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the SchirmerⅠtest with and without topical anesthesia for diagnosing dry eye 被引量:9
1
作者 Na Li, Xin-Guo Deng, Mei-Feng 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Ophthalmology, Zhongshan Ophthalmic Center,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60,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2年第4期478-481,共4页
·AIM: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Schirmer Ⅰtest (SⅠt) without anesthesia and with topical anesthesia for diagnosing dry eye (DE). ·METHODS:Totally 220 eyes in 110 patients, male (44) and female (66), (39.56&... ·AIM: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Schirmer Ⅰtest (SⅠt) without anesthesia and with topical anesthesia for diagnosing dry eye (DE). ·METHODS:Totally 220 eyes in 110 patients, male (44) and female (66), (39.56±12.67) years old diagnosed with DE were examined. SⅠt without anesthesia was performed firstly, and 15 minutes later, it was applied again in the same person after topical anesthesia with 0.5% proparacaine hydrochloride eye drops. The wetting strips counted <10mm per 5 minutes were defined positive, while ≤5mm per 5 minutes were defined strong positive. ·RESULTS:The wetting length in SⅠt after topical anesthesi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SⅠt without anesthesia(P < 0.001). The positive rate and strong positive rate of SⅠt after topical anesthesi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Ⅰt without anesthesia (P <0.001). The positive rate and strong positive rate of SⅠt without anesthesia and the strong positive rate of SⅠt after topical anesthesia in patients with aqueous-deficiency dry eye (ADD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otal patients whereas those in patients with evaporative dry eye (ED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otal patients (P <0.001). ·CONCLUSION:SⅠt after topical anesthesia with 0.5% proparacaine hydrochloride eye drops is more objective and reliable than that without anesthesia in reflecting the status of DE, and its diagnostic value in patients with ADDE was even higher, making itself a meaningful evide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y eye schirmertest TEARS topical anesthesia
下载PDF
Validity of subjective assessment as screening tool for dry eye diseas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linical tests 被引量:2
2
作者 Kavita R Bhatnagar Sonali Pote +1 位作者 Sudeep Pujari Dhiraj Dek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5年第1期174-181,共8页
AIM: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subjective assessment using Mc Monnies dry eye questionnaire in diagnosing dry eye diseas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linical tests.METHODS: There were 500 patients screened for dry eye us... AIM: To determine the role of subjective assessment using Mc Monnies dry eye questionnaire in diagnosing dry eye diseas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linical tests.METHODS: There were 500 patients screened for dry eye using Mc Monnies dry eye questionnaire between May to October 2013 at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of a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All 500 patients were subjected to clinical tests. Dry eye was defined as having one or more symptoms often or all the time. Positive signs were if one or both eyes revealed tear film breakup time(TBUT) of ≤10s, a Schirmer test score of ≤10 mm, a Rose Bengal staining score of ≥1, a Lissamine green staining score of ≥1 or existence of meibomian gland disease(≥grade 1).