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音查干凹陷桑合地区早白垩世都红木组一段沉积演化及物源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艳丽 林春明 +4 位作者 岳信东 张志萍 张霞 徐深谋 漆滨汶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4-228,共15页
桑合地区是白音查干凹陷的一个重要含油区,其基础地质研究比较薄弱。综合运用岩心和录测井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白音查干凹陷桑合地区都红木组一段的沉积相类型及其分布、演化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都一段主要... 桑合地区是白音查干凹陷的一个重要含油区,其基础地质研究比较薄弱。综合运用岩心和录测井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白音查干凹陷桑合地区都红木组一段的沉积相类型及其分布、演化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都一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湖泊和滑塌浊积扇三种沉积相类型。平面上从凹陷边缘至中心、垂向上自下而上,沉积物粒度由粗变细,沉积相由扇三角洲相、滨浅湖相渐变为半深湖-深湖相。利用岩石组分和重矿物成分进行物源分析,认为桑合地区沉积物来自凹陷北部的巴音宝力格隆起,并具有多期次、阵发性、近物源的特点,母岩岩性主要为沉积岩,其次为岩浆岩,见少量变质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合地区 都一段 沉积演化 物源分析
下载PDF
白音查干凹陷桑合地区腾格尔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邓已寻 纪友亮 +2 位作者 徐深谋 黄佩 郭勋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0-357,共8页
白音查干凹陷桑合地区腾格尔组碎屑岩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填隙物以钙质胶结物为主,孔隙式胶结。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原生孔隙,以点状、片状喉道为主,具有喉道半径差别大,分选差,孔隙连通性差等孔隙结构... 白音查干凹陷桑合地区腾格尔组碎屑岩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填隙物以钙质胶结物为主,孔隙式胶结。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原生孔隙,以点状、片状喉道为主,具有喉道半径差别大,分选差,孔隙连通性差等孔隙结构特征。沉积环境及成岩作用为该区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扇三角洲平原和前缘过渡带为有利储层发育区。压实及胶结作用通过减小孔隙空间及填充喉道对储层起破坏性作用;溶蚀作用则通过形成次生溶孔对储层起建设性作用。纵向上,发育两个储层物性异常带;平面上,扇三角洲平原与前缘相的过渡带为近物源、多物源、快速堆积模式,压实作用占主导地位,沉积相带与成岩相带共同作用形成平衡带。多种控制因素的综合效应,是该平衡带储层物性变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音查干凹陷 桑合地区 储层特征 主控因素
下载PDF
温和注水方式在桑合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先德 席继强 +1 位作者 徐维胜 赵同庆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5-107,共3页
在油田开发中,注水时机、注入方式及注入量对油田的开发效果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注水方式及注入规模对桑合油田高产稳产时间以及提高油藏采收率都十分必要。通过对桑合油田储层岩石特征、岩石敏感性试验分析,结合油田开发过... 在油田开发中,注水时机、注入方式及注入量对油田的开发效果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注水方式及注入规模对桑合油田高产稳产时间以及提高油藏采收率都十分必要。通过对桑合油田储层岩石特征、岩石敏感性试验分析,结合油田开发过程中取得的认识,认为提前注水、温和注水能够提高诸如桑合油田这类规模小、孔渗性好的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时机 注水模式 超前注水 温和注水 桑合油田
下载PDF
桑合油田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类型及其驱替模式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建成 莫小国 +1 位作者 谢利华 卢新莉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05X期284-287,共4页
根据桑合油田砂砾岩储层相对渗透率的实验资料,按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划分,其相对渗透率曲线可分直线型和下凹型两种类型。研究表明,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与储层岩性、非均质性、润湿性、渗透性、压实程度和粘土矿物等因素有关;形... 根据桑合油田砂砾岩储层相对渗透率的实验资料,按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划分,其相对渗透率曲线可分直线型和下凹型两种类型。研究表明,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形态与储层岩性、非均质性、润湿性、渗透性、压实程度和粘土矿物等因素有关;形成下凹型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的主要原因是驱替过程中堵喉效应。无论是直线型相对渗透率曲线,还是下凹型相对渗透率曲线,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含水饱和度均呈较好的指数关系模式,其驱替模式均表现为丙型水驱曲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合油田 砂砾岩储层 相对渗透率曲线 驱替模式 水驱曲线
