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Climate an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on Temporal Progress of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for Soybean in Brazil
1
作者 Gustavo Castilho Beruski André Belmont Pereira +2 位作者 David Souza Jaccoud-Filho Felipe Fadel Sartori Paulo Cesar Sentelhas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6年第7期425-438,共15页
Currently the soybean crop is affected by the white mold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The disease can reduce the crop yield and quality and decrease the prices of agricultural lands. The aim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was... Currently the soybean crop is affected by the white mold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The disease can reduce the crop yield and quality and decrease the prices of agricultural lands. The aim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was to assess epidemiology of white mold on soybean crop grown at Arapoti, PR, Brazil, utilizing data related to agricultural practices and local meteorological factors.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a naturally infested area. The soybean crop was sown on October 18th, 2011.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adopted herein was a randomized block in a factorial combination with 4 row spacings (0.35, 0.45, 0.60, 0.75 m) and 4 plant populations (150, 200, 250, 300 thousand plants per hectare) and 4 replications. The temporal analysis of the epidemic was evaluated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s, such as Logistics, Monomolecular and Gompertz,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best model that described the progress of the disease as a function of local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For the incidence data it has been shown that both logistic and monomolecular models were those that were best fitted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For severity, the best model related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was the logistic one. Either for incidence or for severity, air temperature was considered to be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 most affecting the progress of the disease. The variability in the apparent infection rates of white mold on soybean was not affected by different row spacings and plant populations;therefore, suggesting that macroclimatic variations prevailed in such a fashion to mitigate the effect of cultural practices adopted in the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eorological Data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 Glycine max Row Spacing Plant Population EPIdeMIOLOGY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Genetic Structure of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 Population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and Host Plants by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Markers 被引量:9
2
作者 Jun-MingSUN WitoldIRZYKOWSKI +1 位作者 MalgorzataJEDRYCZKA Fen-XiaH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85-395,共11页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genetic structure of a population of isolates of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 from different regions and host plant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genetic structure of a population of isolates of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 from different regions and host plant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method with 20 random decamer primer pair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information on the phylogenetic taxa and breeding for resistance to sclerotinia stem rot. A minimum of three and a maximum of 15 unambiguously amplified bands were generated, furnishing a total of 170 bands ranging in size from 100 to 3 200 bp, corresponding to an average of 8.5 bands per primer pair. One hundred and four of these 170 bands (61.2%) were polymorphic, the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bands for each primer pair ranging from 0.0% to 86.7%.