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om Dangling Man to Mr. Sammler: A study of the American Jewish History in Saul Bellow's Fiction
1
作者 YANG Chun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3年第6期493-498,共6页
As the owner of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Saul Bellow's (1915-2005) fiction has always been a great concern in literary world. It has been studied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since its publication. While comparativ... As the owner of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Saul Bellow's (1915-2005) fiction has always been a great concern in literary world. It has been studied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since its publication. While comparatively speaking, few studies were made from the historical lens. Actually, in his fiction, history is presented by fiction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making of history.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paper is through close reading of his novels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t historic periods of American Jews from "the strangers" to "the natives", the "More than Human" and "Less than Human" to the "Exact Human" presented in his fiction and thus help readers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Jewish life and ident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ul bellow American Jewish history Dangling Man Mr. Sammler
下载PDF
The Cultural Elements in Saul Bellow's The Adventure of Augie March
2
作者 张驰 《海外英语》 2016年第23期187-189,共3页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s uniquely a country of immigrants, a civilization made up of people whose culture origins are in other societies with their own languages, religious customs and fundamental values.This p...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s uniquely a country of immigrants, a civilization made up of people whose culture origins are in other societies with their own languages, religious customs and fundamental values.This paper will mainly discuss a great Jewish American writer- Saul Bellow focusing on his special ethnic background and analyze the cultural elements in his work The Adventure of Augie M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ts main characters and cultural the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ul bellow the Adventure of Augie March CULTURE characters and themes
下载PDF
Saul Bellow's Adherence and Breakthrough to Jewish Tradition
3
作者 刘晓艳 《海外英语》 2014年第7X期191-192,共2页
