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of Therapeut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Sacral Surface Considering Individual Anatomical Sacral Variations on Early Recovery Urinary Continence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
1
作者 Naser A. ElSawy Hesham G. Mahran Abdullah G. Alkushi 《Forensic Medicine and Anatomy Research》 2017年第1期1-13,共13页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different anatomical variations of sacral surface on early recovery of urinary continence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 Methods: Twenty of 53 consecuti...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different anatomical variations of sacral surface on early recovery of urinary continence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 Methods: Twenty of 53 consecutiv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rostatectomy by a single surgeon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en patients were prospectively randomized to two groups;five patients in Sacral foramena stimulation group received postoperative surfac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sacral foramina area while fiv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did not received any electrical stimulation. Selection of remaining ten patients depended on sacral hiatus anatomical variations, assessed by plan X-rays. Of the ten patients, five patients with sacral hiatus subtotals were grouped under SHS1 while 5 patients with sacral hiatus totals were grouped as SHS2.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or each group began 7 days after catheter removal, thrice a week for 8 weeks. Each of the 24 treatment sessions for each group composed of 20 minutes for sacr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Continence was evaluated at baseline, 4 and 8 weeks using the 24-hour pad test and according to the incontinence se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 questionnaire. Results: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the mean leakage weight was comparable between SFS group and SHS1 group while i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ed in SHS2 as compared to SFS and SHS1 groups. Comparing mean leakage weight at 8 weeks revealed further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SHS2 group than in SFS and SHS1 groups. Moreover, percentage of continent patients was highest in SHS2 group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 followed by SHS1, SFS and control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sacral hiatus surface area may provide better stimulation for sacral nerve than sacral foramena surface area and appears to be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early recovery of urinary continence after radical prostatect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INARY INCONTINENC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sacral foramina sacral HIATUS Area RADICAL Prostatectomy
