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lationship between Reduction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North China an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omalies
1
作者 Lisheng Hao Jinzhong Min +1 位作者 Yihui Ding Ji Wang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0年第6期569-576,共8页
Based on Reanalysis datasets from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EP/NCAR) and summer rainfall datasets from China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NCC), by using tren... Based on Reanalysis datasets from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EP/NCAR) and summer rainfall datasets from China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NCC), by using trend analysis and composite analysis metho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duction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North China and northern hemispheric circulation change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summer rainfall in North China had a significant decreasing tendency, especially true since 1965 in which an abrupt change occurred.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t 500 hPa had a remarkable change after 1965, from outstanding meridional circulation to outstanding zonal circulation, leading to upper trough activity to decrease, resulting in the rainfall weather processes caused by upward motion behind trough significantly to reduce. At 500 hPa in Mongolian region, air temperature decreased, resulting in lower troposphere pressure to increase, leading to low pressure activity significantly to decrease and rainfall weather processes influencing North China to reduce. At the same time, the decreased air temperature in 500 hPa would caused the upper troposphere geopotential height to reduce, resulting in high–altitude jet southerly location,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to weaken, then it was difficult for water vapor transport to cross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and reach the North China region, with a southerly summer monsoon rainfall zone.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reduction in North China had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northern hemispheric circulation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 China summer precipitation REDUCTIO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OMALIES
下载PDF
Summer extreme precipitation patterns and synoptic-scale circulation precursor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2
作者 Zhiyuan DING Yao HA Zhong ZH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625-1638,共14页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warming,the extreme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TP)has changed significantly.In this study,the summer(June–August)extreme precipitation on the TP was classified into three 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warming,the extreme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TP)has changed significantly.In this study,the summer(June–August)extreme precipitation on the TP was classified into three spatial types by applying the K-means clustering method to the Third Pole Region long time-series high-resolution(1/30°)precipitation dataset(TPHi Pr,1979–2020).