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eric Intertextuality: A Case Study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San Guo Yan Yi
1
作者 Wenqing Peng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18年第3期131-144,共14页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transformation often happens at the linguistic and semantic levels since translation between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inevitably entails changes to a text. This transformation is sometimes one ...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transformation often happens at the linguistic and semantic levels since translation between two different languages inevitably entails changes to a text. This transformation is sometimes one of genre, for example, from novel genre of the original text to drama genre of the translated text. This paper takes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San Guo Yan Y/, a classic Chinese historical novel originally composed in the fourteenth century, as its case study as some early excerpted versions are in prose, verse, drama, textbook and other genres. Two partial translations are analysed in detail: one that has been retranslated as drama and the other as a collection of fairy tales. The classic interpretation of intertextuality (mosaic relations between texts) is thus extended in this paper to the level of genre where genre traditions play a role in spelling out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exts. Moreover, this research may contribute to ou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ymmetry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ry traditions in gen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RE INTERTEXTUALITY san guo yan yi early excerpted translations
原文传递
Self-Retranslation as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Two Special Cases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San Guo Yan Yi
2
作者 Wenqing Peng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17年第2期110-127,共18页
According to Jakobson's definition,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involves rewording an already translated text in the same target language; however, discussions on a special kind of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Self-Retr... According to Jakobson's definition,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involves rewording an already translated text in the same target language; however, discussions on a special kind of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Self-Retranslation, i.e. the translator retranslating his or her own previous versions, are few. This paper examines Self-Retranslation from within the wider perspective of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Two issues, which are the real relation between the source text and the target text, and self-referentiality framed in self-retranslator's mind, are proposed and elaborated, based on two intralingual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 San Guo Yan Y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lf-Retranslation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san guo yan yi
原文传递
Unreliable Paratexts in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A Case Study of an Excerpted English Translation of San Guo Yan Yi
3
作者 Wenqing Peng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19年第1期116-137,共22页