下载PDF
骶后孔解剖学定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余汝堂 陈忠孝 +3 位作者 杨新东 郑建武 楼新法 蒋松鹤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6-408,共3页
目的:建立精确、简易的骶后孔定位方法,为临床八髎穴针灸、骶后孔阻滞麻醉形态学基础。方法:解剖剔除28例成人尸体的骶骨周围软组织,清楚显露骶、尾骨及其骶后孔,对各个解剖结构进行仔细观察并用游标卡尺测量记录。结果:①以两侧髂嵴最... 目的:建立精确、简易的骶后孔定位方法,为临床八髎穴针灸、骶后孔阻滞麻醉形态学基础。方法:解剖剔除28例成人尸体的骶骨周围软组织,清楚显露骶、尾骨及其骶后孔,对各个解剖结构进行仔细观察并用游标卡尺测量记录。结果:①以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为X轴,以骶后正中嵴线为Y轴,各骶后孔的中点在X轴上的坐标分别为:(23.41±2.49)、(19.90±2.21)、(18.39±2.55)、(17.93±1.98)mm,在Y轴上的坐标分别为:男(49.71±6.15)、(68.45±5.78)、(86.91±6.14)、(104.91±7.00)mm,女(44.17±5.71)、(60.44±6.30)、(78.60±7.23)、(96.48±7.87)mm。②骶前、后孔深距:S(124.2±3.2)、S(218.6±2.8)、S3(12.7±2.6)、S4(6.8±1.9)mm。③骶后孔穿刺针尖水平偏离矢状轴角度:S1(6.3°±2.5°)、S2(4.8°±1.6°)、S3(4.0°±2.0°)、S4(3.6°±1.7°)。结论:提出可供临床应用骶后孔简易和精确的两种定位方法及针灸、穿刺适宜进针角度和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后孔 八穴 定位 针灸 麻醉
下载PDF
重新认识八髎穴 被引量:62
3
作者 王玲玲 金洵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共4页
根据近年来临床深刺八髎穴治疗盆底病症所显示的疗效优势,分析八髎穴在定位与深刺方面的难点;指出重新认识八髎穴,包括重新认识八髎穴的临床作用和操作关键技术。介绍了八髎穴的定位方法,指出深刺八髎穴、使针尖顺利进入骶后孔的关键在... 根据近年来临床深刺八髎穴治疗盆底病症所显示的疗效优势,分析八髎穴在定位与深刺方面的难点;指出重新认识八髎穴,包括重新认识八髎穴的临床作用和操作关键技术。介绍了八髎穴的定位方法,指出深刺八髎穴、使针尖顺利进入骶后孔的关键在于认识八髎分别有不同的进针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八髎穴 骶后孔 盆底病
下载PDF
经骶后孔骶管阻滞的临床应用解剖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忠孝 余汝堂 +1 位作者 杨新东 郑建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3-506,共4页
目的:探索适合骶后孔骶管阻滞的精确定位方法及其进针角度和深度,为临床骶管阻滞和注射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28例尸体标本,层次解剖并测量骶后各结构,对半劈开或打开骶管后壁,观测骶管各结构。以通过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为X1轴,以... 目的:探索适合骶后孔骶管阻滞的精确定位方法及其进针角度和深度,为临床骶管阻滞和注射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28例尸体标本,层次解剖并测量骶后各结构,对半劈开或打开骶管后壁,观测骶管各结构。以通过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为X1轴,以通过两骶角连线为X2轴,以骶后正中嵴垂线为Y轴进行定位。结果:①第2、3骶后孔的精确定位X1轴坐标分别为:男(68.45±5.78)、(86.91±6.14)mm,女(60.44±6.30)、(78.60±7.23)mm,X2轴坐标分别为:男(52.46±5.24)、(31.00±4.62)mm,女(48.26±4.32)、(30.20±4.27)mm,Y轴坐标分别为:男(20.76±2.53)、(19.20±2.50)mm,女(19.58±2.10)、(17.45±2.32)mm。②硬膜囊下端一般平对第2骶椎,与第2骶后孔上缘水平的距离为(13.07±5.50)mm。结论:第2、3骶后孔均可作为经骶后孔进针骶管阻滞麻醉的理想部位,推荐采用倒"工"形双重坐标法定位,穿刺角度宜向内、下偏斜矢状轴30°~40°,进针深度分别为9.3mm、6.4m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后孔 骶管阻滞 药物注射 麻醉
下载PDF
