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enterNet的多教师联合知识蒸馏
1
作者 刘绍华 杜康 +1 位作者 佘春东 杨傲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4-1184,共11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轻量化CenterNet的多教师联合知识蒸馏方案。所提方案能有效解决模型轻量化带来的性能恶化问题,可以显著缩小教师模型和学生模型之间的性能差距。将大规模复杂模型作为教师模型,指导训练轻量化学生模型。相比于模型的传... 介绍了一种基于轻量化CenterNet的多教师联合知识蒸馏方案。所提方案能有效解决模型轻量化带来的性能恶化问题,可以显著缩小教师模型和学生模型之间的性能差距。将大规模复杂模型作为教师模型,指导训练轻量化学生模型。相比于模型的传统训练方案,使用所提知识蒸馏训练方案可以在相同的训练轮数后使轻量化模型达到更优的检测性能。主要贡献是提出了适用于CenterNet目标检测网络的新型知识蒸馏训练方案——多教师联合知识蒸馏。在后续实验中,进一步引入了蒸馏注意力机制,从而优化了多教师联合知识蒸馏的训练效果。在VOC2007数据集(Visual Object Classes 2007 Dataset)上,以MobileNetV2轻量化网络作为主干网络为例,相较于传统的CenterNet(主干网络为ResNet50),所提方案在参数量指标上压缩了74.7%,推理速度提升了70.5%,在平均精度上只有1.99的降低,取得了更好的“性能-速度”平衡。实验证明,同样经过100轮训练,使用多教师联合知识蒸馏训练方案的轻量化模型相较于普通训练方案,平均精度提升了1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量化 知识蒸馏 注意力机制 联合训练
下载PDF
联合训练下融合编解码器的序列推荐算法
2
作者 杨兴耀 党子博 +3 位作者 于炯 陈嘉颖 常梦雪 许凤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89-3295,共7页
现有基于Transformer的推荐算法通常仅考虑使用编码器来进行推荐预测,缺乏利用解码器去“解码”用户行为序列的能力,不能较为准确预测用户下一次的交互行为。为解决此问题,基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推荐的行为序列模型(BST)提出联合训练下... 现有基于Transformer的推荐算法通常仅考虑使用编码器来进行推荐预测,缺乏利用解码器去“解码”用户行为序列的能力,不能较为准确预测用户下一次的交互行为。为解决此问题,基于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推荐的行为序列模型(BST)提出联合训练下融合编解码器的序列推荐算法模型BSTEAD。通过采用联合训练机制,设置Transformer预测任务和BST预测任务。将两条预测任务的损失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的损失函数。在MovieLens和Goodbooks两个公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BSTEAD推荐算法与5个对比模型相比性能具有显著提升,验证了联合训练机制下解码器对推荐任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序列 注意力机制 编码器 解码器 联合训练 序列推荐 推荐算法
下载PDF
“3+2”联合培养模式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数学课程衔接发展研究——以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3
作者 刘苏兵 尤游 +1 位作者 吕会影 周长远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5-119,共5页
“3+2”联合培养模式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之一,有利于提升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课程衔接效果。以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剖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数学课程衔接背景与课程开展现状,从目标衔接、内容衔接、教法衔接、考核评价衔... “3+2”联合培养模式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之一,有利于提升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课程衔接效果。以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剖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数学课程衔接背景与课程开展现状,从目标衔接、内容衔接、教法衔接、考核评价衔接等方面,深入分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数学课程衔接发展的措施,有助于为“3+2”联合培养模式下本科与职业教育数学课程的顺利衔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联合培养模式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数学课程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下载PDF
基于图像自适应增强的低照度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非凡 陈希爱 +3 位作者 任卫红 管宇 韩志 唐延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2-361,共10页
在低光环境下的检测任务中,由于低亮度、低对比度以及噪声等不利因素影响,会存在对目标的漏检、错检等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图像自适应增强的低照度目标检测算法。将传统图像处理方法与深度学习相结合,设计图像自适应增强网络,使... 在低光环境下的检测任务中,由于低亮度、低对比度以及噪声等不利因素影响,会存在对目标的漏检、错检等现象。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图像自适应增强的低照度目标检测算法。将传统图像处理方法与深度学习相结合,设计图像自适应增强网络,使用多个可调滤波器通过级联的方式进行结合,对输入的低光图像进行逐步增强,各滤波器的调节参数由卷积神经网络根据输入图像的全局信息进行预测。将图像自适应增强网络与YOLOv5目标检测网络相结合进行端到端的联合训练,使图像增强效果更有利于目标检测。由于在低光目标检测过程中易出现漏检现象,对通道注意力机制SE-Net进行改进,设计特征增强网络,并嵌入到YOLOv5网络中Neck部分的末端,以减少网络特征融合过程中造成潜在目标特征的信息损失。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真实低光数据集ExDark上的检测精度达到了77.3%,相较于原始YOLOv5目标检测网络提高了2.1个百分点,检测速度达到79帧/s,能够实现实时检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增强 低照度 目标检测 注意力机制 联合训练
下载PDF
高速列车过绝缘节轮轨间拉弧机理分析及抑制
