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and second primary malignanc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imatinib mesylate 被引量:1
1
作者 Jacopo Giuliani Andrea Bonetti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86-487,共2页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is the most common mesenchymal malignancy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GISTs may coexist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cancer,either synchronous or metachronous (1).Most GISTs deve...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is the most common mesenchymal malignancy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GISTs may coexist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cancer,either synchronous or metachronous (1).Most GISTs develop in a sporadic fashion,but familial occurrence,such as neurofibromatosis and Carney-triad,has also been reported (2).The overall frequency of second tumors in different series varied from 4.5% to 33%.The most frequent types of GIST-associated cancers were gastrointestinal carcinomas (47%),lymphoma/leukemia (7%),carcinomas of prostate (9%),breast (7%),kidney (6%),lung (5%),female genital tract (5%),carcinoid tumors (3%),soft tissue and bone sarcomas (3%),malignant melanoma (2%) and seminoma (1%) (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T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and second primary malignanc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imatinib mesylate
下载PDF
Translating new data to the daily practice in second line treatment of renal cell carcinoma:The role of tumor growth rate 被引量:1
2
作者 Enrique Grande Olga Martínez-Sáez +1 位作者 Pablo Gajate-Borau Teresa Alonso-Gordoa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7年第2期100-105,共6页
The therapeutic options for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RCC) have completely changed during the last ten years. With the sequential use of targeted therapies,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has increased i... The therapeutic options for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RCC) have completely changed during the last ten years. With the sequential use of targeted therapies,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has increased in daily practice and now it is not uncommon to see patients surviving kidney cancer for more than four to five years. Once treatment fails with the first line targeted therapy, head to head comparisons have shown that cabozantinib, nivolumab and the combination of lenvatinib plus everolimus are more effective than everolimus alone and that axitinib is more active than sorafenib. Unfortunately, it is very unlikely that we will ever have prospective data comparing the activity of axitinib, cabozantinib, lenvatinib or nivolumab. It is frustrating to observe the lack of biomarkers that we have in this field, thus there is no firm recommendation about the optimal sequence of treatment in the second line. In the absence of reliable biomarkers, there are several clinical endpoints that can help physicians to make decisions for an individual patient, such as the tumor burden, the expected response rate and the time to achieve the response to each agent, the prior response to the agent administered, the toxicity profile of the different compounds and patient preference. Here, we propos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umor-growth rate(TGR) during first-line treatment as a new tool to be used to select the second line strategy in m RCC. The rapidness of TGR before the onset of the treatment reflects the variability between patients in terms of tumor growth kinetics and it could be a surrogate marker of tumor aggressiveness that may guide treatment deci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ITINIB EVEROLIMUS Cabozantinib Kidney cancer Nivolumab RENAL cell Sequence second line SORAFENIB tumor-GROWTH rate
下载PDF
A Case Report of Two Primary Cancers, Breast Cancer with Adrenal Gland Metastatic and Second Primary Neuroendocrine Tumor in Colon, a Rare Case in Al-Bashir Hospital
3
作者 Shaimaa Shamoun Ahmad Shamout 《Case Reports in Clinical Medicine》 2018年第4期306-313,共8页
A 68 years old female, was diagnosed as a case of right breast cancer in 2013;grade II/III according to Bloom Richardson grading, Modify radical mastectomy (MRM) was done and the pathology report showed moderately dif... A 68 years old female, was diagnosed as a case of right breast cancer in 2013;grade II/III according to Bloom Richardson grading, Modify radical mastectomy (MRM) was done and the pathology report showed moderately differentiated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 stage T3N3M0. Immunohisrochemisty (IHC) findings revealed a tumor with Triple positive. Patient refused to treat by chemotherapy. Patient was given adjuvant trastuzumab (first dose 8 mg/kg, followed by 6 mg/kg every three weeks) for the period of one year (16) cycles after which she went on regular follow up. Exemestane tab