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美学需求的个案护理模式对乳腺癌保乳切除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瘢痕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丽华 谭琳 +1 位作者 卢怡 孙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美学需求的个案护理模式对乳腺癌保乳切除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瘢痕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2年2月笔者医院行乳腺癌保乳切除术的106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 目的:探究基于美学需求的个案护理模式对乳腺癌保乳切除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瘢痕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2年2月笔者医院行乳腺癌保乳切除术的106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美学需求的个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自尊量表(Rosenberg senesteem scale,RSES)]、生活质量[乳腺癌生存质量测评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FACT-B)]、瘢痕[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SAS、SDS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RSES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的V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FACT-B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状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40%(P<0.05)。结论:基于美学需求的个案护理模式能够改善乳腺癌保乳切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减轻术后瘢痕,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切除术 美学需求 心理状态 瘢痕 个案护理模式
下载PDF
基于GSS算法的HRD评分与高危前列腺癌和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基因组突变和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陈志强 高宇 +5 位作者 杜松良 牛少曦 李卓然 贾玉琪 董宇杰 王保军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分析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评分与高危和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基因组突变的关系及对mHSP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2月—2023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泌尿外科诊治的高危前列腺癌... 目的分析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评分与高危和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基因组突变的关系及对mHSP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2月—2023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泌尿外科诊治的高危前列腺癌和mHSPC患者127例,进行同源重组修复(HRR)基因测序,并基于基因组疤痕评分(GSS)算法得出HRD评分。分析HRD评分与临床病理特征、基因突变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127例高危前列腺癌和mHSPC患者的中位HRD评分为1.6(0.8,5.2),30例(23.6%)患者HRD评分≥10,11例(8.7%)患者HRD评分≥20。临床病理特征包括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4(P=0.044)和转移状态(P=0.008)与高HRD评分相关。存在BRCA、TP53和MYC体系基因突变型患者的HRD评分显著高于野生型基因患者(P<0.05)。在mHSPC患者中,HRD评分≥20患者出现生化复发的风险是HRD评分<20患者的12.836倍[OR:12.836(1.332~124.623),P=0.028]。结论HRD评分在高危前列腺癌和mHSPC患者中的基线水平较低;HRD评分高的患者可能倾向于拥有更高的组织学分级(ISUP≥4)和更晚的临床分期。HRD评分作为生化标志物提示不良预后的阈值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重组修复 同源重组修复缺陷 基因组疤痕评分 高危前列腺癌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
下载PDF
基于护理美学的细节化干预对乳腺癌保乳术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王萌 屈雪 +1 位作者 张团结 王翠翠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究以护理美学为导向的细节化护理对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瘢痕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8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8例预行乳腺癌保乳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 目的:探究以护理美学为导向的细节化护理对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瘢痕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8月笔者医院收治的68例预行乳腺癌保乳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以护理美学为导向的细节化护理。分析干预前及术后14 d时患者心理状态[简明心境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tes,POMS)评分]、干预前及术后3个月时生活质量[癌症指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EORTC QLQ-C30)]变化,分析干预后两组术后7 d时睡眠质量[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术后1、3个月时瘢痕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差异。结果:术后14 d时,两组POM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5、7 d时,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时,观察组PSQI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VSS评分较术后1个月时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EORTC QLQ-C30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实施以护理美学为指导的细节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术后疼痛,减少瘢痕形成,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 护理美学 细节化护理 瘢痕
