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nutes of the Second WHO Consultation Meeting on Harmoniz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Medicine
1
作者 Prof.XIEZhufan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3年第4期313-314,共2页
关键词 WHO Minutes of the second WHO Consultation Meeting on Harmoniz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Medicine of on
下载PDF
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总体性呈现 被引量:4
2
作者 韩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2,共8页
中华文化主体性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的核心概念,要从更悠远的历史纵深、更宽阔的时代视野、更美好的未来图景的协调贯通中加以总体性呈现。中华文化主体性以中华历史文化传统为立基之本,以铸牢中华... 中华文化主体性是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的核心概念,要从更悠远的历史纵深、更宽阔的时代视野、更美好的未来图景的协调贯通中加以总体性呈现。中华文化主体性以中华历史文化传统为立基之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现实关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着讲”为核心命题,由此确立了本土化定位的基本依据。中华文化主体性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在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中确立了高度的主体自觉,在深化“第二个结合”的理解中坚定了强烈的文化自信,在推进全体人民精神富有的历程中找准了明确的价值目标,由此明确了现代化追求的内生动力。中华文化主体性渗透着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根本原则,蕴含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意义,彰显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光明前景,由此展现了全球化发展的开放胸怀。中华文化主体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传统赓续发展、精神独立自主和文明交流互鉴三方面贯通融合、有机统一的充分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本土化 第二个结合 现代化 全球化
下载PDF
中华文明的理论意蕴、突出特性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3
3
作者 苏媛 令小雄 妥亮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20,共15页
文本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及整体性理论视域,深入发掘中华文明的历史向度、理论内蕴、文明特性及实践逻辑,深刻彰显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特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 文本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然性及整体性理论视域,深入发掘中华文明的历史向度、理论内蕴、文明特性及实践逻辑,深刻彰显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特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魂魄和文化根脉,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文明观、中华文明现代追寻及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宏阔叙事中打开文化创新空间,激发了新时代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和文明新形态。“第二个结合”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及形塑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作出中国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个结合”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主体性建构 被引量:2
4
作者 沈江平 丁耀鹏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9,共10页
文化主体性是跨文化视域中民族文化自我意识的集中彰显,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展现了面向民族文化的整体图景。历史和现实揭示,中国式现代化同文化主体性建构具有深刻关联。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践履塑造着文化主体性:在封建社会中文化... 文化主体性是跨文化视域中民族文化自我意识的集中彰显,是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展现了面向民族文化的整体图景。历史和现实揭示,中国式现代化同文化主体性建构具有深刻关联。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践履塑造着文化主体性:在封建社会中文化主体性以文化基本精神的潜在形式呈现,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探索历程使中华文化主体性实现了从内隐到外显的变革,同时在拓展叙事空间的意义上将文化主体性建构推向新的高度。另一方面,文化主体性给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能动力量:文化主体性强化着中国式现代化探索的自我意识,夯实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同时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中国特色。在行动策略上,新时代继续推进文化主体性建构必须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和文化主体性同向而行的关系,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丰富文化主体性所展开的经济社会基础;深化“第二个结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彰显文化主体性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主体性 第二个结合 自主意识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前提性省思——从五四时期“大同”观念的再出场说起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增岽 范嘉祥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7,F0002,共1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能够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行是前提性方面之一。五四时期,部分西方学说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发生作用,以“大同”观念为代表,表达自身的革命精神和价值追求。广大知识分子面对接纳现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所以能够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行是前提性方面之一。五四时期,部分西方学说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发生作用,以“大同”观念为代表,表达自身的革命精神和价值追求。广大知识分子面对接纳现代性与省思西方现代性的现实议题,受社会心理转变和推介核心价值观念的隐喻思维影响,纷纷试图采用“大同”观念解决时代问题。但因择取非科学的思想学说,不具备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空间,不仅未能带动传统观念发挥时代价值,而且使其落入倒退或空想的窠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根深叶茂,在于其升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让传统文化发挥鼓舞群众实践的效力,使人民群众通过先进阶级语境中的传统观念理解、认同和运用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地应对现实课题及社会心理转变,科学利用隐喻思维推动理论大众化。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是“第二个结合”实现又一次思想解放、打开创新空间的根本要求。新时代新征程,“第二个结合”继承发展了科学的方法论,进行更多原创性理论探索和创新,回答了重大时代课题,进一步确证了民族标识和政党形象,承担世界责任、凝聚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隐喻思维
下载PDF
毛泽东对中国现代文明的探索与贡献——以“第二个结合”为视角
6
作者 黄显中 唐韵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现代文明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在探索中国现代文明过程中,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时代领航把准中国在时代精神中的现代化方向和方位,开觉中国现代文明理想;以思想解放把住革命主体性力量充分发挥的基点... 现代文明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在探索中国现代文明过程中,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时代领航把准中国在时代精神中的现代化方向和方位,开觉中国现代文明理想;以思想解放把住革命主体性力量充分发挥的基点和基地,开源中国现代文明力量;以历史主动把稳中国社会发展最大可能性的步骤和步伐,开辟中国现代文明道路;以实践探索把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理念和理路,开建中国现代文明形态。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从“第二个结合”深层次汲取毛泽东思想智慧,以高质量发展推进毛泽东探索中国现代文明的未竟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现代文明 “第二个结合” 贡献
下载PDF
“传统—现代”逻辑重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研究
7
