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LIMINARY STUDY ON LIMITING NUTRIENTS IN SEAWATER PONDS
1
作者 杨红生 李德尚 徐宁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43-248,共0页
A method for monitoring biological prodation of oxygen was used in the July 10September 15, 1995 study on the limiting nutrients in eight land-based 5 m × 5 m encloome equipped with waer stirrers in a Seawater po... A method for monitoring biological prodation of oxygen was used in the July 10September 15, 1995 study on the limiting nutrients in eight land-based 5 m × 5 m encloome equipped with waer stirrers in a Seawater pond in the study region (Yellow Sea). Chicken manare only, chicken manare combined with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chemical fertilizers only, were put into the enclosures,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hosphorus was the lmiting nutrient; and that the optimal N: P ratio of the fertilizers was 7.25 - 7.54 (mean of 7.37),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ratio measured in the water, as phosphorus deposited is easily absorbed by sediments and is excessively uptaken by phytoplankton. The above optimal N: P ratio is suitable for daily fertization with combination fertilizer in the seawater po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water POND LIMITING NUTRIENT PHOSPHORUS ENCLOSURE
全文增补中
海水多品种养殖池塘沉积物-水界面氮磷通量
2
作者 陈仲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1-467,共7页
为探明生源要素氮、磷在沉积物与水体间的迁移过程,比较3种不同养殖模式下、不同时间养殖池塘沉积物-水界面的氮、磷通量变化,2014年6—10月,在3种综合养殖池塘:海蜇+凡纳滨对虾+菲律宾蛤仔、海蜇+凡纳滨对虾+缢蛏和海蜇+凡纳滨对虾的... 为探明生源要素氮、磷在沉积物与水体间的迁移过程,比较3种不同养殖模式下、不同时间养殖池塘沉积物-水界面的氮、磷通量变化,2014年6—10月,在3种综合养殖池塘:海蜇+凡纳滨对虾+菲律宾蛤仔、海蜇+凡纳滨对虾+缢蛏和海蜇+凡纳滨对虾的整个养殖周期内,采集检测3口池塘沉积物-水界面样品中的亚硝态氮、硝态氮、氨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分析沉积物-水界面的亚硝态氮+硝态氮、氨氮和活性磷酸盐的通量变化。试验结果显示,6—10月,3种综合养殖池塘沉积物上覆水中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均以向沉积物中扩散为主,仅10月海蜇+凡纳滨对虾池塘沉积物中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向上覆水释放。海蜇+凡纳滨对虾+菲律宾蛤仔、海蜇+凡纳滨对虾+缢蛏池塘沉积物上覆水中氨氮向沉积物扩散,6月海蜇+凡纳滨对虾+缢蛏池塘沉积物中氨氮向上覆水扩散;与海蜇+凡纳滨对虾+菲律宾蛤仔和海蜇+凡纳滨对虾+缢蛏池塘相比,海蜇+凡纳滨对虾池塘氨氮通量变化幅度较大,6—7月上覆水中氨氮向沉积物扩散,且扩散速率逐渐降低,9—10月沉积物中氨氮向上覆水释放,释放速率逐渐上升。6、7、10月海蜇+凡纳滨对虾+菲律宾蛤仔池塘沉积物中活性磷酸盐向上覆水释放,8—9月上覆水中活性磷酸盐向沉积物扩散;6—10月,海蜇+凡纳滨对虾+缢蛏池塘沉积物中活性磷酸盐向上覆水释放;海蜇+凡纳滨对虾池塘上覆水中活性磷酸盐向沉积物扩散,10月沉积物中活性磷酸盐向上覆水释放。试验结果表明,配养底栖贝类,可以通过改变综合养殖池塘沉积物-水界面的氮、磷通量,改善池塘的底质和水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养殖池塘 沉积物-水界面 营养盐通量
下载PDF
基于CFD的池塘循环水养殖集污装置排污性能研究
3
作者 曹志翔 许志龙 +1 位作者 黄种明 高贾顺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01-210,共10页