下载PDF
Clinical relevance of aberrant polypoid nodule scar afte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被引量:4
4
作者 Vitor Arantes Noriya Uedo +1 位作者 Moises Salgado Pedrosa Yasuhiko Tomit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CAS 2016年第17期628-634,共7页
AIM To describe a series of patients with aberrant polypoid nodule scar developed after gastric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 and to discuss its pathogenesis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METHODS We reviewed retro... AIM To describe a series of patients with aberrant polypoid nodule scar developed after gastric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 and to discuss its pathogenesis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METHODS W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the endoscopic database of two academic institutions located in Brazil and Japan and searched for all patients that underwent ESD to manage gastric neoplasms from 2003 to 2015. The criteria for admission in the study were:(1) successful en bloc ESD procedure with R0 and curative resection confirmed histologically;(2) postoperative endoscopic examination with identification of a polypoid nodule scar(PNS) at ESD scar;(3) biopsies of the PNS with hyperplastic or regenerative tissue, reviewed by two independent experienced gastrointestinal pathologists, one from each Institution. Data were examined for patient demographics, Helicobacter pylori status, precise neoplastic lesion location in the stomach, tumor size, histopathological assessment of the ESD specimen, and postoperative information including medical management, endoscopic and histological findings, and clinical outcome.RESULTS A total of 14 patients(10 men/4 women) fulfilled the inclusion criteria and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One center contributed with 8 cases out of 60 patients(13.3%) from 2008 to 2015. The second center contributed with 6 cases(1.7%) out of 343 patients from 2003 to 2015. Postoperative endoscopic follow-up revealed similar findings in all patients: A protruded polypoid appearing nodule situ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ESD scar surrounded by convergence of folds. Biopsies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PNS, and histological assessment revealed in all cases regenerative and hyperplastic tissue, without recurrent tumor or dysplasia. Primary neoplastic lesions were located in the antrum in 13 patients and in the angle in one patient. PNS did not develop in any patient after ESD undertaken for tumors located in the corpus, fundus or cardia. All patients have been followed systematically on an annual basis and no malignant recurrence in the ESD scar has been identified(mean follow-up period: 45 mo).CONCLUSION PNS may occur after ESD for antral lesions and endoscopically look concerning, especially for the patient or the family doctor. However, as long as curative R0 resection was successfully achieved and histology demonstrates only regenerative and hyperplastic tissue, PNS should be viewed as a benign alteration that does not require any type of intervention, other than endoscopic surveill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arly gastric cancer ENDOSCOPIC treatment Healing scar
下载PDF
乳腺癌原位复发灶与术后瘢痕的超声图像分析
5
