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蔗(Saccharum spp.hybrids)木菠萝素(Jacalin)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陈云 马晶晶 +5 位作者 张旭 王恒波 高世武 周定港 郭晋隆 许莉萍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674-2682,共9页
木菠萝素(Jacalin)类凝集素(jacalin-related lectins,JRLs)是一类糖结合蛋白,以家族形式存在于植物中并参与各种生物进程,是植物凝集素超家族中的一类新成员。本研究从甘蔗(Saccharum spp.hybrids)叶片全长c DNA文库中克隆了一个甘蔗... 木菠萝素(Jacalin)类凝集素(jacalin-related lectins,JRLs)是一类糖结合蛋白,以家族形式存在于植物中并参与各种生物进程,是植物凝集素超家族中的一类新成员。本研究从甘蔗(Saccharum spp.hybrids)叶片全长c DNA文库中克隆了一个甘蔗木菠萝素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命名为Sc JRL(Gen Bank登录号为:KT971368)。Sc JRL全长845 bp,开放读码框长444 bp,共编码14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c JRL推导编码的蛋白为稳定亲水性蛋白,分子量为16.15 k D,预测等电点为6.1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Sc JRL基因在不同浓度以及不同处理时间的非生物胁迫处理下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Sc JRL基因分别受Me JA(100μmol/L),SA(5 mmol/L)和H2O2(10 mmol/L)的诱导上调表达,且在处理3 h时表达量已达到最高;Sc JRL基因还分别受到ABA(100μmol/L)和Na Cl(250 mmol/L)的抑制而下调表达,且二者呈现出相同的表达模式。此外,不同处理的H2O2均诱导Sc JRL显著上调表达。当采用中等浓度的外源胁迫处理时,Sc JRL对ABA或Na Cl应答趋势的一致性,以及Sc JRL对SA或H2O2应答趋势的一致性,这说明甘蔗Sc JRL基因作为早期响应基因参与了Me JA和SA信号通路介导的甘蔗防御反应。并且该基因经由SA信号通路正向调控参与了甘蔗应答氧化胁迫,在甘蔗应答抗氧化胁迫机制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此外,Sc JRL还经由ABA信号通路介导参与了甘蔗应答盐胁迫,且与ABA信号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saccharum spp.hybrids) 凝集素 木菠萝素 非生物胁迫 基因表达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油茶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晓凤 程诗明 +1 位作者 韩素芳 柳新红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96-100,共5页
油茶Camellia spp.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其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油茶的产量和质量,推动油茶产业快速发展。从油茶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鉴定与评价以及杂交育种、分子育种等方面综述了我国目前油茶育种的研究现状,并... 油茶Camellia spp.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其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油茶的产量和质量,推动油茶产业快速发展。从油茶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鉴定与评价以及杂交育种、分子育种等方面综述了我国目前油茶育种的研究现状,并对我国油茶育种的发展方向和油茶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油茶育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种质资源 杂交育种 分子育种
下载PDF
甘蔗(Saccharum)与斑茅(Erianthus arundinaceus)远缘杂交利用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丽萍 蔡青 +5 位作者 范源洪 陆鑫 Karen Aiken 马丽 刘新龙 夏红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721-726,共6页
报道了甘蔗与斑茅远缘杂交利用研究结果。本研究利用斑茅及其F1、BC1与甘蔗热带种、栽培种杂交和回交获得了一些斑茅的F1、BC1、BC2真实杂交种。结果表明:斑茅的F1、BC1的结实率低,育性低甚至不育,但通过回交可以提高斑茅杂种的结实率,... 报道了甘蔗与斑茅远缘杂交利用研究结果。本研究利用斑茅及其F1、BC1与甘蔗热带种、栽培种杂交和回交获得了一些斑茅的F1、BC1、BC2真实杂交种。结果表明:斑茅的F1、BC1的结实率低,育性低甚至不育,但通过回交可以提高斑茅杂种的结实率,且回交得到的BC1、BC2表现出了生势强,产量高、锤度高的优势,为选育具有斑茅血缘的高产高糖种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斑茅 远缘杂交利用
下载PDF
梯棱羊肚菌杂交子代单孢菌株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4
作者 宋彩云 刘萍 +3 位作者 李仔密 马渊浩 柴红梅 赵永昌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49,共8页
以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野生菌株杂交组合A、B以及野生和人工栽培菌株杂交组合C、D子囊果为材料,建立单孢菌株群体,基于其交配型基因挑选145个单孢菌株进行出菇实验,评估单孢菌株产量、出菇整齐度、出菇周期、菇形、抗病性... 以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野生菌株杂交组合A、B以及野生和人工栽培菌株杂交组合C、D子囊果为材料,建立单孢菌株群体,基于其交配型基因挑选145个单孢菌株进行出菇实验,评估单孢菌株产量、出菇整齐度、出菇周期、菇形、抗病性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杂交组合B单孢萌发率较高。杂交组合C和D子代单孢菌株平均产量较高;大部分单孢菌株在第1~2次采收时的产量较高。杂交组合A和B子代单孢菌株菇形较好,不易发生病害。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单孢菌株进行羊肚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杂交 子囊孢子 育种 农艺性状
