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服装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研究--以服装质量管理课程为例
1
作者 苑洁 娄琳 《高教学刊》 2024年第S02期168-172,共5页
在服装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存在课程体系西化、课程价值引导不成体系、缺乏中国元素、专业概念的抽象性等原因,导致出现难以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困境。教学团队从中国服饰历史传统文化、融入中国故事、宣扬红色文化、关联科技时政... 在服装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存在课程体系西化、课程价值引导不成体系、缺乏中国元素、专业概念的抽象性等原因,导致出现难以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困境。教学团队从中国服饰历史传统文化、融入中国故事、宣扬红色文化、关联科技时政、生态文明等切入点出发,在服装质量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政治认同、专业自信、文化自信、科学精神、生态文明和社会责任感等思政元素,探索出一套服装质量管理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为传统服装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学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服装质量管理 专业自信 生态文明 社会责任 科学精神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科学理性取向 被引量:2
2
作者 程美东 张蓝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6,共12页
现代化的本质内涵是科学理性至上的价值取向,这个取向贯穿于整个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近代以来无论是清政府主持的改革还是士大夫群体对器物、制度变革的设想,都未触及科学理性精神层面。新文化运动以后,以先进的共产党人... 现代化的本质内涵是科学理性至上的价值取向,这个取向贯穿于整个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近代以来无论是清政府主持的改革还是士大夫群体对器物、制度变革的设想,都未触及科学理性精神层面。新文化运动以后,以先进的共产党人为代表的知识群体增进了对科学理性精神的理解。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求解放的历程中,科学理性精神才得以实践并明晰。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曲折中前进,“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完整工业体系初步建立、国防科技的奠基发展,体现了对科学理性精神的切实践行。改革开放是党领导中国人民重新高举实事求是、群众观点的科学理性大旗,拓展中国现代化生机与活力的生动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秉持了党的历史上一脉相承的科学理性精神,更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其内涵,强调高质量发展、科教兴国,突出制度和人的现代化,继承并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科学理性精神 中国近现代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下载PDF
新时代科技创新中工匠精神内涵嬗变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尚文杰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9-138,共10页
随着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科技创新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工匠精神内涵也发生了嬗变。学术界对这一嬗变的实质存在不同观点,亟需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加以澄清。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为基础,分析新时代科技创新中工匠精神的嬗变动力、实质和发... 随着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科技创新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工匠精神内涵也发生了嬗变。学术界对这一嬗变的实质存在不同观点,亟需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加以澄清。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为基础,分析新时代科技创新中工匠精神的嬗变动力、实质和发展趋势,并结合工匠精神主题活动的960个数据样本,通过均值分析、趋势分析验证相关研究假设。结果显示,自2016年工匠精神重返公众视野以来,其内涵已发生科技向度的嬗变;在生产力发展和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下,工匠精神在形态上日渐技术化和思想化,内容上逐步专业化和体系化,其实践性和时代性得到增强;然而,新时代工匠精神仍然保留着传统工匠精神的普遍适用性,上述嬗变是后者在解释学意义上的完善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精神 科技创新 社会意识理论 解释学
下载PDF
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晓丹 杨宏新 +2 位作者 刘秀兰 王妍 王羚鸿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4期154-157,共4页
医学本是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学科,严谨的科学态度、精湛的医学技术、温暖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来就是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医学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并非条条框框的政治口号,而是丝丝入心的人文引导。如何将人文精神自... 医学本是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学科,严谨的科学态度、精湛的医学技术、温暖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来就是医疗服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医学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并非条条框框的政治口号,而是丝丝入心的人文引导。如何将人文精神自然地、“润物细无声”地融合到专业课学习中去,还需要专业课教师不断地探索。根据学生专业、教学目标等因素,从各个方面挖掘素材,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热点、科学精神等,并与时代发展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寻找思政要素的同时,还需探索合理、科学的课程思政效果评价方法,评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收获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细胞生物学 课程思政 价值观 社会问题 科学精神 评价方法
