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缝隙衔接护理联合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沈连华 仲艳华 王琳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3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无缝隙衔接护理联合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60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21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130例采取常规护理及急救模式的心肌梗死患者做为对照组,将2022年5... 目的:探讨无缝隙衔接护理联合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60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21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130例采取常规护理及急救模式的心肌梗死患者做为对照组,将2022年5月-10月收治的130例采取无缝隙衔接护理联合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的AMI患者做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救治时间,干预前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及心功能指标变化,并对比风险事件、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总时间、会诊到确诊、分诊到会诊、接诊到分诊以及出诊反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TnI、CK-MB、CK、BN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风险事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衔接护理联合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可缩短AMI患者的救治时间,改善心肌酶谱水平及心功能,降低风险事件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衔接护理 医护一体化急救模式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功能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刘翔 邹立成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20期251-254,共4页
目的:分析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前急救中心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023年1月至2022年6月为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 目的:分析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前急救中心于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023年1月至2022年6月为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为观察组(60例,实施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Braden评分、GC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均明显高于干预前,而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重症监护室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应用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干预效果,明显降低压疮风险,减轻意识障碍严重程度,预防不良事件发生,促进快速恢复,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衔接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 重症监护室 应用
下载PDF
严重交通创伤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被引量:21
3
作者 吴春香 林宝丽 +2 位作者 林腾珠 郁毅刚 夏挺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8年第9期869-871,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交通创伤急救护理模式,以提高急救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某院收治的严重交通创伤患者151例,根据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73)与实验组(n=78)。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实验组依托... 目的探讨严重交通创伤急救护理模式,以提高急救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某院收治的严重交通创伤患者151例,根据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73)与实验组(n=78)。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实验组依托区域交通伤平台,应用信息化技术,采取合理组织、急救流程再造、强化急救技能等措施,对比两组急救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加强信息交流、急救技能培训和急救流程再造,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严重创伤 交通伤 无缝衔接 信息化
下载PDF
应用SimMan综合系统模型进行急救护理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4
4
作者 刘颖青 孙卫楠 霍然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6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SimMan综合系统模型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急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市某医科大学附属临床医院高职护理专业2010级(对照组33人)和2011级(干预组32人)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示教与反示教的教... 目的:探讨应用SimMan综合系统模型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急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北京市某医科大学附属临床医院高职护理专业2010级(对照组33人)和2011级(干预组32人)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示教与反示教的教学方法;干预组采用SimMan综合系统模型的情景模拟教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法评价干预效果。结果:①干预组的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半结构访谈结果发现,应用SimMan综合系统模型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参与实践课程的主动性并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自信心以及工作能力。结论:应用SimMan综合系统模型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急救能力,为学生从理论课堂向临床实践过渡提供了桥梁,从而提高了急救护理实践教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Man综合系统模型 情景模拟教学法 急救护理实践教学
下载PDF
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1
5
作者 赵春丽 李悦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救中心抢救的疑是急性脑梗塞患者130例,入院后均经CT或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抢救的急... 目的探讨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救中心抢救的疑是急性脑梗塞患者130例,入院后均经CT或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抢救的急性脑梗塞患者62例为对照组,2017年6月开展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将2017年7月-2018年5月抢救的急性脑梗塞患者68例为急救组。比较两组分诊时间、入院后确诊时间、入院至溶栓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溶栓窗内患者数;并发症情况;及急救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量表(MIHSS)、生活自理能力(Barther指数)、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结果急救组分诊时间、入院后确诊时间、入院至溶栓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溶栓窗内患者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组消化道出血、继发癫痫、呼吸衰竭、多器官衰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活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后3个月,急救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thel指数,Fugl-Meyer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有效缩短了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急救时间,提高了溶栓效果,改善预后,促进了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 急性脑梗塞 溶栓效果 康复
下载PDF
医技护一体化急救设备质量控制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徐辉辉 刘晓华 +1 位作者 候琛琛 董文婷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10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技护一体化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在临床急救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临床常用的280台急救设备,按照管理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136台)和观察组(144台),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控制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医技护一体化质... 目的:探讨医技护一体化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在临床急救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临床常用的280台急救设备,按照管理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136台)和观察组(144台),对照组采用常规质量控制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医技护一体化质量控制管理模式,按照选型配置、使用操作、维护维修和质量控制4项内容制定工作职责,采用风险指数(RI)动态评估设备电器安全(ES)、运行安全(OS)和性能质量(PQ)。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研表,调研两组急救设备临床应用满意度,对比两组急救设备RI的差异性。结果:医护技人员对观察组设备临床服务质量、运行质量和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1,t=2.292,t=5.595;P<0.05);观察组急救设备ES、OS和PQ的R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52,t=4.411,t=3.611;P<0.05)。结论:医技护一体化质量控制管理模式能有效发挥医务人员之间的协同效应,降低急救设备临床应用风险,提高急救设备的运行质量和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设备 质量控制管理 医技护一体化模式 操作规范 维护维修 风险指数(RI)
下载PDF
危机管理结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40
7
