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liminary Study on Control Effects of Five Kinds of Fungicides against Wheat Scab 被引量:1
1
作者 Chen Wujian Ye Xiufen +4 位作者 Zhang Changjie Hu Yufeng Wu Jianguo Chai Rongyao Zhang Zhen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3年第3期9-11,共3页
[Objective] This paper was to improve the current status that the fungicide carbendazim as the single agent was largely applied in the control against wheat scab. [ Method] Five kinds of fungicides on sales and new ag... [Objective] This paper was to improve the current status that the fungicide carbendazim as the single agent was largely applied in the control against wheat scab. [ Method] Five kinds of fungicides on sales and new agents against wheat scab were selected for field trials. [ Result] 25% JS399 - 19 SC, 30% te- buconazoh · thiram WP, 75% trifloxystrobin · tebuconasole WDG and 10% ZJ0712 JG could effectively control wheat scab, and the control effects of one time or two times application were better than control agent carbendasim; the control efficacy of two times application was improved in different degrees against one time ap- vlication. [ Conclusion] The naner vrevided basis for the control atminst wheat sc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scab control agents Conta'ol effects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cab-anthracnoge of Landscape Plant Fatsia japonica
2
作者 Ruan Lingxuan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9年第4期7-9,共3页
The pathogenic characteristics of scab-anthracnoge of Fatsia japonica was introduced,and the infection cycle,occurrence regularity and main harmful symptoms of the disease were elaborated.Prevention is the main method... The pathogenic characteristics of scab-anthracnoge of Fatsia japonica was introduced,and the infection cycle,occurrence regularity and main harmful symptoms of the disease were elaborated.Prevention is the main method to prevent scab-anthracnoge of F.japonica,and disease-free seedlings should be cultivated.Meantime,cultivation manage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improve disease resistance of plant,and chemical agents must be timely sprayed in the early incidence stage,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omprehensive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b-anthracnoge Fatsia JAPONICA DAMAGE SYMPTOM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下载PDF
Scab Disease Caused by <i>Venturia inaequalis</i>on Apple Trees in Kyrgyzstan and Biological Agents to Control This Disease
3
作者 Tinatin Doolotkeldieva Saykal Bobusheva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7年第6期450-466,共17页
Among the most economically important fruit crops in South and North Kyrgyzstan affected by scab disease are apples (Malus domestica). Natural isolates of Venturia inaequalis were isolated from diseased parts of apple... Among the most economically important fruit crops in South and North Kyrgyzstan affected by scab disease are apples (Malus domestica). Natural isolates of Venturia inaequalis were isolated from diseased parts of apple trees, selected from different regions, through sedimentation of air microflora on the crowns of fruit trees. Two biocontrol agents as Trichoderma viride and Streptomyces sр. were tested for apple scab control in vitro and field conditions. Two applications of Trichoderma viride within 35 days completely stopped