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caused by Salmonella paratyphi A infec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Fahmi Yousef Khan Ahmed A Kamha Ibrahim Y Alomary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32期5253-5255,共3页
We report a case of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associated with Salmonella paratyphi A infection, in a 29-yearold patient who was admitted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with fever of two days, headache and vomiting... We report a case of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associated with Salmonella paratyphi A infection, in a 29-yearold patient who was admitted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with fever of two days, headache and vomiting followed by behavioural changes and disorientation. On examination, the patient appeared acutely ill, agitated, confused, and deeply jaundiced. Temperature 38.5℃, pulse 92/min, blood pressure 130/89 mmHg. Both samples of blood grew S. paratyphi A, which was sensitive to ceftriaxone and ciprofloxacin. Ceftriaxon was administered with high-dose dexamethasone. Two weeks after treatment with ceftriaxon, the patient was discharged in satisfactory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hoid hepatitis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salmonella paratyphi A
下载PDF
三种疫苗对牦牛免疫血清抗体效价监测分析
2
作者 章石楠 李生庆 +4 位作者 石田 李淑萍 高瑞 胡国元 韩生义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1期31-34,共4页
为监测牛病毒性/黏膜病灭活疫苗、牛副伤寒灭活疫苗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对牦牛的免疫效果,本试验选取健康牦牛40头,以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每头4 mL的剂量、牛病毒性/黏膜病灭活疫苗及牛副伤寒灭活疫苗每头2 mL的剂量进行接... 为监测牛病毒性/黏膜病灭活疫苗、牛副伤寒灭活疫苗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对牦牛的免疫效果,本试验选取健康牦牛40头,以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每头4 mL的剂量、牛病毒性/黏膜病灭活疫苗及牛副伤寒灭活疫苗每头2 mL的剂量进行接种,并于免疫后30、60、90、120、150和180 d后采集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牦牛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病毒性/黏膜病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效果较好,免疫6个月后能维持较高的血清抗体效价;牛副伤寒灭活疫苗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疫苗免疫抗体效价较低。本试验对免疫后抗体的监测评估为今后牦牛三种疫病的疫苗免疫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牛病毒性腹泻 牛副伤寒沙门氏菌 多杀性巴氏杆菌 灭活疫苗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Clinical Presentation, Performance of Diagnostic Methods and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ing for Salmonella among Patients Attending Kangema Sub-County Hospital, Kenya
3
作者 Saweria W. Mbuthia Eliab S. Some +2 位作者 Mbaruk Suleiman Oliver W. Mbuthia Musa O. Ngayo 《Ope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22年第4期449-469,共21页
Background: Typhoid disease remains a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 globally,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sub-Saharan Africa.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typhoid disease mimic those of other febrile illnesses and... Background: Typhoid disease remains a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 globally,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sub-Saharan Africa.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typhoid disease mimic those of other febrile illnesses and are thus difficult to make an accurate diagnosis. A confirmed diagnosis requires the determination or isolation of the bacteria in well-equipped laboratories.