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Dosimetric Considerations in Evaluating Second Cancer Risks in Prostate Cancer
1
作者 Raghda A. Elgendy Wahib M. Attia +1 位作者 Ehab M. Attalla Mostafa A. lnagga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Clinical Engineering and Radiation Oncology》 2018年第2期203-213,共11页
Influence of dosimetric considerations in evaluating second cancer risks in prostate cancer. Material and methods: Fifteen patients in this study suffering from early stage of prostate cancer, each patient underwent t... Influence of dosimetric considerations in evaluating second cancer risks in prostate cancer. Material and methods: Fifteen patients in this study suffering from early stage of prostate cancer, each patient underwent three plans: 1)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 (3DCRT), 2) Rotation therapy (Arc therapy), and 3)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 plan. Estimate secondary metastasis risk models: Excess Relative Risk (ERR) and Excess absolute risk (EAR) based on age of exposure by taking dosimetry data from Dose Volume Histograms (DVHs) to calculate risk models. Result: The second cancer risk models (ERR and EAR) for organs at risk OARs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age of exposure for 3D-CRT, ARC and IMRT 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ERR and EAR model for developing second cancer risk in 3D-CRT, ARC and IM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STATE cancer second cancer riskS 3DCRT ROTATIONAL Arc and IMRT
下载PDF
Influence of Distinct Radiotherapy Techniques to Induce Second Cancer Risks in Left Breast Cancer
2
作者 Raghda A. Elgendy Wahib M. Attia +1 位作者 Ehab M. Attalla Mostafa A. Elnagga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Clinical Engineering and Radiation Oncology》 2018年第2期193-202,共10页
Influence of distinct radiotherapy techniques to induce second cancer risks in left breast cancer. Material and methods: Ten female patients with intact left breast cancer. Two treatment plans for each patient: 1) two... Influence of distinct radiotherapy techniques to induce second cancer risks in left breast cancer. Material and methods: Ten female patients with intact left breast cancer. Two treatment plans for each patient: 1) two tangential beams 3D-Conformal radiotherapy, 2)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 plan. Estimation of second cancer risk from Organ equivalent dose models (OEDs) in three dose-response model for organs at risk in left breast cases. Results: The P-value for OED models in 3D-IMRT for left lung, both lung, heart, right lung, right breast, thyroid, liver and spinal cord in linear dose model was 0.016, 0.005, 0.019, 3.95E-06, 5.79E-07, 0.003, 1.78E-10 and 0.000206475 respectively, for linear exponential dose model 0.0577, 0.024, 0.031, 3.40E-06, 3.28E-07, 0.003, 2.01E-10 and 0.000120072 respectively and in plateau dose model 0.088, 0.042, 0.039, 3.18E-06, 2.53E-07, 0.003, 2.27E-10 and 9.00535E-0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organ equivalent dose models for organs at risk increasing in IMRT than tangential bea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cancer second cancer riskS 3DCRT 7 Field IMRT
下载PDF
基于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二重癌风险预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金雏凤 刘慧 +5 位作者 郑华庆 程梦云 李贵 孙光耀 吴宜灿 FDS团队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72-776,共5页
放疗引发二重癌,已成为威胁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临床放疗引发的二重癌进行风险预测分析,并对基于二重癌风险预测的计划评估方式展开了探索性研究。选择临床胰腺癌病例,使用FDS团队自主研发的精确放射治疗软件系统(Accura... 放疗引发二重癌,已成为威胁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临床放疗引发的二重癌进行风险预测分析,并对基于二重癌风险预测的计划评估方式展开了探索性研究。选择临床胰腺癌病例,使用FDS团队自主研发的精确放射治疗软件系统(Accurate/Advanced Radiotherapy System,ARTS)设计两个调强放疗计划,并对正常组织各重要器官的二重癌风险进行了预测,并以此对两种计划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病人在接受放射治疗后,最有可能发生二重癌的是肾癌和胆囊癌(Plan 01:肾5.35%,胆囊3.10%;Plan 02:肾4.52%,胆囊4.57%);二重癌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临床剂量分布要求的前提下,Plan 02更为合理。本文建立了一种通过临床放疗计划系统预测二重癌风险的方法,并通过比较二重癌风险进行了临床放疗计划的评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重癌 风险预测 放射治疗 计划评估 ARTS