5
作者 肖嵩 朱涛 +3 位作者 段君璋 郭裕钧 高国强 吴广宁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55,共10页
随着高速铁路运营密度、运行速度和牵引功率的不断提升,车辆移动回流系统与轨道固定回流系统耦合复杂造成过绝缘节时绝缘节间拉弧频发,电弧侵蚀绝缘节,导致轨道电路串接、串码等故障,严重威胁行车安全。围绕高速列车过钢轨绝缘节时车轨... 随着高速铁路运营密度、运行速度和牵引功率的不断提升,车辆移动回流系统与轨道固定回流系统耦合复杂造成过绝缘节时绝缘节间拉弧频发,电弧侵蚀绝缘节,导致轨道电路串接、串码等故障,严重威胁行车安全。围绕高速列车过钢轨绝缘节时车轨间回流耦合引起的绝缘节间拉弧问题开展研究,解析轮对接近、跨接、驶离绝缘节时回流途径拓扑结构及阻抗的动态变化过程,基于牵引系统的实采阻抗参数构建“车-轨”移动接地系统三维等效电路模型,解析列车各轮对滚动过绝缘节各接地轮轴回流路径及大小的动态变化规律。基于系统实际结构参数构建“转向架-钢轨”3D多物理场耦合模型,揭示回流耦合作用下的轮轨燃弧动态演化规律,探明接地电流、钢轨端压等因素对绝缘节间拉弧的影响机制。同时提出一种新型绝缘节间拉弧抑制装置,仿真分析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车-轨”移动接地系统 绝缘节间拉弧 烧蚀机制 拉弧抑制
下载PDF
基于再感知双模型联合训练的散焦模糊检测
6
作者 朱智勤 孟骏 +3 位作者 李嫄源 齐观秋 李华锋 姚政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7,共12页
针对散焦模糊检测(defocus blur etection, DBD)模型训练时没有对响应错误区域学习优化,且在识别过程中部分图像的模糊同质区域和处理边界过渡等位置仍然具有挑战性等问题,提出了再感知双模型联合训练方法和基于注意力机制多尺度语义融... 针对散焦模糊检测(defocus blur etection, DBD)模型训练时没有对响应错误区域学习优化,且在识别过程中部分图像的模糊同质区域和处理边界过渡等位置仍然具有挑战性等问题,提出了再感知双模型联合训练方法和基于注意力机制多尺度语义融合散焦模糊检测网络。将未正确响应的预测区域映射到全新合成图像中驱动模型学习,实现再感知错误位置的图像特征;利用DBD任务的互补性质构建预测网络,组成对焦预测和模糊预测双模型,将互补网络中多余响应的区域反馈到另一个模型上从而提升训练效果;利用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逐渐整合不同尺度的语义信息;在特征提取时设计了全局通道注意力模块,使模型关注预测结果的有效特征信息,增强网络在不同输入场景下的灵活性。在DUT、CUHK和CTCUG数据集上进行的对比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法与对比方法中性能最优者相比,F-Measure指标分别提高了0.082、0.051、0.264,MAE指标分别降低了0.032、0.018、0.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焦模糊检测 双模型联合训练 多尺度特征 互补模型 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基于伪触发词的并行预测篇章级事件抽取方法
7
作者 秦海涛 线岩团 +1 位作者 相艳 黄于欣 《电子技术应用》 2024年第4期67-74,共8页
篇章级事件抽取一般将事件抽取任务分为候选实体识别、事件检测和论元识别3个子任务,然后采用级联的方式依次进行,这样的方式会造成误差传递;另外,现有的大多数模型在解码事件时,对事件数量的预测隐含在解码过程中,且只能按照预定义的... 篇章级事件抽取一般将事件抽取任务分为候选实体识别、事件检测和论元识别3个子任务,然后采用级联的方式依次进行,这样的方式会造成误差传递;另外,现有的大多数模型在解码事件时,对事件数量的预测隐含在解码过程中,且只能按照预定义的事件顺序及预定义的角色顺序预测事件论元,使得先抽取的事件并没有考虑到后面抽取的事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多任务联合的并行预测事件抽取框架。首先,使用预训练语言模型作为文档句子的编码器,检测文档中存在的事件类型,并使用结构化自注意力机制获取伪触发词特征,预测每种事件类型的事件数量;然后将伪触发词特征与候选论元特征进行交互,并行预测每个事件对应的事件论元,在大幅缩减模型训练时间的同时获得与基线模型相比更好的性能。最终事件抽取结果F1值为78%,事件类型检测子任务F1值为98.7%,事件数量预测子任务F1值为90.1%,实体识别子任务F1值为9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篇章级事件抽取 多任务联合 预训练语言模型 结构化自注意力机制 并行预测
下载PDF
基于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和对抗训练的实体关系联合抽取 被引量:1
8
作者 甘雨金 李红军 +3 位作者 唐小川 王子怡 甘晨灼 胡正浩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3-521,共9页
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是构建知识图谱的重要阶段,旨在抽取文本中存在语义关系的实体对。针对已有的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方法在抽取过程中存在的冗余关系预测、实体关系重叠以及上下文潜在语义信息捕捉不足的问题,提出联合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和对... 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是构建知识图谱的重要阶段,旨在抽取文本中存在语义关系的实体对。针对已有的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方法在抽取过程中存在的冗余关系预测、实体关系重叠以及上下文潜在语义信息捕捉不足的问题,提出联合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和对抗训练的方法进行实体关系的抽取。该方法利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捕获潜在语义特征,以提升模型对上下文语义信息的感知能力;将对抗训练引入模型的训练阶段,以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主流模型对比,提出的模型在NYT和WebNLG两个公共数据集上都取得了更优的F 1值,在处理实体关系重叠问题以及不定数量三元组抽取上都能保持稳定的性能表现,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关系联合抽取 对抗训练 多头自注意力 知识图谱
下载PDF
一种多任务联合训练的机器阅读理解模型
9
作者 王勇 陈秋怡 +1 位作者 苗夺谦 杨宁创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8-1404,共7页
