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丹红(粉针)-中间体-药材HPLC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唐旭利 刘静 +2 位作者 李国强 钟惠民 张静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5,共5页
探讨中药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方法,运用Agilent 1100 DAD-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色谱条件:大连依利特SinoChrom ODS-BP(250 mm×4.6 mm,5μm)色谱柱,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20μ... 探讨中药指纹图谱相关性研究方法,运用Agilent 1100 DAD-HPLC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色谱条件:大连依利特SinoChrom ODS-BP(250 mm×4.6 mm,5μm)色谱柱,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20μL。建立了的相同条件下丹红注射剂、中间体和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所建立的指纹图谱个峰分离度较好,指纹信息完整,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规范。进一步利用相似度分析软件进行了指纹图谱相关性分析,揭示了丹红注射剂与中间体和药材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及相对峰面积参数,可作为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剂 丹参 红花 指纹图谱相关性 HPLC
下载PDF
HPLC-DAD同时测定丹参中原儿茶醛、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四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5
2
作者 何昱 成金乐 +3 位作者 徐吉银 徐小娜 张华秀 梁逸曾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4期688-692,共5页
目的:研究丹参指纹图谱全貌并同时测定不同种植地区、不同采摘批次丹参药材中的活性成分原儿茶醛、丹酚酸B、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的含量,研究新的丹参质量控制指标。方法:本文针对不同批次丹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及紫外-可见光二极管... 目的:研究丹参指纹图谱全貌并同时测定不同种植地区、不同采摘批次丹参药材中的活性成分原儿茶醛、丹酚酸B、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的含量,研究新的丹参质量控制指标。方法:本文针对不同批次丹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及紫外-可见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技术(HPLC—DAD),以乙腈-水(含0.026%磷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0nm,柱温24℃=。结果:10个批次丹参提取液中,原儿茶醛浓度在0.375~6μg·mL-1,丹酚酸B浓度在65~390μg·mL-1,隐丹参酮浓度在2.2~22μg·mL-1,丹参酮ⅡA浓度在2.5~25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原儿茶醛的含量为0.00124%。0.00205%,丹酚酸B的含量为7.26%~9.94%,隐丹参酮的含量为0.190%~0.568%,丹参酮ⅡA含量为0.512%~1.252%。结论:应用HPLC—DAD法同时对丹参中原儿茶醛、丹酚酸B、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同时将它们作为丹参的质量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原儿茶醛 丹酚酸B 隐丹参酮 丹参酮ⅡA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可见光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下载PDF
丹参的不同鉴别方法 被引量:7
3
作者 曹珍 谢晓亮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861-1863,共3页
通过检索相关的文献,分别从植物形态、植物分类,显微特征,以及薄层层析法、紫外光谱鉴别法及指纹图谱、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丹参进行鉴别区分,进而对丹参进行质量控制。
关键词 丹参 鉴别
下载PDF
丹参组织培养再生苗性状变异 被引量:2
4
作者 赵东利 王术烽 +3 位作者 关玉伟 申祥凤 杜俊锋 仲士杰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7-9,共3页
为探明本文作者前期研究中获得的丹参组织培养再生苗是否会出现性状变异,将丹参组织培养再生苗与野生植株间进行了性状对比研究,丹参组织培养再生苗经温室驯化和大田栽培,发现其部分生物学性状发生变异,表现为:试管苗驯化植株冠幅较大,... 为探明本文作者前期研究中获得的丹参组织培养再生苗是否会出现性状变异,将丹参组织培养再生苗与野生植株间进行了性状对比研究,丹参组织培养再生苗经温室驯化和大田栽培,发现其部分生物学性状发生变异,表现为:试管苗驯化植株冠幅较大,高度明显变矮且茎部粗壮,根部表现出强烈分生能力,叶片由5出叶变为3出叶为主,叶形由长椭圆形变为卵圆形。说明组织培养过程可以造成生物学性状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生物学性状
下载PDF
丹参和天麻素在大鼠脑出血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洁 吴珊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血肿周围细胞免疫机制及丹参、天麻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HE方法,观察40只大鼠尾壳核脑出血后3、7 d及药物治疗组的血肿周围区域CD3+、CD8+淋巴细胞的表达和微血管增生情况。结果: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存... 目的:探讨脑出血血肿周围细胞免疫机制及丹参、天麻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HE方法,观察40只大鼠尾壳核脑出血后3、7 d及药物治疗组的血肿周围区域CD3+、CD8+淋巴细胞的表达和微血管增生情况。结果: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存在CD3+、CD8+淋巴细胞表达。在脑出血3 d时丹参和天麻治疗组血肿周围CD3+淋巴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淋巴细胞数低于对照组。丹参组在此期间血管增生明显。出血7 d后丹参治疗组血肿周围CD3+淋巴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淋巴细胞数低于对照组;而天麻组CD3+淋巴细胞数下降,但血管增生显著。结论:丹参和天麻素在脑出血治疗过程中均表现出免疫调节和血管增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淋巴细胞 丹参 天麻