作者 孙立倩 王倩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14期22-23,29,I0001,共4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原位复发灶(RF)与术后瘢痕(PS)的超声图像,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乳腺癌保乳术后RF患者的临床资料为RF组;另选取同期17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PS患者的临床资料为PS组,... 目的分析乳腺癌原位复发灶(RF)与术后瘢痕(PS)的超声图像,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乳腺癌保乳术后RF患者的临床资料为RF组;另选取同期17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PS患者的临床资料为PS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RF与PS的超声图像。结果两组病灶形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部回声、有无钙化、血流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PS与RF的超声图像在内部回声、钙化及血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可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原位复发灶 术后瘢痕 超声图像
下载PDF
基于泛癌分析法的WASH基因亚型在肿瘤中的意义
6
作者 叶威 林志豪 +1 位作者 林雪娇 黄天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93-1900,共8页
目的:利用泛癌分析法初步探讨WASH2P、WASH3P、WASH4P、WASH6P、WASH7P、WASH8P、WASH9P在33种癌症中的意义。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33种癌症的转录组数据,利用Perl软件提取WASH2P、WASH3P、WASH4P、WASH6P、WASH7P、WASH8P、WASH9P在3... 目的:利用泛癌分析法初步探讨WASH2P、WASH3P、WASH4P、WASH6P、WASH7P、WASH8P、WASH9P在33种癌症中的意义。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33种癌症的转录组数据,利用Perl软件提取WASH2P、WASH3P、WASH4P、WASH6P、WASH7P、WASH8P、WASH9P在33种癌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R软件的limma包鉴定部分肿瘤类型(癌旁样本≥5)中的差异基因,结合TCGA的临床信息,利用Kaplan-Meier和Cox分析WASH亚型的临床预后意义。通过ESTIMATE包探讨WASH与肿瘤免疫浸润微环境的相关性,结合TCGA数据,分析WASH亚型与干细胞指数、免疫亚型间的相关性。最后,分析WASH亚型与单个肿瘤的免疫亚型、干细胞指数、临床分期及肿瘤免疫浸润微环境间的关系。结果:WASH3P和WASH8P在33种癌症类型中总体表达水平相对其他亚型呈高表达。WASH基因亚型在大部分肿瘤中(癌旁样本≥5)显著差异表达,共同协作影响肿瘤进展。生存分析显示其与多种癌症的预后相关(P<0.05)。在大部分肿瘤中,WASH基因亚型与肿瘤干细胞指数呈正相关。WASH基因亚型在C6免疫亚型中低表达,在C1~C4中等水平表达,在C5中高表达。WASH基因亚型表达水平越高,免疫成分、基质成分越少。单肿瘤分析结果显示,在部分单个肿瘤中,WASH基因亚型与TNM分期、免疫亚型、肿瘤微环境、干细胞指数存在相关性。结论:WASH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有望成为多种类型癌症的临床评估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P和scar同源物 泛癌 肿瘤微环境 干细胞指数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云南地区卵巢癌患者的基因同源重组缺陷状态和BRCA1/2基因突变频率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蔡静静 刘馨 +13 位作者 李卓颖 韩婷婷 郭银金 马露瑶 王晓雄 李鸿生 李权 杜亚茜 兰云意 沈绍聪 杨锐娇 吴顺先 刘俊熙 周永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82-1087,共6页
目的:采用基于中国人群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开发的同源重组缺陷(HRD)检测工具评估云南地区卵巢癌患者的HRD状态和BRCA1/2基因突变频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共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间在云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248例,HRD状... 目的:采用基于中国人群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开发的同源重组缺陷(HRD)检测工具评估云南地区卵巢癌患者的HRD状态和BRCA1/2基因突变频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共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间在云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248例,HRD状态采用基因组瘢痕评分法(GSS)(主要依据拷贝数的长度、类型、位置及基因组断片)或HRD评分法(杂合性缺失、端粒等位基因失衡及大片段移位等基因组不稳定事件的总和)进行评估,当组织样本的GSS≥50分或HRD评分≥42分者或检测到有害的BRCA1/2基因突变时HRD被定义为阳性。分析患者HRD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248名卵巢癌患者中70.97%的患者HRD呈阳性,其中BRCA1/2基因突变率为30.65%。Ⅲ~Ⅵ期、高级别浆液腺癌的卵巢癌患者具有更高的HRD阳性率(均P<0.01),HRD评分更高的患者其合并其他基因突变的频率也越高(P<0.05)。HRD状态与卵巢癌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其他基因突变均有关联(均P<0.01)。结论:云南地区卵巢癌患者HRD阳性率较高,HRD阳性的卵巢癌患者可以从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治疗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云南地区 同源重组缺陷(HRD) 基因组瘢痕评分(GSS) HRD评分 BRCA1基因 BRCA2基因
下载PDF
基于美学需求的综合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切口瘢痕愈合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吴圣芳 黄毅 杨月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美学需求下的综合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切口瘢痕愈合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13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基于美学需求下的综合护... 