在机器阅读理解任务中,如何在包含不可回答问题的情况下提高答案的准确性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项重要挑战.虽然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阅读理解模型展现出很好的性能,但是这些模型仍然存在抽取特征冗余、语义信息不全面、问题分类任务和... 在机器阅读理解任务中,如何在包含不可回答问题的情况下提高答案的准确性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一项重要挑战.虽然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阅读理解模型展现出很好的性能,但是这些模型仍然存在抽取特征冗余、语义信息不全面、问题分类任务和答案抽取任务耦合性不强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结合门控机制和多级残差结构的多任务联合训练模型GMRT(Gated Mechanism and Multi-level Residual Structure for Multi-task Joint Training),以提升机器阅读理解任务中答案预测的准确性.GMRT构建门控机制来筛选交互后的关联特征,从而控制信息的流动.采用多级残差结构分别连接注意力机制和门控机制,保证每个阶段都保留原始语义信息.同时,通过边缘损失函数对问题分类任务和答案抽取任务联合训练,确保预测答案过程中任务之间的强耦合性.在SQuAD2.0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GMRT模型的EM值和F1值均优于对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阅读理解 多任务联合训练 门控机制 多级残差结构
下载PDF
Reconfigurable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Robot with Multi-mode Training for 17 Joint Movements 被引量:1
10
作者 Jianfeng Li Qiulin Fang +3 位作者 Mingjie Dong Xi Rong Liwei Jiang Ran Jiao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3年第1期212-224,共13页
Different from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the purpose of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is to reduce muscle atrophy and increase muscle strength and tolerance through strength training of limb muscles,and then improve the... Different from limb rehabilitation training,the purpose of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is to reduce muscle atrophy and increase muscle strength and tolerance through strength training of limb muscles,and then improve the muscle strength level of muscles(groups),mainly for sports fitness and muscle strengthening groups and patients with muscle atrophy or muscle weakness caused by various diseases.In this paper,we developed a new reconfigurable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robot,a bionic robot by imitating physicians to conduct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for patients,which was developed with six training modes for 17 joint movements,that is,the shoulder flexion/extension,the shoulder internal/external rotation,the shoulder adduction/abduction,the elbow flexion/extension,the wrist supination/pronation,the wrist flexion/extension,the wrist radial/ulnar deviation,the hip flexion/extension,the hip internal/external rotation,the hip adduction/abduction,the knee flexion/extension,the ankle dorsiflexion/plantarflexion,the ankle adduction/abduction,the ankle inversion/eversion,the waist flexion/extension,the waist left/right rotation,and the waist left/right flexion.The reconfigurable mechanism was designed with fully electric adjuster and reconfigurable adaptors deployed on the driving unit,and six training modes were developed,namely,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active exercise,passive–active exercise,isotonic exercise,isometric exercise and isokinetic exercise.Experiments with knee joint and elbow joint have shown that the developed reconfigurable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robot can realize the multi-mode trainings for the 17 joint mov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nfigurable mechanism Bionic robot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17 joint movements Multi-mode trainings
原文传递
复杂噪声环境下基于轻量化模型的车内交互语音增强和识别方法
11
作者 廉筱峪 夏楠 +1 位作者 戴高乐 杨红琴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2-1287,共6页
针对车内语音交互在复杂噪声环境下识别率低以及难以在有限计算资源设备上部署问题,本文设计了轻量化的语音增强模型和语音识别模型并进行联合训练.语音增强模型引入多尺度通道时频注意力模块来提取多尺度时频特征和各个维度上的关键信... 针对车内语音交互在复杂噪声环境下识别率低以及难以在有限计算资源设备上部署问题,本文设计了轻量化的语音增强模型和语音识别模型并进行联合训练.语音增强模型引入多尺度通道时频注意力模块来提取多尺度时频特征和各个维度上的关键信息.在语音识别模型中提出了多头逐元素线性注意力,显著降低了注意力模块所需的计算复杂度.实验表明,在自制数据集上这一联合训练模型表现出良好的噪声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语音增强 语音识别 注意力机制 联合训练
下载PDF
一种基于3-UU并联机构的腕关节康复机器人研制
12
