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门医派葛氏伤科正骨手法联合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1
作者 吴晨熙 汤晓晨 孟祥奇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1期94-98,共5页
目的:比较吴门医派葛氏伤科正骨手法联合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与外侧“L”形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苏州市中医医院治疗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 目的:比较吴门医派葛氏伤科正骨手法联合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与外侧“L”形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苏州市中医医院治疗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采取吴门医派葛氏伤科正骨手法联合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2例,采取外侧“L”形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手术前后的跟骨长度、宽度、高度、Bohler角、Gissane角及术后6个月的Maryland足功能评分和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ankle Society,AOF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两组患者的术前等待时间、骨折愈合时间、Maryland评分和AOF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跟骨长度、宽度、高度、Bohler角和Gissane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跟骨长度、宽度、高度、Bohler角和Gissane角术后明显恢复(P<0.05),且术后6个月与术后即刻比较丢失不明显(P>0.05)。传统切开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微创组(P<0.05)结论:吴门医派葛氏伤科正骨手法联合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与外侧“L”形入路钢板内固定均可有效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且吴门医派葛氏伤科正骨手法联合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创伤小、操作快,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克氏针内固定 外侧“L”形入路 sanders分型
下载PDF
一期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临床疗效的探讨
2
作者 杜洪洋 谢斌 +1 位作者 徐潭潭 沈铁辉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3期172-175,共4页
目的研究一期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术中植骨与不植骨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一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根据术中... 目的研究一期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术中植骨与不植骨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一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根据术中是否植骨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均不植骨,研究组患者均植骨,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及踝与后足美国足外科协会(AOFAS)评分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及踝与后足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研究组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及踝与后足AOF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nders IV型跟骨骨折患者一期开放复位内固定并进行植骨在远期功能恢复上优于不植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分型 植骨
下载PDF
经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非随机对照研究
3
作者 杜玉杰 程仲武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4期58-60,共3页
目的探究经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术(STA)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术(ELA)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对踝关节功能、患肢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太仓市港区医院收治的83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目的探究经跗骨窦入路内固定术(STA)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术(ELA)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对踝关节功能、患肢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太仓市港区医院收治的83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分为A组(41例,行ELA治疗)、B组(42例,行STA治疗)。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均为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12个月踝关节功能、影像学指标,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均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足与踝关节外科协会(AOFAS)评分、Karlsson踝关节功能评分(KAFS)、Maryland足部评分均升高,跟骨长度延长,Bolher角、Gissane角均增大(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B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STA与ELA均可提高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改善影像学指标,但与ELA相比,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应用STA治疗,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并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分型 跟骨骨折 跗骨窦入路 外侧L形入路 钢板内固定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辅助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分型复杂跟骨骨折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4
作者 王新苛 马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9期33-36,共4页
研究对于Sanders分型复杂跟骨骨折患者采取3D技术辅助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于我院行不同手术方案的复杂跟骨骨折患者中各抽取42例,作为对照组(传统手术)和观察组(接骨板内固定手术+3D打印技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 研究对于Sanders分型复杂跟骨骨折患者采取3D技术辅助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于我院行不同手术方案的复杂跟骨骨折患者中各抽取42例,作为对照组(传统手术)和观察组(接骨板内固定手术+3D打印技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28.65±2.92)ml,透视次数(6.71±1.13)次,手术时间(65.72±10.34)min,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1.59±1.10)分,下床时间(14.84±1.16)d,完全负重时间(6.15±1.02)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Bohler角(34.20±2.92)°,Gissane角(116.29±6.38)°,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OFAS(91.68±5.82)分,Maryland(92.60±4.8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跟腓撞击征1例(2.38%),未见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合计1例(2.38%),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对于Sanders分型复杂跟骨骨折患者采取3D技术+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更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促进足踝功能的恢复,对于近期和远期疗效都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跟骨骨折 sanders分型 接骨板内固定 3D打印技术
