for the erythromycin resistance gene by splicing using overlapping extension PCR. This was cloned into the integrating vector pSET152, yielding the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 expression plasmid pSET152EVHB. This was then introduced into S. spinosa SP06081 by conjugal transfer, and integrated into the chromosome by 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at the integration site ΦC31 on pSET152EVHB. The resultant conjugant, S. spinosa S078-1101, was genetically stable. The integration was further confirmed by PCR and Southern blotting analysis. A carbon monoxide differential spectrum assay showed that active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was successfully expressed in S. spinosa S078-1101. Fermentation results revealed that expression of the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 significantly promoted spinosad biosynthesis under normal oxygen and moderately oxygen-limiting conditions (P<0.01).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integrating expression of the Vitreoscilla hemoglobin gene improves oxygen uptake and is an effective means for the genetic improvement of S. spinosa ferme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 染色体整合 多杀菌素 生物合成 棘胸蛙 重叠延伸PCR 高密度发酵 位点特异性重组
原文传递
农用抗生素刺糖菌素(Spinosad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小龙 郑裕国 沈寅初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共4页
本文综述了农用抗生素刺糖菌素的研究进展,主要论述了它的理化性质、生理 特性、发酵生产、分离提取、分析检测、活性谱和LD50,旨在为刺糖菌素的研究开发提 供参考。
关键词 刺糖菌素 多孢菌 农用抗生素 杀虫剂
下载PDF
Larvicidal and pupicidal activity of spinosad against the malarial vector Anopheles stephensi
3
作者 Kolanthasamy Prabhu Kadarkarai Murugan +1 位作者 Arjunan Nareshkumar Subramanian Bragadeeswaran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1年第8期610-613,共4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larvicidal and pupicidal activity of spinosad against Anopheles stephensi Listen.Methods:Spinosad from the actinomycete,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was tested against Anopheles stephensi at ...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larvicidal and pupicidal activity of spinosad against Anopheles stephensi Listen.Methods:Spinosad from the actinomycete,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was tested against Anopheles stephensi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0.01,0.02,0.04,0.06 and 0.08 ppm.), and against first to fourth instar larvae and pupae.Results:The larval mortality ranged from 36.1±1.7 in(0.01 ppm) to 79.3±1.8(0.08 ppm) the first instar larva.The LC<sub>50</sub> and LC<sub>90</sub> values of first, second,third and fourth instar larva were 0.001,0.031,0.034,0.036 and 0.0113,0.102,0.111,0.113, respectively.The pupal mortality ranged from 33.0±2.0(0.01 ppm) to 80.0±0.9(0.08 ppm).The LC<sub>50</sub> and LC<sub>90</sub> values were 0.028 and 0.1020,respectively.The reduction percentage of Anopheles larvae was 82.7%,91.4%and 96.0%after 24,48,72 hours,respectively,while more than 80% reduction was observed after 3 weeks.Conclusions:In the present study spinosad effectively caused mortality of mosquito larvae in both the laboratory and field trial.It is predicted that spinosad is likely to be an effective larvicide for treatment of mosquito breeding 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osaD 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ANOPHELES STEPHENSI Larvicides