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isolate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RAPD analysis, were examined. The genetic similarity of all selected isolates was quite high. At the species level, the genetic diversity estimated by Nei's gene diversity (h) was 0.197 and Shannon's index of diversity (I) was 0.300. The unweighted pair-group mean analysis (UPGMA) cluster analysis showed that most isolates from the same regions were grouped in the same cluster or a close cluster. The population of isolates from Hefei (Anhui Province, China) was more uniform and relatively distant to other populations. The Canadian population collected from carrot (Daucus carota var. sativa DC.) was relatively close to the Polish population collected from oilseed rape (Brassica napus L.) plants. There wa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isolates from the same host plants. An 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 (AMOVA) revealed that the percentage of variance attributable to variation among and within populations was 50.62% and 49.38%, respectively. When accessions from China, Europe, and Canada were treated as three separate groups, the variance components among groups, among populations within groups, and within populations were ?0.96%, 51.48%, and 49.47%, respectively. Th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s among and within populations were highly significant (P < 0.001). Similarly, the coefficient of gene differentiation (Gst) in total populations calculated by population genetic analysis was 0.229 4,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genetic variation among populations was 22.94%. The gene flow (Nm) was 1.68,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gene permutation and interaction among populations was relatively hi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tic structure intraspecific variability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analysis
原文传递
水飞蓟新病害——菌核病的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3
作者 王国庆 郭晨 +7 位作者 宋培玲 皇甫九茹 皇甫海燕 霍宏丽 赵丽丽 刘彩宝 李子钦 燕孟娇 《北方农业学报》 2023年第3期50-58,共9页
【目的】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水飞蓟种植区的菌核病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明确不同化学药剂对水飞蓟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集水飞蓟菌核病病样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柯赫氏法则验证、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40%菌核净可湿性... 【目的】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水飞蓟种植区的菌核病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明确不同化学药剂对水飞蓟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集水飞蓟菌核病病样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柯赫氏法则验证、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普绿通”植物免疫增产蛋白、450 g/L咪鲜胺水乳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为供试药剂,以清水为对照(CK),分析4种药剂对水飞蓟菌核病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共分离纯化得到15株菌株,NCBI Blast比对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与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相似度>99%。4种供试药剂均有效提高了水飞蓟的产量,防治效果为32.77%~53.78%,增产率为16.31%~37.05%。喷施2999 g/hm^(2)的“普绿通”植物免疫增产蛋白对水飞蓟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53.78%),增产效果较好(增产率为16.88%);喷施450 g/L咪鲜胺水乳剂防治效果较差(防效为32.77%),增产效果最好(增产率为37.05%)。【结论】4种供试药剂对水飞蓟均安全;喷施2999 g/hm^(2)的“普绿通”植物免疫增产蛋白防治效果最好、增产率较高,可以作为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水飞蓟种植区防控水飞蓟菌核病的首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 菌核病 病原菌鉴定 核盘菌 柯赫氏法则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培养条件对枯草芽孢杆菌G8抗菌蛋白含量的影响及蛋白液对黄瓜菌核病的生防效果 被引量:13
