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the Substitution of Sand by Rubber of Waste Tire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ydraulic Concrete and Exposure to Gamma Radiation
1
作者 Jesús M. Colín de la Cruz Carmen Gabriela Guzmán +5 位作者 Fermín Castillo Mejía Benjamin Leal Acevedo Osvaldo Flores Cedillo Isabel Gamboa de Buen Arturo Molina Ocampo Horacio Martínez Valencia 《Journal of Minerals and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and Engineering》 2021年第3期245-256,共12页
For a long time and until now, rubber is the most used material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ires for motor vehicles. Unfortunately, once the tire meets its life cycle, the remaining rubber cannot be recycled, so the tires... For a long time and until now, rubber is the most used material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ires for motor vehicles. Unfortunately, once the tire meets its life cycle, the remaining rubber cannot be recycled, so the tires are discarded in collection centers and often in clandestine dumps. This represents a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 because, in one case, these waste tires become breeding grounds for insects and wildlife that is harmful to humans. In the second case, the tires are burned, releasing highly damaging gases into the atmosphere. On the other hand, concrete is worldwide the construction material par excellence. It is basically composed of cement, gravel and sand. Mixing these three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proportions, their mechanical strength in compression can be increased. However, due to its fragile nature, concrete, once a crack is formed, it rapidly advances by fragmenting the material and producing its rapid collapse. In the present work, in order contribute to the care of the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o modify the fracture mode of the concrete, rubber particles obtained from waste tires were used as sand substitute in hydraulic concrete. In addition, rubber modified samples concrete were lately exposed to 70 kGy of gamma radiation 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is radiation on the mechanical deformation of concrete. The results showed a decrease i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ncrete with rubber particles with respect to the traditional concrete itself. However, such decreases were offset by the fact that samples with rubber addition do not collapses as fast as the free rubber samples. The acquired data pave the way for research with great benefits, such as the use of recycled tires in concrete for its fracture mode modification in a beneficial way, as well as a possible decrease in the cost of concre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aulic Concrete scrap tire rubber STRENGTH Gamma Radiat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橡胶–砂颗粒混合物强度特性及微观机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涛 蔡国军 +2 位作者 刘松玉 段伟宏 王鹏程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82-1088,共7页
