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comparison of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study with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microvessel density 被引量:19
1
作者 BAI Rong-jie CHENG Xiao-guang +3 位作者 QU Hui SHEN Bao-zhong HAN Ming-jun WU Zhen-hua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5期541-547,共7页
Background The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SP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findings on chest radiographs. The objectives of clinical practice are to differentiate malignant nodules from benign nodules in the least inv... Background The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SP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findings on chest radiographs. The objectives of clinical practice are to differentiate malignant nodules from benign nodules in the least invasive way and to make a specific diagnosis. This study was aimed to evalu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rfusion imaging features and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 (VEGF) in SPNs using 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 and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SPN blood flow pattern and blood flow quantitative features. Also, the study called for the discussion of the method'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SPNs.Methods Sixty-eight patients with SPN underwent multi-location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nonionic contrast material was administrated via the antecubital vein at a rate of 4 ml/s) MSCT. Precontrast and postcontrast attenuations on every scan was studied. Perfusion, peak height, and the ratio of the peak height of the SPN to that of the aorta were analyzed. Perfusion was calculated using the maximum gradient of the time-density curves (TDC) and the peak height of the aorta. The quantitative parameters (perfusion, peak height, ratio of peak height of the SPN to that of the aorta) of the blood flow pattern were compared with MVD and the VEGF expression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The perfusion peak heights of malignant ((96.15±11.55) HU) and inflammatory ((101.15±8.41) HU) SP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benign ((47.24±9.15) HU) SPNs (P 〈0.05, P 〈0.05). Ratios of SPN-to-aorta of malignant and inflammatory SP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benign SPNs (P 〈0.05, P 〈0.05).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peak height and SPN-to-aorta ratio of malignant SPNs and inflammatory SPNs (P 〉0.05, P 〉0.05). The precontrast densities of inflammatory SPN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malignant SPNs (P 〈0.05). Perfusion values of malignant and inflammatory SP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benign SPNs (P 〈0.05, P 〈0.05). The VEGF positive expressions appeared in 32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SPNs and 2 patients with benign SPNs, and the average value of the MVD was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SPNs (36.88±6.76) than in patients with either benign (4.51±0.60) or inflammatory (26.11±5.43) SPNs (P 〈0.05, P 〈0.05).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CT perfusion feature and the MVD.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was between the peak height of SPN and the MVD (r=0.657, P 〈0.05).Conclusions Tumor microvessel density and VEGF expression facilitate the exploration of the pathophysiological basis of CT perfusion in SPNs. Multi-slice CT perfusion has shown strong positive correlations with angiogenesis in SP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in lesion pulmonary regional blood flow noevascularization pathologic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原文传递