目的:分析基于美学需求下的综合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切口瘢痕愈合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13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基于美学需求下的综合护理)与对照组(常规综合护理)各69例,两组患者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瘢痕愈合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VSS)]、乳房美观度[乳房表面美观评分(BSBs)],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生活质量[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特异量表(QLQ-BR23)]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患侧肢体肿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V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乳房美观度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SCL-90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QLQ-BR23评分中性功能领域、体型领域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症状领域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未来看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期间,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79%)低于对照组(10.1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美学需求下的综合护理可促进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瘢痕愈合,减少手术对乳房美观度的破坏,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护理美学 瘢痕愈合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基因瘢痕评分(GSS)探索乳腺癌中的同源重组修复缺陷(HRD)
9
作者 冯聪 李佳 +7 位作者 张寅斌 吴菲 刘梦洁 陈曦 李超凡 王维玮 谭清华 张淑群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55-860,共6页
目的:使用基因瘢痕评分(GSS)描述中国乳腺癌人群的HRD状态,并对乳腺癌的HRD状态和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方法:使用AmoyDx HRD Panel检测我院诊断的79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拷贝数长度(LCN)、拷贝数部位(SCN)和拷贝数类型(TCN)确定基因... 目的:使用基因瘢痕评分(GSS)描述中国乳腺癌人群的HRD状态,并对乳腺癌的HRD状态和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方法:使用AmoyDx HRD Panel检测我院诊断的79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拷贝数长度(LCN)、拷贝数部位(SCN)和拷贝数类型(TCN)确定基因组疤痕得分(GSS)。HRD阳性是指BRCA突变阳性和/或GSS得分≥50。HRD得分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卡方检验和Fisher’s精确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79例患者中,BRCA突变阳性率10.1%,HRD阳性率35.4%。在TNBC患者中,HRD阳性率为80%,BRCA突变阳性率26.7%。53.4%的TNBC患者BRCA突变阴性但HRD阳性。与HRD阴性的乳腺癌相比,HRD阳性乳腺癌明显更可能是Ki-67高(P<0.05)、ER阴性(P<0.05)和PR阴性(P<0.05)的肿瘤。HRD阳性率在TNBC(80%)中也明显高于Luminal A(7.7%,P<0.001)和Luminal B(27.7%,P<0.05)。结论:GSS是乳腺癌同源重组缺陷的重要检测工具,能帮助挖掘BRCA突变阴性但HRD阳性的乳腺癌人群。HRD状态与乳腺癌的ER、PR和Ki-67状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RCA1/2 同源重组修复缺陷 PARP抑制剂 基因瘢痕评分 临床特征
下载PDF
术前颈部体位训练在甲状腺癌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邹艳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8期136-139,共4页
目的观察术前颈部体位训练在甲状腺癌(TC)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2例接受甲状腺癌全切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锻炼+漱口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术前颈部体位训练。比较... 目的观察术前颈部体位训练在甲状腺癌(TC)全切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2例接受甲状腺癌全切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锻炼+漱口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术前颈部体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瘢痕挛缩情况,干预前后的颈部活动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瘢痕挛缩率7.84%低于对照组的25.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前屈、后伸、向健侧屈、向患侧屈、向健侧旋转、向患侧旋转颈部活动度分别为(42.26±2.23)、(34.56±4.23)、(34.51±5.17)、(27.10±4.11)、(51.18±6.02)、(51.25±3.26)°,大于对照组的(36.96±2.17)、(28.76±4.15)、(26.95±5.34)、(25.01±3.85)、(43.96±5.64)、(41.45±4.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阳性率23.53%、头晕头痛阳性率17.65%低于对照组的50.98%、56.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活力、生理职能评分分别为(61.32±13.45)、(62.40±11.62)、(59.27±11.34)、(49.42±12.20)、(56.32±14.30)、(59.31±12.21)、(57.42±13.39)、(59.33±12.38)分,高于对照组的(50.32±12.60)、(49.56±11.40)、(46.23±10.41)、(45.50±11.34)、(49.54±13.92)、(48.22±10.31)、(53.41±12.23)、(52.32±11.3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术前颈部体位训练应用于甲状腺癌全切术患者中,疗效确切,可减少瘢痕挛缩,改善颈部活动度,减少不良反应,提升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颈部体位训练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瘢痕挛缩 颈部活动度
下载PDF
Cx43、Survivin、PTEN在皮肤瘢痕及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11
