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tective effect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Carthamus tinctorius extract against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liver injury 被引量:8
1
作者 Li-Na Gao Kuo Yan +2 位作者 Yuan-Lu Cui Guan-Wei Fan Yue-Fei W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30期9079-9092,共14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hepatoprotectiv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an extract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Carthamus tinctorius in vivo.METHODS:C57BL/6J mice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five groups and intraperitoneally ad... AIM:To investigate the hepatoprotectiv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an extract of Salvia miltiorrhiza and Carthamus tinctorius in vivo.METHODS:C57BL/6J mice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five groups and intraperitoneally administered 0.9% saline,Salvia miltiorrhiza and Carthamus tinctorius extract [Danhong injection(DHI),0.75 and 3 g/kg mixed extract] or reduced glutathione for injection(RGI,300 mg/kg) for 30 min before exposure to lipopolysaccharide(LPS,16 mg/kg). After intraperitoneal LPS stimulation for 90 min or 6 h,the mice were sacrificed by ether anaesthesia,and serum and liv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Histological analysis(H&E) and 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 UTP nick end-labelling(TUNEL) staining were performed. Alanine transferase(ALT),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total bilirubin(TBil),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malondialdehyde(MDA),tumour necrosis factor(TNF)-α,interleukin(IL)-6,and caspase-3 levels were measured. Bax,Bcl-2,P-IκBα,IκBα,P-NF-κB p65,and NF-κB p65 protein levels were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 TNF-α,IL-6,caspase-3,Bax and Bcl-2 m RNA expression was measured by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RESULTS: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and TUNEL results suggested that DHI(3 g/kg) treatment alleviated inflammatory and apoptotic(P < 0.01) injury in the liver of mice. DHI treatment dose-dependently blunted the abnormal changes in biochemical parameters such as ALT(72.53 ± 2.83 for 3 g/kg,P < 0.01),AST(76.97 ± 5.00 for 3 g/kg,P < 0.01),TBil(1.17 ± 0.10 for 3 g/kg,P < 0.01),MDA(0.81 ± 0.36 for 3 g/kg,P < 0.01),and GST(358.86 ± 12.09 for 3 g/kg,P < 0.01). Moreover,DHI(3 g/kg) remarkably decreased LPS-induced protein expression of TNF-α(340.55 ± 10.18 for 3 g/kg,P < 0.01),IL-6(261.34 ± 10.18 for 3 g/kg,P < 0.01),and enzyme activity of caspase-3(0.93 ± 0.029 for 3 g/kg,P < 0.01). The LPS-induced m RNA expression of TNF-α,IL-6 and caspase-3 was also decreased by DHI. Western blo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DHI antagonised LPS-stimulated decrease of Bcl-2 and increase of Bax protein expression. Furthermore,DHI inhibited LPS-induced IκBα and NF-κB p65 phosphorylation.CONCLUSION:DHI may be a multi-function protectant against acute hepatic injury in mice through its antiinflammatory,anti-oxidative and anti-apoptotic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via miltiorrhiza CARTHAMUS tinctorius Apoptosis ANTI-INFLAMMATORY ANTIOXIDANT Acute liverinjury
下载PDF
Molecular mechanism of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and Carthamus tinctorius L. in the treatment of myocardial ischemia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 comparative study
2
作者 Ronghong Liu Yanping Wang +1 位作者 Wenjing Li Bo Hong 《As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 CAS 2022年第2期51-64,共14页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technology,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nti-myocardial ischemia mechanism between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SM)and Carthamus tinctorius L.(CT)were studied.Fi...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technology,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nti-myocardial ischemia mechanism between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SM)and Carthamus tinctorius L.(CT)were studied.Firstly,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the related compounds of SM and CT were obtained,and the potential target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collected by the target fishing method.Genecards database was used to obtain targets related to myocardial ischemia.The cross targets of CT,SM,and myocardial ischemia were then selected,and the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network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STRING database.The cross targets were imported into the Metascape database for Gene Oncology(GO)and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analysis.Cytoscape software was used to build the topological network diagram of the drug-compound-target path.Finally,the binding ability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 