孤立性肺结节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何其舟 余飞 +3 位作者 代平 刘株兰 郭锐 杨彬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9期3912-3915,共4页
目的分析肺内不同病理的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其对SPN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有明确病理学结果的SPN共45例,其中,良性16例,恶性29例,所有病例均行MSCT扫描与后处理,显示SPN的分布、形态及内部特征,并... 目的分析肺内不同病理的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其对SPN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有明确病理学结果的SPN共45例,其中,良性16例,恶性29例,所有病例均行MSCT扫描与后处理,显示SPN的分布、形态及内部特征,并同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45例SPN的中,良性结节(良性组)包括炎性假瘤6例,结核球4例,错构瘤3例,隐球菌2例,血管内皮瘤1例;恶性结节(恶性组)包括腺癌21例,鳞癌3例,小细胞癌2例,肺泡细胞癌3例;良性结节组直径平均为2.1cm,恶性结节组直径平均为2.6cm;所有SPN位于肺内侧带5个、中间带12个、外侧带28个,相应部位恶性结节的百分比分别为40%(2/5)、50%(6/12)、75%(21/28),其分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恶性结节在肺部的上、下叶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的分叶、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及支气管气征、血管集束征的发生率,恶性组高于良性组(P<0.05),其中炎性假瘤和腺癌具有类似表现;对于SPN内出现钙化,结核球与错构瘤发生率高;空洞在肺结核和肺癌中出现比例高。结论 MSCT可以充分显示SPN的分布、边缘及内部形态特征,可以达到对良、恶性SPN的定性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肺内孤立结节周围病灶的HRCT特征 被引量:21
3
作者 谢汝明 吕岩 +1 位作者 周新华 周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04-1107,共4页
目的观察肺内常见孤立结节周围病灶的HRCT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结核球、球形肺炎、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周围型肺癌、错构瘤及硬化性血管瘤的CT资料,记录分析结节周围病灶的HRCT特征。结果结核球周围病灶以结节为主(66.... 目的观察肺内常见孤立结节周围病灶的HRCT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结核球、球形肺炎、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周围型肺癌、错构瘤及硬化性血管瘤的CT资料,记录分析结节周围病灶的HRCT特征。结果结核球周围病灶以结节为主(66.67%),树芽征占12.64%,后者在其他性质结节中很少出现。球形肺炎周围病灶主要表现为絮状影(96.92%)。周围型肺癌周围主要表现为胸膜凹陷征(76.04%)、血管集束征(14.58%)。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周围以絮状影(64.00%)、斑片影(24.00%)及局灶肺气肿(64.00%)为主。1例硬化性血管瘤周围出现絮状影。本组错构瘤均未出现周围病灶。结论分析肺内孤立结节周围病灶的HRCT特征有助于鉴别诊断肺内肺结核球、球形肺炎、周围型肺癌及不典型支气管肺囊肿等常见孤立结节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灶 钱币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肺局限性磨玻璃结节的高分辨率CT征象与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病理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潘峰 刘卓 +4 位作者 袁飞 王俊 孙昆昆 杜湘珂 洪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15-819,823,共6页
目的探讨肺局限性磨玻璃结节(GGN)的高分辨率CT(HRCT)征象与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病理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选取121例GGN患者,按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22例)、浸润前病变(PIL)组(21例)、微浸润癌组... 目的探讨肺局限性磨玻璃结节(GGN)的高分辨率CT(HRCT)征象与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病理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选取121例GGN患者,按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22例)、浸润前病变(PIL)组(21例)、微浸润癌组(26例)和浸润癌组(52例),总结患者肺GGN的影像、病理及预后资料,分析不同病理类型GGN间的差异。结果 GGN的最大径、边缘、空泡征、实性成分、形状及是否有血管穿行在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945~31.068, P〈0.05)。浸润癌组的最大径、边缘与良性组、PIL组、微浸润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良性组空泡征与PIL组、微浸润癌组、浸润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是否含有实性成分、形状在浸润癌与微浸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是否有血管穿行在良性组与浸润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仅1例浸润癌出现远处转移。结论当GGN的最大径≥16.35 mm、出现毛刺征或分叶征提示浸润癌;当GGN内部出现空泡征则提示其为恶性;GGN内部含有实性成分或其形状不规则,可以鉴别浸润癌与微浸润癌;GGN内部有血管穿行可以用于鉴别浸润癌与良性病灶;GGN的预后好,仅0.83%病例出现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 肺肿瘤 腺癌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下载PDF