下载PDF
变化发展中的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 被引量:43
5
作者 陆大道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1-650,共10页
学科方向与研究领域的确定是学科发展的灵魂。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是研究领域乃至研究方向均处于变化中的学科,重新认识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与学科方向至关重要。通过梳理几十年来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发展阶段,总结了... 学科方向与研究领域的确定是学科发展的灵魂。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是研究领域乃至研究方向均处于变化中的学科,重新认识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与学科方向至关重要。通过梳理几十年来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发展阶段,总结了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对转型发展社会背景的响应,一方面要坚持学科交叉的性质,以"人-地系统"为理论方向和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另一方面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者要以新的心态、新的视野,来思考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发展理念以及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对长期以来学科涉及到的主要问题,战略性、咨询性、预测性甚至总结经验性(成果表现为发展学科理论)的工作将会逐渐增加,重要性将逐渐显现。阐述了信息化与社会空间经济组织、区域经济新格局与新型城镇化等重要研究领域的发展变化趋势,就"国际热点"与"国际前沿"、理论研究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重要问题的研究理念以提出了新设想,并提出将"人文地理学"改称为"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与经济地理学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重点领域 新理念 科学精神
下载PDF
以科学精神防范社会风险——论江泽民的科学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许斗斗 蔡光明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84-89,103,共7页
江泽民针对我国科技创新相对落后的实际,从世界历史的高度倡导科学精神,主张科技创新;只有在科技创新中才能使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提高我们防范和抵御各种社会风险的能力。科技的解放功能已经转变为关于人的自由与尊严的伦理问题... 江泽民针对我国科技创新相对落后的实际,从世界历史的高度倡导科学精神,主张科技创新;只有在科技创新中才能使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提高我们防范和抵御各种社会风险的能力。科技的解放功能已经转变为关于人的自由与尊严的伦理问题。科技创新需要有真善美的人文精神,这是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也是实现以科技创新规避社会风险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科学精神 科技创新 社会风险
下载PDF
生物技术医学与人文社会医学是医学的一枝两花 被引量:6
7
作者 何小菁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16期10-14,共5页
医学与其他学科渗透、交叉、融合,成为由生物技术医学与人文社会医学两个学科种群组成的属。它们各自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进路。科学技术与医学大量结合、显化,导致医学的非人格化和医患关系的物化,医学不均衡发展需要... 医学与其他学科渗透、交叉、融合,成为由生物技术医学与人文社会医学两个学科种群组成的属。它们各自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进路。科学技术与医学大量结合、显化,导致医学的非人格化和医患关系的物化,医学不均衡发展需要饱含医学人文精神的人文社会医学复兴。从医学本就是生物技术医学与人文社会医学的统一体的视角,分析了生物技术医学与人文社会医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的元哲学是身体哲学,但是在核心精神、学科研究进路、研究内容和学科内涵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二者是孪生弟兄,医学实践中需要同时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将科学与人文融汇,彰显医学科学的真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医学 生物技术医学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下载PDF
现代社会风险视域下科技价值观问题反思 被引量:3
8
作者 石春梅 朱平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5,共5页
现代性下,科学技术的发展逻辑与人类价值的发展逻辑发生了背离,并引发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风险和精神价值的混乱。主要表现为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化,科技内在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分离以及科技应用中目的与手段关系的错位。这些科技价值观... 现代性下,科学技术的发展逻辑与人类价值的发展逻辑发生了背离,并引发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风险和精神价值的混乱。主要表现为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分化,科技内在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分离以及科技应用中目的与手段关系的错位。这些科技价值观念的单向度发展与现代性下科技价值的反思性特征密切相关。现代社会风险情境下科技知识自身具有不确性和风险性,科技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冲突引发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风险,同时科技在实践活动的运行中也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面对现代科学发展中的"二律背反"矛盾,我们需要从传统科技伦理的价值中立态度转向一种责任伦理的确立,在科技实践活动中加以道德诉求,在现代科技理性的重构中形成进步的现代科技精神和价值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风险 科技价值观 科技理性 责任伦理 科技精神
下载PDF
