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质金属蛋白酶-1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朱秀丽 郭青玉 +2 位作者 温德升 王静 吴军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4-327,共4页
目的: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不同转移力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以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系及其高转移株ACC-M作为研究肿瘤转移分子机制的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MMP-1的蛋白表... 目的: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不同转移力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以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2细胞系及其高转移株ACC-M作为研究肿瘤转移分子机制的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MM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MP-1在ACC-M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高于ACC-2细胞。结论:MMP-1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P-1 人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 肿瘤转移
下载PDF
微血管密度与腺样囊性癌预后估计的关系(附31例报告)
2
作者 俞峰 姜晓钟 +2 位作者 赵云富 陈万涛 周晓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12-14,共3页
对 3 1例涎腺腺样囊性癌 (SACC)患者经CD34 McAb免疫组化染色的石蜡切片进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 ,并予以统计学分析。时序检验结果显示 ,其TNM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MVD均与SACC患者的生存率显著相关 ,Cox模型分析显示MVD更具显著性意... 对 3 1例涎腺腺样囊性癌 (SACC)患者经CD34 McAb免疫组化染色的石蜡切片进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 ,并予以统计学分析。时序检验结果显示 ,其TNM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MVD均与SACC患者的生存率显著相关 ,Cox模型分析显示MVD更具显著性意义。远处转移组的MVD值显著高于无转移组 ,且高MVD组的远处转移率显著高于低MVD组。认为MVD与SACC的远处转移率及患者生存率均显著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密度 涎腺腺样囊性癌 预后 免疫组化染色 石蜡切片 肿瘤转移
下载PDF
同期放化疗预防涎腺腺样囊性癌术后的复发和转移 被引量:5
3
作者 孙沫逸 胡晓光 +2 位作者 程晓兵 杨耀武 李春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 :探讨同期放化疗在预防涎腺腺样囊性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价值。方法 :涎腺腺样囊性癌初诊患者 14例 ,其中男 6例 ,女 8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全部病例于术后 1个月内采用同期放化疗。治疗方案 :常规放疗 60Gy ,每... 目的 :探讨同期放化疗在预防涎腺腺样囊性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价值。方法 :涎腺腺样囊性癌初诊患者 14例 ,其中男 6例 ,女 8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全部病例于术后 1个月内采用同期放化疗。治疗方案 :常规放疗 60Gy ,每周放疗 5次。化疗采用羟基喜树碱 10mg/m2 ,3次 /周 ,于放疗前 2~ 4h给药。第 1、2、4、5周给药 ,第 3周不给药。采用CT、MRI、B超、X线观察有无复发和转移。同期放化疗不良反应的处理 :对有胃肠道反应者 ,采用恩丹西酮 ,用羟基喜树碱前 30min给药。对有白细胞下降者 ,立即停药 ,采用G CSF升高白细胞至达到正常值。监测血象 ,注意病房消毒 ,预防感染。结果 :14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经 3~ 17月的随访无复发生存率为 10 0 % ,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化疗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少。经短暂停药或用恩丹西酮、G CSF可恢复正常。结论 :羟基喜树碱联合同期放疗可预防涎腺腺样囊性癌术后复发和转移 ,同期放化疗未见其毒性明显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术后 复发 肿瘤转移 预防 放射疗法 药物疗法
下载PDF
正丁酸钠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侵袭、迁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越 吴娟娟 +5 位作者 刘昕 李亦婕 王雨 魏丹 宋琦 李萍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2-33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正丁酸钠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侵袭、迁移的影响与其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法探索正丁酸钠作用ACC-2细胞的最佳浓度,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正丁酸钠对ACC-2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和实时荧...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正丁酸钠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侵袭、迁移的影响与其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法探索正丁酸钠作用ACC-2细胞的最佳浓度,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正丁酸钠对ACC-2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分别检测5组浓度药物作用后ACC-2细胞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TLR4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625、1.250、2.500、5.000、10.000 mmol/L 5组浓度的正丁酸钠均能抑制ACC-2细胞增殖(P<0.05)且呈明显浓度依赖性;5组浓度正丁酸钠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00、5.000、10.000mmol/L浓度正丁酸钠可以抑制ACC-2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同时降低ACC-2细胞HMGB1、TLR4的mRNA及蛋白表达(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LR4蛋白表达的降低与HMGB1的抑制呈正相关(r=0.810,P<0.05)。结论正丁酸钠能够抑制ACC-2细胞增殖,浓度较高时可以抑制ACC-2细胞的迁移能力,同时降低HMGB1、TLR4的mRNA与蛋白表达,提示NaB对ACC-2迁移能力抑制可能通过下调HMGB1、TLR4的mRNA及蛋白表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腺样囊性 正丁酸钠 高迁移率蛋白-1 TOLL样受体-4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微血管密度和涎腺腺样囊性癌远处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俞峰 姜晓钟 +2 位作者 陈万涛 赵云富 周晓健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 了解涎腺腺样囊性癌 (SACC)远处转移和生存率与微血管密度 (MVD)的相关性。方法 用CD34-McAb对 31例SACC患者的石蜡切片进行SP免疫组化染色 ,2 0 0倍光镜下对MVD计数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时序检验结果显示MVD分组间的生存... 目的 了解涎腺腺样囊性癌 (SACC)远处转移和生存率与微血管密度 (MVD)的相关性。方法 用CD34-McAb对 31例SACC患者的石蜡切片进行SP免疫组化染色 ,2 0 0倍光镜下对MVD计数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时序检验结果显示MVD分组间的生存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仅MVD可选入该模型 ;远处转移组的MVD值显著高于无转移组 ,高MVD组的远处转移率显著高于低MVD组。结论 MVD对SACC的远处转移及生存预后有显著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密度 涎腺腺样囊性癌 肿瘤远处转移 预后 预后