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rculation anomalies and precursors corresponding to the extreme precipitation on the TP in summer during 1979–2020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ummer extreme precipitation of the TP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northwestern(NW),southeastern(SE),and southern Himalayan(HS)types based on extreme precipitation thresholds.The NW and SE types are mainly influenced by anomalous signals in the mid-to-high latitude regions upstream of them,whereas the HS type is controlled by the localized subtropical anomalous circulation.On the 8th day before the onset of the NW type,an anomalous cyclone was observed in the western Atlantic Ocean(60°W,50°N),which triggered the west-to-east quasi-latitudinal propagation of Rossby waves.On the onset day of the NW type,the upper troposphere showed positive-negative-positive geopotential height anomalies along the latitudinal 40°N from the Caspian Sea,the western part of Xinjiang,to the northeastern TP.Moisture entered from the Arabian Sea along the southeastern edge of the anomalous cyclone on the southwestern TP and converged in the northwestern TP.Compared to the NW type,the precursors of the SE type appeared at higher latitudes and were more intense.On the 8th day before the onset of the SE type,an anomalous cyclone occurred near Greenland(60°W,70°N)and excited Rossby waves propagating southeastward.On the onset day of the SE type,the upper troposphere showed negative-positive-negative geopotential height anomalies across Eurasia from the Ural Mountains and the Iranian Plateau to the northern TP in the northwest-southeast direction and entered the southeastern TP from the Bay of Bengal along the southeastern edge of the anomalous cyclone in the southern TP.On the 6th day before the onset of the HS type,the anomalously high pressur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layers of the low-latitude region extended westward,and a significant anticyclonic anomalous circulation occurred on the southern TP on the onset day of the HS type,enabling the delivery of moisture from the Bay of Bengal to the southern foothills of the Himalayas.Additionally,an anomalous cyclone perched in the northeastern TP at a geopotential height of 200 h Pa strengthened westerly winds in the southern TP and contributed to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nticyclonic system on the southern 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summer extreme precipitatio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omaly PRECURSOR Teleconnection wave train
原文传递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IN THE FIRST RAINING SEASON (APRIL-JUNE) IN SOUTHERN CHINA AND SST OVER OFFSHORE WATERS IN CHINA 被引量:1
3
作者 邓立平 王谦谦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02年第1期75-84,共10页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in the first raining season of southern China were analyzed,with the suggestion that there are obvious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peak values.In the raining season,the general tendency of precipi...