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enomenological models of diffusivities based on local composition
1
作者 YAN Jianmin,XIAO Wende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240)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0-35,共6页
In phenomenological models,diffusivity is at least a function of composition and the diffusivities at infinite dilution.An additional parameter(?),which can be determined by diffusivity in midpoint,are specially broug... In phenomenological models,diffusivity is at least a function of composition and the diffusivities at infinite dilution.An additional parameter(?),which can be determined by diffusivity in midpoint,are specially brought forward as token of fractional friction related with the interactions of same molecules in this paper,to extrapolate a new correlative equation for the mutual Maxwell-Stefan diffusivities.Furthermore,the correlative equation can be extended to calculate diffusivities in multicomponent mixtures based on binary data alone.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are evaluated with published experimental data.The M-S diffusivities in a three-component liquid system are regarded as binary coefficients,the predictive results also agree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odel with additional coefficients is superior to currently used Darken methods,especially for systems of polar organic-water and those containing associative compon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UsIVITY DIFFUsION phenomenologICAL MODELs Maxwell-stefan’s LAW
下载PDF
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心理韧性体验的诠释现象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罗丹 王玉冰 +1 位作者 徐晶晶 李明子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76-81,共6页
目的深入了解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韧性体验,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相应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诠释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南京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15例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Benner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青少... 目的深入了解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韧性体验,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相应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诠释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南京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15例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Benner分析法提炼主题。结果青少年患病后心理韧性体验分为韧性激发、韧性应对和韧性结局3个阶段,可归纳为3个主题,即排斥1型糖尿病,包括疾病管理负担、身体健康威胁、外在形象改变和情感社会孤立;维持正常生活,包括认知重构调情绪和解决问题获发展;获得希望和力量,包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创伤后成长。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患病过程中的心理韧性体验,针对性地给予引导和干预,以促进其疾病适应和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1型糖尿病 心理韧性 疾病适应 社会孤立 诠释现象学 Benner分析法
下载PDF
波函数的现象学审视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国林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4,159,共6页
波函数不仅仅是描述微观粒子的状态,波函数作为微观粒子的量子存在(量子实在),并与作为存在者的量子实体有一个存在论差异。量子存在使微观实体是起来。量子技术使量子存在转变为量子存在者,技术(包括量子技术与经典技术)使量子存在转... 波函数不仅仅是描述微观粒子的状态,波函数作为微观粒子的量子存在(量子实在),并与作为存在者的量子实体有一个存在论差异。量子存在使微观实体是起来。量子技术使量子存在转变为量子存在者,技术(包括量子技术与经典技术)使量子存在转变为经典存在者。量子信息与量子实在是统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函数 量子存在 量子存在者 量子信息 现象学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天机”论的现象学观照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晶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7-174,201,共9页
