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猕猴桃品种“皖翠”芽变位点的SCAR标记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贾兵 朱立武 +1 位作者 余兴 叶振风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1-255,共5页
对“海沃德”与“皖翠”RAPD扩增的2条分子量为740bp、649bp的特异带,进行了分离、纯化、克隆与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设计出4条20bp的特异引物,进行SCAR-PCR扩增。SCAR-PCR扩增结果显示,分子量为649bp的特异带在“皖翠”与“海沃德”中都... 对“海沃德”与“皖翠”RAPD扩增的2条分子量为740bp、649bp的特异带,进行了分离、纯化、克隆与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设计出4条20bp的特异引物,进行SCAR-PCR扩增。SCAR-PCR扩增结果显示,分子量为649bp的特异带在“皖翠”与“海沃德”中都扩增出了条带,说明“皖翠”这一RAPD扩增特异带并不存在;“皖翠”扩增出现了分子量为740bp的特异带,而“海沃德”未出现此带,证明“海沃德”与“皖翠”存在此变异位点,成功地将“皖翠”变异的RAPD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此标记可应用于“皖翠”品种的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翠 芽变位点 scar标记
下载PDF
南苍术与苍术素相关的ISSR-SCAR分子标记筛选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明强 方彦 +2 位作者 杭悦宇 汤诗杰 薛佳宇 《江苏林业科技》 2017年第2期1-5,共5页
为了探索鉴别茅山地区野生南苍术中高苍术素含量植株的分子学方法,为快速筛选高苍术素含量的植株提供理论依据,在茅山地区野外采集30株南苍术,提取根茎中挥发油,根据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挥发油中苍术素含量,筛选出5个高含量和5个低含量的单... 为了探索鉴别茅山地区野生南苍术中高苍术素含量植株的分子学方法,为快速筛选高苍术素含量的植株提供理论依据,在茅山地区野外采集30株南苍术,提取根茎中挥发油,根据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挥发油中苍术素含量,筛选出5个高含量和5个低含量的单株,分别构建高含量和低含量植株DNA混合池,用于南苍术与苍术素相关的ISSR-SCAR标记研究。结果显示,在所选的29条ISSR引物中,引物ISSR-846(5’-CACACACACACACACART-3’)可以在苍术素含量高的南苍术中扩增出片段长度为948 bp的特异性条带。针对该特异性条带的序列,设计了正向引物(5’-AAGAGATCATTGGTATTAAAATTAAGTGTTATTAGTAG-3’)和反向引物(5’-CATAGATTCAATGGCAATCCTCACATCAACTTCAGATTCA-3’),验证发现,设计的ISSR-SCAR引物仅能在茅山南苍术高苍术素含量个体中扩增出条带,其他含量个体均未扩增出条带。认为本研究筛选的位点特异性引物,可用来快速鉴别高苍术素含量的南苍术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苍术 苍术素 ISSR-scar 位点特异性PCR
下载PDF
Towards the Holy Grail: What can we do for truly scarless surgery?
3
作者 Hai Hu An-An X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CAS 2015年第8期814-818,共5页
The work of Muhe and Mouret in the late 1980s,paved the way for mainstream laparoscopic procedures and it rapidly became the mainstream method for many intra-abdominal procedures.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surgery(N... The work of Muhe and Mouret in the late 1980s,paved the way for mainstream laparoscopic procedures and it rapidly became the mainstream method for many intra-abdominal procedures.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surgery(NOTES)and 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are very exciting new modalities in the field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which work for further reducing the scars of standard laparoscopy and towards scarless surgery.However,according to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the literatures,there is no clearly demonstrated benefit of NOTES(LESS),even cosmesis is poorly supported and had mixed results in the available data.NOTES(LESS)is far from the truly scarless surgery.Towards the Holy Grail,we have developed several techniques of creating nonvisible scar and named them as"Scar-hidden Endoscopic Surgery".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e believe that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over the next2 decades will continue to bring remarkable change and realize truly scarless surgery even we may not be able to imagine what lies ahe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scarlesssurgery 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 Natural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scar-hiddenendoscopic SURGERY
下载PDF
宫腹腔镜联合内外兼修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4
