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Microcapsule Containing Volatile Oil of Herba Schizonepetae by Emulsion Solvent Diffusion Method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立国 欧阳霄雯 +1 位作者 倪力军 史万忠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4年第2期103-111,共9页
Microcapsules of volatile oil containing Herba Schizonepetae(VOHS) were prepared by emulsion solvent diffusion method to improve the drug loading and reduce the amount of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Orthogonal assay was... Microcapsules of volatile oil containing Herba Schizonepetae(VOHS) were prepared by emulsion solvent diffusion method to improve the drug loading and reduce the amount of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Orthogonal assay was applied to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 condition of microcapsulation,and the results illustrated that the ratio of ethyl cellulose(EC) to VOHS influenced the property of VOHS microcapsule significantly.GC-MS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some volatile components with low concentration in VOHS were lost after microencapsulation.The microcapsules prepared with optimum condition had good fluidity,and the hol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microcapsules contributed to the release of VOHS.The particles of the microcapsule conformed to a normal distribution with the diameter of 45—220 μm.In the simulated intestinal fluid containing 0.2% sodium dodecyl sulfate,pulegone in VOHS microcapsule showed a certain degree of slow release.Compared with β-cyclodextrin method,the microencapsulation used in the present work could reduce the amount of excipients and increase the drug loading.It was beneficial to reduce the dose of Chinese medicines containing volatile 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ba schizonepetae volatile oils MICROENCAPSULATION
下载PDF
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挥发油含量与土壤因子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柏国清 孙祎蔚 +2 位作者 李为民 李思锋 曹庆伟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6576-6582,共7页
为研究不同产地中药荆芥挥发油含量与土壤因子相关性。本研究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产地荆芥挥发油含量。根据国家标准规定方法测定相应生长地土壤养分和pH值等因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土壤因子对荆芥挥发... 为研究不同产地中药荆芥挥发油含量与土壤因子相关性。本研究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产地荆芥挥发油含量。根据国家标准规定方法测定相应生长地土壤养分和pH值等因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土壤因子对荆芥挥发油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H值和有机质是影响挥发油含量的主导因子,全荆芥挥发油含量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p<0.01),并且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p<0.05);荆芥穗挥发油含量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p<0.01)。本研究结果揭示了荆芥适宜生长机制,为保证荆芥质量及其临床用药的有效性,提高荆芥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挥发油 土壤因子
原文传递
荆芥多倍体的诱导及农艺性状评价
3
作者 齐琳琳 温春秀 +1 位作者 刘灵娣 姜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75-178,共4页
以荆芥种子萌发的幼苗为材料,开展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倍性变异的最佳浓度和最适处理时间研究,调查比较多倍体植株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用0.10%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荆芥幼苗生长点3 d最有利于四倍体的产生,诱导率达到1.15%。显微镜观察变... 以荆芥种子萌发的幼苗为材料,开展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倍性变异的最佳浓度和最适处理时间研究,调查比较多倍体植株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用0.10%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荆芥幼苗生长点3 d最有利于四倍体的产生,诱导率达到1.15%。显微镜观察变异植株根尖染色体数目为2n=4x=24。田间表现四倍体植株较二倍体植株叶片厚大、叶色浓绿、穗多且密、种子大,且四倍体植株较二倍体植株有效成分含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秋水仙素 多倍体 农艺性状
下载PDF
范瑞强辨治荨麻疹经验
4
作者 艾金凤 钟东君 +1 位作者 康旭 范瑞强(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607-1611,共5页