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describe the distribu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to assess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Mc Monnies score(MS) and variable clinical signs of dry eye, and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ry eye symptoms and variable clinical signs.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software package Epi info. A Probability(P) value using Chi-square test of 【0.005 was taken as significant.· RESULTS: Dry eye prevalence with symptoms(questionnaire), Schirmer test, TBUT, Rose Bengal staining and Lissamine green staining was 25.6%,15.20%, 20.80%, 23.60%, and 22.60% respectively. Among those with severe symptoms(MS】20), 75.86% had a low TBUT(【10s), 58.62% had a low Schirmer’s I test(≤10 mm),86.20% had Rose Bengal staining score of ≥1, 79.31%had Lissamine green staining score of ≥1. We fou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between positive Schirmer test and arthritis(P 【0.002), dryness elsewhere(P 【0.001), contact lens use(P 【 0.002), systemic medication(P 【0.0001), sleeping with eyes partly open(P 【0.002), history of dry eyes treatment(P 【0.0001),environmental factors(P 【0.001), swimming(P 【0.001).· CONCLUSION: Subjective assess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iagnosing dry eye disease. There is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MS and Schirmer test, TBUT,Rose Bengal staining and Lissamine green staining in normal as well as marginal and pathological dry ey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 Monnies dry eye questionnaire schirmer test tear film breakup time test Rose Bengal staining Lissamine green staining
下载PDF
泪液检测滤纸悬挂位置对Schirmer试验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育谋 胡俊 林春美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6期516-518,共3页
目的探讨泪液检测滤纸悬挂于下睑缘不同位置时基础泪液分泌量的差异,以便选择合适的悬挂位置。方法 30例(60只眼)进行schirmer试验眼表麻醉后将泪液检测滤纸悬挂于双眼下睑缘中内或中外1/3处(顺序随机),5 min后取下记录滤纸变色的长度,... 目的探讨泪液检测滤纸悬挂于下睑缘不同位置时基础泪液分泌量的差异,以便选择合适的悬挂位置。方法 30例(60只眼)进行schirmer试验眼表麻醉后将泪液检测滤纸悬挂于双眼下睑缘中内或中外1/3处(顺序随机),5 min后取下记录滤纸变色的长度,即Schirmer值。休息3 min后行双眼另一侧Schirmer试验,应用t检验和Bland-Altman分析评价两侧试验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内侧和外侧Schirmer值分别为(6.94±5.34)mm和(7.33±5.8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r=0.989,P=0.000)。Bland-Altman分析也表明两者的一致性较好。结论泪液检测滤纸悬挂于下睑缘内侧或外侧可能并不影响基础泪液分泌量的检测,考虑到下眼睑外侧较宽且便于操作,建议滤纸悬挂于下睑缘中外1/3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rmer试验 泪液检测滤纸 泪液分泌 干眼症
下载PDF
碱烧伤后的泪膜功能测定(第一部分) 生理性泪液分泌的测试——新Schirmer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龚岚 邱孝芝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7-369,共3页
目的 Schirmer试验是否使用表面麻醉剂 ,均无法反映人体真实的生理性泪液分泌。我们设计了“点麻”技术来检测人体真实的泪液分泌。方法 研究对象 11人 (2 2眼 ) ,无任何眼部疾病或外伤史 ,不滴用任何滴眼剂 ,无远视状态。平均年龄 2 ... 目的 Schirmer试验是否使用表面麻醉剂 ,均无法反映人体真实的生理性泪液分泌。我们设计了“点麻”技术来检测人体真实的泪液分泌。方法 研究对象 11人 (2 2眼 ) ,无任何眼部疾病或外伤史 ,不滴用任何滴眼剂 ,无远视状态。平均年龄 2 7 5岁。在一定环境下每眼分别做 3次实验 :正常状态 (Schirmer试验Ⅰ)、点麻状态 (Schirmer试验Ⅱ)和表麻状态 (Schirmer试验Ⅲ )。结果 比较了 3种Schirmer试验中平均 5分钟滤纸湿长 ,Schirmer试验Ⅰ为 (15 72 7± 11.45 )mm ,Schirmer试验Ⅱ为 (11 0 45± 7.88)mm ,Schirmer试验Ⅲ为 (6 4 5 5± 4.82 )mm。经统计学检验 ,Schirmer试验Ⅱ和Schirmer试验Ⅲ的平均 5分钟滤纸湿长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说明Schirmer试验Ⅱ(点麻 )和Schirmer试验Ⅲ (表麻 )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试验的影响存在着根本的区别。点麻状态中角膜和结膜敏感度处于非麻醉和表麻状态之间。结论 运用点麻技术的新Schirmer试验更接近于反映人体真实的泪液分泌———生理性泪液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膜功能 测定 schirmer 生理性泪液分泌 点麻 碱烧伤 表面麻醉