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in the first raining season of southern China were analyzed,with the suggestion that there are obvious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peak values.In the raining season,the general tendency of precipitation is not obvious and the anomalous oscillation is multi-scale.Corresponding to years of more or less precipitation in the raining season,there are sharply opposite distribution across the nation in the simultaneous periods.In addition,by stud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correlation between anomalous precipitation in southern China in the first raining season and SSTA over offshore waters of China in the preceding period (June ~August of the previous year),a sensitive zone of waters has been found that has steady effect on the precipitation of southern China in the season.Discussions are also made of the sensitive period,its simultaneous SSTA and subsequent anomalous circulation field in relation to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and simultaneous circulation field in the first raining season of southern China.In the last part of the work,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STA in the sensitive zone and global SSTA is analyzed.A possible mechanism by which SSTA in offshore Chinese waters affects the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in the first raining season of southern China is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first raining season of southern China circulation characteristics sensitive sea waters SSTA
下载PDF
云南雨日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4
作者 邓丽仙 郭财秀 +3 位作者 李飞龙 和艳 胡成龙 李琳静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4期20-26,共7页
为研究云南雨日特征,基于1960~2019年气象站点观测的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的重构海温资料,分析了云南降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温的联系。结果表明,云南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以6~8月最多,并以5 d及以上的长... 为研究云南雨日特征,基于1960~2019年气象站点观测的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的重构海温资料,分析了云南降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温的联系。结果表明,云南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以6~8月最多,并以5 d及以上的长持续降水为主。但是,近年来,云南雨日数有明显下降趋势,EOF分析第一模态表明,云南5~10月雨日变化主要为全区一致型。通过线性相关分析发现,同期北印度洋海温与云南雨日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将10°~25°N,55°~65°E区域平均海温定义为北印度洋海温指数,通过海温指数与同期大气环流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印度洋海温偏高时,200 hPa西风急流增强,云南地区附近高空有风场辐合,500 hPa低纬度地区位势高度增加,700 hPa低空存在较明显的水汽通量辐散和下沉运动,由印度洋和南海向云南输送的水汽减少,不利于降水发生。通过对比海温低值和高值年的雨日数可以发现,印度洋海温高值年,云南5~10月雨日数均为负距平,反之亦然。研究成果可为金沙江中下游水资源调度和水库群联合调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日特征 印度洋海温 环流异常 EOF分析 云南
下载PDF
山西省秋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5
作者 王晓琼 张冬峰 +3 位作者 王大勇 张国宏 闫加海 陈颖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7-1215,共9页
利用山西省1961-2021年秋季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海温资料,分析山西省秋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西省秋季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偏多,之后减少,21世纪00年代中期又开始增多。进一步从大气环流角度探讨这种年代... 利用山西省1961-2021年秋季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海温资料,分析山西省秋季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西省秋季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偏多,之后减少,21世纪00年代中期又开始增多。进一步从大气环流角度探讨这种年代际变化的成因可知,在降水偏多时期,200 hPa纬向风场东亚西风急流位置偏北,有利于山西地区上升运动增强;500 hPa位势高度场上欧亚大陆上空呈现出显著的正-负-正异常分布,有利于高纬冷空气向南爆发;850 hPa风场有利于低纬水汽向山西输送,在这样的高低空环流配置下,有利于山西省降水增加。同时山西省秋季降水量与海温异常存在密切关系,当前期3-5月北太平洋中部海温偏高,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偏低时,山西省南部秋季降水易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降水 时空变化特征 大气环流 海温异常 山西省
下载PDF
Variations in Regional Mean Daily Precipitation Extremes and Related Circulation Anomalies over Central China During Boreal Summer 被引量:8