下载PDF
多杀菌素发酵罐的发酵放大工艺研究
4
作者 高保军 和富明 +3 位作者 陈鑫 杨传伦 张心青 田杰伟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86-90,共5页
为了实现多杀菌素工业化生产,进行了多杀菌素发酵罐放大工艺的研究。探究了溶氧和消泡剂对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YJY-12菌株发酵生产多杀菌素的影响,并对多杀菌素从摇瓶到30 L发酵罐的工艺放大和流加补料发酵进行了探索。摇瓶发酵... 为了实现多杀菌素工业化生产,进行了多杀菌素发酵罐放大工艺的研究。探究了溶氧和消泡剂对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YJY-12菌株发酵生产多杀菌素的影响,并对多杀菌素从摇瓶到30 L发酵罐的工艺放大和流加补料发酵进行了探索。摇瓶发酵研究结果显示: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 YJY-12菌株发酵生产多杀菌素对溶氧要求较高。以溶氧为依据,在发酵罐间歇发酵过程中,控制溶氧在30%,多杀菌素的发酵效价最大,可达到(2.23±0.06)g·L^(-1)。采用流加补料发酵工艺结果显示:多杀菌素的发酵水平大幅度提高至(3.65±0.08)g·L^(-1)。研究实现了多杀菌素发酵从摇瓶到发酵罐的发酵放大,为多杀菌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多孢菌 多杀菌素 发酵放大 溶氧 消泡剂
下载PDF
多杀菌素产生菌的高通量诱变选育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园 熊犍 +3 位作者 郭伟群 刘国丽 邹球龙 张晓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9-343,347,共6页
目的利用高通量筛选方法进行刺糖多孢菌诱变选育获得多杀菌素高产菌株。方法以ASAGF73为出发菌株,通过亚硝基胍(NTG)诱变,并利用96孔板发酵培养结合快速生物测定进行高通量筛选。结果诱变剂量为2mg/mL,诱变时间50min时突变株多杀菌素产... 目的利用高通量筛选方法进行刺糖多孢菌诱变选育获得多杀菌素高产菌株。方法以ASAGF73为出发菌株,通过亚硝基胍(NTG)诱变,并利用96孔板发酵培养结合快速生物测定进行高通量筛选。结果诱变剂量为2mg/mL,诱变时间50min时突变株多杀菌素产量有较大幅度提高。通过3轮复筛验证最终获得8株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3.94%、33.76%、29.41%、28.61%、27.40%、26.42%、25.59%和20.40%的突变株。结论利用高通量筛选方法可以快速获得多杀菌素高产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多孢菌 多杀菌素 诱变 高通量筛选
下载PDF
96孔板高通量筛选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罗莉斯 李能威 +3 位作者 李丽 郭伟群 郁建平 张晓琳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33-137,共5页
考察了刺糖多孢菌在96孔板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建立了96孔板高通量筛选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方法。结果表明:96孔板三明治盖能同时满足过滤杂菌和刺糖多孢菌生长耗氧所需,刺糖多孢菌在96孔板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与传... 考察了刺糖多孢菌在96孔板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建立了96孔板高通量筛选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方法。结果表明:96孔板三明治盖能同时满足过滤杂菌和刺糖多孢菌生长耗氧所需,刺糖多孢菌在96孔板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与传统斜面培养相当,种子培养最适种龄为60h,每孔发酵培养基装液量为0.4mL。与传统摇瓶发酵筛选平台相比,该方法能显著提高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筛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多孢菌 多杀菌素 96孔板 高通量筛选
下载PDF
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代谢曲线初步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郭伟群 邹球龙 +2 位作者 陈园 李能威 张晓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5-248,共4页
目的研究60Co-γ射线对刺糖多孢菌的诱变效应,期望获得性状稳定的多杀菌素高产菌株。方法以N-19为出发菌株,通过60Co-γ射线诱变,利用摇瓶发酵结合HPLC法测定进行筛选,通过摇瓶定期取样方法研究了突变株的代谢曲线。结果辐照剂量90Gy、1... 目的研究60Co-γ射线对刺糖多孢菌的诱变效应,期望获得性状稳定的多杀菌素高产菌株。方法以N-19为出发菌株,通过60Co-γ射线诱变,利用摇瓶发酵结合HPLC法测定进行筛选,通过摇瓶定期取样方法研究了突变株的代谢曲线。结果辐照剂量90Gy、120Gy刺糖多孢菌的正突变率较高;通过5轮复筛及传代验证最终获得4株产量提高、性状稳定的突变株;高产突变株在摇瓶中延滞期较短且产素与生物量的增长成正相关。结论利用60Co-γ射线辐照诱变选育是获得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多孢菌 多杀菌素 60Co-γ 射线诱变 代谢曲线