and the key target was verified by molecular docking.65 active ingredients and 38 potential targets were screened from SM,and 22 active ingredients and 58 potential targets were excavated from CT.Important targets common to SM and CT were TNF,IL6,VEGFA,AKT1,etc.The common enrichment pathways involved are fluid shear stress and atherosclerosis,IL-17 signaling pathway,pathways in cancer,and toxoplasmosis.Th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the tw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exerted the effect of myocardial ischemia throug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targets,multiple pathways,and multiple compou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cardial ischemia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Carthamus tinctorius L network pharmacology molecular docking
下载PDF
红花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 被引量:52
3
作者 徐东明 金晔 徐伟平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对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将 6 0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 ,随机分 2组。红花组 30例给予红花注射液2 0mL +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iv ,gtt ,qd× 10d。丹参组 3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 16mL + 5 ...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对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将 6 0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 ,随机分 2组。红花组 30例给予红花注射液2 0mL +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iv ,gtt ,qd× 10d。丹参组 3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 16mL + 5 %葡萄糖注射液 5 0 0mLiv ,gtt ,qd。结果 :对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红花组为 90 % ,丹参组为 87% (P >0 .0 5 )。对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红花组为 6 3% ,丹参组为 37% (P <0 .0 5 )。红花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 (P <0 .0 5或P <0 .0 1) ,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丹参组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注射液 治疗 稳定型心绞痛 丹参 红花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丹参-红花配伍比例对血瘀证大鼠血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1
4
作者 杨文潮 王小平 白吉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40,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比例配伍的丹参-红花药对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丹参-红花配比(质量比)为3∶1、2∶1和1∶1的药液(以生药计药物的质量浓度为0.6g/mL)。取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丹参... 【目的】比较不同比例配伍的丹参-红花药对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分别制备丹参-红花配比(质量比)为3∶1、2∶1和1∶1的药液(以生药计药物的质量浓度为0.6g/mL)。取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丹参-红花3∶1、2∶1、1∶1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空白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0.8mg/kg和冰水浴复制急性血瘀证模型,然后禁食,自由饮水,12h后采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确定造模成功后,对丹参-红花3∶1、2∶1、1∶1组大鼠灌服给药3g/(kg·d),阳性药物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液9mL/(kg·d),模型对照组和空白组灌服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8d。于第8天给药后的30min,麻醉大鼠,取血,测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收缩压、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左心室最大上升速率、左心室最大下降速率、ST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极显著升高,表明急性血瘀证模型构建成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丹参-红花不同比例配伍均能降低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并可抑制缺血导致的大鼠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最大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的降低及左室舒张末期压力、ST段的升高,其中以丹参-红花3∶1配伍效果最好。【结论】丹参-红花药对以3∶1配伍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红花 血瘀证 血液流变学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注射用丹红(粉针)-中间体-药材HPLC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唐旭利 刘静 +2 位作者 李国强 钟惠民 张静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5,共5页
探讨中药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方法,运用Agilent 1100 DAD-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色谱条件:大连依利特SinoChrom ODS-BP(250 mm×4.6 mm,5μm)色谱柱,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20μ... 探讨中药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方法,运用Agilent 1100 DAD-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色谱条件:大连依利特SinoChrom ODS-BP(250 mm×4.6 mm,5μm)色谱柱,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20μL。建立了的相同条件下丹红注射剂、中间体和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所建立的指纹图谱个峰分离度较好,指纹信息完整,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规范。进一步利用相似度分析软件进行了指纹图谱相关性分析,揭示了丹红注射剂与中间体和药材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及相对峰面积参数,可作为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剂 丹参 红花 指纹图谱相关性 HPLC
下载PDF