基于Bayes理论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在孤立性肺结节CT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陈伟 刘进康 +3 位作者 李文政 熊曾 龙学颖 周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1889-1892,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基于Bayes理论的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 diagnosis,CAD)系统在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C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依据Bayes理论先从352例SPN训练集(恶性135例,良性217例)中求出恶性SPN的验前比及... 目的初步探讨基于Bayes理论的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 diagnosis,CAD)系统在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C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依据Bayes理论先从352例SPN训练集(恶性135例,良性217例)中求出恶性SPN的验前比及各临床和CT表现的似然比,再运用VC++语言编制基于Bayes理论的CAD系统,用它计算每个SPN的恶性概率,并前瞻性地检验该系统在132例SPN测试集(恶性61例,良性71例)中的诊断效能,与2位高年资和2位低年资放射科医师常规阅片的表现作比较。结果成功构建基于Bayes理论的CAD系统,它诊断训练集SPN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88.9%、93.1%、91.5%,诊断测试集SPN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5%、85.9%、87.1%、84.4%、89.7%,其诊断符合率与高年资甲、乙医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高于低年资丙、丁医师(P<0.05)。结论基于Bayes理论的CAD系统可帮助医师尤其是低年资医师提高鉴别SPN良恶性质的能力,并在指导SPN的临床决策中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计算机辅助 Bayes理论
下载PDF
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与结节大小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慎江 肖湘生 +3 位作者 刘士远 李惠民 李成洲 张沉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74-78,共5页
背景与目的孤立肺结节是肺部的常见病变,多层螺旋CT的应用,为更好地定量评价孤立肺结节血流模式提供了可能。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与结节大小的关系。方法68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直径≤4 cm),行多层螺旋CT动态增... 背景与目的孤立肺结节是肺部的常见病变,多层螺旋CT的应用,为更好地定量评价孤立肺结节血流模式提供了可能。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与结节大小的关系。方法68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直径≤4 cm),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以4ml/s的速度注入对比剂,4×5mm或4×2.5 mm扫描模式,不动床)。记录孤立肺结节增强前后各时相的CT值并计算强化值、灌注值、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及平均通过时间,用线性回归分析评价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定量CT参数与结节大小的关系。结果恶性结节强化值、恶性结节的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灌注值及平均通过时间与结节大小无关(r=0.18,P=0.14;r=0.20,P=0.09;r=0.01,P=0.95;r=0.01,P=0.93)。结论恶性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定量CT参数不受结节大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血流模式 螺旋扫描计算机成像 影像诊断学
下载PDF
硬化性肺细胞瘤与孤立实性结节肺癌的18F-FDG PET/CT特征比较 被引量:11
7
作者 董烨 吴湖炳 +3 位作者 王全师 周文兰 王丽娟 傅丽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9-413,421,共6页
目的比较硬化性肺细胞瘤(PSP)和孤立实性结节肺癌的^(18)F-FDG PET/CT特征,探讨可用于鉴别诊断两者的PET和CT征象。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PSP和18例孤立实性结节肺癌患者的PET和薄层CT特征。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1周内行全身^(18)F-FDG... 目的比较硬化性肺细胞瘤(PSP)和孤立实性结节肺癌的^(18)F-FDG PET/CT特征,探讨可用于鉴别诊断两者的PET和CT征象。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PSP和18例孤立实性结节肺癌患者的PET和薄层CT特征。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1周内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比较PSP和孤立实性结节肺癌患者病灶PET和薄层CT征象。结果 PET显像中,PSP的^(18)F-FDG摄取明显低于孤立实性结节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2±1.65比9.02±4.60,t=4.386,P=0.000);但两组病变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1±1.01)cm比(2.41±0.82)cm,t=0.653,P=0.518]。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分析显示,SUVmax最佳截断值为5.5,以此截断值诊断PSP的敏感度为0.722,特异度为0.933。