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凤凰出版社《俞樾全集》本《七侠五义》述介
1
作者 理凌云 翟超群 《嘉应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3-65,共3页
《七侠五义》整理本甚夥,但都未能尽善。凤凰出版社《俞樾全集》本《七侠五义》后出转精,为一般读者与相关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更规范可靠的新整理本,本文即对此加以评介。
关键词 《七侠五义》 《三侠五义》 俞樾 凤凰出版社 古籍整理
下载PDF
由“侠与儒”的融合到“侠与法”的合流——从《水浒传》到《三侠五义》看明清武侠小说的精神流变 被引量:1
2
作者 方刚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128-131,共4页
明代武侠小说《水浒传》的出现,使武侠小说创作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一时期的武侠小说在继承太史公侠义精神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重新的解构和整合,加上了"忠"的思想,使这一时期的武侠小说嬗变为忠义武侠,即"侠与儒"... 明代武侠小说《水浒传》的出现,使武侠小说创作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一时期的武侠小说在继承太史公侠义精神的基础上,又对其进行了重新的解构和整合,加上了"忠"的思想,使这一时期的武侠小说嬗变为忠义武侠,即"侠与儒"的融合。而清代侠义小说《三侠五义》的出现,又使武侠小说创作发生一变,即侠义小说与公案小说的合流,形成了清官断案、诸侠辅佐的小说创作新模式,这就是"侠义公案小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侠与法"的合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三侠五义》 侠与儒 侠与法
下载PDF
从《三侠五义》、《小五义》看清代的话本小说 被引量:1
3
作者 程毅中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58-162,共5页
《三侠五义》、《小五义》都是由说唱兼备的话本发展而来的“平话小说”,《小五义》还保留了较多的说唱文学的特征。由此可见,说话艺术一直绵延到清末,话本作为俗文学,具有口头文学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点。
关键词 《三侠五义》 《小五义》 清代话本小说
下载PDF
论香港邵氏影片《冲霄楼》对小说《三侠五义》的影像改编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凡 《安康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43-47,共5页
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投资、张彻导演的影片《冲霄楼》在情节改编方面强化了原著《三侠五义》的叙事悬念和诙谐意趣,这既反映了原著本身对于影像改编所具有的先在性影响,亦和文学转化为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转变不无关系;同时,影片又... 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投资、张彻导演的影片《冲霄楼》在情节改编方面强化了原著《三侠五义》的叙事悬念和诙谐意趣,这既反映了原著本身对于影像改编所具有的先在性影响,亦和文学转化为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转变不无关系;同时,影片又借助对白玉堂的形象塑造及其独闯冲霄楼、殒命铜网阵这一原著人物命运结局的影像呈现,不仅凸显出张彻武侠电影以男性英雄的深厚情谊为核心的"阳刚电影美学"特征,而且也潜在地折射出其本人的创作主体意识对于文学改编中的主题诠释、人物重塑、风格嬗变等诸多方面所具有的主导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霄楼》 《三侠五义》 情节悬念 诙谐色彩 导演创作意识
下载PDF
谈《忠烈侠义传》中的侠客形象
5
作者 周玮 《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51-52,58,共3页
通过对侠客形象的改变及其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的阐述与分析,指出《三侠五义》在突出"忠烈侠义"的典型性格的基础上,更注重人物的真实性与个性化的特征。
关键词 《三侠五义》 续书 侠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