6
作者 柯丹 管兆勇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SCIE 2014年第4期524-539,共16页
The variations of regional mean daily precipitation extreme (RMDPE) events in central China and associated circulation anomalies during June, July, and August (JJA) of 1961-2010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daily in-... The variations of regional mean daily precipitation extreme (RMDPE) events in central China and associated circulation anomalies during June, July, and August (JJA) of 1961-2010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daily in-situ precipitation observations and the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The precipitation data were collected at 239 state-level stations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provinces of Henan, Hubei, and Hunan. During 1961-2010, the 99th percentile threshold for RMDPE is 23.585 mm day-1. The number of RMDPE events varies on both interannual and interdecadal timescales, and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mid 1980s. The RMDPE events happen most frequently between late June and mid July, and are generally associated with anomalous baroclinic tropospheric circulations. The supply of moisture to the southern part of central China comes in a stepping way from the outer-region of an abnormal anticyclone over the Bay of Bengal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Fluxes of wave activity generated over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converge over central China, which favors the genesis and maintenance of wave disturbances over the region. RMDPE events typically occur in tandem with a strong heating gradient formed by net heating in central China and the large-scale net cooling in the surrounding area. The occurrence of RMDPE events over central China is tied to anomalous local cyclonic circulations, topographic forcing over the northeast Tibetan Plateau, and anomalous gradients of diabatic heating between central China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ional mean daily precipitation extreme event circulation anomalies wave activity flux ce-ntral China boreal summer
原文传递
1961—2020年河南省夏季极端降水异常分布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
7
作者 姚德贵 刘春 +3 位作者 苗雨沛 刘善峰 周放 赵灿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24年第2期81-94,共14页
利用河南省125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量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以及HadISST海表温度资料,分析了1961—2020年河南省夏季极端降水的气候特征和主模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极端降水的气候态频次和强度均呈由西北向东... 利用河南省125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量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以及HadISST海表温度资料,分析了1961—2020年河南省夏季极端降水的气候特征和主模态,及其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极端降水的气候态频次和强度均呈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的分布,东南部地区极端降水最多,东部和北部地区次之,西部山脉地区最少。标准差分布与气候态类似,降水较多的区域也具有较大的年际差异。河南省夏季极端降水年际变化显著,但线性趋势较弱。河南省夏季极端降水EOF第1模态呈全省一致偏多的空间分布特征,欧亚型遥相关模态有利于高纬度冷空气南下,副热带高压西伸偏北有利于充沛的水汽向河南地区输送,同期海温场呈现出显著的黑潮延伸体正异常海温、La Niña模态、南印度洋海温偶极子负位相和北大西洋海温三极子正位相模态,反之亦然;第2模态为河南省北部地区偏多和南部地区偏少的反位相分布特征,乌拉尔山地区的阻塞高压和东西伯利亚地区的长波槽有利于高纬冷空气南下,副热带高压西伸偏北有利于水汽向河南地区输送,同期海温场呈现出典型的La Niña模态,但降水的极端性越强,海温异常信号也越复杂,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极端降水 气候特征 大气环流 海表温度 EOF模态
下载PDF
2021年5月江西降水异常偏多特征及成因分析
8
作者 谢佳杏 董保华 +2 位作者 郭泓 张勇平 罗少华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24年第1期34-41,共8页