下载PDF
甘蔗与斑茅杂交染色体组构成特征研究
5
作者 薛丽 李心怡 +7 位作者 黄勇泰 欧财篮 吴小青 余泽怀 崔泽田 张木清 邓祖湖 余凡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3-644,共12页
斑茅是甘蔗重要的野生种质资源,渗入斑茅血缘来提高甘蔗抗性是目前甘蔗育种的重要途径之一。对甘蔗与斑茅杂交后代进行染色体分型有利于高效利用斑茅的各种优异性状。本研究利用斑茅特异引物鉴定斑茅与甘蔗杂交高世代材料的真实性,通过... 斑茅是甘蔗重要的野生种质资源,渗入斑茅血缘来提高甘蔗抗性是目前甘蔗育种的重要途径之一。对甘蔗与斑茅杂交后代进行染色体分型有利于高效利用斑茅的各种优异性状。本研究利用斑茅特异引物鉴定斑茅与甘蔗杂交高世代材料的真实性,通过荧光原位杂交对甘蔗与斑茅染色体进行分型,以探究斑茅和甘蔗染色体在子代中的遗传与分离,并分析其染色体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杂交群体中有30份为斑茅的真实后代,包含斑茅染色体从1~10条不等,说明其后代群体基本服从n+n的遗传方式,占整个真实后代群体的60%。斑茅与甘蔗发生染色体水平的重组约16.67%,并且斑茅与不同血缘甘蔗重组的概率趋近一致。割手密种特异探针共定位结果表明,斑茅血缘的渗入降低了近现代栽培甘蔗种中热带种血缘与重组血缘的占比,并同时提高了割手密血缘的比例。本研究分析的甘蔗与斑茅杂交后代中不同血缘染色体组的遗传及结构特点,为提高斑茅种质资源在甘蔗育种中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细胞遗传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斑茅 荧光原位杂交 染色体遗传
下载PDF
Databasing Molecular Identities of Sugarcane (Saccharum spp.) Clones Constructed with Microsatellite (SSR) DNA Markers 被引量:14
6
作者 Yong-Bao Pan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0年第2期87-94,共8页
This paper re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rst SSR marker-based sugarcane (Saccharum spp.) molecular identity database in the world. Since 2005, 1,025 sugarcane clones were genotyped, including 811 Louisiana, 45 Flor... This paper re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rst SSR marker-based sugarcane (Saccharum spp.) molecular identity database in the world. Since 2005, 1,025 sugarcane clones were genotyped, including 811 Louisiana, 45 Florida, 39 Texas, 130 foreign, and eight consultant/seed company clones. Genotyping was done on a fluorescence-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detection platform involving 21 highly polymorphic SSR markers that could potentially amplify 144 distinctive DNA fragments. Genotyping data were processed with the GeneMapper? software to reveal electrophoregrams that were manually checked against the 144 fragments. The presence (A) or absence (C) of these 144 fragments in any sugarcane clone was recorded in an affixed sequence order as a DNAMAN? file to represent its molecular identity being achieved into a local molecular identity database. The molecular identity database has been updated annually by continued genotyping of newly assigned sugarcane clones. The database provides molecular descriptions for new cultivar registration articles, enables sugarcane breeders to identify mis-labeled sugarcane clones in crossing programs and determine the paternity of cross progeny, and ensures the desired cultivars are grown in farmers’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GARCANE (saccharum spp.) Breeding SSR Marker Molecular Identity Database
下载PDF
甘蔗ScPR10基因的克隆及其响应赤条病菌侵染的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娟 周敬如 +4 位作者 储娜 孙会东 黄美婷 傅华英 高三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4,共8页