4
作者 石怀兴 尚玉珂 +2 位作者 季静 慕卫 刘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4-249,共6页
为确定不同培养条件对枯草芽孢杆菌G8抗菌蛋白含量的影响,用硫酸铵沉淀法提取了不同pH,以及不同温度、装液量和培养时间下获得的发酵液中的抗菌粗蛋白,测定了其浓度和对黄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的抑制活性。... 为确定不同培养条件对枯草芽孢杆菌G8抗菌蛋白含量的影响,用硫酸铵沉淀法提取了不同pH,以及不同温度、装液量和培养时间下获得的发酵液中的抗菌粗蛋白,测定了其浓度和对黄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Luria Bertani培养基条件下,适宜发酵产生抗菌蛋白的pH值、温度、装液量、培养时间和摇床转速分别为7.0、37℃、75mL/250mL(250mL容器中装75mL液体)、36h和180r/min。在此优化条件下,1L发酵液经硫酸铵沉淀后的蛋白量达48.4mg。对在上述条件下获得的G8抗菌粗蛋白进行了温室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浓度为310.5μg/mL的G8对黄瓜菌核病的保护效果和防治效果分别为76.14%和69.30%;G8抗菌粗蛋白与高岭土1∶2(V∶W)制成的膏剂对田间黄瓜茎部菌核病斑的治愈率为65.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菌核病 抗菌蛋白 发酵条件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不同生育阶段黄瓜菌核病菌对几种三唑类杀菌剂的敏感性 被引量:8
5
作者 潘金菊 刘峰 +2 位作者 慕卫 陈召亮 翟茹环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25-128,共4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三唑类杀菌剂和4种其他杀菌剂抑制黄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菌丝生长的毒力,同时测定了其对菌核形成及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抑制菌丝生长的毒力最低,EC轴值...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三唑类杀菌剂和4种其他杀菌剂抑制黄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菌丝生长的毒力,同时测定了其对菌核形成及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抑制菌丝生长的毒力最低,EC轴值为65.75μg/mL;己唑醇和戊唑醇的抑制活性较高,EC50值分别为0.09和0.16μg/mL,毒力分别是甲基硫菌灵的763.7和423.4倍;其次是丙环唑、氟硅唑、腈菌唑,毒力是甲基硫菌灵的137.3-286.6倍;再次为三唑酮,毒力仅为甲基硫菌灵的20.6倍;腐霉利、菌毒清抑制菌丝生长的毒力较低,EC50值均大于10μg/mL。在EC50值浓度下,所有供试药剂对菌核形成及其数量均没有影响,但三唑类杀菌剂对菌核单重影响较大,各处理所形成的菌核单重降低率均在70%以上;而当药剂浓度在10μg/mL以下时,己唑醇等三唑类杀菌剂对菌核萌发均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类杀菌剂 黄瓜菌核病菌 菌丝生长 菌核形成 毒力
下载PDF
几种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核盘菌的抗菌活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于婷 尚玉珂 +2 位作者 石怀兴 慕卫 刘峰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9-104,共6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从染病黄瓜植株上分离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丝生长的毒力,及其对菌丝形态、生物量、菌核形成及萌发和菌体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抑制菌丝...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从染病黄瓜植株上分离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丝生长的毒力,及其对菌丝形态、生物量、菌核形成及萌发和菌体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苄基二甲基氯化铵抑制菌丝生长的毒力较高,EC50值为3.92μg/mL,与杀菌剂乙霉威毒力相当;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后,菌丝粗壮且呈念珠状;随药剂浓度的增大,菌丝生长受抑制的程度增加,菌丝生物量降低率可达90%以上;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菌核的数量与空白对照相比有所减少,但质量略有增加,而腐霉利处理菌核数量无明显变化,但质量明显减少;5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10 000μg/mL浓度下均不能完全抑制菌核萌发,而对照药剂腐霉利和嘧霉胺在200μg/mL即可完全抑制菌核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核盘菌 菌丝生长 毒力 菌核萌发 细胞膜透性
下载PDF
盾壳霉对核盘菌的拮抗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高俊明 马丽娜 +1 位作者 李欣 韩巨才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70,共5页
系统研究了菌核重寄生菌盾壳霉对核盘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盾壳霉可在核盘菌菌落上寄生,使核盘菌菌丝消解、原生质泄露,并抑制菌核的形成;而且盾壳霉提前6d接种,其分泌的抗生物质还可抑制核盘菌菌丝生长,并产生明显抑菌带。盾壳霉孢... 系统研究了菌核重寄生菌盾壳霉对核盘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盾壳霉可在核盘菌菌落上寄生,使核盘菌菌丝消解、原生质泄露,并抑制菌核的形成;而且盾壳霉提前6d接种,其分泌的抗生物质还可抑制核盘菌菌丝生长,并产生明显抑菌带。盾壳霉孢子液喷雾处理也证明:盾壳霉分生孢子即可在核盘菌子囊盘(柄)上萌发、寄生,使子囊盘(柄)萎缩枯死,而且还可以在核盘菌菌落上萌发、寄生,消解破坏菌丝体、抑制的菌核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壳霉 核盘菌 重寄生真菌 拮抗作用
