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数量及时龄的日本血吸虫毛蚴感染钉螺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何毅勋 倪传华 +2 位作者 刘和香 胡亚青 郁琪芳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1994年第1期22-26,共5页
应用安徽贵池同一来源并经实验室传代的日本血吸虫毛蚴和子1代湖北钉螺湖北亚种为实验材料,研究毛蚴的数量及时龄对钉螺感染的效应。以1、5、10、20和40个毛蚴分别感染单个钉螺后,对钉螺感染率、死亡率、尾蚴逸出前期及尾蚴... 应用安徽贵池同一来源并经实验室传代的日本血吸虫毛蚴和子1代湖北钉螺湖北亚种为实验材料,研究毛蚴的数量及时龄对钉螺感染的效应。以1、5、10、20和40个毛蚴分别感染单个钉螺后,对钉螺感染率、死亡率、尾蚴逸出前期及尾蚴逸出数量等进行了观察。感染多个毛蚴组的钉螺感染率显著地高于单个毛蚴组的,但每螺感染20或40个毛蚴组的钉螺死亡率也明显增加。钉螺于感染不同数量毛蚴后的尾蚴逸出前期和最初60d内逸蚴总数并无显著差别,但感染40个毛蚴钉螺组的尾蚴逸出高峰则明显地延迟。以1、4、8和12h龄毛蚴分别感染单个钉螺后,8-12h龄组的钉螺感染率明显地较1-4h龄组的为低,但两者的尾蚴逸出前期则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感染力 钉螺
下载PDF
湖北钉螺人工感染、室内传代与模拟野外饲养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2
作者 夏英定 汪世平 +7 位作者 刘雪琴 高冬梅 李庆华 吴平 陈秀春 冯其梅 周云飞 张树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通过人工方法将湖北钉螺制备成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确定钉螺感染的最佳条件,建立钉螺人工感染传代的室内株,为研究其感染活性、遗传变异和疫苗等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用尼龙绢筛集卵法收集日本血吸虫成熟虫卵,常规法孵化毛蚴。将钉... 目的:通过人工方法将湖北钉螺制备成血吸虫感染性钉螺,确定钉螺感染的最佳条件,建立钉螺人工感染传代的室内株,为研究其感染活性、遗传变异和疫苗等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用尼龙绢筛集卵法收集日本血吸虫成熟虫卵,常规法孵化毛蚴。将钉螺与毛蚴按不同比例进行感染,感染方式分为个体感染和集体感染。个体感染随机分6组(Ⅰ~Ⅵ组),每组200只钉螺,每只钉螺置单孔内分别感染,钉螺感染毛蚴比例分别为1:0,1:5,1:10,1:15,1:20,1:25;集体感染随机分6组(Ⅶ~Ⅻ组),每组200只钉螺,按组别集中感染,Ⅶ~Ⅻ组钉螺感染毛蚴比例分别同Ⅰ~Ⅵ组。然后对每组钉螺的感染数、死亡数及尾蚴逸出量进行比较,确定最佳感染方法和比例。以第1代人工感染性钉螺逸出的尾蚴感染实验动物,获取成熟虫卵并孵化毛蚴,然后采用个体感染方式,以1:15的比例继续感染钉螺,获得第2代人工感染性钉螺。比较第1代与第2代人工感染性钉螺的感染数、死亡数及尾蚴逸出数。通过动物感染实验,比较人工第1代、第2代感染性钉螺与自然感染性钉螺日本血吸虫成虫发育率、每克粪卵数(fecaleggspergram,FEPG)及每克肝卵数(livereggspergram,LEPG)。结果:个体感染Ⅰ~Ⅵ组的钉螺感染数分别为0±0,22.7±4.2,31.7±4.5,53.0±5.3,39.3±5.9,32.7±4.7;钉螺死亡数分别为21.7±3.1,25.0±3.6,31.3±4.9,44.7±6.5,78.3±9.5,89.7±13.6;钉螺平均逸蚴量为0±0,308.0±96.6,428.1±146.2,527.0±171.1,571.4±148.9,602.9±356.3。集体感染Ⅶ~Ⅻ组,钉螺感染数分别为0±0,12.3±2.5,18.7±4.7,28.3±4.2,33.3±4.7,29.3±5.5;钉螺死亡数分别为22.7±3.8,23.7±4.5,28.3±5.5,47.0±9.5,75.7±8.5,86.3±12.2;钉螺平均逸蚴量为0±0,244.5±57.3,292.3±74.8,347.1±100.8,477.2±142.1,447.3±161.4。用人工制备的第1代感染性钉螺对血吸虫进行人工传代研究,成功获得了人工第2代感染性钉螺,感染率为24.65%,钉螺死亡率为24.50%;与人工第1代钉螺26.65%的感染率及22.35%的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尾蚴感染动物试验中,人工第1代、第2代感染性钉螺与自然感染性钉螺的成虫发育率分别为68.50%,73.50%,71.00%,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感染性钉螺和人工第1代、第2代感染性钉螺的FEPG分别为1503±269,1683±233,1541±117;LEPG分别为6641±1819,6272±1419,7263±164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用人工感染的方法可以获得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个体感染方式优于集体感染方式,感染时钉螺与毛蚴的最佳比例为1:15。人工感染性钉螺经传代后,第1代与第2代钉螺在感染数、死亡数及尾蚴逸出数等方面无明显差别。比较人工第1代、第2代感染性钉螺与自然感染性钉螺的成虫发育率、FEPG及LEPG,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证明人工传代的血吸虫尾蚴(室内株)能达到自然野生株尾蚴的感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湖北钉螺 毛蚴 人工感染 传代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毛蚴与钉螺感染率计量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河道现场实验部分) 被引量:6
3
作者 许正元 朱奇 +5 位作者 单敦昌 吴银华 郁超 冷秀兰 董美华 何尚英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4期217-219,共3页
在平原水网地区河道内,于平均气温为20.85℃的5月,将钉螺袋(每袋5只阴性钉螺)固定在岸边水下2cm处,每个实验点1袋。以不同数量毛蚴投入紧靠螺袋的水中,2次/d(4h后取出螺袋),连续6d,共投放12次,作现场实验。结果每次投放25、50、100、500... 在平原水网地区河道内,于平均气温为20.85℃的5月,将钉螺袋(每袋5只阴性钉螺)固定在岸边水下2cm处,每个实验点1袋。以不同数量毛蚴投入紧靠螺袋的水中,2次/d(4h后取出螺袋),连续6d,共投放12次,作现场实验。结果每次投放25、50、100、500、1000及2000条毛蚴6个实验组的钉螺感染率依次为1.09%、0.45%、2.74%、12.39%、27.27%及54.48%;空白对照组感染率为0%。毛蚴数与钉螺感染率呈线性正相关(r=0.9996,P<0.01),其回归方程为y=-0.3655+0.0274x(x=毛蚴数,y=钉螺感染率)。据此推算了钉螺的理论感染率及其95%可信限。理论数与实际数符合良好。前2个低剂量毛蚴组理论钉螺感染率的95%可信限的下限值均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毛蚴 湖北钉螺 感染