第三骶骨置钉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其杉 王奇 +4 位作者 王向阳 郭晓山 胡月中 郑立诚 窦海成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通过对第三骶骨的解剖学测量,探讨第三骶骨螺钉固定的安全性。方法:在32具骶骨标本上做标记,设定进钉点分别为第2骶后孔最下缘与第3骶后孔最上缘连线的中点(O点)和以O点作水平线交与骶外侧嵴的点(O’点)。骶正中嵴距进钉点的距离... 目的:通过对第三骶骨的解剖学测量,探讨第三骶骨螺钉固定的安全性。方法:在32具骶骨标本上做标记,设定进钉点分别为第2骶后孔最下缘与第3骶后孔最上缘连线的中点(O点)和以O点作水平线交与骶外侧嵴的点(O’点)。骶正中嵴距进钉点的距离分别为X和X’。S3内侧置钉钉道长度为D1和D1’;S3垂直置钉钉道长度为D2和D2’;S3外侧置钉钉道长度为D3和D3’;S3横截面内侧置钉最大偏移角度为a和a’;S3横截面外侧置钉最大偏移角度为b和b’。结果:O点为进钉点,X,D1,D2,D3,a,b值分别为(19.71±1.87)mm,(20.12±2.54)mm,(15.66±2.22)mm,(28.64±5.19)mm,(33.06±9.29)°和(47.00±4.74)°;O’点为进钉点,X’,D1’,D2’,D3’,a’,b’值分别为(27.56±2.20)mm,(30.62±3.15)mm,(17.18±3.51)mm,(24.66±5.13)mm,(52.00±7.55)°和(39.00±5.50)°。结论:了解第三骶骨的解剖结构和精确的螺钉放置可以保证第三骶骨螺钉固定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骶骨 螺钉 解剖 骶后孔
下载PDF
骶骨骨折的动态冲击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全仁夫 杨迪生 王以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目的:探讨骶骨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发生骨折的机理。方法:采集人体新鲜骨盆标本10具,分别行动态冲击试验和静态破坏试验,测量动态骨折时的一系列动力学参数,确定骨折的动力学特性。结果:⑴骶骨受垂直冲击时按应力波的传递方向发生骨折,其... 目的:探讨骶骨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发生骨折的机理。方法:采集人体新鲜骨盆标本10具,分别行动态冲击试验和静态破坏试验,测量动态骨折时的一系列动力学参数,确定骨折的动力学特性。结果:⑴骶骨受垂直冲击时按应力波的传递方向发生骨折,其动力学性质呈粘弹性,应力波呈周期性衰减,得到了骶骨的载荷响应曲线与应变响应曲线;骶骨骨折的平均冲击载荷为(9366±514) N,冲击时间为(2.78±1.02) s,动荷系数为1.21。⑵骶骨的动态破坏机制与静态破坏机制有很大的不同,不但极限载荷不同,而且前者随应变速率的提高而快速增加,冲击能量在25 J以上时呈脆性劈裂状通过骶孔或骶髂关节骨折,并累及神经根损伤,而静态大多为骶髂关节骨折。结论:骶骨骨折大都在高速冲击下发生,与其动力学特性、力的传导以及动载荷响应等诸多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骨折 骶骨孔 冲击伤 神经根损伤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骶前、后孔的测量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韩曦 朱雪莲 +5 位作者 王培军 欧叶涛 韩淑云 张东东 陈乃峰 尹兴忠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7年第3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骶前、后孔为麻醉和针灸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80例成人骶骨标本,男32例,女48例,测量骶前孔下缘到骶骨下缘平面距离和骶前孔内侧缘到骶骨正中线距离,骶前孔横径和纵径,骶后孔中点到骶骨下缘平面和骶骨正中线距离,骶前、... 目的:观察骶前、后孔为麻醉和针灸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80例成人骶骨标本,男32例,女48例,测量骶前孔下缘到骶骨下缘平面距离和骶前孔内侧缘到骶骨正中线距离,骶前孔横径和纵径,骶后孔中点到骶骨下缘平面和骶骨正中线距离,骶前、后孔平面间距离。结果:骶后孔中点对应于骶前孔的范围之内;骶前、后孔平面间距离:男性第1-4骶孔依次为(29.42±2.46)mm,(24.92±3.04)mm,(16.68±2.25)mm,(10±2.87)mm;女性第1-4骶孔依次为(26.64±2.24)mm,(21.24±1.81)mm,(15.26±2.74)mm,(9.46±2.57)mm。结论:经骶前孔阻滞盆部神经时,选择第2骶前孔较为理想;当针灸、麻醉时,进针深度不宜超过结果中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前孔 骶后孔 解剖学 麻醉
下载PDF
青少年骶骨孔的特征性变化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王威 王星 +2 位作者 陈连香 张少杰 李志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708-710,共3页
目的 通过对12~18岁青少年骶骨前孔、骶骨后孔等解剖结构的CT影像学扫描和三维重建测量,探讨骶骨前孔、骶骨后孔的解剖学结构意义和发育规律及增龄变化特征,为青少年骶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少年无外伤、神... 目的 通过对12~18岁青少年骶骨前孔、骶骨后孔等解剖结构的CT影像学扫描和三维重建测量,探讨骶骨前孔、骶骨后孔的解剖学结构意义和发育规律及增龄变化特征,为青少年骶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少年无外伤、神经症状和体征的患者30例,双源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扫描范围为盆腔,将获得的骶段CT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软件进行相关指标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青少年骶骨前孔和骶骨后孔的高、宽和骶前孔内缘间距在性别与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骶骨各孔径线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增趋势,骶骨前孔各孔径线和骶孔间距随着椎序的增长呈递减趋势,且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青少年骶前孔、骶后孔等相关结构解剖学参数呈规律性变化过程,临床应用时须结合个体化影像学结果及组织工程逆向成型技术及生物力学研究成果的支持,才能使骶骨内固定技术达到个体化治疗的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 骶前孔 骶后孔 特征变化