本文是从现象学角度对中国古典美学中很难明确阐释的"天机"范畴所进行的再度审视,认为"天机"是重要的创作论范畴,对"天机"内涵的把握应该关注其五个方面的内在质素:一是由外界事物触发审美创造主体灵性... 本文是从现象学角度对中国古典美学中很难明确阐释的"天机"范畴所进行的再度审视,认为"天机"是重要的创作论范畴,对"天机"内涵的把握应该关注其五个方面的内在质素:一是由外界事物触发审美创造主体灵性的偶然性契机;二是不可遏制、必欲涌动而出的艺术生命;三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内在审美构形;四是充盈着主体的审美直观的强烈意向;五是表征着宇宙生命和自然渊薮的神秘力量。现象学理论中的诸多思想对我们把握"天机"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现象学的"交互性主体"理论,我们能够较为清楚地理解"天机"理论中心物或情景"应感"关系的实质;而现象学对"意向性"及"意向体验"的强调,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天机"理论中所包含的关于审美构形的统一性和审美意象的生命感。实际上,中国文艺创作理论中对"天机"的阐释思路也的确与西方现象学有着诸多可沟通处,因此笔者认为对现象学理论的借用将使"天机"范畴的理论阐释有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机 现象学 偶然性 审美构形 交互性主体 意向性
下载PDF
王阳明“立圣人之志”的现象学探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清春 蒋丽英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第5期24-28,共5页
“志”作为儒家的重要概念之一,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其中“立志”更是儒家成圣的重要工夫。王阳明极其重视“立志”,认为“立志”是“立圣人之志”,并提出了“心之良知是谓圣”的本体依据。结合胡塞尔和舍勒的现象学理论来看,王阳明的... “志”作为儒家的重要概念之一,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其中“立志”更是儒家成圣的重要工夫。王阳明极其重视“立志”,认为“立志”是“立圣人之志”,并提出了“心之良知是谓圣”的本体依据。结合胡塞尔和舍勒的现象学理论来看,王阳明的“立圣人之志”包括“志”与“立志”两个过程,“志”实质上是一种意愿行为,“立志”实质上是一种意志行为。“心之良知是谓圣”即是说“立志”这一行为是奠基在作为感知和感受行为的“良知”之上,所以“立志”是“立圣人之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立志 圣人之志 现象学
下载PDF
饮之太和——叶维廉对中国诗学生态美学精神的开掘与阐发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绍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2-57,共6页
在以生态精神来阐发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学术谱系中,叶维廉堪称华人学者中的第一人。叶氏在中西比较视野下发掘、阐释的中国古典诗学"饮之太和"、"以物观物"的视境,既与现象学相对接,又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美学精神。... 在以生态精神来阐发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学术谱系中,叶维廉堪称华人学者中的第一人。叶氏在中西比较视野下发掘、阐释的中国古典诗学"饮之太和"、"以物观物"的视境,既与现象学相对接,又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美学精神。揭示这一点,不仅更能使我们认清中国生态美学、生态文艺批评的学术历史脉动及其与其他学术领域的精神联接,也对我们研究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走向现代并参与当下文化建设具有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维廉 中国诗学 生态美学 饮之太和 以物观物 现象学
下载PDF
胡塞尔现象学的革命性及其内在矛盾
7
作者 魏久尧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3-16,共4页
胡塞尔现象学是在现代欧洲哲学史上发生的一次彻底的反传统哲学的哲学大革命 ,它所确立的现象学还原方法和直观概念是对近代经验理性主义和科学实证主义哲学原则的彻底批判和否定 ,同时也是对西方传统的逻辑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的彻底... 胡塞尔现象学是在现代欧洲哲学史上发生的一次彻底的反传统哲学的哲学大革命 ,它所确立的现象学还原方法和直观概念是对近代经验理性主义和科学实证主义哲学原则的彻底批判和否定 ,同时也是对西方传统的逻辑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的彻底背叛和否定。这一新方法和新概念为现、当代世界哲学和美学奠定了一个新的基础和出发点。但这一新方法隐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先验与经验的矛盾 ,直观主义与实证主义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现象学 现象学还原 本质直观 革命性 内在矛盾 欧洲哲学史 逻辑主义 直观主义 实证主义 经验
下载PDF
论皮尔斯的现象学范畴
8
作者 邱忠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56,共6页
受康德影响,皮尔斯极为重视范畴演绎,他试图找到比康德范畴更普遍的基本范畴。1902年以后,范畴演绎进入现象学时期,基本范畴最终确定为第一性、第二性和第三性。范畴演绎是皮尔斯哲学的基石,是皮尔斯建构体系最重要的方法和工具。
关键词 皮尔斯 范畴 现象学 第一性 第二性 第三性
下载PDF
从现象学看儿童文学翻译
9
作者 廖文丽 谭云飞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73-75,共3页
现象学是研究意义意向与意义现实之间的关系,彻底打破传统哲学关于主客对立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儿童文学及其翻译有不同于成人文学的特点和要求,现象学的意向性原则为儿童文学翻译提供了理论指导。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应以归... 现象学是研究意义意向与意义现实之间的关系,彻底打破传统哲学关于主客对立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儿童文学及其翻译有不同于成人文学的特点和要求,现象学的意向性原则为儿童文学翻译提供了理论指导。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应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原则 儿童文学 翻译策略
下载PDF
新现象学的情境理论对儿童教育的影响
10
作者 李昕桐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4年第4期60-66,共7页
儿童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性模式",即系统观察和文件引入这样的对象性的"素群"分析,我们要为儿童建立符合其个人情境成长完善的共同情境。这就要依据施密茨的新现象学情境理论。儿童只有在共同情境中实现原初的身体... 儿童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性模式",即系统观察和文件引入这样的对象性的"素群"分析,我们要为儿童建立符合其个人情境成长完善的共同情境。这就要依据施密茨的新现象学情境理论。儿童只有在共同情境中实现原初的身体性、身体交流,真正地理解了人的解放与回归的含义,并能够自如地转换,再使其个人情境不断完善后,诸如规范、准则这些所谓社会化前提的东西才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现象学 情境 身体交流 人的解放与回归