下载PDF
植病生防菌盾壳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永杰 高俊明 +1 位作者 韩巨才 刘慧平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8-21,共4页
盾壳霉是世界性病原真菌核盘菌的主要拮抗真菌之一。许多研究表明盾壳霉具有控制温室和田间多种作物菌核病的潜力。目前欧洲一些国家已有盾壳霉商品制剂销售。为了加速盾壳霉产业化进程和更好地发挥其控制菌核病的作用 ,以及为了使人们... 盾壳霉是世界性病原真菌核盘菌的主要拮抗真菌之一。许多研究表明盾壳霉具有控制温室和田间多种作物菌核病的潜力。目前欧洲一些国家已有盾壳霉商品制剂销售。为了加速盾壳霉产业化进程和更好地发挥其控制菌核病的作用 ,以及为了使人们对盾壳霉的研究不断深入 ,综述了盾壳霉生态学特性、遗传改良、对核盘菌的生防机制、在菌核病防治上的应用及基因工程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盘菌 菌核病 生防菌 作物 遗传改良 生态学特性 温室 研究进展 控制菌 性病
下载PDF
蔊菜幼苗抗菌核病及抗旱和耐湿特性的鉴定 被引量:10
9
作者 涂玉琴 戴兴临 +1 位作者 涂伟凤 汤洁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3期9-15,共7页
以3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中油821’(‘Zhongyou No.821’)、‘中双9号’(‘ZhongshuangNo.9’)及‘中油杂2号’(‘Zhongyouza No.2’)为对照,采用离体叶片菌丝块接种法、人工模拟干旱和湿害胁迫处理法对蔊菜〔Rorippa ... 以3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中油821’(‘Zhongyou No.821’)、‘中双9号’(‘ZhongshuangNo.9’)及‘中油杂2号’(‘Zhongyouza No.2’)为对照,采用离体叶片菌丝块接种法、人工模拟干旱和湿害胁迫处理法对蔊菜〔Rorippa indica(L.)Hiern〕的抗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抗旱和耐湿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菌核病菌接种后,蔊菜幼苗叶片的病斑直径为1.75 cm,极显著小于3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的病斑直径(3.25~3.60 cm)。经干旱胁迫后,3个油菜品种的幼苗严重萎蔫,茎粗、根长以及地上部分、根和全株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蔊菜幼苗轻度萎蔫,仅茎粗和根鲜质量分别极显著和显著低于对照,其他生长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蔊菜幼苗各生长指标的伤害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3个油菜品种。经湿害胁迫后,蔊菜和3个油菜品种幼苗的总叶片数和绿叶数较对照明显减少、黄叶数增加,但蔊菜幼苗的黄叶数显著少于3个油菜品种;3个油菜品种幼苗的茎粗、根长以及地上部分、根和全株的鲜质量和干质量总体上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而蔊菜幼苗仅茎粗、根长和根干质量显著低于对照,其他生长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蔊菜幼苗的茎粗,根长,地上部分、根和全株的鲜质量以及根和全株的干质量的伤害指数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3个油菜品种。研究结果显示:蔊菜对菌核病的抗性及抗旱和耐湿性均强于供试的3个甘蓝型油菜品种,是十字花科(Brassiaceae)中对菌核病抗性强、抗旱耐湿的优质基因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蔊菜 抗菌核病 抗旱 耐湿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不同地区大豆菌核病病原菌分离物的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战宇航 宋巍巍 +4 位作者 范冬梅 金勋 张锦义 韩英鹏 李文滨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2-76,共5页
利用PDA培养法从黑龙江省黑河、绥化和佳木斯等3个地区大豆发病田中,共分离和纯化出135个菌核病病原菌分离物,并对菌落的形状、生长速率、菌核重量和子囊盘等形态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菌落的形状和生长速率方面,不同地区的分... 利用PDA培养法从黑龙江省黑河、绥化和佳木斯等3个地区大豆发病田中,共分离和纯化出135个菌核病病原菌分离物,并对菌落的形状、生长速率、菌核重量和子囊盘等形态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菌落的形状和生长速率方面,不同地区的分离物群体间差异极显著,同一地区内各个分离物的表现一致性较好;在菌核重量和子囊盘形态特性方面,不同病原菌分离物产生的菌核的数量、大小、重量及子囊盘形态明显不同。不同采样地点的大豆菌核病病原菌菌落的形状和生长速率存在区域专化性,即3个采样地点的菌落形状和生长速率存在明显差异,而菌核重量和子囊盘形态特性不存在区域专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菌核病 形态特征
下载PDF
利用小孢子培养技术筛选油菜抗菌核病材料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勇 刘红雨 曾正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09-113,共5页
油菜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为优质抗病育种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花粉小孢子的单细胞单倍体特性又为变异群体的丰富性创造了可靠的条件。利用病菌毒素和小孢子培养技术筛选抗病突变体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抗病育种新途径。本文综述了油菜小孢子... 油菜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为优质抗病育种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花粉小孢子的单细胞单倍体特性又为变异群体的丰富性创造了可靠的条件。利用病菌毒素和小孢子培养技术筛选抗病突变体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抗病育种新途径。本文综述了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在筛选抗病突变体中的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孢子培养 单倍体育种 油菜菌核病 抗病突变体筛选