薄层CT扫描显示,贴边血管征仅见于PSP,而孤立实性结节肺癌无此征象(73.3%比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叶征在两种疾病中均可见,但PSP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孤立实性结节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比77.8%,P=0.002);毛刺征、胸膜牵拉征、血管集束征及空洞征仅见于孤立实性结节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P与孤立实性结节肺癌在代谢和形态学征象上有显著差异。将PET和薄层CT两种影像学信息相结合有助于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硬化性血管瘤 肺肿瘤 硬币病变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能谱CT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或肿块的价值 被引量:38
8
作者 王丽杰 马继文 +2 位作者 王永丽 余莹莹 文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定量分析在鉴别诊断肺癌、肺炎性肿块和肺结核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能谱CT增强扫描的78例肺结节或肿块患者,其中肺癌组38例、肺结核组20例、肺炎肿块组20例,测量动、静脉期病灶的单能量CT值、碘浓度(IC)、能谱曲线... 目的:探讨能谱CT成像定量分析在鉴别诊断肺癌、肺炎性肿块和肺结核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能谱CT增强扫描的78例肺结节或肿块患者,其中肺癌组38例、肺结核组20例、肺炎肿块组20例,测量动、静脉期病灶的单能量CT值、碘浓度(IC)、能谱曲线斜率(λ_(HU))、标准化碘浓度(NIC)及标准化水浓度(NWC)。对3组间上述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3组病变动、静脉期单能量CT值、IC、NIC及λ_(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肺炎组和结核组、肺癌组和结核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肺炎组和肺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NIC>0.325及NIC>0.298时鉴别肺炎性肿块与肺结核、肺癌与肺结核的灵敏度分别为95.0%、97.4%,特异度分别为85.0%、75.0%。结论:运用宝石CT能谱成像的多参数定量分析可以鉴别肺癌和肺结核、肺炎性肿块和肺结核,但对肺炎性肿块与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Fisher判别在孤立性肺结节CT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徐钐 周四清 温生贵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2期1806-1808,共3页
目的:探讨Fisher判别模式对孤立性肺结节CT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9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CT资料,按病理随访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两大类,对结节主要CT形态学特征进行评价,按良、恶性分组,以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形... 目的:探讨Fisher判别模式对孤立性肺结节CT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49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CT资料,按病理随访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两大类,对结节主要CT形态学特征进行评价,按良、恶性分组,以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形态学征象为判别指标并行Fisher判别,采用交叉核实法估计误判概率。结果:孤立性肺结节CT征象的Fisher判别公式为Z=-0.251×1+0.563×2-0.319X3+0.261×4+0.492×5-0.101×6+0.326×7+0.329×8,误判率为12.08%,敏感性为89.32%,特异性为84.78%,鉴别诊断的准确率达87.92%。结论:Fisher判别模式能够有效的对孤立性肺结节进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HER判别 孤立性肺结节 鉴别诊断 CT scanning SPIRAL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diagnosis of fisher 形态学特征 临床实用价值 统计学意义 交叉核实法 回顾性分析 应用价值 误判概率 随访结果 判别指标 模式 准确率 误判率
下载PDF
CT靶扫描联合多平面重组对肺部<1 cm磨玻璃结节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迟红卫 门明 +4 位作者 徐倩 冯文秋 任进军 陈艳芳 郭志军 《临床荟萃》 CAS 2019年第9期823-826,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靶扫描联合多平面重组(MPR)对于肺内<1 cm磨玻璃结节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同时行CT常规平扫及肺结节靶扫描62例患者的磨玻璃结节71个,采用MPR、容积再现(VR)结节处理图像,用双盲法对结节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结... 目的探讨采用靶扫描联合多平面重组(MPR)对于肺内<1 cm磨玻璃结节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同时行CT常规平扫及肺结节靶扫描62例患者的磨玻璃结节71个,采用MPR、容积再现(VR)结节处理图像,用双盲法对结节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靶扫描在显示磨玻璃结节的密度、边缘及分叶征方面优于常规扫描,靶扫描联合MPR显示空气支气管征和血管集束征的清楚程度与常规扫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常规扫描比较,靶扫描使医师诊断信心提高(P=0.000),诊断正确率提高(P=0.039),结节的手术例数增加,随访例数减少。结论靶扫描联合MPR可以清楚显示1 cm以下磨玻璃结节的内部结构以及边缘改变等关键细节特征,对常规CT难以明确诊断的1cm以下磨玻璃结节,建议采用靶扫描联合多平面重组进一步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 扫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18)F-FDG SPECT显像的半定量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永 陆武 +1 位作者 宋长祥 经丰琴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用半定量方式探讨不同病理类型孤立性肺结节在SPECT摄取18F-FDG的差异。