作者 刘作奎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4年第3期55-65,共11页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核心,没有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清晰界定,就没有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而只有对现代与传统关系进行科学反思,在融通东西方的语境下切入中国经验和中国实践,才能成功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西方现代化理论的核心,没有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清晰界定,就没有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而只有对现代与传统关系进行科学反思,在融通东西方的语境下切入中国经验和中国实践,才能成功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叙事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本文深入分析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文化思潮,以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探讨经典现代化理论在“去文化”或“文化中性”方面的不足,挖掘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在此基础上,努力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深入分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破解“传统—现代”之间的二元对立,由此确立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发展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第二个结合” 经典现代化理论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辩证品格和重大意义
8
作者 荣开明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25,共11页
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其文化篇的科学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的思想体系,内涵丰富深刻,通过实现“第二个结合”推进又一次思... 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其文化篇的科学指引。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的思想体系,内涵丰富深刻,通过实现“第二个结合”推进又一次思想解放,不断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时代文化,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并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以弘扬人类共同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这一思想具有辩证品格和鲜明特色,突出地体现在辩证地认识和处理魂脉和根脉、人民性和党性、传承性和创新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理论和实践、危和机等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这一思想具有深远历史意义、重大现实意义和持久未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两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强国建设
下载PDF
共同富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 被引量:1
9
作者 唐明燕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80,共10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共同富裕的思想基因。共同富裕包含“共同”和“富裕”两个关键点,对其进行价值溯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群体本位”的文化传统以及“以义制利”的求...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共同富裕的思想基因。共同富裕包含“共同”和“富裕”两个关键点,对其进行价值溯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群体本位”的文化传统以及“以义制利”的求利原则;共同富裕涉及生产和分配两个具体环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这两个环节提供了“勤”“惠”“均”等有益的支撑理念;推动共同富裕是为了实现社会财富分配得当以促进社会和谐,这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同”设想中找到雏形。在推动共同富裕的伟大事业中,理应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结合当下中国具体实际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并做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诠释。这个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与马克思主义形成合力,进而转化为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现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阐释与建构:中华文明视野下文化主体性的四维审思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敏 刘庆莹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5,共10页
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灵魂”所在,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逻辑起点,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命题。从认知向度来看,中华文明视野下,文化主体性在文化本体、文化载体、文化价值等层面延展出不同维度,建构了文明... 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灵魂”所在,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逻辑起点,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命题。从认知向度来看,中华文明视野下,文化主体性在文化本体、文化载体、文化价值等层面延展出不同维度,建构了文明主体性、民族主体性、人民主体性交融关联的整体图景;从整体观照来说,文化主体性具有丰富的理论意涵,并集中体现为“主与客”“知与行”“内与外”的辩证关系;就价值指引而论,文化主体性的生成、巩固和发展,不仅使中国共产党拥有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还锻造出文化意义上的坚定自我,使文化自信有了根本依托,更让中华文明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就建构路向而言,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刻理解并深入推进“两个结合”,厚植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底蕴,不断巩固中华文明的文化主体性,铸就中华文明新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主体性 文化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 “第二个结合”
下载PDF
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学林 刘美驿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辛探索中实现的又一次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有其自身的理论出发点和现实针对性,澄清了以往思想上出现的误区,促进了思想认识上的真正破题,回应了中华文明五个方面特性的针对性问题,并指出了前进方... “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辛探索中实现的又一次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有其自身的理论出发点和现实针对性,澄清了以往思想上出现的误区,促进了思想认识上的真正破题,回应了中华文明五个方面特性的针对性问题,并指出了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历史的关键时期,必须充分发挥“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时代价值,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协调发展中推动理论创新,提高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从而更好地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思想解放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及实践路径
12
作者 邵俐蓉 曹均学 《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彰显“第二个结合”的文化底蕴,给予“第二个结合”以资源禀赋,与“第二个结合”融通契合。以“...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彰显“第二个结合”的文化底蕴,给予“第二个结合”以资源禀赋,与“第二个结合”融通契合。以“第二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向度,是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根基,是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旨归。新时代新征程中,以“第二个结合”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一是要坚持守正创新,开辟“第二个结合”的新境界;二是立足调查研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现代化发展;三是要掌握历史主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 内在逻辑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文化价值论视阈下“第二个结合”的现代性特征与方法论创新
13
作者 文吉昌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4-60,共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基本规律的总体把握,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认知的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相契合又互相成就,巩固了中华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基本规律的总体把握,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认知的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相契合又互相成就,巩固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同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原创性话语和价值理性的规范。“第二个结合”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推动了党性、人民性和时代性的融合,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价值 第二个结合 现代性 方法论
下载PDF
“两个结合”的研究现状、评价反思与创新发展
14
作者 柯增金 李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7期1-6,25,共7页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国内学界从“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逻辑关系、何以可能、形成发展、价值意蕴、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逐渐丰富,研究视角更加多元、研究进路日益深入。在... “两个结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国内学界从“两个结合”的科学内涵、逻辑关系、何以可能、形成发展、价值意蕴、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逐渐丰富,研究视角更加多元、研究进路日益深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应进一步加强对“两个结合”的理论研究,深化“两个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研究,细化“两个结合”的实践路径研究,坚持以“两个结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以“第二个结合”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三维分析
