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及人格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诏薄 龚坚 +5 位作者 陈海波 颜晓章 王洁萍 曹波 叶波 匡奕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和人格特征,以及二者在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心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运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EPQ个性问卷对10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例正常人进行防御机制评定和人格测定,用PANSS量表对精神分裂症患...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和人格特征,以及二者在精神分裂症的病理心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运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EPQ个性问卷对10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例正常人进行防御机制评定和人格测定,用PANSS量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临床特征进行评定。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多采用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方式;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方式都与EPQ的精神质(P)和神经质(N)得分呈显著正相关,成熟防御方式与内外向(E)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女性较男性患者更多采用幻想、退缩、躯体化、升华等防御方式;阳性亚型患者比阴性亚型患者更多采用分裂和制止防御方式,较少采用交往倾向防御方式;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方式明显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为性格内向、情绪稳定性差、敏感多疑、攻击性强、自我中心、冷漠。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病态人格,更多地使用不成熟及中间防御方式,精神分裂症与不成熟防御机制相互关联,有关结论可以指导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心理防御 人格特征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匡奕华 刘诏薄 +5 位作者 龚坚 叶波 颜晓章 王洁萍 陈海波 曹波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方式和人格特片的特点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运用防御方式问卷 (DSQ)和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对 10 1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 30例正常人群进行防御方式评定和人格测定。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精神...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方式和人格特片的特点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运用防御方式问卷 (DSQ)和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对 10 1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和 30例正常人群进行防御方式评定和人格测定。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多采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方式 (P <0 0 5 )。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P <0 0 5 )。不成熟型防御方式和中间型防御机制与EPQ的精神质 (P)得分和神经质 (N)得分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成熟防御机制与内外向(E)得分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多地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 ,存在病态人格 ,且者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有关结果 ,对于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理心理机制和开展心理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心理防御机制 人格特征 相关性 调查
下载PDF
焦虑症患者防御机制与个性及应付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达平 郑朝盾 袁源香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5年第2期180-181,共2页
目的 探讨焦虑症患者防御机制、个性及应付方式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防御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及应付方式问卷对 52例焦虑症患者和 48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焦虑症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及其幻想和退缩得分 (4. ... 目的 探讨焦虑症患者防御机制、个性及应付方式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防御方式问卷、艾森克个性问卷及应付方式问卷对 52例焦虑症患者和 48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焦虑症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及其幻想和退缩得分 (4. 16±0. 79, 6. 06±2. 07, 5. 37±1. 68)显著增高,成熟防御及其压抑及幽默得分 (5. 04±1. 07, 5. 13±1. 75, 3. 96±1. 12)显著降低;EPQ神经质个性维度与消极应付方式得分(60. 08±10. 85, 4. 85±1. 54 )显著增高,EPQ内外向维度及积极应付方式分 ( 46. 35±12. 23, 2. 71±1. 23)显著降低。焦虑症患者的不成熟防御机制与神经质个性维度及消极应付方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焦虑症患者多使用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及消极应付方式,存在个性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付方式 患者 焦虑症 不成熟防御机制 EPQ 增高 防御方式问卷 得分 个性 维度
下载PDF
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心理防御机制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金枝 罗继明 +1 位作者 李志红 莫慧娟 《上海精神医学》 2006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研究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心理防御机制特点。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78例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病情稳定期进行测评,并与68例无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 目的研究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心理防御机制特点。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78例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在病情稳定期进行测评,并与68例无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不成熟防御机制、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反作用形成、隔离、否认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压抑显著低于对照组。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是暴力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压抑是暴力行为的阻遏因素。结论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较多地应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提示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可作为暴力行为发生的一项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暴力行为 心理防御机制
下载PDF