PR10是一种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PR),在植物生长发育、应激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时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从甘蔗赤条病抗病品种新台糖22号和感病品种闽糖11-610叶片克隆获得ScPR10基因,并利用实时荧光定... PR10是一种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PR),在植物生长发育、应激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时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从甘蔗赤条病抗病品种新台糖22号和感病品种闽糖11-610叶片克隆获得ScPR10基因,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分析,研究在接种燕麦食酸菌燕麦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avenae,Aaa)之后这2个品种ScPR10基因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模式。序列分析显示,本研究克隆获得2个ScPR10基因,编码187个氨基酸,比其他植物PR10蛋白多了27个氨基酸,含有保守结构域P-loop和Bet v 1;与已报道的甘蔗、高粱和斑茅的PR10亲缘关系较近。在Aaa胁迫下,RT-qPCR分析表明抗病、感病品种ScPR10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上调,尤其在接种24 h时,表达量最高,分别为对照的27.2倍和39.7倍;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表达水平在抗病、感病品种上均显著提高,尤其在接种72 h时,表达量最高,log2 FC值为5.3~5.4。蛋白互作预测发现,ScPR10与植物PDR型ABCG转运蛋白(Cluster-13677.282407)、蛋白激酶(Cluster-13677.166559)之间存在互作关系。蛋白质组数据分析显示,在Aaa接种24 h时,抗病、感病品种ScPR10均为上调表达,log2FC值为1.65~1.69;与ScPR10互作的PDR型ABCG转运蛋白成员的表达量在抗病、感病品种上有不同程度提高;蛋白激酶表达量在感病品种上有显著提高,但是,在抗病品种上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ScPR10可能与PDR型ABCG转运蛋白正向协同参与甘蔗寄主应答Aaa病菌侵染的防御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10蛋白 燕麦食酸菌燕麦亚种 生物胁迫 基因表达 甘蔗
下载PDF
In Vitro Regeneration of Commercial Sugarcane (Saccharum spp.) Cultivars in Nigeria
8
作者 Sani Lawan Abdu Mustapha Yahaya Usman Inuwa Shehu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12年第7期721-725,共5页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6-benzylaminopurine (BA) with or without 0.2 mg/L NAA on in vitro regeneration of sugarcane (Saccharum spp.) cultivars SP726180, B47419, M1176/77 and M2119/88 were evaluat...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6-benzylaminopurine (BA) with or without 0.2 mg/L NAA on in vitro regeneration of sugarcane (Saccharum spp.) cultivars SP726180, B47419, M1176/77 and M2119/88 were evaluated. Leaf base explants were cultured on Murashige and Skoog (MS) basal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3.0 mg/L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2,4-D) for 4 weeks. Thereafter, induction of somatic embryogenesis was observed following the transfer of resulting calli to 2,4-D-free medium for another 4 weeks. Regeneration was achieved by transfer of the embryogenic calli to regeneration media fortifi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BA + tt-naphthylacetic acid (NAA). The number, length and vigor of shoots produced in all the genotypes were highest on media supplemented with 1.0 and 1.5 mg/L BA with and without 0.2 mg/L NAA. Among the genotypes tested, B47419 and M1176/77 recorded highest number of shoots, while maximum shoot length and crop vigor was obtained with M1176/77. Induction of callus with 3.0 mg/L 2,4-D and its subsequent incubation on 2,4-D-free media, followed by regeneration on media supplemented with 1.0 or 1.5 mg/L BA with 0.2 mg/L NAA was found to be efficient for in vitro regeneration of the sugarcane genotypes used in this study. This protocol could be applied for micropropagation of other elite genoty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charum spp. leaf explant 2 4-D CALLUS BA NAA regeneration.