the scab disease in seedling leaves. Within 40 days, the seedlings were recovered;the new leaves have blossomed on branches. The Streptomyces sp. antagonists were inferior in effectiveness compared to Trichoderma viride;nevertheless, they prevented progression of the disease in the leaves. Seedlings grew new shoots and leaves around 50 days after the second treatment. Orchard experiment results provide great hope that a biological product based on Trichoderma viride could work as an effective agent to suppres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thogen in the early spring, when leaves start to show scab disease sympto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le scab Venturia inaequalis TRICHODERMA viride Streptomyces sр. Biological control
下载PDF
两种微生物菌剂不同灌根次数对马铃薯疮痂病防效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窦俊焕 罗照霞 +8 位作者 郭天顺 杨晨 颉炜清 赵中梁 王鹏 陈阿娟 赵文涛 宋怡 吕汰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8期60-62,共3页
马铃薯疮痂病是影响天水地区马铃薯产量和商品属性最主要的土传病害。为了防治该病,本研究选取格兰克和菌动力两种微生物菌剂,比较不同灌根次数对天薯13号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结果表明,与不灌根对照相比,微生物菌剂灌根处理均能提高马... 马铃薯疮痂病是影响天水地区马铃薯产量和商品属性最主要的土传病害。为了防治该病,本研究选取格兰克和菌动力两种微生物菌剂,比较不同灌根次数对天薯13号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结果表明,与不灌根对照相比,微生物菌剂灌根处理均能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增产率为0.5%~21.5%;且能有效降低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率,对疮痂病的防效为44.8%~88.2%。其中,格兰克灌根两次(现蕾期和开花期各灌根1次)和菌动力灌根1次(现蕾期灌根1次)两个处理的效果较好,马铃薯产量分别较对照增加14.5%和21.5%,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分别为88.2%和7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微生物菌剂 灌根 产量 防效
下载PDF
甘肃天水苹果黑星病年消长动态调查及防治药剂筛选
5
作者 雷明山 安小娟 +2 位作者 周晓康 雒林通 杨军泽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187,194,共7页
为明确苹果黑星病在甘肃天水的年消长动态、发病规律及筛选高效防治药剂,2023年在苹果生长季持续对苹果黑星病的病叶率和病情指数进行了调查,同时选用10种农药制剂进行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天水地区苹果黑星病在5月中旬开始侵染,... 为明确苹果黑星病在甘肃天水的年消长动态、发病规律及筛选高效防治药剂,2023年在苹果生长季持续对苹果黑星病的病叶率和病情指数进行了调查,同时选用10种农药制剂进行田间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天水地区苹果黑星病在5月中旬开始侵染,7月底达到第一次发病高峰,之后进入病情发展缓慢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病菌又一次侵染秋梢,达到第二次发病高峰,之后进入病菌越冬预备期。田间防治试验表明,25%苯甲·吡唑酯SC 1000倍液、25%戊唑·异菌脲SC 2500倍液、40%氟硅唑EC 1500倍液和20%烯肟·戊唑醇SC 1000倍液的防效达83.56%~93.12%,可作为首选药剂;12.5%烯唑醇WP 1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SC 800倍液、12.5%腈菌唑EC 1000倍液和40%咪鲜胺EW 800倍液,防效次之,可作为辅助药剂,与首选药剂交替使用。综上所述,本试验明确了苹果黑星病的年消长动态、发病规律,筛选出了高效防治药剂,为苹果黑星病的有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黑星病 消长动态 药剂筛选 防治效果 甘肃天水
下载PDF
马铃薯疮痂病综合防治策略
6
作者 聂峰杰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6期24-28,共5页
多年连作引起马铃薯疮痂病发生严重,而生产中缺乏抗性品种和专用防治药剂,使病害防治困难。研究从引起马铃薯疮痂病的致病链霉菌分类及致病因子特性、马铃薯抗性品种及鉴定方法、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态3个角度分析疮痂病的发生特点,... 多年连作引起马铃薯疮痂病发生严重,而生产中缺乏抗性品种和专用防治药剂,使病害防治困难。研究从引起马铃薯疮痂病的致病链霉菌分类及致病因子特性、马铃薯抗性品种及鉴定方法、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态3个角度分析疮痂病的发生特点,提出疮痂病综合防治策略,为疮痂病发生机理研究及田间综合防控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致病链霉菌 致病毒素 综合防治
下载PDF
烟草赤星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防机理初探
7
作者 孙伟霖 颜霞 +5 位作者 高剑欣 崔传斌 王平平 王娜娜 杨明明 黄丽丽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7,共10页