为了研究一种应用于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集污装置的排污性能,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对集污装置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颗粒释放位置和粒径大小对集污装置颗粒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释放位置接... 为了研究一种应用于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集污装置的排污性能,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对集污装置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颗粒释放位置和粒径大小对集污装置颗粒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释放位置接近引水槽底面时,随颗粒释放位置深度的增加,集污装置底部出口的颗粒去除率增大;由于重力和流场等因素作用,底部出口颗粒平均停留时间随释放位置深度的增加而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粒径较小的颗粒主要从集污装置上部出口流出,且平均停留时间较短;集污装置底部出口的颗粒随着颗粒粒径增大,去除率增大,颗粒平均停留时间逐渐减小;当粒径超过150μm时,颗粒在集污装置内平均停留时间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池塘 循环水养殖 集污装置 计算流体力学 颗粒去除
下载PDF
海水垂向入侵问题研究进展
4
作者 何岚轩 杨蕴 +1 位作者 宋健 俞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7,共13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风暴潮在沿海地区的频率和强度均可能增长,由此引发的海水垂向入侵可能会造成大面积的含水层淡水咸化。同时,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沿海虾塘咸水养殖规模日益增长,由此引发的咸水垂向入侵可能会导致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及生...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风暴潮在沿海地区的频率和强度均可能增长,由此引发的海水垂向入侵可能会造成大面积的含水层淡水咸化。同时,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沿海虾塘咸水养殖规模日益增长,由此引发的咸水垂向入侵可能会导致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及生态环境的恶化。虽然已有一部分学者在海水(咸水)垂向入侵的研究中取得了成果,但由于海水(咸水)垂向入侵过程复杂,其对地下水咸化及恢复规律依然有待深入研究。文章阐述了海水垂向入侵的危害及前人的研究办法,总结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得出了海水垂向入侵的影响因子,指出了洪水和养殖活动对沿海地区含水层的威胁。得出的结果如下:研究海水垂向入侵常用的方法包括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海水垂向入侵主要与地形地貌、含水层性质和水文气象条件有关;虾塘养殖等人类活动可能会成为垂向咸水入侵的潜在来源。建议未来在海水垂向入侵研究中将多种现场观测实验方法结合起来。数值模拟应注重与现场观测实验数据相互验证,模型简化的方式有必要仔细考虑。虾塘养殖等人类活动可能造成的垂向咸水入侵问题应更多地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含水层 海水(咸水)入侵 风暴潮 虾塘养殖 水资源 地下水咸化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养殖调温系统设计
5
作者 昂超 《暖通空调》 2024年第8期42-47,41,共7页
以宁海县三门湾某工程为例,对养殖池水调温系统进行了设计。对养殖车间进行了热湿平衡分析,当池水温度恒定为27℃时,计算得到室内空气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85%,解决了工程应用时依靠经验数据确定室内空气温湿度的现状。对养殖池水耗... 以宁海县三门湾某工程为例,对养殖池水调温系统进行了设计。对养殖车间进行了热湿平衡分析,当池水温度恒定为27℃时,计算得到室内空气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85%,解决了工程应用时依靠经验数据确定室内空气温湿度的现状。对养殖池水耗热量进行了计算分析,确定了海水源热泵为养殖池水调温系统的冷热源。建立了圆形管道加热养殖池水的传热模型,计算了采用不同管道材质时所需的管道长度及初投资。对调温系统防腐蚀设计进行了介绍,除水管需要采用防腐蚀材料,热泵机组、水泵、阀门的主要部件也应选用耐腐蚀材料。该结果以期为类似工程养殖池水调温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养殖池水温度 池水加热 调温系统 热湿平衡 海水源热泵 防腐蚀 初投资
下载PDF
日本对虾池塘高效混养试验
6
作者 张洁 刘卫滨 +2 位作者 王印开 刘永刚 孙绍永 《河北渔业》 2024年第7期31-34,共4页