作者 田培良 刘智飞 +2 位作者 王炜博 马晓宝 兰媛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171,共10页
在3-UU并联机构基础上研制腕关节康复机器人样机,辅助中风患者进行腕关节康复训练。回顾了3-UU机构演化过程和自由度,根据3-UU机构的约束关系和几何特性,采用球坐标法和滚动-俯仰-偏航(Roll-Pitch-Yaw,RPY)法分析机构逆运动学,得到机构... 在3-UU并联机构基础上研制腕关节康复机器人样机,辅助中风患者进行腕关节康复训练。回顾了3-UU机构演化过程和自由度,根据3-UU机构的约束关系和几何特性,采用球坐标法和滚动-俯仰-偏航(Roll-Pitch-Yaw,RPY)法分析机构逆运动学,得到机构平台和驱动的关系式;将研制的样机与经典的3-RRR腕关节康复机构进行对比,得出本机构不存在多解和奇异值等优点;对样机运动性能以及前臂两大肌群的肌电信号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该机构的最大横滚角度为-90°~90°,俯仰角度为-90°~90°,虚拟偏航角度为-180°~180°,最高能产生950 mV的肌电信号。上述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样机能满足腕关节运动需求,对前臂肌群进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关节训练 并联机构 逆运动学 康复机器人
下载PDF
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联合培养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黄翠萍 刘庭 +1 位作者 万洪英 路卫娜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34-38,共5页
协同创新战略的实施对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培养机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行的动力机制却难以激发各主体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的积极性。据此,本文系统分析了影响各主体参与联合培养的相关动力因素,梳理总结出当前研究生... 协同创新战略的实施对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培养机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现行的动力机制却难以激发各主体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的积极性。据此,本文系统分析了影响各主体参与联合培养的相关动力因素,梳理总结出当前研究生联合培养动力机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联合培养动力机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联合培养 动力机制 创新性人才
下载PDF
改良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僵直 被引量:3
14
作者 白靖平 富学禹 +2 位作者 宝勒日 裴贤俊 伊力哈木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0-102,共3页
作者采用自行设计的改良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13例膝关节伸直位僵直病人,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手术特点:(1)舍弃切口髌前段;(2)切断纤维化的股中间肌与股直肌之间的粘连及连接,但不切除股中间肌;(3)向远端松解推移髌上滑... 作者采用自行设计的改良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13例膝关节伸直位僵直病人,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本手术特点:(1)舍弃切口髌前段;(2)切断纤维化的股中间肌与股直肌之间的粘连及连接,但不切除股中间肌;(3)向远端松解推移髌上滑膜囊;(4)通过髌旁皮下隧道在滑膜外沿髌骨和髌韧带纵行切开膝内外侧髌支持带;(5)通过髌上囊内侧3cm切口在不完全开放膝关节的情况下松解髌股关节粘连。术前平均伸屈膝关节0°49°,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平均伸屈膝关节可达0°110°,未见继发血肿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伸膝装置 股四头肌成形术 膝关节僵直
下载PDF
原发性膝骨性关节炎的非手术治疗 被引量:62
15
作者 金凤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0期5531-5538,共8页
背景:膝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绝经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临床以膝关节的疼痛及功能障碍为主。目前膝骨性关节炎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非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和基础治疗的方法。目的:总结各种膝骨性关... 背景:膝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绝经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临床以膝关节的疼痛及功能障碍为主。目前膝骨性关节炎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其中非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和基础治疗的方法。目的:总结各种膝骨性关节炎的非手术治疗各种方法的优势及局限性。方法:以"骨性关节炎,膝骨性关节炎,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治疗"为中文捡索词,以"osteoarthritis/knee osteoarthritis/pathogenesis,therapy"为英文检索词,检索维普、万方和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Medline和PubMed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3年5月有关膝骨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相关因素、发病机制及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报道和综述。排除重复性研究和不典型报道。结果与结论: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可能与年龄、性激素、负荷传导紊乱、遗传等多种因素相关。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选用的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每一种治疗方法的临床适应征不完全相同,临床疗效也各有千秋。药物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最常用手段,其他如中药、针灸、按摩等也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的功能。而肌力训练与机械振动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虽然未广泛应用到临床,但疗效已渐渐得到了肯定,仍需大量的临床摸索和经验的积累。此外,大量的临床资料还显示采用口服药物的同时配合生活方式的改变、运动或肌力训练等综合疗法,其临床疗效往往优于单一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综述 膝骨性关节炎 机械振动 关节功能 肌力训练 发病机制 治疗 药物 中医 运动 肌力