作者 郭瑞珍 王娟 +2 位作者 陈世玖 唐文台 吴晓媚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瘢痕上皮癌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正常皮肤、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Survivin、PTEN、Cx43蛋白的表达,用原位杂交法检测Cx43mRNA的表达。结果(1)Survivin在正常皮肤呈阴性表达,在皮肤瘢痕呈... 目的探讨皮肤瘢痕上皮癌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正常皮肤、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Survivin、PTEN、Cx43蛋白的表达,用原位杂交法检测Cx43mRNA的表达。结果(1)Survivin在正常皮肤呈阴性表达,在皮肤瘢痕呈阳性表达,在瘢痕癌呈强阳性表达,其表达逐渐增强,瘢痕和瘢痕癌组与正常皮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PTEN,Cx43和Cx43mRNA在正常皮肤、皮肤瘢痕、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减弱,依次为强阳性、阳性、阴性,瘢痕和瘢痕癌组与正常皮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3)Cx43和Cx43mRNA在瘢痕癌与瘢痕中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的高表达,PTEN和连接蛋白43的低表达与皮肤瘢痕癌变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蛋白43 SurvivimPTEN皮肤瘢痕 癌变
下载PDF
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相关因子 Cyclin D1-CDK4-p21在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12
作者 林宇静 郭瑞珍 王海青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23-927,共5页
目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失调是细胞增生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文中探讨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相关因子Cyclin D1-CDK4-p21在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遵义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病理科2005-2011年石蜡包埋标本,分为瘢痕... 目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失调是细胞增生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文中探讨细胞周期调控系统相关因子Cyclin D1-CDK4-p21在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遵义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病理科2005-2011年石蜡包埋标本,分为瘢痕癌组、病理性瘢痕组和正常皮肤组。应用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瘢痕癌、病理性瘢痕和正常皮肤组织中Cyclin D1、CDK4、p21蛋白的表达。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yclin D1 mRNA、CDK4 mRNA、p21 mRNA在3组组织中的表达。对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平均光密度(表达强度)和阳性面积(表达水平)。结果 1Cyclin D1、CDK4、p21蛋白和Cyclin D1 mRNA、CDK4 mRNA、p21 mRNA在瘢痕癌癌组织呈强阳性表达,在病理性瘢痕上皮中呈弱阳性表达,在正常皮肤表皮呈弱阳性或阴性表达。瘢痕癌组CDK4蛋白表达强度(0.273±0.024)及表达水平(0.159±0.036)较正常皮肤组(0.194±0.013、0.053±0.086)、病理性瘢痕组(0.214±0.026、0.061±0.014)升高,瘢痕癌组CDK4 mRNA表达强度(0.281±0.033)、表达水平(0.207±0.039)较正常皮肤组(0.195±0.012、0.067±0.027)、病理性瘢痕组(0.235±0.021、0.080±0.03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瘢痕癌组Cyclin D1蛋白表达强度(0.262±0.023)、表达水平(0.141±0.036)较正常皮肤组(0.169±0.012、0.039±0.095)及病理性瘢痕组(0.176±0.039、0.065±0.013)高,瘢痕癌组Cyclin D1mRNA表达强度(0.264±0.031)、表达水平(0.201±0.041)较正常皮肤组(0.179±0.022、0.049±0.083)及病理性瘢痕组(0.193±0.021、0.068±0.035)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瘢痕癌组p21蛋白表达强度(0.148±0.031)、表达水平(0.275±0.032)较正常皮肤组(0.052±0.020、0.197±0.036)及病理性瘢痕组(0.062±0.021、0.214±0.032)高;瘢痕癌组p21 mRNA表达强度(0.227±0.059)较正常皮肤组(0.072±0.044、0.203±0.024)、病理性瘢痕组(0.075±0.041、0.223±0.021)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病理性瘢痕组与正常皮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在瘢痕癌组织中,Cyclin D1与CDK4、p21与CDK4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瘢痕癌的发生与Cyclin D1、CDK4的异常表达有关,Cyclin D1可能是通过与CDK4结合形成复合物,促进细胞周期G1/S期转化,导致细胞异常增生,瘢痕癌发生。瘢痕癌中Cyclin D1-CDK4复合物活性的抑制调控,可能是CKI家族的其他成员或者有CKI家族以外的其他抑制调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癌 细胞周期调控 CYCLIN D1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 P21
下载PDF
Ras、MAPK、Cyclin D1与皮肤瘢痕癌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瑞珍 王海青 欧小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Ras/Raf/MAPK信号通路和通路下游靶基因Cyclin D1与皮肤瘢痕癌的相关性。方法 (1)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进行K-ras、H-ras、N-ras免疫荧光双标记;(2)提取DNA,检测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中K-ras、H-ras... 目的探讨Ras/Raf/MAPK信号通路和通路下游靶基因Cyclin D1与皮肤瘢痕癌的相关性。方法 (1)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对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进行K-ras、H-ras、N-ras免疫荧光双标记;(2)提取DNA,检测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中K-ras、H-ras、N-ras第12、13位密码子的突变;(3)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中MAPK、Cyc-lin D1蛋白的表达;(4)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3组组织中MAPK mRNA、Cyclin D1 mRNA的表达。