为提高日本对虾-红鳍东方鲀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探索了日本对虾-红鳍东方鲀-三疣梭子蟹和日本对虾-红鳍东方鲀-半滑舌鳎两种模式的混养试验,并与日本对虾-红鳍东方鲀混养模式对照。结果显示,试验组实现平均产量1 907.25 kg/hm^(2),综合... 为提高日本对虾-红鳍东方鲀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探索了日本对虾-红鳍东方鲀-三疣梭子蟹和日本对虾-红鳍东方鲀-半滑舌鳎两种模式的混养试验,并与日本对虾-红鳍东方鲀混养模式对照。结果显示,试验组实现平均产量1 907.25 kg/hm^(2),综合效益达到78 210元/hm^(2),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7.56%和44.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 池塘 混养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下载PDF
滦南县嘴东海域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7
作者 李金璐 李卫东 +1 位作者 张海恩 张宏祥 《河北渔业》 2024年第7期19-25,30,共8页
为探究滦南县嘴东海域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优化海水池塘养殖模式和生态调控措施,在海水池塘“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s)”多... 为探究滦南县嘴东海域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优化海水池塘养殖模式和生态调控措施,在海水池塘“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s)”多营养层次养殖期间,定期进行采样检测,将多营养层次养殖池塘与红鳍东方鲀单养池塘的水质理化因子、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下的水质理化因子优于单养模式;浮游植物的种类相同,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下的浮游植物丰度低于单养模式,浮游植物的优势种差异不大,均以硅藻门和甲藻门藻类为主,且优势度指数相对较低;就浮游动物而言,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与单养模式下的浮游动物种类相同,多营养层次养殖模式下的浮游动物丰度低于单养模式,不同养殖模式下浮游动物优势种差异不大,均以节肢动物和浮游幼体为主,且优势度指数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池塘 多营养层次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海水养殖尾水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楠 胡超魁 +3 位作者 王昆 杜静 赫健 吴金浩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1-920,共10页
我国作为世界海水养殖第一大国,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占全世界的60%以上^([1-5])。水产养殖过程中或养殖结束后,由养殖体系(包括养殖池塘、工厂化养殖车间等)直接或间接排放到受纳海域水体的部分称为养殖尾水^([6])。我国海水养殖企业遍布... 我国作为世界海水养殖第一大国,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占全世界的60%以上^([1-5])。水产养殖过程中或养殖结束后,由养殖体系(包括养殖池塘、工厂化养殖车间等)直接或间接排放到受纳海域水体的部分称为养殖尾水^([6])。我国海水养殖企业遍布沿海各省市及乡镇,在海水养殖产业为企业及渔民带来可观经济收入的同时,养殖尾水中的污染物也被排放至邻近海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尾水 海水池塘养殖 海水工厂化养殖 养殖尾水防控技术
下载PDF
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的控制系统研制
9
作者 黄种明 许志龙 +1 位作者 曹志翔 郭更生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309-318,共10页
提出用物联网技术来解决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智能化控制水平低的问题。通过感知层实时采集水射流器、清污电机、换网电机、投饵机等受控设备的运行数据,并对养殖槽的溶解氧、水温、pH值等水质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传输层的单片机控制板汇集... 提出用物联网技术来解决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智能化控制水平低的问题。通过感知层实时采集水射流器、清污电机、换网电机、投饵机等受控设备的运行数据,并对养殖槽的溶解氧、水温、pH值等水质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传输层的单片机控制板汇集所有数据,通过DTU实时传送至服务器进行存储和分析,并发出控制指令进行智能调控;通过应用层的现场触摸屏、监视电脑或移动终端,用户可随时查看现场养殖设备运行状态和水质参数等数据,进行现场或远程控制。当海水池塘循环水养殖设备发生故障时,可用电话、短信和现场报警器通知管理员。经测试,该控制系统可长时间稳定工作,且监控响应快,处理时间短,可确保鱼类养殖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池塘 水产 循环水养殖 控制系统 报警机制