下载PDF
鄱阳湖湖北钉螺日本血吸虫和外睾吸虫尾蚴逸出模式及其流行病学的初步调查(英文)
4
作者 Yassir Sulieman Theerakamol Pengsakul +1 位作者 黄帅钦 彭午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3-329,共7页
目的复殖吸虫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寄生性扁形动物,它们专一性地利用贝类作为第一中间宿主。自然环境中常见到一种贝类是数种吸虫的中间宿主,但该贝类的每一个体通常只存在一种吸虫幼虫期,即两种吸虫幼虫在一个螺体内具有竞争对抗现象。方... 目的复殖吸虫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寄生性扁形动物,它们专一性地利用贝类作为第一中间宿主。自然环境中常见到一种贝类是数种吸虫的中间宿主,但该贝类的每一个体通常只存在一种吸虫幼虫期,即两种吸虫幼虫在一个螺体内具有竞争对抗现象。方法此次研究使用0.11m2框架取样器在2012年春季和秋季分别对鄱阳湖区4个不同地点的湖北钉螺种群密度、日本血吸虫和外睾吸虫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另外,作者还对采集到的这两种吸虫尾蚴逸出的节律性进行了研究。结果上述4个地点春、秋两季所采集到的湖北钉螺样品中,外睾吸虫的感染率(2.01%)要比日本血吸虫的感染率(0.15%)高。在春季,成活钉螺的平均密度为12.2个/0.11m2,感染率为0.3个/0.11m2;而在秋季,成活钉螺的平均密度为6.7个/0.11m2,感染率为0.2个/0.11m2。日本血吸虫尾蚴逸出的模式具有节律性,在12:00-14:00之间出现一个峰值;而外睾吸虫尾蚴逸出则呈现两个峰值:早期的峰值出现在6:00-8:00之间,晚期的峰值出现在16:00-18:00之间。结论此次实验在不同地点和不同季节所采集的湖北钉螺中,外睾吸虫相对于日本血吸虫具有较高的感染率,这对于更进一步研究湖北钉螺种群中吸虫感染的相互关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外睾吸虫的研究,由于其在血吸虫病的生物控制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外睾吸虫 湖北钉螺 感染 尾蚴节律性
下载PDF
Approaches being used in the national schistosomiasis elimination programme in China:a review 被引量:18
5
作者 Le-Ping Sun Wei Wang +4 位作者 Qing-Biao Hong Shi-Zhu Li You-Sheng Liang Hai-Tao Yang Xiao-Nong Zhou 《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 SCIE 2017年第1期475-483,共9页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caused by the human blood fluke Schistosoma japonicum,remains a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China,although great success has been achieved.The control efforts during the past half-decade,no...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caused by the human blood fluke Schistosoma japonicum,remains a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China,although great success has been achieved.The control efforts during the past half-decade,notably the wid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integrated strategy with emphasis on control of the source of S.japonicum infection across the country since 2004,has greatly reduced S.japonicum in humans,livestock,and intermediate host Oncomelania hupensis snails,and transmission control of schistosomiasis was achieved in China in 2015.A two-stage roadmap was therefore proposed for schistosomiasis elimination in 2015,with aims to achieve transmission interruption by 2020 and achieve disease elimination by 2025 in the country.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a variety of approaches,which target the epidemiological factors of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have been developed,in order to block the transmission cycle of the parasite.These approaches have been employed in the national or local schistosomiasis control activities,and facilitated,at least in part,the progress of the schistosomiasis elimination programs.Here,we present an approach to control the source of S.japonicum infection,three new tools for snail control,three approaches for detecting and monitoring S.japonicum infection,and a novel model for health education.These approaches are considered to play a great role in the stage moving towards transmission interruption and elimination of schistosomiasi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schistosoma japonicum oncomelania hupensis ELIMINATION Snail control Source of infection Health education Chi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