作者 马晓莉 《护士进修杂志》 2019年第21期1975-1977,共3页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结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重症颅脑损伤急救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2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2016年11月-2017年4月)给予无缝...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结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重症颅脑损伤急救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2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2016年11月-2017年4月)给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观察组(2017年5-11月)则采用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对比两组急救效果(包括急救时间、死亡率、转运过程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死亡率、转运过程意外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机管理结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应用于急重症颅脑损伤急救中后,可明显提升急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管理 急重症颅脑损伤 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 护理
下载PDF
整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救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淑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6期237-238,共2页
目的本次研究是为了探讨整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救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急救的110例危急患者为对象,对照组采用实传统的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整体化的急救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对... 目的本次研究是为了探讨整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救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急救的110例危急患者为对象,对照组采用实传统的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整体化的急救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护患纠纷率为6%,对照组护患纠纷率为22%,观察组的有效救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不同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急救患者实施整体化的急救护理模式,可以明显的缩短发病至抢救时间,提高护理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急救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 效果观察
下载PDF
船舶供电变流器柔性并/离网控制及输出电压谐波抑制策略 被引量:8
9
作者 王跃 文宇良 +3 位作者 邓建华 彭赟 吕永灿 钱正彦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1-168,共8页
首先提出根据船舶供电变流器并/离网状态反馈分别进行电流控制、电压控制的模式切换控制方法,实现了离网模式下输出电压快速响应以及并网模式下与电网交互功率的可控转移;其次基于调幅、调频的预同步控制以及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共用比... 首先提出根据船舶供电变流器并/离网状态反馈分别进行电流控制、电压控制的模式切换控制方法,实现了离网模式下输出电压快速响应以及并网模式下与电网交互功率的可控转移;其次基于调幅、调频的预同步控制以及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共用比例积分调节器,保证了控制模式切换时积分量的平滑过渡,实现了供电变流器柔性并/离网;然后引入基于多重降阶广义积分器(ROGI)并联的方法实现对输出电压不平衡以及5次和7次谐波的抑制,通过在离散域直接设计ROGI控制参数,避免了数字化过程导致控制器性能偏差;最后搭建了某型船舶直流组网电力推进系统供电变流器的实验平台对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供电变流器 并/离网控制 柔性切换 控制模式切换 降阶广义积分器 谐波抑制
下载PDF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0
作者 叶亭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1052-1053,共2页
目的:探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诊科尚未施行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接受常规急救的5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采取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后收治的54例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诊科尚未施行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接受常规急救的5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采取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后收治的5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有效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抢救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有效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抢救成功率及抢救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能够有效缩短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有效抢救时间,对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 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 急诊急救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一体化链式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严重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1
作者 毛胜池 徐昕 李旭锋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6期95-97,169,共4页
目的探讨在急性严重性创伤患者抢救中采用一体化链式创伤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急救的60例严重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抢救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一体化链式创... 目的探讨在急性严重性创伤患者抢救中采用一体化链式创伤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急救的60例严重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抢救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一体化链式创伤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一体化链式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严重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链式创伤急救护理模式 常规急救联合护理 急性严重性创伤 满意度
下载PDF
集束化保温干预结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对外伤患者急诊救治效率、自发性低体温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华 段利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7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保温干预结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我院接收的144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集束化保温干预结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我院接收的144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集束化保温干预结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预检评估、医生接诊、急诊抢救、创伤控制、转运至手术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自发性低体温、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入住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低于对照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保温干预结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用于外伤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提高急诊救治效率,改善机体凝血功能指标,降低自发性低体温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保温干预 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 外伤 急诊救治效率
下载PDF
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采取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翠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3期159-160,共2页
目的:分析急诊抢救严重创伤患者过程中采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急诊严重创伤患者82例,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 目的:分析急诊抢救严重创伤患者过程中采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急诊严重创伤患者82例,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急诊抢救时间、辅助检查时间及多科会诊时间。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急诊抢救时间、辅助检查时间及多科会诊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抢救严重创伤患者过程中,采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缩短急诊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严重创伤患者 抢救效果
下载PDF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青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5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脑卒中患者76例,分为两组各38例.2018年4-10月未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8年11月-2019年3月实施无缝衔接一... 目的:探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脑卒中患者76例,分为两组各38例.2018年4-10月未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8年11月-2019年3月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急救相关时间及急救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急救相关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急救时间
下载PDF