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孤立性肺结节SPECT显像结果,半定量法(T/N)研究不同病理类型肺结节摄取18F-FDG的差异。结果恶性病变摄取18F-FDG比值明显高于良性病变... 目的用半定量方式探讨不同病理类型孤立性肺结节在SPECT摄取18F-FDG的差异。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孤立性肺结节SPECT显像结果,半定量法(T/N)研究不同病理类型肺结节摄取18F-FDG的差异。结果恶性病变摄取18F-FDG比值明显高于良性病变,鳞癌摄取18F-FDG比值高于腺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良性病变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8F-FDG摄取值半定量分析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有重要意义,对恶性病变病理类型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氯脱氧葡萄糖F18
下载PDF
显示恶性孤立肺结节分叶征理想CT层厚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慎江 李常城 +6 位作者 王新 刘德斌 梁文杰 朱峰 朱岩 崔学峰 毕文杰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2年第9期64-66,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显示恶性孤立肺结节分叶征理想CT层厚。方法:45例恶性孤立肺结节(直径≤3 cm)患者,经屏气训练后,采用64层螺旋CT行胸部扫描(准直器宽度0.625 mm×64)。分别重组成1、2、5 mm等3组图像,比较3组图像对恶性孤立肺结节分... 目的:初步探讨显示恶性孤立肺结节分叶征理想CT层厚。方法:45例恶性孤立肺结节(直径≤3 cm)患者,经屏气训练后,采用64层螺旋CT行胸部扫描(准直器宽度0.625 mm×64)。分别重组成1、2、5 mm等3组图像,比较3组图像对恶性孤立肺结节分叶征显示的异同。以1 mm图像显示的结节分叶征为标准,分析恶性孤立肺结节分叶,判断2、5 mm组图像显示恶性孤立肺结节分叶征的可靠性。结果:1 mm图像显示45例恶性孤立肺结节共出现98个分叶,其中弦距<1 mm分叶25个,弦距为1~2 mm分叶30个,弦距>2 mm分叶43个。2 mm图像上显示弦距<1 mm分叶与1 mm图像上显示分叶一致的有18个,两者数量有显著差异(P=0.023<0.05)。5 mm图像上显示弦距<1 mm分叶与1 mm图像上显示分叶一致的有16个,两者数量有显著差异(P=0.004<0.05)。2 mm图像上显示弦距为1~2 mm分叶与1 mm图像上显示分叶一致的有24个,两者数量无显著差异(P=0.261>0.05)。5 mm图像上显示弦距为1~2 mm分叶与1 mm图像上显示分叶一致的有13个,两者数量有显著差异(P=0.003<0.05)。2 mm图像上显示弦距>2 mm分叶与1 mm图像上显示分叶一致的有40个,两者数量无显著差异(P=0.631>0.05)。5 mm图像上显示弦距>2 mm分叶与1 mm图像上显示分叶一致的有36个,两者数量无显著差异(P=0.264>0.05)。结论:恶性孤立肺结弦距<1 mm时1mm层厚较合适,弦距为1~2 mm时2 mm层厚较合适,弦距>2 mm时5 mm层厚较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硬币病变 分叶征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晓华 谭石 马大庆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14-1117,共4页
目的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理论,建立一种全新的模式判别方法用于薄层CT上原发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鉴别,并探讨其诊断价值及对不同级别医师的辅助诊断作用。方法收集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SPN200例(周围型小肺癌135例,良性结... 目的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理论,建立一种全新的模式判别方法用于薄层CT上原发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鉴别,并探讨其诊断价值及对不同级别医师的辅助诊断作用。方法收集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SPN200例(周围型小肺癌135例,良性结节65例),观察3项临床指标和9项薄层CT指标,并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从中随机选择70%左右的样本(140例)作为训练集,建立ANN诊断模型,并与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分析处理的Logistic回归模型作比较,计算两种模型对所有样本诊断的正确率和ROC曲线下面积。利用训练好的ANN模型对另外60例样本进行测试,分析初、中、高三级放射科医师使用ANN模型前后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ANN模型诊断的正确率为98.0%,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正确率86.0%(P<0.001);两种模型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6±0.004和0.936±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NN模型及初、中、高级医师首次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4、0.737、0.813、0.874,其中ANN与初、中级医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7),而与高级医师的差异无显著性(P=0.070);初、中、高级医师使用ANN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0.938、0.952,三级医师使用ANN后的诊断能力均有显著提高(P值分别为0.000、0.001、0.039);使用ANN后各级医师对SPN的诊断差异无显著性(初-中级、初-高级、中-高级比较的P值分别为0.614、0.369、0.645)。