下载PDF
酚红棉线试验与Schirmer试验在干眼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黎玥 杨宇靖 +2 位作者 项俊 魏安基 徐建江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0年第6期456-460,共5页
目的比较酚红棉线试验和Schirmer试验的重复性、在干眼诊断上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两者的一致性等。方法分别收集48例干眼患者和12例正常人,依次进行干眼问卷调查、裂隙灯体征检查、酚红棉线试验、Schirmer试验及2种试验的刺激性调查,并... 目的比较酚红棉线试验和Schirmer试验的重复性、在干眼诊断上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两者的一致性等。方法分别收集48例干眼患者和12例正常人,依次进行干眼问卷调查、裂隙灯体征检查、酚红棉线试验、Schirmer试验及2种试验的刺激性调查,并选择其中12例干眼患者进行2种泪液分泌试验的一致性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结果酚红棉线试验和Schirmer试验均有一定的可重复性;对干眼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44.2%和53.5%,特异度分别为81.8%和54.5%;2种试验的一致性kappa值为0.229,而酚红棉线试验的刺激性显著低于Schirmer试验(P<0.05)。结论酚红棉线试验和Schirmer试验均有一定的可重复性,但两者对于干眼诊断的灵敏度均不高,且一致性较差,因此均只能作为诊断干眼的辅助手段,而酚红棉线试验相较Schirmer试验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舒适程度,可以帮助医师更好地做出排除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酚红棉线试验 schirmer试验
下载PDF
养阴润目方核桃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临床研究
6
作者 冯海童 周佳 俞晓艺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9期126-130,共5页
目的:观察养阴润目方核桃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干眼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治疗组接受养阴润目方核桃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2组临... 目的:观察养阴润目方核桃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干眼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治疗组接受养阴润目方核桃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泪液分泌试验(SIT)值、泪河高度(LTMH)、非接触泪膜破裂时间平均值(NIBUTav)、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FL)、睑板腺评分、睑脂性状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SIT、NIBUTav指标值及治疗组LTMH指标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IT、LTMH、NIBUTav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OSDI评分、睑脂性状评分及治疗组FL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OSDI评分、F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润目方核桃灸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泪液分泌量及泪膜稳定性,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养阴润目方 核桃灸 玻璃酸钠滴眼液 泪液分泌量 泪河高度
下载PDF
0.3%玻璃酸钠联合卡波姆对干眼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刘益达 赵江南 张璐烨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4期81-84,共4页
目的探究0.3%玻璃酸钠联合卡波姆治疗干眼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舟山医院收治的80例干眼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0.3%玻璃酸钠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 目的探究0.3%玻璃酸钠联合卡波姆治疗干眼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舟山医院收治的80例干眼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0.3%玻璃酸钠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卡波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视功能评分、Schirmer试验、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804,P=0.028)。治疗后,两组患者的OSDI、视功能评分、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1β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泪液分泌量显著多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OSDI、视功能评分、IL-6、TNF-α、IL-1β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泪液分泌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0,P=0.671)。结论0.3%玻璃酸钠联合卡波姆治疗干眼症疗效较好,可提高泪膜稳定性,增强视功能,降低泪液炎症因子表达,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玻璃酸钠 卡波姆 视功能 schirmer试验
下载PDF