下载PDF
十四个甘蔗与斑茅属间远缘杂交BC_(3)F_(1)品系生理特性研究
9
作者 梁华川 蔡伟俊 +3 位作者 赵晓凤 李鸿博 黄文爱 沈万宽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18-27,共10页
斑茅是甘蔗近缘属(蔗茅属)的野生种,抗逆性强,利用斑茅与甘蔗进行属间远缘杂交,导入斑茅优良抗性基因,可拓宽遗传基础,获得优异抗逆种质或亲本,加速甘蔗品种改良。对华南农业大学甘蔗研究室培育鉴定的14个甘蔗斑茅属间杂交后代BC_(3)F_... 斑茅是甘蔗近缘属(蔗茅属)的野生种,抗逆性强,利用斑茅与甘蔗进行属间远缘杂交,导入斑茅优良抗性基因,可拓宽遗传基础,获得优异抗逆种质或亲本,加速甘蔗品种改良。对华南农业大学甘蔗研究室培育鉴定的14个甘蔗斑茅属间杂交后代BC_(3)F_(1)品系进行一年新植、一年宿根田间生理特性评估。结果表明,14个参试品系及对照(CK,柳城05-136)的新植及宿根苗期、分蘖期、拔节期、伸长期的叶片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主要呈现上升趋势,叶片MDA含量呈现下降趋势;总体而言,HE15-30、HE15-71、HE15-77、HE15-61和HE15-63等5个品系在上述4个生育时期的叶片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CK,MDA含量低于CK,表明这5个品系具有较强的抗逆生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斑茅 属间杂交 生理特性
下载PDF
'玉露香’与’新世纪’杂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研究
10
作者 张晓杰 吴悦菊 +3 位作者 贾卓隆 黄平 周伊鑫 彭建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39,共5页
以’玉露香’与’新世纪’及94株杂交后代F1为材料,研究了8个果实重要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平均单果重小于亲中值,遗传传递力为79.47%;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大于亲中值,呈增大趋势,遗传传递力分别为110.48%、1... 以’玉露香’与’新世纪’及94株杂交后代F1为材料,研究了8个果实重要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平均单果重小于亲中值,遗传传递力为79.47%;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大于亲中值,呈增大趋势,遗传传递力分别为110.48%、101.15%,110.2%;平均果形指数大于亲中值,与'玉露香'果形指数相接近;后代果皮颜色表现为4种,黄色、绿色、黄绿色与绿黄色,以黄色和绿色为主;杂交后代小果心的比率最大,占总数的56.4%;梨果点的遗传比较复杂,杂交后代出现比较明显的性状分离,果点明显的比率较大,占总数的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后代 果实性状 数量性状 遗传倾向
下载PDF
4种桉树种间种内杂交亲本可配性分析
11
作者 赵英伟 白卫国 +5 位作者 熊涛 宁海钊 彭智邦 马忠才 周健 王建忠 《桉树科技》 2023年第1期26-32,共7页
为了解不同桉树种间、种内树种的杂交可配性,提高人工杂交授粉效率,以尾叶桉、巨桉、粗皮桉、细叶桉为杂交亲本材料进行人工控制授粉,分析树种间、种内不同杂交亲本对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间不同杂交母本的坐果率呈极显著差异,以... 为了解不同桉树种间、种内树种的杂交可配性,提高人工杂交授粉效率,以尾叶桉、巨桉、粗皮桉、细叶桉为杂交亲本材料进行人工控制授粉,分析树种间、种内不同杂交亲本对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间不同杂交母本的坐果率呈极显著差异,以细叶桉坐果率最高(27.69%),种内不同单株间呈极显著差异;种间不同杂交父本对坐果率的影响呈极显著差异,以巨桉坐果率最高(25.41%),种内巨桉单株间对坐果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粗皮桉、尾叶桉单株间对坐果率的影响呈显著差异。细叶桉×巨桉、尾叶桉×巨桉、粗皮桉×尾叶桉正反交、细叶桉×粗皮桉杂交组合可配性高,可结合改良目标,作为高效杂交组合重点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杂交亲本 可配性 坐果率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系)苗期白条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傅华英 张婷 +4 位作者 彭文静 段瑶瑶 许哲昕 林艺华 高三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31-1539,共9页