科学精神内涵及社会功能浅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黄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2-15,共4页
科学精神是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 ,具体表现为求实精神、实证精神、探索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独立精神和原理精神。科学精神具有两大社会功能 :即世界观和方法论功能 ;
关键词 科学精神 科学活动 独立精神 社会功能 探索精神 怀疑精神 实证精神 精神文明建设 世界观 内涵
下载PDF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被引量:5
10
作者 龚继民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54-56,共3页
科学家必须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与科学的社会化密切相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科学家从事科研活动的原动力,也是维护科学道德的重要保证。科学精神体现了科学的人性价值,应努力实现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关键词 科学家 社会责任 科学精神 人性价值 科研活动
下载PDF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科学精神发展的历史趋势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华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9-622,共4页
科学精神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属性,不是自然科学的专利。这可以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链条得到证明。在古希腊,自然哲学研究诞生了科学精神,逻辑和理性由此产生。从文艺复兴时代起,人文社会学科研究中的现代科学精神逐渐形成。进入现... 科学精神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属性,不是自然科学的专利。这可以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链条得到证明。在古希腊,自然哲学研究诞生了科学精神,逻辑和理性由此产生。从文艺复兴时代起,人文社会学科研究中的现代科学精神逐渐形成。进入现代,在科学与人文的互动中现代科学精神成为人文社会学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史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 科学精神 必然性征
下载PDF
科学精神: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属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华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22-26,共5页
科学精神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属性。从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成人文社会科学有其逻辑的必然,内在动因是人文社会科学内部科学精神的成长。现代科学精神促成人文社会学科的科学化,使其具有越来越高的客观性和理性,在方法论上也越来越科... 科学精神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属性。从人文社会学科发展成人文社会科学有其逻辑的必然,内在动因是人文社会科学内部科学精神的成长。现代科学精神促成人文社会学科的科学化,使其具有越来越高的客观性和理性,在方法论上也越来越科学化。在科学精神的推动下,科学存在着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为“一门科学”的逻辑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精神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 科学学 必然性
下载PDF
论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之“新”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京花 张敏 《保定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36-38,共3页
以"坚韧质朴、重信尚义、宽厚包容、求实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的提出体现了新的文化自觉,具有新的时代内涵和新的文化功能。
关键词 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 科学创新 时代内涵 社会实践
下载PDF
当代河北人文精神创新发展的价值维度与社会实践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5-209,共5页
人文精神与区域文化之间在价值关系上的对接与整合研究,肇始于"方法论热"后的"文化寻根"文艺思潮,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逐渐凸显于90年代初期。当下,区域文化人文精神的审思中心,正逐渐向它价值创新的现代性与... 人文精神与区域文化之间在价值关系上的对接与整合研究,肇始于"方法论热"后的"文化寻根"文艺思潮,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逐渐凸显于90年代初期。当下,区域文化人文精神的审思中心,正逐渐向它价值创新的现代性与社会实践的可能性靠拢。这是历史文化当下化、理论探析实践化的一种自主结果。这组专题讨论,通过对人文精神源流上的梳理与辨识以及其精神质地的认定,使当代河北人文精神的价值创新在与当下社会实践的结合之中获得了某种程度的固化和显现。河北已进入到了一个齐心协力奔"小康"的新时期,当代河北人文精神的进一步建设,只能在新的社会语境中不断吸纳新的时代精神、彰显新的时代内涵;与此同时,在一系列重大实践活动中,当代河北人文精神应有的精神价值主导与驱动,也可为区域经济文化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新鲜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坚韧勇为,科学创新",或可成为当代河北人文精神当下构建的价值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河北人文精神 科学创新 时代内涵 社会实践
下载PDF
科学发展精神的六个基本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邱耕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6-180,共5页
在科学发展的背后,有一种强大而无形的力量起着支撑和推动作用,这就是科学发展的精神。科学发展的精神主要有追求普遍受益的公正信念,为子孙后代着想的责任意识,独立自主、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的创新理念以及为科学... 在科学发展的背后,有一种强大而无形的力量起着支撑和推动作用,这就是科学发展的精神。科学发展的精神主要有追求普遍受益的公正信念,为子孙后代着想的责任意识,独立自主、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与时俱进、不断进取的创新理念以及为科学发展所要求的纠错方法和智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 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纠错精神