下载PDF
海水虾蟹环境适应与池塘生态工程化养殖
10
作者 李健 李吉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2-94,共13页
池塘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传统方式,也是当前陆基海水养殖的主体。自20世纪70年代,海水池塘养殖经历了粗放式、半集约、集约化和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的发展历程。然而,海水池塘养殖产业中仍存在养殖生物生态适应性机制不清、养殖系统产... 池塘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传统方式,也是当前陆基海水养殖的主体。自20世纪70年代,海水池塘养殖经历了粗放式、半集约、集约化和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的发展历程。然而,海水池塘养殖产业中仍存在养殖生物生态适应性机制不清、养殖系统产出不稳定、营养物质利用效率低等“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了海水池塘养殖产业的发展。因此开展海水养殖虾蟹良种与生态环境的互作机制解析,研发养殖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和营养物质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搭建养殖信息采集与智能化管控平台,创建生态工程化养殖新模式,实现养殖系统高效可持续产出,是我国海水池塘养殖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池塘养殖 生态适应性 生态工程化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海水虾池弧菌生态归趋特征与调控策略
11
作者 席峰 宋娜杰 钟幼平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491-502,共12页
弧菌(Vibrio spp.)为水产养殖危害极大的常见优势致病菌,其生态调控势在必行。综合弧菌生态研究进展,分析硫代硫酸钠-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TCBS)生态模型,发现弧菌生态归趋特征为嗜盐、嗜铁、较低碳氮比(5~10)、较低表面张力和中性... 弧菌(Vibrio spp.)为水产养殖危害极大的常见优势致病菌,其生态调控势在必行。综合弧菌生态研究进展,分析硫代硫酸钠-柠檬酸盐-胆盐-蔗糖琼脂(TCBS)生态模型,发现弧菌生态归趋特征为嗜盐、嗜铁、较低碳氮比(5~10)、较低表面张力和中性至弱碱性环境与环境骤变。据此,虾池弧菌生态调控,在于缓解对虾环境应激,同时培育弧菌的营养竞争者,压缩病原弧菌生态位,塑造有利于对虾生长的生态环境。其调控策略包括:1)短效策略——通过添加小分子有机酸或能发酵为小分子有机酸的有机碳源,提高C/N,促进异养益生菌而抑制弧菌增殖;2)中效策略——构建有益微藻、异养益生菌、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等共同主导的生物絮团微生态系统;3)长效策略——构建挺水性盐生植物、有益微藻、鞭毛虫和纤毛虫、异养益生菌、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等共同主导的生态系统。在对虾发病情况下,虾池弧菌速效逆转策略为:先行速效无残留消毒,再行短效有机酸C/N调控,最后相继进行中、长效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菌 海水虾池 生态归趋 调控策略
下载PDF
多营养层次养殖的海水池塘水体理化因子变化与富营养状况评价
12
作者 方民杰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2,共8页
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漳浦县佛昙湾垦区对“鱼-虾-贝”多营养层次养殖的海水池塘水体进行采样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养殖过程中,各池塘水温变动范围为17.8~25.5℃;盐度变动范围为33.1~35.2,偏高且较为稳定;pH值变动范围为7.94~9.46,... 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在漳浦县佛昙湾垦区对“鱼-虾-贝”多营养层次养殖的海水池塘水体进行采样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养殖过程中,各池塘水温变动范围为17.8~25.5℃;盐度变动范围为33.1~35.2,偏高且较为稳定;pH值变动范围为7.94~9.46,先下降后趋稳;溶解氧变动范围为7.46~10.43 mg/L,水体溶解氧充足;化学需氧量变动范围为0.57~4.57 mg/L,总体呈上升趋势。无机氮含量变动范围为0.03~0.18 mg/L,均处于低值;活性磷酸盐含量变动范围为0.009~0.208 mg/L,在养殖后期剧增;氮磷比变动范围为0.68~17.22,呈先升后剧降趋势。养殖水体营养状况从初期的贫营养状态演变为后期的氮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多营养层次养殖 海水池塘 水体理化因子 水体富营养状况 评价