2021年5月江西省降水异常偏多,多项降水指数突破历史极值,异常的降水在累计降水量、降水强度、日降水量等方面表现出极端性。利用1961—2021年江西省83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21年5月江西降水异常偏多的主要原因... 2021年5月江西省降水异常偏多,多项降水指数突破历史极值,异常的降水在累计降水量、降水强度、日降水量等方面表现出极端性。利用1961—2021年江西省83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21年5月江西降水异常偏多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5月大气环流异常是造成江西降水偏多的直接原因,欧亚中高纬500 hPa层环流呈“两脊一槽”的分布特征,受北大西洋三极子正位相影响,中国东北及周围地区位势高度为负距平,东北冷涡异常活跃,中高纬环流经向度增加,冷空气不断南下为降水提供了环流条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月内加强西伸,为降水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此外,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晚和5月在印度洋活跃的热带季节内振荡对5月江西降水偏多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异常 大气环流 南海夏季风 季节内振荡
下载PDF
近50年来中国夏季降水及水汽输送特征研究 被引量:58
9
作者 申乐琳 何金海 +2 位作者 周秀骥 陈隆勋 祝从文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8-931,共14页
利用1951—2006年中国448站夏季降水资料、NCEP/NCAR VersionⅠ的再分析资料,研究了近50年来中国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分区,并从季风性水汽输送的变化角度出发,讨论了影响中国一些主要地区降水变化的可能机制。研究发现:(1)从总... 利用1951—2006年中国448站夏季降水资料、NCEP/NCAR VersionⅠ的再分析资料,研究了近50年来中国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分区,并从季风性水汽输送的变化角度出发,讨论了影响中国一些主要地区降水变化的可能机制。研究发现:(1)从总体上来说,自1951年至今,中国夏季降水水在3个突变时段,即1956—1960年,1980年前后以及1993年以后。且90°E以东突变后的主要变化特征都是多雨区由北向南传播,而90°E以西则是多雨区由南向北传播;(2)近56年来就110°E以东的中国东部夏季降水而言,1980年以后多雨区由华北南移到长江中下游,又于1993年以后由长江中下游继续南移至华南;(3)中国东部各地区降水和850 hPa风场、整层水汽输送场的相关分布一致表明,中国110°E以东各降水区以南为来自偏东偏南的季风性异常水汽输送,而以北为来自偏北风和相应的异常水汽输送,两者在降水区汇合造成风和水汽输送异常辐合。因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侧的东南季风及其异常水汽输送、北方冷槽的偏北风及其异常水汽输送是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的主要成员,这和一般认为的这些地区降水异常来自孟加拉湾的季风性异常水汽输送的观点不同,需要作进一步研究。总之,对于中国东部旱涝的形成,应该重点注意来自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的直接或间接经南海到达的异常西南季风性水汽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距平百分率 夏季异常降水 突变特征 水汽输送通量异常
下载PDF
“三江源”夏季降水异常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彩红 朱西德 +1 位作者 石顺吉 徐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9-45,共7页
利用三江源地区14个站1961-2005年逐月降水资料,对全区近45年夏季降水异常的时空特征及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5年来,三江源地区的夏季降水量具有良好的空间一致性,总体呈微弱的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9mm/45... 利用三江源地区14个站1961-2005年逐月降水资料,对全区近45年夏季降水异常的时空特征及与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5年来,三江源地区的夏季降水量具有良好的空间一致性,总体呈微弱的减少趋势,减少幅度为9mm/45a;三江源地区经历了5个干、湿交替的阶段,存在较明显的准2年、准4-6年的振荡周期,自1980年代中期后12-14年左右的周期信号较强;1968、1979及1986年是3个明显的气候突变点,小波分析结果与降水序列大-小-大-小-大的变化趋势及突变检验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环流分析表明,三江源地区夏季旱、涝年份的大气环流配置形势在高度距平场、风场和温度场均呈反向变化,可作为强信号,对三江源夏季降水的异常预测起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夏季降水 异常特征 大气环流
下载PDF
山西省夏季年际气候异常研究1.山西省一致多雨或少雨型 被引量:22
11
作者 李智才 宋燕 +1 位作者 朱临洪 张世英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93,共8页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山西64个测站的月降水量等资料,采用EOF分解和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1960-2003年山西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异常以及时空特征。利用EOF方法分析山西夏季降水,第一类雨型是山西省夏季一致多雨型,...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山西64个测站的月降水量等资料,采用EOF分解和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1960-2003年山西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异常以及时空特征。利用EOF方法分析山西夏季降水,第一类雨型是山西省夏季一致多雨型,并给出此类异常雨型的时空分布和相应的典型年份。山西省夏季降水趋势分析表明,自1960年以来山西省夏季降水趋于减少。从500hPa位势高度场、纬向风、850hPa风场、700hPa水汽场、海温场等物理量场分析表明,山西夏季一致多雨年对应偏强的东亚夏季风,一般出现在LaNina事件(冷水事件)发生的当年和ElNino事件(暖水事件)发生的来年,中高纬度地区易出现纬向排列的+-+-环流异常纬向分布型,大陆地区为一个异常槽和两个异常脊,乌拉尔山以东地区和鄂霍次克海是异常高压脊,而贝加尔湖地区是一个异常低压槽。山西省夏季一致少雨年对应偏弱的东亚夏季风,一般出现在ElNino事件(暖水事件)发生的当年和LaNina事件(冷水事件)发生的来年,与一致多雨年相反,中高纬度地区通常呈现纬向排列的-+-+环流异常纬向分布型,大陆地区出现两个异常槽和一个异常脊。山西省夏季第一类雨型的发生与中高纬度地区纬向排列的环流异常分布和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异常 东亚夏季风 一致多雨型 环流异常