下载PDF
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普通钢板加植骨治疗Sanders分型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甘海波 涂少龙 +1 位作者 徐火荣 刘晓帆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1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比较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普通钢板加植骨治疗Sanders分型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Sanders分型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钢板加植骨治疗,研究... 目的:比较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普通钢板加植骨治疗Sanders分型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Sanders分型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钢板加植骨治疗,研究组给予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加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跟骨长度、跟骨宽度、跟距高度、Bohler角、Gissane角、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两组跟骨长度、跟骨宽度、跟距高度、Bohler角、Gissane角、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与普通钢板加植骨治疗Sanders分型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的效果相当,但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sanders分型Ⅱ~Ⅳ型 跟骨骨折 普通钢板加植骨
下载PDF
新型组合式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Ⅱ型及Ⅲ型跟骨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郭万恺 崔崟 +1 位作者 李昊伟 王秀会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1-407,共7页
目的研究已投入临床中使用的长型组合式锁定钢板与新型短型组合式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 IIa、IIb、IIIab型跟骨骨折的骨折端应力分布规律及生物力学的稳定性。方法建立Sanders IIa、IIb、IIIab型跟骨骨折三维模型,同时模拟跟骨在中立位... 目的研究已投入临床中使用的长型组合式锁定钢板与新型短型组合式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 IIa、IIb、IIIab型跟骨骨折的骨折端应力分布规律及生物力学的稳定性。方法建立Sanders IIa、IIb、IIIab型跟骨骨折三维模型,同时模拟跟骨在中立位及背伸20°时的受力情况。参照人体标本实物形态,施加500 N垂直轴向载荷,研究骨折块在受力作用下的位移及相对位移,并分析骨组织和内固定的受力情况。结果长、短型组合式锁定钢板固定Sanders IIa、IIb型跟骨骨折中,钢板及跟骨应力集中位置基本相同,两种钢板固定同一种类型跟骨骨折的最大应力差均小于5 MPa,骨折模型最大位移无明显差异。长、短型组合式锁定钢板固定Sanders IIIab型跟骨骨折中,前臂钢板螺钉最高应力集中,有金属疲劳风险,最大应力差达12 MPa,跟骨最大位移达9μm。结论长、短型组合式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 IIa、IIb型跟骨骨折无明显差异,而Sanders IIIab型跟骨骨折治疗中,长型组合式锁定钢板的固定效果优于短型组合式锁定钢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分型 骨折 内固定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海峰 季伟 +1 位作者 白雪东 贾治伟 《北京医学》 CAS 2011年第10期829-831,共3页
目的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用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科同一组医生实施切开复位、钛板螺钉治疗的21例(23足)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术前、术后在X线片上测量跟骨宽度、Boh... 目的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用于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科同一组医生实施切开复位、钛板螺钉治疗的21例(23足)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术前、术后在X线片上测量跟骨宽度、Bohler’s角以及Gissane’s角。伤后5~7d局部消肿后实施手术,单侧骨折患者采用侧卧位,双侧患者采用俯卧位,选择跟骨外侧切口,采用"不接触技术"保护局部皮瓣,术中直视下用斯氏针辅助将后关节面复位,必要时取髂骨植于骨缺损部位,用钛板螺钉固定。术后3、6、12个月复查X线及CT检查观察跟骨宽度、Bohler’s角以及Gissane’s角以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本组21例跟骨骨折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复查X线和(或)CT显示骨折愈合良好,测量跟骨宽度、Bohler’s角以及Gissane’s角均恢复良好,患者下地活动后足跟均无明显不适。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选择合适手术时机,掌握必要的手术技巧,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可获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分型 切开复位 内固定
下载PDF
跗骨窦入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不同亚型跟骨骨折效果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曹雨 乔晓光 +6 位作者 杨永合 于海峰 李少刚 孙贵耀 樊涛 王贵宾 郑辉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30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入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中不同亚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75例,其中ⅢAB型31例、ⅢAC型24例、ⅢBC型20例。全部病例采用跗骨窦入路切... 目的:探讨跗骨窦入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中不同亚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75例,其中ⅢAB型31例、ⅢAC型24例、ⅢBC型20例。全部病例采用跗骨窦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统计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切口并发症,对比患者手术前后跟骨影像学参数;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患者Maryland足部评分,评价术后1年足部功能恢复。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3.0±0.8)个月。骨折均正常愈合,愈合时间9~13周,平均(10.8±1.6)周。术后切口延迟愈合2例,腓肠神经损伤1例,均发生于ⅢBC型,随访未出现切口深部感染、血肿、腓骨肌腱炎、骨折再移位等并发症。术后患者跟骨宽度、B?hler角和Gissane角均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亚型之间参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患者Maryland足部评分高于术前,且ⅢAB型Maryland足部评分高于ⅢAC型、ⅢBC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亚型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跗骨窦入路应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临床效果满意,对切口并发症具有明显优势,后距关节面复位满意,术后足部功能恢复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入路 跟骨骨折 内固定 sanders分型
下载PDF
微创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 被引量:7
9