下载PDF
生物农药多杀菌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8
作者 杜顺堂 朱明军 梁世中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41-444,451,共5页
多杀菌素(spinosad)是天然生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作用模式独特、自然分解快、对动物和昆虫天敌安全等优点,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生物农药。阐述了多杀菌素刺糖多孢菌诱变及理性筛选的常用方法,发酵培养以及培养条件优化,多杀... 多杀菌素(spinosad)是天然生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作用模式独特、自然分解快、对动物和昆虫天敌安全等优点,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生物农药。阐述了多杀菌素刺糖多孢菌诱变及理性筛选的常用方法,发酵培养以及培养条件优化,多杀菌素的分离提纯工艺等,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检测多杀菌素有效成分,获得良好验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菌素 刺糖多孢菌 生物农药
下载PDF
新型生物杀虫剂——刺糖菌素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荣贵 王普 +1 位作者 梅建凤 沈寅初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7-81,共5页
刺糖菌素是由土壤放线菌多刺糖多孢菌 (Saccharopolysporaspinosa)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 ,是一种具有触杀及摄食毒性的广谱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而言 ,刺糖菌素是目前已发现的杀虫剂中选择性最高的化合物之一。文中就刺糖菌素的结构、生... 刺糖菌素是由土壤放线菌多刺糖多孢菌 (Saccharopolysporaspinosa)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 ,是一种具有触杀及摄食毒性的广谱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而言 ,刺糖菌素是目前已发现的杀虫剂中选择性最高的化合物之一。文中就刺糖菌素的结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菌素 多刺糖多孢菌 生物杀虫剂
下载PDF
多杀菌素产生菌株航天育种效果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继红 张利平 +1 位作者 郭立格 石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951-4952,4957,共3页
[目的]探索多杀菌素诱变育种的有效途径。[方法]对多杀菌素经"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后的菌株进行稀释涂布分离并对分离后的菌株进行筛选和发酵测定,计算多杀菌素总效价。[结果]搭载后的刺糖多孢菌SP1,经大量筛选得到2株高产... [目的]探索多杀菌素诱变育种的有效途径。[方法]对多杀菌素经"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后的菌株进行稀释涂布分离并对分离后的菌株进行筛选和发酵测定,计算多杀菌素总效价。[结果]搭载后的刺糖多孢菌SP1,经大量筛选得到2株高产且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菌株HY463和HY466,多杀菌素总效价分别达到147.51μg/ml和95.33μg/ml,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SP1提高288%和151%。对搭载后的菌株进行稀释涂布分离发现,菌落形态各异,有草帽状、中间凹状、放射线状和宝塔状,并且以草帽状的菌落居多,且不同形态的突变菌株发酵水平也参差不齐。[结论]与UV6、0Co等其他诱变方法相比,空间搭载诱变更能使刺糖多孢菌的产素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是选育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菌素 刺糖多孢菌 空间诱变 育种
下载PDF
MNNG对多杀菌素产生菌的诱变效应 被引量:8
11
作者 宋炜 熊犍 +2 位作者 郭伟群 张晓琳 宋渊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6-180,共5页
多杀菌素(spinosad)是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tnosa发酵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有显著杀虫活性。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作为诱变因子对刺糖多孢菌的孢子进行诱变处理,以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多杀菌素的发酵产量... 多杀菌素(spinosad)是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tnosa发酵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有显著杀虫活性。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作为诱变因子对刺糖多孢菌的孢子进行诱变处理,以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检测多杀菌素的发酵产量。研究结果表明:诱变剂量为2mg/ml,诱变40min时多杀菌素产量有较大幅度提高。通过诱变最终得到5株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61.1%、80.3%、128.1%、69.9%和77.8%的突变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多孢菌 多杀菌素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 诱变