下载PDF
太阳活动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异常的可能影响 被引量:27
12
作者 潘静 李崇银 顾薇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74-581,共8页
太阳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急需深入进行探索性研究,本文的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的关系。强(弱)太阳活动年,华北平原和东北南部地区少(多)雨,西北地区却多(少)雨,而江淮地区的夏季降水量也偏多(少);太阳活动与... 太阳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急需深入进行探索性研究,本文的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太阳活动有明显的关系。强(弱)太阳活动年,华北平原和东北南部地区少(多)雨,西北地区却多(少)雨,而江淮地区的夏季降水量也偏多(少);太阳活动与夏季的梅雨量存在着既显著又复杂的相关关系,而且它们间的相关关系还随时间有年代际变化。强(弱)太阳活动有利于在中国上空造成500 hPa位势高度出现正(负)异常,并与夏季降水异常的形势较为相配,可认为是太阳活动影响中国东部降水的重要途经。尽管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但基于已有的观测和分析研究,作为一个讨论内容,我们提出了一些关于太阳活动影响天气气候变化的初步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 太阳活动 夏季降水异常 影响途经
下载PDF
内蒙古夏季降水变率的优势模态及其环流特征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妍 布和朝鲁 +1 位作者 林大伟 谢作威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6-776,共21页
本文基于1961-2013年的中国气象局降水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针对内蒙古地区夏季降水,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EOF)和合成分析法,考察了年际尺度上内蒙古地区夏季降水分布的不同类型,并分析其前两个模态的典型环流形势以... 本文基于1961-2013年的中国气象局降水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针对内蒙古地区夏季降水,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EOF)和合成分析法,考察了年际尺度上内蒙古地区夏季降水分布的不同类型,并分析其前两个模态的典型环流形势以及相关的春夏季节转换特征。内蒙古夏季降水在年际尺度上主要分为整体一致型和东西反向型。整体一致型模态以贝加尔湖北侧和南侧对流层中上层环流的反位相变化、源于伊朗北部一中亚地区的中纬度遥相关型波列以及东亚地区“东高西低”或“西高东低”的环流形势为主要特征。而东西反向型模态以东欧平原一乌拉尔山东侧一内蒙古东部及东北地区为异常中心的波状环流以及东亚沿岸中高纬地区偶极子环流异常(“北高南低”或“北低南高”)为主要特征。这两种夏季降水模态的正负位相分别对应着亚洲中高纬环流春夏季节转换提前和滞后的情形。这些结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内蒙古地区夏季降水异常及其典型环流特征,从而为其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夏季降水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环流异常 春夏季节转换
下载PDF
华北夏季降水减少与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15
14
作者 郝立生 闵锦忠 顾光芹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0-426,共7页
利用华北地区20站夏季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对华北夏季降水减少与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夏季降水量1951—2008年呈显著减少趋势,平均每10 a减少13.4 mm,1965年发生了... 利用华北地区20站夏季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趋势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对华北夏季降水减少与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华北夏季降水量1951—2008年呈显著减少趋势,平均每10 a减少13.4 mm,1965年发生了气候突变,之后降水量减少更加明显。北半球大气环流在1965年前后有明显不同:1)1951—1965年夏季500 hPa高度场欧洲大槽、贝加尔湖槽较深,乌拉尔山高压脊较强,经向环流表现突出;而1966—2008年夏季欧洲大槽、贝加尔湖槽较浅,乌拉尔山高压脊较弱,纬向环流表现突出。2)1951—1965年夏季500 hPa蒙古冷槽位置偏北偏西,冷空气活动经常影响华北地区;而1966—2008年夏季蒙古冷槽位置东移南压到河套附近,冷空气经常影响华北以南以东地区。3)1951—1965年夏季海平面气压场蒙古低压异常强大,而1966—2008年蒙古低压明显减弱。4)1951—1965年夏季850 hPa东亚夏季风一直伸展到华北、东北地区,蒙古地区存在明显的气旋性环流,在河套附近产生风向辐合;而1966—2008年东亚夏季风在到达30°N附近风速显著减小,很少越过长江到达华北地区,在长江流域形成了风速辐合,同时蒙古地区的气旋性环流消失,河套附近的风向辐合变的很弱。1951—1965年华北多雨是由于东亚夏季风水汽的有效输送和河套附近的风向辐合造成的,而1966—2008年长江流域多雨是由于东亚夏季风在这里产生了风速辐合造成的。华北夏季降水减少与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有很好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夏季降水 减少 大气环流 异常
下载PDF