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faced with a huge limitation of the laboratory infrastructure to diagnose typhoid disease, which would otherwise guide in treating, managing, controlling, and halting the spread of drug resistant mutants. Objective: This study, therefore, was aimed at determining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performance of diagnostic tests and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Salmonella among adults attending Kangema Sub-County Hospital. Study Population: The study population was residents of Kangema Sub-County in Murang’a County, Kenya while the target population was adults. Methods: The study adopted a cross-sectional study design that employed a systematic random sampling procedure. The study took place between April and June 2021. The sample size was 97 respondents who all consented and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Interviewing the respondents was carried out by administering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 to collect quantitative data. Stool samples were obtained and cultured in Cary Blair transport media and then cultured in appropriate media at the Murang’a County Referral Hospital Laboratory. A rapid Salmonella Antigen (SAT) test was also performed on all the stool samples. Data Analyses: Word Statistics and Data (STATA) v 13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Typhoid Fever was at 6.2% (95% CI) which included S. Typhi (n = 1;16.7%) and S. Paratyphi B (n = 5;83.3%). No isolate showed resistance to Ciprofloxacin. The sensitivity of SAT is 100% and a specificity of 98.9% with a kappa statistic of almost perfect agreement (0.9641) with culture. Patients who had fever p = 0.001, abdominal distention p = 0.028, diarrhoea p = 0.038, loose or watery stool p = 0.021 and mild general condition p = 0.02 remained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Salmonella infection. Conclusion: Typhoid Fever being endemic, laboratory diagnosis was a key for confirmation after clinical diagnosis. SAT can accurately be used to detect the disease where culture is unavailable. However, antibiotic sensitivity tests were crucial when determining the drug of choice as Salmonella isolates were multi-drug resistant. Establishment of prescribing antimicrobial policies and guidelines can periodically monitor the antibiogram patter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monella Infection Culture salmonella Antigen Test salmonella Typhi salmonella paratyphi Enteric Fever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ing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下载PDF
某中学不同亚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耐药性分析
4
作者 伊贝拜汗·买卖提 李永鑫 +3 位作者 仝雪薇 王海叶 蔺豪杰 张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9期2785-2789,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一起甲型和乙型副伤寒同时暴发流行事件中患者临床特征及分离的甲型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为不同血清型副伤寒同时暴发流行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11月乌鲁木齐市某中学发生的甲型和乙... 目的通过分析一起甲型和乙型副伤寒同时暴发流行事件中患者临床特征及分离的甲型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为不同血清型副伤寒同时暴发流行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11月乌鲁木齐市某中学发生的甲型和乙型副伤寒同时暴发流行事件中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细菌耐药性。结果66例患者确诊副伤寒31例,35例为疑似病例,包含1例甲型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共感染者;共分离32株副伤寒沙门菌,其中19株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13株为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菌株的耐药性分析显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氯霉素的敏感率为100%,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对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率为100%,所有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中介率为100%。结论该轮甲型和乙型副伤寒同时暴发流行事件中存在甲型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共感染的情况,且存在对环丙沙星耐药率高的特点,应引起实验室及临床的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伤寒 副伤寒沙门菌 耐药性
下载PDF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HmpA蛋白的表达纯化及生物学特征预测
5
作者 王磊 刘小草 +6 位作者 董雨 王雪婷 柴徵微 李吉 丁爱军 张维明 曾韦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31-138,共8页