下载PDF
国人骶孔形态学测量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志勇 樊锐 +4 位作者 董磊 陈实 杨君君 王南 王沛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17-219,共3页
目的观察骶孔形态特征,为骶骨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60例骶骨标本男女性各30例,测量骶孔深度,骶后孔下缘和内侧缘分别到同侧骶角和后正中线的距离,骶后孔的横径和纵径,骶前孔和骶后孔的外侧缘及下缘的相对关系,骶角到同侧耳状面... 目的观察骶孔形态特征,为骶骨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60例骶骨标本男女性各30例,测量骶孔深度,骶后孔下缘和内侧缘分别到同侧骶角和后正中线的距离,骶后孔的横径和纵径,骶前孔和骶后孔的外侧缘及下缘的相对关系,骶角到同侧耳状面下缘的距离。结果得出了各骶孔深度,各骶后孔横纵径,骶角到耳状面下缘的距离,改进了一种定位骶后孔的方法,初步得出骶前孔外侧缘和下缘相对骶后孔的位置。结论本实验研究可以帮助医生对骶后孔进行更为准确的定位并初步了解骶后孔与骶前孔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麻醉、疼痛治疗、针灸以及骶骨手术的后入路设计提供解剖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后孔 骶前孔 骶角 耳状面 解剖学
下载PDF
经第1-3骶后孔上下缘水平切除骶骨对骶髂关节面面积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娟 范璐 +3 位作者 华晶 杨嘉 张萌 陈实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39-240,共2页
目的研究经第1~3骶后孔上、下缘水平切除骶骨对骶髂关节面面积的影响.方法观测50例成人干燥骶骨标本(男28例,女22例)及其骶髂关节面,并测量关节面面积以及经第1~3骶后孔上、下缘水平切除骶骨时所切除的骶髂关节面的面积,并计算出该切... 目的研究经第1~3骶后孔上、下缘水平切除骶骨对骶髂关节面面积的影响.方法观测50例成人干燥骶骨标本(男28例,女22例)及其骶髂关节面,并测量关节面面积以及经第1~3骶后孔上、下缘水平切除骶骨时所切除的骶髂关节面的面积,并计算出该切除面积占骶髂关节面面积的百分比.结果男性经第1骶后孔上、下缘,第2骶后孔上、下缘切除的骶髂关节面所占的平均面积百分比为:72.6%、47.5%、22.4%、12.3%.1例(3.57%)经第3骶后孔上缘可切除约5.0%的关节面.女性各百分比为:76.1%、53.8%、26.4%、17.0%.2例(9.09%)经第3骶后孔上缘可切除约9%的关节面.结论经第3骶后孔上缘水平切除骶骨对骶髂关节的稳定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面 骶后孔 解剖学
下载PDF
第二骶骨置钉的解剖学研究及固定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康乐 黄其杉 +4 位作者 尹利和 郑康伟 叶圣昭 陈凯 季光芬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4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第二骶骨螺钉固定的可行性与安全性,为骶骨骨折的固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6月20例发育正常的成人尸体标本,逐层剔除骶骨后方的软组织,清楚地显露出骶、尾骨及其骶后孔,对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并测量其指标,比较各解... 目的探讨第二骶骨螺钉固定的可行性与安全性,为骶骨骨折的固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6月20例发育正常的成人尸体标本,逐层剔除骶骨后方的软组织,清楚地显露出骶、尾骨及其骶后孔,对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并测量其指标,比较各解剖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标本左右两侧的解剖参数(平均距离、长度及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笔者所选的置钉点可使标本两侧受力均匀。结论第二骶骨是理想的置钉路径,可作为骶骨骨折固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骶骨 螺钉 解剖 骶后孔
下载PDF
骶后孔(八髎穴)的临床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22
12
作者 田顺亮 贺生 +2 位作者 范真 王海鑫 刘荣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4-455,共2页