下载PDF
多营养层次养殖的海水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13
作者 方民杰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期135-141,共7页
为了掌握多营养层次养殖的海水池塘浮游植物群落变动情况,并为优化池塘养殖模式和生态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在海水池塘“鱼-虾-贝”多营养层次养殖期间,定期进行采样检测,分析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及其与营养盐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养殖池... 为了掌握多营养层次养殖的海水池塘浮游植物群落变动情况,并为优化池塘养殖模式和生态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在海水池塘“鱼-虾-贝”多营养层次养殖期间,定期进行采样检测,分析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及其与营养盐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养殖池塘浮游植物种类数高于自然海域,池塘浮游植物细胞密度除养殖初期部分稍低外,养殖中后期均高于自然海域。养殖初期池塘水体浮游植物以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为优势种,中期以锥状斯克里普藻(Scippsiella trochoidea)为绝对优势种,后期以中肋骨条藻、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锥状斯克里普藻为主要种。池塘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波动明显大于自然海域。池塘浮游植物群落呈现由硅藻占优势向甲藻占优势演替的趋势,而自然海域均以硅藻占绝对优势。米氏凯伦藻细胞密度与活性磷酸盐含量极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营养层次养殖 海水池塘 浮游植物群落 营养盐相关性
下载PDF
两种池塘养殖模式下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的形质特征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英杰 戎华南 +3 位作者 陈雨 刘哲宇 陈汉春 王志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4-213,共10页
探究引起银鲫在不同养殖模式下的形质差异原因及形质饰变途径和机制,进而揭示养殖模式致其改变生存对策的内在逻辑,对于指导银鲫养殖模式的改进与优化具重要现实意义。随机选取池塘生态主养模式(M_(1))和池塘生态套养模式(M_(2))下经7... 探究引起银鲫在不同养殖模式下的形质差异原因及形质饰变途径和机制,进而揭示养殖模式致其改变生存对策的内在逻辑,对于指导银鲫养殖模式的改进与优化具重要现实意义。随机选取池塘生态主养模式(M_(1))和池塘生态套养模式(M_(2))下经7个月养殖的异育银鲫夏花苗种各70尾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系统开展了两种池养模式下异育银鲫形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池养期间两实验群体的生长速度总体上呈M_(2)>M_(1),在21项生物学表型性状中,M_(2)实验群体显著大于M_(1)实验群体的为L1(体长)、L4(头宽)、L11(肛后体长)和NM (净体质量)(P<0.05);(2)所涉20项形质评价性状中, M_(1)、M_(2)实验群体间具显著差异(P<0.05)的高达16项,聚类分析也指示两者间的欧式距离已达到显著水平(P<0.05),即M_(1)、M_(2)实验群体已在形质特征上出现显著分化;(3)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到的5个特征值均大于1的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80.844%,其中PC1可归纳为表征机体消化代谢水平的公共因子, PC_(2)可归纳为表征脏器可容纳空间几何比例的公共因子, PC_(3)、PC_(4)和PC5可统归为表征食物获取方式的公共因子;(4)采用逐步判别法,以判别贡献率较大的眼间距/侧线长、净重系数、肝系数、胃系数、肠系数、鳃系数和Fulton指数为自变量,所建Fisher分类函数方程组可较清晰区分M_(1)和M_(2)实验个体,其中M_(1)实验群体的判别准确率P1、P2分别为98.6%和94.5%, M_(2)实验群体则分别为94.3%和98.5%,两实验群体的综合判别准确率为96.4%。所得结果可为异育银鲫池塘生态主养模式和生态套养模式的改良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套养 池塘主养 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形质特征 多元分析