某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及防御机制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杜志丽 贺思辉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及防御机制之间的关系,为高校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防御方式问卷(DSQ)对西安某高校部分贫困生进行测查。结果贫困大学...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及防御机制之间的关系,为高校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防御方式问卷(DSQ)对西安某高校部分贫困生进行测查。结果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较多,其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防御机制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结论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和防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心理健康,高校应注意帮助贫困大学生培养健全人格、自主采用成熟的防御机制维护心理健康,提升心理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医学 人格 防御机制
下载PDF
青少年期与成年期起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特点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晨 伍建红 +2 位作者 王晓良 江文庆 禹顺英 《精神医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起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方法应用防御方式问卷对青少年期起病和成年期起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30名,以及3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防御机制的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青少年期起病及成年期起病精神分裂症患...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起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方法应用防御方式问卷对青少年期起病和成年期起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30名,以及3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防御机制的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青少年期起病及成年期起病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成熟防御机制与精神分裂症起病年龄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过多地使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起病年龄影响其成熟机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心理防御机制 起病年龄
下载PDF
犯罪嫌疑人人格特征及心理防御机制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清刚 刘金凤 李永志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4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了解司法精神病鉴定中被鉴定犯罪嫌疑人人格特征和心理防御机制。方法对 3 1名司法鉴定的犯罪嫌疑人及与之相匹配的 3 1名健康正常人进行MMPI测试。结果 13个基本临床量表T分 ,除L、K、Mf及Ma外 ,犯罪嫌疑人均高于正常人 ;因子量表... 目的了解司法精神病鉴定中被鉴定犯罪嫌疑人人格特征和心理防御机制。方法对 3 1名司法鉴定的犯罪嫌疑人及与之相匹配的 3 1名健康正常人进行MMPI测试。结果 13个基本临床量表T分 ,除L、K、Mf及Ma外 ,犯罪嫌疑人均高于正常人 ;因子量表T分中P、N、A犯罪嫌疑人均高于正常人 ,M因子分犯罪嫌疑人低于正常人 ;犯罪相关量表T分VL、CR、EC、DR、SA犯罪嫌疑人高于正常人 ;而心理防御机制分数RG、DP、PR犯罪嫌疑人 ( 5 6.67± 7.0 8,5 7.5 2± 8.5 2 ,65 .14± 9.3 5 )高于正常人 ( 4 8.5 8± 10 .47,48.95±9.61,5 0 .3 2± 6.87)。结论司法精神病鉴定中的犯罪嫌疑人人格特征偏离正常 ,且多采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嫌疑人 人格特征 心理防御机制 对照研究 司法精神病鉴定
下载PDF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32
8
作者 林菁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3-137,共5页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孕育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本文简要阐述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并探讨其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启示 :一是优化人格构建的初始环境 ;二是建立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是倡导儿童游戏 ,重视情绪疏导 ;
关键词 弗洛伊德 人格发展理论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防御机制 儿童心理健康 儿童游戏 道德观念 情绪疏导
下载PDF
藏族和汉族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对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水英 赖华 +5 位作者 周茜 张秀英 刘丽芳 王梅 王强 张倬秋 《精神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目的探讨藏族和汉族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差异。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60例汉族和30例藏族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汉族患者的DSQ中不成熟型防御机制的投射、抱怨、分裂因子分和总分低于藏族患者(P<0.05)... 目的探讨藏族和汉族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差异。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对60例汉族和30例藏族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汉族患者的DSQ中不成熟型防御机制的投射、抱怨、分裂因子分和总分低于藏族患者(P<0.05),而成熟型防御机制的升华因子分和总分高于藏族患者(P<0.05)。而汉族患者受教育年限与不成熟防御机制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藏族和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心理防御机制运用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汉族 精神分裂症 心理防御机制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痛苦水平及其成因的调查分析
10
作者 张苏范 徐震雷 +2 位作者 崔光成 高应东 杨雪琴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26-30,共5页
采用SCL—90、EPQ、生活事件量表以及自编的心理应对方式调查表,对78例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痛苦水平及其成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银屑病患者普遍存在心理困扰,且尤以女患为重。这种差异和女患过分外向、不善于掩饰的人格特征有关。总体的... 采用SCL—90、EPQ、生活事件量表以及自编的心理应对方式调查表,对78例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痛苦水平及其成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银屑病患者普遍存在心理困扰,且尤以女患为重。这种差异和女患过分外向、不善于掩饰的人格特征有关。总体的心理痛苦水平和生活事件,强的神经质特点及压抑的应对方式有关。作者建议重视银屑病患者的心理治疗,在心理治疗的同时应考虑上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心理痛苦水平 人格 心理应对 生活事件
下载PDF
网络成瘾者心理防御机制与人格特征及其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康红英 张轶杰 陈蛟 《上海精神医学》 2009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研究网络成瘾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和人格特征及其父母养育方式。方法分别运用网络成瘾问卷(IDQ),防御方式问卷(DSQ),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对75名网络成瘾者进行测试,并与配对的75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 目的研究网络成瘾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和人格特征及其父母养育方式。方法分别运用网络成瘾问卷(IDQ),防御方式问卷(DSQ),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对75名网络成瘾者进行测试,并与配对的75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网络成瘾者更多采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χ2=4.23,P<0.05)。2、网络成瘾者人格特征呈现不同程度的缺陷,防御机制与人格特征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r=0.991,P<0.05)。3、网络成瘾组与正常对照组的父母养育方式存有较大差异。结论1、网络成瘾者更多地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存在病态人格特征,且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2、网络成瘾与父母养育方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成瘾 防御机制 人格特征 父母养育方式