由白条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lbilineans)引起的甘蔗白条病是甘蔗生产中的重要细菌性病害之一,选用抗病品种是甘蔗白条病防控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为明确国内甘蔗新品种(系)对白条病菌的抗性水平,本研究选用抗白条病品种LCP 85-38... 由白条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lbilineans)引起的甘蔗白条病是甘蔗生产中的重要细菌性病害之一,选用抗病品种是甘蔗白条病防控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为明确国内甘蔗新品种(系)对白条病菌的抗性水平,本研究选用抗白条病品种LCP 85-384和感白条病品种新台糖20号为对照种,对我国各育种单位新选育的49个甘蔗新品种(系)进行苗期人工接种抗白条病鉴定。研究结果显示,从白条病菌Xa-FJ1菌液接种后第7天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甘蔗品种白条病病情指数不断提高,到接种后21~28 d时,各品系的病情指数进入平稳增长时期。对接种后的病叶进行病原菌分离和叶片总DNA的提取,利用甘蔗白条病菌特异性引物XAF1/XAR1进行PCR检测和鉴定,结果证实白条病菌Xa-FJ1通过人工接种方式成功侵染供试材料。基于病情指数评价甘蔗抗病性水平,将51份供试材料划分为抗、中抗、感、高感4个不同抗病等级。抗病至中抗水平的品种(系)有19份,占37.3%,其中抗病等级只有3份,分别为粤甘50、福农09-7111和中蔗10号;感病至高感水平的品种(系)有32份,占62.7%。上述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本研究参试国内新选育的甘蔗品种(系)苗期对白条病的抗性水平没有达到高抗的品种(系),建议加强甘蔗白条病抗病基因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新品种(系) 白条病 白条黄单胞杆菌 抗病性鉴定
下载PDF
基于GISH的甘蔗与蔗茅属间杂交F_1后代染色体组成及核型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先宏 杨清辉 +2 位作者 李富生 何丽莲 何顺长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85-1091,共7页
【目的】探讨甘蔗(Saccharum spp.)与蔗茅(Erianthus fulvus)杂交F1材料的染色体组成及核型差异。【方法】以甘蔗与蔗茅间杂交所获得的16份F1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单色及双色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研究,在G... 【目的】探讨甘蔗(Saccharum spp.)与蔗茅(Erianthus fulvus)杂交F1材料的染色体组成及核型差异。【方法】以甘蔗与蔗茅间杂交所获得的16份F1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单色及双色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研究,在GISH的基础上对3份材料的中期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结果】GISH的研究结果表明,子代材料中具有7—10条不等的父本染色体;由于母本遗传物质对父本遗传物质的排斥作用引起的染色体消减及片段化导致父本染色体在子代中有断裂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在间期核中亲本染色质以分散的方式单独分布;3份材料的中期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的公式分别为2n=92=80m(4SAT)+12sm、2n=88=82m+6sm及2n=88=78m(2SAT)+10sm,核型分类为2C、2C和2B。【结论】甘蔗×蔗茅杂种F1的染色体组成为n+n及2n+n,它们的核型均为较原始的染色体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蔗茅 F1子代 基因组原位杂交 核型
下载PDF
甘蔗抗旱性生理生化鉴定指标 被引量:45
14
作者 高三基 罗俊 +2 位作者 张华 陈如凯 林彦铨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51-1054,共4页
利用因子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蔗叶片相对含水量、膜脂过氧化代谢、活性氧代谢、光合参数及蔗茎产量性状等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甘蔗叶片的MDA含量和PMP明显提高,而RWC、SOD活性、Chl含量、Fv/Fm、Fv/Fo... 利用因子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甘蔗叶片相对含水量、膜脂过氧化代谢、活性氧代谢、光合参数及蔗茎产量性状等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甘蔗叶片的MDA含量和PMP明显提高,而RWC、SOD活性、Chl含量、Fv/Fm、Fv/Fo、△Fv/Ft、△Fv/Fo和蔗茎单茎重(SSW)8个抗旱性指标均显著降低.SSW与其它9个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大小依次为PMP>SOD活性>MDA含量>RWC>Fv/Fo>Fv/Fm>Chl含量>ΔFv/Fo>ΔFv/Ft,其中,SSW与ΔFv/Fo和ΔFv/Ft相关性不显著.通过因子分析将10个甘蔗抗旱性指标用4个公共因子表示,累加方差贡献率达到92·08%.因子l主要是反映光合作用特性指标对甘蔗品种抗旱性起支配作用,因子2主要是反映叶片相对含水量及活性氧代谢指标对甘蔗品种抗旱性起支配作用,因子3和因子4分别只有SSW和Chl含量有较大载荷.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各抗旱性生理生化指标与SSW关联密切程度依次为Fv/Fm>PMP>Fv/Fo>RWC>MDA含量>SOD活性>ΔF/F>Chl含量>ΔF/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抗旱性 水分胁迫 因子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甘蔗经济性状的因子分析及品种聚类分析 被引量:27