下载PDF
改良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僵硬 被引量:2
16
作者 施俊武 池永龙 郭晓山 《浙江创伤外科》 2005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僵硬治疗效果。方法在1996年1月至2003年8月间应用改良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22例创伤性膝关节伸直位强直病人。结果术前平均伸屈膝关节0°~49°,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平均伸屈膝关节可... 目的探讨改良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僵硬治疗效果。方法在1996年1月至2003年8月间应用改良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22例创伤性膝关节伸直位强直病人。结果术前平均伸屈膝关节0°~49°,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平均伸屈膝关节可达0°~110°,未见继发血肿感染,髌前皮肤坏死及伸膝无力等并发症。结论改良股四头肌成形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僵硬手术安全,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股四头肌成形术 创伤性膝关节僵硬 2003年8月 屈膝关节 96年1月 术后并发症 治疗效果 皮肤坏死 血肿感染 手术安全 伸直位 平均
下载PDF
论地方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构建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云 李阿利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培养模式,对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根据各类学校不同学科、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和作法,并... 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培养模式,对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根据各类学校不同学科、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和作法,并根据实际情况的改变而随时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联合培养基地 模式
下载PDF
构建高校人才培养与服务地区的联动机制——以成都大学为例 被引量:14
18
作者 苏蓉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17-120,共4页
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的问题,治本之策是建立起高校人才培养与服务地区、企业等人才消费方的联动机制,从源头上保障高校的办学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产销衔接",形成人才培养和人才消费的良性循环。成都大学对... 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脱节的问题,治本之策是建立起高校人才培养与服务地区、企业等人才消费方的联动机制,从源头上保障高校的办学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产销衔接",形成人才培养和人才消费的良性循环。成都大学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以此作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与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大学 人才培养 服务地区 联动机制
下载PDF
农业高校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玉凤 付健 +3 位作者 张翼飞 于崧 贺琳 杨克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3期118-121,共4页
为提升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长效机制的建立,本文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为例,从完善导师制、专业硕士课程体系、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农业高校专业硕士的产... 为提升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长效机制的建立,本文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为例,从完善导师制、专业硕士课程体系、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农业高校专业硕士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 联合培养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培养机制
下载PDF
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与执业资格教育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丁晓欣 刘颖春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79-81,共3页
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与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教育相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就业和执业.实施该模式的关键是提高学生实践环节的效果,而且需要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进行职业方向细分,大力推行校企联合及建立毕业生就业反馈机制.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 毕业生就业反馈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