A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merican Jewish writers in the 20th century, Saul Bellow was influenced by the Jewish tradition and American mainstream thoughts in his writing creations. The conflicts and amalgamation ... A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merican Jewish writers in the 20th century, Saul Bellow was influenced by the Jewish tradition and American mainstream thoughts in his writing creations. The conflicts and amalgamation between these two different cultures in his novels indicate that Bellow not only adheres to the Jewish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breaks through the narrowmindedness of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ul bellow Jewish TRADITION ADHERENCE and breakth
下载PDF
索尔·贝娄作品中共同体思想的演变及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尤广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7,共7页
索尔·贝娄作品中的共同体思想经历了变化过程,从早期作品关注个体自身的发展,到中期作品对社会不公、个体身份和责任等的关注,再到晚期作品对人类命运的深思。索尔·贝娄作品中共同体思想的演变反映了作家对现代社会人际关系... 索尔·贝娄作品中的共同体思想经历了变化过程,从早期作品关注个体自身的发展,到中期作品对社会不公、个体身份和责任等的关注,再到晚期作品对人类命运的深思。索尔·贝娄作品中共同体思想的演变反映了作家对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脆弱、个体对社会责任的思考,以及对建立和谐、包容、进步的共同体的渴望。索尔·贝娄对社会正义的关注、不断反思及晚年经历,进一步推动了其共同体思想的发展,展示了作家对人类共同体和个体存在意义的持续探索。索尔·贝娄作品中的共同体思想启示人们,只有以爱为桥梁、以团结为力量、以个体责任为指南,才能构建一个充满希望、和谐与进步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尔·贝娄 共同体思想 人类共同体
下载PDF
索尔·贝娄小说中的悲剧意识研究
5
作者 马雯婷 张宁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20-125,共6页
美国作家索尔·贝娄,因其对小知识分子荒诞生存的精彩书写被冠以荒诞派作家的头衔。贝娄作品深刻的时代思想烙印,整体上浸润着西方文学源远流长的悲剧意识。西方文学家热衷于悲剧的创作,悲剧主人公们在苦难和压力下不甘于沉沦为“... 美国作家索尔·贝娄,因其对小知识分子荒诞生存的精彩书写被冠以荒诞派作家的头衔。贝娄作品深刻的时代思想烙印,整体上浸润着西方文学源远流长的悲剧意识。西方文学家热衷于悲剧的创作,悲剧主人公们在苦难和压力下不甘于沉沦为“末人”,而是奋起反抗,以其崇高壮美的奋斗历程宣示其作为命运的主人的英雄气概。笔者撷取《洪堡的礼物》《赫索格》和《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三部经典作品,分析人物塑造和情节展开的表现手法,品读作家看似平淡的叙事语言之下深藏的悲剧意识,挖掘其作品悲剧意识的源头,为贝娄作品的研读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 悲剧意识 索尔·贝娄 《洪堡的礼物》 《赫索格》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下载PDF
论《堂表亲戚们》中贝娄的共同体思想
6
作者 尤广杰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46-350,共5页
通过分析索尔·贝娄中篇小说《堂表亲戚们》的人物和情节,阐释贝娄的共同体思想——个体在共同体内部寻求和构建自己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文化与智慧传统在塑造共同体认同中发挥核心作用、共同体成员共享责任和互助关怀,论证贝娄笔... 通过分析索尔·贝娄中篇小说《堂表亲戚们》的人物和情节,阐释贝娄的共同体思想——个体在共同体内部寻求和构建自己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文化与智慧传统在塑造共同体认同中发挥核心作用、共同体成员共享责任和互助关怀,论证贝娄笔下的共同体不仅仅是基于血缘或地理位置的联系,更是建立在共享文化、历史和价值观上的紧密结合。指出贝娄的共同体思想在维护文化连续性、深化个体与共同体之间的联系以及促进全人类共同福祉方面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尔·贝娄 《堂表亲戚们》 共同体思想
下载PDF
从《来日的父亲》看索尔·贝娄的共同体思想
7
作者 尤广杰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4-98,共5页