for 5 years and radiotherapy (50 gray in 25 fractions) was applying on right breast. One year and half after diagnosed primary breast cancer, patient complained from severe diarrhea 8 times per day watery contents, vomiting and suffered from lower abdominal pain. PET scan for whole body in October 2014 was done;the results showed ascending colon is highly suspicious for malignancy and moderately hypermetabolic left adrenal mass. Subtotal colectomy surgery was done, the pathology report of biopsy revealed low grade malignant neuroendocrine neoplastic lesion stage of T3N1Mo. Physician prescribed octreotide acetate 20 mg I. M monthly due to neuroendocrine lesion. In January 2016, cancer recurrence in the same right breast, IHC revealed ER+, PR&minus;, Her 2+, physician decided to change exemestane to fulvestrant 250 mg s. c for 6 cycles. Radiation therapy was applied 20 gray in 10 fractions on scar. In May 2016, CAP-CT scan result revealed two enlarged left axillary L.N and left soft tissue density adrenal mass (3.0 × 2.3). Excisional lymph node was done which revealed IDC, ER+, PR&minus;, Her 2+. Physician decided to discontinue fulvestrant and switch to exemestane 20 mg monthly. CAP-CT was done in Feb 2017;single left axillary L.N 1 cm, small hypodense lesion (spleen 4 cm), left adrenal lesion (2.2 × 2.6 cm) and osteolytic lesion were noted in iliac areas, so the physician considered those results a metastatic area from breast and prescribed lapatinib 84 tablets. Patient now onoctreotide acetate 20 mg I. M, trastuzumab 440 m, exemestane and lapatinib tablets) monthly, zoledronic acid 4 mg q 3 months, patient now still on follow up with a good condition. Conclusion: Breast cancer metastatic to left adrenal gland which is extremely rare especially when they originate from IDCs. The present case is the seventh breast cancer metastatic to the adrenal gland in the literature up to our search. Neuroendocrine tumor was happened in colon after one year and half which was a rare second primary malignancy (SPM) among female breast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AST Cancer NEUROENDOCRINE tumor Gene ADRENAL GLAND second Primary
下载PDF
异时性多复发灶耐药基因分子异质性的胃肠道间质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4
作者 王玥 吴迪 +1 位作者 于丹丹 段秀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5-550,共6页
目的:分析1例长期伊马替尼治疗后多部位、异时性复发病灶敏感/耐药共存的少见胃肠道间质瘤(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揭示GISTs继发突变的异质性是复发耐药过程中的重要属性。方法:收集1例复发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E染色法进行组织学... 目的:分析1例长期伊马替尼治疗后多部位、异时性复发病灶敏感/耐药共存的少见胃肠道间质瘤(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揭示GISTs继发突变的异质性是复发耐药过程中的重要属性。方法:收集1例复发GIST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E染色法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相关蛋白表达,一代和二代测序技术分析肿瘤基因变异情况。结果:患者,男性,66岁,因胃间质瘤行胃部分切除术。一代测序技术检测结果显示为原癌基因,受体酪氨酸激酶(KIT)基因11号外显子缺失突变(p.551-554del)。伊马替尼治疗1年左右,停药4个月后复发,患者出现脾区病灶,继续采用伊马替尼一线治疗,脾区病灶得到控制。59个月后盆腔发现新病灶,采用伊马替尼加量(600 mg·d^(-1))并舒尼替尼二线治疗,治疗2个月后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脾区病灶大小趋于稳定,而盆腔新病灶体积持续增大。二代测序技术检测结果显示两复发灶在原有KIT基因11号外显子缺失突变的基础上,分别继发KIT基因13号外显子(p.V654A)和17号外显子(p.Y823D)突变。结论:GISTs在靶向药物选择作用的压力下,肿瘤生物学行为表现出复杂性,即时间异质性、空间异型性和分子异质性,不同复发灶可以出现不同的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复发耐药 异质性 二代测序技术 伊马替尼
下载PDF
来那度胺致多发性骨髓瘤继发第二原发肿瘤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何晓玉 马薇 +7 位作者 荣爱红 田文灏 闫洪超 王冲 邢彩霞 刘爱琪 尹亚南 石凤芹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期119-122,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肿瘤的一种类型,是以恶性浆细胞在骨髓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疾病,导致贫血和相关的血细胞减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溶骨性骨病、高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近年来新药的广泛应用,延长了MM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随访率...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肿瘤的一种类型,是以恶性浆细胞在骨髓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疾病,导致贫血和相关的血细胞减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溶骨性骨病、高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近年来新药的广泛应用,延长了MM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随访率,但使远期并发症相对增多,其中第二原发肿瘤已经成为新的临床难题。本文报道1例来那度胺致MM继发第二原发肿瘤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停止服用来那度胺4个月后完全缓解,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来那度胺 第二原发肿瘤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后发生第二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6
作者 焦扬 王浩 +1 位作者 毕利军 许青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514-518,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治疗后发生第二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治的原发AML治疗后发生第二肿瘤9例患者的实验室和临床资料,实验室和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治疗后发生第二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治的原发AML治疗后发生第二肿瘤9例患者的实验室和临床资料,实验室和临床资料数据通过查阅电子病历系统和实验室数据管理系统获得;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9例AML患者中,8例患者经诱导化疗后达CR,1例患者诱导化疗后未达CR,HSCT后达CRi。9例中第二肿瘤分别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肺鳞癌、结肠癌、B细胞淋巴瘤、结肠腺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未分化多形性肉瘤、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肾透明细胞癌。9例患者两种肿瘤诊断时间间隔为12.0(5.0~24.5)个月。随访结束,4例患者稳定治疗中,3例患者第二肿瘤进展死亡,2例患者白血病复发死亡,9例患者中位OS为51个月,除去3例M3患者,中位OS为34个月。结论:AML治疗后发生第二肿瘤,在临床工作中应提高警惕,治疗前后对患者定期进行血常规、肿瘤标志物、基因及影像学等检查,一方面可评估病情,另一方面有助于早期发现第二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治疗后 第二肿瘤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继发头颈部肿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程珍 李欣然 +1 位作者 严敏 陆晔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2期60-62,共3页