为揭示橡胶–砂颗粒混合物强度特性变化规律和微观结构特征,通过室内直剪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研究橡胶掺量、竖向应力和养护龄期等对颗粒混合物抗剪强度、内摩擦角、应力–应变关系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同时定性评价... 为揭示橡胶–砂颗粒混合物强度特性变化规律和微观结构特征,通过室内直剪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研究橡胶掺量、竖向应力和养护龄期等对颗粒混合物抗剪强度、内摩擦角、应力–应变关系和抗压强度的影响,同时定性评价颗粒混合物微观结构的变化,探讨橡胶–砂颗粒混合物相互作用的微观机制。结果表明:橡胶–砂颗粒混合物密度随橡胶掺量增加而线性减小;橡胶颗粒的添加会降低颗粒混合物的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内摩擦角与橡胶掺量呈线性减小关系;橡胶–砂颗粒混合物的应力–应变特征随橡胶掺量增加表现出由"脆性"向"韧性"转变的趋势;低橡胶掺量的颗粒混合物受荷介质主要是砂颗粒组成的受力链,橡胶颗粒可有效阻止砂颗粒的滑移和倾覆,高橡胶掺量的颗粒混合物主要依靠橡胶颗粒的大变形承担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轮胎 橡胶颗粒 强度 应力-应变特征 微观机制
下载PDF
单轴压力下RST轻质土变形特性及其细观机理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辛凌 沈扬 +1 位作者 刘汉龙 何稼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0-164,共5页
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细观试验,研究了废弃轮胎橡胶颗粒轻质混合土(RST轻质土)在单轴压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及其细观成因,得到了应力-应变曲线与材料配合比的关系以及有代表性的细观图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RST轻质土的应力... 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细观试验,研究了废弃轮胎橡胶颗粒轻质混合土(RST轻质土)在单轴压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及其细观成因,得到了应力-应变曲线与材料配合比的关系以及有代表性的细观图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RST轻质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为软化型,可以被概括为压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软化4个特征阶段.细观试验结果表明:在处于加载初期的压密阶段,最先发生变化的是试样内部的孔洞,这些孔洞在外荷的作用下有闭合的趋势,但不会完全消失;由外荷造成的裂缝的出现标志着塑性变形阶段的开始,外荷引发的裂缝最初会从试样内部原有的孔洞以及橡胶颗粒和水泥土的结合面上开展.试验结果还表明,土体的宏观现象是其细观结构变化的体现,废弃轮胎橡胶颗粒轻质混合土的细观孔隙裂缝发展情况可以解释其宏观应力-应变曲线的形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混合土 废弃轮胎 橡胶颗粒 细观试验 变形特性
下载PDF
废轮胎颗粒与黄土混合物压实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朝晖 张虎元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715-3720,3726,共7页
选择废轮胎颗粒以0~50%的掺量与黄土混合,研究了混合土的压实特性,并采用专门设计的环刀击实设备,对环刀击实和标准击实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掺量小于20%时混合土的压实特性类似黄土,掺量大于40%时的压实特性类似无黏性土;不... 选择废轮胎颗粒以0~50%的掺量与黄土混合,研究了混合土的压实特性,并采用专门设计的环刀击实设备,对环刀击实和标准击实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掺量小于20%时混合土的压实特性类似黄土,掺量大于40%时的压实特性类似无黏性土;不同掺量的混合土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率存在幂函数关系,击实能对10%~30%掺量的混合物有效最大干密度影响较小;不同击实能下掺量与最优含水率存在函数关系;混合土存在最佳压实掺量,轻、重型击实能下分别为30%和40%左右。根据室内试验结果,给出了不同掺量混合土击实指标建议值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轮胎 废轮胎颗粒 压实性能 黄土
下载PDF
废弃轮胎橡胶颗粒轻质混合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7
5
作者 辛凌 刘汉龙 +1 位作者 沈扬 何稼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8-433,共6页
废弃轮胎橡胶颗粒轻质混合土(RST轻质土)是一种由原料土、废弃轮胎橡胶颗粒、水泥和水混合而成的新型轻质填筑材料。它不仅可以减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具有轻质高强的优点,可以改善填土的工程性质。为了研究其抗剪强度特性,对不同配... 废弃轮胎橡胶颗粒轻质混合土(RST轻质土)是一种由原料土、废弃轮胎橡胶颗粒、水泥和水混合而成的新型轻质填筑材料。它不仅可以减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具有轻质高强的优点,可以改善填土的工程性质。为了研究其抗剪强度特性,对不同配合比的废弃轮胎橡胶颗粒轻质混合土,进行常规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得出了固结不排水剪破坏形态及应力应变曲线、孔压应变曲线形态。结果表明随着橡胶颗粒含量的增加,RST轻质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从软化型向硬化型过渡。试验还得出了材料配比对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下RST轻质土的抗剪强度、抗剪强度指标及孔隙水压力系数的影响规律,并从强度机理和土体骨架结构的角度分别解释了材料配比影响抗剪强度指标和孔隙水压力系数的原因,结果表明RST轻质土的强度可以用灰土比进行线性拟合。研究成果可作为进一步研究这种新材料本构关系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混合土 废弃轮胎 水泥土 橡胶颗粒 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下载PDF