目的:原核表达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paratyphi A)HmpA蛋白,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研究副甲菌HmpA蛋白对于宿主体内一氧化氮(NO)信号通路的影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PCR扩增hmpA基因,亚克隆至T载体后,再构建pNdeI-hmpA表... 目的:原核表达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paratyphi A)HmpA蛋白,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研究副甲菌HmpA蛋白对于宿主体内一氧化氮(NO)信号通路的影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PCR扩增hmpA基因,亚克隆至T载体后,再构建pNdeI-hmpA表达载体,转化BL21(DE3),经IPTG诱导后,SDSPAGE检测蛋白表达形式,利用Histrap预装柱亲和纯化HmpA蛋白,并用Western blot鉴定,生物信息学多方法分析HmpA蛋白特征。结果: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NdeI-hmpA,低温诱导时,HmpA蛋白以包涵体和可溶表达形式并存;纯化后的HmpA蛋白可被His标签抗体检测。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HmpA蛋白为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域、无信号肽;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与不规则卷曲构成,三级结构模型类似环状;蛋白结构域分析表明含有1个功能结构域,属于PRK13289超级家族;共有32个磷酸化位点;与沙门氏菌多个降解硝酸盐和杀伤性NO的蛋白酶或转录因子存在关联。结论:本研究成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HmpA蛋白,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了其部分生物学特征,为后续揭示甲型副伤寒沙门氏HmpA蛋白对于宿主体内的一氧化氮信号通路的影响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 原核表达 HmpA蛋白 蛋白纯化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28 292份临床血液标本细菌培养结果 被引量:11
6
作者 孔繁林 储从家 +2 位作者 管新龙 李杰芬 杨宇溪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09-213,共5页
目的调查某院临床送检血液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mimiⅥTAL全自动荧光血培养仪、Bact/ALERT 3D培养仪和ⅥTEK32自动细菌鉴定仪对该院1999-2008年临床送检的28 292人份55 606瓶血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对培养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调查某院临床送检血液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mimiⅥTAL全自动荧光血培养仪、Bact/ALERT 3D培养仪和ⅥTEK32自动细菌鉴定仪对该院1999-2008年临床送检的28 292人份55 606瓶血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对培养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 28 292份临床血液标本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其中5 837份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20.63%;需氧生长和厌氧生长分别占阳性培养的83.50%(4 874/5 837)和82.30%(4 804/5 837)。共检出各种临床细菌43属117种5 837株,其中甲型副伤寒沙门菌4 486株,占76.85%,2001年(1 263株)、2004年(740株)和2006年(713株)为检出高峰年份。除外传染病因子,菌群组成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的比例为65.73:25.30:2.7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阳性检出菌(沙门菌属除外)的37.46%(493/1 316),居分离菌首位,并有逐年上升趋势(x^2=127.81,P<0.01)。近年真菌的分离率也在逐渐升高(x^2=29.77,P<0.01)。专性厌氧菌占全部分离菌的0.38%(22/5837),占除沙门菌属外的1.67%(22/1316)。结论同时做需氧和厌氧培养可以提高细菌培养的阳性检出率。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持续检出和某些条件致病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真菌)的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的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细菌培养 病原学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真菌
下载PDF
甲型副伤寒杆菌pagC基因分布及其重组表达产物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佳 范欣丽 +2 位作者 葛玉梅 严杰 孙爱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1-176,231,共7页
目的:了解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临床菌株pagC基因携带率及序列保守性,确定甲型副伤寒沙门菌pagC基因原核重组表达产物rPagC免疫原性和保护作用。方法:采用PCR及其产物测序了解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临床菌株pagC基因携带率及序列保守性。构建甲... 目的:了解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临床菌株pagC基因携带率及序列保守性,确定甲型副伤寒沙门菌pagC基因原核重组表达产物rPagC免疫原性和保护作用。方法:采用PCR及其产物测序了解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临床菌株pagC基因携带率及序列保守性。构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pagC基因原核表达系统,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表达的rPagC。采用SDS-PAGE和BioRad凝胶图象分析系统检测rPagC表达情况及其产量。采用免疫扩散法、ELISA和Western Blot鉴定其抗原性和免疫反应性。采用小鼠感染模型了解rPagC对甲型副伤寒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微量肥达试验检测rPagC免疫小鼠血清凝集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的效果。