下载PDF
壮族和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差异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韦少俊 李杰 杨世昌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讨壮、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跨文化影响。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对10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测试,并与116名相应民族的正常人对照。结果壮、汉族病例组的不成熟型、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高于相应对照组;成熟型防御机制因子... 目的探讨壮、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跨文化影响。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对10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测试,并与116名相应民族的正常人对照。结果壮、汉族病例组的不成熟型、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高于相应对照组;成熟型防御机制因子分低于相应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壮族病例组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幻想、分裂、退缩、反向形成、解除、理想化、伴无能之全能、交往倾向、消耗倾向、投射、隔离、否认机制分高于壮族对照组,升华、幽默机制分、压抑机制分低于壮族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汉族病例组在被动攻击、潜意显现、幻想、分裂、退缩、反向形成、回避、伴无能之全能、隔离、交往倾向、消耗倾向、投射、抱怨、躯体化、否认机制分高于汉族对照组,升华、幽默机制分低于汉族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壮族病例组被动攻击机制分低于汉族病例组,消耗倾向、投射、理想化机制分高于汉族病例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壮族对照组在被动攻击、同一化机制分低于汉族对照组,躯体化机制分高于汉族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壮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心理防御机制类型运用与汉族者相似,但在部分机制运用存在跨文化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汉族 精神分裂症 心理防御机制 跨文化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小芸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第5期643-645,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防御机制的特点及性别、病程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防御机制问卷(DSQ)对唐山市开滦精神卫生中心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人进行问卷施测,并以60名正常人作对照研究。结果①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机制与...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防御机制的特点及性别、病程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防御机制问卷(DSQ)对唐山市开滦精神卫生中心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人进行问卷施测,并以60名正常人作对照研究。结果①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机制与男性对照组比较得分有显著差异(t=3.16,3.24;P<0.01);②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间型防御机制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2.01,P<0.05);③病程在10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不成熟防御机制及中间型防御机制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1=3.40,3.49;P<0.01),病程在10年以下的患者只有中间型防御机制明显高于正常(t2=2.24,P<0.05);④精神分裂症患者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2.87,3.74;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多使用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机制;且病程越长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越倾向于运用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 精神分裂症患者 心理防御机制 对照研究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焦虑及防御机制的团体干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3
14
作者 于妍 杜启峰 +1 位作者 张岱威 曾海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66-471,共6页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危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防御机制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首次发病的患者一级亲属24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27例)和非干预组(118例)。两组均履行常规告知,但干预组...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危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防御机制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首次发病的患者一级亲属24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27例)和非干预组(118例)。两组均履行常规告知,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接受4周的团体心理危机干预。在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使用防御方式问卷(DSQ)评估防御类型,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防御机制和焦虑情绪。结果:团体心理危机干预4周后,干预组DSQ成熟型防御机制评分[(38.0±15.7)vs.(32.3±11.9)]增高,不成熟型防御机制评分[(94.5±24.0) vs.(108.4±32.5)]及中间型防御机制评分[(160.4±48.8) vs.(177.5±55.4)]均降低(均P<0.05);非干预组DSQ各防御机制评分与干预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的HAMA评分差值[(6.1±1.3)vs.(4.0±0.9)]和有效率(66.1%vs.45.8%)均高于非干预组(P<0.001)。结论:团体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可以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不良防御机制,增加成熟型防御机制应用,改善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危机干预 首发精神分裂症 一级亲属 防御机制 焦虑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酒依赖患者心理防御机制及人格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何伟健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67-268,共2页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心理防御机制和人格特征。方法:64例酒依赖患者于入院治疗2周后完全戒断酒精及躯体不适消除后运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分别评定其防御机制及人格类型,并与129名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酒依赖患者...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心理防御机制和人格特征。方法:64例酒依赖患者于入院治疗2周后完全戒断酒精及躯体不适消除后运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分别评定其防御机制及人格类型,并与129名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酒依赖患者心理防御机制为不成熟及中间型;EPQ精神质和神经质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或P<0.01);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机制与EPQ精神质和神经质评分正相关。结论:酒依赖患者可能存在不良人格,其与不成熟防御机制相互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依赖 心理防御 人格特征
下载PDF
酒依赖患者心理防御机制、表述障碍及人格特征相关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祎鋆 钟远惠 +2 位作者 蔡丽莉 王昭 徐炳聪 《精神医学杂志》 2015年第6期410-412,共3页