废弃轮胎橡胶颗粒轻质混合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被引量:21
6
作者 辛凌 刘汉龙 +1 位作者 沈扬 何稼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3,共5页
为了研究以废弃轮胎橡胶颗粒作为轻质材料的拌合轻质混合土的配比和强度的关系,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分析了橡胶颗粒含量、水泥含量、含水量和养护龄期对该混合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以及橡胶颗粒含量、水泥含量对其应力—应变曲线形态... 为了研究以废弃轮胎橡胶颗粒作为轻质材料的拌合轻质混合土的配比和强度的关系,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分析了橡胶颗粒含量、水泥含量、含水量和养护龄期对该混合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以及橡胶颗粒含量、水泥含量对其应力—应变曲线形态的影响。得到了试样强度和变形随混合土配合比变化的规律。试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这种混合土的配合比,可以调节混合土的强度和和易性,使其满足工程应用的需要,为下一步研究这种新型材料的本构关系和轻量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混合土 废弃轮胎 水泥土 橡胶颗粒 无侧限抗压强度
下载PDF
废旧轮胎橡胶颗粒与黏土混合土的剪切特性 被引量:8
7
作者 李珊珊 李大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9-105,共7页
采用Shear Trac-II型直剪仪,对废旧轮胎橡胶颗粒与黏土混合土的剪切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橡胶颗粒掺量、粒径对黏土混合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建立了抗剪强度指标与橡胶颗粒掺量及粒径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轻型压实法分析了混合土的压实指标... 采用Shear Trac-II型直剪仪,对废旧轮胎橡胶颗粒与黏土混合土的剪切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橡胶颗粒掺量、粒径对黏土混合土抗剪强度的影响,建立了抗剪强度指标与橡胶颗粒掺量及粒径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轻型压实法分析了混合土的压实指标。结果表明:混合土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率均随橡胶颗粒掺量增加逐渐减小,当掺量高于15%后,其减小趋势明显减弱。当橡胶颗粒掺量为40%时,混合土的抗剪强度最高,其抗剪强度较黏土提高了20%~40%。橡胶颗粒掺量低于20%时,增大橡胶颗粒粒径可使混合土的抗剪强度显著提高。混合土的黏聚力随掺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内摩擦角则逐渐增大。在剪切过程中,试样表现出先剪缩后剪胀的特性,且在低压力、掺入大粒径橡胶颗粒时,其剪胀特性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轮胎橡胶颗粒 黏土 混合土 橡胶颗粒掺量 压实特性 抗剪强度
下载PDF
老化-荷载作用下叠层轮胎隔震垫时变力学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广泰 吴锐 +1 位作者 李雪藩 阿迪力·赛买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80-1185,1193,共7页
为研究建筑结构设计基准期(50年)内叠层轮胎隔震垫(scrap tire rubber pads,STRP)竖向力学性能的时变规律,对61组7层STRP支座施加5 MPa竖向荷载并分别进行老化31,62,93,124和154 h的荷载耦合老化试验及普通老化试验.结合荷载耦合老化后... 为研究建筑结构设计基准期(50年)内叠层轮胎隔震垫(scrap tire rubber pads,STRP)竖向力学性能的时变规律,对61组7层STRP支座施加5 MPa竖向荷载并分别进行老化31,62,93,124和154 h的荷载耦合老化试验及普通老化试验.结合荷载耦合老化后轮胎的微观扫描电镜分析(SEM)及STRP的竖向力学性能试验,研究STRP在不同老化时间下的破坏特性、竖向承载力衰减,以及竖向刚度和竖向变形性能的退化规律.研究表明:在荷载耦合老化作用下STRP表面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裂缝扩展且局部轮胎内部炭黑外移析出,STRP竖向刚度逐渐增大,竖向变形性能变差,但极限承载力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 叠层废轮胎橡胶垫 老化-荷载耦合 力学性能 时变规律
下载PDF
热氧老化作用下废旧叠层轮胎隔震垫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广泰 陆东亮 +2 位作者 魏飞来 张晓旭 曹银龙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22,共7页
