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正创伤评分指导下多学科团队合作创伤团队一体化急救护理在严重多发性创伤休克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1
作者 程汝妍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8期90-92,共3页
目的:探究修正创伤评分(RTS)指导下多学科团队合作(MDT)创伤团队一体化急救护理在严重多发性创伤休克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3年6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严重多发性创伤休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 目的:探究修正创伤评分(RTS)指导下多学科团队合作(MDT)创伤团队一体化急救护理在严重多发性创伤休克患者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3年6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严重多发性创伤休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RTS指导下MDT创伤团队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状况、急救结局、急救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入院至确诊、入院至手术、入院至病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健康教育、岗位职责、信息沟通、候诊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RTS指导下MDT创伤团队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严重多发性创伤休克患者中,能够快速评估患者创伤情况,缩短急救时间,改善患者急救结局,提高急救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创伤 修正创伤评分 一体化急救护理 多学科团队合作
下载PDF
无缝衔接一体化式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白锦珠 邱淑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7期174-176,共3页
目的 分析在急诊外伤患者中采用无缝衔接一体化式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我院采用常规急救的30例急诊外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我院采用无缝衔接一体化式护理的30例急诊外伤患者作为观察组... 目的 分析在急诊外伤患者中采用无缝衔接一体化式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我院采用常规急救的30例急诊外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我院采用无缝衔接一体化式护理的30例急诊外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急救各环节用时(平均伤情评估时间、医师接诊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入手术室时间、创伤控制时间)、抢救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伤情评估、医师接诊、急诊抢救、入手术室和创伤控制等诊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致残、休克、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急诊外伤患者护理中,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式护理可以缩短诊治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确保急诊救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缝衔接一体化式护理 急诊外伤 抢救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全程无缝对接护理在急诊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黄春花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2期223-225,共3页
目的研究TSD全程无缝对接护理在急诊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晋江市医院急诊科救治的多发伤患者122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TSD全程无缝对接护理。... 目的研究TSD全程无缝对接护理在急诊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晋江市医院急诊科救治的多发伤患者122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TSD全程无缝对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转运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转运时间、入院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D全程无缝对接护理可有效缩短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D全程无缝对接护理 急诊处理 常规护理
下载PDF
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周婧 王伟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3期126-128,共3页
目的:分析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诊治的外伤急诊急救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 目的:分析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诊治的外伤急诊急救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实施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危机管理。比较两组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室时间、急诊至病房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室时间、急诊至病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可提高救治效率,为患者争取充足的救治时间,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管理 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 外伤急诊急救
下载PDF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对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效率及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周琼玉 《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分析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用于严重创伤患者对其急救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选取在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82例严重创伤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41例划分到对照组(提供常规急救... 目的分析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用于严重创伤患者对其急救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选取在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82例严重创伤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中41例划分到对照组(提供常规急救护理),余下41例划分至观察组(予以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急救效率指标,急救效果,并发症,苏醒时和离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得分,急救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急救效率指标(急救、辅助检查、会诊、就诊到手术、有效救治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7.56%)高于对照组(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失败率(2.44%)低于对照组(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两组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得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院时,两组在NIHSS得分方面均较苏醒时降低,在ADL得分方面均较苏醒时升高,且观察组在NIHSS得分方面低于对照组,在ADL得分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急救满意率(97.56%)高于对照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用于严重创伤患者能提升其急救效率及效果,减轻其神经功能受损,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急救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 急救效率 预后
下载PDF
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在急诊车祸致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孙玲 《临床护理杂志》 2023年第4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在急诊车祸致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我院门急诊收治的90例车祸致颅脑损伤患者,将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将...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在急诊车祸致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我院门急诊收治的90例车祸致颅脑损伤患者,将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将2022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患者45例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危机管理。比较两组急救操作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急救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病情明确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以及急诊至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急救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车祸致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可提高救治效率,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急救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危机管理 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
下载PDF
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多发伤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廖冰青 凌林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16期2485-2489,共5页
目的 探究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抢救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医院多发伤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组间基本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 目的 探究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抢救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医院多发伤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组间基本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ICU时血乳酸值和血红蛋白值、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就诊到达时间、评估时间、急诊抢救室救治时间、核血备血时间、到达手术室或重症监护室时间、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就诊到达时间、评估时间、急诊抢救室救治时间、核血备血时间、到达手术室或重症监护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ICU时观察组乳酸值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值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提高了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和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院前急救 院内救治 多发伤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
