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9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干预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防治效果
1
作者 吴秋萍 余菊 +1 位作者 朱婷 解慧 《河北中医》 2024年第4期601-605,共5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措施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AL化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措施对急性白血病(AL)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AL化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干预措施,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综合疗法。比较2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包括大便性质评分及排便困难程度)评分、睡眠障碍[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进行评价]、癌因性疲乏(采用Piper疲乏量表评分进行评价)、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及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期间治疗满意度评分。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大便性质评分及排便困难程度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大便性质评分及排便困难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RSS评分及Piper疲乏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RSS评分及Piper疲乏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F-36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F-36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满意度评分(8.19±0.64)分,对照组治疗期间满意度评分(7.36±0.57)分,治疗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措施可有效改善AL患者化疗期间便秘、睡眠障碍及癌因性疲乏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缓解焦虑与抑郁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化疗 中西医结合疗法 药物相关性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下载PDF
玉屏风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促进轻型新冠病毒感染孕妇核酸转阴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刘敏 刘耀丹 陆云飞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轻型新冠病毒感染孕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22年4月至6月收治的轻型新冠病毒感染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及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退热、止咳对症及维生素...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轻型新冠病毒感染孕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22年4月至6月收治的轻型新冠病毒感染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及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退热、止咳对症及维生素C等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症状积分、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总有效率和淋巴细胞、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2受体、白细胞介素-6等实验室指标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病毒核酸转阴和疾病转归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症状总积分显著下降(P<0.001),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1),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水平较前显著下降(P<0.001,P<0.01),而淋巴细胞计数较前显著升高(P<0.001),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可显著改善轻型新冠病毒感染孕妇的临床症状,缩短核酸转阴时间,且不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中西医结合 玉屏风散加减 孕妇 疗效 妊娠结局
下载PDF
Study on Graded Therapy of Hemophilic Arthritis by Integr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陕西 江琳 +4 位作者 梁鑫 孔伟伟 陈静 刘义国 贺乐琴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07年第4期301-305,共5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graded therapy featuring integr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hemophilic arthritis. Methods: Forty patients with hemophilic arthritis...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graded therapy featuring integr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hemophilic arthritis. Methods: Forty patients with hemophilic arthritis were hospitalized randomly, with their blood coagulation factor activity determined by one-stage method and their arthritis classified into 4 stages. The treatment was applied according to the stage of arthritis and finding of intra-articular cavity puncture. For stage I,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RICE (rest, ice, compression and elevation), 1.8 g of Xuefuda (血府达) was medicated orally once per day, intravenous dripping of 250 mL of hemostasis mixture twice a day and 1.2 g of clindamycin per day were also given for hemostasis and anti-inflammation. For stage Ⅱ-Ⅲ, Kangyanling (抗炎灵) was additionally administered via intra-articular cavity injection twice a week, 2 mL every time, for 5-6 times in total. For stage IV, the drug for intra-articular cavity injection was replaced with 25 mg of sodium hyaluronate and the frequency of injection reduced to every two weeks, for 5-6 times in total. Coagulation factors Ⅲ and Ⅳas well as blood plasma were not given in the whole treatment course. Short-term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 in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and the long-term effects were followed-up after patients left the hospital with 6-month consolidation therapy by Xuefuda. Results: After a 3-week treatment, 33 patients (82.5%) were completely remitted; 5 (12.5%) were partially remitted and 2 (5.0%) un-remitted, setting the short-term effective rate at 95.0% (38 cases). The 6-month follow-up showed that except for a relapse in 2 and 4 patients of stage Ⅲ and Ⅳrespectively, long-term remission displayed in all the other 34 patients, with the remission sustaining rate being 85.0%. No complication such as an infection, bleeding or aggravating pain occurred in the 215 times intra-articular puncturing conducted in the 40 patients. Normal figures were shown in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electrolytes, ECG, blood glucose and routine test of blood and urine throughout the course. Conclusion: The graded treatment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for hemophilia with non-blood preparation has a favorable effect and is safe or without any adverse reaction, which opens a high efficacy and new safe path and thinking for the treatment of and deformity prevention in the hemophilic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iv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hemophilic arthritis effect
原文传递
