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耻(Scham)
1
作者 杜娜 《德语人文研究》 2014年第1期56-61,共6页
德语中的"耻"(Scham)一词源自古日耳曼语中的"skam/skem",为"耻感、羞耻、耻辱"之意。其在印度日耳曼语中的词源"kam/kem"则是"掩盖、隐藏"之意。可见"自我掩盖"与耻总是... 德语中的"耻"(Scham)一词源自古日耳曼语中的"skam/skem",为"耻感、羞耻、耻辱"之意。其在印度日耳曼语中的词源"kam/kem"则是"掩盖、隐藏"之意。可见"自我掩盖"与耻总是不可分割。作为人类所特有的情感方式,耻在神学、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获得了持续然而并不热切的关注。本文试图从文化学的视角出发,对耻的系统性特征和形态、本质、根源、功能,及其历史性和社会性进行归纳、梳理和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感文化 罪感文化 赤裸
原文传递
卡夫卡小说《诉讼》中的“罪”与“耻”
2
作者 史良 《德语人文研究》 2014年第2期9-15,共7页
本文试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以卡夫卡小说《诉讼》中特殊的"法"与"法院"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主人公约瑟夫·K身上体现出的罪感、耻感的来源、生成、衍生、影响,借以观照小说中"罪"与"耻"之间... 本文试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以卡夫卡小说《诉讼》中特殊的"法"与"法院"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主人公约瑟夫·K身上体现出的罪感、耻感的来源、生成、衍生、影响,借以观照小说中"罪"与"耻"之间的交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体化 劣等感 自我审视
原文传递
孤独者的耻感:聚斯金德《鸽子》中的日常生活和感知
3
作者 徐建华 《德语人文研究》 2020年第2期20-24,共5页
在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中篇小说《鸽子》(1987)中,人物遭到一只突然出现的鸽子的注视,以“完美无事件性”为标志的日常秩序随即面临崩溃,而单一的视觉感知方式也加剧了自我与他人的隔绝状态。尽管情节在特定时空背景下展开,伹聚斯... 在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中篇小说《鸽子》(1987)中,人物遭到一只突然出现的鸽子的注视,以“完美无事件性”为标志的日常秩序随即面临崩溃,而单一的视觉感知方式也加剧了自我与他人的隔绝状态。尽管情节在特定时空背景下展开,伹聚斯金德在文本中关注的更多是人类的普遍境遇。本文首先从拉埃尔曼、本雅明等人的日常时间观念和私人生活理论出发,总结文本展示的日常生活秩序;作为“他者”的鸽子及其背后的动物性隐喻令诺埃尔蒙羞,其存在本质符合萨特和舍勒对耻感(Schamgefiihl)的定位;最后从现象学视角切人,在文本内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文本中的感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斯金德 《鸽子》 日常生活 时间观 羞耻 感知
原文传递
世纪之交的羞耻话语演变——以德布林的《舞者与躯体》为例
4
作者 杜娜 《德语人文研究》 2016年第1期21-26,共6页
本文着眼于世纪之交认知范式转化之下人对自身形象的设想与羞耻所获得的新的阐释视角与维度,并在此框架下,着重探讨哲学人类学话语与文学文本中"羞耻的人"的形象。在成型于20世纪初的哲学人类学范式里,"生命/身体与精神&... 本文着眼于世纪之交认知范式转化之下人对自身形象的设想与羞耻所获得的新的阐释视角与维度,并在此框架下,着重探讨哲学人类学话语与文学文本中"羞耻的人"的形象。在成型于20世纪初的哲学人类学范式里,"生命/身体与精神"在人这一物种中的同时存在与相互分裂正是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本质所在。而这两种互斥共生的存在属性之间的张力正是人类实践活动与情感生活的原始驱动力。身体性的本能驱动与精神性的追求相互排斥,羞耻恰恰扎根于此种矛盾的张力关系之中,并是其最为原初、直白的双重表达——一方面,人在羞耻中极力掩盖肉体与精神之间的鸿沟,另一方面,羞耻恰恰以分裂为前提,因而是对分裂的彰显。论文所讨论的文本,德布林的《舞者与躯体》(1910)正是在这种思路之下,用文学的话语勾勒出了耻的基本框架,表现了耻的根本结构及其"人"作为"羞耻的生物"从青年走向死亡的过程,赋予了"羞耻"人类学意义上的标志性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羞耻 身体 世纪之交 对人的构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