强脉冲光联合右旋糖酐70甘油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病效果
8
作者 刘施宇 钟森全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目的 探讨强脉冲光联合右旋糖酐70甘油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干眼病124例,均接受右旋糖酐70甘油滴眼液治疗,并于就诊当天和治疗第1、3、7周各行1次强脉冲光治疗。比较患者不同时间泪膜稳... 目的 探讨强脉冲光联合右旋糖酐70甘油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干眼病124例,均接受右旋糖酐70甘油滴眼液治疗,并于就诊当天和治疗第1、3、7周各行1次强脉冲光治疗。比较患者不同时间泪膜稳定性、眼表情况、睑板腺功能、视觉质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就诊当天比较,治疗第1、3、7周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斯特列尔比均升高,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睑板腺分泌功能评分(MGYSS)及客观散射指数均下降;且治疗第3、7周患者BUT高于第1周,治疗第7周患者OSDI低于第1周和第3周,治疗第3和7周患者MGYSS低于治疗第1周(P<0.05)。与就诊当天(98/124,79.03%)比较,治疗第1、3、7周(110/124,88.71%;113/124,91.13%;115/124,92.74%)患者总有效率均升高(P<0.05)。就诊当天和治疗第1、3、7周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脉冲光联合右旋糖酐70甘油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病效果良好,能改善患者泪膜稳定性、眼表情况、睑板腺情况和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右旋糖酐70甘油滴眼液 干眼病 泪膜破裂时间 泪液分泌试验 眼表疾病指数 睑板腺分泌功能评分 斯特列尔比
下载PDF
精杞明目汤治疗结膜松弛症的泪液功能改变 被引量:10
9
作者 项敏泓 饶娅敏 +4 位作者 李青松 张兴儒 周欢明 韩竹梅 符之瑄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3-746,共4页
目的观察精杞明目汤治疗结膜松弛症的泪液功能改变。方法 36例(72眼)结膜松弛症患者随机分为精杞明目汤组与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以人工泪液局部治疗,精杞明目汤组在对照组局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精杞明目汤口服治疗,连续用药3个月。2... 目的观察精杞明目汤治疗结膜松弛症的泪液功能改变。方法 36例(72眼)结膜松弛症患者随机分为精杞明目汤组与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以人工泪液局部治疗,精杞明目汤组在对照组局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精杞明目汤口服治疗,连续用药3个月。2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测定、Schirmer试验、泪液羊齿状试验检查。结果精杞明目汤组治疗前BUT为(7.72±2.90)s,治疗后为(10.38±3.97)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7.781,P=0.000);对照组治疗前BUT为(7.84±3.02)s,治疗后为(9.24±4.17)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9,P=0.104);2组治疗前氉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11、1.539,P=0.834、0.128)。2组治疗前Schirmer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9,P=0.977),精杞明目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6.077,P=0.000),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3,P=0.328),2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9,P=0.033)。2组治疗前泪液羊齿状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P=0.95),精杞明目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1.17,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P=0.96),2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14,P=0.07)。结论以养阴生津法组成的精杞明目汤治疗结膜松弛症可显著稳定泪膜、促进泪液分泌,改善泪液中的黏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松弛症 精杞明目汤 泪膜破裂时间 schirmer试验 泪液羊齿状试验
下载PDF
干眼症症状与体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阎慧 赵少贞 魏瑞华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70-673,共4页
目的分析干眼症患者的主观症状与客观检查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08年8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门诊的干眼症患者126例252眼,检查前均取得患者书面同意。通过检查视力、泪膜干涉仪检查、泪液分泌试验(STⅠ)、干眼症问卷... 目的分析干眼症患者的主观症状与客观检查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08年8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门诊的干眼症患者126例252眼,检查前均取得患者书面同意。通过检查视力、泪膜干涉仪检查、泪液分泌试验(STⅠ)、干眼症问卷调查,并在15min后用裂隙灯检查眼前节,进行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荧光素(FL)染色检查。采用Spearman秩相关研究分析干眼症症状与体征间的关系。结果干眼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视疲劳(85.7%)、干涩(75.4%)、视力波动(73.8%)、眼痒(65.9%)以及异物感(66.7%)。干眼症患者分泌物增多与STⅠ呈正相关(r=0.208,P=0.020),流泪症状与STⅠ结果呈正相关(r=0.311,P=0.000),眼痛与BUT呈负相关(r=-0.197,P=0.027),眼红与FL染色呈正相关(r=0.227,P=0.011),异物感与FL染色呈正相关(r=0.251,P=0.005)。其余干眼症症状与ST、BUT、FL染色无明显相关性(P>0.05),所有干眼症症状均与泪膜干涉图像分级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干眼症患者症状复杂,干眼症症状与体征的相关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症状 泪膜破裂时间 schirmerⅠ试验 泪膜干涉图像