作者 李俊杰 吴群峰 俞立新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微创切口内固定治疗38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结果 38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18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跟骨B9hler角由术前5. 28°&... 目的探讨微创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微创切口内固定治疗38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结果 38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18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跟骨B9hler角由术前5. 28°±10. 38°改善至28. 45°±6. 82°,Gissane角由术前98. 73°±25. 36°改善至120. 61°±15. 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末次随访时,按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估疗效:优24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89. 5%。结论微创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固,术后允许早期活动,有效减少术后切口并发症,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分型 微创内固定 关节内骨折
下载PDF
锁定钢板治疗跟骨SandersⅢ、Ⅳ型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金生 范步新 +2 位作者 吴鹏 刘长松 刘书茂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2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Ⅲ、Ⅳ型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11年2月期间收治29例31足Sanders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应用影像学检查及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Ⅲ、Ⅳ型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11年2月期间收治29例31足SandersⅢ、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应用影像学检查及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后足评分系统进行结果评价。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38个月,平均18.3个月。术前测量Boehler角0.7°±8.8°,Gissane角101.9°±6.4°,跟骨高度(丘部)28.7±5.3mm,跟骨宽度36.7±3.0mm,术后1年后测量Boehler角为28.9°±6.1°,Gissane角119.9°±4.3°,跟骨高度(丘部)40.3±3.5mm,跟骨宽度31.1±1.8mm,术前、术后对比各项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AOFAS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足部功能,平均82.6分,优良率77.5%。结论对于跟骨SandersⅢ、Ⅳ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分型 内固定 锁定钢板
下载PDF
改良跗骨窦入路结合微型钢板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晓桐 朱康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16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跗骨窦入路结合微型钢板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72例患者,对照组36例采用传统跗骨窦入路术治疗,观察组36例采用改良跗骨窦入路结合微型钢板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 目的:探讨改良跗骨窦入路结合微型钢板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72例患者,对照组36例采用传统跗骨窦入路术治疗,观察组36例采用改良跗骨窦入路结合微型钢板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记录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并发症(皮质坏死,关节僵硬,切口感染)发生率,并根据最终的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率和VAS判断患者的术后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35±7.75)min vs(82.87±10.79)min,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7.53±2.72)d,骨折愈合时间(80.13±9.35)d均短于对照组(10.65±3.33)d、(95.93±14.1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切口感染、关节僵硬和皮质坏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的AOFAS评分(87.29±12.7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1.53±10.19)分,VAS评分(1.53±0.88)分低于对照组(2.82±1.16)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跗骨窦入路结合微型钢线入路远优于传统骨入路,该疗法具有显著效果并且并发症的可能性很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分型 跟骨骨折 跗骨窦入路 微型钢板
下载PDF
经跗骨窦切口复位内固定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刚 赵雷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5期75-79,共5页
目的比较经跗骨窦切口复位内固定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于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4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 目的比较经跗骨窦切口复位内固定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于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4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研究组患者采取经跗骨窦切口复位内固定,对照组患者采取跟骨外侧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和末次随访的功能指标、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Maryland足功能评分、优良率、术后早期和晚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显著大于本组术前(均P<0.05),距下关节面移位均显著小于本组术前(均P<0.05),但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均P<0.05),Maryland足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且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Maryland足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距下关节僵硬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切口边缘坏死、创伤性关节炎和腓肠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复位内固定相比,经跗骨窦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较好,且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程度低、住院天数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分型 复位 内固定
下载PDF
比较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江磊 丁克海 +2 位作者 胡智雅 崇汉卿 于德水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4期49-54,共6页