下载PDF
缢蛏对虾-蟹混养池塘底质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慧玲 柴欣如 +2 位作者 许文军 何杰 张东旭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50-56,共7页
为研究不同密度缢蛏混养对海水养殖池塘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建立了4组实验生态系统,对照组为三疣梭子蟹-日本囊对虾混养系统,另外3组实验组分别为混养了3种不同密度缢蛏的三疣梭子蟹-日本囊对虾-缢蛏养殖系统。本研究对底泥细菌... 为研究不同密度缢蛏混养对海水养殖池塘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建立了4组实验生态系统,对照组为三疣梭子蟹-日本囊对虾混养系统,另外3组实验组分别为混养了3种不同密度缢蛏的三疣梭子蟹-日本囊对虾-缢蛏养殖系统。本研究对底泥细菌总数、不同类群的细菌数量、微生物活性以及底泥中总碳、总氮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缢蛏混养密度增加,好氧细菌数量显著增加,而细菌总丰度、厌氧细菌、细菌芽孢、弧菌等数量及微生物活性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底泥中厌氧细菌数量与总碳、总氮含量显著正相关;芽孢数与总氮含量显著正相关;底泥中微生物酶活性与总碳、总氮含量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缢蛏混养可能通过滤食等生理活动明显降低养殖系统底泥有机质含量,减少微生物可利用底物,进而影响不同类群细菌丰度。从养殖系统底泥微生物数量及活性角度来看,本研究条件下,缢蛏放养密度34.7×10^(4) ind.·hm^(-2)为较优混养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缢蛏 底质微生物 微生物活性 养殖池塘
下载PDF
1^(+)龄长江刀鲚与暗纹东方鲀池塘混养试验
16
作者 张忠华 刘永士 +6 位作者 施永海 徐嘉波 谢永德 张根玉 陈永杰 杨纪忠 庄海卫 《水产科技情报》 2023年第2期76-80,共5页
为探索适合刀鲚的池塘养殖新模式,分别在淡水和半咸水环境下开展了1^(+)龄刀鲚与暗纹东方鲀的混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刀鲚与暗纹东方鲀在半咸水环境下混养,在产量、成活率、平均出塘规格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当刀鲚放养密度为3 000尾/hm... 为探索适合刀鲚的池塘养殖新模式,分别在淡水和半咸水环境下开展了1^(+)龄刀鲚与暗纹东方鲀的混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刀鲚与暗纹东方鲀在半咸水环境下混养,在产量、成活率、平均出塘规格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当刀鲚放养密度为3 000尾/hm^(2)时,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可达116.70 kg/hm^(2),该塘刀鲚成活率为68.16%,平均出塘规格可达57.11 g,体质量在50 g以上的比例为61.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 暗纹东方鲀 池塘养殖 混养模式
下载PDF
两种海水混养池塘悬浮颗粒物结构及其有机碳库储量
17
作者 王璐 赵文 +2 位作者 魏杰 张湾 尹东鹏 《河北渔业》 2023年第4期4-10,共7页
于2021年4月—8月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地区选取两个混养池塘,即1^(#)池(海蜇-缢蛏-牙鲆-对虾)和2^(#)池(海蜇-缢蛏-牙鲆-中国明对虾-三疣梭子蟹),对其悬浮颗粒物结构及其有机碳储量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优化养殖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 于2021年4月—8月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地区选取两个混养池塘,即1^(#)池(海蜇-缢蛏-牙鲆-对虾)和2^(#)池(海蜇-缢蛏-牙鲆-中国明对虾-三疣梭子蟹),对其悬浮颗粒物结构及其有机碳储量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优化养殖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和2^(#)池的总悬浮颗粒物含量分别为44.05±10.36 mg/L和39.38±3.89 mg/L,其中无机悬浮颗粒物占比为71.01%和66.25%,有机悬浮颗粒物则为的28.99%和33.75%。在有机悬浮颗粒物中,腐质及细菌占27.15%和32.93%,浮游植物占0.52%和0.21%,浮游动物占比为1.03%和0.66%。1^(#)池和2^(#)池的总有机碳(TOC)含量分别为8.29±2.53 mg/L和11.43±2.49 mg/L;其中溶解有机碳(DOC)占比为65.45%和61.31%;颗粒有机碳(POC)占比为37.76%和38.69%;细菌及腐质碳占比为35.02%和37.45%;浮游植物碳占比为1.14%和0.30%;浮游动物碳占比为1.60%和0.95%。研究表明,1^(#)池悬浮颗粒物及总有机碳的含量更高,池塘的有机物占比更大,但2^(#)池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含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悬浮物结构 有机碳库储量 海水混养池塘