[目的]本研究以烟草赤星病菌为靶标菌,筛选对其拮抗效果较好的生防菌,并对其进行后续的鉴定,同时初步设计试验验证生防机理,为烟草赤星病的拮抗生防菌资源、拮抗菌剂的制备等提供新的参考。[方法]采用初筛复筛获得生防菌后;绘制系统发... [目的]本研究以烟草赤星病菌为靶标菌,筛选对其拮抗效果较好的生防菌,并对其进行后续的鉴定,同时初步设计试验验证生防机理,为烟草赤星病的拮抗生防菌资源、拮抗菌剂的制备等提供新的参考。[方法]采用初筛复筛获得生防菌后;绘制系统发育树鉴定、抑菌谱系测定、菌株产酶活性测定、对赤星病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诱抗定量检测、离体叶片防效等方法验证生防机理。[结果](1)筛得2株对于赤星病菌拮抗效果较好的生防菌,经由16S rDNA鉴定发现其分别是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X768与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703;并完成了2株生防芽孢杆菌的抑菌谱系测定,证明其均具有抑菌广谱性;(2)对其生防机理探究过程中,菌株703具备产生纤维素酶、蛋白酶和淀粉酶的能力,菌株X768具备产生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能力;2株生防芽孢杆菌均可抑制赤星病孢子的萌发和影响菌丝正常生长的形态,对于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3)使用qRT-PCR法验证了生防菌对烟草防御基因通路(SA、JA、ET等通路)的影响,其中应用菌株703处理后烟草应用防御通路可能与SA通路、JA通路和泛素连接酶通路相关;而使用菌株X768处理后烟草应用防御通路可能与SA通路和泛素连接酶通路相关。[结论]筛得的具有抑制烟草赤星病作用的生防菌株B.subtilis X768与B.velezensis 703,抑菌谱较广,均可较强效果地抑制赤星病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并且2株生防菌均可引起烟草防御基因通路的上调,离体叶片防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 拮抗菌 生物防治 生防机理
下载PDF
不同药剂、药械对小麦赤霉病防效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建武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6期84-87,共4页
为筛选高效安全、防效优异的化学药剂及施药方式,在赤霉病防治关键时期,选择市面上常用的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采用两种施药方式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防治药剂选择上,可选用20%氟唑菌酰羟胺SC 750 mL/hm^(2)+25%丙环... 为筛选高效安全、防效优异的化学药剂及施药方式,在赤霉病防治关键时期,选择市面上常用的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采用两种施药方式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防治药剂选择上,可选用20%氟唑菌酰羟胺SC 750 mL/hm^(2)+25%丙环唑EC 600 mL/hm^(2)、40%丙硫菌唑·戊唑醇SC 600 mL/hm^(2)、30%丙硫菌唑OF 900 mL/hm^(2)+43%戊唑醇SC 600 mL/hm^(2)、30%肟菌·戊唑醇SC 600 mL/hm^(2)或70%甲基硫菌灵WP1500 g/hm^(2)中的任意一种进行防治。在施药器械选择上,单论施药效果时,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的施药效果优于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施药;而考虑人工成本、作业效率和防治时效等多方面因素,应依据自身实际情况酌情选择。本研究为科学防控小麦赤霉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防治药剂 施药器械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不同施药方式对解淀粉芽孢杆菌防治马铃薯疮痂病的效果评价
9
作者 袁东华 于稳欠 +3 位作者 刘依宁 陈秀 黄兰淇 张颂函 《世界农药》 CAS 2024年第6期38-42,共5页
[目的]评价解淀粉芽孢杆菌不同施药方式下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以期获得更有效的药剂应用技术。[方法]在大棚和露地2个应用场景下,采用5种不同施药方式评价了10亿孢子/mL解淀粉芽孢杆菌水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田间防效。[结果]2种应用场... [目的]评价解淀粉芽孢杆菌不同施药方式下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以期获得更有效的药剂应用技术。[方法]在大棚和露地2个应用场景下,采用5种不同施药方式评价了10亿孢子/mL解淀粉芽孢杆菌水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田间防效。[结果]2种应用场景下,采用播前沟施、种薯喷淋和块茎形成期灌根这3种施药方式,10亿孢子/mL解淀粉芽孢杆菌水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均显著高于采用播前土壤喷淋和块茎膨大期灌根处理的防效。播前沟施、种薯喷淋和块茎形成期灌根处理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水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因施药方式不同而异,播前沟施、种薯喷淋和块茎形成期灌根等3种施药方式下防效表现更优,可为更有效地防治马铃薯疮痂病提供了合理的施用方案,为进一步农药登记试验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解淀粉芽孢杆菌 施药方式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纳米杀菌剂对苹果叶部病害的田间药效评价
10
作者 柳建伟 史广亮 +5 位作者 魏江文 李金峰 韩菊红 李青梅 赵智慧 姜延军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2160-2164,共5页
为明确纳米杀菌剂对2种苹果叶部病害的防治效果,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系统评价了几种纳米杀菌剂和同种常规杀菌剂以相同有效成分含量施药对苹果黑星病和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纳米杀菌剂15%苯甲·吡唑酯ME对苹果黑星病的... 为明确纳米杀菌剂对2种苹果叶部病害的防治效果,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系统评价了几种纳米杀菌剂和同种常规杀菌剂以相同有效成分含量施药对苹果黑星病和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纳米杀菌剂15%苯甲·吡唑酯ME对苹果黑星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第7次药后15、30 d防治效果分别为83.58%和59.37%,较常规杀菌剂提高。纳米杀菌剂7%多抗·戊唑醇ME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最高,第7次药后15、30 d防治效果分别为97.07%和74.56%,较常规杀菌剂高。