目的 探讨对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足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阜宁县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5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以跗骨窦入路治疗... 目的 探讨对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足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阜宁县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56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以跗骨窦入路治疗的观察组(n=28)与以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的对照组(n=28),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前、术后的影像学指标,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两组关节功能,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3.91±1.20)d、(61.45±7.27)min、(5.15±0.51)cm、(17.25±2.14)d、(12.65±1.41)d]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35.52±6.06)ml]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3.79±0.48)周,术后跟骨长度、宽度、高度与Bolher角、Gissane角分别为(8.34±0.49)cm、(4.31±0.21)cm、(4.44±0.35)cm、(35.24°±0.34°)、(126.12°±7.10°),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4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SanderⅡ型跟骨骨折采用跗骨窦入路治疗较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对患者损伤小,并发症发生风险低,术后跟骨影像学指标恢复效果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分型 跗骨窦入路 外侧“L”形切口 影像学指标 足踝功能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临床疗效、骨折愈合及患者AOFA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董建彬 刘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242-1245,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骨折愈合及美国足踝骨科学会踝-后足功能评分(AOFA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手术治疗的180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案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骨折愈合及美国足踝骨科学会踝-后足功能评分(AOFA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手术治疗的180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n=90)与观察组(n=90),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采取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指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等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对照组优良率为61.11%;观察组优良率为84.4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较低于对照组(12.22%,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切开复位固定术不仅能缩短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长及愈合时间,还可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手术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关节镜 切开复位内固定 sanders分型 踝-后足功能评分
下载PDF
跗骨窦切口微型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对足部功能及影像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克浩 薛虎 +2 位作者 韩沐 李成 孙春光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3期38-43,共6页
目的探讨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采用跗骨窦切口微型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及对踝关节功能及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阜宁县人民医院骨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 目的探讨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采用跗骨窦切口微型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及对踝关节功能及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阜宁县人民医院骨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L”形切口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n=42)与跗骨窦切口微型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n=43),比较两组手术及康复的相关指标,评估两组术后足部功能优良率,并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拍摄X线片观察Bohler角与Gissane角,并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前等待时间、出血量、消肿时间、伤口拆线时间[(4.76±1.04)d、(73.62±14.26)ml、(3.12±1.74)d、(17.35±1.63)d vs(8.03±1.25)d、(97.18±16.48)ml、(6.87±2.05)d、(18.49±2.01)d,P<0.05];足部功能优良率(95.35%vs 80.95%,P<0.05);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Bohler角[(28.73°±4.25°)、(28.42°±4.01°)vs(28.95°±4.47°)、(28.50°±4.32°),P>0.05];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Gissane角[(128.05°±7.10°)、(127.40°±5.68°)vs(128.29°±6.97°)、(127.83°±5.75°),P>0.05];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跟骨高度[(43.10±3.35)mm、(43.85±3.26)mm vs(43.81±3.22)mm、(43.69±3.31)mm,P>0.05];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跟骨宽度[(43.20±2.48)mm、(43.32±2.50)mm vs(43.31±2.55)mm、(43.43±2.48)mm,P>0.05];并发症率发生率(4.65%vs 21.43%,P<0.05)。结论对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予跗骨窦切口微型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能保障手术及时开展,可减轻患者损伤并促进患者康复,有利于改善足部功能,跟骨结构恢复良好,且并发症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分型 跗骨窦切口 “L”形切口 微型钢板 空心螺钉
下载PDF
锁定、解剖钢板固定SandersⅡ跟骨骨折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何凯 张金花 +3 位作者 杨物鹏 付苏 吴建群 高晓宇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1-5,81,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比较锁定钢板、解剖钢板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志愿者跟骨CT数据通过Mimics等软件建立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三维模型,经过锁定和解剖内固定材料属...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比较锁定钢板、解剖钢板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志愿者跟骨CT数据通过Mimics等软件建立Sanders Ⅱ型跟骨骨折三维模型,经过锁定和解剖内固定材料属性赋值、施加载荷、设定分析标准,应用ANSYS 10.0软件分析骨折块的位移、相对位移,骨组织和内固定的应力状态,分析比较内固定稳定性。结果对于Sanders ⅡA型、ⅡB型跟骨骨折模型,锁定钢板固定时骨折块移位程度和骨折相对移位程度都显著优于解剖钢板,Sanders ⅡC型跟骨骨折模型中两种移位相近,锁定钢板固定时内固定峰值应力小于解剖钢板组,内固定周围骨质应力大于解剖钢板组。结论对于Sanders ⅡA型、ⅡB型跟骨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的稳定性相对于解剖钢板有优势,两种固定方式对恢复关节面平整作用均在合理范围内。有限元分析是一种相对可靠的办法,实验的最终结果还需要进一步通过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分型 锁定钢板 解剖钢板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跗骨窦入路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单侧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7
17