下载PDF
多杀菌素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能威 张晓琳 +3 位作者 郭伟群 熊犍 宋炜 宋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6-224,共9页
【目的】以刺糖多孢菌C4-10-8B为试验菌株,对多杀菌素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刺糖多孢菌的多杀菌素发酵产量。【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不同碳源、氮源、前体、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对多杀菌素生物合成的影响,最后通过... 【目的】以刺糖多孢菌C4-10-8B为试验菌株,对多杀菌素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刺糖多孢菌的多杀菌素发酵产量。【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不同碳源、氮源、前体、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对多杀菌素生物合成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试验综合考察发酵培养基中各组分对多杀菌素产量的影响。【结果】葡萄糖是较优碳源,最佳质量浓度为40.0 g/L,当葡萄糖与糊精(质量比5∶2)复配时,多杀菌素产量较对照培养基提高18.35%;棉籽蛋白为最优氮源,25.0 g/L棉籽蛋白与15.0 g/L玉米蛋白胨或0.6 g/L硫酸铵复配时,多杀菌素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40.0%和45.3%;乙酸钠和谷氨酰胺质量浓度为1.0 g/L时,均能使多杀菌素产量较对照提高21.5%;K2HPO4对多杀菌素合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其质量浓度为2.5 g/L时,多杀菌素产量较对照提高24.5%;ZnCl2对多杀菌素合成也有促进作用,而MgSO4和CoCl2则显著抑制多杀菌素合成;通过2次正交试验获得最优发酵培养基,利用该培养基时多杀菌素产量可达395.54μg/mL,比对照提高了62.5%。【结论】多杀菌素生物合成的最优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50.0 g/L,棉籽蛋白25.0 g/L,玉米蛋白胨20.0 g/L,(NH4)2SO40.8 g/L,谷氨酰胺1.25 g/L,乙酸钠0.8 g/L,NaCl 3.0 g/L,K2HPO42.5 g/L,FeSO450.0 mg/L,ZnCl225.0 mg/L,CaCO31.0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多孢菌 多杀菌素 发酵培养基
下载PDF
刺糖多孢菌生长特性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丽 罗莉斯 +4 位作者 王艳萍 李能威 郭伟群 王洁颖 张晓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9-93,共5页
研究了多杀菌素生产菌株的生长特性及种子培养条件对其发酵产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刺糖多孢菌C3-10-4的最优种子培养基和最佳培养温度,同时采用正交设计对刺糖多孢菌C3-10-4培养基装量、摇床转速和添加玻璃珠个数进行了优化,并... 研究了多杀菌素生产菌株的生长特性及种子培养条件对其发酵产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刺糖多孢菌C3-10-4的最优种子培养基和最佳培养温度,同时采用正交设计对刺糖多孢菌C3-10-4培养基装量、摇床转速和添加玻璃珠个数进行了优化,并运用Gompertz模型拟合其生长曲线。结果表明:最佳种子培养基为:胰蛋白酶大豆肉汤30 g、酵母提取物3 g、硫酸镁2 g、葡萄糖10 g、去离子水1 L;最优种子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为29℃,摇床转速240 r/min、玻璃珠6个、培养基装量30 mL/250 mL,在该培养条件下,可获得最大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多孢菌 多杀菌素 正交实验 生长曲线
下载PDF
环腺苷酸受体蛋白基因的过表达对刺糖多孢菌生长和多杀菌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妙 邬洋 +1 位作者 杨燕 夏立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3577-3587,共11页
【目的】利用全局性调控因子环腺苷酸受体蛋白(cyclic AMP receptor protein,Crp)基因在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中的过量表达,研究其对刺糖多孢菌生长及形态方面的影响,促进多杀菌素的生物合成。【方法】PCR扩增环腺苷... 【目的】利用全局性调控因子环腺苷酸受体蛋白(cyclic AMP receptor protein,Crp)基因在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中的过量表达,研究其对刺糖多孢菌生长及形态方面的影响,促进多杀菌素的生物合成。【方法】PCR扩增环腺苷酸受体蛋白基因(crp),通过限制性酶切、连接方法构建中间载体pOJ260-cm-PermE-crp,使crp置于红霉素增强型启动子PermE的控制下;PCR扩增PermE-crp基因片段,利用Red/ET同源重组技术将PermE-crp亚克隆至实验室保藏的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载体pUC-spn上,构建成Crp表达载体pUC-spn-PermE-crp。然后,采用接合转移方法将重组载体pUC-spn-PermE-crp导入野生型刺糖多孢菌中,通过单交换同源重组将其整合至刺糖多孢菌染色体上,以染色体上整合了原始质粒pUC-spn的刺糖多孢菌作为对照菌株。