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秋沙鸭越冬期行为谱及PAE编码系统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培中 陈俊竹 +6 位作者 樊荣 何颖 张昱冉 卢凯 张新苗 曾晴 雷光春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7,共12页
2020—2021年越冬季,在湖南省桃源水电站坝下,对濒危物种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进行行为观察并录制视频,共分辨、记录了中华秋沙鸭越冬期的10种姿势、46种动作和120种行为,构建了中华秋沙鸭越冬期坝下行为谱及PAE(postureact-env... 2020—2021年越冬季,在湖南省桃源水电站坝下,对濒危物种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进行行为观察并录制视频,共分辨、记录了中华秋沙鸭越冬期的10种姿势、46种动作和120种行为,构建了中华秋沙鸭越冬期坝下行为谱及PAE(postureact-environment)编码系统。依据行为功能,将中华秋沙鸭越冬期坝下所有行为划分为休憩行为、基础运动行为、维持行为、觅食行为、排泄行为、警戒行为、求偶交配行为和其他群体社会行为8大类,其中基础运动行为、维持行为、觅食行为及警戒行为类目最多,占比达82.5%,与中华秋沙鸭坝下行为最相关的环境因子是水位、砾石洲滩和大石块。中华秋沙鸭越冬期行为谱及PAE编码系统的构建可为该濒危物种提供系统完整的行为信息,有助于深入开展行为生态学研究及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谱 PAE编码系统 中华秋沙鸭 越冬
下载PDF
中华秋沙鸭在中国的近期越冬分布与数量 被引量:37
2
作者 何芬奇 林剑声 +2 位作者 杨斌 江航东 张浩辉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56,共5页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以往在我国广有越冬记录,但分布点零散,且多为小群或零星个体,很少在同一地点见到10只以上的个体记录。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个别地点虽发现有中华秋沙鸭的越冬群体,但缺少持续性观察结果。21世纪初在赣东北... 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以往在我国广有越冬记录,但分布点零散,且多为小群或零星个体,很少在同一地点见到10只以上的个体记录。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个别地点虽发现有中华秋沙鸭的越冬群体,但缺少持续性观察结果。21世纪初在赣东北的弋阳、婺源相继发现中华秋沙鸭的较大越冬群,总数量至少超过100只,且数量和分布地点相对保持稳定。两地记录到的最大数量分别超过该种全球总量的1%,应当加强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秋沙鸭 近期越冬分布 中国
下载PDF
湖北清江冬季中华秋沙鸭初步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植飞 张虹旋 +1 位作者 罗志平 朱心红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57-60,66,共5页
对清江入长江口至清江水布垭沿线及清江的2个支流白炭河和招徕河进行调查,以了解中华秋沙鸭在清江流域的越冬地分布、越冬地生境及越冬种群数量等情况。以样线法为主,结合样点法,以步行和车行相结合的方式,用数码相机拍摄记录相关影像... 对清江入长江口至清江水布垭沿线及清江的2个支流白炭河和招徕河进行调查,以了解中华秋沙鸭在清江流域的越冬地分布、越冬地生境及越冬种群数量等情况。以样线法为主,结合样点法,以步行和车行相结合的方式,用数码相机拍摄记录相关影像资料。计数为直接计数法,精确到个位数。雄鸟单独计数,雌鸟、幼鸟和亚成鸟合并计数。结果:分别在三个河段共记录到21雄17雌或幼共38只中华秋沙鸭,生境均为水体清澈,水中鱼虾丰富,水面宽阔且河中有砾石兀立的地方,说明湖北清江流域是中华秋沙鸭的适宜越冬地。本调查的完成,对中华秋沙鸭生态习性的研究、中华秋沙鸭迁徙路线和越冬地分布的完善及清江流域的自然环境监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秋沙鸭 清江 越冬地
下载PDF
中华秋沙鸭越冬期昼间行为能量支出及其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邵明勤 陈斌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3-488,共6页
2015年12月~2016年3月,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采用瞬时扫描法,研究了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越冬期昼间行为能量支出及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越冬期,中华秋沙鸭昼间能量支出较多的行为分别是游泳、取食和飞翔,其平均静止代谢率... 2015年12月~2016年3月,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采用瞬时扫描法,研究了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越冬期昼间行为能量支出及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越冬期,中华秋沙鸭昼间能量支出较多的行为分别是游泳、取食和飞翔,其平均静止代谢率分别为(117.96±36.80)KJ/d、(115.60±38.94)KJ/d和(104.15±51.34)KJ/d,这与非繁殖期中华秋沙鸭的主要生理需求相符合。雄性中华秋沙鸭越冬期昼间警戒行为的能量支出显著大于雌性(F=4.929,df=1,p=0.033),这与雄性中华秋沙鸭更多地承担群体的守卫工作有关。随着日平均气温的升高,中华秋沙鸭警戒行为的能量支出显著降低(F=5.816,df=1,p=0.026),说明该种水鸟在不同气温下采取差异化的行为对策。随着群体中个体数量的增加,中华秋沙鸭社会行为的能量支出显著增加(F=5.109,df=1,p=0.043),中华秋沙鸭群体增大使其用于取食和警戒的时间明显减少,因而用于其它行为(如社会行为)的时间相应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秋沙鸭 时间分配 能量支出 越冬
原文传递
长白山中华秋沙鸭的窝雏合并现象
5
作者 刘冬平 姚文志 +1 位作者 李国栋 徐立军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015-4019,共5页
本文报道了长白山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的窝雏合并行为,即亲鸟将不相关的其他雏鸟并入自己的窝雏之中进行混群抚育的现象。2017—2020年的4个繁殖季节,中华秋沙鸭在长白山漫江河道的平均营巢密度为(0.65±0.17)巢·km^(... 本文报道了长白山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的窝雏合并行为,即亲鸟将不相关的其他雏鸟并入自己的窝雏之中进行混群抚育的现象。2017—2020年的4个繁殖季节,中华秋沙鸭在长白山漫江河道的平均营巢密度为(0.65±0.17)巢·km^(-1)(n=4),出雏后的家庭群密度为(0.39±0.05)群·km^(-1)(n=4)。4年中共统计到37个家庭群,平均窝雏数为(8.5±2.8)(n=37)。发生窝雏合并的家庭群比例平均为26.5%±6.8%(n=4),在不同年份间差异不显著。发生窝雏合并的家庭群与未发生窝雏合并的家庭群的窝雏数无显著差异(8.3±2.3 vs 8.5±3.0),但合并群雏鸭的数量(18.3±8.3)显著大于家庭群的窝雏数。大部分(83.3%)窝雏合并发生在雏鸭30日龄以前,发生的地点在觅食场所或休息场所,其原因可能是亲鸟之间的争斗抢占或雏鸭的意外走失和混群。中华秋沙鸭窝雏合并现象的发生,可能与长白山地区营巢密度较高、亲鸟竞争育雏领域有关,也可能与该物种单亲抚育后代、缺少对窝雏的有效保护相关。建议今后使用彩环标记和分子生物学手段,进一步探明这一濒危物种窝雏合并现象的内在机制,评估亲鸟因窝雏合并导致的适合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秋沙鸭 窝雏合并 长白山漫江 适合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