下载PDF
聚乙烯醇治疗和预防干眼病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璐 王虹 曾凡波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9期980-982,共3页
目的观察聚乙烯醇(PVA)对干眼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及聚乙烯醇的眼部停留时间。方法应用角膜虎红染色,对家兔干眼模型以1%虎红染色液滴眼0.1 mL后5 min,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结膜囊,在裂隙灯下计数着色点,根据着色点数判断等级指数(M);Sch... 目的观察聚乙烯醇(PVA)对干眼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及聚乙烯醇的眼部停留时间。方法应用角膜虎红染色,对家兔干眼模型以1%虎红染色液滴眼0.1 mL后5 min,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结膜囊,在裂隙灯下计数着色点,根据着色点数判断等级指数(M);Schirmer实验,在暗室条件下,对家兔干眼模型用2%利多卡因0.1 mL滴眼局麻5 min后,吸干余泪,4 min后置新华滤纸于下睑中部1/3处,5 min后取出滤纸,测量湿长。角膜的光镜、电镜等方法应用于家兔干眼模型研究PVA对干眼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及聚乙烯醇的眼部停留时间。结果虎红染色结果显示各治疗组与预防组的等级指数均为正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Schirmer实验显示各治疗组与预防组与对照干眼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VA滴眼液与对照组比较能显著提高药物在兔眼内的停留时间(P<0.01);病理切片检查显示经PVA滴液眼治疗后,其眼角膜基底细胞生长活跃,呈高柱状,上皮细胞剥脱所形成的缺损区已被新生上皮细胞覆盖,细胞排列较规则,即干眼损坏得到修复。结论PVA滴眼液可作为泪液代用品,用于干眼病的治疗与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干眼病 虎红染色 schirmer实验
下载PDF
干眼诊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余洪华 邓金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1179-1180,共2页
目的:探讨干眼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诊治的65例干眼患者的临床与诊治资料。结果:65例干眼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孟加拉红试验及角膜荧光染色试验等综合评定来确诊。用角膜保护液辅助人工泪液滴... 目的:探讨干眼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诊治的65例干眼患者的临床与诊治资料。结果:65例干眼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及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孟加拉红试验及角膜荧光染色试验等综合评定来确诊。用角膜保护液辅助人工泪液滴眼,永久或暂时封闭泪小点或泪小管等方法治疗。治疗后临床症状与各项试验结果均有明显改善。结论:临床症状及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孟加拉红试验、角膜荧光染色试验可确诊干眼;以人工泪液为主,角膜保护液为辅滴眼,永久或暂时封闭泪小点或泪小管治疗干眼有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schirmer试验 人工泪液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前后干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何夏怡 植瑞东 胡超雄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70-772,共3页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后干眼症的发病情况。方法对36例(40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小梁切除术前3d,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行眼部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表情况、角膜和结膜荧光素染色、泪液膜破裂时间(BUT)、Schir...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后干眼症的发病情况。方法对36例(40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小梁切除术前3d,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行眼部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表情况、角膜和结膜荧光素染色、泪液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试验(STI)、结膜印迹细胞学(IC)检查。结果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经小梁切除术保持了良好的视功能,但术后部分患者出现顽固性干眼症状。小梁切除术后患者可出现泪河线变窄,BUT变短、STI泪液分泌减少、角膜荧光素染色加重。此现象可在术后1周出现,术后1个月时达明显状态,术后3个月部分患者的症状可有一定程度恢复。术后结膜杯状细胞的密度明显低于术前。结论小梁切除术后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干眼症状和体征,应及时给予干预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干眼症 泪膜破裂试验 schirmer试验
下载PDF
西安至高海拔地区中青年正常人群泪液分泌量的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建洲 马丽娜 +1 位作者 闫小琳 孙亚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83-185,共3页