因此,在以相同有效成分含量施药时,纳米杀菌剂对2种苹果叶部病害的防治效果总体优于常规杀菌剂,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杀菌剂 苹果黑星病 苹果斑点落叶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30亿CFU/g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的研制及其对马铃薯黄萎病和疮痂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晓云 丛蓉 +6 位作者 赵卫松 曲远航 苏振贺 郭庆港 鹿秀云 李社增 马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黄萎病和疮痂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重要土传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但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本研究以枯草芽胞杆菌HMB26553和解淀粉芽胞杆菌PHODG36为有效成分,通过对润湿剂、分散剂及紫外保护剂的筛选,确定了30亿CFU/g芽胞杆菌... 黄萎病和疮痂病是马铃薯生产上的重要土传病害,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但缺乏有效的防治药剂。本研究以枯草芽胞杆菌HMB26553和解淀粉芽胞杆菌PHODG36为有效成分,通过对润湿剂、分散剂及紫外保护剂的筛选,确定了30亿CFU/g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的配方(质量分数):HMB26553菌株母药10%、PHODG36菌株母药10%、润湿剂LT-5691%、分散剂MF 2%、紫外保护剂抗坏血酸1%和滑石粉76%。该制剂芽胞数量37.6亿CFU/g,杂菌率2.8%,pH 7.8,细度98.2%,干燥减量1.6%,润湿时间95.7 s,悬浮率80.7%。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可湿性粉剂15~45 kg/hm^(2)拌种处理对马铃薯出苗安全,对生长无不良影响,对马铃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45.1%~47.4%。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该可湿性粉剂15~45 kg/hm^(2)拌种处理能显著减轻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其中30 kg/hm^(2)拌种处理防治效果高达72.0%,增产率达15.5%。不同地区的田间示范试验应用结果表明:该可湿性粉剂30 kg/hm^(2)拌种处理对马铃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为50.8%~62.1%,疮痂病为63.9%~65.7%,增产率为14.3%~29.4%。本研究结果表明,30亿CFU/g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能有效防治马铃薯土传病害且增产作用明显,为该制剂在马铃薯生产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胞杆菌 可湿性粉剂 马铃薯黄萎病 马铃薯疮痂病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榆林市马铃薯疮痂病菌的鉴定与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艳群 王晓燕 +5 位作者 冯新军 石芸 石勇 张小兵 梅成芳 梅蕊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67-71,共5页
为有效防控马铃薯疮痂病,在陕西省榆林市开展了基础研究和防控技术研究。采用形态学鉴定、基因测序和致病力测定进行了基础研究,同时开展了大田药剂防效试验和品种抗性比较。结果表明,榆林市马铃薯产区的疮痂病菌主要为欧洲疮痂链霉菌(S... 为有效防控马铃薯疮痂病,在陕西省榆林市开展了基础研究和防控技术研究。采用形态学鉴定、基因测序和致病力测定进行了基础研究,同时开展了大田药剂防效试验和品种抗性比较。结果表明,榆林市马铃薯产区的疮痂病菌主要为欧洲疮痂链霉菌(Streptomyces europaeiscabiei),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存在差异。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复合芽孢杆菌菌剂和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这3种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效较好,分别是63.6%、56.65%和55.09%;其次是100万孢子/g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处理和0.05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水剂,防效分别是50.30%和48.38%,防效较差的是12%噻霉酮水分散粒剂和20%噻唑锌悬浮剂,分别是23.54%和12.12%。陇薯7号和北茂8号对马铃薯疮痂病中抗,希森6号、秦薯119、沃土5号、冀张薯12、高原5号和V7均为感病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菌种鉴定 农药田间防效 品种抗性鉴定
下载PDF
马铃薯疮痂病危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庞泽 田国奎 +5 位作者 王海艳 李凤云 潘阳 丁凯鑫 李明雪 王立春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137-142,共6页
疮痂病是马铃薯现阶段常见的病害之一,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感病的马铃薯薯块会产生凹陷状或凸起状的病斑,严重的会覆盖整个块茎,整个薯块的外观表型变差,整体品质下降,且不耐储藏,极易发生腐烂.疮痂病... 疮痂病是马铃薯现阶段常见的病害之一,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感病的马铃薯薯块会产生凹陷状或凸起状的病斑,严重的会覆盖整个块茎,整个薯块的外观表型变差,整体品质下降,且不耐储藏,极易发生腐烂.疮痂病已成为制约我国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极大地限制了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进度,因此针对马铃薯疮痂病的研究愈发重要.本文针对马铃薯疮痂病的病症表现、发病规律、致病机理、防治措施与手段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马铃薯抗疮痂病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疮痂病 致病机理 防治措施 抗病育种