下载PDF
走向生活世界
11
作者 强以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20-25,共6页
西方哲学经历了一条由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的路径。旧形而上学实质上把世界理解为科学世界;康德将旧形而上学的外在对象转换为内在理性,通过将旧形而上学的科学世界降为现象世界而把道德世界从科学世界中解放出来;胡塞尔把康德的纯粹... 西方哲学经历了一条由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的路径。旧形而上学实质上把世界理解为科学世界;康德将旧形而上学的外在对象转换为内在理性,通过将旧形而上学的科学世界降为现象世界而把道德世界从科学世界中解放出来;胡塞尔把康德的纯粹理性彻底内在化为纯粹意识并将对象理解为自在的客观之物,通过研究对象之主观相对的被给予方式,指明了科学世界的生活世界基础,最终把生活世界从旧形而上学的科学世界中解放了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形而上学 新形而上学 胡塞尔的现象学 科学世界 生活世界
下载PDF
胡塞尔知觉现象学中的“动觉”理论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员 靳铁军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61,共7页
胡塞尔认为动觉虽然不参与知觉事物的直接构成,但却在每一种知觉行为当中均有动觉的间接参与。动觉是一种预先感知,没有动觉的参与,任何一种知觉行为都是不可能的。在事物感知当中,动觉同时还是空间构成的根据。作为哲学概念的动觉,并... 胡塞尔认为动觉虽然不参与知觉事物的直接构成,但却在每一种知觉行为当中均有动觉的间接参与。动觉是一种预先感知,没有动觉的参与,任何一种知觉行为都是不可能的。在事物感知当中,动觉同时还是空间构成的根据。作为哲学概念的动觉,并不考察动觉的生物学过程,而是着重探讨在动觉之上人类的主体性及其超越性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塞尔现象学 动觉 知觉 空间构成
下载PDF
黑格尔哲学视阈中的“反思”及其效应——兼论胡塞尔的“现象学反思”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挺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24-28,共5页
黑格尔哲学因自身体系建构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其“反思”概念的意义敞开也相应经历了多层次的环节运演,就其内蕴的特殊涵义而言,一般可分为“内向的反思”和“反思的反思”两种。“反思”作为中介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精神自我发展内在力... 黑格尔哲学因自身体系建构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其“反思”概念的意义敞开也相应经历了多层次的环节运演,就其内蕴的特殊涵义而言,一般可分为“内向的反思”和“反思的反思”两种。“反思”作为中介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精神自我发展内在力量的必要条件。综观胡塞尔“现象学哲学”,“反思”作为其理论自身的重要方法论,同黑格尔的“反思”概念存在着特殊的反思关系。胡塞尔对黑格尔“反思”概念的批判与超越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克服近代主客思维模式的一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哲学 反思 现象学反思 原意识 后反思
下载PDF
知觉的确定性与可错性——基于胡塞尔现象学的考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猛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6-43,共8页
知觉认知的确定性是认知者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有效性的一个基础。怀疑论从每一个知觉都可能是错的出发,对知觉认知的确定性发起了挑战。关于知觉的现象学研究表明,知觉经验在原则上是开放的,即具体的知觉认知是可错的和可修正的,所以不... 知觉认知的确定性是认知者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有效性的一个基础。怀疑论从每一个知觉都可能是错的出发,对知觉认知的确定性发起了挑战。关于知觉的现象学研究表明,知觉经验在原则上是开放的,即具体的知觉认知是可错的和可修正的,所以不具有最终的确定性。然而,现象学关于知觉的先验论证表明,我们的知觉仍然是朝世界开放的,是关于外部世界的认知。无论对于理解知觉认知的本质,还是对于回应极端的怀疑论,胡塞尔的知觉现象学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 确定性 胡塞尔现象学 怀疑论
下载PDF
舒尔茨和海德格尔现象学对江南古典园林的阐释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健 李翔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2期56-57,共2页
江南古典园林形成宏观上受江南地域影响,微观上与园主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不断互动变换,具有历时性和个人性。舒尔茨建筑现象学的核心观点场所精神描述自然和人类建造活动的关系,其前辈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讨论个人存于世的方式... 江南古典园林形成宏观上受江南地域影响,微观上与园主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不断互动变换,具有历时性和个人性。舒尔茨建筑现象学的核心观点场所精神描述自然和人类建造活动的关系,其前辈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讨论个人存于世的方式。两者在这从宏观自然到微观上都与园林的形成呼应。因此文章试图通过两者的现象学解释江南古典园林本体论层面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江南古典园林 海德格尔现象学 舒尔茨现象学
下载PDF
昂萨格倒易关系的简要证明
16
作者 杨明阳 冯玉广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21,24,共4页
在线性非平衡热力学中,昂萨格倒易关系对其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昂萨格倒易关系大大减小了实验分析的困难和工作量,为从实验角度来确定唯象系数提供了可能.本文分别以温度T和体积V以及温度T和粒子数N为自变量证明了昂萨格倒易关系,... 在线性非平衡热力学中,昂萨格倒易关系对其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昂萨格倒易关系大大减小了实验分析的困难和工作量,为从实验角度来确定唯象系数提供了可能.本文分别以温度T和体积V以及温度T和粒子数N为自变量证明了昂萨格倒易关系,并探索了熵产生率中力和流的物理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昂萨格倒易关系 涨落 唯象系数
下载PDF
“天志”作为墨家生态之道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小刚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5,共5页