索尔·贝娄作品体现了共同体思想,这一主题对于研究贝娄的作品具有重要意义。贝娄在《来日的父亲》中表达的共同体思想主要包括关注个体在共同体中的地位和角色、强调共同体归属感的重要性、对人类存在和未来的思考。贝娄提醒人们... 索尔·贝娄作品体现了共同体思想,这一主题对于研究贝娄的作品具有重要意义。贝娄在《来日的父亲》中表达的共同体思想主要包括关注个体在共同体中的地位和角色、强调共同体归属感的重要性、对人类存在和未来的思考。贝娄提醒人们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呼吁人们关注人际关系的真实性和深度以建立更加亲密和真实的人际关系,提醒人们关注精神情感的满足和内心的探索,追寻更具意义和价值的人生。《来日的父亲》中体现的共同体思想为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提供了一种全面而综合的理念。它鼓励人们建立紧密的社会联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并提供道德指导和生活意义。这种思想对构建更加公平、包容和可持续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为人类共同的命运提供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尔·贝娄 《来日的父亲》 共同体思想 个体 人类命运 道德指导
下载PDF
当代西方学者的精神生态危机——基于学院派小说《拉维尔斯坦》的阐释
8
作者 黄婷婷 张轶 杨柏岭 《语文学刊》 2023年第1期98-103,共6页
索尔·贝娄人生中最后一部小说《拉维尔斯坦》以美国当代著名学者艾伦·布鲁姆为原型,深刻展现了当代西方学术界学者的精神生态危机。在日常生活层面,通过刻画学者追名逐利及放纵自我的行为,揭露了当代西方物质主义、消费主义... 索尔·贝娄人生中最后一部小说《拉维尔斯坦》以美国当代著名学者艾伦·布鲁姆为原型,深刻展现了当代西方学术界学者的精神生态危机。在日常生活层面,通过刻画学者追名逐利及放纵自我的行为,揭露了当代西方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以及放纵主义思想泛滥所导致的学者精神堕落的现实。在学术精神层面,通过刻画学者学术精神的丧失,批判和讽刺了“象牙塔”中学术精神的腐化和污染。在学术精神生态系统层面,通过描写学者“近亲繁殖”及拉帮结派等不良现象,呈现了西方学术界学术精神生态系统遭受的整体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维尔斯坦 索尔·贝娄 精神生态 学院派小说
下载PDF
索尔·贝娄晚期小说中“为人文而辩”主题分析
9
作者 黄婷婷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13-116,共4页
索尔·贝娄是美国杰出的文学家,其丰富的人生阅历、极具超前意识与批判精神的人文思想,对20世纪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均产生深厚的影响。索尔·贝娄的小说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研究其小说中的人文主题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文章... 索尔·贝娄是美国杰出的文学家,其丰富的人生阅历、极具超前意识与批判精神的人文思想,对20世纪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均产生深厚的影响。索尔·贝娄的小说脍炙人口、发人深省,研究其小说中的人文主题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文章从索尔·贝娄晚期小说中人文精神的缘由及体现、民族与人文精神、自由与人文精神三大层面入手,阐释索尔·贝娄晚期小说为人文而辩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尔·贝娄 晚期小说 为人文而辩 自由
下载PDF
犹太文化困境及其空间隐喻——解读索尔·贝娄《只争朝夕》中的文化身份书写
10
作者 张燕 吴晓梅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23年第1期93-97,共5页
索尔·贝娄作为在美国的第二代犹太移民的代表,其作品对犹太后裔在美国的生存空间以及犹太文化的传承尤为关注。本文结合文学空间理论和文化身份理论,对《只争朝夕》的社会空间和家庭空间进行分析,认为小说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五... 索尔·贝娄作为在美国的第二代犹太移民的代表,其作品对犹太后裔在美国的生存空间以及犹太文化的传承尤为关注。本文结合文学空间理论和文化身份理论,对《只争朝夕》的社会空间和家庭空间进行分析,认为小说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五十年代的纽约城市空间并置以及纽约城市空间和罗伯斯伯里乡下寓所的平行并置,隐喻了犹太文化面对强势主流文化的侵袭面临传承危机,犹太移民面临文化身份迷失的困境。小说中异化的家庭空间隐喻了看似是文化卫道士的犹太移民实则早已抛弃本民族的文化信条。在异质文化背景下犹太移民的文化身份日益淡化,这种尴尬的文化身份处境也暗示着在当代美国社会中犹太文化逐渐式微的存续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尔·贝娄 《只争朝夕》 文学空间理论 文化身份理论 犹太文化危机
下载PDF
生命可承之重--认知视角下赫索格的焦虑解读
11
作者 马曼华 戚涛 《巢湖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31-137,共7页
犹太裔美国作家索尔·贝娄在其代表作《赫索格》中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赫索格在焦虑困境中的挣扎与救赎。文章基于认知视角,旨在剖析赫索格的焦虑症状及表现、认知失调及焦虑产生的原因和缓解策略,认为个体要通过协调认知以及改变、... 犹太裔美国作家索尔·贝娄在其代表作《赫索格》中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赫索格在焦虑困境中的挣扎与救赎。文章基于认知视角,旨在剖析赫索格的焦虑症状及表现、认知失调及焦虑产生的原因和缓解策略,认为个体要通过协调认知以及改变、修正甚至重构自我认知才能减少心理紧张和精神压力,进而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自我的完整统一。同时指出,贝娄实则是在寻找与现实的妥协之道,由此获得精神超越的立足点,但是这一偏理想化的策略也使贝娄的精神超越存有再议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索格 索尔·贝娄 焦虑 认知失调 精神超越