为研究废旧叠层轮胎隔震垫(STP)的老化性能,选取180mm×180mm×69mm的6层STP,利用老化试验箱在100℃下对试件分别进行77、154、231、308h的热空气加速老化试验,通过对比STP老化前后的竖向极限强度、竖向压缩刚度、水平刚度和水... 为研究废旧叠层轮胎隔震垫(STP)的老化性能,选取180mm×180mm×69mm的6层STP,利用老化试验箱在100℃下对试件分别进行77、154、231、308h的热空气加速老化试验,通过对比STP老化前后的竖向极限强度、竖向压缩刚度、水平刚度和水平耗能能力,分析了其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建筑结构使用期限内,STP的力学性能稳定,具有可靠的隔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叠层轮胎隔震垫 热氧老化 力学性能 时变规律
下载PDF
老化-荷载耦合下叠层轮胎隔震垫的竖向力学性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广泰 陆东亮 +2 位作者 章金鹏 张路杨 易宝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140-3146,共7页
为研究叠层轮胎隔震支座(Scrap tire rubber pads,STP)在老化与不同荷载耦合下的轴压性能,选取180 mm×180 mm×69 mm的6层STP,利用老化试验箱和加载模具在100℃恒温及4 MPa、5 MPa、6 MPa作用下分别对试件进行77 h、154 h、23... 为研究叠层轮胎隔震支座(Scrap tire rubber pads,STP)在老化与不同荷载耦合下的轴压性能,选取180 mm×180 mm×69 mm的6层STP,利用老化试验箱和加载模具在100℃恒温及4 MPa、5 MPa、6 MPa作用下分别对试件进行77 h、154 h、231 h、308 h加速老化试验,对比试验前后加载模具力、试件外观、竖向极限压应力、竖向刚度和竖向变形性能的变化,得到它们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同时,在考虑老化前后STP竖向力学性能稳定性的基础上,建议选取5 MPa为最佳设计压应力。最后提出了STP的轴压破坏准则,修正了适用于叠层轮胎隔震垫的竖向变形性能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轮胎隔震垫 老化-荷载耦合 竖向力学性能 轴压破坏准则
下载PDF
热氧老化作用下叠层轮胎隔震垫力学性能时变规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广泰 章金鹏 +2 位作者 陆东亮 王明阳 张文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6182-16188,共7页
为研究叠层轮胎隔震垫(STP)在不同老化时间下的力学性能,选取180 mm×180 mm的六层STP为试验对象,在100℃恒温条件下,对STP试件分别进行113 h、223 h、336 h、449 h加速老化试验。对老化后的STP进行压缩特性、剪切特性、剪应变相关... 为研究叠层轮胎隔震垫(STP)在不同老化时间下的力学性能,选取180 mm×180 mm的六层STP为试验对象,在100℃恒温条件下,对STP试件分别进行113 h、223 h、336 h、449 h加速老化试验。对老化后的STP进行压缩特性、剪切特性、剪应变相关性等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STP的抗压弹性模量、竖向刚度、屈服后刚度、屈服力及水平等效刚度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规律。提出适用于STP且可缩短试验时长的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方法,基于改进试验方法所得结果,对比分析老化试验前后STP的抗压弹性模量并通过竖向刚度计算理论对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适用于STP的抗压弹性模量试验方法节约时间且结果准确,STP经老化223 h(室温下使用50 a)时抗压弹性模量与竖向刚度均达到最大,223 h后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随后基本持平。同时采用阿累尼乌斯方程拟合了不同老化时间下STP压缩性能指标的时变规律公式。剪应变在25%~100%范围内时,不同老化时长下STP的水平等效刚度、屈服后刚度均随着剪应变的增大而减小。其屈服力随剪应变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轮胎隔震垫(STP) 力学性能 老化 时变规律
下载PDF
再生橡胶粉陶粒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文仲 李广军 肖永 《低温建筑技术》 2016年第12期3-5,共3页
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加废弃轮胎橡胶粉、陶粒,并调整水泥用量,来试验测定再生橡胶陶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劈裂强度、比强度三项力学性能。得出废弃轮胎橡胶粉对试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比强度影响较大;水泥用量对抗劈裂强度影响最大,其次... 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加废弃轮胎橡胶粉、陶粒,并调整水泥用量,来试验测定再生橡胶陶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劈裂强度、比强度三项力学性能。得出废弃轮胎橡胶粉对试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比强度影响较大;水泥用量对抗劈裂强度影响最大,其次是废弃橡胶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轮胎橡胶粉 陶粒 力学性能
下载PDF
RST轻质砂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13
作者 史萍 李大勇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1-5,共5页