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范瑞强教授认为,荨麻疹主要病机为禀赋不耐,风邪是主要致病因素,岭南地区患者易夹湿夹热。荨麻疹的临床常见证型为风湿热证、脾虚湿蕴证、营卫不和证等。荨麻疹的分期施治重在辨虚实,急性荨... 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范瑞强教授认为,荨麻疹主要病机为禀赋不耐,风邪是主要致病因素,岭南地区患者易夹湿夹热。荨麻疹的临床常见证型为风湿热证、脾虚湿蕴证、营卫不和证等。荨麻疹的分期施治重在辨虚实,急性荨麻疹以实证居多,慢性荨麻疹以虚证居多,或虚实夹杂。治疗实证者以清热除湿、祛风止痒为法,处方以搜风利湿方加减;虚实夹杂者需标本兼治,健脾化湿止痒,处方以多皮饮加减;虚证者宜调和营卫,祛风止痒,处方以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范瑞强教授临证治疗荨麻疹的高频中药主要为防风、徐长卿、荆芥、生甘草、合欢皮、茵陈、白芍、连翘、蒺藜、鱼腥草、生地黄、白鲜皮、白术、茯苓、黄芪。范瑞强教授临证治疗荨麻疹用药灵活,以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禀赋不耐 风湿热证 脾虚湿蕴证 营卫不和证 防风 徐长卿 荆芥 范瑞强
下载PDF
Stem Blight Control of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Caused by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Using Trichoderma spp. 被引量:1
5
作者 LI Yong, YI Xi-xi, DING Wan-long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193, China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AS 2010年第4期312-316,共5页
Objective To control stem blight disease of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caused by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Methods The antagonist effect of 13 Trichoderma strains (including T. viride and T. harzianum) was evaluated upon ... Objective To control stem blight disease of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caused by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Methods The antagonist effect of 13 Trichoderma strains (including T. viride and T. harzianum) was evaluated upon mycelia growth of P. nicotianae. Trichoderma strains with high antagonistic activities against the pathogen were used to control stem blight of S. tenuifolia in the field. Results Of 13 Trichoderma strains tested, T. viride strain M3 showed maximum mycelia growth inhibition (83.2%) to the pathogen, followed by T. viride strain Tv04-2 (78.2%) and then T. harzianum strain ThB (65.0%), in vitro. Fungal cell wall degrading enzymes, protease, and β-1,3-glucanase were analyz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in further study. T. viride strains M3, Tv04-2, and T. harzianum strain ThB efficiently against P. nicotianae were used to control stem blight of S. tenuifolia in the field, and T. viride strain M3 showed the best biocontrol potential. Conclusion Trichoderma spp. can be used as alternatives of pesticides to control stem blight, one of the serious soilborne diseases of S. tenuifolia caused by P. nicotianae. However, though T. viride strains Tv04-2 and T. harzianum strain ThB are also highly against P. nicotianae in vitro, the controlling efficacy of them on stem blight disease is not as excellent as T. viride strains M3 in the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3-GLUCANASE MYCOPARASITISM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PROTEASE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原文传递
荆芥穗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含量测定研究
6
作者 彭双鑫 何仕伟 +1 位作者 邢若彤 刘信丹 《海峡药学》 2024年第4期38-42,共5页
目的研究荆芥穗药材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而利用优化的提取工艺提取、测定荆芥穗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为完善荆芥穗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乙醇浓度、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 目的研究荆芥穗药材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而利用优化的提取工艺提取、测定荆芥穗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为完善荆芥穗药材的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乙醇浓度、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为考察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出每个因素的3个较优水平,在此基础上,设计3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并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出最优提取工艺,最后以最优提取工艺对10批荆芥穗药材的总黄酮进行提取、含量测定。结果荆芥穗总黄酮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浸提时间20 min、浸提温度80℃。10批荆芥穗药材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5.82 mg·g^(-1)。结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优化了荆芥穗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测定分析了10批荆芥穗药材的总黄酮含量,初步拟定荆芥穗药材总黄酮含量的限度标准为不得少于4.0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穗 总黄酮 提取工艺 含量测定 限度标准