下载PDF
被动吸烟与浸润性宫颈癌发病的研究——2010年复旦妇产科医院宫颈癌发病相关风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朱静 朱瑾 +3 位作者 武振宇 吴小肄 毛路一 陈瑞芳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2年第6期449-453,共5页
目的:了解与浸润性宫颈癌发病相关的风险因素,探讨被动吸烟与宫颈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2010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新诊断的125例宫颈癌患者及对照组进行一对一地问卷调查,运用χ2检验、t检验,前进法似然... 目的:了解与浸润性宫颈癌发病相关的风险因素,探讨被动吸烟与宫颈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2010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新诊断的125例宫颈癌患者及对照组进行一对一地问卷调查,运用χ2检验、t检验,前进法似然比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筛选出的与宫颈癌发病相关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10年内是否被动吸烟、被动吸烟的持续时间、接触强度是浸润性宫颈癌发病的高危因素(OR 2.592,95%CI 1.172~5.732),10年前被动吸烟与宫颈癌的发生无明显联系。另外,分娩次数也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家庭收入和年龄是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近10年内是否被动吸烟及接触时间、强度是浸润性宫颈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吸烟有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吸烟 宫颈癌 风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肝癌高危人群二级预防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郑光 张红叶 +2 位作者 倪红伟 杨帆 朱菊芬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39-1440,共2页
目的对上海市某区肝癌高危患者进行二级预防依从性效果评价及二级预防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5名肝癌二级预防监测队列人群进行依从性问卷调查。结果监测队列完全依从者84人,不完全依从68人,不依从53人。调查结果显示,是否定期做复... 目的对上海市某区肝癌高危患者进行二级预防依从性效果评价及二级预防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205名肝癌二级预防监测队列人群进行依从性问卷调查。结果监测队列完全依从者84人,不完全依从68人,不依从53人。调查结果显示,是否定期做复查、是否有医务人员督促检查对肝癌高危人群二级预防依从性有较大影响,其OR值分别为19.62,17.78。结论遵医行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家属对患者的支持是肝癌高危人群二级预防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在该区实行了医保制度,医疗花费和居民收入对高危人群二级预防依从性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高危人群 二级预防 依从性
下载PDF
食管癌二线化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艳 梅新宇 刘友如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观察食管癌二线化疗疗效,并探究疗效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二线化疗的76例晚期或复发食管癌患者的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对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进行计算,并进行单因素... 目的:观察食管癌二线化疗疗效,并探究疗效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二线化疗的76例晚期或复发食管癌患者的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对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进行计算,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生存曲线用Log-rank进行检验。结果:①二线化疗中位PFS为4.25月,中位OS为9.00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PS评分、NLR、SCCAg、VEGF、LDH、二线进展后治疗为OS相关因素(P<0.05);PS评分、性别、病情进展类型、既往手术史、一线治疗时间、NLR、SCCAg、LDH为PFS相关因素(P<0.05)。②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PS评分为2分(HR=4.747,95%CI:2.017~11.173)以及SCCAg>2.5/(ng/mL)(HR=2.437,95%CI:1.061~5.609)是影响食管癌患者二线治疗OS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PS评分为2分(HR=5.576,95%CI:2.262~13.746)、一线治疗时间≤12月(HR=2.740,95%CI:1.344~5.587)、有既往手术史(HR=2.764,95%CI:1.536~4.976)是影响食管癌患者二线治疗PFS的独立因素。结论:对于晚期或复发食管癌患者,二线化疗显示一定疗效,尤其对有较好临床预后特征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二线化疗 影响因素 预后
下载PDF
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后的治疗抉择:立即全切还是继续膀胱灌注? 被引量:1
7
作者 范晋海 杨涛 +1 位作者 吴开杰 贺大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44-247,共4页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灌注治疗一直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其复发率和进展率居高不下,尤其是T1G3期等高危肿瘤。因此,对于高危患者,有学者建议尽早行膀胱全切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但随着"二次电切"理念...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灌注治疗一直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其复发率和进展率居高不下,尤其是T1G3期等高危肿瘤。因此,对于高危患者,有学者建议尽早行膀胱全切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但随着"二次电切"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建议对于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可行二次电切术以期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但二次电切后仍有部分患者在短时间内复发,甚至转移。因此,在临床中如何甄别出这部分易复发甚至转移的患者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文献对二次电切后续治疗方案的抉择做简要评述,以期对临床实际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分期 二次电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再发第二原发性肺癌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迪 肖要来 钟铠泽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50-755,共6页