下载PDF
新出埃及记:《贝拉罗莎暗道》中的原型隐喻与犹太族群身份危机
12
作者 罗理浩 刘兮颖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1-16,共6页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的中篇小说《贝拉罗莎暗道》以二战大屠杀为背景,通过方斯坦、比利和“我”的多线原型叙事呈现充满张力的犹太移民处境与民族身份认同启示。方斯坦从罗马集中营逃往美国是出埃及记的当代...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犹太作家索尔·贝娄的中篇小说《贝拉罗莎暗道》以二战大屠杀为背景,通过方斯坦、比利和“我”的多线原型叙事呈现充满张力的犹太移民处境与民族身份认同启示。方斯坦从罗马集中营逃往美国是出埃及记的当代再现。作为现代摩西的犹太难民拯救者比利却在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下丧失犹太人的集体身份认同,未能带领犹太移民找到信仰归宿。以约伯为原型的方斯坦在苦难考验中坚持犹太信仰,继承摩西身份,却未完成代际记忆与集体记忆的传递。而“我”由痴迷储存记忆转而关注犹太民族的功能记忆,完成新一代摩西的转变。小说勾勒了当代犹太移民群体在新流散境遇中身份认同的现实危机和作者希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拉罗莎暗道》 索尔·贝娄 原型 记忆 犹太族群身份危机
下载PDF
试析索尔·贝娄小说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被引量:20
13
作者 戚咏梅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9-73,共5页
贝娄以对人类生存本质执著而持久的关怀 ,重新审视和思考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形态和精神存在 ,并试图重新肯定人的价值 ,重建人文主义理想。异化世界中人性的诉求 ,是贝娄文学创作的内在动力 ,也是他的作品所着力表现的精神指向。
关键词 索尔·贝娄 人文主义理想 小说 文学创作 精神指向 生存形态 审视 执著 精神存在 人类生存
下载PDF
论索尔·贝娄长篇小说中隐喻的“父与子”主题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兮颖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1-68,共8页
索尔·贝娄所创作的几乎所有的长篇小说中都隐含着一个“父与子”的主题。在表面的故事情节之下 ,有一个与之平行发展并不断强化的“父与子”主题的情节结构。根据情节线索的不同 ,可以分为“血缘父子”、“精神父子”和“异化父子... 索尔·贝娄所创作的几乎所有的长篇小说中都隐含着一个“父与子”的主题。在表面的故事情节之下 ,有一个与之平行发展并不断强化的“父与子”主题的情节结构。根据情节线索的不同 ,可以分为“血缘父子”、“精神父子”和“异化父子”。作者将隐喻的“父与子”主题与美国文化相结合 ,从中生发出关于整个人类的文化哲学思考 ,既表现出了深厚的犹太文化内涵 ,又超越了犹太民族属性 ,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尔·贝娄 长篇小说 中隐 主题 犹太文化 隐喻 情节结构 神父 普遍 文化哲学
下载PDF
国外索尔·贝娄研究述评 被引量:16
15
作者 祝平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8-71,共4页
由于贝娄创作主题和手法的复杂性,半个多世纪来,西方对贝娄的评论也呈献出多元性。本文从主题和历时两个角度对国外(主要是英语世界)索尔.贝娄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梳理和归纳。
关键词 索尔·贝娄 评论 综述
下载PDF
从小说《拉维尔斯坦》看贝娄犹太性的转变 被引量:7
16
作者 乔国强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3-76,共14页
贝娄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拉维尔斯坦》是他根据同事、好友艾伦.布鲁姆的生平写成的一部传记性小说。小说出版后,在美国批评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称赞者认为该小说的出版是"一个惊人的成就,贝娄数年来写的最富有吸引力的一部作品;&... 贝娄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拉维尔斯坦》是他根据同事、好友艾伦.布鲁姆的生平写成的一部传记性小说。小说出版后,在美国批评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称赞者认为该小说的出版是"一个惊人的成就,贝娄数年来写的最富有吸引力的一部作品;"质疑者则认为贝娄"暴露"了布鲁姆的隐私,把布鲁姆搞"同性恋"的事情给泄露了。这牵扯到道德问题,即贝娄无权"将其好友布鲁姆的个人隐私公布于众"。然而,纵观已有的评论,其关注的重点无非是围绕着暴露隐私和有关死亡、友谊、爱情等问题,将一部讨论犹太大屠杀和反犹主义这一重大问题的小说用私人化的方式给消解了。应该说,贝娄在八十四岁高龄创作的这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绝不仅仅是单纯地为好友作传,畅谈友谊、爱情和死亡,而且更是对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和价值取向的最终定位。从分析小说对大屠杀和反犹主义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贝娄的犹太民族立场,即他的犹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尔·贝娄 《拉维尔斯坦 》大屠杀 犹太性 反犹主义
