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您只能惊汉—达尼Royal Scepter
1
作者 王家锴 《现代音响技术》 2001年第6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书架箱 音箱 达尼Royal scepter 音响
下载PDF
经动脉入路应用Scepter双腔导管及ONYX胶栓塞硬脑膜动静脉瘘七例报道 被引量:2
2
作者 许刚 崔刚 +5 位作者 僧志远 屈建强 高李贵 徐晓霞 屈满利 吴海琴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23-926,共4页
目的探讨经动脉人路应用Scepter双腔导管及ONYX18胶栓塞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经动脉入路应用Scepter双腔球囊导管及ONYX18胶栓塞治疗DAVF患者7例,回顾... 目的探讨经动脉人路应用Scepter双腔导管及ONYX18胶栓塞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经动脉入路应用Scepter双腔球囊导管及ONYX18胶栓塞治疗DAVF患者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治愈6例,好转1例(残余少许瘘口,经压颈治疗3月后瘘口消失),并发颜面部感觉异常1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随访患者6月~1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均为5分,6例患者接受全脑血管造影显示均治愈、无复发。结论经动脉途径应用Scepter双腔导管及0NYX18胶栓塞DAVF简便、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栓塞 scepter双腔导管 ONYX 18胶
原文传递
ScepterC球囊辅助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16例初步临床应用
3
作者 姬云翔 王业忠 +4 位作者 赵冬 朱立仓 代林志 田卫东 董江涛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Scepter C球囊辅助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方法选择及疗效。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脑动静脉畸形16例,其中额叶3例、颞叶7例、顶叶4例、枕叶1例、深部脑组织1例。均采用Scepter C球囊辅助下使用Onxy栓塞治疗。结果脑动静... 目的探讨Scepter C球囊辅助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方法选择及疗效。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脑动静脉畸形16例,其中额叶3例、颞叶7例、顶叶4例、枕叶1例、深部脑组织1例。均采用Scepter C球囊辅助下使用Onxy栓塞治疗。结果脑动静脉畸形1期完全栓塞治愈5例,2期栓塞9例,3期栓塞2例,4例患者颅内动静脉畸形少量残留,后期2例行γ刀治愈、2例行射波刀治愈。术后出血1例,术后发生癫痫2例,均经内科治疗痊愈。无其他介入相关并发症出现。定期DSA复查随访,目前均未见复发。结论Scepter C球囊辅助栓塞脑动静脉畸形,可有效提高单次Onxy栓塞剂弥散范围,更高效栓塞脑动静脉畸形。该项技术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栓塞 scepter C球囊
原文传递
武威“王杖”简册的文本性质与文体功能
4
作者 韩高年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55,共9页
武威发现的与汉代“高年授王杖”制度有关的简册有三个,一是1959年磨咀子汉墓出土的“王杖十简”,二是1981年征集所得之“王杖诏书令册”,三是1989年旱滩坡汉墓出土之“王杖简册”。以往研究者多将此类文本界定为抄撮律令而成之“挈令... 武威发现的与汉代“高年授王杖”制度有关的简册有三个,一是1959年磨咀子汉墓出土的“王杖十简”,二是1981年征集所得之“王杖诏书令册”,三是1989年旱滩坡汉墓出土之“王杖简册”。以往研究者多将此类文本界定为抄撮律令而成之“挈令”。考虑到三个王杖简册均出自墓葬,且与标志身份的“鸠杖”一同随葬等细节,以及“王杖十简”文本中提及墓主人幼伯的死亡时间等信息,有理由认为,此类简册应为配合丧礼而写作的“丧葬文书”。其文体功能则是一方面显示墓主人身份,另一方面也借用人间律令的权威昭告“地下”,以保证墓主人的特权不受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杖”简册 文本性质 文体功能
下载PDF
赛普特不锈钢膜分离系统及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郝彤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6期25-27,共3页
膜分离是近年发展较快的一门高新技术.叙述一种新型膜———赛普特不锈钢膜的基本结构和特性及其在各种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膜分离 不锈钢 膜分离系统 膜材料
