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宪之教授之气象灾害研究成果及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李曾中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9-577,共9页
李宪之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他年轻时(1927—1930年)参加了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在青海亲历了一次强大寒潮的侵袭,对其一生有重要的影响。1930—1936年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和工作。1934年获博士学位,1936年回国。历任清华大... 李宪之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他年轻时(1927—1930年)参加了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在青海亲历了一次强大寒潮的侵袭,对其一生有重要的影响。1930—1936年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和工作。1934年获博士学位,1936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及北京大学教授。李宪之先生一生从事气象高等教育及科学研究,有许多开创性的工作。1934—1936年先后发表了《东亚寒潮侵袭的研究》和《台风的研究》,发现东亚寒潮可以穿越赤道,到达南半球并在那里引发降温与降水,同时提出了南半球澳洲大陆寒潮的爆发可以越过赤道在西北太平洋引发台风的生成。晚年又提出了“宏观系统”的概念,指出中国大陆特大暴雨的发生主要与来自南半球的天气系统有着重要的联系,从而提出了对中国特大暴雨及洪涝灾害可以进行监测与预测的理论。本文综合介绍了他在气象灾害研究方面的主要观点、成果以及对气象科学研究的影响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 东亚寒潮侵袭 台风生成 半球间宏观系统 气象灾害监测与预测
下载PDF
近代中外科学合作中的权与利——西北科学考查团再认识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学通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5期43-55,共13页
1927年组成的西北科学考查团作为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外联合科考活动,在近代科学史特别是中外科学交流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中外双方谈判“十九条”合作协议的背后,不仅包含着科学无国界与科学家有祖国的理与利矛盾,交织着如何... 1927年组成的西北科学考查团作为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外联合科考活动,在近代科学史特别是中外科学交流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中外双方谈判“十九条”合作协议的背后,不仅包含着科学无国界与科学家有祖国的理与利矛盾,交织着如何借中外合作以推进中国科学进步同时又无损国家主权的利与权难题,也充满着富有戏剧性的冲突与博弈。透过对戏剧性谈判过程的回顾与解读,辨析了近代中外科学合作中的矛盾与利益,以及双方所表现出的合作精神,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科学发展历程的一个侧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科学合作 西北科学考查团 斯文赫定
下载PDF
近80年来额济纳河流域的环境变迁 被引量:2
3
作者 罗桂环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5期31-42,共12页
额济纳河流域是历史上重要战略要地。位于额济纳河尾闾的居延海绿洲,曾是边疆军民良好的田园扣牧场。20世纪30年代初,西北科学考查团曾记下了这一地区的环境情况。后来因上游用水的不断增多,这里的环境不断恶化。根据80年前的调查记... 额济纳河流域是历史上重要战略要地。位于额济纳河尾闾的居延海绿洲,曾是边疆军民良好的田园扣牧场。20世纪30年代初,西北科学考查团曾记下了这一地区的环境情况。后来因上游用水的不断增多,这里的环境不断恶化。根据80年前的调查记述,考察自从那时以来的剧烈变化,对于人们审慎地利用水资源,合理安排农牧业布局,避免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继续恶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济纳河流域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 嘎顺淖尔 索古淖尔 环境变迁
下载PDF
中国科学史上一次伟大的考察——纪念“中瑞西北科学考察”90周年 被引量:1
4
作者 国连杰 何京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11-1435,共25页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中国与瑞典合作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综合性的西北科学考察, 考察时间长达 6 年, 范围覆盖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青海等地, 内容涉及地质、 古生物、考古、气象、地理、水文、历史、文化和民俗等多个学科,...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中国与瑞典合作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综合性的西北科学考察, 考察时间长达 6 年, 范围覆盖内蒙古、甘肃、新疆、宁夏、青海等地, 内容涉及地质、 古生物、考古、气象、地理、水文、历史、文化和民俗等多个学科, 考察的地域之广阔、时 间之漫长、学科之广泛、成果之丰硕都是空前的。 在极度艰难困苦的条件下, 考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积累了浩如烟海的第一手基础资料, 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进程, 增进了中瑞之间的友谊, 加强了中外的学术合作与交流, 为我国锻炼和培养 了一批早期的科学人才。 此次考察在我国科学发展史以及对外学术合作交流史上都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科学考察团 斯文·赫定 袁复礼 陈宗器 丁道衡 徐炳昶
下载PDF
开发西北热潮中的边疆矿产资源调查——以“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为例的研究
5
作者 张九辰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5期13-22,共10页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在野外工作的6年,正值中国社会开发西北热潮蓬勃兴起之时,考查团的工作对开发西北热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地质学者对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通过对地质考察报告...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在野外工作的6年,正值中国社会开发西北热潮蓬勃兴起之时,考查团的工作对开发西北热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地质学者对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通过对地质考察报告的解读,总结中国学者在矿产资源调查方面的贡献及其社会影响,分析中国学者以及中国社会关注边疆矿产资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 边疆
下载PDF
袁复礼教授对古脊椎动物学的卓越贡献
6
作者 徐钦琦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5期66-71,共6页
在1927-1933年间,由中瑞两国合组的西北科学考查团在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合作科学考察中,地质学家袁复礼共发现了4个化石点,5个化石层位,以及10个古脊椎动物化石的新物种。这批材料中的绝大部分化石是由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杨钟... 在1927-1933年间,由中瑞两国合组的西北科学考查团在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合作科学考察中,地质学家袁复礼共发现了4个化石点,5个化石层位,以及10个古脊椎动物化石的新物种。这批材料中的绝大部分化石是由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杨钟健记述的。袁复礼对我国的古脊椎动物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复礼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 脊椎动物学
下载PDF
向达与夏鼐:以敦煌考察及西北史地研究为线索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大旺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9-120,共12页
向达(1900-1966年)与夏鼐(1910-1985年)是新中国历史、考古学界的权威学者。向达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在敦煌学、中西交通史等领域有较大成就。夏鼐先生是著名考古学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是新中国考古工... 向达(1900-1966年)与夏鼐(1910-1985年)是新中国历史、考古学界的权威学者。向达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在敦煌学、中西交通史等领域有较大成就。夏鼐先生是著名考古学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是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在考古领域的研究成就突出,对敦煌学也有较大贡献。敦煌学是两位先生学术领域的交汇点,也是两位先生建立深厚学谊的重要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达 夏鼐 敦煌学 西北科学考察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