补脾肾与补气血为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预测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4
作者 高琰 丁宇斌 +7 位作者 王文儒 李芮 蒋佩珍 王金环 徐瑞荣 杨淑莲 王涛 唐旭东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8-144,共7页
[目的]探究补脾肾与补气血为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的疗效相关的临床预测因素,并构建一个可以预测补脾肾与补气血为主治疗AA有效的列线图。[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全国19家医院的585例补脾肾与补气血... [目的]探究补脾肾与补气血为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的疗效相关的临床预测因素,并构建一个可以预测补脾肾与补气血为主治疗AA有效的列线图。[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全国19家医院的585例补脾肾与补气血为主治疗A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并进行回顾性观察研究,本研究最终纳入243例患者,根据患者短期治疗是否有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单因素分析探究AA补脾肾与补气血为主治疗有效的临床预测因素,采取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临床预测因素,利用R语言制作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建立动态列线图。采用Bootstrap自抽样法进行内部验证,C指数、校正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分析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及校准度,DCA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5个预测因素:病程、AA分型、BMI≥25、中医治疗方案和输血依赖,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由以上5个变量组成。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C指数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均为0.754(95%CI:0.677~0.830);校正曲线及拟合优度检验(χ2=3.525,P=0.897)显示了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阈值概率为32%~94%时,具有较高的净获益值。[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预测模型具备良好的预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沈洪教授治疗湿瘀互结型克罗恩病核心处方分析及临床疗效研究
5
作者 卢一 葛畅畅 +1 位作者 沈洪 朱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0-746,共7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沈洪教授治疗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用药规律并形成核心处方,回顾性分析该核心处方联合乌司奴单克隆抗体(UST)治疗湿瘀互结型C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沈洪教授诊治CD患者门诊记录,通过数据挖掘技术,...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沈洪教授治疗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用药规律并形成核心处方,回顾性分析该核心处方联合乌司奴单克隆抗体(UST)治疗湿瘀互结型C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沈洪教授诊治CD患者门诊记录,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药物性味归经、用药频次、复杂网络分析、聚类和关联规则等进行总结,梳理形成核心处方。纳入中医辨证为湿瘀互结证的回结肠型CD患者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US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核心处方,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并分析临床有效率,检测2组患者炎症指标[粪便钙卫蛋白(F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结果综合药物频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得到核心处方,药物组成包括黄芩、苦参、土茯苓、当归、白芷、白术、陈皮、白芍、防风、薏苡仁、山药、蜂房、徐长卿、木香、神曲和甘草,并由沈洪教授命名为清肠通络方。回顾性临床研究显示: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医临床疗效显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ESR、CRP、F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沈洪教授辨治CD以清肠燥湿,通络止痛,健脾益气为要,核心处方联合UST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炎症水平,可作为回结肠型辨证属湿瘀互结型CD的有效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数据挖掘 乌司奴单抗 清肠通络方 湿瘀互结证 中西医结合 疗效评价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观察
6
作者 戴晓河 卓辉林 戴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7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9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中医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血压[收缩压(SBP)、...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9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中医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绞痛指标(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脑钠肽(BNP)]、血清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5)。观察组治疗后SBP(123.87±7.75)mm Hg(1 mm Hg=0.133 kPa)、DBP(78.73±5.49)mm Hg、心绞痛发作次数(1.87±0.64)次/周低于对照组的(135.58±9.16)mm Hg、(86.85±6.14)mm Hg、(2.93±0.82)次/周,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3.39±0.73)min/次短于对照组的(5.47±1.18)min/次(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52.37±4.42)%高于对照组的(47.84±4.58)%,LVEDd(45.69±3.90)mm、LVESd(50.16±4.13)mm小于对照组的(50.82±4.23)、(55.97±4.29)mm,BNP(306.39±56.84)ng/L低于对照组的(484.67±68.26)ng/L(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6.20±1.08)mg/L、IL-6(14.42±2.13)ng/L、TNF-α(10.38±2.05)μg/L、ET-1(41.63±5.74)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2.35±2.46)mg/L、(19.07±3.32)ng/L、(14.34±2.67)μg/L、(52.12±6.81)ng/L(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显著,能提高对血压及心绞痛的控制效果,改善心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抑制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 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 心功能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张培 张婷婷 +2 位作者 李坤 赵维丽 赵韶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2期3359-3363,共5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于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就诊的80例DCA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于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就诊的80例DCA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益气养阴活血汤+针灸),1个疗程为14 d,2个疗程宜间隔7 d,两组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两组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全程NN节段的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全程相邻RR之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BG、2 h PBG、HbA1c、HOMA-I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DNN、SDANN、RMSSD、PNN50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CAN临床疗效明显,能够有效改善血糖水平、心率变异性,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益气养阴活血汤 针灸 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吴门医派络病理论干预治疗PCI术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治疗效果
8
作者 张文英 李铭来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3期132-135,共4页