目的 :为八穴的针灸推拿以及骶后神经和骶管麻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我们测量了 30例骶骨标本 ,将骶后中线定为Y轴 ,将通过两骶角的连线定为X轴 ,测定骶后孔中点至两轴的距离 ;并测量骶后孔的口径 ,骶后孔中点至相应骶前孔中点的... 目的 :为八穴的针灸推拿以及骶后神经和骶管麻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我们测量了 30例骶骨标本 ,将骶后中线定为Y轴 ,将通过两骶角的连线定为X轴 ,测定骶后孔中点至两轴的距离 ;并测量骶后孔的口径 ,骶后孔中点至相应骶前孔中点的间距以及每侧 1~ 2 ,3~ 4骶后孔中点间距。结果 :根据统计分析 ,我们确定了两种骶后孔定位方法 ,取得了 1~ 2 ,3~ 4骶后孔中点间距的数值 ;4对骶后孔口径的大小顺序是 :1孔 >2孔 >4孔 >3孔。结论 :两种定位方法可帮助医生对骶后孔进行更为准确的定位 ,避免一些给患者带来的损伤 ,可使一些医疗麻醉等措施得以成功实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解剖学 骶后孔 八LIAO穴 定位法 针灸 麻醉
下载PDF
与盆腔痛治疗相关的第一骶前后孔形态学测量
13
作者 王松山 周琴 周脉涛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356-357,共2页
目的观察骶骨标本第一骶孔的解剖学特点,为第一骶前孔神经阻滞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50例骶骨标本进行测量,包括左、右第一骶后孔与骶正中嵴的距离,第一骶前后孔的深距,并确定穿刺进针的最佳角度。结果左、右第一骶后孔与骶正中嵴... 目的观察骶骨标本第一骶孔的解剖学特点,为第一骶前孔神经阻滞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50例骶骨标本进行测量,包括左、右第一骶后孔与骶正中嵴的距离,第一骶前后孔的深距,并确定穿刺进针的最佳角度。结果左、右第一骶后孔与骶正中嵴的距离分别为(23.6±1.4)mm和(23.5±1.8)mm。左、右侧第一骶前、后孔深距分别为(26.1±2.8)mm和(25.4±2.6)mm。最佳进针角度,左侧:与冠状面和矢状面夹角分别为(82.3±2.6)°和(8.3±1.1)°;右侧:与冠状面和矢状面夹角分别为(83.9±2.9)°和(9.2±1.5)°。结论第一骶前孔神经阻滞穿刺点宜选择距骶正中嵴旁开25~30mm,角度以与冠状面82°~84°、矢状面8°-10°较易穿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骶前孔神经阻滞 盆腔痛 第一骶孔 形态学测量
下载PDF
八髎穴(骶后孔)定位、测量与取穴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周惠芬 丁曙晴 +5 位作者 丁义江 王玲玲 王静 李敏 曹建葆 杨旭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03-707,共5页
目的:探寻八髎穴定位、测量与取穴方法在现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方法:以"八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骶后孔""骶孔""骶骨"为关键词,检索1957年至... 目的:探寻八髎穴定位、测量与取穴方法在现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方法:以"八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骶后孔""骶孔""骶骨"为关键词,检索1957年至2012年中国知网文献库,并进行分析。结果:既往研究中存在着文献数量较少、测量对象不统一、指标名称太繁杂、测量起止点不一致、指标权重不明确、测量结果有偏差、与临床结合欠缺、定位方法多样化等问题。结论:八髎穴定位明确,但取法多样而模糊,在测量和研究时对活体的研究意义更大,性别、体质量、身高、分娩等因素也要考虑。有必要找寻到一种准确简便的定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髎 取穴 方法 骶后孔 测量定位
原文传递
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对290例骶后孔(八髎穴)变异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惠芬 沈广澍 +5 位作者 尹鑫 丁曙晴 王玲玲 丁义江 杨旭 邹洋洋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骶后孔(八髎穴)的变异率和变异类型,引起临床医师对骶后孔(八髎穴)变异性的重视,为研究取穴方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290例行盆腔CT检查患者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对骶后孔(八髎穴)的变异情况进行判别、归类、分析。结果...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骶后孔(八髎穴)的变异率和变异类型,引起临床医师对骶后孔(八髎穴)变异性的重视,为研究取穴方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290例行盆腔CT检查患者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对骶后孔(八髎穴)的变异情况进行判别、归类、分析。结果:骶后孔(八髎穴)的总变异率为20.34%(59/290),变异类型包括椎体个数变异型(4椎变异、6椎变异)、融合变异型(腰骶融合、骶尾融合、腰骶融合+骶尾融合、腰骶融合+骶椎4变异)和混合型。结论:椎体个数变异型会导致骶神经数量变化,融合变异型和混合型会加大取穴难度,而髂后上棘一般不会发生变异,用于八髎穴取穴定位更佳。髂后上棘连线多位于上髎水平线上;髂骶距中点多位于中髎水平线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后孔 八髎 骶椎变异 CT三维重建