丹参红花组分配伍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大鼠神经功能及脑组织病理学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朱慧渊 韦克克 +2 位作者 张琛 苗琦 蔺焕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红花组分配伍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初步筛选最佳丹红组分配伍。方法采用改良MCAO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丹红组分配伍(丹参酮、丹参素、丹酚酸以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将SD大鼠随机分为12组。即假手术组(空白组... 目的探讨丹参红花组分配伍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初步筛选最佳丹红组分配伍。方法采用改良MCAO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丹红组分配伍(丹参酮、丹参素、丹酚酸以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将SD大鼠随机分为12组。即假手术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尼莫地平)组(2 mg·kg-1·24 h-1)、9组丹红组分配伍组。分别于再灌0、6 h分组灌胃给药,观察各组对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病理学的调控作用。结果治疗组不同程度的减轻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脑梗死体积(P<0.05,P<0.01);通过HE染色观察,治疗组均改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病变;筛选出丹参与红花最佳配伍组为第9组(配伍比例关系:丹参酮240 mg、丹参素320 mg、丹酚酸120 mg、羟基红花黄色素40 mg)。结论丹参红花组分配伍可一定程度的抗缺血性脑卒中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损伤后的炎症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红花 组分配伍 脑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抗血栓治疗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春林 司全金 蔡力力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84-585,共2页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栓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丹红注射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13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 目的研究丹红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栓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丹红注射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13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均能降低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显著降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0.01);还可显著降低D-二聚体含量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抑制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纤维蛋白原从而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丹参 红花 前列地尔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中丹酚酸B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唐进法 宋云香 +1 位作者 鲁静 李学林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87-2090,共4页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大鼠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丹参、红花)后丹酚酸B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 大鼠静脉给予丹红注射液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血浆样品酸化后经乙酸乙酯萃取.色谱条件为BEH ShieldRP18色谱柱(2.1 mm×100 mm...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大鼠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丹参、红花)后丹酚酸B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 大鼠静脉给予丹红注射液后,于不同时间点采血,血浆样品酸化后经乙酸乙酯萃取.色谱条件为BEH ShieldRP18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5%甲酸水溶液(29∶10∶61),体积流量0.3mL/min,检测波长286 nm,柱温为30℃.结果 丹酚酸B在0.170 5~31.40 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7.6%,方法回收率90.0% ~92.1%.丹酚酸B的t1/2和AUC0t分别为(1.21 ±0.69)h和(4.32±1.06) μg&#183;h/mL.丹酚酸B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结论 所建立的测定丹酚酸B血药浓度的色谱法内源性干扰峰少,灵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丹参 红花 红花丹酚酸B 药代动力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心功能不全伴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裴文楠 周敏 蒋宜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7期1298-1301,共4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心功能不全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重庆市急救中心老年医学科收治的180例老年心功能不全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80例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心功能不全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重庆市急救中心老年医学科收治的180例老年心功能不全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80例患者分为前列地尔组、丹红注射液组和联合治疗组,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联合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诊断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前列地尔组和丹红注射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52,P〈0.05;χ^2=15.402,P〈0.05)。三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与联合治疗组比较,前列地尔组、丹红注射液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心排量、心脏指数、左心室工作指数均小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患者低血压、脑出血、皮下出血、心率失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心功能不全伴不稳定心绞痛的老年患者,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治疗应用 红花/治疗应用 注射剂 前列地尔/治疗应用 心力衰竭/并发症 心绞痛 不稳定型/并发症
下载PDF
川芎 红花 丹参及其合并提取液中亚油酸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春 冯中宝 杨金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63-1565,共3页
目的:测定红花、川芎、丹参及其合并提取液中亚油酸的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使用HP-INNOWAX(30.0m×250μm×0.25μm)柱,Agilent6890N色谱工作站,采用外标一点法进行测定。结果:亚油酸甲酯在0.6~3.7μg内,进样量与峰面积... 目的:测定红花、川芎、丹参及其合并提取液中亚油酸的含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使用HP-INNOWAX(30.0m×250μm×0.25μm)柱,Agilent6890N色谱工作站,采用外标一点法进行测定。结果:亚油酸甲酯在0.6~3.7μg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回收率试验的RSD值均小于2%,平均回收率为101.57%,红花中亚油酸含量为1.004%,丹参为0.00066%,川芎为1.803%,红花/川芎为1.40%,红花/川芎/丹参为1.060%。结论:该法对于川芎等药材制剂的质量控制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油酸 川芎 红花 丹参 气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丹参红花汤剂浸泡双足联合介入治疗老年糖尿病足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磊 穆永旭 +3 位作者 闫瑞强 李启民 何俊峰 刘海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6期186-187,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用丹参红花汤剂浸泡双足与介入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老年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42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丹参红花汤剂浸泡双足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介入疗法。