下载PDF
丹参水浸提液的荧光光谱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寇自农 朱靖博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9-112,共4页
采用三维和二维荧光法对中药丹参水浸提液的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丹参水浸提液在三维荧光等高线光谱中出现2个荧光峰,其激发波长分别为243、337nm,发射波长为437nm。丹参素、丹参酚酸A、丹参酚酸B及原儿茶醛与丹参水浸提液的二维荧光... 采用三维和二维荧光法对中药丹参水浸提液的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丹参水浸提液在三维荧光等高线光谱中出现2个荧光峰,其激发波长分别为243、337nm,发射波长为437nm。丹参素、丹参酚酸A、丹参酚酸B及原儿茶醛与丹参水浸提液的二维荧光光谱比较研究表明,丹参水浸提液的荧光光谱是各种丹参酚酸化合物的荧光光谱的叠加,其中丹参酚酸B对丹参水浸提液荧光强度贡献最大,且荧光发射波长相同。在近中性条件下,丹参水浸提液荧光强度与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以作为定量分析丹参巾总酚酸的依据。丹参水浸提液的三维荧光光谱具有指纹图谱特征,可以用于丹参的定性鉴别。在pH7.0~12.7丹参水浸提液荧光发射光强度随pH增大呈现递减甚至消失的变化,同时丹参素的380nm荧光有所增强,丹参酚酸化合物在碱性环境下易于水解应该是其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荧光光谱 丹参酚酸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评价丹参对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郑荣琴 苏中振 +3 位作者 任杰 杨桂林 蔡银科 姚集音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0年第4期215-216,共2页
目的 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系统血流,评价丹参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影响,并探讨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肝硬化患者分为丹参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8~12周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及脾... 目的 通过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系统血流,评价丹参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影响,并探讨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肝硬化患者分为丹参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及治疗8~12周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及脾静脉的管径、最大流速及血流量,比较治疗前后血流参数的变化。结果 丹参治疗2周及8~12周后门静脉血流速度持续加快,门静脉管径、脾静脉管径及血流量持续下降,差异有显著性,而门静脉血流量无明显变化,对照组各项血流参数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丹参可降低门脉阻力,加快门静脉血流速度,同时降低脾静脉血流量,达到降低门脉压的效果。多普勒超声检测门脉系统血流有助于评价药物治疗门脉高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超声 血流动力学 门脉 丹参 肝硬化
下载PDF
新鱼腥草素钠治疗进行期银屑病2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彭晶琪 刘宁海 《实用全科医学》 2005年第5期439-440,共2页
目的比较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治疗进行期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58例确诊的进行期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治疗,10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后分别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结束3个月后进行远期... 目的比较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治疗进行期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58例确诊的进行期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治疗,10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后分别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结束3个月后进行远期疗效评价。结果新鱼腥草素钠治疗进行期银屑病总有效率高于丹参,尤其在中远期疗效方面较丹参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在短期疗效和中长期疗效方面均优于丹参注射液,可以成为治疗进行期银屑病较为有效的中成药制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鱼腥草素钠 丹参 进行期银屑病 鱼腥草素钠 疗效观察 治疗 丹参注射液 远期疗效评价 银屑病患者 显著性差异
下载PDF
丹参针配合黄芪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9