下载PDF
桑合油田都一段扇三角洲储层沉积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牛小芳 许峰 张蓬勃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4,共5页
为搞清桑合油田主力层位都一段(下白垩统都红木组)的沉积特征和储层变化情况,认清油水分布规律,文中利用大量的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根据岩性分析、岩心观察和油气显示资料,对白音查干凹陷桑合油田都一段储层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 为搞清桑合油田主力层位都一段(下白垩统都红木组)的沉积特征和储层变化情况,认清油水分布规律,文中利用大量的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根据岩性分析、岩心观察和油气显示资料,对白音查干凹陷桑合油田都一段储层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详细阐述了储层的岩性、沉积相类型及砂体展布特征,建立了沉积相模式,并对其含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本区主要以扇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局部存在重力流沉积。而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储集条件和含油性最好,是断陷湖盆油气勘探的重要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合油田 三角洲 沉积特征 沉积相 相模式 含油性
下载PDF
白音查干凹陷桑合地区油气来源 被引量:1
6
作者 梁积伟 蔡玥 +3 位作者 付国民 宋岩 张放东 刘绍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7-334,共8页
白音查干凹陷桑合次洼发育都一段、腾格尔组、阿二段3套烃源岩,生烃时间长,成藏期次多,断层较为发育,具有形成混合原油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大量的原油生物标志物、碳同位素的数据分析表明,该地区原油可划分为原生低熟原油、原生成熟... 白音查干凹陷桑合次洼发育都一段、腾格尔组、阿二段3套烃源岩,生烃时间长,成藏期次多,断层较为发育,具有形成混合原油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大量的原油生物标志物、碳同位素的数据分析表明,该地区原油可划分为原生低熟原油、原生成熟原油、混合原油3种类型。其中:原生低熟原油、原生成熟原油均来源于桑合次洼腾格尔下段—阿二段烃源岩,是该段烃源岩不同时期的生烃产物;混合原油来自前两类原油的混合作用,是典型的二元混合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音查干凹陷 桑合地区 混合原油 油源对比 油气
下载PDF
桑合构造都一段浅层地质特征研究与滚动勘探效果
7
作者 贾世亮 佘明军 +1 位作者 李胜利 光兴毅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64,共4页
白音查干凹陷桑合构造区2001年前主要以深部的腾格尔组滚动背斜为勘探目标,找油勘探效果差。为此提出以浅层为主要勘探目的层的滚动勘探方针,对桑合构造区重新开展了地质特征与油气成藏研究,优选都一段作为研究评价主要目的层,对有利圈... 白音查干凹陷桑合构造区2001年前主要以深部的腾格尔组滚动背斜为勘探目标,找油勘探效果差。为此提出以浅层为主要勘探目的层的滚动勘探方针,对桑合构造区重新开展了地质特征与油气成藏研究,优选都一段作为研究评价主要目的层,对有利圈闭目标进行评价与滚动勘探井位部署。通过近3年的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研究与实施,终于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新发现桑合构造浅层都一段Ⅱ砂组断鼻油藏,为该区投入规模开发建设产能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块油气藏 地质特征 白音查干凹陷 都红木组 桑合构造 滚动勘探
下载PDF
白音查干凹陷桑合油田下白垩统都红木组沉积相特征
8
作者 王先德 刘和甫 +2 位作者 韩振哲 赵同庆 栗风清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9年第23期103-106,共4页
根据录井、岩芯、电测、地震等资料,应用沉积学、地震、测井等沉积相划分标志,研究了白音查干凹陷桑合油田下白垩统都红木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特征,以及都红木组沉积相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都红木组发育湖泊以及冲积扇相两种沉积相。从盆... 根据录井、岩芯、电测、地震等资料,应用沉积学、地震、测井等沉积相划分标志,研究了白音查干凹陷桑合油田下白垩统都红木组沉积相类型和沉积特征,以及都红木组沉积相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都红木组发育湖泊以及冲积扇相两种沉积相。从盆地边缘到盆地中心,沉积相由扇三角洲沉积渐变为半深湖—深湖相沉积。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带仍然是油气聚集的重要相带,而与断层相关的前缘近岸浊积扇是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音查干凹陷 桑合油田 沉积相 三角洲 浊积扇
下载PDF
The Powerful Rise of Hindu Nationalism and Its Impact
9
作者 Wang Shida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20年第3期56-74,共19页