下载PDF
青海高寒地区油菜地土壤中放线菌组成及拮抗性放线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邑尘 薛泉宏 +4 位作者 白霜 同延安 陈占全 李月梅 曹书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6-182,共7页
【目的】研究青海高寒生态区油菜地土壤中放线菌组成及其对油菜菌核病、黑斑病及软腐病的拮抗性,为克服青海油菜连作障碍提供放线菌生态依据及拮抗性生防放线菌菌株。【方法】以青海化隆县(2830 m)、门源县(2800 m)、互助县(2600 ... 【目的】研究青海高寒生态区油菜地土壤中放线菌组成及其对油菜菌核病、黑斑病及软腐病的拮抗性,为克服青海油菜连作障碍提供放线菌生态依据及拮抗性生防放线菌菌株。【方法】以青海化隆县(2830 m)、门源县(2800 m)、互助县(2600 m)及青海农业科学院(2300 m)4个海拔高度不同的代表性地区采集的4个土样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计数、皿内琼脂块法筛选拮抗放线菌及发酵滤液抑菌率测定法检测拮抗效果。【结果】①低海拔油菜田土壤中放线菌数量较多,在海拔2300 m的农科院油菜田土壤中,高氏1号培养基上分离的放线菌总数、小单孢菌数量及小单孢菌在放线菌中所占比例分别是高海拔地区(2600-2830 m)的1.5-2.7倍、3.4-6.2倍及1.4-2.5倍,而链霉菌所占比例为51.6%,在海拔较高的3个油菜田土壤中,链霉菌所占比例高达60.6%-75.0%,高海拔土壤中以腐殖酸为碳源能源的链霉菌数量约为低海拔土壤的2倍。②在91株分离自青海高寒地区油菜田土壤放线菌中,有58.2%的放线菌对油菜3种病原菌有抗菌活性;在海拔大于2 600 m的3个供试地区,随着海拔降低,对3种病原菌有拮抗性的放线菌的比例从53.8%提高到70.8%,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有抗性的放线菌的比例从21.4%降低到5.9%。③从青海高寒地区油菜田土壤中分离的53株拮抗性放线菌中,对芸苔链格孢菌、核盘菌及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有拮抗性的放线菌分别占供试放线菌的59.3%,26.4%及13.2%,拮抗芸苔链格孢菌的放线菌比例最高。④青海高寒地区油菜田土壤中放线菌数量及拮抗性放线菌比例与土壤养分之间无规律性关系。⑤对核盘菌和芸苔链格孢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放线菌所占比例分别为14.3%和12.5%,尚未筛选到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拮抗性放线菌;放线菌发酵滤液对核盘菌和芸苔链格孢菌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51.7%和69.7%。【结论】青海高寒地区油菜田土壤中放线菌总量、拮抗性放线菌比例及对不同病原菌的抗性与土壤所处海拔高度有一定关系,与土壤养分之间无规律性关系,表明青海不同海拔高度油菜种植区的土壤微生态环境对3种油菜土传病害的潜在抗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寒地区 油菜 菌核菌 放线菌生态 拮抗性放线菌
下载PDF
3种木质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对构树降解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卢庆华 卢俊 +1 位作者 季祥 蔡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1085-21087,共3页
[目的]筛选高效降解木质素的菌种。[方法]通过马铃薯琼脂平板培养、马铃薯液体摇瓶培养和变色反应,对采自吉文山枯木中的木质素降解菌进行了筛选,并对其降解构树的卡伯值和纤维素进行了测定。[结果]共筛选出3种对木质素降解能力较强的菌... [目的]筛选高效降解木质素的菌种。[方法]通过马铃薯琼脂平板培养、马铃薯液体摇瓶培养和变色反应,对采自吉文山枯木中的木质素降解菌进行了筛选,并对其降解构树的卡伯值和纤维素进行了测定。[结果]共筛选出3种对木质素降解能力较强的菌种,分别为JWS-1、JWS-2和向日葵菌核病菌。[结论]为进一步研究生物制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向日葵菌核病菌 变色反应 构树 卡伯值
下载PDF
油菜菌核病化学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真 贺飞英 朱福兴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0年第3期1-2,共2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室内分别用8种常见杀菌剂对油菜菌核病菌进行毒力测定。结果发现,咪鲜胺对油菜菌核病的抑制效果最强,其EC50值仅为0.0218mg/L,然后依次为异菌脲、多菌灵、菌核净、腐霉利、三唑酮和福美双,抑菌效果最差的是乙霉威,...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室内分别用8种常见杀菌剂对油菜菌核病菌进行毒力测定。结果发现,咪鲜胺对油菜菌核病的抑制效果最强,其EC50值仅为0.0218mg/L,然后依次为异菌脲、多菌灵、菌核净、腐霉利、三唑酮和福美双,抑菌效果最差的是乙霉威,其EC50值高达13.1401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 化学防治 毒力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材料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范春丽 王颖 +1 位作者 陶澜 殷家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2-44,共3页
为了创造新的抗菌核病油菜种质材料,以品质优良、再生频率较高的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系SH21,K81和甘蓝型黑籽品系P98的种子、预培养的下胚轴为诱变材料进行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处理,以草酸为筛选剂,筛选抗(耐)菌核病材料,结果表明,草酸筛... 为了创造新的抗菌核病油菜种质材料,以品质优良、再生频率较高的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系SH21,K81和甘蓝型黑籽品系P98的种子、预培养的下胚轴为诱变材料进行不同剂量的γ射线照射处理,以草酸为筛选剂,筛选抗(耐)菌核病材料,结果表明,草酸筛选浓度为700 mg/L,效果较好;3个品系通过草酸筛选,获得14株耐草酸植株,经过菌核病菌丝接种鉴定与筛选,筛选出7株抗性较高的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诱变 菌核病 草酸 筛选
下载PDF