15
作者 胡西萍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5-19,29,共6页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加以分析,结果表明,“第二个结合”在不断推进中华...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加以分析,结果表明,“第二个结合”在不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彰显了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塑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理据、逻辑及进路
16
作者 魏海华 陆永胜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9期13-21,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新的历史方位下“第二个结合”创造出的新文化形态。中国道路、“第二个结合”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提供了历史、文化与实践的动力。在“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呈现为思...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是新的历史方位下“第二个结合”创造出的新文化形态。中国道路、“第二个结合”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提供了历史、文化与实践的动力。在“第二个结合”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呈现为思想形态的融合创生、文化形态的碰撞生成、文明形态的互摄共生,基于此,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有三种实践进路:塑造中国理念与话语达成观念共识、凝聚全人类共同价值达成价值共识、形成人类文明新形态达成文明共识,进而造就和丰富新的文化生命体,推进新时代中华文化现代转型、中华文明赓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第二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造就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一个中外文化交流史视角
17
作者 陈欣 廖小丹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6期49-60,共1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提出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一范畴意蕴深刻、影响深远。从普遍意蕴来看,“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两种或多种不同文化在交流碰撞、相互涵摄及互相成就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一种跨文化融合生命体。从特殊语境看...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提出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一范畴意蕴深刻、影响深远。从普遍意蕴来看,“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两种或多种不同文化在交流碰撞、相互涵摄及互相成就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一种跨文化融合生命体。从特殊语境看,习近平总书记所指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特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从中外文化交流史看,任何一种“新的文化生命体”在本质意蕴、成长规律、文化前提和发展路数上都有其共同指征。同样,经由“第二个结合”造就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在本质意涵、成长规律、文化前提和发展路数等方面具有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一般属性。与此同时,较之以往跨文化融合生命体,经由“第二个结合”造就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有其独特的内涵和本质特性,其根本特性主要体现在思想体系的超越性、历史地位的主导性、社会功能的现实性。通过对共性与个性的整体把握,新征程上唯有继续激活母体的“生命力”,激发主体的“自觉性”,保证机体的“开放性”,才能更好丰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 新的文化生命体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思想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阐释之一
18
作者 范玉刚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文明史意义,既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了精神独立自主的价值根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灵魂和底蕴,是引领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思想指南;同时,也以其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弘扬和诉求文明价值的相互通约与文明互鉴,为徘徊于历史十...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文明史意义,既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了精神独立自主的价值根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灵魂和底蕴,是引领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思想指南;同时,也以其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弘扬和诉求文明价值的相互通约与文明互鉴,为徘徊于历史十字路口的人类文明跃升启示了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文化理念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把握达到了历史新高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了文明型政党和文明中国形象。经由“第二个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使中华文明成为现代的,有效贯通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主体性和中华文化主体性,巩固了中华文化主体性,在根脉和魂脉的有机统一中,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在自觉肩负新的文化使命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第二个结合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主体性 文化使命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赓续发展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与价值意蕴 被引量:3
19
作者 陆卫明 王方伟 于晶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2,共10页
以“第二个结合”为视角,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根基及其对中华文明的赓续发展,对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时代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实现与中华文明的深度融合,其根源在... 以“第二个结合”为视角,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根基及其对中华文明的赓续发展,对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时代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实现与中华文明的深度融合,其根源在于马克思主义对现代化与文明发展交互关系的科学论述、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与文化创新的高度自觉、新时代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明根基的时代需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的深刻内涵在于其逻辑起点、总体布局及在国际关系上的价值追求,既充分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主张,又内在蕴含、赓续发展了丰厚的中华文明基因。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传承发展中华文明的重大价值,有利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的文明根基、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文明神话、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第二个结合”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的生成逻辑与实践路径
20
作者 李佳妮 宫玉涛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47-52,共6页
“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突破性的原理性贡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中华文明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是对中共百余年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从新民主主... “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突破性的原理性贡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中华文明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是对中共百余年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李大钊的“第三新文明”理念,到毛泽东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探索,直至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第二个结合”,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持续的理论创新。新时代新征程中,要充分利用并深入挖掘历史资源,并立足现实推动“第二个结合”不断取得新发展、新成就,从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第二个结合”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