作者 李秋兰 黄庭婷 +2 位作者 马聆桦 梁双燕 杨梅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6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宫腹腔镜联合内外兼修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44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取宫腹腔镜联合内外兼修治疗,对照组采取经阴道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病灶清... 目的分析宫腹腔镜联合内外兼修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44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取宫腹腔镜联合内外兼修治疗,对照组采取经阴道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手术指标及激素水平。结果两组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指标、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内外兼修治疗的疗效与经阴道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术相当,且具有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腹腔镜联合内外兼修治疗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辅助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外生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效果及其预后 被引量:1
5
作者 相海云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外生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应用阴道超声辅助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4月—2020年4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外生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 目的:探讨外生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应用阴道超声辅助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4月—2020年4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外生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30例和超声辅助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与腹腔镜组比较,超声辅助组术中出血量更小,手术时间更短(P<0.05)。两组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月经恢复时间和术前及术后1个月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激素(E_(2))、抗缪勒氏管激素(AMH)等分泌功能指标水平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再妊娠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道超声辅助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腹腔镜病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显著,预后较好,且不会负性影响患者卵巢内分泌功能及远期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检查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 腹腔镜病灶切除术 瘢痕部位妊娠 预后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介入对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7
6
作者 文斌 谭晓嫦 罗喜平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439-1442,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对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9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于B超监视下行刮宫术;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栓...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对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9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于B超监视下行刮宫术;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72 h内实施清宫术。比较两组膨宫液用量、膨宫液吸收量、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和HCG恢复正常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β-HCG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膨宫液用量和膨宫液吸收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恢复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和HCG恢复正常时间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β-HCG水平降低(观察组:t=398.08,对照组:t=316.307,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t=17.481,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介入对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且可降低血清β-HCG水平,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介入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藻酸盐敷料和凡士林纱布对瘢痕皮肤供皮区创面愈合及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邬天刚 冯登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6期1911-1913,1917,共4页
目的:研究藻酸盐敷料和凡士林纱布对烧烫伤皮肤创面愈合及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植皮治疗的大面积烧伤患者64例,随机分为藻酸盐组和凡士林组,并采用不同的敷料进行供皮区换药。观察创面愈合情... 目的:研究藻酸盐敷料和凡士林纱布对烧烫伤皮肤创面愈合及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植皮治疗的大面积烧伤患者64例,随机分为藻酸盐组和凡士林组,并采用不同的敷料进行供皮区换药。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检测创面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的mRNA含量和蛋白含量。结果:藻酸盐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凡士林组[(12.6±1.8)d vs(17.2±2.1)d],且换药后3、6、9 d时的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凡士林组(P〈0.05);藻酸盐组创面组织中TGF-β1、bFGF、VEGF、EGF的mRNA含量和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凡士林组(P〈0.05)。结论:藻酸盐敷料能够促进瘢痕皮肤供皮区的创面愈合,有利于肉芽组织形成、血管新生以及上皮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酸盐 瘢痕 供皮区 肉芽组织 血管新生