乳腺癌和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两种恶性肿瘤。随着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得以延长,乳腺癌患者再发第二原发性肺癌(second primary lung cancer,SPLC)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另外,SPLC的女性患者中最常见的第... 乳腺癌和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两种恶性肿瘤。随着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得以延长,乳腺癌患者再发第二原发性肺癌(second primary lung cancer,SPLC)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另外,SPLC的女性患者中最常见的第一原发癌是乳腺癌,且SPLC是此类人群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越来越多的医师开始重视这一临床现象。本文就乳腺癌患者发生SPLC的风险及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同时阐述其发病机制,以期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尽早实现精准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第二原发性肺癌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非计划二次手术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魏世东 孙劲文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非计划二次手术(USO)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USO的发生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23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需要行USO将其分为USO组(17例)和对照组(220例)。分...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非计划二次手术(USO)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USO的发生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23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需要行USO将其分为USO组(17例)和对照组(220例)。分析发生USO的主要原因,采用单因素分析与胃癌患者行USO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患者术后需行USO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Bootstrap自抽样法绘制校准曲线进行内部验证;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237例胃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USO的发生率为7.2%,其主要原因是腹腔内出血、吻合口漏、十二指肠残端漏、肠梗阻、吻合口出血及切口感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年龄、胃切除范围、输血情况、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分期及神经侵犯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全胃切除、肿瘤直径≥3 cm及T分期为T4期是胃癌患者术后需行USO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的USO发生率与实际USO发生率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09,一致性良好;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8(95%CI0.727~0.879),证明该模型预测准确度较高。结论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行USO的主要原因是腹腔内出血、吻合口漏、十二指肠残端漏、肠梗阻、吻合口出血及切口感染,其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60岁、全胃切除、肿瘤直径≥3 cm及T分期为T4期,基于以上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对USO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非计划二次手术 危险因素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二代测序检测乳腺癌易感基因在乳腺癌发病风险预测及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楠 于津浦 +5 位作者 赵晶 赵洋 穆坤 张军 金钊 刘俊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024-1028,共5页
目的:通过二代测序技术筛选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位点,探讨其对乳腺癌风险预测、临床干预及预后指导的意义。方法:采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7月272例就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乳腺癌患者146例、高危人群71例及健康者55例3组样本的外周血,... 目的:通过二代测序技术筛选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位点,探讨其对乳腺癌风险预测、临床干预及预后指导的意义。方法:采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7月272例就诊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乳腺癌患者146例、高危人群71例及健康者55例3组样本的外周血,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DNA检测。采用Amplicon方法筛选BRCA1、BRCA2、PTEN、STK11、TP53及BAP1全外显子区域有价值的突变位点,分析3组的基因突变发生率及乳腺癌患者易感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筛选获得177个突变位点,去重后共得到67个突变位点,其中包括50个单核苷酸突变(single nucleotide variants,SNVs)、8个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和9个插入缺失突变(insertion-deletions,In Dels)。3组突变位点中31个突变位点收录于Ex AC数据库,40个突变位点收录于Clin Var数据库。本研究中21个新发现的突变位点在Ex AC、Clin Var或db SNP数据库中均未提及。统计分析发现85.1%(57/67)的突变发生于乳腺癌患者及高危人群中,且突变阳性乳腺癌患者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P=0.010)及病理分期(P=0.002),致病性突变的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家族史(P=0.005)及三阴性乳腺癌比例(P=0.009)均高于非致病性突变者。结论: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位点在乳腺癌风险预测、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代测序 乳腺癌易感基因 风险预测 临床干预 预后评价