下载PDF
朱光潜美学思想中的科学精神 被引量:1
16
作者 宛小平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46,共5页
朱光潜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产儿。他相信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始终贯穿于他美学思想发展的各个阶段。早期,他对"美是心物同一"命题的证论是建立在心理科学基础上的;中期,他的美学和语言科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后期... 朱光潜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产儿。他相信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始终贯穿于他美学思想发展的各个阶段。早期,他对"美是心物同一"命题的证论是建立在心理科学基础上的;中期,他的美学和语言科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后期,受马克思历史观的影响,朱光潜认为美学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朱光潜以科学精神为指导创立的融合中西、贯通古今的美学体系成为现代中国美学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美学 科学精神 心理学 语言学 社会科学
下载PDF
论西方现代乌托邦论者复兴乌托邦精神的若干路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永虎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20-25,90,共6页
面对现代性的"解放悖论",乌托邦理论在经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而消沉、甚至"死亡"之后,又重新引起西方现代乌托邦论者的极大兴趣。他们不仅为乌托邦思想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作广泛的论证,还从... 面对现代性的"解放悖论",乌托邦理论在经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而消沉、甚至"死亡"之后,又重新引起西方现代乌托邦论者的极大兴趣。他们不仅为乌托邦思想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作广泛的论证,还从若干路径出发,要求在这个普遍物化和异化的时代复兴乌托邦的批判和超越精神。这种理论倾向既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意识形态批判转向的理论渊源有关,同时也是现代乌托邦论者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人本主义解读的结果,但是这些寻求"类"自由、正义的乌托邦路径,在其本质上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背离,因为脱离现实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所设想出的自由只是一种抽象的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乌托邦 乌托邦精神 具体乌托邦 科学社会主义
下载PDF
在砥砺科学与人文融合中培育核心价值观——高职科技创新活动促进社会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陆广地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12-117,共6页
高校科技协会能发挥学科教学按步就班所无法起到的教育功能。通过STEAM教育、人文课程开发、创客活动、社会协作中弘扬"双创"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促进社会繁荣与稳定中参与社会治理。这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协同创新的... 高校科技协会能发挥学科教学按步就班所无法起到的教育功能。通过STEAM教育、人文课程开发、创客活动、社会协作中弘扬"双创"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促进社会繁荣与稳定中参与社会治理。这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协同创新的实践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协会活动 数学跨学科整合 双创精神 科学与人文素质融合 社会治理
下载PDF
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党员党性和行为的影响及应对 被引量:1
19
作者 史成虎 《北京青年研究》 2016年第2期98-107,共10页
青年党员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坚力量,其党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发展。随着西方社会思潮的接踵涌入和本土社会思潮共潮共涌,对青年党员的党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只有科学分析社会思潮存在的条件,发现其影响的规律,才能对症下药,构建一... 青年党员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坚力量,其党性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发展。随着西方社会思潮的接踵涌入和本土社会思潮共潮共涌,对青年党员的党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只有科学分析社会思潮存在的条件,发现其影响的规律,才能对症下药,构建一套符合青年党员心理发展特征、遵循党性教育基本规律以及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党性教育科学机制,从而实现党性教育的长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思潮 青年党员 党性教育 规律 科学机制
下载PDF
论教育基本逻辑的回归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瑞卿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2年第3期5-7,共3页
教育的基本逻辑是育人,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最基本的功能。高等教育要培养健全的人,不仅要有科学精神,而且要有人文情怀。大学不能只是向学生传输工具性的知识,而忽视健康人格的教育、高尚伦理的教育和积极生活与工作态度的教育。大学培... 教育的基本逻辑是育人,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最基本的功能。高等教育要培养健全的人,不仅要有科学精神,而且要有人文情怀。大学不能只是向学生传输工具性的知识,而忽视健康人格的教育、高尚伦理的教育和积极生活与工作态度的教育。大学培养人,除了靠大学精神这一共同基因外,还要靠各大学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大学文化,一方面要关注社会需要,另一方面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社会需要 个性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