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甘蔗与斑茅杂交染色体组构成特征研究 |
薛丽
李心怡
黄勇泰
欧财篮
吴小青
余泽怀
崔泽田
张木清
邓祖湖
余凡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干旱胁迫下斑茅消减文库的构建及分析 |
刘文荣
张积森
饶进
蔡秋华
翁笑艳
阮妙鸿
阙友雄
陈如凯
张木清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3
|
Cd、Zn、Pb、Cu复合污染对斑茅生长及吸收富集的影响 |
王天顺
陈伟
蒋文艳
杨玉霞
段维兴
王海军
李晓妤
廖洁
莫磊兴
|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4
|
不同土壤生境斑茅根系下土壤动物多样性 |
黄红英
徐剑
黄志宏
白音
张伟群
安超华
王晓维
李婷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5
|
甘蔗属及其近缘属种的rbcL基因序列变异和系统发育初步研究(英文) |
张云武
龙火生
范源洪
姚永刚
蔡青
张亚平
|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2
|
|
6
|
水分胁迫下斑茅3个逆境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实时PCR分析 |
张积森
阙友雄
李伟
阮妙鸿
张木清
陈如凯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
2007 |
4
|
|
7
|
甘蔗斑茅属间远缘杂种真实性的ITS鉴定及其抗旱性分析 |
吴水金
潘世明
陈义强
张木清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8
|
斑茅割手密杂种后代真实性鉴定及遗传分析 |
刘昔辉
方锋学
高轶静
张荣华
宋焕忠
杨荣仲
方位宽
段维兴
罗霆
张革民
李杨瑞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1
|
|
9
|
基于表型与分子数据的斑茅核心种质构建 |
毛钧
刘新龙
苏火生
陆鑫
林秀琴
蔡青
范源洪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5
|
|
10
|
水分胁迫对大芒幼苗生长性状及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 |
庄辉发
林位夫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11
|
甘蔗和斑茅的杂交利用及其杂种后代鉴定系列研究(四)甘蔗与斑茅抗旱生理生化差异性分析 |
张木清
潘婕
翁笑艳
陈如凯
|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
2004 |
15
|
|
12
|
斑茅割手密复合体(GXAS07-6-1)及其与甘蔗F_1的GISH分析 |
黄玉新
罗霆
林秀琴
张保青
周珊
杨翠芳
雷敬超
高轶静
段维兴
张革民
李杨瑞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13
|
广西斑茅遗传多样性的SCoT标记分析 |
宋焕忠
张荣华
杨海霞
张革民
罗霆
高轶静
刘昔辉
段维兴
韦霖斌
方位宽
危晓丽
黄玉新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14
|
斑茅染色体和植物学性状观察研究 |
杨清辉
李富生
肖凤回
何顺长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
1997 |
17
|
|
15
|
斑茅内生真菌Nigrospora sp.BM-2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
张宏岐
刘呈雄
邓张双
程凡
黄年玉
邹坤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6
|
斑茅幼叶的组织培养 |
李富生
杨清辉
何丽莲
|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
1998 |
2
|
|
17
|
四川野生斑茅居群遗传结构的SRAP分析 |
张瑜
鄢家俊
白史且
彭燕
梁绪振
张建波
张劲
胡超
|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8
|
斑茅与2个野生近缘种的亲缘关系研究 |
张建波
鄢家俊
白史且
李达旭
游明鸿
张玉
张劲
|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9
|
斑茅成熟种子愈伤诱导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
张瑜
鄢家俊
马海天才
白史且
张建波
张劲
彭燕
李达旭
|
《湖北农业科学》
|
2017 |
2
|
|
20
|
斑茅杂种甘蔗BC_1品系的模糊综合评判 |
刘少谋
符成
黄忠兴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
2008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