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生植物对N、P的富集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秋夏 郑坚 +4 位作者 金川 周庄 陈雷 周泰来 唐建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7-442,共6页
研究水生植物对N、P的富集能力在富营养化湿地的生态修复中非常重要。对温州三垟湿地18种水生植物生物量及其对N、P的吸收与积累能力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类单株生物量差异极为显著,蒲苇、美人蕉的单株生物量最大。不... 研究水生植物对N、P的富集能力在富营养化湿地的生态修复中非常重要。对温州三垟湿地18种水生植物生物量及其对N、P的吸收与积累能力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类单株生物量差异极为显著,蒲苇、美人蕉的单株生物量最大。不同植物种类地上部分含N量为23.52~55.00 g/kg,地下部分含N量为14.36~50.50 g/kg;地上部分P浓度为0.53~8.1 g/kg,而地下部分含P浓度为0.46~6.08 g/kg,物种间差异显著。不同物种各自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N和P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达0.382和0.833,相关极显著。不同植物单株含N量为0.356~3.951 g/株,不同植物单株含P量分别和0.014~0.324 g/株之间,种间差异显著。其中含N量最高的植物单株为美人蕉、千屈菜和蒲苇,单株含P量最高的为千屈菜,其次为薏苡、水烛和菖蒲。美人蕉、水竹芋、水芋、水烛、菖蒲、伞草、细叶莎草、千屈菜、薏苡等对N、P具有较强的吸收与积累能力,又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建议在湿地修复中考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三垟湿地 水生植物 富集能力 生态恢复
下载PDF
温州三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效能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汪洁琼 唐楚虹 +1 位作者 成水平 刘滨谊 《中国城市林业》 2017年第5期16-20,共5页
以"温州三垟湿地"为研究对象,从江南圩田的传统生态智慧的阐释着手,揭示其隐含的生态系统服务,提出"水绿机制"的概念。解读传统圩田"水绿原生机制"中4大类型、8个维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综合效能评... 以"温州三垟湿地"为研究对象,从江南圩田的传统生态智慧的阐释着手,揭示其隐含的生态系统服务,提出"水绿机制"的概念。解读传统圩田"水绿原生机制"中4大类型、8个维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综合效能评价模型,应用于反思当下三垟湿地"水绿冲突机制"。从古今2个层次解决如何从传统生态智慧思维模式提炼升华,并通过转化应用于现代城乡生态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智慧 效能评价 圩田 三垟湿地
下载PDF
温州市垟湿地的利用与保护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叶乐安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84-87,共4页
三湿地作为温州的“城市之肾” ,具有净化水质、涵养水源、改善气候、美化环境等功效。由于人类的过度利用和保护不到位 ,三湿地水污染严重 ,湿地生态系统发生改变 ,生态功能日趋衰退 ,湿地面临减少威胁。因此 ,提出了科学控制污染... 三湿地作为温州的“城市之肾” ,具有净化水质、涵养水源、改善气候、美化环境等功效。由于人类的过度利用和保护不到位 ,三湿地水污染严重 ,湿地生态系统发生改变 ,生态功能日趋衰退 ,湿地面临减少威胁。因此 ,提出了科学控制污染、建立湿地生态园、发展替代产业、加强管理和宣传、开展科学研究等适于三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市 净化水质功效 涵养水源功效 环境美化 陆地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环境功能保护
下载PDF
基于生物完整性的城市湿地健康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小平 梁涛 +2 位作者 路全凤 赵帅 欧阳珊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21年第3期221-226,233,共7页
目前城市湿地缺乏一套完整的生态健康评价体系。本研究基于对浙江温州三垟湿地11个样点的生物采样数据,构建了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采用四分法划分健康、良好、一般、差、极差5个等级。研究表明三垟湿地整体生态健康状况为一般;就功能区... 目前城市湿地缺乏一套完整的生态健康评价体系。本研究基于对浙江温州三垟湿地11个样点的生物采样数据,构建了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采用四分法划分健康、良好、一般、差、极差5个等级。研究表明三垟湿地整体生态健康状况为一般;就功能区划分看,旅游休闲区的健康状况最好,保育区次之,过渡区最差;受人类干扰较强的居民区及附近区域健康状况差;该方法可作为城市湿地生态健康评价的工具,能为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 生物完整性指数 健康评价 三垟湿地
下载PDF
基于景观破碎度分析的温州三垟湿地乡土景观保护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任维 张雪葳 +1 位作者 李房英 董建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41-1854,共14页
乡土景观保护研究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选取温州三垟湿地乡土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借鉴与运用景观破碎度分析研究方法对2012、2017年乡土景观的空间构成特征、空间构成变化、景观破碎度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 乡土景观保护研究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选取温州三垟湿地乡土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借鉴与运用景观破碎度分析研究方法对2012、2017年乡土景观的空间构成特征、空间构成变化、景观破碎度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环境更新与产业转型是引发乡土景观空间动态变化与景观破碎度时空演变的主因。(2)总体景观破碎度由0.0063降至0.0059,城乡绿地、现代建筑空间、现代公共空间、田地这4类斑块是主要驱动因素。(3)内核区域景观破碎度降低趋势比外环区域更显著,现代建筑空间、传统建筑空间、田地、水塘是内核区域景观破碎度降低的主要驱动因素,城乡绿地、现代建筑空间、现代公共空间、传统工业用地是外环区域景观破碎度降低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从营造良性社会基础、延续空间构成特征、监测空间构成变化、调控主要驱动因素4个方面,提出快速现代化与城市化背景下三垟湿地乡土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景观 景观破碎度 景观保护 乡村振兴 三垟湿地