15
作者 高三基 陈如凯 +3 位作者 张华 徐良年 邓祖湖 罗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对14个甘蔗品种2次新植和1次宿根的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将11个甘蔗经济性状用4个主因子表示,累加方差贡献率达到91.08%.第1主因子中起主要作用的性状是折光锤度、转光度、蔗汁蔗糖分和甘蔗蔗糖分等糖分因子;... 对14个甘蔗品种2次新植和1次宿根的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将11个甘蔗经济性状用4个主因子表示,累加方差贡献率达到91.08%.第1主因子中起主要作用的性状是折光锤度、转光度、蔗汁蔗糖分和甘蔗蔗糖分等糖分因子;第2主因子载荷值较大的性状有甘蔗茎径、单茎重和公顷蔗茎产量指标等产量因子;第3主因子只有公顷有效茎数起主导作用;第4主因子起支配作用是重力纯度和视纯度等衡量甘蔗成熟度的因子.第1主因子与第4主因子有较大的正相关性,与第2主因子有较大的负相关性.根据品种斜交因子得分值,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把14个甘蔗品种分为4类,第1类又分为3个亚类,不同类型品种具有不同的产量和品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因子分析
下载PDF
甘蔗野生种割手密远缘杂交后代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吴才文 Phillip Jackson +4 位作者 刘家勇 赵培方 赵俊 范源洪 刘新龙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3,共5页
利用甘蔗品种Co419与野生种割手密云南75-1-2远缘杂交,ROC25与远缘杂交后代云野02-356进行回交,分别获得F1和BC1群体;利用R软件,分析了2个群体全部真实性后代品质性状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品质性状广义遗传力高,正态分布特性明... 利用甘蔗品种Co419与野生种割手密云南75-1-2远缘杂交,ROC25与远缘杂交后代云野02-356进行回交,分别获得F1和BC1群体;利用R软件,分析了2个群体全部真实性后代品质性状的遗传表现。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品质性状广义遗传力高,正态分布特性明显,品质性状间显著正相关;F1含糖量和纤维含量高于商业亲本,但甘蔗蔗糖分、蔗汁糖分、蔗汁锤度和简纯度等性状劣于商业亲本;BC1除含糖量高于双亲外,其他性状介于双亲之间,但主要性状均优于F1,后代性状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远缘杂交 品质性状 遗传
下载PDF
基于GISH的甘蔗与斑茅F_1染色体遗传与核型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黄永吉 吴嘉云 +6 位作者 刘少谋 邓祖湖 符成 林彦铨 李奇伟 黄忠兴 陈如凯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4-398,共5页
斑茅在甘蔗育种的利用是现代甘蔗育种种质创新的热点,育种者期望把斑茅中优异的特性通过杂交渗透到甘蔗中。甘蔗与斑茅的F1是斑茅利用研究的难点也是基础。本研究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GISH)分析甘蔗与斑茅的F1染色体构成和核型,... 斑茅在甘蔗育种的利用是现代甘蔗育种种质创新的热点,育种者期望把斑茅中优异的特性通过杂交渗透到甘蔗中。甘蔗与斑茅的F1是斑茅利用研究的难点也是基础。本研究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GISH)分析甘蔗与斑茅的F1染色体构成和核型,探讨甘蔗与斑茅F1染色体的遗传行为。GISH结果表明,甘蔗与斑茅杂交F1的染色体众数68-69条,其中40条来自甘蔗热带种Badila,28-29来自海南斑茅,未发现有染色体的交换或易位现象。参试材料大部分染色体都属于中部着丝点(m)的染色体,少数为近中部着丝点(sm),YCE95-41核型属2B型,其余的核型都属为1B型。甘蔗与斑茅的染色体按n + n的方式传递给F1,本研究结果为斑茅种质在甘蔗育种中的利用及其杂交后代染色体细胞遗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斑茅 染色体 基因组原位杂交 核型
下载PDF
斑茅割手密杂种后代真实性鉴定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31
18
作者 刘昔辉 方锋学 +8 位作者 高轶静 张荣华 宋焕忠 杨荣仲 方位宽 段维兴 罗霆 张革民 李杨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4-920,共7页