下载PDF
自体头皮移植修复中厚皮片供皮区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常印 崔正军 +5 位作者 杨高远 杨荣强 郭鹏飞 高娅 孟庆楠 邹仕波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14-18,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头皮移植修复烧伤患者中厚皮片供皮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烧伤患者60例,按随机机械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头皮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烧伤创面经清创后,自大腿前外侧以电动取皮机切取厚0.3 mm中... 目的探讨自体头皮移植修复烧伤患者中厚皮片供皮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烧伤患者60例,按随机机械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头皮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烧伤创面经清创后,自大腿前外侧以电动取皮机切取厚0.3 mm中厚皮片修复烧伤创面。对照组供皮区创面应用单层凡士林油纱贴敷并适度加压包扎;头皮组用电动取皮机自头皮切取厚0.12~0.15 mm、大小10 cm×5 cm^20 cm×5 cm条状刃厚皮片,移植于中厚皮片供皮区。观察两组患者供皮区愈合时间,并应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瘙痒评分和瘢痕增生率评价瘢痕供皮区瘢痕增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头皮组术后第7天移植头皮全部成活,中厚皮片供皮区愈合时间(7 d)显著短于对照组(平均21 d)(P<0.01)。术后1年随访,头皮组供皮区瘢痕量表评分、瘙痒评分和瘢痕增生率分别为1.4±0.6分、1.3±0.3分和15.6%±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4±1.2分、2.1±0.6分和54.8%±13.2%(均P<0.01)。结论采用自体头皮移植修复烧伤患者中厚皮片供皮区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可减轻瘢痕增生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头皮 回植 中厚皮片 供皮区 瘢痕
下载PDF
大面积烧伤瘢痕的后期整复治疗 被引量:6
9
作者 郑捷新 张勤 +2 位作者 刘琰 牛轶雯 刘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0-603,共4页
目的为解决大面积烧伤患者后期瘢痕整复治疗时的皮源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择大面积烧伤后期进行整复治疗的患者21例,其中行瘢痕皮片移植术15例(47例次手术),瘢痕皮瓣移植术6例。分别在患者的瘢痕部位切取断层皮片或... 目的为解决大面积烧伤患者后期瘢痕整复治疗时的皮源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择大面积烧伤后期进行整复治疗的患者21例,其中行瘢痕皮片移植术15例(47例次手术),瘢痕皮瓣移植术6例。分别在患者的瘢痕部位切取断层皮片或瘢痕皮瓣,行皮片移植术或皮瓣移植术,并在供皮区行邮票皮片回植。结果在47例次瘢痕皮片移植术中,皮片全部成活42例,手术部位外观明显改善,功能恢复。6例瘢痕皮瓣移植术病例中,5例皮瓣全部成活,手术部位创面修复,功能改善;1例瘢痕皮瓣表皮坏死,经过局部换药后伤口愈合,手术部位功能基本恢复。结论临床实践证实瘢痕皮片和瘢痕皮瓣移植适用于皮源奇缺的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后期整复治疗,能提供足够的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瘢痕 皮片移植 皮瓣 供皮区
下载PDF
瘢痕组织对手术部位感染及细菌定植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文辉 黄晓璐 +1 位作者 谢芸 李青峰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3年第5期263-267,共5页
目的比较瘢痕组织与正常皮肤术后切口感染率差异,探索瘢痕组织与正常手术部位主要病原菌的定植差异,以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根据手术切口是否经过瘢痕,将我院2010年至2012年接受整复外科手术的129例患... 目的比较瘢痕组织与正常皮肤术后切口感染率差异,探索瘢痕组织与正常手术部位主要病原菌的定植差异,以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根据手术切口是否经过瘢痕,将我院2010年至2012年接受整复外科手术的129例患者分为瘢痕组和非瘢痕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细菌定植的危险因素及可能的混杂因素。根据卫生部指南,确定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分析瘢痕对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影响。术前对两组手术部位进行微生物采样培养与检测,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瘢痕组多个危险因素与细菌定植的关联,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分析,以确定其定植模式。结果瘢痕组手术部位感染率及病原菌阳性率,分别是非瘢痕组的2.3倍(4.8%比2.1%,P<0.05)与1.4倍(73.2%比53.2%,P<0.05)。与细菌定植关联较强的危险因素包括电击伤、创伤、化学物质、瘢痕组织解剖学位置等。最常见的主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2.4%),其中19.4%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多重耐药性。结论瘢痕组织是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比正常手术部位定植有更多的耐药菌。细菌定植与多种病因学因素及解剖位置有较强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组织 手术切口感染 细菌定植
下载PDF
超声监测下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清宫联合宫腔镜电切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雷英 王洋 谢晓英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5期22-24,共3页