下载PDF
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在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抢救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正直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3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对其急诊抢救效果的临床影响。方法:从邵武市立医院急诊2017年9月—2022年8月收治的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抽取8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收治时间分组,2017年9月—... 目的:探讨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对其急诊抢救效果的临床影响。方法:从邵武市立医院急诊2017年9月—2022年8月收治的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抽取8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收治时间分组,2017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4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救治模式;2020年10月—2022年8月收治的4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对比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检查完成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休克缓解时间、抢救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检查完成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休克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的效果较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可以缩短检查完成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和休克缓解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升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 抢救成功率 急诊抢救
下载PDF
优化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流程院内一体化无缝衔接急救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卓梅娟 陈淑琴 +1 位作者 李静菡 邱静静 《循证护理》 2023年第4期758-760,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流程院内一体化无缝衔接急救管理模式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实施常规急诊救护模式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实施优化后绿色通... 目的:探讨优化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流程院内一体化无缝衔接急救管理模式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实施常规急诊救护模式期间收治的5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本院实施优化后绿色通道院内一体化无缝衔接急救管理模式急诊收治的急性脑卒中病人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入院至溶栓时间、各项关键环节时间、救治流程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入院至溶栓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关键环节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治流程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流程利于缩短病人入院至溶栓时间及各项关键环节时间,提高救治流程满意度,使院内一体化无缝衔接急救管理模式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绿色通道 一体化无缝衔接急救管理模式 溶栓流程时间 神经功能 护理
下载PDF
集束化保温干预结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对外伤患者急诊救治效率、自发性低体温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华 段利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7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保温干预结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我院接收的144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集束化保温干预结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我院接收的144例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集束化保温干预结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预检评估、医生接诊、急诊抢救、创伤控制、转运至手术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自发性低体温、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入住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低于对照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保温干预结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用于外伤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提高急诊救治效率,改善机体凝血功能指标,降低自发性低体温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保温干预 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 外伤 急诊救治效率
下载PDF
院前急救智能指挥平台与院内急救护理流程无缝对接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锦萍 钟燕玲 +2 位作者 潘梅 周妍 李红玲 《蛇志》 2023年第3期324-327,共4页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智能指挥平台与院内急救护理流程无缝对接的应用方法,对缩短颅脑外伤患者院前及院内急救反应时间以及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我院出诊转运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智能指挥平台与院内急救护理流程无缝对接的应用方法,对缩短颅脑外伤患者院前及院内急救反应时间以及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我院出诊转运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10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试验组采用院前急救智能平台与院内急救护理流程无缝对接标准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流程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全程急救反应时间(出诊时间,现场急救时间,院内诊断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急救效果(转运成功率、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急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在出诊时间、现场急救时间、院内诊断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比较,试验组的转运成功率(75.47%)高于对照组(51.92%),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24.53%)低于对照组(48.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急救成功率比较,试验组为98.10%高于对照组的9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智能指挥平台与院内急救护理流程无缝对接,可有效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提高颅脑外伤的急救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改善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指挥平台 院内急救护理 无缝对接 颅脑外伤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以创伤评分一体化为导向的急救护理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雪莲 郁毅刚 黄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12期5-8,共4页
目的 探讨以创伤评分一体化为导向的急救护理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收治的92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分为2组... 目的 探讨以创伤评分一体化为导向的急救护理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收治的92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46例患者采用以创伤评分一体化为导向的急救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抢救用时、救治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抢救所用时间均更短(P均<0.05),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率均更高(P均<0.05),重症监护室入住率、致残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低(P均<0.05)。结论 以创伤评分一体化为导向的急救护理模式可为严重创伤患者争取有效的抢救时间,且能提高救治效果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创伤评分一体化 急救护理模式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医护一体化急救护理对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华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33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析在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实施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医护一体化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管理,观察组实施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医护一体化急... 目的探析在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实施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医护一体化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管理,观察组实施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医护一体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就诊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分别为(126.28±3.23)mmHg、(93.95±3.62)mmH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27±3.61)mmHg、(83.01±3.51)mmHg(P<0.05)。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急诊医护人员反应时间、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患者腹痛缓解时间均较短,且观察组患者出血量较少(P<0.05)。结论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过程中应用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医护一体化急救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血压水平,缩短就诊时间,减少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失血性休克 危机管理 无缝隙医护一体化急救护理
下载PDF