以斑茅GXA87-36(♀)与割手密GXS79-9(♂)杂交获得的经形态鉴别为真杂种的后代材料GXAS07-6-1(斑茅割手密杂合体)及其双亲为材料,利用体细胞染色体计数以及SSR、SRAP分子标记对杂种进行真实性鉴定,并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斑茅GXA87-36、割... 以斑茅GXA87-36(♀)与割手密GXS79-9(♂)杂交获得的经形态鉴别为真杂种的后代材料GXAS07-6-1(斑茅割手密杂合体)及其双亲为材料,利用体细胞染色体计数以及SSR、SRAP分子标记对杂种进行真实性鉴定,并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斑茅GXA87-36、割手密GXS79-9及其杂种后代遗传位点的传递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XA87-36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60,GXS79-9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64,其杂种GXAS07-6-1染色体2n=62,其杂交的染色体遗传方式为n+n;筛选出3对SSR引物和5对SRAP引物可分辨后代的真伪;利用71对SRAP引物扩增后代和双亲,检测到1095个遗传位点,多态性位点数为800;母本有279个位点,其中有79%传递给其后代;父本有439个位点,其中有73%传递给后代;用NTSYS-pc2.10e软件计算Jaccard遗传相似系数,双亲间为0.474,后代与母本、父本间分别为0.696、0.752,表明后代GXAS07-6-1偏向父本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茅 割手密 杂种鉴定 SSR SRAP
下载PDF
甘蔗单糖转运蛋白基因ShSTP7序列分析及组织表达特征测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婷婷 王俊刚 +3 位作者 王文治 冯翠莲 冯小艳 张树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78,共7页
糖转运蛋白基因在调控甘蔗产量形成、糖分积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其功能研究有助于揭示甘蔗糖分积累机制及其在甘蔗品种遗传改良上的应用。利用RT-PCR、Real-time PCR、原生质体亚细胞定位等技术,分离甘蔗中单糖转运蛋白基因ShSTP7,... 糖转运蛋白基因在调控甘蔗产量形成、糖分积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其功能研究有助于揭示甘蔗糖分积累机制及其在甘蔗品种遗传改良上的应用。利用RT-PCR、Real-time PCR、原生质体亚细胞定位等技术,分离甘蔗中单糖转运蛋白基因ShSTP7,并对其编码蛋白生物学特性、亚细胞定位情况及ShSTP7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甘蔗叶中克隆出1619 bp ShSTP7 cDNA序列,其中包含1557 bp完整阅读框,编码518个氨基酸;ShSTP7编码蛋白ShSTP7属于易化扩散超家族单糖转运蛋白家族成员,含有12个跨膜结构域及STP糖转运保守结构域,与割手密、高粱、玉米STP7高度同源;ShSTP7-GFP融合蛋白定位于细胞膜;ShSTP7主要在甘蔗叶片中表达,茎秆中表达量低,在高糖甘蔗茎尖未成熟1-3茎节中的表达量高于低糖甘蔗,在高糖甘蔗叶和第4-24茎节中的表达低于低糖甘蔗。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甘蔗中ShSTP7是一种细胞膜单糖转运蛋白,可能负责质外体中单糖的吸收,在甘蔗叶片糖分运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将为解析甘蔗中单糖转运蛋白基因功能及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糖转运蛋白 ShSTP7 糖吸收 表达分析 亚细胞定位 甘蔗
下载PDF
甘蔗割手密远缘杂交后代产量性状的遗传及分离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吴才文 Phillip Jackson +5 位作者 范源洪 赵俊 赵培方 刘家勇 刘新龙 侯朝祥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2-266,共5页
利用甘蔗品种Co419与野生种割手密云南75-1-2远缘杂交,ROC25与远缘杂交后代云野02-356进行回交,分别获得F1和BC1群体,利用R软件,分析了两个群体全部真实性后代产量性状的遗传和分离表现。结果表明,杂交后代产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皆较高,... 利用甘蔗品种Co419与野生种割手密云南75-1-2远缘杂交,ROC25与远缘杂交后代云野02-356进行回交,分别获得F1和BC1群体,利用R软件,分析了两个群体全部真实性后代产量性状的遗传和分离表现。结果表明,杂交后代产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皆较高,BC1群体株高、有效茎和蔗茎产量等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F1群体有增大的趋势;主要性状均表现出明显的正态分布特性,产量因素与甘蔗产量、甘蔗有效茎数与株高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F1株高、有效茎、蔗茎产量和宿根性表现出明显的超亲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远缘杂交 产量性状 遗传 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