下载PDF
寻求、逃离与同化——索尔·贝娄的知识分子主题三部曲 被引量:8
17
作者 蒋书丽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4-188,共5页
在当代美国文坛上,索尔.贝娄是一个特例,那就是他在创作中对知识分子的生存的深切关注。他的几部重要作品,包括他最后的《拉维尔斯坦》,都无一例外地将探寻和审视的目光投向了大学的教授们,而索尔.贝娄所塑造的这几位大学教授,却为我们... 在当代美国文坛上,索尔.贝娄是一个特例,那就是他在创作中对知识分子的生存的深切关注。他的几部重要作品,包括他最后的《拉维尔斯坦》,都无一例外地将探寻和审视的目光投向了大学的教授们,而索尔.贝娄所塑造的这几位大学教授,却为我们管窥当代美国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和本质变迁提供了最好的样本。从某种意义上说,索尔.贝娄以文学创作,印证了雅各比在《最后的知识分子》中所作的历史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学 索尔·贝娄 知识分子
下载PDF
索尔·贝娄小说的主题及其文化意蕴 被引量:5
18
作者 邹智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50-253,共4页
身份困惑、流浪意识与心理异化鼎足而三 ,共同构筑了美国当代犹太裔作家索尔·贝娄的艺术殿堂。然而 ,如果在研究其作品时仅限于此 ,则会对其主题思想浅尝辄止 ,难以抓住实质。实际上 ,贝娄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包融了十分浓郁的犹太文... 身份困惑、流浪意识与心理异化鼎足而三 ,共同构筑了美国当代犹太裔作家索尔·贝娄的艺术殿堂。然而 ,如果在研究其作品时仅限于此 ,则会对其主题思想浅尝辄止 ,难以抓住实质。实际上 ,贝娄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包融了十分浓郁的犹太文化气韵 :身份困惑是夹缝文化的产物 ,流浪意识是犹太民族流浪史在其作品中的映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尔·贝娄 小说 主题 文化意蕴 美国 文学评论 流浪意识 悖论 异化心理 当代
下载PDF
索尔·贝娄《晃来晃去的人》的“亲社会”伦理观照 被引量:7
19
作者 祝平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38,共5页
"挂起来"是贝娄小说主人公常见的生存状态,他们被社会异化,或自我异化,但他们并没有完全丧失行动的能力。他们往往在心灵上被放逐或自我放逐的过程中达到对人生的顿悟,既认识到自我的本质和价值,又深切感受到自己与家庭和社... "挂起来"是贝娄小说主人公常见的生存状态,他们被社会异化,或自我异化,但他们并没有完全丧失行动的能力。他们往往在心灵上被放逐或自我放逐的过程中达到对人生的顿悟,既认识到自我的本质和价值,又深切感受到自己与家庭和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因而试图在保存自我和融入社会之间达到一种平衡。这种"折中"思想,一方面反映了贝娄对"人"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西方世界对"个体"自主性极度张扬的反思,也是其"信仰自己,信仰邻人,信仰人类"犹太乐观主义肯定伦理思想的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娄 《晃来晃去的人》 个人 群体 伦理
下载PDF
索尔·贝娄对消费主义的批判--以《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籍晓红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5-130,共6页
对物质主义进行批判是索尔·贝娄一贯的主张,而且他的多部小说都对消费主义作出回应。小说《更多的人死于心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贝娄在小说中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表现了拉亚蒙一家的过度消费和"拜物"现象,对后工业社会... 对物质主义进行批判是索尔·贝娄一贯的主张,而且他的多部小说都对消费主义作出回应。小说《更多的人死于心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贝娄在小说中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表现了拉亚蒙一家的过度消费和"拜物"现象,对后工业社会里的消费主义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小说所揭示的拜金主义现象及其对消费时代的回应有着深刻的哲学意蕴。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贝娄将消费主义的批判提升到了文化的维度和人文关怀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尔·贝娄 消费主义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拜物 能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