下载PDF
复方荆芥熏洗剂辅助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程涛 滕向龙 +1 位作者 饶志杰 吴婧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4期82-85,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荆芥熏洗剂辅助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混合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2组均行外剥内扎术治疗,术后给予消炎、镇痛药物等常规治疗,术后第2天开始,对照组加用高锰酸钾溶液坐... 目的:观察复方荆芥熏洗剂辅助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混合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2组均行外剥内扎术治疗,术后给予消炎、镇痛药物等常规治疗,术后第2天开始,对照组加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荆芥熏洗剂熏蒸后坐浴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及水肿消退时间,以及术后第2天、治疗2周的症状评分。结果:治疗2周,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90.00%(P<0.05)。2组水肿、疼痛、渗出评分均较术后第2天降低,观察组水肿、疼痛、渗出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水肿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荆芥熏洗剂辅助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渗出等症状,加快水肿消退,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复方荆芥熏洗剂 熏蒸 坐浴 水肿 疼痛 渗出
下载PDF
苏、荆芥、薄荷的本草学研究
8
作者 王家葵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23年第6期118-123,共6页
苏、荆芥、薄荷既是香料又可入药,皆为唇形科植物,具有一定相似性。为厘清苏、荆芥、薄荷古今关系,本文以历代本草文献为基础,对三者进行本草学研究。经考证,发现苏有紫苏、白苏、水苏、假苏等。紫苏是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 苏、荆芥、薄荷既是香料又可入药,皆为唇形科植物,具有一定相似性。为厘清苏、荆芥、薄荷古今关系,本文以历代本草文献为基础,对三者进行本草学研究。经考证,发现苏有紫苏、白苏、水苏、假苏等。紫苏是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及其变种;白苏是紫苏的栽培变异;水苏又名鸡苏,为唇形科植物水苏Stachys japonica之类;假苏似苏而非苏,为唇形科植物裂叶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之类,与今药用荆芥相同。荆芥又名姜芥、假苏,有反鱼蟹河豚之说。薄荷即现今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而“薄荷醉猫”中的“薄荷”应该是拟荆芥Nepeta catar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薄荷 本草考证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对荆芥抗氧化能力、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师建玲 崔英静 +6 位作者 夏威 刘水龙 马召 唐晓清 王康才 李宇峰 顾斌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7-256,共10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JA)及不同处理时间对荆芥次生代谢的影响,为优化荆芥栽培技术、提高其药用品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测定4个MeJA处理浓度(0、50、100、250μmol·L^(-1))和6个处理时间(0、6...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JA)及不同处理时间对荆芥次生代谢的影响,为优化荆芥栽培技术、提高其药用品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测定4个MeJA处理浓度(0、50、100、250μmol·L^(-1))和6个处理时间(0、6、24、72、120、168 h)下荆芥抗氧化物质含量、抗氧化能力、腺毛密度以及腺毛分泌物等指标,初步确定有利于其药用品质提升的最佳浓度和处理时间组合。[结果]MeJA处理的荆芥叶片总酚、总黄酮含量增加,抗氧化活性增强,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50μmol·L^(-1)MeJA处理120 h时达到峰值。荧光显微镜下荆芥叶表皮腺毛在不同波长条件有不同响应,头状腺毛和盾状腺毛分别在紫外光(512~542 nm)和蓝光(435~485 nm)下具有荧光现象。50μmol·L^(-1)MeJA处理的荆芥叶片头状腺毛和盾状腺毛密度显著增加。MeJA处理对荆芥腺毛分泌物各组分所占比例影响较大,其中单萜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增加,倍半萜类含量下降。胡薄荷酮相对含量在50μmol·L^(-1)MeJA处理72 h以及250μmol·L^(-1)MeJA处理120 h时较对照均显著增加,薄荷酮含量变化与胡薄荷酮呈相反趋势。D-柠檬烯在MeJA处理后相对含量下降。[结论]MeJA能有效调控荆芥挥发性成分萜类化合物的代谢,提高植株抗氧化能力,以50μmol·L^(-1)MeJA处理120 h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酸甲酯 荆芥 抗氧化 腺毛密度 腺毛分泌物
下载PDF
荆芥挥发油对脂多糖致抑郁样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甜甜 胡靖文 +2 位作者 曾九僧 刘蓉 曾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9期1480-1485,共6页
观察荆芥挥发油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抑郁样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探究其对NOD样受体热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containing 3,NLRP3)炎症小体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腹腔注射LPS建立抑郁样小鼠模型,给药组... 