院前院内无缝连接模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堂凯 罗瑞明 周正文 《中外医疗》 2021年第4期55-58,共4页
目的探究院前院内无缝连接模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次研究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2019年11月,研究样本为方便选择该中心急诊接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319例,依据院内无缝连接模式的运行与否将其分为对照组159例,行常... 目的探究院前院内无缝连接模式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次研究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2019年11月,研究样本为方便选择该中心急诊接收的急性冠脉综合征319例,依据院内无缝连接模式的运行与否将其分为对照组159例,行常规急救措施,160例患者为研究组,行院前院内无缝连接模式,探究两组患者救治结果、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及患者存活率。结果研究组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75.85±5.65)min、到达医院球囊扩张开通血管时间(35.65±6.55)min、转诊时间(15.35±5.25)min均短于对照组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115.65±12.35)min、到达医院球囊扩张开通血管时间(50.65±5.85)min、转诊时间(45.65±6.95)min,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73、21.575、43.915,P<0.05);研究组医护人员到达导管室时间(15.65±3.52)min、急救手术术前准备时间(3.58±1.15)min均优于对照组(25.52±4.58)、(12.52±5.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71、20.978,P<0.05)。研究组患者存活率(99.3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9,P<0.05)。结论院前院内无缝连接模式能够尽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急诊、急救、转移等,提升了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急救效果,为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有效推进赢得了挽救患者生命的宝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院内无缝连接模式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救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专接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继丹 汤春菊 《循证护理》 2021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提高护理专业“专接本”人才培养质量。方法:开展专本对接工作调研,研究“专接本”课程设置,以问题导向研究“专接本”工作,以成果导向创新“专接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结果:“专接本”具有学制短、费用低、获证率高等优势,虽... 目的:提高护理专业“专接本”人才培养质量。方法:开展专本对接工作调研,研究“专接本”课程设置,以问题导向研究“专接本”工作,以成果导向创新“专接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结果:“专接本”具有学制短、费用低、获证率高等优势,虽然存在工学矛盾突出、教学方式单一和学习内容部分重复等问题,但通过学习时间前移,建立网络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参加人数显著增加,实习单位满意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结论:“专接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网络课程为平台,以教学团队建设为保障,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护理专业 专接本 一体化 护理教育
下载PDF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7
作者 闫震 刘萍 邢娅琳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2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究将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运城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参考组(行常规急救护理)和研究组... 目的探究将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运城护理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参考组(行常规急救护理)和研究组(行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各49例。对比两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急救相关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院前急救时间、抢救时间、科室会诊时间及转科时间短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家属对急救护理总满意度为97.96%(48/49),高于参考组的83.67%(4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4,P=0.035)。结论将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中,可提高患者抢救效率、预后效果与家属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急性 脑梗死
下载PDF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事故所致的急性创伤后伤口感染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18
作者 陈倩 胡琳琳 +2 位作者 李毅 赵艳 孟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54-2157,共4页
目的研究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事故所致的急性创伤后伤口感染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的80例事故所致的急性创伤后伤口感染患者采用抓阄法分为常规组40例、无缝衔接组40... 目的研究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事故所致的急性创伤后伤口感染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的80例事故所致的急性创伤后伤口感染患者采用抓阄法分为常规组40例、无缝衔接组40例.常规组患者行急救护理模式干预,无缝衔接组患者采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急救效果、相关时间指标、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病房时间、住院时间上对比,无缝衔接组均短于常规组(P<0.05);与常规组相比,无缝衔接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提升(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疼痛评分(VAS)、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事故所致的急性创伤后伤口感染患者急救中的效果理想,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 护理模式 事故所致 急性创伤后伤口感染 疼痛程度
原文传递
危机管理结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19
作者 罗国英 陈秀芳 《中华全科医学》 2020年第11期1936-1939,共4页
目的分析危机管理结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7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 目的分析危机管理结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7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救治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危机管理结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急救各个环节所用时间,根据卒中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指数)评价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统计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至CT检查时间、CT检查结束到开始溶栓时间、入院到应用静脉溶栓药时间(DNT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NIHSS低于对照组,且B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6%(80/82),高于对照组的89.2%(58/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机管理结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模式可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模式 无缝隙一体化危机管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
原文传递
危机管理结合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在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巍巍 夏宇 《中国校医》 2022年第2期94-96,99,共4页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结合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在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29例,2019年4月—12月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期间收治的6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0年1月...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结合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在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29例,2019年4月—12月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期间收治的6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0年1月—9月实施危机管理结合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期间收治的6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无缝隙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危机管理。比较两组救治效率、抢救成功率、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时间(11.26±1.54)min(t=11.024,P<0.001)、院内急救时间(18.64±2.03)min(t=15.656,P<0.001)、院内转运时间(2.89±0.72)min(t=8.835,P<0.001),均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95.38%)高于对照组(81.25%,χ^(2)=6.270,P=0.012),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3.08%)低于对照组(14.06%,χ^(2)=4.990,P=0.026);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Z=2.639,P=0.008),预后良好率(78.46%)高于对照组(5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02,P=0.004)。结论危及管理结合无缝隙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可有效提高救治效率及抢救成功率,并减低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重症颅脑损伤 危机管理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 救治效率 抢救成功率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