目的:检测西安地区汉族中青年人群的基础泪液分泌量以及他们在4 300m高海拔地区居住1mo后的基础泪液分泌量;为平原地区转战高海拔地区中青年人群干眼症的发生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正常志愿者43例86眼进行Schirmer试验,将泪... 目的:检测西安地区汉族中青年人群的基础泪液分泌量以及他们在4 300m高海拔地区居住1mo后的基础泪液分泌量;为平原地区转战高海拔地区中青年人群干眼症的发生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正常志愿者43例86眼进行Schirmer试验,将泪液检测试纸悬挂于双眼中外1/3,5min后记录滤纸变色长度;随后在高海拔地区在正常志愿者居住1mo后双眼进行同样检查。结果:西安地区汉族正常中青年人群双眼基础泪液分泌量14.21±3.32mm;进入高原居住1mo,后基础泪液分泌量为20.10±6.62mm,与平原比较显著增加。结论:西安地区正常中青年人群与其他地方比较双眼泪液分泌量有显著差异;高海拔地区居住1mo,后与平原地区比较泪液基础分泌量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 schirmer试验 泪液检测滤纸 基础泪液分泌 干眼
下载PDF
两种不同表面麻醉剂对泪液分泌试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牛晓光 徐曼 +1 位作者 夏桂花 路月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81-983,共3页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的表面麻醉剂对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准分子门诊就诊患者84例(168眼),其中男51例(102眼),女33例(66眼),同一患者左右眼随机分别以5 g·L-1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和4g·L-1...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的表面麻醉剂对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准分子门诊就诊患者84例(168眼),其中男51例(102眼),女33例(66眼),同一患者左右眼随机分别以5 g·L-1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和4g·L-1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1滴单次滴眼,观察滴眼后的眼部刺激症状及结膜充血情况,测量其SIT值,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盐酸丙美卡因组有15眼出现一过性眼部刺激症状,盐酸奥布卡因组有33眼,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丙美卡因组轻度结膜充血的眼数为54眼,明显多于盐酸奥布卡因组的39眼(P<0.05);盐酸丙美卡因组SIT值为(7.50±5.15)mm,盐酸奥布卡因组为(9.71±5.46)mm,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丙美卡因组48眼SIT值小于10 mm,盐酸奥布卡因组为33眼,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丙美卡因组30眼SIT值小于5 mm,盐酸奥布卡因组为21眼,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丙美卡因较盐酸奥布卡因有更好的眼部耐受性,且测量的SIT值短于盐酸奥布卡因组,说明盐酸丙美卡因眼表麻醉效果可能要强于盐酸奥布卡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液分泌试验 盐酸丙美卡因 盐酸奥布卡因 表面麻醉
下载PDF
过氧乙酸接触人群干眼症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虹 刁慧杰 +1 位作者 孙萌 孙兆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1607-1608,共2页
目的:观察与过氧乙酸有密切接触人群的眼表情况,来分析过氧乙酸接触对干眼症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实验对象为在医院手术室工作与过氧乙酸有或无接触的医护人员,通过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溶菌酶含量的测定,来评估过氧乙酸对... 目的:观察与过氧乙酸有密切接触人群的眼表情况,来分析过氧乙酸接触对干眼症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实验对象为在医院手术室工作与过氧乙酸有或无接触的医护人员,通过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溶菌酶含量的测定,来评估过氧乙酸对接触人群眼表的影响。结果:与过氧乙酸接触的人群其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溶菌酶含量数值均低于非接触人群,并具有较高的干眼症发病率。结论:与过氧乙酸接触可导致其相关人群眼表的损害,并可诱发其干眼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乙酸接触 schirmer试验 泪膜破裂时间 泪液溶菌酶 干眼症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及其合并干燥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美云 李向培 +5 位作者 陶金辉 厉小梅 汪国生 钱龙 张宏 马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65-1168,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其合并干燥综合征(SS)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PBC患者,其中50例单纯的PBC患者(单纯的PBC组)及13例PBC合并SS的患者(PBC/SS组)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及其合并干燥综合征(SS)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PBC患者,其中50例单纯的PBC患者(单纯的PBC组)及13例PBC合并SS的患者(PBC/SS组)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结果①PBC/SS组口干、眼干的临床表现明显高于单纯的PBC组;PBC/SS患者Shirmer试验及唾液流率的阳性率达100%和69.2%。②PBC/SS组的抗SSA、抗SSB及抗RNP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的PBC组(P<0.05)。③单纯PBC抗SSA抗体阳性组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明显高于抗SSA阴性组(P<0.05)。④PBC/SS组患者IgG、血沉(ESR)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的PBC组;而PBC/SS组的前白蛋白(PAB)水平明显低于单纯PB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BC患者合并SS发生率较高,抗SSA抗体和高IgG水平可能是PBC合并SS患者的血清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干燥综合征 schirmer's test