结论①根据本研究提出的SPN的征象分类可用于建立ANN模型;②ANN模型用于薄层CT上原发良恶性SPN的鉴别诊断优于传统的Logistic回归模型;③ANN模型对于不同级别的放射科医师都有一定程度的辅助诊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 神经网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HRCT征象概率分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陶鑫 赵志梅 +4 位作者 刘颖华 徐覃莎 张海涛 叶兆祥 苏斌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9年第4期196-199,共4页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病灶HRCT征象与病变性质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方法收集149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行常规和对病灶局部薄层扫描,将初步确定的15项HRCT征象按照病灶良恶性分组进行χ2检验,筛选在统计学上有...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孤立性肺结节病灶HRCT征象与病变性质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方法收集149例经病理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行常规和对病灶局部薄层扫描,将初步确定的15项HRCT征象按照病灶良恶性分组进行χ2检验,筛选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的征象作为自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分析HRCT征象与病变性质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结果选出8项HRCT征象作为自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浅分叶征、边缘锐利、晕征及钙化等征象与良性病变正相关,其RR值分别是15.387,42.162,12.917,3.253;深分叶征、毛刺征及血管集束征等征象与恶性病变呈正相关,其RR值分别是0.067,0.109,0.526;锯齿状边缘在回归分析中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揭示了肺结节HRCT征象与病灶性质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等内在联系,对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肺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对比研究
下载PDF
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林吉征 孙德宝 +3 位作者 李颖端 李绍科 杨学东 路晓东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12-314,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对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肺内孤立小结节60例,其中小肺癌38例,炎性结节10例,结核球12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注药后30 s、1 min、2 min、3 min、4 min、5 min6、min的动态增强扫描。...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扫描对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肺内孤立小结节60例,其中小肺癌38例,炎性结节10例,结核球12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注药后30 s、1 min、2 min、3 min、4 min、5 min6、min的动态增强扫描。根据病灶平扫CT值及不同时间增强扫描CT值,做出不同病变CT值的时间-密度曲线。结果小肺癌与结核、炎症的平扫CT值无显著差异。结核球的强化程度明显低于小肺癌和炎性结节,但炎性结节与小肺癌的CT强化程度无显著差异。小肺癌、炎性结节和结核球三种病变增强后的时间-密度-曲线形态和强化形式不同。结论动态增强CT扫描对肺内孤立性小结节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似然比在孤立性肺结节CT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伟 刘进康 +2 位作者 李文政 熊曾 朱智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27-731,共5页
目的:运用似然比(LR)定量评价孤立性肺结节(SPN)相关的各种临床表现和CT特征在其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或临床确诊的SPN病例352例(恶性135例,良性217例),分别统计各临床和CT表现在恶性和良性SPN中的出现率,计算两者的比值... 目的:运用似然比(LR)定量评价孤立性肺结节(SPN)相关的各种临床表现和CT特征在其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或临床确诊的SPN病例352例(恶性135例,良性217例),分别统计各临床和CT表现在恶性和良性SPN中的出现率,计算两者的比值即似然比(LR)。结果:较能提示恶性SPN的特征为空泡征(LR=4.98)、短毛刺(LR=4.57)、深分叶(LR=3.88)等,较能提示良性SPN的特征为良性钙化模式(LR=0.03)、强化值<20HU(LR=0.08)、多边形轮廓(LR=0.14)等。结论:似然比能为医生准确权重各临床和CT表现在SPN定性诊断中的意义提供参考,可以用来指导日常阅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鉴别 似然比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灌注评价孤立性肺结节首过血流模式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才松 杨军 +3 位作者 吕琦 邵康为 刘伟 肖正光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4期305-308,315,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在孤立性肺结节(SPN)首过时血流特征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9例直径2~4 cm的SPN先行32层螺旋CT平扫,再行多层同层连续动态增强扫描,在时间-密度曲线(TDC)的基础上,测量SPN增强峰值(PESPN)、...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在孤立性肺结节(SPN)首过时血流特征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9例直径2~4 cm的SPN先行32层螺旋CT平扫,再行多层同层连续动态增强扫描,在时间-密度曲线(TDC)的基础上,测量SPN增强峰值(PESPN)、病灶同层主动脉的增强峰值(PEAA)、病灶达峰时间(TTP),并由此计算增强净增值(NE)、结节-主动脉强化峰值比(S/A)、灌注量(Pr),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与炎性SPN的PESPN、NE、S/A和Pr均高于良性SPN(P均〈0.05),其TTP低于良性SPN(P〈0.05);恶性SPN的PESPN、NE、S/A高于炎性SPN(P均〈0.05);恶性结节的Pr高于炎性结节,但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以NE≥25 HU作为恶性病变的阈值,其敏感度为98.2%,特异度为52.0%,准确度为86.9%,阳性预测值为85.6%,阴性预测值为92.9%.良性、恶性及炎性结节的TDC形态不同.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是定量评价SPN血流模式的无创性技术,有助于SPN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流