原文传递
王玲玲教授八髎穴深刺法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5
16
作者 蔡海红 王玲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王玲玲教授以深刺八髎穴为核心治疗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深刺八髎穴是取效的关键,只有以长针对穴位进行深刺操作,才能通过直接刺激骶神经发挥出八髎穴良好的治疗效应。揣穴是深刺的基础,结合表面解剖... 王玲玲教授以深刺八髎穴为核心治疗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深刺八髎穴是取效的关键,只有以长针对穴位进行深刺操作,才能通过直接刺激骶神经发挥出八髎穴良好的治疗效应。揣穴是深刺的基础,结合表面解剖学知识,总结出八髎穴的揣穴方法;刺法是深刺的前提,针刺角度必须根据各对骶后孔的形态特点作相应的调整,否则难以实现八髎穴的深刺。古今文献对八髎穴的定位及具体操作语焉不详,限制了八髎穴的临床应用。王玲玲教授对八髎穴的定位、刺法及临床应用做了大量的研究,现将其操作技术及相关临床病案作一介绍,以利于八髎穴的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髎 取穴 方法 针刺方向 针刺深度
原文传递
成年女性八髎穴解剖定位初探 被引量:5
17
作者 田金玉 宋华平 肖应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4-386,共3页
选取15块发育正常的形态结构完整的成年女性骶骨标本进行骶后孔与骶正中嵴距离、相邻骶后孔中心间距离的测量,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分析作为八髎穴体表定位的解剖学客观依据。发现上髎与骶正中嵴的平均距离为(2.08±0.19)cm,次髎与骶正... 选取15块发育正常的形态结构完整的成年女性骶骨标本进行骶后孔与骶正中嵴距离、相邻骶后孔中心间距离的测量,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分析作为八髎穴体表定位的解剖学客观依据。发现上髎与骶正中嵴的平均距离为(2.08±0.19)cm,次髎与骶正中嵴的平均距离为(1.75±0.12)cm,中髎与骶正中嵴的平均距离为(1.59±0.15)cm,下髎与骶正中嵴的平均距离为(1.56±0.15)cm;S_1-S_2平均间距为(2.36±0.31)cm,S_2-S_3平均间距为(1.98±0.23)cm,S_3-S_4平均间距为(1.71±0.18)cm。认为临床八髎穴定位首先要确定次髎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醪 骶后孔 骶正中嵴 解剖定位
原文传递
小针刀配合骶后孔注射及中药内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毛伟洪 陈奇红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骶后孔注射、中药内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小针刀配合骶后孔注射及中药内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治疗3周后判定疗效。结果痊愈30例,占50.0%;有效15例,占25.0%;好转10例,占16.7%;无效5例,占8.3%...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骶后孔注射、中药内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小针刀配合骶后孔注射及中药内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0例,治疗3周后判定疗效。结果痊愈30例,占50.0%;有效15例,占25.0%;好转10例,占16.7%;无效5例,占8.3%;总有效率为91.7%。结论应用小针刀联合骶后孔注射、中药内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满意,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骶后孔 小针刀 中药
原文传递
经骶后孔穿刺硬膜外前间隙置管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长志 马松鹤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研究经骶后孔穿刺前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例,用硬膜外穿刺针,经第1骶后孔进针,穿刺人硬膜外侧隐窝。在X线透视下循前间隙置入带钢丝的硬膜外导管至椎间盘突出压迫处,经注药... 目的研究经骶后孔穿刺前间隙置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例,用硬膜外穿刺针,经第1骶后孔进针,穿刺人硬膜外侧隐窝。在X线透视下循前间隙置入带钢丝的硬膜外导管至椎间盘突出压迫处,经注药试验和造影确认穿刺到位后以微量泵泵入胶原酶1200U。观察穿刺成功的例数与治疗后15d评价患者疼痛缓解情况。结果应用此法在硬膜外前间隙置管45例全部成功。注射胶原酶15d后患者疼痛消除率60%(27/45例),缓解率40%(18/45例),总有效率100%(45/45例)。结论经第1骶后孔穿刺硬膜外置管可准确地到达硬膜外前间隙,能有效消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后孔 穿刺术 硬膜外前间隙 置管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