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FM/SCM及LBIC技术在平面型保护环结构InGaAs探测器设计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永富 唐恒敬 +5 位作者 朱耀明 李淘 殷豪 李天信 李雪 龚海梅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01-405,共5页
为研究保护环结构对平面型正照射式InP/InGaAs探测器光敏元扩大现象的抑制作用,设计并研制了带有不同保护环-光敏元间距的InGaAs探测器.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及扫描电容显微镜(SCM)获得了保护环与光敏元之间的实际距离.利用激光束... 为研究保护环结构对平面型正照射式InP/InGaAs探测器光敏元扩大现象的抑制作用,设计并研制了带有不同保护环-光敏元间距的InGaAs探测器.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及扫描电容显微镜(SCM)获得了保护环与光敏元之间的实际距离.利用激光束诱导电流(LBIC)技术研究了带有保护环结构的InGaAs探测器的光响应特性.研究表明,无保护环结构的探测器的LBIC信号可以用指数衰减函数描述,而带有保护环结构的探测器的LBIC信号则遵从高斯分布.引入保护环结构后,器件光敏元的扩大量会随着保护环-光敏元间距的减小而线性减小.在器件设计中,比较合适的保护环-光敏元间距应介于7~12μ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容显微镜(scm) 激光束诱导电流(LBIC) 光生载流子扩散 保护环 INP/INGAAS
下载PDF
用扫描电容显微镜(SCM)研究金基底上的铝纳米粒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赛锦 侯士敏 +3 位作者 申自勇 张琦锋 郭等柱 薛增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64-368,共5页
对升高模式扫描电容显微镜 (LM SCM)进行了理论分析 ,发现在小振幅近似下针尖的振幅直接正比于样品表面电容的梯度分布。利用升高模式扫描电容显微镜 (LM SCM)研究了金基底上铝纳米粒子的形貌和表面电容 ,分析了电容像的衬度与针尖的提... 对升高模式扫描电容显微镜 (LM SCM)进行了理论分析 ,发现在小振幅近似下针尖的振幅直接正比于样品表面电容的梯度分布。利用升高模式扫描电容显微镜 (LM SCM)研究了金基底上铝纳米粒子的形貌和表面电容 ,分析了电容像的衬度与针尖的提升高度之间关系 ,并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容显微镜 铝纳米粒子 金基底
下载PDF
不同均匀化制度对3003阴极箔比电容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蹇雄 张新明 +3 位作者 唐建国 李慧中 吴文祥 周卓平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9-42,68,共5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透射电镜及比电容检测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均匀化制度下0 0 5mm的30 0 3阴极箔腐蚀箔的表面腐蚀形貌和光箔的析出相形貌、大小以及体积分数及其对比电容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经6 2 0℃2 4h +水淬+5 0 0...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透射电镜及比电容检测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均匀化制度下0 0 5mm的30 0 3阴极箔腐蚀箔的表面腐蚀形貌和光箔的析出相形貌、大小以及体积分数及其对比电容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经6 2 0℃2 4h +水淬+5 0 0℃ 10h +空冷的双级均匀化后,析出相粒子尺寸细小,分布弥散,体积分数达6 5 % ,阴极箔腐蚀均匀,比电容可达5 30 μF cm2 ,而其他单级均匀化制度下,析出相较粗大且细小析出相相对较少,因而比电容比双级均匀化样品的低。实验结果同时表明,不同的均匀化制度对光箔的位错组态影响不明显,析出相的组态决定了比电容的高低和腐蚀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3铝合金 析出相 均匀化 位错 比电容
下载PDF
InP/In_xGa_(1-x)As异质结构中Zn元素的扩散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永富 唐恒敬 +7 位作者 李淘 朱耀明 汪洋 殷豪 李天信 缪国庆 李雪 龚海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51-956,共6页
采用闭管扩散方式实现了Zn元素在晶格匹配InP/In0.53Ga0.47As及晶格失配InP/In0.82Ga0.18As两种异质结构材料中的P型掺杂,利用二次离子质谱(SIMS)以及扫描电容显微技术(SCM)对Zn在两种材料中的扩散机制进行了研究。SIMS测试表明:Zn元素... 采用闭管扩散方式实现了Zn元素在晶格匹配InP/In0.53Ga0.47As及晶格失配InP/In0.82Ga0.18As两种异质结构材料中的P型掺杂,利用二次离子质谱(SIMS)以及扫描电容显微技术(SCM)对Zn在两种材料中的扩散机制进行了研究。SIMS测试表明:Zn元素在晶格失配材料中的扩散速度远大于在晶格匹配材料中的扩散速度,而SCM测试表明:两种材料中的实际PN结深度与SIMS测得的Zn扩散深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值,这是由于扩散进入材料中的Zn元素并没有被完全激活,而晶格失配材料中Zn的激活效率相对更低,使得晶格失配材料中Zn元素扩散深度与PN结深度的差值更大。SCM法是一种新颖快捷的半导体结深测试法,对于半导体器件工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离子质谱 扫描电容显微技术 ZN扩散
下载PDF
超级电容器用纳米炭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治安 邓梅根 +2 位作者 汪斌华 胡永达 杨邦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4-306,310,共4页