结果 (1)免疫荧光双标记K-ras、H-ras、N-ras在病理性瘢痕上皮中呈较弱荧光为弱阳性,在瘢痕癌组织中呈较强荧光为强阳性;(2)在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中未发现K-ras、H-ras、N-ras第12、13位密码子突变;(3)MAPK和Cyclin D1的蛋白及mRNA在正常皮肤表皮均呈阴性或弱阳性,在皮肤病理性瘢痕上皮中呈弱阳性,在瘢痕癌组织中呈强阳性。瘢痕癌组表达水平(阳性面积)、表达强度(平均光密度)与正常皮肤、病理性瘢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皮肤组与病理性瘢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Ras、MAPK、Cyclin D1基因的高表达与瘢痕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各种基因共同发挥了协同作用;(2)K-ras、H-ras、N-ras第12、13位密码子突变与瘢痕癌的发生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癌 信号传导通路 CYCLIN D1 免疫荧光 基因突变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烧伤瘢痕癌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大伦 林军 王云龙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 分析烧伤瘢痕癌发病的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 8例烧伤瘢痕癌患者的病史、治疗及随访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烧伤瘢痕癌与治疗方法不当 ,使创面瘢痕愈合有密切的关系 ;瘢痕形成后反复破溃 ,长期不愈 ,并发感染等也是瘢痕癌变的诱... 目的 分析烧伤瘢痕癌发病的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 8例烧伤瘢痕癌患者的病史、治疗及随访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烧伤瘢痕癌与治疗方法不当 ,使创面瘢痕愈合有密切的关系 ;瘢痕形成后反复破溃 ,长期不愈 ,并发感染等也是瘢痕癌变的诱因。对溃疡或反复破溃或易磨易压以及确诊为癌变的瘢痕应及早手术。结论 深度烧伤早期手术植皮 ,可减少瘢痕形成 ;对已形成的瘢痕应加强防护。手术仍是治疗瘢痕癌的理想方法 ,但也需进行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癌 烧伤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皮肤瘢痕癌PI3K/AKT信号通路中PI3K,Akt,Bcl-2的表达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瑞珍 马娜 阮媛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20-1223,共4页
目的检测瘢痕癌中PI3K/AKT信号通路中PI3K,AKT及其下游靶基因Bcl-2的表达,分析该通路靶向治疗靶点及靶向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瘢痕癌组织,以正常皮肤表皮为对照。免疫组织化学(SP法)技术检测PI3K,AKT,Bcl-2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 目的检测瘢痕癌中PI3K/AKT信号通路中PI3K,AKT及其下游靶基因Bcl-2的表达,分析该通路靶向治疗靶点及靶向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瘢痕癌组织,以正常皮肤表皮为对照。免疫组织化学(SP法)技术检测PI3K,AKT,Bcl-2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技术检测PI3K mRNA,AKT mRNA的表达。结合图像分析,分别计算被检组织中所检各项指标的平均光密度和阳性面积,所有数据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I3K蛋白及其mRNA在正常皮肤表皮呈阴性表达,在瘢痕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瘢痕癌组表达水平、表达强度与正常皮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KT蛋白及其mRNA在正常皮肤表皮呈阴性表达,在瘢痕癌组织呈强阳性表达。瘢痕癌组表达水平、表达强度与正常皮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在正常皮肤表皮和瘢痕癌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其表达水平、表达强度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3K,AKT可能是瘢痕癌的致癌位点,实施靶向治疗的可行性存在。Bcl-2可能具有致癌位点的多样性,是否是瘢痕癌的致癌位点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癌 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 Bcl-2 靶向治疗
下载PDF
CyclinA及CyclinA mRNA在皮肤瘢痕及瘢痕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世玖 郭瑞珍 周开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121-3123,共3页
目的:探讨CyclinA及其mRNA在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病理性皮肤瘢痕(皮肤瘢痕组)、皮肤瘢痕癌组织(瘢痕癌组)为研究对象,以正常皮肤组织(正常皮肤组)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yclinA蛋白,采用... 目的:探讨CyclinA及其mRNA在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病理性皮肤瘢痕(皮肤瘢痕组)、皮肤瘢痕癌组织(瘢痕癌组)为研究对象,以正常皮肤组织(正常皮肤组)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yclinA蛋白,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法检测CyclinA mRNA,结合图像分析,分别观测3组被检组织中所检指标的表达;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后运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CyclinA、CyclinA mRNA在正常皮肤表皮和病理性皮肤瘢痕上皮中的表达呈阴性或弱阳性,在瘢痕癌组织中呈强阳性。瘢痕癌组的表达(平均光密度和阳性面积)与正常皮肤组及皮肤瘢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正常皮肤组与瘢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分析显示,在皮肤瘢痕癌中,CyclinA与CyclinA mRNA(r=0.766,P<0.0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1)CyclinA及其mRNA的高表达可能与皮肤瘢痕癌的发生有关。(2)瘢痕癌中CyclinA同时存在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的异常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CYCLINA CYCLINA MRNA 瘢痕癌 癌变
下载PDF