目的探究超声监测下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清宫联合宫腔镜电切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接收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3)。对照组接受宫腔镜电切治... 目的探究超声监测下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清宫联合宫腔镜电切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接收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85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3)。对照组接受宫腔镜电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超声监测下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清宫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术期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实施超声监测下宫颈注射垂体后叶素清宫联合宫腔镜电切治疗临床效果明显,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超声监测 垂体后叶素清宫 宫腔镜电切治疗
下载PDF
自体刃厚头皮片移植厚中厚皮片供区以抑制瘢痕增生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杰 吴浩俊 +2 位作者 张文广 李瑞俊 郝新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10期1358-136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刃厚头皮片移植厚中厚皮片供区以抑制瘢痕增生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方法:烧伤后全身大范围的增生性瘢痕患者24例,行功能部位的增生性瘢痕切除,应用非功能部位的大张厚中厚皮片修复,厚中厚皮片供区应用刃厚头皮片移植...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刃厚头皮片移植厚中厚皮片供区以抑制瘢痕增生的可行性及应用效果。方法:烧伤后全身大范围的增生性瘢痕患者24例,行功能部位的增生性瘢痕切除,应用非功能部位的大张厚中厚皮片修复,厚中厚皮片供区应用刃厚头皮片移植修复。结果:24例患者非功能部位厚中厚皮片供区经刃厚头皮片移植后,未见有明显的瘢痕增生。经随访半年至2年11例,2年以上3例,均未见有明显的瘢痕增生。头皮片供区无瘢痕形成,头发生长良好。结论:应用自体刃厚头皮片移植厚中厚皮片供区抑制瘢痕增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刃厚头皮片 厚中厚皮片 供区 瘢痕增生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用于中厚皮供皮区创面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士平 王万东 +1 位作者 孙涛 关立峰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63-164,共2页
目的观察表皮细胞因子对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轻度-中度烧伤患者以及瘢痕整形患者的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使用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并选用同一患者相同条件的中厚皮片供皮区作为对照。结果实验组供皮区愈合天数为(10±3)天,... 目的观察表皮细胞因子对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轻度-中度烧伤患者以及瘢痕整形患者的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使用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并选用同一患者相同条件的中厚皮片供皮区作为对照。结果实验组供皮区愈合天数为(10±3)天,对照组为(13±2)天,P<0.05。实验组供皮区愈合半年后增生性瘢痕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18%,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可加速中厚皮片供皮区创面愈合并可减轻供皮区瘢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中厚皮片 供皮区 创面 瘢痕
下载PDF
扩张瘢痕皮片移植修复关节部位瘢痕挛缩畸形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家德 孙丽双 +3 位作者 柯家祥 李宁 朱志军 边曦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背部扩张表浅瘢痕皮片移植修复特重度烧伤后关节部位瘢痕挛缩畸形效果。方法:选择背部有大片表浅瘢痕,四肢有瘢痕增生挛缩的特重度烧伤后患者6例。一期手术将扩张器置入背部表浅瘢痕处,按照每植皮1cm^(2)注水7~9ml的比例... 目的:探讨应用背部扩张表浅瘢痕皮片移植修复特重度烧伤后关节部位瘢痕挛缩畸形效果。方法:选择背部有大片表浅瘢痕,四肢有瘢痕增生挛缩的特重度烧伤后患者6例。一期手术将扩张器置入背部表浅瘢痕处,按照每植皮1cm^(2)注水7~9ml的比例注水扩张背部表浅瘢痕;二期取出扩张器,切取扩张的瘢痕皮片,去除纤维囊层后游离移植到瘢痕挛缩松解的继发创面。结果:所移植的扩张瘢痕皮片有4例完全成活,2例大部分成活,畸形改善明显,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结论:该方法在自体皮源欠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表浅瘢痕皮片修复瘢痕畸形、重建关节功能,为特重度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挛缩畸形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扩张瘢痕皮片 关节部位 烧伤 移植修复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子宫破裂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唐俐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2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10例子宫破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前次剖宫产手术指征、孕产次、原切口与反折位置关系、二次手术间隔时间、...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10例子宫破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前次剖宫产手术指征、孕产次、原切口与反折位置关系、二次手术间隔时间、临床症状、体征、术中瘢痕厚度及特点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4例患者为重复性剖宫产,1例患者前次为剖宫取胎术,5例患者为前次剖宫产。其中有1例在我院中孕引产中发现子宫破裂,其余均为晚孕入院后怀疑子宫破裂行急诊剖宫产术,临床表现不一,4例患者表现为持续性腹痛,2例患者表现为在家突发剧烈疼痛后腹痛消失,其中1例入院后发现胎死宫内,3例急诊入院仅耻骨上压痛,余无明显阳性体征,术前B超发现局部肌层缺失。均于术中明确诊断。结论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不一,前次剖宫产切口位置选择是子宫破裂最常见原因,降低初次剖宫产率,提高手术技术,指导避孕,如何早期识别先兆子宫破裂,预防子宫破裂的发生,最低限度减少母婴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破裂 瘢痕子宫 剖宫产切口位置 临床表现
下载PDF
部位-护理措施链接式速查表在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范珂 《全科护理》 2016年第26期2738-2740,共3页