用高导电性、高比表面积的工业炭黑(BET表面积为1080m2/g)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不同扫描速度对电极电容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循环次数对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用不同大小电流恒流充放电研究其充放电性能。结果表... 用高导电性、高比表面积的工业炭黑(BET表面积为1080m2/g)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不同扫描速度对电极电容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循环次数对循环伏安曲线的影响,用不同大小电流恒流充放电研究其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循环伏安曲线为矩形特征,炭黑电极表现出典型的电容行为,扫描速度与比电容基本无关;恒流充放电的电压和时间关系为线性关系,电极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良好,电极的循环寿命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炭黑 等效串联电阻 比容量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纳米Co_3O_4-PTFE复合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于维平 黄东 +2 位作者 钱建才 张世超 吴寒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17,共4页
采用在加温的水溶液中电沉积然后烧结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的纳米Co3O4PTFE复合负极材料。XRD分析表明,电沉积的物质在245℃真空热处理后转变为Co3O4PTFE。SEM观察可以发现,Co3O4PTFE中的Co3O4呈现蜂窝结构,其厚度为30~50nm;PTFE则形成... 采用在加温的水溶液中电沉积然后烧结方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的纳米Co3O4PTFE复合负极材料。XRD分析表明,电沉积的物质在245℃真空热处理后转变为Co3O4PTFE。SEM观察可以发现,Co3O4PTFE中的Co3O4呈现蜂窝结构,其厚度为30~50nm;PTFE则形成交联的柱状体吸附在片状Co3O4两侧,其直径为50~100nm。这种纳米Co3O4PTFE复合沉积层具有结构稳定、抗粉化的特点。充放电实验结果表明,Co3O4掺杂PTFE可明显提高负极材料的可逆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其首次放锂比容量为920.1mAh·g-1,20次循环后放锂比容量为685.6mAh·g-1;而没有掺杂PTFE的试样对应的数据分别为865.1mAh·g-1和180.4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Co3O4-PTFE 电沉积 烧结
下载PDF
平面型InGaAs探测结构中p型杂质的二维扩散行为研究
7
作者 张帅君 李天信 +6 位作者 王文静 李菊柱 邵秀梅 李雪 郑时有 庞越鹏 夏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2-268,共7页
在平面型InGaAs P-i-N短波红外探测结构中,p型杂质在材料中纵向和横向的扩散是决定pn结位置及其光电性能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扫描电容显微方法(SCM)获得了扩散成结InGaAs/InAlAs像元剖面的二维载流子分布,从而实现对不同扩散条件下pn电... 在平面型InGaAs P-i-N短波红外探测结构中,p型杂质在材料中纵向和横向的扩散是决定pn结位置及其光电性能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扫描电容显微方法(SCM)获得了扩散成结InGaAs/InAlAs像元剖面的二维载流子分布,从而实现对不同扩散条件下pn电场结的精确定位和分析。此外,对于InGaAs/InP探测器,SCM测量揭示了Zn杂质在各功能层中扩散行为的显著差异。在InGaAs吸收区中,Zn的侧向扩散速度是深度方向的3.3倍,远高于其在n-InP帽层中0.67的侧向与深度扩散比,这将对光敏元的边缘电容以及暗电流特性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容显微(scm) InGaAs平面型探测器 扩散行为 光电流响应
下载PDF
碳纳米管在HQ/H_2SO_4电解质体系中的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8
作者 吴玉虎 胡添添 +3 位作者 谢慧 朱银海 李增鹏 刘恩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6039-16042,共4页
以自组装法合成的聚苯胺为前驱体,将其碳化活化后得到活性碳纳米管,分别研究了活性碳纳米管在H2SO4和氢醌(hydroquinone,HQ)/H2SO4电解质溶液里的超级电容器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比表面及孔径分析等方... 以自组装法合成的聚苯胺为前驱体,将其碳化活化后得到活性碳纳米管,分别研究了活性碳纳米管在H2SO4和氢醌(hydroquinone,HQ)/H2SO4电解质溶液里的超级电容器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比表面及孔径分析等方法对材料的形貌和孔径分布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恒电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法分别研究了超级电容器在1mol/L H2SO4、0.4mol/L HQ/H2SO4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在扫描速率为2mV/s时,碳纳米管电极在H2SO4和HQ/H2SO4电解液中的比电容分别为188和380F/g。研究表明,在HQ/H2SO4电解质溶液中可以为超级电容器提供氧化还原赝电容,其比电容量提高了192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氢醌 氧化还原电解质 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Design,modelling,and simulation of a floating gate transistor with a novel security feature
9