九种除草剂对蔬菜菌核病菌的毒力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建强 侯颖 +4 位作者 刘改 陈蕊 张凯 鞠丰泽 王振隆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23-1825,共3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9种除草剂对蔬菜菌核病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9种除草剂对菌核病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加大,但对菌核病菌的毒力不同。丁草胺对菌核...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9种除草剂对蔬菜菌核病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9种除草剂对菌核病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加大,但对菌核病菌的毒力不同。丁草胺对菌核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为12.69μg/mL,氨磺乐灵毒力最差,EC50为184.98μg/mL。毒力从大到小依次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氟乐灵、精恶唑禾草灵、乙草胺、地乐胺、精喹禾灵、氰氟草酯、氨磺乐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菌核病菌[核盘菌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 )de bary] 除草剂 非靶标效应 毒力测定
下载PDF
盾壳霉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酶动力学性质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新凤 高俊明 +2 位作者 马丽娜 李欣 王建明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10期3-5,共3页
盾壳霉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酶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的酶促反应,在本试验计量范围内,其反应速度与酶量和底物浓度均呈正相关,但两种酶促反应适宜的温度和pH值有较大差。几丁质酶降解几丁质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值... 盾壳霉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酶动力学性质研究表明: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的酶促反应,在本试验计量范围内,其反应速度与酶量和底物浓度均呈正相关,但两种酶促反应适宜的温度和pH值有较大差。几丁质酶降解几丁质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8.0,葡聚糖酶降解葡聚糖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值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壳霉 核盘菌 几丁质酶 葡聚糖酶 动力学性质
下载PDF
利用向日葵野生种创建耐菌核病群体和自交系选育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伟 牛庆杰 +2 位作者 阎喜东 孙敏 于学鹏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2年第5期27-29,共3页
以向日葵优良群体为母本 ,具有耐菌核病基因的向日葵野生种为父本进行杂交 ,利用幼胚培养技术对远缘杂交后代进行“胚拯救” ,从而获得具有耐菌核病 (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基因的 10个特性群体。在这些群体中 ,葵盘菌丝体接种感... 以向日葵优良群体为母本 ,具有耐菌核病基因的向日葵野生种为父本进行杂交 ,利用幼胚培养技术对远缘杂交后代进行“胚拯救” ,从而获得具有耐菌核病 (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基因的 10个特性群体。在这些群体中 ,葵盘菌丝体接种感病点直径平均值 (cm )比对照减少6 9 5 6 % ,根部菌核接种发病株率比对照减少 92 95 %。在耐菌核病群体中 ,运用轮回选择结合抗菌核病鉴定 ,选育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野生种 耐菌核病群体 自交系 选育
下载PDF
植病生防菌小盾壳霉的两种商品制剂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姝 韩巨才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46-847,856,共3页
小盾壳霉是一种重要的菌核病生防菌。在欧洲市场上已有两种小盾壳霉活性孢子制剂问世。KONI由匈牙利Bioved公司生产,注册用于防治温室和塑料大棚的菌核病,并成功防治了万寿菊、矮牵牛花、红辣椒、莴苣和黄瓜的菌核病,对菌核的破坏效... 小盾壳霉是一种重要的菌核病生防菌。在欧洲市场上已有两种小盾壳霉活性孢子制剂问世。KONI由匈牙利Bioved公司生产,注册用于防治温室和塑料大棚的菌核病,并成功防治了万寿菊、矮牵牛花、红辣椒、莴苣和黄瓜的菌核病,对菌核的破坏效果可达95%~98%。Contans由德国PROPHYTA Biologischer Pflanzenschutz GmbH公司生产,至今已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登记,注册用于几乎所有受菌核病影响的作物,在油菜、大豆、莴苣、非洲菊和菊花等作物菌核病的防治中显示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盾壳霉 核盘菌 生物制剂 KONI Contans
下载PDF
山东省保护地土壤黄瓜菌核病拮抗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金菊 慕卫 +1 位作者 翟茹环 刘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749-1753,共5页
利用点接法从山东省9个地市的保护地黄瓜菌核病病株根际土壤中初步筛选到21株拮抗细菌,其分布率与田间发病率呈正相关,经平板对峙培养复筛出4株对黄瓜菌核病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的细菌。该4个菌株均具有明显的抑菌宽带,其中菌株BSH-4对... 利用点接法从山东省9个地市的保护地黄瓜菌核病病株根际土壤中初步筛选到21株拮抗细菌,其分布率与田间发病率呈正相关,经平板对峙培养复筛出4株对黄瓜菌核病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的细菌。该4个菌株均具有明显的抑菌宽带,其中菌株BSH-4对黄瓜菌核病菌的抑制率最高为91.1%,抑菌带宽度为18.5mm;4个菌株对黄瓜猝倒病菌、蔓枯病菌、枯萎病菌和立枯病菌,番茄早疫病菌、辣椒疫病病菌、茄子绵疫病菌等7种常见蔬菜土传病害的致病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根据菌株的菌体形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特性等指标,初步确定4菌株中1株为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1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株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 黄瓜菌核病菌 拮抗细菌 分离 筛选 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