利用PCR扩增阿伯拉霉素抗性基因及目的基因的方法鉴定阳性接合子;观察工程菌株及对照菌株在不同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及菌落形态差异,同时比较工程菌株及对照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测定生长曲线。借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工程菌株及对照菌株的菌丝体形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工程菌株及对照菌株中多杀菌素生物合成情况。【结果】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成功构建了Crp重组表达载体pUC-spn-PermE-crp,并通过接合转移导入到刺糖多孢菌中;PCR检测结果显示,工程菌株作为模板扩增出长约2 kb的cm-PermE-crp目的条带,说明crp已成功整合到刺糖多孢菌染色体上,并且获得的重组工程菌株S.spinosa-Crp遗传性能稳定。在BHI培养基和ISP-2培养基上,工程菌株S.spinosa-Crp孢子萌发及形成速率与对照菌株S.spinosa-1相比均有所延迟,但在R6培养基上两者生长速率及菌落形态无明显差异。与对照菌株S.spinosa-1相比,液体培养基中工程菌株S.spinosa-Crp二次生长现象消失,且生物量略高于S.spinosa-1。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工程菌株菌丝片段化程度较高,分支较少,有利于提高工程菌株S.spinosa-Crp发酵过程中的溶氧水平。摇瓶发酵结果表明,工程菌株中的多杀菌素产量与对照菌株相比提高了128%。【结论】crp的过量表达对刺糖多孢菌的菌丝形态及生长产生一定影响,并有效促进刺糖多孢菌中多杀菌素的生物合成,为通过其他正调控基因的超量表达促进多杀菌素的生物合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多孢菌 环腺苷酸受体蛋白 过量表达 多杀菌素 RED ET重组
下载PDF
多杀菌素的提取和萃取条件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秦为辉 陈新 +3 位作者 张晓琳 郭伟群 李丽 李能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1-156,共6页
【目的】研究多杀菌素的最佳提取和萃取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发酵液不同pH(6,7,8,9,10,11)、放置时间(2,4,8,16,24,32,48,72h)和温度(20,30,40,50,60,70℃)对发酵液中多杀菌素提取效果及稳定... 【目的】研究多杀菌素的最佳提取和萃取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研究发酵液不同pH(6,7,8,9,10,11)、放置时间(2,4,8,16,24,32,48,72h)和温度(20,30,40,50,60,70℃)对发酵液中多杀菌素提取效果及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从乙酸乙酯、石油醚、二氯甲烷和乙醚中筛选最适萃取试剂,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萃取次数(1。2,3次)和萃取试剂体积对多杀菌素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在发酵液pH为10时,多杀菌素提取效果较好;放置2~72h,多杀菌素质量浓度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在20~70℃多杀菌素能稳定存在;乙酸乙酯为最适萃取试剂,最佳萃取次数为3次,其与多杀菌素提取液的最适体积比为1:1。【结论】得到了多杀菌素提取和萃取的最佳条件,在该条件下多杀菌素的质量浓度和萃取率分别为74.50μg/mL和98.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多孢菌 多杀菌素 发酵液 稳定性 提取条件
下载PDF
刺糖多孢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甘邱锋 张晓琳 +3 位作者 王洁颖 汪洋 黄必旺 关雄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24,共7页
目的研究多杀菌素产生菌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方法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制备培养基、菌龄、甘氨酸浓度、溶菌酶处理条件以及再生培养基对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并考察了原... 目的研究多杀菌素产生菌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条件。方法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制备培养基、菌龄、甘氨酸浓度、溶菌酶处理条件以及再生培养基对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并考察了原生质体的适宜保藏温度。结果菌体在添加0.3%甘氨酸的EHC培养基中培养72h,用2mg/mL溶菌酶32℃酶解40min后,涂布在再生培养基R6上再生,原生质体制备率超过99%,再生数可达到107cfu/mL。刺糖多孢菌原生质体可置于4℃短期保存72h,长期保存需要放置于-80℃条件下。结论优化的结果为刺糖多孢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和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多孢菌 原生质体 制备与再生
下载PDF
多杀菌素生产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11
17
作者 代鹏 徐雪莲 +3 位作者 贺玉平 戴经元 林开春 黄俊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67-70,共4页
对多杀菌素产生菌n-23-107的孢子采用逐步诱变的方式,先进行超声波处理,再用紫外线、氮离子注入、60Co-γ射线等进行物理诱变,分别以不同诱变处理的正变菌株作出发菌株,获得了高产菌株C121,其发酵效价达到460μg/mL,是出发菌株效价的171%。