作者 H.Zandipour M.Madani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33-37,共5页
This study proposes a new generation of floating gate transistors(FGT)with a novel built-in security feature.The new device has applications in guarding the IC chips against the current reverse engineering techniques,... This study proposes a new generation of floating gate transistors(FGT)with a novel built-in security feature.The new device has applications in guarding the IC chips against the current reverse engineering techniques,including scanning capacitance microscopy(SCM).The SCM measures the change in the C–V characteristic of the device as a result of placing a minute amount of charge on the floating gate,even in nano-meter scales.The proposed design only adds a simple processing step to the conventional FGT by adding an oppositely doped implanted layer to the substrate.This new structure was first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nd then a two-dimensional model was extracted to represent its C–V characteristic.Furthermore,this model was verified with a simulation.In addition,the C–V characteristics relevant to the SCM measurement of both conventional and the new designed FGT were compared to discus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ded layer in masking the state of the transistor.The effect of change in doping concentration of the implanted layer on the C–V characteristics was also investigated.Finally,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design was examined by comparing its I–V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traditional F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ating gate transistor(FGT) scanning capacitance microscopy(scm) metal–oxide–semiconductor(MOS)capacitance non-volatile memory(NVM) reverse engineering
下载PDF
On-the-fly dopant redistribution in a silicon nanowire p-n junction
10
作者 Dong-II Moon Myeong-Lok Seol +1 位作者 Jin-Woo Han M. Meyyappan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8期2845-2855,共11页
Dopant redistribution in a silicon nanowire (SiNW) p-n junction is found to occur owing to self-heating effects. A SiNW is doped to form back-to-back diodes and is thermally isolated by an oxide layer on its bottom ... Dopant redistribution in a silicon nanowire (SiNW) p-n junction is found to occur owing to self-heating effects. A SiNW is doped to form back-to-back diodes and is thermally isolated by an oxide layer on its bottom side and by air on the other sides. When a high level of current flows, the inner body temperature is found to increase enough to cause dopant diffusion and even to reach the silicon melting point due to Joule heating. This experimentally observed electrothermal behavior is also validated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conductivity change is dependent on the total power density and the change becomes permanent once the device suffers self-heating beyond a threshold point. Finally, the dopant redistribution is directly visualized using scanning capacitance microscopy for the firs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wire degradation Joule heating dopant redistribution scanning capacitance microscop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