Hindu nationalism was bom during India’s struggle for national independence in the 19th century,and its core tenet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tate ruled by Hinduism.It stands together with secularism as one of the tw... Hindu nationalism was bom during India’s struggle for national independence in the 19th century,and its core tenet i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tate ruled by Hinduism.It stands together with secularism as one of the two major sociopolitical trends in India.Since the start of its rule in 2014,the Bharatiya Janata Party(BJP)has pursued a series of policies promoting the powerful rise of Hinduism as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in Indian society.Although Hindu nationalism focuses on domestic affairs,it has imperceptibly shaped IndiaJ s foreign policy,and thus it has an ongoing influence on India,s relations with other major countries as well as its neighbors.As such,it has formed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and indispensible factor in observing India’s diplomacy.In the future,this momentum will continue to rise with the influence of Hindu nationalist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RSS)continuing to expand,but it will face challenges from the traditional trends of thought such as secularism and plura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ndu nationalism HINDUISM Bharatiya Janata Party Rashtriya Swayamsevak sangh
下载PDF
“印度母亲”与印度的民族主义想象 被引量:9
10
作者 贾岩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0年第3期107-123,156,157,共19页
19世纪末,孟加拉知识分子以本土萨克蒂信仰为基础,首次将"印度母亲"构建为一个具有民族主义色彩的政治隐喻。20世纪上半叶,世俗民族主义和印度教民族主义两股力量在独立运动的进程中逐渐分化,双方均将"印度母亲"再... 19世纪末,孟加拉知识分子以本土萨克蒂信仰为基础,首次将"印度母亲"构建为一个具有民族主义色彩的政治隐喻。20世纪上半叶,世俗民族主义和印度教民族主义两股力量在独立运动的进程中逐渐分化,双方均将"印度母亲"再现为符合自身意识形态的有限的民族主义想象,并通过围绕这一概念开展的一系列意义生产、视觉表达和话语实践,将抽象的民族主义理念转化为可以被民众感知、认同的对象。甘地和尼赫鲁对"印度母亲"的构想具有"去神祇化"的世俗主义倾向,前者以多元宗教的平等共存为核心,后者以广大无产阶级的觉醒进步为标志。相反,以团家族为首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强调"印度母亲"作为"印度教特性"化身的神圣性以及作为"印度教徒"母亲的专属性,他们利用图像、建庙、朝圣、口号等手段,不断释放"印度母亲"在强化"印度教徒"文化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方面的潜能。莫迪执政以来,印度教民族主义强势发展,团家族通过策略性地运用"印度母亲必胜"这一口号,在穆斯林"他者"中进一步划分敌友,扩大自身势力,同时对国大党世俗民族主义的传统话语空间造成挤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母亲 世俗民族主义 印度教民族主义 国大党 团家族
下载PDF
莫迪执政以来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日常化及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凯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3年第1期16-29,152,153,共16页
民族主义的日常化是国家实现民族认同的重要途径,主体民族可以从叙事话语、制度规范和生活实践三个层次推动民族主义的日常化。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执政以来,积极推动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日常化。从叙事话语层次,塑造印度教主体民族的正... 民族主义的日常化是国家实现民族认同的重要途径,主体民族可以从叙事话语、制度规范和生活实践三个层次推动民族主义的日常化。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执政以来,积极推动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日常化。从叙事话语层次,塑造印度教主体民族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从制度规范层次,在全国范围推行印度教特性的政策法令;从生活实践层次,推进日常生活领域的“橘黄色化”。日常化集中反映了印度教民族主义发展演变的新特点,包括从相对隐蔽转向直接公开,从外围边缘走向主流地位;从传统的社会“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转变为社会“自下而上”和政府“自上而下”并行的发展模式;呈现“硬印度教特性”与“软印度教特性”相互配合的两面性。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日常化对印度内政外交产生深刻影响,在国内政治层面,长期占据印度主流意识形态的世俗主义已逐步让位于印度教民族主义,印度民主制度受到持续冲击,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对立冲突不断激化,印度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程度进一步加深。在对外关系层面,推动改变了印度对自身国际地位和外交立场的认识判断,印度对外政策日趋激进和强硬。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印巴关系持续紧张升级,并增加了中印关系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教民族主义 日常民族主义 莫迪政府 印度人民党 国民志愿服务团