目的观察吴门医派络病理论干预治疗PCI术后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共纳入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月就诊的PC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70例,实际纳入对照组30例,治疗组32例,脱落8例,脱落率... 目的观察吴门医派络病理论干预治疗PCI术后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共纳入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月就诊的PC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70例,实际纳入对照组30例,治疗组32例,脱落8例,脱落率为11.43%。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加味生脉散配伍活血化瘀药干预治疗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改善率、生活质量评估情况、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的变化差异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中医症候改善率为84.38%,对照组为53.3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稳定状态、疾病认识程度、治疗满意程度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治疗组hs-CRP[(5.17±4.13)ng/L]及NT-proBNP[(860.70±329.60)pg/mL]均低于对照组[(13.60±5.65)ng/L,(1402.40±401.6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门医派络病理论指导下加味生脉散配伍活血化瘀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更有效改善PCI术后气虚血虚证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门医派络病理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 气虚血瘀 中西医结合 加味生脉散 疗效
下载PDF
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肾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效果
9
作者 刘春兰 王京学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4期66-69,共4页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补肾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7月淄博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投掷硬币法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补肾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7月淄博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投掷硬币法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钙D3片以及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以及体征改善情况、红细胞沉降率、血钙以及骨密度。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55%)高于对照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5,P<0.05)。研究组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关节功能指数、关节肿胀指数、红细胞沉降率、血钙以及骨密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补肾治疗,可提升疗效,改善症状及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医治疗 中药补肾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质疏松 疗效
下载PDF
中药滚蛋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近远期临床效果分析
10
作者 黄玉霞 罗丽娇 +2 位作者 袁慧珍 祝逢景 蔡淑君 《药学前沿》 CAS 2024年第10期237-244,共8页
目的探究中药滚蛋疗法治疗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人民医院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腹泻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滚蛋疗法治疗,7 d为一... 目的探究中药滚蛋疗法治疗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莞市人民医院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腹泻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滚蛋疗法治疗,7 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评价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后临床症状变化时间,观察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水平、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差异,分析治疗安全性及6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患者180例,对照组106例,联合组74例。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止泻、退热及大便性状变为正常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肠球菌数量及TNF-α、IL-6、IL-17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IgA、IgG与IgM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时,联合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滚蛋疗法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腹泻的近、远期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肠道菌群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结合疗法 小儿腹泻 滚蛋疗法 炎症因子 远期疗效 免疫球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效果观察
11
作者 王鹤翔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932-935,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宝清县中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宝清县中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针刺+耳穴压豆治疗,比较2组睡眠呼吸参数、中医证候积分及疲乏、嗜睡、睡眠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睡眠呼吸参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疲劳严重度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Calgary睡眠呼吸暂停生命质量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 治疗效果 睡眠质量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12
作者 林丽彬 孙彩霞 林昭莹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8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连江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除常规西医治...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连江县中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除常规西医治疗外加用中药足浴及中频脉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00%vs 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1,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6.54±2.05)mmol/L、餐后2 h血糖(7.67±1.07)mmol/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的(7.84±2.17)、(8.04±1.1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24、7.351,P均<0.05)。治疗前,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感觉神经传导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相比传统西医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分析百合地黄汤结合酸枣仁汤加味疗法对老年失眠患者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王兆江 杨坤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41-543,共3页
目的:分析百合地黄汤结合酸枣仁汤加味疗法对老年失眠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饶河县中医医院中医科收治的老年失眠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 目的:分析百合地黄汤结合酸枣仁汤加味疗法对老年失眠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饶河县中医医院中医科收治的老年失眠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百合地黄汤结合酸枣仁汤加味疗法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差异,采用中医症候积分比较2组患者中医症状的改善效果,并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百合地黄汤结合酸枣仁汤加味疗法对老年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能使其临床症状和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老年人 百合地黄汤 酸枣仁汤 睡眠质量 治疗有效率 中西医结合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目标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贾芬 高月亮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4期183-185,189,共4页