This paper contains a charge of plagiarism in which Cheung Yik-man, the translator of a classic Chinese novel San Guo Yan Yi, failed to acknowledge the existing translation by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 while Cheung&... This paper contains a charge of plagiarism in which Cheung Yik-man, the translator of a classic Chinese novel San Guo Yan Yi, failed to acknowledge the existing translation by Yang Xianyi and Gladys Yang while Cheung's retranslation is extremely close to Yangs' with some changes only in the first two chapters. In this case, paratexts to Cheung Yikman's version covered up the behaviour of plagiarism,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Lawrence Venuti's discussion of paratexts' function in his 2004 essay as "an immediate form of intertextuality" and "make[s] explicit the competing interpretation".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unreliability of paratexts in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based on a case in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San Guo Yan Yi: Cheung Yik-man's translation of "The Battle of the Red Cliff" excerpted from the no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RANSLATION paratexts PLAGIARISM san guo yan yi English TRANSLATION
原文传递
《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中回目的翻译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晓莉 张志全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4-168,共5页
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其核心理论是目的论。目的论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过程。文章以目的论为理论视角,对《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中回目的翻译进行对比研究,结合实例发现:由于翻译目的和翻译... 功能派翻译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其核心理论是目的论。目的论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过程。文章以目的论为理论视角,对《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中回目的翻译进行对比研究,结合实例发现:由于翻译目的和翻译纲要的不同,两位译者泰勒和罗幕士对《三国演义》中回目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翻译方法,呈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论 《三国演义》 回目 翻译目的 翻译纲要
下载PDF
译者翻译倾向研究——以邓罗和罗慕士英译《三国演义》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文强 汪田田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54-59,共6页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翻译学界开始逐渐重视邓罗与罗慕士的两个《三国演义》全英译本。然而就这两个译本的比较而言,学术界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褒罗贬邓"的倾向,即绝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罗慕士译本在传递原著内容方面更胜邓罗译...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翻译学界开始逐渐重视邓罗与罗慕士的两个《三国演义》全英译本。然而就这两个译本的比较而言,学术界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褒罗贬邓"的倾向,即绝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罗慕士译本在传递原著内容方面更胜邓罗译本一筹。我们应当还原两个译本产生时的历史文化语境,对它们做出公允的评价。两位译者在译本中体现出的翻译倾向与历史文化语境影响下的不同翻译目的、不同出版社、译者的语言能力及工作模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英译 邓罗 罗慕士
下载PDF
中国古代科技的英译探究——以《三国演义》两个译本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文强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07-110,共4页
中国古代科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如何处理它们的翻译问题却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三国演义》中出现了许多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其中,以诸葛连弩、霹雳车、麻沸散与木牛流马最具有代表性。本文基于《三国演义》的... 中国古代科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如何处理它们的翻译问题却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三国演义》中出现了许多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其中,以诸葛连弩、霹雳车、麻沸散与木牛流马最具有代表性。本文基于《三国演义》的两个英译本,探讨译者如何处理这些古代科技的翻译问题,为有效传递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 文化 三国演义 英译
下载PDF
《三国志通俗演义》叙事特征散论 被引量:1
7
作者 楼含松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32-138,共7页
《三国志通俗演义》在叙事技巧上既继承了通俗小说的特点 ,又吸收了古代史书笔法 ,使得这部小说不同于一般通俗小说 ,在文化品格。
关键词 《三国志通俗演义》 叙事结构 史书笔法 宏观叙事 全知叙事 古代小说 通俗小说 叙事速度 文学研究