下载PDF
Dermo-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沈末伦 温艳丽 +1 位作者 刘瑜 操小马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Dermo-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Dermo-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Dermo-1表达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20例正常涎腺组织作...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Dermo-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Dermo-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Dermo-1表达与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20例正常涎腺组织作对照。结果 Dermo-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涎腺组织(P<0.05)。Dermo-1表达与腺样囊性癌的病理分型、嗜神经侵袭、术后复发及远位转移有关(P<0.05)。结论 Dermo-1蛋白表达可能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分化调节、嗜神经侵袭及远位转移有关系,检测Dermo-1的表达水平对判断腺样囊性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腺样囊性癌 肿瘤转移 dermo-1
原文传递
RhoA和Snail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胡瑞利 安峰 +2 位作者 林媛媛 马赛 郭博伟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759-761,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Rho A和Snail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及其与癌症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ho A和Snail在55例SACC(SACC组)与20例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分析Rho A和Snail的表达与SACC临床病理特征的... 目的探讨Rho A和Snail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中的表达及其与癌症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ho A和Snail在55例SACC(SACC组)与20例癌旁正常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分析Rho A和Snail的表达与SA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SACC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SACC组的Rho A(69.1%vs 5.0%)和Snail(72.7%vs 10.0%)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的Rho A和Snail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者,Ⅲ+Ⅳ期的Rho A和Snail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者;实体型的Rho A阳性表达率高于筛孔型,实体型和管状型的Snail阳性表达率高于筛孔型(均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的Rho A和Snail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ho A和Snail在SAC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14,P<0.001)。结论 Rho A和Snail蛋白可能通过Rho A/ROCK/PKD1/NF-κB/Snail信号传导通路联合作用促进了SACC的浸润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RHO相关激酶类 肿瘤浸润 肿瘤转移 RHO A SNAIL 涎腺腺样囊性癌
下载PDF
唾液腺复发或转移性腺样囊性癌的治疗进展
8
作者 胡宜佳 田野 宋士玉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34-938,共5页
腺样囊性癌是唾液腺恶性肿瘤中第二常见的病理亚型,初始治疗后极易发生复发和转移,且复发和转移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尚存在争议。近年来,针对复发和转移性腺样囊性癌的治疗进行了多种尝试,如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本文对复发和... 腺样囊性癌是唾液腺恶性肿瘤中第二常见的病理亚型,初始治疗后极易发生复发和转移,且复发和转移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尚存在争议。近年来,针对复发和转移性腺样囊性癌的治疗进行了多种尝试,如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本文对复发和转移腺样囊性癌的治疗进行梳理,总结各项治疗的作用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唾液腺肿瘤 腺样囊性 复发 转移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RD抗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转移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凤和 俞光岩 +3 位作者 彭师奇 李盛琳 武登诚 傅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7-69,共3页
目的 研究精氨酸 天冬氨酸 (RD)抗涎腺腺样囊性癌 (salivaryadenoidcysticcarcinoma ,SACC)转移的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RD对SACC LM与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粘连的影响 ,用改良Boydenchamber方法观察RD对SACC细胞人工... 目的 研究精氨酸 天冬氨酸 (RD)抗涎腺腺样囊性癌 (salivaryadenoidcysticcarcinoma ,SACC)转移的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RD对SACC LM与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粘连的影响 ,用改良Boydenchamber方法观察RD对SACC细胞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以及趋化运动能力的作用。结果 RD在 5mg/L时能抑制SACC LM与细胞及纤维粘连蛋白的粘附 ,而对SACC LM与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的粘附无明显作用。RD在 1、5、2 5mg/L时能明显抑制SACC LM对人工基底膜的侵袭。RD在2 5mg/L时能抑制SACC LM的趋化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 腺样囊性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