下载PDF
民族主义如何影响对外决策——论印度莫迪政府外交政策转变中的国民志愿服务团因素 被引量:5
12
作者 谢超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6-103,165,166,共30页
以国民志愿服务团为代表的印度教民族主义组织正在建立和增强对印度政府的决策影响力,这是理解民族主义如何影响国家行为的典型案例之一。通过明确国民志愿服务团影响印度政府决策的动因和路径并引入权力地位衡量框架,可以解决相关因果... 以国民志愿服务团为代表的印度教民族主义组织正在建立和增强对印度政府的决策影响力,这是理解民族主义如何影响国家行为的典型案例之一。通过明确国民志愿服务团影响印度政府决策的动因和路径并引入权力地位衡量框架,可以解决相关因果机制确定难题,并据此将其影响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政府对外经济决策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初期主动让步或推动团党相互让步;二是2017年以后否决莫迪政府多项政策,主张更多的经济和外交权力;三是2019年大选之后,国民志愿服务团主导加强了印度人民党中央、邦、大区和区县四级组织的组织部部长制度,全面掌控了印度人民党的意识形态和组织人事工作,对莫迪政府的经济和外交决策具备更大影响力。国民志愿服务团对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也呈现出相似的轨迹:2017年后,国民志愿服务团转变此前的协调风格,主动涉入印度对华经贸和中印洞朗地区对峙等问题,推动莫迪政府以强硬立场处理两国分歧;2019年以来,国民志愿服务团强势推动莫迪政府对华采取全面对抗政策,中印经贸关系等一些低政治议题被抬升到国家安全层面。国民志愿服务团还加强了主权概念下的民众动员,将其敌对思维下的一系列对华政策主张转变成莫迪政府的现实政策,中印竞合关系正被推向全面竞争和冲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教民族主义 国民志愿服务团 印度人民党 对外经贸政策 印度对华政策
原文传递
印度莫迪政府的右翼历史观与中印边界战争新叙事的特点及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超 《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6,154,共27页
莫迪政府执政后推动对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新叙事并表现出比历届印度政府更有野心的历史改写企图,旨在服务于印度国族再造议程。莫迪政府推进中印边界战争新叙事,从历史观上系统呈现了隐瞒和掩盖历史事实、篡改和歪曲历史、美化历史等三... 莫迪政府执政后推动对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新叙事并表现出比历届印度政府更有野心的历史改写企图,旨在服务于印度国族再造议程。莫迪政府推进中印边界战争新叙事,从历史观上系统呈现了隐瞒和掩盖历史事实、篡改和歪曲历史、美化历史等三个主要特点,在传播手段上具备重视国际层面的虚假信息传播等特点,不仅借助与国外力量的合作来混淆国际舆论,还利用印方主导的传播虚假信息国际网络打造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国内国际叙事体系,中印边界战争新叙事成为该网络重要的传播内容之一,形成了相关虚假信息叙事的国际和国内舆论合流与反哺。莫迪政府推出的边界战争新叙事深刻地影响了印度内政,扩大了右翼历史观在印度的影响,并引发外界对印度军队政治化的担忧。新叙事还产生了深层次的外交影响,在政府主导、社会舆论鼓吹等联合作用下,莫迪政府在较短时间内就为对华方向的冲突和对抗政策准备了基础舆论环境。新叙事操弄对抗中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不仅导致莫迪政府对华政策日益僵化,还配合右翼意识形态冲击印度对外经济政策,影响更大范围的印度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边界战争 印度右翼历史观 战争叙事 中印关系 国民志愿服务团
原文传递
基于文化认同的国族认同——印度国民志愿服务团的包“熔”主义及其实践
14
作者 廖波 王观慧 《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0-152,157,158,共25页
印度人民党近年来在印度政坛强势崛起,其政治成功离不开印度国民志愿服务团的支持与引领。印度人民党的政治成功不仅是施政纲领、选举策略等技术层面的成功,更是其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成功,而国族认同以及国族建构则是这种意识形... 印度人民党近年来在印度政坛强势崛起,其政治成功离不开印度国民志愿服务团的支持与引领。印度人民党的政治成功不仅是施政纲领、选举策略等技术层面的成功,更是其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成功,而国族认同以及国族建构则是这种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内容。在国民志愿服务团的主导下,印度的国族认同建构日益向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方向推进。实际上,印度的国族认同建构是一种基于文化认同的国族认同,可被概括为“包‘熔’主义”,其是以包容主义为外壳、以印度教特性为价值内核、以印度教(文化)认同为基础的渐进式同质化的国族认同建构模式。包“熔”主义并非一蹴而就,其形成伴随着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发展,其实践方式主要有身份改造、文化挪用和国民教育的“藏红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国族认同 国民志愿服务团 印度教民族主义