下载PDF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三国志演义》虚实艺术新论 被引量:1
8
作者 关四平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80-85,共6页
对《三国志演义》虚实问题的评价 ,迄今仍众说纷纭 ,褒贬不一。本文从七个方面多角度透视了其虚实艺术模式 ,认为 :作为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其虚实艺术成功的奥秘 ,关键在于宏观总体实与微观具体虚的和谐统一。宏观上与史实合拍 ,切合... 对《三国志演义》虚实问题的评价 ,迄今仍众说纷纭 ,褒贬不一。本文从七个方面多角度透视了其虚实艺术模式 ,认为 :作为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其虚实艺术成功的奥秘 ,关键在于宏观总体实与微观具体虚的和谐统一。宏观上与史实合拍 ,切合历史小说的个性特征 ;微观上的虚构成分 ,又充分发挥了其艺术创造力 ,体现出小说艺术的共性特征。宏观与微观的交融 ,形成了其实中有虚、寓虚于实的总体特征 ,成为中国历史小说虚实艺术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演义》 虚实艺术 宏观实 微观虚 评价 历史小说 人物塑造 情节 小说艺术
下载PDF
《三国演义》泰勒译本中中国特色文化的缺失——以《三国演义》第一回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志龙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77-83,共7页
从中国特色文化词汇和文体风格的角度对《三国演义》两个译本:泰勒译本和罗慕士译本的第一回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泰译本存在漏译、模糊翻译、误译和文体风格缺失的现象,并尝试给出了一些词汇的译法。最后提出,在顾及读者理解的基础上... 从中国特色文化词汇和文体风格的角度对《三国演义》两个译本:泰勒译本和罗慕士译本的第一回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泰译本存在漏译、模糊翻译、误译和文体风格缺失的现象,并尝试给出了一些词汇的译法。最后提出,在顾及读者理解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文化优先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中国特色文化 异化 翻译策略
下载PDF
《三国演义》邓罗译本差译之伪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甜 《海外英语》 2014年第21期141-143,共3页
英国人邓罗(C.H.Brewitt-Taylor,1857-1938)第一个翻译了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让西方人放眼看中国,了解千年之前的中国社会全貌。然而,西方评论界在评价邓罗译本时,却一致认为"1959年重印本中由米勒(Roy Andrew Miller)著写... 英国人邓罗(C.H.Brewitt-Taylor,1857-1938)第一个翻译了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让西方人放眼看中国,了解千年之前的中国社会全貌。然而,西方评论界在评价邓罗译本时,却一致认为"1959年重印本中由米勒(Roy Andrew Miller)著写的导言对读者很有帮助,但邓罗的译文不确切、错误的地方不少且原文中的诗多半被删去了,不能使读者顺利、全面地理解原文"。2[1]如此看来,西方评论界没有将邓罗英译本视为精品,自然也未给予应有的关注。实际上,这样的评价是有失公允的,以下从译本的频繁重印、社会影响、同时代的赞誉以及译本中的若干佳译等方面驳斥"《三国演义》邓罗译本差译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邓罗译本 差译 佳译
下载PDF
2011—2017年《三国演义》英译研究评述及启示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志龙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89-93,共5页
本文按照2011年文军、李培甲对国内《三国演义》英译研究系统评述的思路,从总括性介绍、译者研究、译介史等角度对近七年的《三国演义》英译研究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国内研究无论是研究视角还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新的突破,... 本文按照2011年文军、李培甲对国内《三国演义》英译研究系统评述的思路,从总括性介绍、译者研究、译介史等角度对近七年的《三国演义》英译研究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现国内研究无论是研究视角还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新的突破,但国外研究仍然很少见。笔者提出,为了实现中国文学"走出去",文学翻译工作者和研究者既要吸取葛浩文的经验,又要对外译作品的接受度做及时有效的跟踪调查,再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英译研究 国外研究 中国文学“走出去”
下载PDF
史传文学与信史的联系与区隔——以“三国”为例
12
作者 冯天瑜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5-139,共5页
本文以讲史小说《三国演义》与史书《三国志》的联系与区隔说明:"文"与"史"固然不宜截然分家,但决不能混淆,文史各有职能侧重,文学求美,史学求真,二者的主要功能不能相互取代,以文代史,便会导致"观者惑乱"... 本文以讲史小说《三国演义》与史书《三国志》的联系与区隔说明:"文"与"史"固然不宜截然分家,但决不能混淆,文史各有职能侧重,文学求美,史学求真,二者的主要功能不能相互取代,以文代史,便会导致"观者惑乱"。作为"观者"的我们,要想在历史真实的认识上不受"惑乱",应当学会把握信史与史传文学的联系性与差异性,把握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 《三国志》 《三国演义》 信史 史传文学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中英文平行语料库的研制与创建
13
作者 刘克强 沈映梅 《红河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34-39,共6页
文章以实际创建的《三国演义》中英文平行语料库为例,介绍其设计思路、设计方案.主要探讨语料划分、标注、对齐、软件开发等问题,旨在为个人创建一本多译平行语料库提供帮助,为系统研究《三国演义》及其翻译提供一个网络平台.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平行语料库 标注 对齐 网络平台
下载PDF
《录鬼簿续编》中“罗贯中”条再议——兼谈《风云会》与《三国演义》
14
作者 苏焘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9-42,共4页