下载PDF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西周五孔玉璋”考异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思哲 《文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5-38,76,共5页
目前学术界对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西周五孔玉璋”定名和断代欠准确。笔者就此提出浅见,认为它的名称应是五孔端刃玉刀,而不是“五孔玉璋”;制作时代是龙山文化晚期。冀望引起重视。
关键词 玉璋 玉刀 龙山文化 用途
下载PDF
敲开古蜀国神秘大门的金杖——2000年至今关于三星堆金杖的考古综述
7
作者 李一白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38-40,共3页
三星堆金杖自出土以来,就以它独特的形制和超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引来众多学者的研究。但是至今还没有能令所有人信服的观点。我将能够搜索到的从2000年至今关于金杖的研究成果做出了整理,希望能理清思路,同时为金杖... 三星堆金杖自出土以来,就以它独特的形制和超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引来众多学者的研究。但是至今还没有能令所有人信服的观点。我将能够搜索到的从2000年至今关于金杖的研究成果做出了整理,希望能理清思路,同时为金杖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或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金杖 政权交替 鲲鹏之变 外来文化 太阳崇拜
下载PDF
权力的象征与延伸——读李水城《耀武扬威:权杖源流考》
8
作者 霍巍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20,共6页
权杖是世界古代文明中权力的表达和象征物,在考古发现中多以各种质地的杖头呈现。通过对李水城教授所著《耀武扬威:权杖源流考》一书的介绍,对中国各地出土的杖头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评述,探讨哪些属于代表权力、等级、威仪等含义的“权杖... 权杖是世界古代文明中权力的表达和象征物,在考古发现中多以各种质地的杖头呈现。通过对李水城教授所著《耀武扬威:权杖源流考》一书的介绍,对中国各地出土的杖头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评述,探讨哪些属于代表权力、等级、威仪等含义的“权杖”,而哪些可能与之无关。其中,较确凿与神权、王权有关的“权杖”应属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的黄金杖体,此外羊甫头墓地M113随葬的人形铜首木杖也可能与“权杖”相关。考虑到三星堆和羊甫头都处在青铜时代“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上的地理区位,中国西南地区出现的“权杖”这一文化现象或与中外文化交流有关。而云南青铜时代滇文化墓葬中出土的“杖头铜饰”与斯基泰文化中的杖头铜饰“器形相近、用途相同”,为理解外来文化中的“权杖”可能流传进入中国的途径提供了线索,或可由此追溯到更为久远的时代和更为广阔的地域,来进一步考察由权杖所带来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若干片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杖头 中外文化交流 社会威仪器物
原文传递
上海福泉山遗址吴家场墓地2010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杰 周云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6-65,共20页
2010年12月至2011年1月,对福泉山遗址吴家场等三个地点进行发掘,清理了4座良渚文化墓葬及其他遗迹。本文重点报道了吴家场的4座良渚文化墓葬,其中M207为良渚文化晚期权贵大墓,随葬玉琮、璧、钺,以及象牙权杖、人头盖骨碗等重要遗物,由... 2010年12月至2011年1月,对福泉山遗址吴家场等三个地点进行发掘,清理了4座良渚文化墓葬及其他遗迹。本文重点报道了吴家场的4座良渚文化墓葬,其中M207为良渚文化晚期权贵大墓,随葬玉琮、璧、钺,以及象牙权杖、人头盖骨碗等重要遗物,由此可以确认吴家场墓地是人工堆筑的良渚文化权贵墓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泉山遗址 良渚文化 权贵墓葬 吴家场墓地 象牙权杖
原文传递
宋辽金时期的骨朵及其功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兰维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4-94,共11页
骨朵作为宋辽金考古的一种特殊器物,近年来出土实物数量不少。统计分析至今我国考古发现的骨朵实物,并梳理这一时期墓葬壁画中出现的骨朵形象。结合文献记载探讨骨朵的四种功能,发现不同类型的骨朵发挥不同功能,尤其是一些材质和造型特... 骨朵作为宋辽金考古的一种特殊器物,近年来出土实物数量不少。统计分析至今我国考古发现的骨朵实物,并梳理这一时期墓葬壁画中出现的骨朵形象。结合文献记载探讨骨朵的四种功能,发现不同类型的骨朵发挥不同功能,尤其是一些材质和造型特殊的骨朵发挥着类似权杖的功能,应该代表着墓主人或骨朵拥有者的高贵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朵 权杖 仪卫 身份