观察荆芥挥发油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抑郁样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探究其对NOD样受体热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containing 3,NLRP3)炎症小体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腹腔注射LPS建立抑郁样小鼠模型,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荆芥挥发油和盐酸氟西汀,给药结束进行糖水偏好试验和飞溅试验,评价荆芥挥发油的抗抑郁作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尼氏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组织CA3区神经元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组织NLRP3、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及Iba-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荆芥挥发油(100、50 mg/kg)能明显提高小鼠糖水偏好率及延长小鼠梳洗时间,表现出抗抑郁样行为作用;同时能降低小鼠血清IL-18及TNF-α含量,增加小鼠海马CA3区神经元尼氏小体数目,显著下调海马部位NLRP3、ASC、Caspase-1及Iba-1的蛋白表达量。荆芥挥发油能改善模型小鼠的抑郁样行为,表现出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和小胶质细胞激活,从而减轻神经炎症反应与神经元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挥发油 抗抑郁 LPS 神经炎症 Nod样受体蛋白3
下载PDF
不同复配基质对盆栽荆芥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力方 李志元 秦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0-160,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复配基质对盆栽荆芥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盆栽荆芥的复配基质。【方法】以大叶荆芥为材料,通过在草炭、椰糠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珍珠岩、蛭石复配成栽培基质,研究不同复配基质的理化性质以及对盆栽荆芥生长与品质... 【目的】研究不同复配基质对盆栽荆芥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盆栽荆芥的复配基质。【方法】以大叶荆芥为材料,通过在草炭、椰糠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珍珠岩、蛭石复配成栽培基质,研究不同复配基质的理化性质以及对盆栽荆芥生长与品质的影响,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不同复配基质的盆栽荆芥。【结果】T 2处理(草炭∶椰糠=2∶1)荆芥的株高、全株鲜质量最大,分别为29.35 cm、10.42 g,可溶性糖含量、VC含量最大,分别为2.19%、0.25 mg/g,隶属函数平均值最大,为0.67,综合评价最高。【结论】盆栽荆芥在基质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椰糠可以达到部分替代草炭的目的,促进荆芥的生长,改善荆芥的品质。采用T 2处理进行荆芥的复配基质盆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复配基质 盆栽 生长 品质
下载PDF
复方荆芥熏洗剂治疗肛周湿疹的相关机制及优势概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昕哲 路越 《中国医药》 2023年第7期1112-1116,共5页
肛周湿疹是一种反复发作的非传染性皮肤病,病变主要发生于肛门周围,有时会累及会阴、臀部等,以渗出、易复发、瘙痒为特点。减少渗出、缩小皮损范围,缓解肛周瘙痒及解决复发等问题成为临床治疗该病的难点。目前,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 肛周湿疹是一种反复发作的非传染性皮肤病,病变主要发生于肛门周围,有时会累及会阴、臀部等,以渗出、易复发、瘙痒为特点。减少渗出、缩小皮损范围,缓解肛周瘙痒及解决复发等问题成为临床治疗该病的难点。目前,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肛周湿疹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不良反应多,停药后易复发,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中药熏洗是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基础,注重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等优势,易于患者接受,逐渐成为了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对中医对肛周湿疹病因病机的认识、中药熏洗疗法的作用机制、复方荆芥熏洗剂治疗肛周湿疹的机制及与西医比较在治疗该病方面的优势等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湿疹 复方荆芥熏洗剂 机制研究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基于多个特征成分“质-量”双标的荆芥穗质量分析方法研究
13
作者 贾梦楠 李天娇 +2 位作者 包永睿 王帅 孟宪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06-3514,共9页
目的建立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荆芥穗药材“质-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技术,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建立荆芥穗特征图谱,通过Q-TOF-MS技术,鉴定共有峰的化学成分,以对照药材和供试药材特征峰的相似度,明... 目的建立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定性和不依赖多种对照品定量的荆芥穗药材“质-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技术,以对照药材为基准物质建立荆芥穗特征图谱,通过Q-TOF-MS技术,鉴定共有峰的化学成分,以对照药材和供试药材特征峰的相似度,明确药材真伪,即“质”;对内标成分“胡薄荷酮”进行准确定量,以内标成分计,计算不同批次供试品中各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取“平均数-标准差”作为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于内标物质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下限,依据特征峰相对含量下限明确荆芥穗药材优劣,即“量”。采用HPLC技术建立荆芥穗对照药材的特征图谱,将其与供试药材图谱进行比对来辨别药材的真伪,即“质”;采用内标物质对特征峰化学成分进行相对定量来区分药材的优劣,即“量”。结果建立的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符合方法学考察要求;确定了11个共有色谱峰,鉴定出了6个化学成分,分别为木犀草苷、橙皮苷、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木犀草素、香叶木素、胡薄荷酮,各荆芥穗供试药材与荆芥穗对照药材的相似度均大于0.90;规定了荆芥穗药材特征峰化学成分相对含量下限。结论该方法不依赖多种对照品,能清晰、快速地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为荆芥穗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穗 对照药材 质量控制 特征图谱 胡薄荷酮
下载PDF
荆芥HD-Zip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分析
14