关键词 多杀菌素 刺糖菌素多孢菌 诱变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多杀菌素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裘晓华 裘娟萍 +1 位作者 张正波 寿佳丽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1-25,共5页
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H-2产多杀菌素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运用单因子试验筛选出葡萄糖和棉籽粉为最适碳源和氮源,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对影响发酵培养基的8个相关因子进行评估并... 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H-2产多杀菌素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运用单因子试验筛选出葡萄糖和棉籽粉为最适碳源和氮源,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对影响发酵培养基的8个相关因子进行评估并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4个因子:葡萄糖、棉籽粉、黄豆饼粉及玉米浆。通过最陡爬坡实验逼近以上4个因子的最大响应区域后,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发酵产多杀茵素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64.5g,麦芽糖20g,玉米浆2g,大豆油40g,棉籽粉25g,黄豆饼粉2.4g,蛋白胨25g,CaCO35g,定容至1L,pH7.0。培养基优化后多杀菌素产量由278.1mg/L提高到508.7mg/L,比初始多杀茵素产量提高了1.8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菌素 刺糖多孢菌 响应面法 优化
下载PDF
利用离子注入技术选育多杀菌素高产菌株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伟群 罗莉斯 +1 位作者 李能威 张晓琳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8-152,共5页
多杀菌素是由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发酵产生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生物农药。采用氮离子注入方法并结合前体和自身代谢物抗性来选育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结果显示利用氮离子注入诱变刺糖多孢菌,其致... 多杀菌素是由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发酵产生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生物农药。采用氮离子注入方法并结合前体和自身代谢物抗性来选育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结果显示利用氮离子注入诱变刺糖多孢菌,其致死率曲线呈典型的马鞍形,并确定30 s×(2.6×1013)ions/cm2的注入剂量用于进一步诱变筛选。通过前体及自身代谢物抗性筛选,最终得到5株多杀菌素高产菌株,其多杀菌素的最高产量比选育前提高了44%。表明该技术对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选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多杀菌素 刺糖多孢菌 诱变选育
下载PDF
磷酸甘露酶基因的阻断对刺糖多孢菌的形态及其多杀菌素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红雪 蔡妹 +4 位作者 张由恒 肖洁 丁学知 孙运军 夏立秋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4-141,共8页
磷酸甘露酶(PMM)是由manB基因编码的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蛋白酶,在糖代谢过程中磷酸-6-甘露糖可在磷酸甘露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磷酸-1-甘露糖,与细胞的初级代谢过程及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过程密切相关,可通过对刺糖多孢菌中与初级代谢途... 磷酸甘露酶(PMM)是由manB基因编码的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蛋白酶,在糖代谢过程中磷酸-6-甘露糖可在磷酸甘露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磷酸-1-甘露糖,与细胞的初级代谢过程及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过程密切相关,可通过对刺糖多孢菌中与初级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进行分析改造,促使多杀菌素的合成显著提高。本研究在刺糖多孢菌基因组中克隆了磷酸甘露酶编码基因manB的部分片段,将其与穿梭载体pOJ260连接,构建了阻断型载体pOJ260-manB。通过接合转移将其导入刺糖多孢菌野生菌中,获得刺糖多孢菌突变菌株S.spinosa-△manB。将突变菌株接种至不同培养基,观察突变菌株与野生菌株的孢子形成情况,发现突变菌株的孢子萌发有所提前,且孢子产生量比野生菌略多;在HPLC上检测多杀菌素的产量发现突变菌株的产量相对于野生菌株提高了180%,这说明manB基因对刺糖多孢菌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并对调控多杀菌素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多孢菌 manB基因 阻断表达 多杀菌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