目的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继发第二肿瘤(second primary malignancies,SPM)的认识,对MM治疗决策的制定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例MM继发头颈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 目的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继发第二肿瘤(second primary malignancies,SPM)的认识,对MM治疗决策的制定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例MM继发头颈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72岁和58岁,均为高危型MM患者。例1在确诊MM后48个月发生上颌牙槽骨肿块、淋巴结转移性鳞癌,诊断SPM后4个月死亡;例2在确诊MM后28个月发生鼻咽癌,诊断SPM后3月余死亡。主要治疗药物为烷化剂与免疫调节剂。其中,例1接受环磷酰胺治疗10个月、沙利度胺22个月;例2接受来那度胺治疗19个月。结论MM继发头颈部肿瘤病例非常少见,影响个体预后。目前,MM患者的病程长,罹患SPM的风险增加,在管理过程中需权衡长程治疗的利弊,加强对SPM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第二肿瘤 头颈部肿瘤 鳞癌
下载PDF
近红外二区光驱动的光动力治疗在克服肿瘤乏氧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杨懿芊 严晓霞 +2 位作者 彭皓 吴爱国 杨方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5-936,共12页
光动力疗法因其具有非侵入性、低毒性、高时空选择性和特异靶向性等独特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该疗法利用光敏剂、光和氧分子,通过光敏剂介导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导致氧化损伤选择性地引起靶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然而,传统光动力疗法... 光动力疗法因其具有非侵入性、低毒性、高时空选择性和特异靶向性等独特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该疗法利用光敏剂、光和氧分子,通过光敏剂介导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导致氧化损伤选择性地引起靶细胞的凋亡和坏死。然而,传统光动力疗法仍存在一些缺点,如光的组织穿透性有限、分子氧依赖以及肿瘤对治疗的固有障碍,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肿瘤治疗效果。近些年来,国内外科研团队积极开发各种新型光敏剂,并将其与近红外光激发相结合,使得光动力疗法能够更深入地作用于肿瘤组织。针对深层肿瘤组织乏氧环境,进一步采取改善、利用该肿瘤微环境的策略,克服深层肿瘤组织缺氧对光动力疗法的限制,有助于优化肿瘤抑制效果。本文在阐明光动力疗法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讨论了近5年来近红外二区激光激发的光动力疗法在克服肿瘤乏氧障碍的最新进展,包括增加肿瘤组织内部氧含量和通过耐受缺氧环境2种方式针对性开发新型光敏剂,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光动力治疗 肿瘤治疗 近红外二区 乏氧
下载PDF
华蟾素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二线化疗失败患者疗效观察及对免疫失衡、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贾莹莹 马明瑛 郭艳珍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6期141-146,共6页
目的:观察华蟾素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二线化疗失败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对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 17/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失衡、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 目的:观察华蟾素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二线化疗失败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对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 17/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失衡、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予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华蟾素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 72-4、CA19-9、CA242、癌胚抗原(CEA)]水平、相关血清学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及外周血Th17、Treg水平。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36.59%,对照组为24.3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73.17%,对照组为51.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CA72-4、CA19-9、CA242、CE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4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外周血Th17、Treg表达水平和Th17/Treg比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3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VEGF-A、EGFR、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3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高血压、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蛋白尿、乏力、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2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乏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能有效下调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VEGF-A、EGFR、MMP-9水平,纠正外周血Th17/Treg免疫失衡,提高近期疗效,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阿帕替尼引起的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二线化疗失败 华蟾素 阿帕替尼 肿瘤标志物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下载PDF
多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妊娠早中期卵巢良性肿瘤蒂扭转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10