下载PDF
吡唑醚菌酯在小麦不同生育期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任学祥 苏贤岩 +4 位作者 范富云 王友定 迟雨 李钊 叶正和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6,共8页
为探讨吡唑醚菌酯对小麦不同生育期病害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tritici及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的室内抑制活... 为探讨吡唑醚菌酯对小麦不同生育期病害的防治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tritici及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的室内抑制活性;通过种子发芽盒试验,测定了吡唑醚菌酯不同药种比包衣处理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采用菌土混合法,测定了5%吡唑醚菌酯种子处理悬浮剂(FS)对小麦纹枯病的盆栽防效;同时测定了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SC)对小麦白粉病、锈病及赤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纹枯病菌、根腐病菌、全蚀病菌和赤霉病菌的EC_(50)值分别为0.404、5.862、0.193和1.372 mg/L。25℃条件下,5%吡唑醚菌酯FS不同药种比对济麦22鲜重及干重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0℃下,对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显示出一定的促进作用。5%吡唑醚菌酯FS苗后20 d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在74%以上,药种比1∶50时防效达99.02%;5%吡唑醚菌酯SC按3000 mL/hm^(2)剂量于扬花初期及盛花期各施药1次,对田间小麦白粉病、锈病及赤霉病的防效分别为100%、100%和75.87%。研究表明,吡唑醚菌酯对小麦不同生育期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 小麦 种衣剂 纹枯病 白粉病 锈病 赤霉病 防治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防治多种链霉菌引起的马铃薯疮痂病生防芽孢杆菌的筛选
15
作者 尚书妍 王金辉 +6 位作者 郭卫卫 张岱 潘阳 赵冬梅 李倩 朱杰华 杨志辉 《中国马铃薯》 2023年第6期527-535,共9页
马铃薯疮痂病(Potato common scab)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的土传病害,由致病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引起。为筛选得到可较好抑制马铃薯疮痂病菌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p.),通过室内平板抑菌试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利用邻接法建立基于g... 马铃薯疮痂病(Potato common scab)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的土传病害,由致病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引起。为筛选得到可较好抑制马铃薯疮痂病菌的芽孢杆菌(Bacillus spp.),通过室内平板抑菌试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利用邻接法建立基于gyrB序列的系统发育树进行种类分子鉴定。试验检测了13株芽孢杆菌对S.scabies HP4抑制作用,5株芽孢杆菌菌株BEV2、BAM7、GF3、BPU6和BMO8对S.scabies HP4抑菌圈直径均大于9.0 mm。系统发育树鉴定BEV2和GF3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AM7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BPU6为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BMO8为莫海威芽孢杆菌(B.mojavensis)。检测4种芽孢杆菌及其组合对3种致病链霉菌及其组合抑菌活性,其中BEV2+BAM7对致病链霉菌的抑菌圈直径至少达到(29.5±2.7)mm,当多种致病链霉菌同时出现时仍表现出较好抑菌效果,表明BEV2+BAM7对多种马铃薯疮痂病菌有稳定防治效果。该试验筛选出能拮抗不同致病链霉菌的多种芽孢杆菌,可扩大对马铃薯疮痂病菌的抑菌谱、提高病害防治效果的稳定性,为马铃薯疮痂病生物防治及生物菌剂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疮痂病 生物防治 芽孢杆菌 致病链霉菌
下载PDF
马铃薯疮痂病防治技术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生兆平 许杰 +1 位作者 朱文婷 夏印文 《中国果菜》 2023年第5期64-67,71,共5页
为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及杀菌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本试验采用不施药、硫酸铜、微生物菌剂(1号菌剂、2号菌剂、3号菌剂)等方式处理马铃薯。结果表明:2号菌剂处理的产量最高,平均为2653.33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7.62%,高... 为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及杀菌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本试验采用不施药、硫酸铜、微生物菌剂(1号菌剂、2号菌剂、3号菌剂)等方式处理马铃薯。结果表明:2号菌剂处理的产量最高,平均为2653.33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7.62%,高于其他处理组。3号菌剂处理下的平均感病率(36.87%)和平均病情指数(7.19%)均最低,分别较对照降低15.04%和13.42%,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在马铃薯疮痂病防治效果方面,3号菌剂防治效果最佳,平均防治效果达63.16%,其次是2号菌剂,平均防治效果达50.10%,但所有生物菌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均优于硫酸铜处理。因此,综合感病率、病情指数、防治效果以及对产量的影响等因素,得出2号和3号菌剂可作为马铃薯疮痂病防治或土传病害防治的有效菌剂在生产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疮痂病 生物防治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喷施亚磷酸钾对富士苹果黑星病的预防效果