近年来,对《录鬼簿续编》记载的罗贯中其人是否为《三国演义》作者开始有了质疑和论争,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新的有关于罗氏生平的有力证据。笔者以为,根据对《续编》内部的一些推导,不能否认此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作者为一人的同一可能性... 近年来,对《录鬼簿续编》记载的罗贯中其人是否为《三国演义》作者开始有了质疑和论争,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新的有关于罗氏生平的有力证据。笔者以为,根据对《续编》内部的一些推导,不能否认此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作者为一人的同一可能性,同时对两部作品的大致比较也可看出些相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贯中 《录鬼簿续编》 《风云会》 《三国演义》
下载PDF
邓罗、罗慕士《三国演义》英译本形式美的再现
15
作者 张志龙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81-86,共6页
《三国演义》进入英语世界有大约200年的历史,但在西方的影响力不大,读者和研究者均不多。该文从古典诗歌、四/三字格的翻译及篇章结构的角度考察罗慕士和邓罗译本的语言美的再现,并认为古汉语的凝练、人物众多对中国古典文学"走出... 《三国演义》进入英语世界有大约200年的历史,但在西方的影响力不大,读者和研究者均不多。该文从古典诗歌、四/三字格的翻译及篇章结构的角度考察罗慕士和邓罗译本的语言美的再现,并认为古汉语的凝练、人物众多对中国古典文学"走出去"和文学翻译工作者构成了一定的挑战。只有将语言的形式美译好了,中国文学的宝贵财富才能被海外更多的读者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形式美 中国古典文学“走出去”
下载PDF
《三国志演义》童谣略说
16
作者 廖瑜 《红河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84-86,共3页
童谣在古代文化中往往被认为能够预示世运或人事,因此在许多叙事性作品中常常利用童谣以求达到某种既定的叙事效果。在《三国志演义》中亦是如此。无论是其源泉的《三国志》还是之后的嘉靖本,亦或今日流传度最广的毛评本,都或多或少的... 童谣在古代文化中往往被认为能够预示世运或人事,因此在许多叙事性作品中常常利用童谣以求达到某种既定的叙事效果。在《三国志演义》中亦是如此。无论是其源泉的《三国志》还是之后的嘉靖本,亦或今日流传度最广的毛评本,都或多或少的引用了童谣。童谣在"三国"故事的叙事过程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同时童谣还具有一定的功能意义。而正是基于这些因素,某些童谣逐渐淘汰出"三国"故事的叙述,而又有新的童谣进入"三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演义 童谣 功能 演进
下载PDF
从夷陵之战的描写看《三国志通俗演义》的虚构艺术
17
作者 王前程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7-10,共4页
三国时期的吴蜀夷陵之战是罗贯中笔下"三大战役"之一,不仅在战争指挥艺术上堪称经典之战,在文学描写上亦堪称经典之笔。作者通过虚夸战争规模、改造战争性质、层层设置波澜等手段,大大增强了夷陵之战的传奇色彩,充分显示了《... 三国时期的吴蜀夷陵之战是罗贯中笔下"三大战役"之一,不仅在战争指挥艺术上堪称经典之战,在文学描写上亦堪称经典之笔。作者通过虚夸战争规模、改造战争性质、层层设置波澜等手段,大大增强了夷陵之战的传奇色彩,充分显示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精妙的虚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通俗演义》 夷陵之战 虚构艺术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中语义修辞翻译的对比分析
18
作者 张志龙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68-73,共6页
《三国演义》的英译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尝试从明喻、暗喻、俗语、夸张、双关等语义修辞的角度对比评析罗慕士和邓罗的译本。对比发现,两位译者灵活采用直译、意译等多种翻译策略,也能从字里行间看出译者的汉学功底。虽有少许过失,但仍... 《三国演义》的英译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尝试从明喻、暗喻、俗语、夸张、双关等语义修辞的角度对比评析罗慕士和邓罗的译本。对比发现,两位译者灵活采用直译、意译等多种翻译策略,也能从字里行间看出译者的汉学功底。虽有少许过失,但仍不失为我国翻译教学的优秀译例,为《三国演义》走向西方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翻译策略 语义修辞 中国文化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箭伤疗救及其文学书写--从《三国志演义》“拔矢啖睛”“刮骨疗毒”说起
19
作者 刘海燕 郑瑶 《中医药文化》 2021年第2期134-142,共9页
箭伤是古代军将必须直面的创痛。古籍中关于军将箭伤的记载与中国外科医术以及中医药疗法密切相关。"刮骨疗毒"是较早有确切文字记载,治疗箭伤的骨科病灶清除术和扩创术的应用案例,在后世流传甚广。小说《三国志演义》以"... 箭伤是古代军将必须直面的创痛。古籍中关于军将箭伤的记载与中国外科医术以及中医药疗法密切相关。"刮骨疗毒"是较早有确切文字记载,治疗箭伤的骨科病灶清除术和扩创术的应用案例,在后世流传甚广。小说《三国志演义》以"刮骨疗毒""拔矢啖睛"等情节,成为箭伤文学书写的经典之作。通过对《三国志演义》中箭伤叙事有关箭伤的历史记载进行细致分析,进一步梳理古代箭伤疗救的医药文化与文学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箭伤 “刮骨疗毒” “拔矢啖睛” 《三国志演义》 文学书写
下载PDF
从《三国志》和《三国志演义》谈张飞形象的转变
20
作者 崔新 《陇东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3-56,共4页
张飞是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一员战将,也是三国时期蜀汉集团最为重要的武将之一。在《三国志演义》这部小说中,小说家罗贯中对张飞这个形象的创作可谓着墨众多,下功极深。他不仅忠实于历史上张飞真实的形象,并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对其进行... 张飞是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一员战将,也是三国时期蜀汉集团最为重要的武将之一。在《三国志演义》这部小说中,小说家罗贯中对张飞这个形象的创作可谓着墨众多,下功极深。他不仅忠实于历史上张飞真实的形象,并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对其进行加工改造,使得张飞性格突出、形象鲜明。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张飞究竟如何,是什么样,却值得商榷。本文首先列举了《三国志》和《三国志演义》中张飞形象的异同,并对"假张飞"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张飞真实的形象进行了探讨,此外,还对其形象转变所带来的影响及其意义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 《三国志演义》 张飞 形象转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