作者 戴伟霞 《中医临床研究》 2013年第14期73-74,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针配合黄芪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吸氧、吸痰等对症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针及黄芪针进行辅助治疗。结果... 目的:观察丹参针配合黄芪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吸氧、吸痰等对症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针及黄芪针进行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43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32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1.7%。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有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丹参针配合黄芪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黄芪 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生长调节物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对丹参中丹酚酸类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春丽 梁宗锁 +2 位作者 李殿荣 刘岩 刘峰华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1-188,共8页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生长调节物质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JA)、赤霉素(GA3)对不同生长时期丹参植株中非结构糖含量、碳/氮比及根中丹酚酸类物质积累的影响;并进一步测定培养基中不同浓度蔗糖、葡萄糖、果糖对丹参毛状根中丹酚酸类物...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生长调节物质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JA)、赤霉素(GA3)对不同生长时期丹参植株中非结构糖含量、碳/氮比及根中丹酚酸类物质积累的影响;并进一步测定培养基中不同浓度蔗糖、葡萄糖、果糖对丹参毛状根中丹酚酸类物质积累的影响,对盆栽实验的结论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SA处理的丹参幼苗及花后期植株中蔗糖含量有增加趋势,而MeJA处理的丹参幼苗及花后期植株及GA3处理的丹参花后期植株中蔗糖积累均有降低趋势;且SA、MeJA和GA3处理对花后期植株地上和地下部分碳/氮比的影响不同。然而,SA和MeJA处理的丹参幼苗及花后期植株地上部分和根中还原糖含量、GA3处理的花后期植株根中还原糖含量均显著增加;同时,SA和MeJA处理的丹参幼苗根中迷迭香酸含量,以及SA、MeJA、GA3处理的花后期植株根中迷迭香酸含量和丹酚酸类总量显著增加。毛状根培养结果进一步证明,葡萄糖促进毛状根中迷迭香酸的产生,增加丹酚酸类总量,毛状根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积累及丹酚酸类总量与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不相关。可见,丹参(植株)根中丹酚酸类物质的产生和积累受SA、MeJA和GA3的诱导,其与碳/氮比及植株中蔗糖含量没有相关性,推测植株中葡萄糖含量的增加促进根中丹酚酸类物质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丹酚酸类物质 生长调节物质 蔗糖 葡萄糖
原文传递
白花丹参与紫花丹参不同部位水溶性成分含量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英杰 李玉琴 +3 位作者 冯蕾 夏召华 张凤 赵晓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31-733,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白花丹参与紫花丹参不同部位的水溶性成分含量。方法:采用毛细管电泳-场强放大样品堆积法对2种丹参的5种水溶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种丹参不同部位的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结论:2种丹参都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关键词 白花丹参 紫花丹参 毛细管电泳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白花丹参不同部位水溶性有效成分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英杰 李玉琴 +3 位作者 杨娜娜 李大伟 赵晓民 夏作理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2592-2594,共3页
目的:建立以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快速分离和测定白花丹参不同部位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新体系。方法: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75μm×50.2cm,有效长度为40cm),以5mmol·L-1磷酸-硼砂缓冲液(pH7.4)为介质,压力进样(0.5psi)4s,20kV... 目的:建立以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快速分离和测定白花丹参不同部位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新体系。方法:采用未涂层石英毛细管柱(75μm×50.2cm,有效长度为40cm),以5mmol·L-1磷酸-硼砂缓冲液(pH7.4)为介质,压力进样(0.5psi)4s,20kV恒压分离,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为25℃。结果:8min内白花丹参样品中的原儿茶醛、丹参素、原儿茶酸完全基线分离;三者的检测浓度均在2.5~200.0μg·mL-1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三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4%、99.99%、100.01%,RSD分别为1.75%、1.73%、1.74%。结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回收率及线性关系,可用于定量测定白花丹参中3种水溶性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法 原儿茶醛 丹参素 原儿茶酸 白花丹参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