下载PDF
39例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第2次电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鲍国 段宗好 张红双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8期1215-1216,共2页
目的评估第2次电切对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淮南市新华医院自2005年起对39例初发的浅表性膀胱肿瘤进行了第2次电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后6h内均应用丝裂霉素20mg膀胱内灌注化疗。以后每周1次采用相同药物... 目的评估第2次电切对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淮南市新华医院自2005年起对39例初发的浅表性膀胱肿瘤进行了第2次电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后6h内均应用丝裂霉素20mg膀胱内灌注化疗。以后每周1次采用相同药物和剂量行膀胱内灌注直至术后4周再次入院进行第2次TUR。第2次TUR的范围包括第1次TUR以及其边缘1cm,同时行基底部和可疑膀胱黏膜处活检。进而分析第2次电切的病理标本。结果第2次TUR标本中共有5例(12.8%)患者病理证实有残存肿瘤存在;第2次TUR术后标本提示为肌层浸润性肿瘤2例。而且G3患者残存肿瘤阳性率高达50%。T1患者中也有第2次TUR阳性率增加的趋势。结论虽然第2次电切发现肿瘤残存阳性率并不高,而且只改变了少数患者的治疗计划,笔者仍然推荐对于高危险性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进行第2次电切,尤其是对于G3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性膀胱肿瘤 第2次电切 高危险性 残存肿瘤
原文传递
HT及IMRT在儿童全中枢放疗剂量学比较及二次致癌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2
作者 邹雪 唐正 +3 位作者 靳富 罗焕丽 黄霞 王颖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8-552,共5页
探讨HT及IMRT计划在儿童全中枢放疗中的剂量学特点,并根据EAR模型估算儿童全中枢放疗后二次致癌风险。方法 选取2012—2017年间接受全脑全脊髓照射患者CT图像15例,勾画靶区及OAR后分别完成IMRT及HT计划,t检验两种计划间靶区HI、CI和OAR... 探讨HT及IMRT计划在儿童全中枢放疗中的剂量学特点,并根据EAR模型估算儿童全中枢放疗后二次致癌风险。方法 选取2012—2017年间接受全脑全脊髓照射患者CT图像15例,勾画靶区及OAR后分别完成IMRT及HT计划,t检验两种计划间靶区HI、CI和OAR的Dmax、Dmean及V10、V20并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根据各器官DVH及EAR模型估算比较两种计划二次致癌风险。结果 两组计划在靶区覆盖度上均能达到临床要求(100%剂量≥95%靶体积),其中HT组HI优于IMRT组(P=0.000);CI上HT组并未显示优势。但HT组对于海马保护具有绝对优势,D2%和Dmean均明显低于IMRT组(P=0.000)。对OAR保护,HT在甲状腺的Dmax、Dmean、V20及心脏的Dmax、V10均小于IMRT (P=0.001、0.002、0.014及P=0.001、0.003)。在二次致癌方面,HT组相较于IMRT组对于甲状腺和肺脏的二次致癌风险更高,甲状腺和肺脏EAR分别为28.666∶26.926(P=0.010)和20.496∶18.922(P=0.003);对胃二次致癌风险似乎较高(P=0.248),对肝脏二次致癌风险相对较小(P=0.020)。结论 在儿童保护海马的全中枢放疗中HT计划优于IMRT计划。但HT对甲状腺和肺脏有较高二次致癌风险,在计划制定时应评估这些致癌风险及其他正常组织效应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断层疗法 调强放射疗法 全脑全脊髓照射 剂量学 二次致癌风险
原文传递
接受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第二原发癌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莉巍 杨丽 梅同华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22期3405-3412,共8页
目的评估接受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生第二原发癌(SPC)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中2004-2015年初始原发癌(IPC)被诊断为NSCLC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标准化发病率(... 目的评估接受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生第二原发癌(SPC)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中2004-2015年初始原发癌(IPC)被诊断为NSCLC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标准化发病率(SIR)来评估SPC发生的相对风险。以死亡为竞争事件,计算累积发生率,并建立Fine-Gray次分布风险模型分析发生SPC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在符合条件的74054例患者中,12121例(16.37%)发生SPC。接受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发生SPC的SIR为2.08(95%CI:2.04~2.12,P<0.05)。其中,SPC发生在肺部和肺外的SIR分别为7.04(95%CI:6.87~7.22,P<0.05)和1.20(95%CI:1.17~1.23,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IPC诊断年龄、种族、婚姻、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肿瘤直径、TNM分期、化疗史、放疗史、手术类型、淋巴结清扫史是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发生SPC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与一般人群相比,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发生SPC的风险很高,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早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手术 第二原发癌 SEER数据库 标准化发病率 风险
下载PDF
第二原发性肺癌风险预测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泽洲 郑莹 《中华转移性肿瘤杂志》 2019年第4期42-45,共4页
第二原发性肺癌(second primary lung cancer,SPLC)的发病率和检出率逐年升高。SPLC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也没有任何筛查指南涉及如何监测SPLC的发展。SPLC的发病风险有持续性,初始原发性肺癌的诊断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分期以及是否... 第二原发性肺癌(second primary lung cancer,SPLC)的发病率和检出率逐年升高。SPLC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也没有任何筛查指南涉及如何监测SPLC的发展。SPLC的发病风险有持续性,初始原发性肺癌的诊断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分期以及是否放疗等是SPLC发病的预测因素,SPLC发病间隔越长,分期越早的患者预后越好。吸烟和基因等因素对SPLC发病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肺癌 第二原发 异时性 风险预测 肺癌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