结果:所有被检测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临床菌株均携带pagC基因,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高达99.1%~100%和98.4%~100%。所构建的原核表达系统能高效表达rPagC。rPagC免疫家兔可产生高效价抗体并能与甲型副伤寒杆菌全菌抗血清产生阳性Western杂交信号。ELISA结果显示,97.1%(66/68)甲型副伤寒患者血清标本rPagC抗体阳性。100μg和200μg rPagC对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73.3%(11/15)和86.7%(13/15)。rPagC免疫小鼠血清对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和伤寒沙门菌H抗原凝集效价高达1∶10~1∶40。结论:pagC基因在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株中分布广泛。rPagC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及较强的免疫保护作用,可作为甲型副伤寒杆菌基因工程疫苗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甲型副伤寒 免疫学 沙门菌 甲型副伤寒 遗传学 基因表达调控 细菌 重组 遗传 基因表达 pagC基因 重组表达 免疫原性 免疫保护性
下载PDF
宁波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基因分型 被引量:6
8
作者 徐景野 金春光 +2 位作者 章丹阳 杨元斌 沈玄艺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73-1374,共2页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基因型和流行优势型,为探讨传播途径和追踪传染源等提供依据。方法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32)确定细菌的生物学特征;用诊断血清确定细菌的血清型;用PFGE方法对细菌的染色体进... 目的了解宁波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基因型和流行优势型,为探讨传播途径和追踪传染源等提供依据。方法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32)确定细菌的生物学特征;用诊断血清确定细菌的血清型;用PFGE方法对细菌的染色体进行基因分型。结果10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可分成9个PFGE型,其中X2型73株,占71.57%,X1型21株,占20.58%,X7型2株,占1.96%,其他6个型各1株,分别占0.98%。其中优势型为X2型,菌株的带型变化在l^3条范围内,表明宁波地区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变异不大,有可能是同一克隆系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结论PFGE分型对探讨伤寒、副伤寒疫情内在联系具有重要意义,该法特异性高、重复性好、结果容易判读,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PFGE分型 优势型
下载PDF
甲型副伤寒杆菌鞭毛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抗血清的制备 被引量:4
9
作者 胡明冬 徐剑铖 +2 位作者 冯英凯 周长喜 龚传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07-609,共3页
目的 提纯甲型副伤寒杆菌鞭毛蛋白并制备其抗血清。方法 酸裂解法分离副伤寒杆菌鞭毛蛋白,通过半饱和硫酸铵提取、AKTAExplorer蛋白纯化系统除盐及弱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所获得鞭毛蛋白的产量通过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纯化后的鞭毛蛋白... 目的 提纯甲型副伤寒杆菌鞭毛蛋白并制备其抗血清。方法 酸裂解法分离副伤寒杆菌鞭毛蛋白,通过半饱和硫酸铵提取、AKTAExplorer蛋白纯化系统除盐及弱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所获得鞭毛蛋白的产量通过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纯化后的鞭毛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通过免疫印迹试验和双向免疫扩散试验,确定血清中是否有抗鞭毛蛋白抗体产生及其效价。结果 SDS PAGE提示,纯化的鞭毛蛋白为1条相对分子量为5 2×10 3 蛋白带;免疫印迹实验亦提示条带在5 2×10 3 处;蛋白定量测得每1克湿重的细菌可提取(4 8±0 5 )mg鞭毛蛋白;抗鞭毛蛋白抗血清效价为1∶64。结论 经酸裂解法可获得高产量的鞭毛蛋白,其抗血清易于制备,滴度高,该抗血清可能在拮抗脓毒血症炎症损伤作用方面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副伤寒杆菌 鞭毛蛋白 AKTA Explorer蛋白纯化系统
下载PDF
一起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污染水源所致腹泻暴发疫情的病原学调查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晋川 夏杨 +4 位作者 刘金芳 许静静 郭惠 童晶 周艳秋 《疾病监测》 CAS 2006年第9期463-466,共4页
目的对一起腹泻暴发疫情进行病原学调查,以便明确病因、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方法采用荧光PCR快速检测、常规病原学分离培养、噬菌体裂解试验、ATB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等方法对疑似患者、环境水源水和饮用水采样,进行病原学的检测和鉴定... 目的对一起腹泻暴发疫情进行病原学调查,以便明确病因、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方法采用荧光PCR快速检测、常规病原学分离培养、噬菌体裂解试验、ATB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等方法对疑似患者、环境水源水和饮用水采样,进行病原学的检测和鉴定。结果经荧光PCR检测与病原分离培养鉴定,来自患者粪便、血液、水源水和饮用水共12份疑似标本中,10份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阳性,检出率为83.33%,其中4份来自粪便标本,4份来自血,1份来自水源水,1份来自饮用水。10株不同来源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血清学分型、生化反应、药物敏感性、噬菌体裂解试验均相同。结论这是一起由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水源污染所致的腹泻暴发疫情。该菌的检出为本地区腹泻病原谱增加了一种新的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病原学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荧光PCR