原文传递
阿尔泰周边所见短柄石棒来源及功能蠡测
11
作者 李水城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3-100,共8页
短柄石棒的分布西起额尔齐斯河与鄂毕河流域,东至米奴辛斯克盆地,北抵森林草原,南达中国新疆北部和蒙古西部。棒首主要雕刻马头、人头和公羊头。这个共有的文化习俗显示出,在这一广阔区域的不同族群(考古学文化)有较密切的交往。相较各... 短柄石棒的分布西起额尔齐斯河与鄂毕河流域,东至米奴辛斯克盆地,北抵森林草原,南达中国新疆北部和蒙古西部。棒首主要雕刻马头、人头和公羊头。这个共有的文化习俗显示出,在这一广阔区域的不同族群(考古学文化)有较密切的交往。相较各地石棒出现的时间,鄂毕河与额尔齐斯河流域的石棒出现时间稍早,进而影响到南西伯利亚和新疆北部。鉴于圆雕马头石棒主要出自额尔齐斯河与鄂毕河流域,推测这一文化特质的出现与东欧草原的居民向乌拉尔山以东迁徙殖民有关,并将“马崇拜”习俗引入西伯利亚。短柄石棒的功能有可能为萨满的施法器具,也有可能作为氏族首领的权力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周边 短柄石棒 来源 功能 蠡测
原文传递
圣彼得堡市市徽的文化内涵、历史变化及影响初探
12
作者 那传林 《都市文化研究》 2021年第1期80-93,共14页
圣彼得堡市市徽最早出现在1712年。1724年意大利设计师桑蒂伯爵设计了新的圣彼得堡市市徽并在1730年通过立法确认。作为俄罗斯新首都的圣彼得堡市的城市徽章是红色的盾牌上面描绘了相互交叉的银色海锚和河锚,以及在其背景下的金色权杖... 圣彼得堡市市徽最早出现在1712年。1724年意大利设计师桑蒂伯爵设计了新的圣彼得堡市市徽并在1730年通过立法确认。作为俄罗斯新首都的圣彼得堡市的城市徽章是红色的盾牌上面描绘了相互交叉的银色海锚和河锚,以及在其背景下的金色权杖。锚的设计强调了圣彼得堡市是港口及其大都市的地位——帝国的首都(权杖),也表明俄罗斯作为一个海洋国家的地位。权杖意味着这个城市是首都,两个交叉的锚意味着它是海港和河港。伴随着历史进程,圣彼得堡市市徽的内容在1780、1856、1917年以及1991年先后几次发生了重大变化。1991年、2003年又通过立法恢复使用了历史上的市徽。圣彼得堡市市徽内容也是历史上的沙俄圣彼得堡省的省徽。今天列宁格勒州的州徽上的海锚仍然来自圣彼得堡市市徽,在涅瓦河铸造大桥的围栏上和1757年发行的五戈比的背面也可以看到圣彼得堡市市徽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彼得堡市市徽 桑蒂伯爵 海锚 河锚 权杖
原文传递
名物丛考四则:提砚·罗双双·笏囊·金笼放鸽
13
作者 廉萍 《东方博物》 2021年第2期48-55,132,共9页
内蒙古敖汉旗英凤沟7号辽墓出土的银砚与南宋何薳《春渚纪闻》卷九“乌铜提研”条记载相合,可知此物当年唤作“提砚”,惟因材质不同而有“乌铜”“银”之别。“罗双双”三字中“罗”指女子“罗鞋”的材质,“双双”指鞋子成双成对,是当... 内蒙古敖汉旗英凤沟7号辽墓出土的银砚与南宋何薳《春渚纪闻》卷九“乌铜提研”条记载相合,可知此物当年唤作“提砚”,惟因材质不同而有“乌铜”“银”之别。“罗双双”三字中“罗”指女子“罗鞋”的材质,“双双”指鞋子成双成对,是当时文人给予酒具“双凫杯”的拟人化别称。杨粲墓、皇泽寺藏宋墓石刻、桥头山宋墓中侍者所捧长条状囊,应为笏囊。酒流沟、关林庙宋墓所出杂剧雕砖中一人擎鸟笼、一人打唿哨的画面应为祝寿题材“金笼放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砚 “罗双双”银鞋 笏囊 “金笼放鸽”
原文传递
广州增城墨依山遗址两座出土玉牙璋的商代墓葬 被引量:11
14
作者 朱海仁 张希 +5 位作者 朱家振 史雪飞 朱汝田 张艳平 曾凡华 关舜甫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38,F0002,I0004,F0003,共10页
广州增城墨依山遗址发现一批先秦至清代晚期墓葬,其中商代墓葬M66、M70随葬的玉牙璋是本次发掘的重要发现,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首次在时代明确的墓葬中清理出土的玉牙璋。玉牙璋的出土丰富了环珠江口地区的相关材料,为探讨这一地区此前... 广州增城墨依山遗址发现一批先秦至清代晚期墓葬,其中商代墓葬M66、M70随葬的玉牙璋是本次发掘的重要发现,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首次在时代明确的墓葬中清理出土的玉牙璋。玉牙璋的出土丰富了环珠江口地区的相关材料,为探讨这一地区此前考古发现的牙璋年代提供了重要标尺,也为研究牙璋自北向南的传播过程及其与周边文化的融合提供了重要考古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墨依山遗址 商代 墓葬 玉牙璋
原文传递
某高校主楼屋顶权杖结构抗风性能研究
15
作者 远芳 孙晓颖 +1 位作者 李国强 武岳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9-84,共6页