目的研究酒依赖患者心理防御机制、表述障碍及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4例酒依赖患者为研究组和74位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防御式问卷(DSQ)、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多伦多表述障碍量表(TAS-20)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中DSQ的不成熟... 目的研究酒依赖患者心理防御机制、表述障碍及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4例酒依赖患者为研究组和74位健康人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防御式问卷(DSQ)、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多伦多表述障碍量表(TAS-20)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中DSQ的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成熟防御机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EPQ的精神质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神经质以及内外向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TAS-20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研究组中,DSQ的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以及TAS-20的情感辨别不能、情感描述不能、外向型思维因子分与EPQ精神质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与EPQ神经质、内外向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酒依赖患者在心理防御机制、表述障碍及人格特征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人格特征与与心理防御机制、表述障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依赖 心理防御机制 人格特征 表述障碍 相关性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倪峻华 张惠阳 +1 位作者 林泽涯 欧阳筠淋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年第6期397-398,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方法:采用防御机制问卷,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36例进行测试,并与34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心理防御机制的使用上明显不同...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方法:采用防御机制问卷,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36例进行测试,并与34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心理防御机制的使用上明显不同于正常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心理防御机制
下载PDF
感性生命里的灵魂图景——兼谈庄之蝶人格结构中的心理防御机制
18
作者 王光祖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68-72,共5页
贾平凹的《废都》不仅是一部"世情"小说,更是一曲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的挽歌。该文运用精神分析学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论,从小说中关于庄之蝶性的描写入手,分析出压抑、投射、幻象、撤消和仪式等心理防御机制在其人格结构中的... 贾平凹的《废都》不仅是一部"世情"小说,更是一曲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灵魂的挽歌。该文运用精神分析学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论,从小说中关于庄之蝶性的描写入手,分析出压抑、投射、幻象、撤消和仪式等心理防御机制在其人格结构中的具体体现,探寻庄之蝶形而下生命匮乏的密码,进而重新发现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和人格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之蝶 《废都》 人格结构 心理防御机制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一级亲属的心理防御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祖金 王勇 +7 位作者 聂红 范红 赵志雄 廖英 袁洪彬 陈丽 杨勇 张旭 《中国民康医学》 2016年第13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一级亲属的心理防御机制。方法:对收集的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一级亲属作为研究组和10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评估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理防御机制。结果:1研究组研究对象的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一级亲属的心理防御机制。方法:对收集的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一级亲属作为研究组和10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评估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理防御机制。结果:1研究组研究对象的不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分数高于对照组(P<0.01);成熟型防御机制,两组研究对象无显著差异(P>0.05);2在不成熟防御机制中,研究组研究对象的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幻想、分裂、躯体化以及中间型防御机制的反向形成、伴无能之全能、隔离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各因子差异无显著(P>0.05);在成熟防御机制方面,两组研究对象的各因子差异无显著(P>0.05);3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级亲属中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在心理防御机制的应用总体相似。结论:本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一级亲属存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有必要对其进行心理干预,以促进其向成熟防御机制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一级亲属 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干预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与人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爱华 张轶杰 +1 位作者 温铎亨 胡怡 《中华当代医学(护理版)》 2006年第2期3-6,共4页
目的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和人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别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应对行为调查表,生活环境调查表,社会支持量表对75名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60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抑郁症患者更多采用不成... 目的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和人格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别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应对行为调查表,生活环境调查表,社会支持量表对75名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60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抑郁症患者更多采用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P〈0.05)。防御机制与人格特征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P〈0.05)。(2)四种防御机制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部分条目男女差异较大,文化程度、病程、职业、住院时间和疗效对防御方式的影响比较明显。(3)抑郁症组平均应激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抑郁症组应激时所采取的应对行为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4)抑郁症组的社会支持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抑郁症患者更多地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存在病态人格,且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2)四种防御机制的性别差异不显著,文化程度、病程、职业、住院时间和疗效对防御机制的影响比较明显。(3)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状的发生可能存在直接的关系。(4)抑郁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满意度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防御机制 人格特征 影响因素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