下载PDF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主动外排多重耐药基因与表达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余泽波 姚成 +1 位作者 肖永红 蔡素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37-740,767,共5页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与多重耐药主动外排基因acrB的检测、序列分析及其表达水平。方法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7种抗生素对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抗菌活性,以基因库序列为参考设计引物PCR扩增acrB、...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与多重耐药主动外排基因acrB的检测、序列分析及其表达水平。方法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7种抗生素对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抗菌活性,以基因库序列为参考设计引物PCR扩增acrB、测序并用RT-PCR方法检测其表达。结果1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哌拉西林、氯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除氯霉素为0外,其余均为8.33%。对三类不同种类抗菌药物多种耐药者1株。所有细菌均检测到多重耐药外排基因acrB,测序结果与参考沙门氏菌序列(No.AL627267)比较,有1处碱基差异。与大肠埃希氏菌(No.ECU00734)比较,碱基同源性为84.41%(70/449),提示其碱基序列同源性均极高。分别选取对两类抗菌药物耐药及敏感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各一株进行RT-PCR检测,结果两株细菌均检测到多重耐药外排基因acrB的表达。结论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对喹诺酮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等药物耐药率低,但有多重耐药。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中均存在acrAB主动外排系统,与大肠埃希氏菌同源性高,可检测到其表达。主动外排机制可能是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形成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多重耐药基因 主动外排 抗生素 抗菌活性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外环境中存活力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官增 陈忠妙 +6 位作者 裘丹红 王满琴 郑伟 何浙生 王敬 阮琦 沈伟伟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7-168,共2页
目的 了解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蛏子、水体及物体表面等外环境中的存活力,为防控甲型副伤寒的流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活蛏养殖在适量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污染的海水中,观察不同温度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蛏体内的存活时间;在海水、井水... 目的 了解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蛏子、水体及物体表面等外环境中的存活力,为防控甲型副伤寒的流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活蛏养殖在适量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污染的海水中,观察不同温度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蛏体内的存活时间;在海水、井水、河水、污水、自来水中加入适量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后保存,分别观察不同温度情况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存活时间;在玻璃表面污染适量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自然干燥后,置于不同温度保存,观察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存活时间。结果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4~8℃养殖的蛏子体内可存活10d以上;在井水、河水、污水中可存活3d,在自来水中〈6h,在27℃以下海水中存活3~5d。在27℃以上海水中可存活1~2d,在干燥非吸水性物体表面存活1~2d。结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实验蛏体内可存活至蛏子死亡,在温度较低海水中的存活时问比井水、河水、污水、自来水长,环境温度越高死亡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外环境 存活力 不同温度
下载PDF
伤寒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复合PCR检测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志晶 王斌 +3 位作者 梁昊宇 计国欣 曾明 辜清吾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8-239,共2页
目的建立用于快速和特异检测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复合PCR方法。方法根据rfbS、rfbEf、liC和vi基因序列设计4对PCR引物,对54株沙门菌和其他菌属的菌株进行复合PCR检测。结果采用所建立的复合PCR方法可分别检测到伤寒和甲型副... 目的建立用于快速和特异检测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复合PCR方法。方法根据rfbS、rfbEf、liC和vi基因序列设计4对PCR引物,对54株沙门菌和其他菌属的菌株进行复合PCR检测。结果采用所建立的复合PCR方法可分别检测到伤寒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3条和2条特异性条带带型,可与其他菌株带型准确分开。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复合PCR方法可用于检测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沙门菌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复合PCR
下载PDF
388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尤荣开 蒋贤高 +2 位作者 陈秀平 邵朝朝 薛丽珠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377-378,共2页