皮肤瘢痕癌与细胞间隙连接通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娟 郭瑞珍 《医学综述》 2008年第11期1617-1619,共3页
皮肤瘢痕癌是指发生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皮肤瘢痕基础上的癌变。皮肤瘢痕的癌变率为1%~2%,癌变潜伏期为3个月至数年,组织学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预后较差,发病机制目前还不甚明确。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是细胞间的一种重要连接方式,肿... 皮肤瘢痕癌是指发生于各种原因所致的皮肤瘢痕基础上的癌变。皮肤瘢痕的癌变率为1%~2%,癌变潜伏期为3个月至数年,组织学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预后较差,发病机制目前还不甚明确。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是细胞间的一种重要连接方式,肿瘤和转化细胞普遍存在GJIC的缺陷。皮肤瘢痕癌变的分子机制研究以及它与GJIC的相关性目前是肿瘤研究领域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瘢痕 癌变 分子机制 细胞间隙连接通讯
下载PDF
MAPK在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永福 郭瑞珍 +1 位作者 王海青 马娜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47-650,共4页
目的探讨MAPK及其mRNA与病理性瘢痕上皮和瘢痕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正常皮肤表皮,病理性瘢痕上皮和瘢痕癌三组组织中MAPK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合图像分析,分别计算三组组织中所检指标... 目的探讨MAPK及其mRNA与病理性瘢痕上皮和瘢痕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正常皮肤表皮,病理性瘢痕上皮和瘢痕癌三组组织中MAPK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合图像分析,分别计算三组组织中所检指标的平均光密度和阳性面积,所有数据运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APK蛋白和mRNA在正常皮肤表皮、病理性瘢痕上皮和瘢痕癌组织中分别呈阴性表达、弱阳性表达和强阳性表达。瘢痕癌组表达水平(阳性面积)、表达强度(平均光密度)与正常皮肤、病理性瘢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但正常皮肤组与病理性瘢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瘢痕癌组织中,MAPK及其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MAPK及其mRNA在瘢痕癌中的高表达,与瘢痕癌的发生有相关性,可作为瘢痕癌靶向治疗的靶点,但在病理性瘢痕上皮中的表达不具有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理性瘢痕 瘢痕癌 MAPK 癌变 治疗靶点
下载PDF
瘢痕癌的整形外科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培 师军 +1 位作者 薛宏斌 池凯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1期129-131,共3页
目的总结整形外科修复烧伤后瘢痕癌的经验,探讨其诊断、治疗与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3年6月笔者科室8例烧伤后瘢痕癌患者,应用整形外科技术,扩大切除加皮瓣修复,并辅以中厚皮片游离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例烧... 目的总结整形外科修复烧伤后瘢痕癌的经验,探讨其诊断、治疗与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3年6月笔者科室8例烧伤后瘢痕癌患者,应用整形外科技术,扩大切除加皮瓣修复,并辅以中厚皮片游离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例烧伤瘢痕癌患者,7例为鳞状细胞癌,1例为基底细胞癌。8例患者术后获得3个月-3年随访,1例患者5个月后再次溃疡,行二次截肢术,余未见局部复发,功能外形恢复良好。结论病理检查结果是确定诊断与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手术扩大切除加皮瓣修复是瘢痕癌首选的理想治疗方法,不稳定性瘢痕的治疗并防止瘢痕溃疡形成难愈性创面,是预防瘢痕癌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癌 不稳定性瘢痕 难愈性创面
下载PDF
CyclinA、C-myc在皮肤瘢痕及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瑞珍 周开梅 王燕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探讨CyclinA、C-myc在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病理性皮肤瘢痕、皮肤瘢痕癌组织为研究对象,以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CyclinA、C-myc蛋白的表达,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法检测C... 目的探讨CyclinA、C-myc在皮肤病理性瘢痕和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以病理性皮肤瘢痕、皮肤瘢痕癌组织为研究对象,以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CyclinA、C-myc蛋白的表达,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法检测CyclinA mRNA的表达,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后运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CyclinA、CyclinA mRNA在正常皮肤和皮肤瘢痕上皮中的表达呈阴性或弱阳性,在瘢痕癌组织中呈强阳性。瘢痕癌组的表达(平均吸光度和阳性面积)与正常皮肤组及皮肤瘢痕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正常皮肤组与瘢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myc蛋白在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呈弱阳性,在皮肤瘢痕上皮中呈阳性,在瘢痕癌组织中呈强阳性。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显示,在皮肤瘢痕癌中,CyclinA与CyclinA mRNA(r=0.766,P<0.01)、CyclinA与C-myc蛋白(r=0.804,P<0.01)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 (1)CyclinA及其mRNA、C-myc的高表达,可能与皮肤瘢痕癌的发生有关;(2)C-myc蛋白的高表达与皮肤瘢痕上皮癌变有相关性。(3)在瘢痕癌中CyclinA同时存在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的异常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NA C-MYC 皮肤瘢痕 瘢痕癌 癌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