下载PDF
肺部CT智能诊断报告系统软件的体模结节大小测量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敏 龚建平 张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3-145,151,共4页
目的评价肺部CT智能诊断报告系统软件测量体模结节大小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机对植入直径2.5、5.0、10.0、20.0mm孤立结节的商用体模进行扫描。结节标准体积采用公式V=(4/3)πr3计算。应用肺部CT智能诊断报告系统软件对... 目的评价肺部CT智能诊断报告系统软件测量体模结节大小的准确性。资料与方法应用64层螺旋CT机对植入直径2.5、5.0、10.0、20.0mm孤立结节的商用体模进行扫描。结节标准体积采用公式V=(4/3)πr3计算。应用肺部CT智能诊断报告系统软件对体模扫描数据进行分析,测量体模结节的体积、长径、宽径和高径。结果直径2.5mm结节体积测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1.1%,结节体积明显高估,结节的宽径和高径高估;直径5.0、10.0、20.0mm结节体积测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7%、-1.6%和-2.3%,结节体积均低估。直径5.0、10.0、20.0mm结节与直径2.5mm的结节大小测量的平均相对误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CT智能诊断报告系统软件对体模结节的大小测量和标准值之间虽然存在误差,但对直径5.0、10.0、20.0mm的体模结节测量误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 体模 显象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智能诊断报告系统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靶扫描定性诊断孤立性肺结节 被引量:11
19
作者 史叶峰 袁戴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8-570,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靶扫描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SPNs)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或随访证实的57例肺内孤立性结节,先行常规平扫后即时对结节进行靶扫描,对结节的形态、密度、内部结构、边缘及周围征象进...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靶扫描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SPNs)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或随访证实的57例肺内孤立性结节,先行常规平扫后即时对结节进行靶扫描,对结节的形态、密度、内部结构、边缘及周围征象进行分析,获得定性诊断,其中7例结合增强扫描。结果 恶性肺结节42例(73.7%),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分叶或/和毛刺征,密度不均,有空泡征或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中征等,4 例增强扫描病例明显强化。良性肺结节15例(26.3%),表现结节边缘光滑锐利,密度较高而均匀,部分结节内可见钙化,增强扫描病例无或轻度强化。结论 MSCT靶扫描技术能够显示常规扫描不能显示的更多的肺结节的影像信息,是提高肺内孤立性结节定性诊断准确性的有效检查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 靶扫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肺容积灌注在肺孤立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单飞 张志勇 +2 位作者 曾蒙苏 陈刚 蒋亚平 《当代医学》 2009年第8期54-60,共7页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64-Detector Row CT,64DCT)容积灌注在肺孤立结节(SP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64-DCT首过期容积灌注检查,并经病理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SPN患者60例。其中恶性结节组(35例)、急性炎性结节组(9例)、慢性炎性结...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64-Detector Row CT,64DCT)容积灌注在肺孤立结节(SP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64-DCT首过期容积灌注检查,并经病理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SPN患者60例。其中恶性结节组(35例)、急性炎性结节组(9例)、慢性炎性结节组(16例),先比较3组的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对比剂的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表面通透性(capillary permeability surface area product,PS)均数,再评价灌注参数的诊断试验效能。结果恶性结节组的BF低于急性炎性结节组(p=0.024);恶性结节组的BF、BV及PS大于慢性炎性结节组(p均<0.001)。BF值鉴别恶性结节组与急性炎性结节组的最佳临界点为118.57ml·min-1·100g-1,敏感性、特异性为82.9%、66.6%。BV、BF及PS值可鉴别恶性结节组与慢性炎性结节组,B V值最佳临界点为2.62ml/100g,敏感性、特异性为94.3%、81.3%;PS值最佳临界点为10.5ml·min-1·100g-1,敏感性、特异性为88.6%、76.9%;BF值最佳临界点为49.35ml·min-1·100g-1,敏感性、特异性为91.4%、68.7%。BV值及PS值系列实验的联合特异性为93.8%。结论64-DCT肺容积灌注有助于SPN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尤其有助于恶性结节与慢性炎性结节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