目的测定临床分离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2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治疗该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自病人血液、骨髓穿刺液中分离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388株,采用ATB全自动鉴定及药敏测试仪测定此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测定该菌对21种常用... 目的测定临床分离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2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治疗该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自病人血液、骨髓穿刺液中分离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388株,采用ATB全自动鉴定及药敏测试仪测定此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测定该菌对21种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氯霉素、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为100%;敏感率在90%以上者为哌拉西林、替卡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吡肟、头孢西丁、庆大霉素、奈替米星、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等。结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体外药敏试验对常用的半合成青霉素,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等药物均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抗生素 药敏试验 敏感性
下载PDF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储从家 胡斌 +2 位作者 孔繁林 吴惠玲 向秀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76-379,共4页
目的探讨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变异及其机制。方法药敏检测,采用VITEK-32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或纸片扩散法;基因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含有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的gyrA、gyrB、parC和parE4个基因片段,并进行... 目的探讨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变异及其机制。方法药敏检测,采用VITEK-32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或纸片扩散法;基因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含有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的gyrA、gyrB、parC和parE4个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3 528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率在1999-2006年8年中上升最显著的是喹诺酮类药,其中萘啶酸由20.00%升至99.07%,培氟沙星由0升至97.37%(χ2=259.39,P<0.01;χ2=406.20,P<0.01);青霉素类也有不同程度的耐药。15株耐药菌株上述4个基因序列检测结果,gyrA基因均存在同一个突变位点,即83位氨基酸Ser→Phe突变(TCC→TTC),突变率达100%;其余3个基因未发现突变。结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严重,主要机制是喹诺酮类耐药区gyrA基因的第83位表现出高频单点突变,其耐药表型和基因突变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甲型副伤寒 喹诺酮类药 抗药性 微生物 机制
下载PDF
杭州甲型副伤寒分离菌株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被引量:8
16
作者 汪皓秋 潘劲草 +2 位作者 孟冬梅 张蔚 孙昼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9-370,共2页
目的研究杭州部分地区甲型副伤寒暴发与散发分离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及菌株耐药状况。方法对2002-2005年杭州地区L县和X区5起暴发疫情和10起散发病例的分离菌株,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方法进行分子分型,采用纸片法(K-B法)测定... 目的研究杭州部分地区甲型副伤寒暴发与散发分离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及菌株耐药状况。方法对2002-2005年杭州地区L县和X区5起暴发疫情和10起散发病例的分离菌株,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方法进行分子分型,采用纸片法(K-B法)测定2种分离株的抗生素敏感性。结果分离自2个地区的15株菌株被分为A、B、C、D共4型,A、B、C等3个型密切近缘,同属一个克隆系。L县2005年7月和8月2起暴发菌株和8月3株散发菌株的PFGE型别均属B型,X区2004年12月和2005年9月的2起暴发菌株和9,10月的6株散发菌株的PFGE型别同属C型。4个型别的菌株对复方磺胺甲唑和利福平均100%耐药,对头孢唑啉、头孢曲松、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氯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呋喃唑酮均敏感,对氨苄西林、多西环素和四环素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除1株散发菌株外,2002-2005年分离自杭州L县和X区的甲型副伤寒病原菌属于同一克隆系。散发病例可能均属于暴发流行后的散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 耐药
下载PDF
昆明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丰良 杜廷义 +4 位作者 刘海云 袁嘉丽 钏艾莉 郑瑞 曾光雄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6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几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分析萘啶酸用于测试肠道外沙门菌感染分离株对氟喹诺酮敏感性减低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从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门诊和住院患者血或骨髓...