下载PDF
菱角种植对三垟湿地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作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戴伟东 郑媛媛 +2 位作者 岑旭东 梁贺 南春容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4,59,共6页
在三垟湿地河道内选取富营养化程度不同的两个区域,进行为期6个月(2016年5—10月)的围隔(a和b)种植菱角修复富营养化水体试验研究,每月对围隔内外的水质指标、浮游生物等进行监测。结果发现:(1)菱角的种植对水体透明度、营养盐和叶绿素... 在三垟湿地河道内选取富营养化程度不同的两个区域,进行为期6个月(2016年5—10月)的围隔(a和b)种植菱角修复富营养化水体试验研究,每月对围隔内外的水质指标、浮游生物等进行监测。结果发现:(1)菱角的种植对水体透明度、营养盐和叶绿素a浓度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作用。(2)围隔内外水体透明度在7月差异最显著,围隔a、b内透明度比围隔外分别增加20、63cm,分别提高0.4、2.3倍。(3)TN在5月差异最显著,围隔a、b内TN较围隔外分别下降39.7%(质量分数,下同)、20.6%。(4)围隔a内外的TP在6月差异最显著,围隔b则在5月差异最显著,分别较围隔外下降58.6%、42.6%。(5)氨氮在6月差异最显著,围隔a、b内分别较围隔外下降72.1%、61.3%。(6)围隔a内外的叶绿素a在7月差异最显著,围隔b则在5月差异最显著,分别较围隔外下降61.4%、77.5%。(7)围隔内高锰酸盐指数均低于围隔外。(8)围隔内外的浮游生物优势种不同,围隔内浮游动物密度显著降低,但围隔内外浮游生物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垟湿地 菱角 富营养化 浮游生物 生态修复
下载PDF
温州三垟湿地生态保护与植物配置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忻巧 《城市建筑》 2017年第20期73-75,共3页
本文从三垟湿地现状植被、生态分区、绿化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温州三垟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植物配置。以生态保护为切入点,重点阐述湿地保育区、湿地修复区、湿地缓冲区三大分区的生态保护措施。并通过植被恢复与重建、强化对比,突出片区... 本文从三垟湿地现状植被、生态分区、绿化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温州三垟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植物配置。以生态保护为切入点,重点阐述湿地保育区、湿地修复区、湿地缓冲区三大分区的生态保护措施。并通过植被恢复与重建、强化对比,突出片区特色、植被季象景观分布、绿地类型梳理等四大绿化设计策略,以植物配置为切入点,重点阐述三大轴线、七大景观分区的绿化配置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垟湿地 植被分析 生态分区 绿化设计
下载PDF
温州市三垟湿地遥感动态检测与景观分析
8
作者 沈茗戈 《现代信息科技》 2022年第2期139-142,共4页
以三垟湿地为研究区,基于2013—2021年间Landsat、Sentinel-2遥感影像,分析影像光谱特征,构建基于光谱、纹理、指数的特征数据集,通过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极限学习三种不同分类器的比较明确适用于研究区的解译方法,得到研究区内三垟... 以三垟湿地为研究区,基于2013—2021年间Landsat、Sentinel-2遥感影像,分析影像光谱特征,构建基于光谱、纹理、指数的特征数据集,通过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极限学习三种不同分类器的比较明确适用于研究区的解译方法,得到研究区内三垟湿地土地分类图,并计算了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了三垟湿地自生态修复开始的土地利用变化,根据解译结果计算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率与景观变化。结果表明,遥感影像能够较好的应用于城市湿地动态监测,三垟湿地修复建设已逐步完善,因长期开垦导致的土地流失也逐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垟湿地 遥感解译 随机森林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温州三垟湿地水生生态系统现状调查及修复思路 被引量:5
9
作者 南春容 缪克排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2-617,共6页
2016年1月~2017年7月,对温州三垟湿地水体中主要水质指标、大型水生动植物和水华状况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三垟湿地水质逐步好转,但氮、磷营养盐含量仍高于地表水Ⅴ类水域标准。三垟湿地内缺乏大型水生植物,只有4~10月... 2016年1月~2017年7月,对温州三垟湿地水体中主要水质指标、大型水生动植物和水华状况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三垟湿地水质逐步好转,但氮、磷营养盐含量仍高于地表水Ⅴ类水域标准。三垟湿地内缺乏大型水生植物,只有4~10月人工种植的经济水生作物菱(Trapa bispinosa)为优势种,水生动物以人工放养的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为优势种,外来物种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入侵严重。2017年春季和夏季,多处河段发生水华,4月发生绿眼虫(Euglena viridis)水华,5月发生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和卵形隐藻(Cryptomonas cvata)水华,7月发生膝口藻(Gonyostomum semen)水华。目前,三垟湿地水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简单,以浮游植物—白鲢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鳙鱼为主,是能量流动的主渠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不畅。针对三洋湿地水生生态系统现状,提出了构建以有机碎屑为起点的碎屑食物链和以大型水生植物为起点的牧食食物链生态修复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垟湿地 水生生态系统 碎屑食物链 生物链(网)生态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