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Ⅲ型肩胛动力障碍肩袖撕裂患者的肩胛骨运动及肩部功能表现
1
作者 李磊 高奉 +12 位作者 付一峰 孙婧怡 贺忱 钱驿 果森 胥皞 郝悦 杨京伦 张霄瀚 巩亚伟 赵盈绮 刘壮 周敬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4,共8页
目的:探究伴有Ⅲ型肩胛动力障碍(SD)和不伴有SD的肩袖撕裂患者在肩胛骨运动和肩部功能方面的不同表现。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因肩袖撕裂就诊的16名伴Ⅲ型SD的肩袖撕裂患者(SD组)与17名无SD的肩袖撕裂患... 目的:探究伴有Ⅲ型肩胛动力障碍(SD)和不伴有SD的肩袖撕裂患者在肩胛骨运动和肩部功能方面的不同表现。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因肩袖撕裂就诊的16名伴Ⅲ型SD的肩袖撕裂患者(SD组)与17名无SD的肩袖撕裂患者(无SD组),分别拍摄患者患侧于冠状面外展0°、30°、60°、90°时的X线平片,通过测量X线平片中的3个参数来评估肩胛骨的三维运动,3个参数分别为肩胛冈线长度(LSS)、肩胛骨上旋角度(SURA)、喙突上移高度(CUSD),并记录患者的前屈、外展、外旋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结果:(1)在肩关节外展0°及30°位,两组间SURA、CUSD及LSS均无显著差异;在肩关节外展60°及90°位,两组间CUSD及LSS无显著差异,但SD组的SURA显著大于无SD组(P<0.05)。(2)SD组的主动前屈、外展及外旋活动度均显著小于无SD组(P<0.05)。(3)SD组的VAS得分显著高于无SD组(P<0.05)。(4)SD组的ASES评分显著低于无SD组(P<0.05)。结论:伴Ⅲ型SD的肩袖撕裂患者相比于无SD的肩袖撕裂患者在肩外展过程中表现出更大的肩胛骨上旋角度;相比于无SD的肩袖撕裂患者,伴Ⅲ型SD的肩袖撕裂患者的疼痛程度更为剧烈,肩部活动度及肩部功能表现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动力障碍 肩袖撕裂 肩胛骨运动
下载PDF
吊环运动员肩胛骨动力障碍分析与康复策略
2
作者 王颖珊 肖才坤 梁文廷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15期30-33,共4页
目的:了解吊环运动员肩胛骨动力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分型,并根据分型总结出吊环运动员肩胛骨动力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方法:调查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结论:肩胛骨针对性训练的有效性研究是有限的,此种训练方法可以改善肩胛骨肌... 目的:了解吊环运动员肩胛骨动力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分型,并根据分型总结出吊环运动员肩胛骨动力障碍的康复训练方法。方法:调查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结论:肩胛骨针对性训练的有效性研究是有限的,此种训练方法可以改善肩胛骨肌肉功能和力量,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说明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对提升运动表现和预防损伤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环运动员 肩胛骨动力障碍 分析 康复策略
下载PDF
基于肩关节正位片对退行性肩袖撕裂患者肩胛骨位置的研究
3
作者 谢露 张延明 +2 位作者 罗丁元 王玮宁 王安然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7期584-589,共6页
目的基于肩关节正位DR片,研究退行性肩袖撕裂患者静息位时肩胛骨位置的改变。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就诊的79例退行性肩袖撕裂患者作为试验组,男32例,女47例;平均年龄为(58.37±9... 目的基于肩关节正位DR片,研究退行性肩袖撕裂患者静息位时肩胛骨位置的改变。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就诊的79例退行性肩袖撕裂患者作为试验组,男32例,女47例;平均年龄为(58.37±9.09)岁。招募符合条件的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男39例,女41例;平均年龄(56.21±9.91)岁。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了肩关节DR片的拍摄,并对其肩胛骨位置的相关指标[即肩胛骨内缘与脊柱中线的成角(θ角)、肩胛盂最大前后径与上下径的比值(CD/EF)、喙突类型、肩胛骨的内外侧移动距离(OA)、上下移动距离(OB)]进行测量与观察。结果(1)试验组的θ角、CD/EF值分别为(10.58±3.88)°、(0.51±0.12),与对照组的(8.77±3.53)°、(0.47±0.0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喙突类型分布:试验组Ⅰ型38例(48.1%),Ⅱ型28例(35.4%),Ⅲ型13例(16.5%);对照组Ⅰ型16例(20.0%),Ⅱ型47例(58.8%),Ⅲ型17例(21.3%)。两组研究对象喙突类型分布不同,其中Ⅰ型和Ⅱ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的OA值、OB值为(64.00±11.27)mm、(59.09±11.95)mm与对照组(62.73±11.36)mm、(59.63±13.76)mm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3种旋转运动中存在肩胛骨位置的改变,且肩胛骨位置改变表现为上旋增加、内旋增加,肩胛骨处于前倾位置;在2种平移运动(即上下移动和内外侧移动)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 肩胛骨位置 肩胛骨动力障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