目的分析目标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卫生院的30名中西医结合内科实习医生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12月的15名实习医生设置为参照组,开展常规临床带教;将2023年1... 目的分析目标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卫生院的30名中西医结合内科实习医生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12月的15名实习医生设置为参照组,开展常规临床带教;将2023年1—12月的15名实习医生设置为研究组,开展目标教学法教学。对比两组目标考核结果、学习状态及临床综合能力。结果教学后,研究组各项目标考核结果评分、学习状态及临床综合能力各指标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目标教学法用于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带教中,可提高实习医生的学习状态及临床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教学法 中西医结合内科 临床带教 教学效果评价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15
作者 迟健 刘飞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1期38-40,44,共4页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对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该方法不仅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同时能有效改善炎症指标水平,进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 中西医结合 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研究
16
作者 李丽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3期65-68,共4页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选取务川县中医医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西医分期治疗组、中医分期治疗组及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组三组,每组各40例...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选取务川县中医医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西医分期治疗组、中医分期治疗组及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组三组,每组各40例患者。给予西医分期治疗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给予中医分期治疗组患者传统针灸治疗,给予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组针刺治疗+温针灸+常规西医治疗,观察并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面部神经功能评分。研究发现,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且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中医治疗或西医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被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病 中西医结合分期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中医穴位透药联合脊柱微创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17
作者 陈清河 黄少辉 +4 位作者 温灏玮 吴世君 陈舜 修忠标 曾维铨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8期152-156,共5页
目的观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穴位透药联合脊柱内镜微创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2年1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脊柱内镜微创术治疗)50例... 目的观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医穴位透药联合脊柱内镜微创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2年1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脊柱内镜微创术治疗)50例与治疗组(脊柱内镜微创术治疗+中医穴位透药)5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进行评价,并根据两者的结果,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无论采用JOA评分标准还是VAS评分表标准,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中医穴位透药联合脊柱内镜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感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内镜微创术 中医穴位透药 联合治疗 临床疗效 VAS JOA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三位一体分段式护理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姚志萍 王昳丽 +1 位作者 戴翠娴 倪英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3年第2期330-335,共6页
目的 探讨三位一体分段式护理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病科、神经内科、记忆门诊就诊及住院的16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均给予针灸配合... 目的 探讨三位一体分段式护理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病科、神经内科、记忆门诊就诊及住院的160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均给予针灸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使用三位一体分段式护理。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中文版简易智能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 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 BI)、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 Independent Measure, FIM)、老年抑郁量表(GDS-30)。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干预6个月的MMSE评分中记忆力、注意力、定向力、语言能力、理解及推理能力等维度相比,观察组得分均更高(P<0.05);干预6个月的MoCA评分中命名、注意、定向、延迟记忆、视空执行功能、抽象、语言等维度相比,观察组得分均更高(P<0.05);干预6个月后BI指数、 FIM评分、 GDS-30评分相比,观察组前2个量表得分均更高,而第3个量表得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 将三位一体分段式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护理之中可促进患者认知功能以及情绪状态的显著改善,提高其日常生活和独立生活能力,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三位一体分段式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 效果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联合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在微波消融治疗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岚 郭阳阳 +1 位作者 何宗美 周文斌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6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联合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在微波消融治疗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联合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在微波消融治疗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联合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干预前后证候评分、心理状态变化、满意度情况、疼痛程度、自我效能感水平、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皮下积液、皮瓣轻度坏死及上肢水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失眠、乳房胀痛、情绪低落、乏力疲惫等证候评分,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术后疼痛程度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满意度、自我效能评分、各项自护能力评分、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联合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在微波消融治疗乳腺癌手术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减轻临床症状及疼痛程度、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满意度及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波消融 中西医结合护理 多学科团队协作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毛玉美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19期69-71,共3页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与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每组37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明显高于... 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与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每组37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妊娠率、排卵率高于对照组,卵巢、子宫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EDV)、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指标高于对照组,雌二醇(E_(2))、促黄体生成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性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