[目的]分析部位-护理措施链接式速查表在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应用前(2015年8月—2015年12月)和应用后(2016年1月—2016年4月)接受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的病人各4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前后病例组分... [目的]分析部位-护理措施链接式速查表在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应用前(2015年8月—2015年12月)和应用后(2016年1月—2016年4月)接受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的病人各4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前后病例组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部位-护理措施链接式速查表应用于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中,能够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该类病人的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瘢痕整形术 部位-护理措施链接式速查表 围术期
下载PDF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Ⅰ、Ⅲ型前胶原mRNA原位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世杰 庞素芳 +2 位作者 曹亚 李小艳 王磊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1-13,共3页
目的: 了解Ⅰ、Ⅲ型前胶原基因在增生性瘢痕( H) 和瘢痕疙瘩( K) 组织中表达的空间分布。方法: 非同位素原位杂交。结果: K 与 H 组织中Ⅰ型前胶原m R N A 表达均增强, H 中呈弥散分布, 而 K 中却主要位于网状真... 目的: 了解Ⅰ、Ⅲ型前胶原基因在增生性瘢痕( H) 和瘢痕疙瘩( K) 组织中表达的空间分布。方法: 非同位素原位杂交。结果: K 与 H 组织中Ⅰ型前胶原m R N A 表达均增强, H 中呈弥散分布, 而 K 中却主要位于网状真皮层的上部; Ⅲ型前胶原m R N A 表达增强仅见于 H 中。结论: K 和 H 组织中胶原蛋白基因表达强度及空间分布的差异可能是两者不同临床表现及生物学行为的分子病理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瘢痕 瘢痕疙瘩 原位杂交 胶原蛋白 表达
下载PDF
重视严重烧伤患者救治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毅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1-3,共3页
严重烧伤的治疗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环节,由于医学科学与相关学科的蓬勃发展,大量新技术、新理念、新材料、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使得严重烧伤治疗的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新理念与新技术的实践,从而显著提高了严重烧伤救治... 严重烧伤的治疗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环节,由于医学科学与相关学科的蓬勃发展,大量新技术、新理念、新材料、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使得严重烧伤治疗的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新理念与新技术的实践,从而显著提高了严重烧伤救治水平。本文讨论严重烧伤患者救治中关于MEEK植皮技术、供皮区处理、烧伤康复治疗和烧伤后期瘢痕整形等问题,旨在引起广大烧伤外科同行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烧伤 MEEK植皮 供皮区 烧伤康复 瘢痕
下载PDF
关节功能部位复合皮移植12例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恒进 陈默轩 +1 位作者 靖树林 王志勇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 2002年第4期326-327,共2页
目的 :修复关节功能部位创面 ,包括切、削痂后创面、肉芽创面、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疤痕切除松解后创面 ,寻找一种较为理想的创面覆盖材料 ,从而达到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方法 :应用桀亚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结果 :深度烧伤切痂... 目的 :修复关节功能部位创面 ,包括切、削痂后创面、肉芽创面、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疤痕切除松解后创面 ,寻找一种较为理想的创面覆盖材料 ,从而达到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方法 :应用桀亚真皮与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结果 :深度烧伤切痂后创面 5例 ,疤痕切除后创面 5例 ,肉芽创面 1例 ,外伤后软组织缺损创面 1例 ,复合皮成活良好 ,皮肤色泽接近正常 ,关节功能满意。结论 :复合皮移植是治疗关节功能部位创面较为理想的创面覆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功能部位 烧伤 疤痕 复合皮移植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瘢痕手术区备皮方法的改进及其效果
20
作者 蒋琪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9期820-822,828,共4页
目的 :调查瘢痕区皮肤的细菌种类及分布情况 ,改进备皮方法并观察其在预防切口感染和促进愈合中的作用。 方法 :将 4 9例瘢痕整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 2 4例为常规方法对照组 ,B组 2 5例为改进方法观察组。每例患者于入院日... 目的 :调查瘢痕区皮肤的细菌种类及分布情况 ,改进备皮方法并观察其在预防切口感染和促进愈合中的作用。 方法 :将 4 9例瘢痕整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 2 4例为常规方法对照组 ,B组 2 5例为改进方法观察组。每例患者于入院日及备皮前、后作瘢痕区皮肤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观察瘢痕区皮肤细菌生长的种类、分布及备皮前后的清洁、去菌效果 ,分析细菌生长与瘢痕严重度的相关性。比较术后两组体温变化 ,抗生素应用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 ,并作相关性分析。 结果 :瘢痕区皮肤细菌阳性率高达 83.33%~ 88.0 0 %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11种细菌的分布与瘢痕严重度无关 ,但与瘢痕有无破溃有关。两种备皮方法均能减少瘢痕区细菌数量 ,但B组效果优于A组。两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A组明显长于B组 ,术后 1周内体温变化均值B组明显低于A组 ,而抗生素应用时间B组明显短于A组。 结论 :改进的备皮方法能更有效地清洁瘢痕区皮肤 ,去除 6 4 %的细菌 ,而且不引起疼痛 ,对预防切口感染、促进愈合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皮肤 切口感染 预防和控制 术前备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