17
作者 谢宏伟 宋耀峰 +3 位作者 于国康 赵先飞 刘文杰 张林森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91-93,共3页
研究了喷施亚磷酸钾对富士苹果黑星病的预防效果。试验结果发现喷施亚磷酸钾3~4次对苹果黑星病发生有一定的预防控制效果,与对照组相比,亚磷酸钾对预防黑星病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能降低中后期苹果黑星病发生程度25%~35%左右。亚磷... 研究了喷施亚磷酸钾对富士苹果黑星病的预防效果。试验结果发现喷施亚磷酸钾3~4次对苹果黑星病发生有一定的预防控制效果,与对照组相比,亚磷酸钾对预防黑星病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能降低中后期苹果黑星病发生程度25%~35%左右。亚磷酸钾可推荐作为黑星病预防药剂的补充肥料,建议与内吸性杀菌剂配合或交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磷酸钾 富士 黑星病 防治
下载PDF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翠翠 吴小兵 +3 位作者 唐强 袁红银 蒋明 王学平 《植物医学》 2023年第4期47-52,共6页
小麦赤霉病和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明确了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综合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病穗防效和相对防效均达90%以上,其中氟唑菌酰羟胺防治效果最... 小麦赤霉病和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明确了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的综合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病穗防效和相对防效均达90%以上,其中氟唑菌酰羟胺防治效果最佳,病穗防效在94%以上,相对防效在93%以上.小麦白粉病于发病初期用药,防控效果最佳,大发生年份若发病初期用药仍不能控制其扩展,可在扬花初期使用40%环丙唑醇结合小麦赤霉病一并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小麦白粉病 不同药剂 田间防效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恒亮 郭艳春 +6 位作者 穆长安 王全德 包来仓 马毅辉 陈威 侯维娜 高新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3-198,共6页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在大田条件下以‘开麦2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2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11种杀菌剂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0%己唑醇悬浮剂76.5g/hm2、75%肟菌·戊唑醇水...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在大田条件下以‘开麦2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2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11种杀菌剂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0%己唑醇悬浮剂76.5g/hm2、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68.75g/hm2处理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较好,拔节期病指防效(乳熟期枯白穗防效)分别为62.77%(56.21%)和60.58%(53.45%),小麦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7.65%和21.30%;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432g/hm2、25%氰烯菌酯悬浮剂750g/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病穗防效)分别为70.78%(56.57%)和68.84%(46.86%),小麦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5.44%和24.40%。综合分析,以上药剂可做田间大面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小麦纹枯病 小麦赤霉病 防效
下载PDF
控制小麦赤霉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程顺和 张勇 +5 位作者 张伯桥 高德荣 吴宏亚 陆成彬 吕国锋 范金萍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55-58,共4页
 1988年以来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赤霉病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均有所减轻。针对这一现象,作者调查分析了1960~2000年的有关气象资料、相关年份江苏省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及扬州地区小麦大面积生产情况。初步认为,近10多年来长江中下游...  1988年以来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赤霉病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均有所减轻。针对这一现象,作者调查分析了1960~2000年的有关气象资料、相关年份江苏省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及扬州地区小麦大面积生产情况。初步认为,近10多年来长江中下游麦区赤霉病流行程度减轻,虽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但主要原因是推广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其次是采用药剂防治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控制因素 抗病品种 药剂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