基于应急预案的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梁晔桦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5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析在急诊急救中采用基于应急预案的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21年1~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抢救的患者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纳入研究的患者按照... 目的探析在急诊急救中采用基于应急预案的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21年1~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抢救的患者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纳入研究的患者按照一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常规抢救护理)和观察组(51例,基于应急预案的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急救效率、患者家属护理满意评分,同时评估两组预后,包括病死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急诊救治成功率、ICU入住率。结果对照组医师接诊时间、多科会诊等候时间、预检评估时间、辅助检查时间、急诊抢救时间、转运至手术室时间均长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诊抢救成功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2.16%(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ICU入住率分别为3.92%、1.96%,均低于对照组的19.61%、15.69%(P<0.05);观察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急救中采用基于应急预案的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可获得确切效果,在提高急救效率与急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与不良反应率方面存在明显优势,改善病情,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抢救 应急预案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急救效率
下载PDF
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在重度急性过敏性哮喘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程兰芳 郭文娟 +3 位作者 杨丽伟 陈延军 要爱琴 王艳艳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0期74-79,共6页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配合泼尼松及多索茶碱静脉滴注治疗重度急性过敏性哮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重度急性过敏性哮喘60例,根据干预方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措施配...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配合泼尼松及多索茶碱静脉滴注治疗重度急性过敏性哮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重度急性过敏性哮喘60例,根据干预方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措施配合泼尼松及多索茶碱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配合泼尼松及多索茶碱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急救效果、生命体征、痛苦程度及并发症、急救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88%(31/32)]与对照组[92.86%(26/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15 min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经皮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痛苦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满意度调查量表中心理疏导能力、操作技术娴熟度、医护配合协调度、急救效果及处理紧急情况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配合泼尼松及多索茶碱静脉滴注治疗可提高重症急性过敏性哮喘急救效果,迅速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轻其痛苦程度,提高急救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急救模式 泼尼松 多索茶碱 过敏性哮喘 急救 血气监测 经皮 生命体征 急救满意度
下载PDF
预见性创伤护理模式用于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效果分析
16
作者 黄小燕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S02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创伤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创伤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预见性创伤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创伤护理模式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0%(P<0.05);观察组患者的每周疼痛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创伤护理模式用于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效果良好,可减少患者的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和并发症,缓解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创伤护理模式 急诊创伤性骨折 负性情绪 并发症 护理效果
下载PDF
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重症科应用效果
17
作者 王烁祎 郝建秀 赵爱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1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讨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重症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7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科医护人员36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点分为对照组(2020年6月—2021年6月)18名和观察组(2021年7月—2022年7月)18名。对照... 目的探讨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重症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7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科医护人员36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点分为对照组(2020年6月—2021年6月)18名和观察组(2021年7月—2022年7月)18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采用联合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两组均完成12个月干预。比较两组医护人员专业技能、管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12个月后医护人员对急救知识与技术的掌握、管理及监护重症者能力、执行急救护理操作熟练程度、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及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2个月后管理方法、管理效果、绩效考核、管理内容及评价方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2个月后医患关系、抢救技能、沟通技巧、家属支持满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急诊-重症科管理中,能提升医护人员专业技能,提高管理质量,可获得较高的医护人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 急诊-重症科 专业技能 管理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严重交通创伤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被引量:21
18
作者 吴春香 林宝丽 +2 位作者 林腾珠 郁毅刚 夏挺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8年第9期869-871,共3页
目的探讨严重交通创伤急救护理模式,以提高急救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某院收治的严重交通创伤患者151例,根据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73)与实验组(n=78)。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实验组依托... 目的探讨严重交通创伤急救护理模式,以提高急救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某院收治的严重交通创伤患者151例,根据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前后将其分为对照组(n=73)与实验组(n=78)。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实验组依托区域交通伤平台,应用信息化技术,采取合理组织、急救流程再造、强化急救技能等措施,对比两组急救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加强信息交流、急救技能培训和急救流程再造,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率,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严重创伤 交通伤 无缝衔接 信息化
下载PDF
急诊创伤“一体化”救治教学模式在临床技能培训中的探讨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永宁 郭权 +6 位作者 李晓楠 李楠 龚平 刘辉 张雷 杨娑娑 康健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期291-293,共3页
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创伤急救教学方法,提高医学生创伤急救和综合判断处理能力,实现"一体化"救治,对完善临床教学提高住院医师创伤救治理念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急诊创伤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创伤救治"... 探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创伤急救教学方法,提高医学生创伤急救和综合判断处理能力,实现"一体化"救治,对完善临床教学提高住院医师创伤救治理念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急诊创伤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创伤救治"一体化"运转模式的建立对培养多种技能的专业救治队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资源整合和流程再造,形成以急诊创伤外科和急诊内科为主体的,多学科支撑的救治体系,集急诊、急救与急诊重症监护室为一体,实现急诊救治的无缝链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救治 一体化教学模式 教学基地建设
下载PDF
老年严重创伤患者采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急救效果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化伟 白秋铁 张军 《医学综述》 2017年第13期2686-2689,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严重创伤患者采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急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54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采取一体... 目的分析老年严重创伤患者采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急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54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采取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所需的急救反应时间、Glasgow昏迷评分(GCS)与创伤严重程度评分(AIS-ISS)、生活质量、临床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入院与手术间隔时间、急诊与手术间隔时间、特殊检查时间、停留急诊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9±6)min比(48±7)min、(7.8±1.3)min比(12.2±1.5)min、(11.9±2.3)min比(18.7±3.6)min、(6.8±0.8)min比(13.2±2.7)min](P<0.01);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10.2±1.4)分比(7.8±1.3)分],AIS-ISS评分低于对照组[(13.4±2.1)分比(20.7±3.1)分](P<0.01);观察组患者的情感职能、生理职能及生理功能在随访4、8、12个月时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1.5%(22/27)比37.0%(10/27)](P<0.05)。结论老年严重创伤患者采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可缩短患者的急救反应时间,缓解患者创伤的严重程度,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 急救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