作者 周佩娜 党静洁 +4 位作者 邵永芳 石遵睿 张琳 刘潺潺 吴啟南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1,共10页
【目的】鉴定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的HD-Zip基因家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在全基因组中的分布和相关特征以及在不同时期中的表达规律,为该家族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已经表征的HD-Zip基因,筛选荆芥基因组... 【目的】鉴定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的HD-Zip基因家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在全基因组中的分布和相关特征以及在不同时期中的表达规律,为该家族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已经表征的HD-Zip基因,筛选荆芥基因组内的HD-Zip基因序列,利用MEME、PlantCARE、NCBI、MEGA X、MCScanX、Circos等在线网站及软件对蛋白序列进行基本理化性质分析、进化树构建、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分析、共线性基因分析等。【结果】在荆芥全基因组中共鉴定到42条HD-Zip基因序列,它们可被分为4个亚家族,分别含有16、7、5、14个基因,亚家族之间的基因长度、结构及保守基序差异显著,但在亚家族内部保守,荆芥基因组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基因组共线性分析发现有37对基因,可能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荆芥的4个亚家族基因的顺式元件中均高频出现了光响应、脱落酸响应、MeJA响应等元件,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叶片及部位的转录组数据中具有不同的表达趋势,Ⅰ亚家族主要在幼叶中表达,Ⅱ和Ⅲ亚家族主要在根中在表达,Ⅳ亚家族主要在叶中表达。【结论】在荆芥基因组中共获得42条HDZip基因序列,被分为4个亚家族(HD-ZipⅠ~Ⅳ),亚家族内部高度保守,亚家族之间差异显著,其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及表达模式不同。亚家族Ⅰ和Ⅱ,亚家族Ⅲ和Ⅳ亲缘关系更近,HD-Zip基因具有组织表达差异性,协同调控了荆芥的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HD-Zip基因家族 表达分析 系统进化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芩-荆芥药对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张家晨 朱旭 +3 位作者 张伟 邓宇涵 桂健 肖玉洁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11期1-6,共6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黄芩-荆芥药对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出黄芩、荆芥的活性成分及其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潜在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黄芩-荆芥药对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出黄芩、荆芥的活性成分及其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潜在靶点;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将整合后的黄芩-荆芥药对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并通过R语言软件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 黄芩主要活性成分31种,其对应靶点53个;荆芥主要活性成分9种,其对应靶点93个。激素依赖性皮炎相关靶点2 262个。三者共同靶点25个。PPI网络分析黄芩-荆芥药对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主要靶点有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白细胞介素6(IL-6)、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VEGFA)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1 202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信号通路112条,其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信号通路为重要通路。结论 黄芩-荆芥药对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具有多成分、多通路、多靶点的特点,主要活性成分可能为β-谷甾醇、汉黄芩素、黄芩苷、槲皮素和木犀草素,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及HIF-1α信号通路调节炎症微环境和免疫微环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黄芩-荆芥药对 激素依赖性皮炎
下载PDF
光照强度对荆芥生长及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16
作者 梁亚芳 党静洁 +4 位作者 舒娟 李秋娟 贾聪玲 刘潺潺 吴啟南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38-2944,共7页
目的:探究光照强度对荆芥幼苗生长与挥发性成分含量的影响,为优化荆芥栽培技术、提高其药用品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生长40 d后的荆芥幼苗,用不同光照强度(5000~30000 lx)处理,于处理后每隔7 d进行形态特征测定,第28天时对荆芥叶片抗... 目的:探究光照强度对荆芥幼苗生长与挥发性成分含量的影响,为优化荆芥栽培技术、提高其药用品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生长40 d后的荆芥幼苗,用不同光照强度(5000~30000 lx)处理,于处理后每隔7 d进行形态特征测定,第28天时对荆芥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鲜重及干重进行测定,另外采用GC测定叶片中(-)-胡薄荷酮、(+)-薄荷酮和(+)-柠檬烯的含量。结果:25000 lx下荆芥的株高、叶片数、节数及地上部分的鲜重和干重最大。不同光强下腺鳞直径和密度在光处理一定时间后有所差异,在第28天,25000 lx下的腺鳞密度最大,为6个/mm^(2)。在5000、10000和30000 lx下荆芥清除活性氧主要依赖于SOD的作用,而在15000、20000和25000 lx下主要依赖于POD的作用。从光处理第14天开始,不同光强下荆芥叶片中3种挥发性成分差异明显,且在第28天,25000 lx下含量最高。结论:荆芥幼苗对不同的光照强度有不同的适应性,在25000 lx光照条件下生长最好,且在光处理后期药效成分含量高。该研究为荆芥田间大规模生产及其药效成分合成调控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光照强度 生长 药效成分
下载PDF
荆芥的质量控制现状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17