东亚夏季风变化与华北夏季降水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20
15
作者 郝立生 丁一汇 闵锦忠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80-1289,共10页
为认识华北夏季降水异常原因及改进气候预测技术,利用华北夏季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大气环流等资料,并采用经向风场定义东亚夏季风指数,对东亚夏季风与华北夏季降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通常在强东亚夏季风年华北夏... 为认识华北夏季降水异常原因及改进气候预测技术,利用华北夏季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大气环流等资料,并采用经向风场定义东亚夏季风指数,对东亚夏季风与华北夏季降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通常在强东亚夏季风年华北夏季降水偏多,在弱东亚夏季风年华北夏季降水偏少。但也有相反的情况,强东亚夏季风年降水偏多(少)的空间分布形势与弱东亚夏季风年降水偏多(少)分布明显不同。(2)无论强东亚夏季风年还是弱东亚夏季风年,华北夏季降水偏多的环流条件是有充足的水汽来源(强夏季风年为西南风水汽输送异常,弱夏季风年为东南风水汽输送异常)和较好的动力上升条件(850 hPa层在华北有辐合环流,500 hPa层中纬度纬向环流突出,华北多低槽过境)。(3)华北夏季降水偏少的环流形势明显不同:在强夏季风年虽然有充足的水汽来源(西南风异常),在弱夏季风年水汽来源不足(偏北风异常),但都缺乏有效的动力上升条件(850 hPa层在华北为辐散环流,500 hPa层中纬度经向环流突出,华北低槽过境偏少)。(4)在强东亚夏季风年,尽管水汽来源充足,但由于动力上升条件不同而造成华北夏季降水量在不同年份有明显差别。如果动力上升条件好,华北夏季降水会异常偏多,反之,华北夏季降水也会出现异常偏少。(5)在弱东亚夏季风年,西南风水汽来源大量减少,如果又缺乏其它路径水汽补充,加上动力条件弱,华北夏季降水会异常偏少。弱夏季风年西南风水汽来源大量减少,但只要东南风水汽输送加强,华北仍会有足够的水汽来源,这时,如果有较好的动力上升条件,华北夏季仍然会出现降水异常偏多的情况,如2011-2013年。预测华北夏季降水不能简单认为东亚夏季风强、华北夏季降水就多,东亚夏季风弱、华北夏季降水就少,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只是说明了水汽条件不同,还应结合动力条件变化才能作好华北夏季降水气候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 华北 降水异常 环流特征
下载PDF
初夏东亚季风强度指数与陕西降水异常关系 被引量:15
16
作者 方建刚 肖科丽 +1 位作者 王娜 程肖侠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共8页
应用1979-2011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陕西地面月降水资料,分析计算东亚初夏季风强度指数和陕西降水距平一致率,采用统计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初夏东亚季风强度指数与陕西降水异常的统计关系,并采用合成分析方法讨论了初夏强(弱)东亚季风... 应用1979-2011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陕西地面月降水资料,分析计算东亚初夏季风强度指数和陕西降水距平一致率,采用统计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初夏东亚季风强度指数与陕西降水异常的统计关系,并采用合成分析方法讨论了初夏强(弱)东亚季风年陕西多雨(少雨)的大气环流特征。结果表明:初夏东亚季风偏强,陕西易多雨,且陕北、关中比较显著,而初夏东亚夏季风偏弱,陕西易少雨,偏少的程度陕北北部最明显;初夏东亚季风偏强时,欧亚中高纬度距平场自西向东呈"+-+"的波列分布,环流场中乌拉尔山长波脊偏强,贝加尔湖到巴尔喀什湖低槽偏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相应的对流层低层青藏高原东侧为偏南距平风,而华北为弱偏东距平风,在西北地区东部形成了距平风的气旋性切变,有利于该区域初夏多雨;初夏东亚夏季风偏弱时,欧亚中高纬度距平场距平自西向东呈"-+-"的分布,中亚长波脊强盛,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且位置偏东。陕西主要受中亚高脊前西北气流控制,陕西初夏多晴热天气,易少雨;但初夏东亚季风偏弱时,东亚中纬度盛行平直西风气流,西风锋区位于40°N附近,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偏南,青藏高原位势高度偏低,并多短波槽或低值系统活动,陕西初夏受西风带系统和高原东移的低气压系统影响,陕西大部易多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季风强度指数 降水距平一致率 陕西 大气环流
下载PDF
东亚夏季风异常活动的多模态特征:不同再分析资料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黄燕玲 陈海山 +2 位作者 蒋薇 许蓓 李忠贤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5-160,共16页
利用1979~2002年ERA-40、ERA interim、JRA-25和NCEP-DOE AMIP-Ⅱ(简称为NCEP-2)再分析资料,采用扩展经验正交分解(EEOF)、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资料所揭示的东亚夏季风异常活动的多模态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东亚夏季风... 利用1979~2002年ERA-40、ERA interim、JRA-25和NCEP-DOE AMIP-Ⅱ(简称为NCEP-2)再分析资料,采用扩展经验正交分解(EEOF)、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资料所揭示的东亚夏季风异常活动的多模态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东亚夏季风异常活动各模态对应的大气环流异常分布型及其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1)四套再分析资料所揭示的东亚夏季风异常活动均存在三种差异显著的空间模态,且各套资料对东亚夏季风异常活动空间多模态特征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仅NCEP-2的结果与其他资料略有差异.(2)第一模态体现了夏季风年际异常在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反相变化,并具有显著的3~6年和准8年周期;与正(负)时间系数相对应,850 hPa风场、500hPa高度场、SLP均显示东亚沿岸存在从西北太平洋经过日本以南到达鄂霍次克海的“-+-”(“+-+”)经向三极型结构;相应的降水变化在长江中下游为显著的负(正)异常,而在我国东北东部、东南沿海及云南西部则为正(负)异常.