原文传递
宗教政治化: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再次兴起及其对印度外交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许娟 《南亚研究》 CSSCI 2020年第2期1-31,152,共32页
自2014年莫迪当选印度总理以来,印度教民族主义在印度政治思想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相较于以往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发展,莫迪政府时期印度教民族主义的空前崛起更具标志性意义。作为执政党的印度人民党与印度国民志愿服务团形成了极度紧密和... 自2014年莫迪当选印度总理以来,印度教民族主义在印度政治思想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相较于以往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发展,莫迪政府时期印度教民族主义的空前崛起更具标志性意义。作为执政党的印度人民党与印度国民志愿服务团形成了极度紧密和公开的全面合作关系,并通过宗教政治化引领了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发展。在外交领域,印度人民党与印度国民志愿服务团在政府高层和民间社会层面实现双轨配合,致力于将印度打造成一个拥有充足实力、文化优越感并受世人所崇敬的形象。但印度教民族主义的狭隘面会对印度与其他国家关系带来负面影响。这在印度与美国、中国和巴基斯坦三国关系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政治化 印度教民族主义 印度外交 印度人民党 印度国民志愿服务团
原文传递
印度政府经济政策内在矛盾的政治逻辑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怡爽 《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8-153,159,160,共28页
莫迪政府的经济政策经常在经济意识形态和施政方式上呈现相互矛盾的特点,这些矛盾实际上反映了在如何实现印度国族复兴这一议题上印度人民党与其母体国民志愿服务团之间所存在的深刻观念分歧。国民志愿服务团及同盟家族的民族主义经济... 莫迪政府的经济政策经常在经济意识形态和施政方式上呈现相互矛盾的特点,这些矛盾实际上反映了在如何实现印度国族复兴这一议题上印度人民党与其母体国民志愿服务团之间所存在的深刻观念分歧。国民志愿服务团及同盟家族的民族主义经济思想与“建立利于市场的政府”的经济政策的方向从根本上是相悖的,而国民志愿服务团迫使印度人民党政府按照自身意愿做出让步的能力正在增强.这导致莫迪政府经济政策经常在目标和取向上相互矛盾,并因此影响了改革成效。这种矛盾的长期存在,意味着莫迪政府和印度人民党依然试图将坚持经济改革视为其执政合法性的来源之一,然而为了缓解矛盾并维系改革进程,莫迪政府不仅需要做出政策上的妥协,还需要持续通过有争议性的行动来维系自身作为强势政府的威信,以换取国民志愿服务团和广大民众的支持。这为评估印度政府的行为逻辑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解答为何莫迪政府在坚持经济改革的同时会变得越来越激进和强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 印度人民党 国民志愿服务团 经济民族主义
原文传递
社会运动、委托代理与印度人民党的行动逻辑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凯 《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1-89,157-158,共21页
社会运动产生政党是常见的经验现象,源自社会运动的运动型政党面临着保持运动型政党特征还是向传统政党转型的两难困境。印度人民党产生于印度教民族主义运动,是印度国民志愿服务团的政治分支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与印度人民党形成了一... 社会运动产生政党是常见的经验现象,源自社会运动的运动型政党面临着保持运动型政党特征还是向传统政党转型的两难困境。印度人民党产生于印度教民族主义运动,是印度国民志愿服务团的政治分支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与印度人民党形成了一种社会运动与政党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通过惩罚和激励机制影响印度人民党的行动逻辑。当印度人民党偏离国民志愿服务团的意识形态和政策立场时,后者就启动惩罚机制,印度人民党将被迫修正行动路线进行妥协。当印度人民党回归国民志愿服务团的意识形态和政策立场时,后者就启动激励机制,印度人民党将主动强化行动路线进行反馈。因此,与其他运动型政党不同,印度人民党在向传统政党转型的过程中仍然保持了运动型政党的部分特征,并没有完全走向温和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运动 委托代理 运动型政党 印度人民党 国民志愿服务团
原文传递
利益团体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印度对华贸易抵制的发生机制
18
作者 王蕾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 2019年第2期233-252,共20页
2016-2017年,印度国内数度爆发大规模的对华贸易抵制.以中印两国之间在政治安全领域的紧张关系为背景,发起和推动贸易抵制的国民志愿服务团主要目标在于向莫迪政府的国家经济政策施加压力.基于利益团体的研究视角,本文通过分析国民志愿... 2016-2017年,印度国内数度爆发大规模的对华贸易抵制.以中印两国之间在政治安全领域的紧张关系为背景,发起和推动贸易抵制的国民志愿服务团主要目标在于向莫迪政府的国家经济政策施加压力.基于利益团体的研究视角,本文通过分析国民志愿服务团的诉求及其诉诸对华贸易抵制的原由、莫迪政府的立场和政策选择,探索国家间政治安全冲突发生时双边贸易受到影响的具体发生机制.研究显示,鉴于印度国内利益诉求的复杂性以及中印间贸易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经贸议题政治化的情况难以避免,“政经分离”的对印外交策略面临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贸易抵制 国民志愿服务团 莫迪政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