下载PDF
白内障手术切口的差异对眼表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司 李一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2298-2301,共4页
目的:比较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两种不同手术切口对角膜知觉以及泪液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各30例30眼,分别于术前,术... 目的:比较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两种不同手术切口对角膜知觉以及泪液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各30例30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d;1wk;1,3mo行角膜知觉测量和泪液分泌试验,用日本HANDAYA角膜知觉计分别测量角膜中央、上方、下方、鼻侧、颞侧的角膜知觉阈值(以测定器的尼龙丝长度表示),用天津晶明泪液分泌试纸测量术前,术后1d;1wk;1,3mo患者的泪液分泌量。结果:术后1d两组患者各点角膜知觉显著下降,小切口手法碎核组角膜知觉以颞侧和中央下降最为明显,减退值分别为26%,24%;其次是上方、鼻侧和下方,分别减少:19%,14%,14%。术后3mo上方、下方、鼻侧的角膜知觉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超声乳化组上方角膜知觉下降最为明显,减少47%。术后1wk;1mo各点角膜知觉均有所恢复,术后3mo除了下方外,各点角膜知觉均未恢复到术前水平。两组患者术后1d泪液分泌量均增加,术后1wk泪液分泌逐渐减少,术后3mo泪液分泌量略低于术前水平。结论: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相比,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术对患者角膜知觉影响较小,术后角膜知觉恢复较快;两种手术方法均对患者泪液分泌功能产生影响,但术后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知觉 切口 泪液分泌功能
下载PDF
反射缺乏型干眼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施炜 李桥 +2 位作者 王育良 黄晶晶 张传伟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96-299,共4页
目的制作反射缺乏所致干眼动物模型并探讨反射缺乏在干眼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0只,左眼作为角膜瓣组,剪除第三眼睑及部分哈氏腺后用负压环压迫眼球,旋转式角膜板层刀做基底在上方的角膜板层切开,掀开角膜瓣暴露10s后复位... 目的制作反射缺乏所致干眼动物模型并探讨反射缺乏在干眼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新西兰大白兔10只,左眼作为角膜瓣组,剪除第三眼睑及部分哈氏腺后用负压环压迫眼球,旋转式角膜板层刀做基底在上方的角膜板层切开,掀开角膜瓣暴露10s后复位;右眼作为对照组,剪除第三眼睑及部分哈氏腺后仅用板层刀及负压环压迫眼球而不作角膜板层切开。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第3、5、7、11、14、21、30d行角膜荧光素染色、SchirmerⅠ试验。在术后14、21、30d分批处死实验兔,取泪腺及角膜行光学显微镜检查。结果与造模前比较,角膜瓣组造模后角膜染色着色程度明显加重(P<0.05);造模后14d内,角膜瓣组与对照组的基础SchirmerⅠ试验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d后造模组SchirmerⅠ试验值较对照组显著减小(P<0.05);角膜瓣组及对照组泪腺光镜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角膜瓣组上皮下出现较多淋巴细胞和朗格罕斯细胞浸润。结论通过第三眼睑切除联合板层角膜切开制作的反射缺乏型干眼动物模型具有手术操作简便,症状稳定,干眼持续时间较长,对泪腺干扰小,为一种较好的反射缺乏型干眼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缺乏 干眼 角膜荧光染色 schirmer Ⅰ试验
下载PDF
结膜松弛症的泪液学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兴儒 刘晔翔 +2 位作者 许琰 李青松 沈贞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2年第6期364-365,374,T002,共4页
目的探讨结膜松弛症对泪液学的影响。方法结膜松弛症与对照组各20例(40眼)进行SchirmerⅠ试验、基础Schirmer试验、泪河测量、BUT、荧光素活体染色。结果 SchirmerⅠ试验和基础Schirmer试验中结膜松弛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目的探讨结膜松弛症对泪液学的影响。方法结膜松弛症与对照组各20例(40眼)进行SchirmerⅠ试验、基础Schirmer试验、泪河测量、BUT、荧光素活体染色。结果 SchirmerⅠ试验和基础Schirmer试验中结膜松弛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基础Schirmer试验≤5mm者,结膜松弛症14眼(35.0%)与对照组5眼(12.5%)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泪河异常结膜松弛症(80.0%)较对照组(30.0%)多,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膜松弛症组与对照组BUT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荧光素活体染色:结膜松弛症组异常者23眼(63.8%)与对照组异常者14眼(38.8%)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结膜松弛症泪液分泌异常,泪膜稳定性下降、泪液排泄延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松弛症 泪液学观察 5cldmler试验 泪膜破裂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