(3)第二模态反映了夏季风活动主导模态的一致性变化且在1993年左右发生年代际转折,并呈现准12年周期的强弱交替分布.当对应的时间系数为正(负)时,850hPa风场在环贝加尔湖地区受强大的异常反气旋(气旋)控制;500hPa高度场上,中高纬地区表现为异常的纬向波列结构,具体表现为起源于欧洲大陆西部经西西伯利亚平原向东南方向延伸至东北亚地区的“+-+”(“-+-”)的波列;SLP在我国大陆主要为正(负)异常,东亚夏季风整体减弱(加强);对应的夏季降水异常场呈现“南涝北旱”(“南旱北涝”)的分布形势.(4)第三模态表明了夏季风异常活动的东西反相变化,且有12~16年的准周期变化.对应正(负)的时间系数,115°E以东地区盛行异常偏南(北)风,而115°E以西地区主要盛行异常偏北(南)风;500hPa高度场、SLP均显示出东亚沿岸地区、鄂霍次克海至日本以南洋面的“-+”(“+-”)波列以及欧亚大陆北部的准纬向遥相关波列;夏季降水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偏多(偏少),显著变化主要位于黄淮及附近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 空间多模态 大气环流异常 夏季降水 比较分析
下载PDF
青藏高原季节冻融过程与东亚大气环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6
18
作者 王澄海 董文杰 韦志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9-316,共8页
利用青藏高原 46个气象站的最大冻土深度观测资料、中国 16 0个气象站降水资料和NCAR NCEP资料 ,对青藏高原冻土的季节性冻融过程进行合成分析 ,发现青藏高原土壤的季节冻融过程对青藏高原上空及东亚大气环流有显著的影响 ,在高原最大... 利用青藏高原 46个气象站的最大冻土深度观测资料、中国 16 0个气象站降水资料和NCAR NCEP资料 ,对青藏高原冻土的季节性冻融过程进行合成分析 ,发现青藏高原土壤的季节冻融过程对青藏高原上空及东亚大气环流有显著的影响 ,在高原最大冻土深度较小的年份中 ,7月份 ,南亚高压强且偏西 ,5 0 0hPa印度低压强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弱且偏东 ,高原南部的东风较强 ;最大冻土深度较大的年份 ,南亚高压弱且偏东 ,印度低压弱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且偏西 .在不同的冻融年份 ,85 0hPa上纬向风的差异显著区反映了西南季风的活动 .最大冻土深度与中国夏季 ( 7月份 )降水有 3条显著相关带 ,雨带的分布与中国夏季平均雨带相吻合 .由此 ,青藏高原季节冻融过程引起的水热变化是影响东亚气候的一个重要外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过程 东亚大气环流异常 南亚高压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华南夏季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9
19
作者 钟权加 张立凤 +1 位作者 丁瑞强 秦箭煌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6,共9页
根据1958—2008年华南48站降水资料、NOAA全球逐月海温格点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EOF分解、相关、合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华南夏季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冬季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南夏季降水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空... 根据1958—2008年华南48站降水资料、NOAA全球逐月海温格点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EOF分解、相关、合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华南夏季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冬季热带太平洋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南夏季降水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空间分布以全区一致型为主,其次是南北反相对称型和东西反相对称型,且这3种分布模态都表现出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特征。全区一致型降水异常与热带太平洋海温显著相关,二者的相关性也具有年代际变化特征,其对应的热带太平洋海温具有沿赤道太平洋呈"负-正-负"的纬向分布型,类似于中部型El Nino。全区降水偏多时期,西南季风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脊点位置偏西,南亚高压偏强、脊点位置偏东,总体的环流形势有利干华南地区的水汽输送和上升运动,降水偏少时期,情况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夏季降水 大气环流 海温异常
下载PDF
西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及其水汽输送和环流特征分析 被引量:84
20
作者 何金海 刘芸芸 常越 《干旱气象》 2005年第1期10-16,共7页
利用NCEP/NCAR 1951~2000年共50 a的再分析资料及我国西北地区内31个代表站的降水资料,对西北地区近50 a来夏季降水异常的时空特征、环流形势及水汽输送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西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与东部沿海地区的降水呈反位相分布,... 利用NCEP/NCAR 1951~2000年共50 a的再分析资料及我国西北地区内31个代表站的降水资料,对西北地区近50 a来夏季降水异常的时空特征、环流形势及水汽输送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西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与东部沿海地区的降水呈反位相分布,说明西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降水影响系统不同,影响时期不一致。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西北地区夏季多、少雨年的相关区域环流特征和水汽输送特征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夏季降水异常 环流特征 水汽输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