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3.6%,... 目的观察分析用丹参红花汤剂浸泡双足与介入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老年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42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丹参红花汤剂浸泡双足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介入疗法。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3.6%,总有效率为95.4,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红花汤剂浸泡和介入治疗结合的方法治疗老年糖尿病足,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临床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足 丹参红花汤剂浸泡 介入效果
下载PDF
藿芪灌注液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洪早 王东升 +6 位作者 苗小楼 张世栋 董书伟 闫宝琪 桑梦琪 那立冬 严作廷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共9页
目的建立藿芪灌注液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淫羊藿、红花、丹参与益母草进行TLC定性鉴别;使用Wonda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8∶72),柱温40℃,检测波长270nm,进样量10μL,流速1.0mL/min测定淫... 目的建立藿芪灌注液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淫羊藿、红花、丹参与益母草进行TLC定性鉴别;使用Wonda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8∶72),柱温40℃,检测波长270nm,进样量10μL,流速1.0mL/min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使用ZORBAX SB-C18柱(4.6mm×150mm,5μm),漂移管温度为90℃,载气流速为2.5L/min,流动相∶甲醇-水(65∶35),柱温40℃,流速1mL/min,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 TLC鉴别色谱图分离效果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专属性强,重复性好;测定淫羊藿苷与黄芪甲苷含量表明,分别在2.336~58.4μg/mL(r=0.999 9)和0.047 8~0.478mg/mL(r=0.999 6)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较好的线性关系;其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2%,RSD=0.45%和99.26%,RSD=1.46%.结论所建立的特征图谱专属性强、准确可行、简便、可快速用于定性鉴别、定量检测,可有效地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芪灌注液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红花 丹参 益母草 淫羊藿苷 黄芪甲苷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预测丹红有效组分配伍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慧渊 苗琦 +6 位作者 王江 罗斌 万海同 王文瑄 董炳耀 肖生斌 党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4-483,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丹参-红花药对配伍抗缺血性脑卒中的成分靶点、作用靶点,并对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模型进行相关作用靶点的实验验证。方法①通过系统药理学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丹参-红花药对配伍抗缺血性脑卒中的成分靶点、作用靶点,并对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大鼠模型进行相关作用靶点的实验验证。方法①通过系统药理学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TCMSP)、基因名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丹参-红花的有效成分、成分靶点及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并利用生物信息分析软件(Cytoscape3.8.0)构建成分靶点互作网络;利用David在线分析工具对目标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基因的京都百科全书和基因组(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②采用改良MCAO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和核转录因子-B(NF-kB)p65(NFkBp65)蛋白的阳性表达,探讨丹红配伍抗脑缺血损伤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结果①丹参-红花药对中筛选出87个有效成分,253个靶点,缺血性脑卒中疾病靶点1448个,药物与疾病相关靶点161个,通过GO分析得出730个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81个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CC),128个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通过KEGG分析得出127条信号通路。②免疫组化法和Real-time PCR测定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NLRP3炎症小体和NFkBp65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红配伍组和尼莫地平组NLRP3炎症小体和NFkBp6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丹红有效组分配伍能够通过NF-κB信号通路下调NLRP3炎症小体的释放,阻断炎症损伤环节,最终达到抗炎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丹参 红花 缺血性脑卒中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对九种天然产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理论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申亮 纪洪芳 +2 位作者 柴建国 张善飞 张红雨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2-338,共7页
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源自灯盏花、丹参、银杏和红花的九种天然产物——灯盏花乙素、焦袂康酸、3,5-二咖啡酰氧基奎宁酸、飞蓬酯B、丹酚酸B、丹参素、银杏双黄酮、银杏苦内酯B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O-H键解离焓和电离势,并以此为理论指标... 用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源自灯盏花、丹参、银杏和红花的九种天然产物——灯盏花乙素、焦袂康酸、3,5-二咖啡酰氧基奎宁酸、飞蓬酯B、丹酚酸B、丹参素、银杏双黄酮、银杏苦内酯B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O-H键解离焓和电离势,并以此为理论指标评价了其清除自由基活性。结果发现,在非极性溶剂中3,5-二咖啡酰氧基奎宁酸、飞蓬酯B、丹酚酸B、丹参素等均具有较高的活性;而在极性溶剂中,相比其它八种化合物,灯盏花乙素显示出优良的清除自由基活性,提示这些化合物有望作为药物的有效成分治疗自由基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 丹参 银杏 红花 抗氧化剂 量子化学计算
下载PDF
宫腔灌注丹红注射液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FET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董融 王宝娟 +3 位作者 马赛花 张玙 邱韵桓 夏天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70-974,共5页