作者 赵德源 秦入结 +4 位作者 陆向君 孟非凡 徐刚 宋波 史东平 《创伤外科杂志》 2021年第8期599-602,608,共5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入路、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单侧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0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骨科收治的86例跟骨骨折患者。男性56例,女性30例;年龄42~70岁,平均53.5岁;致伤原因高处... 目的探讨跗骨窦入路、外侧L形切口入路治疗单侧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0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骨科收治的86例跟骨骨折患者。男性56例,女性30例;年龄42~70岁,平均53.5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48例,道路交通伤38例。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微创组(49例)和L形入路组(37例),微创组采用跗骨窦入路微创内固定术,L形入路组采用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跟骨长度、高度、宽度、Bolher角、Gissane角及并发症。结果微创组术中出血量(34.15±6.98)mL vs.(52.35±8.01)mL、切口长度(5.23±0.61)cm vs.(11.24±2.34)cm少于L形入路组(P<0.05),手术时间(60.24±5.35)min vs.(73.64±9.02)min、切口愈合时间(9.24±2.35)d vs.(13.24±4.63)d、术后住院时间(7.45±2.83)d vs.(10.47±4.59)d短于L形入路组(P<0.05)。微创组术后末次随访显示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72.45±7.15)分vs.(67.24±6.49)分。Karlsson踝关节功能评分(KAFS)高于L形入路组(73.56±7.04)分vs.(68.02±6.75)分,P<0.05;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L形入路组(0.95±0.11)分vs.(2.01±0.35)分,P<0.05;跟骨长度、高度、宽度、Bolher角、Gissane角与L形入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L形入路组(4.08%vs.18.92%,P<0.05)。结论与传统入路比较,跗骨窦入路微创内固定术可减少手术创伤,促使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在单侧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治疗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sanders分型 内固定 入路
下载PDF
锁定钢板联合同种异体骨/自体骨移植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俊杰 赵世波 王宇飞 《骨科》 CAS 2019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同种异体骨或自体骨移植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骨移植材料填充治疗的88例单侧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4...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同种异体骨或自体骨移植治疗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骨移植材料填充治疗的88例单侧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43例采用同种异体骨填充(同种异体骨组),45例采用自体骨填充治疗(自体骨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2个月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术后完全负重时间,跟骨高度丢失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医师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患足功能。结果所有病人平均随访12个月,术后12个月两组跟骨Gissane角、Bohler角均较术前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种异体骨组和自体骨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6.23±0.83)个月vs.(5.92±0.83个月)]、患足AOFAS评分[(79.64±14.54)分vs.(82.21±11.74)分]、跟骨高度丢失量[(2.16±0.39)mm vs.(2.33±0.38)mm]、并发症发生率(23.26%vs. 24.44%)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锁定钢板联合同种异体骨或自体骨移植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均能减轻疼痛,纠正跟骨畸形,恢复足功能,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植骨 同种异体骨 自体骨 sanders分型
下载PDF
跗骨窦入路结合微型锁定板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被引量:5
19
作者 曾勇 唐弢 文超 《四川医学》 CAS 2019年第11期1146-114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跗骨窦入路结合微型锁定板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3月至2016年10月采用跗骨窦入路结合微型锁定板内固定治疗43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男34例,女9例;年龄21~65岁,平均为43.7岁。Sanders分型... 目的探讨应用跗骨窦入路结合微型锁定板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3月至2016年10月采用跗骨窦入路结合微型锁定板内固定治疗43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男34例,女9例;年龄21~65岁,平均为43.7岁。Sanders分型:Ⅱ型26例,Ⅲ型17例。观察伤口愈合情况,Bohler角及Gissane角矫正情况,末次随访采用Marryland足功能评分。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0~21个月,平均13.6个月。所有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无骨折移位及内固定失败情况发生;1例患者术后出现了腓肠神经损伤症状,表现为足背外侧麻木,考虑与术中牵拉有关,未作处理,后自行恢复。术后复查X片,Bolher角和Gissane’s角平均恢复到34°和131°。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优30例,良8,可5例。结论跗骨窦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有明显的优势,解决了传统外侧入路带来的伤口并发症及相关问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跗骨窦切口 sanders分型 微型锁定板
下载PDF
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瑒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2期278-282,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MIPO)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5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MIPO组(采用经跗骨窦MIPO治疗,46例)及对照组(采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49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跟骨的高度和宽...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MIPO)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95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MIPO组(采用经跗骨窦MIPO治疗,46例)及对照组(采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49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跟骨的高度和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术后6个月采用Maryland评分及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价患足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各3例失访,未纳入统计;89例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1周VAS评分MIPO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各影像学指标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6个月各影像学指标、Maryland评分、AOFAS踝-后足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骨性移位或畸形改变,踝关节活动功能均满意。结论MIPO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常规扩大外侧L形切口术式相似,但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程度轻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皮内固定 跟骨骨折 sanders分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