作者 刘星晨 梁洁 +3 位作者 黄团心 安施佳 梁晶春 郑飘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3-177,共5页
荆芥中含有挥发油、黄酮类、三萜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抗炎镇痛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在概括荆芥质量控制现状以及理解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新概念的基础上,从植物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不同配伍环境、传统... 荆芥中含有挥发油、黄酮类、三萜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抗炎镇痛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在概括荆芥质量控制现状以及理解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新概念的基础上,从植物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不同配伍环境、传统功效、传统药性、化学成分可测性、新的药效用途、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8个方面对荆芥的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通过文献预测分析发现,荆芥的Q-Marker可能存在于挥发油、萜类、黄酮类等化学成分中,胡薄荷酮、柠檬烯、石竹烯、槲皮苷、薄荷酮等成分可作为荆芥Q-Marker筛选的候选化合物。通过预测分析以上化学成分作为荆芥的Q-Marker,以期为荆芥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质量控制 质量标志物
下载PDF
旱盐胁迫下激素对荆芥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司明东 李嘉诚 +4 位作者 李新蕊 孙会改 李菁 郑玉光 马东来 《农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6-20,共5页
本研究探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GA)、萘乙酸(NAA)和吲哚乙酸(IAA)对旱盐胁迫下荆芥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不同浓度的PEG-6000和盐溶液(NaCl)模拟干旱及盐胁迫得出萌发阈值为10%的PEG-6000溶液和150μmol/L的NaCl溶液。结果表明:除盐胁迫下... 本研究探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GA)、萘乙酸(NAA)和吲哚乙酸(IAA)对旱盐胁迫下荆芥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不同浓度的PEG-6000和盐溶液(NaCl)模拟干旱及盐胁迫得出萌发阈值为10%的PEG-6000溶液和150μmol/L的NaCl溶液。结果表明:除盐胁迫下的赤霉素处理外,3种激素处理对荆芥种子发芽率影响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促进萌发效果最好的激素为赤霉素,旱、盐胁迫下GA最佳浓度分别为0.1 mg/L和1 mg/L,发芽率分别为73.00%和58.67%。干旱胁迫下,NAA处理后效果强于IAA,但高浓度抑制作用严重;盐胁迫下,3种激素对发芽率的影响差距不大,但GA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远高于NAA和I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激素 NACL胁迫 PEG-6000胁迫 发芽率
下载PDF
不同产地荆芥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杜成智 覃洁萍 +1 位作者 陈玉萍 蔡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8-190,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鉴定其化学成分,分析了不同产地荆芥药材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可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不同产地荆芥药材挥发油中均含有薄荷酮、异薄荷酮...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鉴定其化学成分,分析了不同产地荆芥药材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可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不同产地荆芥药材挥发油中均含有薄荷酮、异薄荷酮、胡薄荷酮、丁香烯、棕榈酸、亚麻酸等13种成分,其共有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1.02%~87.67%,其中荆芥挥发油特征成分胡薄荷酮以6号样品相对含量最高(36.99%),3号样品最低(24.26%);而含量较高的薄荷酮以2号样品相对含量最高(44.00%),6号样品最低(16.61%).不同产地荆芥挥发油有13种相同成分,但各种成分比例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 ) 挥发油
下载PDF
基于U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模式识别的荆芥穗炮制前后差异研究
20
作者 张娟 张建辉 +4 位作者 张志强 周永康 程立伟 蔡金玲 于立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6期1296-1301,共6页
目的:测定荆芥穗炮制前后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结合不同模式识别方法比较炮制前后差异,为荆芥穗和荆芥穗炭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UPLC对荆芥穗炮制前后样品进行测定,生成对照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分析、对照品... 目的:测定荆芥穗炮制前后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结合不同模式识别方法比较炮制前后差异,为荆芥穗和荆芥穗炭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UPLC对荆芥穗炮制前后样品进行测定,生成对照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分析、对照品指认、方差分析、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荆芥穗炮制前后进行多模式识别研究。结果:分别建立了荆芥穗和荆芥穗炭的U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3个共有峰,指认4、9、11、13号峰分别为木犀草苷、迷迭香酸、胡薄荷酮、木犀草素;相似度结果显示,炮制前后相似度均大于0.9,HCA、PCA、OPLS-DA结果可明显将荆芥穗和荆芥穗炭区分为2类,2、4、7~12号峰是引起荆芥穗和荆芥穗炭间成分差异的主要标志性成分,与方差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多指标指纹图谱鉴别方法对荆芥穗药材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及整体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穗 荆芥穗炭 超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