天人关系是古典生态智慧和现代生态哲学的核心命题。墨家思想的"天""天志""明鬼"等概念,蕴藏着天、地、人之间"爱、义、利"和谐统一的生态智慧和生态哲学思想资源。"天",可以反思生... 天人关系是古典生态智慧和现代生态哲学的核心命题。墨家思想的"天""天志""明鬼"等概念,蕴藏着天、地、人之间"爱、义、利"和谐统一的生态智慧和生态哲学思想资源。"天",可以反思生态伦理学的二元对立缺陷而呈现人与自然密切关联的经验事实;"天志",意在重构生态伦理道德而表征出一种自我服从的生态自由意志和价值理性;"明鬼",能够在尊重保护自然生态的知行断裂中构建德福一致的因果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家 天志 生态现象学 生态伦理 生态自由意志
下载PDF
伽达默尔视域中的黑格尔辩证法精华——对《黑格尔的辩证法:五篇解释学研究论文》的现象学分析
18
作者 高建民 《宜宾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5-9,共5页
使辩证法的精华从混沌状态中解放出来,以便使其中蕴含的创造力量更具有理性明晰性,是《黑格尔的辩证法:五篇解释学研究论文》的主旨所在。但是,伽达默尔对黑格尔辩证法精华的整理是缺乏明晰性的。因此,以现象学的明见性为原则,重新理清... 使辩证法的精华从混沌状态中解放出来,以便使其中蕴含的创造力量更具有理性明晰性,是《黑格尔的辩证法:五篇解释学研究论文》的主旨所在。但是,伽达默尔对黑格尔辩证法精华的整理是缺乏明晰性的。因此,以现象学的明见性为原则,重新理清伽达默尔到底认为哪些思想是黑格尔辩证法的精华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 黑格尔辩证法 现象学分析
下载PDF
The Weight of a Backpack:A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of Typical Chinese Children’s Songs
19
作者 Heping Xiong 《ECNU Review of Education》 2018年第2期127-144,共18页
Purpose-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 of the weight of a backpack as represented in typical Chinese children’s songs through a kind of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Design/Approach/Methods-The co... Purpose-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 of the weight of a backpack as represented in typical Chinese children’s songs through a kind of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Design/Approach/Methods-The core issue pertaining to Chinese children’s songs about backpacks is how the weight sense of backpacks is generated and developed in the field of song phenomenology.Findings-The“whatness”of a backpack in typical songs has varied over the past six decades,meanwhile,the backpack and its songs conceal not only the secrets of childhood but also those of China’s educational system.Originality/Value-The originality of this paper embodies the unique perspective to provide a new insight into the current scholarship of the micro-politics of song-singing and the weight sense of backpa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KPACK WEIGHT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Chinese children’s songs
原文传递
Heideggefs Conception of Being-with (Mitsein) and His Simple Designation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Reality in the Black Notebooks
20
作者 JIN Xiping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6年第3期415-429,共15页
Despite Heidegger insists that Being and Time cannot be read as a kind of existential philosophy, such interpretation still holds in some aspect, for in it, the main content is a special kind of phenomenology of life,... Despite Heidegger insists that Being and Time cannot be read as a kind of existential philosophy, such interpretation still holds in some aspect, for in it, the main content is a special kind of phenomenology of life, even be called repeatedly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ontology of Being in general. The project of establishing an ontology of Being in general was ultimately never carried out. What Heidegger provides in Being and time is nothing but a phenomenology of life. It is peculiar that love and friendship as an important element of life is deliberately ignored. Such a deficiency of Heidegger, namely lacking love and friendship in fundamental ontology of Dasein, is probably the reason for his political fallacy during the II-World-War, notorious political mistake in his recent published Black Noteboo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nomenology of life I and we Mitsein (Being-with) simple designation LOVE Heidegger's political fallacy Binswanger's idea of lov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