目的探讨宫腔灌注丹红注射液对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FET治疗的薄型子宫内膜所致不孕症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患者均于月经第8~10天开始监测卵泡发育,卵... 目的探讨宫腔灌注丹红注射液对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FET治疗的薄型子宫内膜所致不孕症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患者均于月经第8~10天开始监测卵泡发育,卵泡直径14~18 mm时治疗组使用丹红注射液隔日进行宫腔灌注治疗,同一周期共灌注2~3次,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比较治疗后2组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类型、活产率、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周期取消率以及胚胎种植率。结果治疗组活产率、β-HCG阳性率及持续妊娠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内膜血流类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周期取消率、胚胎种植率、早期流产率、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灌注丹红注射液可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FET后的妊娠结局,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流 丹参 红花 注射剂 子宫内膜 丹红注射液 薄型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容受性
下载PDF
基于活血化瘀理论的中药配伍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3
16
作者 张琛 朱慧渊 +2 位作者 王江 韦克克 万海同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以丹红注射液为例,研究活血化瘀中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整理复习,从CIRI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及瘀血证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出发,重点... [目的]以丹红注射液为例,研究活血化瘀中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整理复习,从CIRI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及瘀血证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出发,重点分析以丹红注射液为代表的活血化瘀中药防治CIRI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结果]炎症反应在CIRI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中医活血化瘀理论的瘀血证与炎症反应的关系密不可分。瘀血证的病理实质包括了多种致炎细胞因子造成组织器官水肿、血栓形成及相关炎症通路激活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而活血化瘀疗法可以从不同方面通过不同途径调节CIRI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如活血化瘀的代表药物丹红注射液能抑制CIRI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10的分泌,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利于缓解脑组织损伤,防止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结论]对活血化瘀中药防治CIRI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可以为临床防治CIRI的新药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丹参 红花 中药配伍 炎症反应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评价优选葶苈生脉方中丹参、红花提取工艺 被引量:4
17
作者 史红星 张华潭 +1 位作者 张静宜 李春花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12期1317-1320,1335,共5页
目的:优选葶苈生脉方中丹参、红花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丹参酮I、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成分的含... 目的:优选葶苈生脉方中丹参、红花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丹参酮I、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种成分的含量。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60%乙醇超声提取4次,每次50 min。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红花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丹参酮I 丹参酮ⅡA 隐丹参酮 羟基红花黄色素
下载PDF
探讨概率神经网络在中药有效组分丹红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斌 王文瑄 +3 位作者 王江 苗琦 朱慧渊 董炳耀 《中医药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36-40,共5页
中药有效组分配伍是基于中医方剂配伍理论,以组效关系为基础,阐述中药有效组分的量效关系及其作用机理,成为现今中医药研究的重点。然而,定量评价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研究报道较少,研究方法较为单一,限制了中医方剂的发展进程。本文以中... 中药有效组分配伍是基于中医方剂配伍理论,以组效关系为基础,阐述中药有效组分的量效关系及其作用机理,成为现今中医药研究的重点。然而,定量评价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的研究报道较少,研究方法较为单一,限制了中医方剂的发展进程。本文以中药丹参红花组分配伍为示范,针对M个丹参红花配伍实验组,每组N个样本,T个检测指标的实验数据,建立概率神经网络(PNN)分类模型,筛选最佳丹参红花组分配伍组,寻找最佳配伍组的剂量,旨在为中药有效组分配伍规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神经网络 丹参 红花 组分配伍
下载PDF
红花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疗效、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69
19
作者 张春燕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临床疗效、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6 8例病人分为红花组 36例和丹参组 32例 ,分别予红花注射液 4 0mL ,复方丹参注射液 16mL ,iv ,gtt,qd ,共治疗 4wk。结果 :2组均能提高疗效 ,降低血脂...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临床疗效、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6 8例病人分为红花组 36例和丹参组 32例 ,分别予红花注射液 4 0mL ,复方丹参注射液 16mL ,iv ,gtt,qd ,共治疗 4wk。结果 :2组均能提高疗效 ,降低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 ,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0 .0 1)。总有效率红花组为 95% ,丹参组为84 %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红花组降低血液流变学作用较丹参组明显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0 .0 1)。结论 :红花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液微循环 ,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中医药疗法 红花注射液 治疗 疗效 血脂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乐脉颗粒并用氟桂利嗪治疗颈性眩晕 被引量:1
20
作者 韦伟国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1-152,共2页
目的 :观察乐脉颗粒加氟桂利嗪对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诊断为颈性眩晕的病人 70例分为治疗组 35例 [男性 10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71a±s12a(5 3~ 85a) ],给予乐脉颗粒 3g ,po ,tid ,加氟桂利嗪 5mg ,po ,qd ;对照组 35例 [男性 ... 目的 :观察乐脉颗粒加氟桂利嗪对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诊断为颈性眩晕的病人 70例分为治疗组 35例 [男性 10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71a±s12a(5 3~ 85a) ],给予乐脉颗粒 3g ,po ,tid ,加氟桂利嗪 5mg ,po ,qd ;对照组 35例 [男性 8例 ,女性2 7例 ,年龄 70a± 7a(5 5~ 78a) ],单用氟桂利嗪 5mg ,po ,bid。 2组疗程均为 10wk。结果 :随访 3mo ,治疗组总有效率 97% ,对照组为 71%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脉颗粒 氟桂利嗪 颈性眩晕 血流障碍 选择性钙通道阻滞药 药物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