为保障某高校主楼屋顶权杖结构的抗风安全性,对其进行了刚性模型风洞测力试验研究。分析了升、阻力系数及升、阻力矩系数随风速及风向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升力系数均值在0附近,升力系数均方根均在0.1附近,而0°风向角下,阻力系... 为保障某高校主楼屋顶权杖结构的抗风安全性,对其进行了刚性模型风洞测力试验研究。分析了升、阻力系数及升、阻力矩系数随风速及风向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升力系数均值在0附近,升力系数均方根均在0.1附近,而0°风向角下,阻力系数均值的变化范围为1.25-1.41,阻力矩系数均值在0.8附近;90°风向角下,阻力系数均值的变化范围为0.98-1.15,阻力矩系数均值在0.6附近。通过贴砂纸来改变表面粗糙度,探讨了表面粗糙度对横风向振动的影响,发现漩涡脱落频率和斯托罗哈数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减小,说明表面粗糙度会影响漩涡脱落规律,改变漩涡脱落频率,但是升力系数均方根随风速变化较小,未出现突然增大的现象,即未出现涡激共振。此外还研究了缠绕金属线对结构气动特性的影响,发现缠绕金属线对漩涡脱落频率、斯托罗哈数和升力系数均方根的影响不大,说明缠绕金属线没有改善结构气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杖结构 测力风洞试验 气动特性 涡激共振 表面粗糙度 斯托罗哈数
原文传递
从权杖头到鸠杖头——“杖”象征意义的演变
16
作者 夏才艺 《博物院》 2020年第3期43-55,共13页
“杖”所代表的权力意味,自原始社会经周至汉,有一个发展成熟到式微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授杖的要求逐渐降低,杖所代表的尊老养老意义愈发明显,并最终成为杖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典型意义,其转变的时间节点大致在战国至西汉时期。但从总体... “杖”所代表的权力意味,自原始社会经周至汉,有一个发展成熟到式微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授杖的要求逐渐降低,杖所代表的尊老养老意义愈发明显,并最终成为杖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典型意义,其转变的时间节点大致在战国至西汉时期。但从总体来看,“杖”由最初的扶持之意上升到军事、政治权力的象征再回到敬老、养老的初衷,又体现了其本意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杖(头) 王杖 鸠杖
原文传递
村落公共文化空间的展演与变迁:“文化权杖”更替的视角——以晋东南东庄村为例
17
作者 姬会然 赵欣 《中国农村研究》 2022年第2期290-306,共17页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重要维度。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必须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增强乡村文化内生动力,走复兴乡村文化之路。考察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变迁是对复兴乡村文化的溯源式探析。本研究基于对晋东南传统村落东庄村的实地考察,从“文...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重要维度。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必须推进文化领域供给侧改革,增强乡村文化内生动力,走复兴乡村文化之路。考察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变迁是对复兴乡村文化的溯源式探析。本研究基于对晋东南传统村落东庄村的实地考察,从“文化权杖”更替的视角切入,研究发现:乡村“文化权杖”经历了由社首主持、二元分立、国家意志嵌入到最终实现“人民性”转向的历史更替,村落公共文化空间也随之逐步实现了从封建等级秩序严明、社会主义烙印浓厚到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多元化变迁。这一变迁过程蕴含着“娱神”向“娱人”、“文化权力”向“文化权利”及“文化遵从”到“文化认同”转变的历史逻辑。乡村“文化权杖”的更替以及村落公共文化空间的展演可以为当前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创造性重构提供经验借鉴和逻辑遵循,有利于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权杖 公共文化 创新性重构
原文传递
荷马权杖的象征意义新释
18
作者 昂鲁 武淑冉(译) 《跨文化研究》 2018年第1期1-18,219,共19页
这篇文章考察了权杖在荷马时代的使用情况,以及它在史诗中何以充当了权威的显著象征这一问题。长久以来,人们所持的观点是,权杖被用作'演说棒',在演说者手中依次传递。与此观点相左,我们认为,事实上在荷马史诗中出现的每一个集... 这篇文章考察了权杖在荷马时代的使用情况,以及它在史诗中何以充当了权威的显著象征这一问题。长久以来,人们所持的观点是,权杖被用作'演说棒',在演说者手中依次传递。与此观点相左,我们认为,事实上在荷马史诗中出现的每一个集会上,权杖都只被一人所持:此人恰恰是召开集会之人,而他所关心的议题将会在集会上被讲出。权杖不是神秘的法宝,而是朴素意义上的棍棒,是统治阶层对被统治者施以侮辱性惩罚的强力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马时代 权杖 统治阶层 强力象征
原文传递
小议大中祖己觚与大中爵
19
作者 孟庆旭 《西部考古》 2018年第1期34-36,共3页
本文论述的是殷墟出土的大中祖己觚与大中爵,通过器物铭文,讨论了权杖头的用途,分析得出器物铭文为纪事铭。
关键词 族徽 权杖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