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几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分析萘啶酸用于测试肠道外沙门菌感染分离株对氟喹诺酮敏感性减低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从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门诊和住院患者血或骨髓标本中培养分离的53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几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作为动态分析,并对其中273例住院患者的病历进行了抗菌药物运用及其疗效的回顾性分析。结果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萘啶酸耐药率为98.5%;诺氟沙星18.6%;氨苄西林11.5%;复方新诺明8.5%;对头孢曲松、氯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敏感性为100%。273例住院患者治疗选用三代头胞(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45例;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或替卡西林)+氟喹诺酮(环丙沙星或左旋氧氟沙星)25例;头孢三代+氟喹诺酮73例;单独使用左旋氧氟沙星130例。273例住院患者除外7例自动出院,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感染治疗,推荐首选三代头孢菌素、左旋氧氟沙星;萘啶酸用于测试肠道外沙门菌感染分离株对氟喹诺酮敏感性减低临床意义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甲型副伤寒 喹诺酮类 萘啶酸 耐药率
下载PDF
云南玉溪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6
18
作者 孔繁林 储从家 +1 位作者 管新龙 罗次节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了解本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几种临床常用药物的耐药现状,重点讨论培氟沙星的耐药性变迁。方法就本院1999年1月至2004年8月从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335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几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作动态分析。结果... 目的了解本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几种临床常用药物的耐药现状,重点讨论培氟沙星的耐药性变迁。方法就本院1999年1月至2004年8月从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335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几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作动态分析。结果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培氟沙星的耐药率已由1999年的0上升到2004年的98.1%(P<0.01),MIC90≥4mg·L-1;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西丁、亚胺培南、呋喃妥因以及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均相对较低,MIC90分别为≤4、8、4、4、32和10mg·L-1。结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培氟沙星的耐药率上升迅速;临床需加强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 培氟沙星 耐药率
下载PDF
蟾饲五谷虫抗菌肽分离及抑菌试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国刚 徐慰倬 +2 位作者 张莹 程思谟 何英翠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4-486,491,共4页
目的分离蟾饲五谷虫中的抗菌肽成分,检测其对部分常见菌株的抑菌活性,为抗菌肽后续的大规模分离、提取与应用给予指导。方法利用磷酸、醋酸盐缓冲液及串联柱色谱技术分离提取抗菌肽,筛选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保加利亚苏... 目的分离蟾饲五谷虫中的抗菌肽成分,检测其对部分常见菌株的抑菌活性,为抗菌肽后续的大规模分离、提取与应用给予指导。方法利用磷酸、醋酸盐缓冲液及串联柱色谱技术分离提取抗菌肽,筛选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保加利亚苏云金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大肠杆菌EHEC、大肠杆菌ETEC、大肠杆菌EIEC、大肠杆菌EAEC、阴沟肠杆菌、单增李斯特菌、铜绿假单胞杆菌、肠炎沙门菌、甲型伤寒沙门氏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共15株细菌作为候选菌株,采用纸片抑菌圈法测定所得抗菌肽的抑菌活性。结果无论采用磷酸盐还是醋酸盐缓冲液提取所得的抗菌肽,对铜绿假单胞菌、甲型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蟾饲五谷虫体内所含抗菌肽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但其抗菌肽的具体含量和组成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饲五谷虫 抗菌性 铜绿假单胞菌 甲型伤寒沙门菌 肠炎沙门菌.
下载PDF
免疫纳米荧光碳点技术快速检测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被引量:3
20
作者 夏圣 章佳英 +9 位作者 张元 成静 李小平 张苗苗 刘霞 杜凤仪 姜德立 陈敏 邵启祥 许化溪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68-570,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以新型纳米材料——纳米荧光碳点(carbon dots,CDs)免疫示踪技术快速检测样本中细菌的方法。方法以检测乙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例建立方法。用抗沙门菌Ha因子抗体耦联CDs制备成免疫纳米荧光碳点;用抗沙门菌O4因子抗体耦联磁珠... 目的建立一种以新型纳米材料——纳米荧光碳点(carbon dots,CDs)免疫示踪技术快速检测样本中细菌的方法。方法以检测乙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例建立方法。用抗沙门菌Ha因子抗体耦联CDs制备成免疫纳米荧光碳点;用抗沙门菌O4因子抗体耦联磁珠粒对样本中乙型副伤寒沙门菌进行富集后,与抗Ha抗体耦联的CDs进行特异性结合,形成抗O4-磁珠粒-细菌-抗Ha-CDs"三明治"式免疫复合物;再用免疫亲和分离液移除复合物中的磁珠粒,借助荧光光谱仪测定分离液中CDs的荧光强度,推算出样品中致病菌的污染情况。结果抗Ha-CDs可有效结合抗O4-磁珠粒富集的细菌,对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最低检测限为103CFU/mL,总时间约为2 h。结论建立的CDs技术可用于样本中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荧光碳点技术 磁珠粒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免疫亲和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