为了研究RST轻质砂抗剪强度特性,对不同配合比的RST轻质砂进行常规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得到在不同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研究发现,初始相对密实度越大,软化现象越明显;橡胶颗粒掺量的影响随应力水平的不同而变化,而且抗剪强度指标... 为了研究RST轻质砂抗剪强度特性,对不同配合比的RST轻质砂进行常规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得到在不同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研究发现,初始相对密实度越大,软化现象越明显;橡胶颗粒掺量的影响随应力水平的不同而变化,而且抗剪强度指标随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加呈现明显减小的趋势;粒径不同时,RST轻质砂的峰值应力存在差异性,掺加的橡胶颗粒最佳粒径为不大于0.5mm;固结围压对峰值应力比和残余应力比的影响较大.研究成果可作为进一步研究这种新材料本构关系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T轻质砂 废旧轮胎 细砂 橡胶颗粒 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下载PDF
TOR改性废旧小轿车轮胎橡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晓亮 陈华鑫 +4 位作者 张奔 丁建鑫 杨建波 路再红 况栋梁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41-2247,共7页
通过改变橡胶粉掺量(15%~25%),以及掺加维他连接剂对小轿车轮胎胶粉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弹性恢复以及老化后的指标进行试验研究,并分析了胶粉掺量和TOR的掺入对橡胶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小轿车轮胎胶粉对AC-13及ARAC... 通过改变橡胶粉掺量(15%~25%),以及掺加维他连接剂对小轿车轮胎胶粉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弹性恢复以及老化后的指标进行试验研究,并分析了胶粉掺量和TOR的掺入对橡胶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小轿车轮胎胶粉对AC-13及ARAC-13两种级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小轿车轮胎胶粉在沥青中的溶胀和降解行为分析,得出小轿车轮胎胶粉对沥青的改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废旧小轿车轮胎胶粉能够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和弹性恢复能力,但是其与沥青的溶胀不够充分,TOR能够有效改善小轿车轮胎胶粉与沥青的溶胀效果和稳定性,当胶粉掺量为22.5%时改性效果最佳。TOR改性废旧小轿车轮胎橡胶沥青能够明显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且ARAC-13级配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明显优于AC-13级配的混合料。小轿车轮胎胶粉在沥青中既有溶胀过程,又存在降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小轿车轮胎 橡胶沥青 路用性能 改性机理
下载PDF
叠层轮胎隔震垫轴压状态下的破坏准则 被引量:6
15
作者 陆东亮 张广泰 +2 位作者 魏飞来 才增霞 张梦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0-75,109,共7页
为进一步明晰叠层轮胎隔震垫(STP)在纯压状态下的破坏行为,提出了更为精确的轴压破坏准则。选取180 mm×180 mm的方形6层STP,对其进行竖向极限性能试验,分析其在二次加载后的承载力变化、外观破坏及钢丝网分布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 为进一步明晰叠层轮胎隔震垫(STP)在纯压状态下的破坏行为,提出了更为精确的轴压破坏准则。选取180 mm×180 mm的方形6层STP,对其进行竖向极限性能试验,分析其在二次加载后的承载力变化、外观破坏及钢丝网分布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STP受压时钢丝网断裂情况与其承载力变化关系密切,二次加载时,STP荷载-位移曲线出现拐点的主要原因是钢丝网达到极限拉应力而局部断裂。在结合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破坏准则的基础上,建议将STP内部钢丝网断裂情况作为其轴压破坏失效的判定指标。同时,为了保证设计及使用安全,选取钢丝网断裂时荷载-位移曲线的最小荷载作为STP的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轮胎隔震垫 钢丝网 极限承载力 破坏准则
下载PDF
废旧轮胎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岳红亚 毕玉峰 +5 位作者 徐润 张常勇 丁婷婷 李怀峰 刘晓威 宋修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72-82,共11页
近几年废旧轮胎的产生量和堆存量持续攀升,大量堆积的轮胎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而且会引发环境污染等问题,废旧轮胎产生的“黑色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废旧轮胎具有轻质、高强、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且具备协同利用其他固废的技术优势,被... 近几年废旧轮胎的产生量和堆存量持续攀升,大量堆积的轮胎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而且会引发环境污染等问题,废旧轮胎产生的“黑色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废旧轮胎具有轻质、高强、耐高温、耐腐蚀等性能,且具备协同利用其他固废的技术优势,被认为是可用于道路工程建设的理想材料。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概述了废旧轮胎的结构组成、力学性能和蠕变特性,介绍了废旧轮胎在路面、路基和地基加固处治工程中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各项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工作机理和路用性能,最后对废旧轮胎在道路工程中的综合利用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和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轮胎 道路工程 橡胶改性沥青 挡土墙 加筋土 地基加固