下载PDF
海水池塘中国对虾与罗非鱼施肥混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田相利 王吉桥 +1 位作者 李德尚 董双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6期628-632,共5页
利用 8个海水池塘陆基围隔 ,进行了封闭式施肥混养中国对虾与罗非鱼的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在对虾放养密度为 0 .92~ 2 .36尾·m- 2 的条件下 ,对虾成活率为 75.72~89.98% ,平均为 82 .40 % .产量在 1 1 .4~ 2 4 .1 g·m- 2... 利用 8个海水池塘陆基围隔 ,进行了封闭式施肥混养中国对虾与罗非鱼的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在对虾放养密度为 0 .92~ 2 .36尾·m- 2 的条件下 ,对虾成活率为 75.72~89.98% ,平均为 82 .40 % .产量在 1 1 .4~ 2 4 .1 g·m- 2 之间 (养殖期为 91d) .生产力为0 .2 39g·m- 2 .d- 1 .在罗非鱼放养量为 0 .2 4尾·m- 2 (体重 1 0 0 g左右 )的条件下 ,鱼虾的数量最适配比为 1 :1 0 ,中国对虾 (体长 3.0 0cm左右 )的最适放养量约为 2 .40尾·m-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池塘 中国对虾 罗非鱼 施肥 混养
下载PDF
对虾池不同综合养殖系统效率和效益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吉桥 李德尚 +2 位作者 董双林 王克行 田相利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5-52,共8页
利用50个5.0×5.0×1.8m陆基围隔研究了中国对虾与台湾红罗非鱼、海湾扇贝和缢蛏投饵或施肥混养及鲈鱼与中国对虾和台湾红罗非鱼混养最佳结构的生态效率、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几种综合养殖系统最佳结构... 利用50个5.0×5.0×1.8m陆基围隔研究了中国对虾与台湾红罗非鱼、海湾扇贝和缢蛏投饵或施肥混养及鲈鱼与中国对虾和台湾红罗非鱼混养最佳结构的生态效率、生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几种综合养殖系统最佳结构下各种养殖对象对N的绝对利用率由高至低依次为:鲈鱼-对虾-罗非鱼(30.91%)>对虾-海湾扇贝(21.09%)>对虾-罗非鱼施肥混养(20.12%)>对虾-罗非鱼投饵混养(17.81%)>对虾-缢蛏(16.93%)>单养对虾(11.52%);对P的绝对利用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对虾-缢蛏(16.08%)>鲈鱼-对虾-罗非鱼(12.83%)>对虾-罗非鱼投饵混养(12.63%)>单养对虾(10.88%)>对虾-海湾扇贝(6.01%)>对虾-罗非鱼施肥混养(4.04%);其产出投入比由高至低依次为:对虾-罗非鱼投饵混养(1.99)>对虾-罗非鱼施肥混养(1.98)>对虾-海湾扇贝(1.53)>单养对虾(1.38)>鲈鱼-对虾-罗非鱼(1.30)>对虾-缢蛏(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池 养殖系统 综合养殖系统 效益 对虾 养殖
下载PDF
海水池塘鱼贝施肥混养生态系中贝类与浮游生物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19
20
作者 卢敬让 李德尚 +2 位作者 杨红生 徐宁 张鸿雁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8-164,共7页
于1995年6-9月间在施肥鱼贝混养生态系中,实验研究了搭配养殖菲律宾蛤仔对浮游生物的效应和浮游生物对菲律宾蛤仔养殖的影响。在浮游生物群落构成方面,菲律宾蛤仔使蓝藻、甲藻和浮游挠足类显著减少。对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程度... 于1995年6-9月间在施肥鱼贝混养生态系中,实验研究了搭配养殖菲律宾蛤仔对浮游生物的效应和浮游生物对菲律宾蛤仔养殖的影响。在浮游生物群落构成方面,菲律宾蛤仔使蓝藻、甲藻和浮游挠足类显著减少。对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程度与养殖密度有关,而浮游生物丰度和初级生产力在时间上的变化又与营养盐有关。贝类对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质。浮游生物丰度和初级生产力与菲律宾蛤仔生产量和养殖生物对氮的利用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结果也表明,在该生态系中贝类生产主要依靠牧食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生物 菲律宾蝓仔 海水池塘 鱼贝混养 贝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