下载PDF
催化剂对废轮胎热解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柳培文 徐小刚 吴玥 《环境卫生工程》 2020年第6期66-70,共5页
以废轮胎胶粉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重法分析其热解过程及升温速率对热解特性的影响,利用固定床反应器探究其温度和催化剂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热解温度为304~497℃时,热解过程反应剧烈,且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热解曲线向... 以废轮胎胶粉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重法分析其热解过程及升温速率对热解特性的影响,利用固定床反应器探究其温度和催化剂对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热解温度为304~497℃时,热解过程反应剧烈,且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热解曲线向高温区偏移,并伴随热滞后现象;当温度达到550℃时,基本完全热解,根据反应条件,当热解温度为550℃、添加15%Fe2O3时,热解气产率最大,为19.4%;当热解温度为550℃、添加10%Na OH时,热解油产率最大,为48.5%;当热解温度为550℃、添加10%Ca Cl2时,热解炭产率最大,为51.4%。此外,催化剂的加入可有效促进小分子气体生成,降低H2S含量,Ca O的脱硫效果最好,Na OH能够明显提高气体中H2和CH4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轮胎 胶粉 热解 催化剂
下载PDF
以废轮胎橡胶拌制沥青混凝土之台湾经验 被引量:17
18
作者 邱垂德 潘昌林 《上海公路》 2005年第1期41-49,共9页
本文介绍以废轮胎橡胶拌制沥青混凝土之美国文献,并详细说明台湾地区推动应用废轮胎橡胶沥青铺 筑路面之过程,材料与配比设计之特征,自制拌合设备与施工情形,及试铺路面四年的成效。由这些台湾经验可验 证将废轮胎用回公路铺面上,不仅... 本文介绍以废轮胎橡胶拌制沥青混凝土之美国文献,并详细说明台湾地区推动应用废轮胎橡胶沥青铺 筑路面之过程,材料与配比设计之特征,自制拌合设备与施工情形,及试铺路面四年的成效。由这些台湾经验可验 证将废轮胎用回公路铺面上,不仅可使废轮胎进入沥青路面的再利用循环而免除此部份的环境问题,更可能因废 轮胎橡胶的加入而改善沥青路面的品质,达到环保与工程双赢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轮胎橡胶 沥青混凝土 经验 拌制 沥青路面 橡胶沥青 台湾地区 配比设计 拌合设备 环境问题 再利用 铺筑 铺面 公路
下载PDF
废胎胶粉改性沥青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振龙 张文武 张鸣功 《石油沥青》 2010年第4期42-48,共7页
采用斜交胎和子午胎两种废胎胶粉对基质沥青(中海70号沥青和SK70号沥青)进行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胶粉掺量为20%,搅拌温度为180℃,废胎胶粉为斜交胎时,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弹性恢复性能较基质沥青有明显提高;胶粉粒径... 采用斜交胎和子午胎两种废胎胶粉对基质沥青(中海70号沥青和SK70号沥青)进行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胶粉掺量为20%,搅拌温度为180℃,废胎胶粉为斜交胎时,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弹性恢复性能较基质沥青有明显提高;胶粉粒径可根据技术经济性选择合适的粒径等级;斜交胎胶粉的改性沥青性能明显好于子午胎胶粉;从高温性能、感温性能及弹性性能指标来看,中海70号改性效果比SK70号沥青差,但其低温指标略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废胎胶粉 废胎胶粉改性沥青 性能影响因素
下载PDF
废轮胎骨料对粉土基可控性低强度材料抗冻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施娇婕 李朝晖 +1 位作者 李鑫 张立娟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9期86-91,共6页
粉土基可控性低强度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公路三背回填和狭窄空间回填,无需振捣,具有施工快速节约人工成本的特点。以废轮胎派生骨料橡胶颗粒(<5 mm)替代部分粉土作流动性回填材料的细骨料,研究了废轮胎颗粒掺量对粉土基可控性低强度回... 粉土基可控性低强度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公路三背回填和狭窄空间回填,无需振捣,具有施工快速节约人工成本的特点。以废轮胎派生骨料橡胶颗粒(<5 mm)替代部分粉土作流动性回填材料的细骨料,研究了废轮胎颗粒掺量对粉土基可控性低强度回填材料抗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废轮胎颗粒掺量增加,混合物强度损失率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掺加适量废轮胎橡胶颗粒可以显著提高粉土基可控性低强度回填材料的抗冻性,降低材料的强度损失率,抑制裂缝的产生与扩张。但当掺量过大时(>80%),强度损失率增大,试件表面严重剥蚀,不利于材料的耐久性。试验发现存在有利于抗冻性能的最佳掺量,当水泥含量较低时该掺量为40%,水泥含量较高时该掺量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橡胶轮胎 可控性低强度材料 抗冻性 粉土 冻土地区回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