作者 王瑶 陈琳琳 段微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512-51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孔腹腔镜手术(MILS)与开腹手术在治疗妊娠早中期卵巢良性肿瘤蒂扭转(BOTT)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2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及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妊娠早中期BOTT孕妇纳入本次... 目的探讨多孔腹腔镜手术(MILS)与开腹手术在治疗妊娠早中期卵巢良性肿瘤蒂扭转(BOTT)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2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及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2例妊娠早中期BOTT孕妇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开腹组(n=40)和MILS组(n=52)。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包括肿瘤直径、扭转角度、缺血等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结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2组的肿瘤直径、缺血等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LS组的扭转角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36.0±189.0)°、(50.73±20.19)min、(18.84±5.42)mL、(16.48±7.08)h和(5.23±1.32)d,均显著低于开腹组[(590.0±202.0)°、(69.41±25.63)min、(46.61±18.30)mL、(26.05±12.57)h和(7.78±1.2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中期BOTT患者病理检查结果可知:占比最高的是黄体囊肿,其次是成熟畸胎瘤和单纯性囊肿,2组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早产、流产、引产、分娩方式、分娩孕周和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LS治疗妊娠早中期BOTT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妊娠结局与开腹手术治疗相当,但MILS手术效果优于开腹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妊娠早中期 卵巢良性肿瘤蒂扭转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安罗替尼联合化疗二线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血清肿瘤标记物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11
作者 曹俊芝 韩文杰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安罗替尼联合化疗二线治疗对近期疗效、血清肿瘤标记物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共计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38)...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安罗替尼联合化疗二线治疗对近期疗效、血清肿瘤标记物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共计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采用化疗二线治疗,研究组采用安罗替尼联合化疗二线治疗,对两组近期疗效、血清肿瘤标记物及炎症因子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细胞角蛋白(CYFRA21-1)]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采用安罗替尼联合化疗二线治疗可提高近期疗效,改善血清肿瘤标记物及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罗替尼 化疗二线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肿瘤标记物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二次电切对检测残余肿瘤和肿瘤复发的影响
12
作者 乔佳佳 田聪 +2 位作者 夏明锐 黄晓波 许清泉 《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2期3-7,共5页
目的研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二次电切对检测残余肿瘤和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进行二次电切的114例膀胱癌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及术后相关信息,二次电切术后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8.47... 目的研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二次电切对检测残余肿瘤和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进行二次电切的114例膀胱癌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及术后相关信息,二次电切术后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8.47个月。根据二次电切病理是否阳性及二次电切术后随访是否复发各自分为两组,即肿瘤残余组与无肿瘤残余组,以及肿瘤复发组与无肿瘤复发组。探讨了影响首次电切术后肿瘤残余以及二次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肿瘤残余组与无肿瘤残余组相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单灶/多灶、首次电切病理分级、二次电切距离首次电切间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次电切后随访期间肿瘤复发组与无肿瘤复发组相比,患者性别、肿瘤单灶/多灶、首次电切病理分级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是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二次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P=0.044)。结论患者性别、肿瘤单灶/多灶、首次电切病理分级、二次电切距离首次电切间隔时间与首次电切术后肿瘤是否残余,以及二次电切后随访期间肿瘤有无复发均无关,而患者年龄是二次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电切 膀胱肿瘤 复发
下载PD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颅咽管瘤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琪 杨华 +6 位作者 朱成英 牛建花 徐媛媛 王楠 朱海燕 于力 靖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0-665,共6页
本研究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合并颅咽管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提高对APL合并或继发第二肿瘤的认识。应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APL进行确诊;应用免疫分型技术对骨髓中白血病细胞进行分析;应用... 本研究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合并颅咽管瘤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提高对APL合并或继发第二肿瘤的认识。应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APL进行确诊;应用免疫分型技术对骨髓中白血病细胞进行分析;应用分子生物学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以定性及确定治疗前后定量变化;应用常规染色体核型技术及FISH技术以分析该患者细胞遗传特点。结果表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或继发第二肿瘤的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复杂。通过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多学科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避免了误诊、漏诊延误诊治。结论:当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经过治疗缓解后,再出现其它临床症状时需考虑其他肿瘤的可能,临床上需仔细观察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第二肿瘤 颅咽管瘤
下载PDF
淋巴瘤患者长期随访的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韩森 刘卫平 朱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0-93,共4页
淋巴瘤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经规范化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能长期生存。通过对淋巴瘤患者的长期随访,发现部分患者与治疗相关的远期并发症,通过对淋巴瘤患者死亡原因的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其预后。本文旨在通过综述淋巴瘤患者长期随访... 淋巴瘤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经规范化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能长期生存。通过对淋巴瘤患者的长期随访,发现部分患者与治疗相关的远期并发症,通过对淋巴瘤患者死亡原因的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其预后。本文旨在通过综述淋巴瘤患者长期随访所知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从而为今后淋巴瘤患者的随访和治疗带来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长期随访 死亡原因 第二原发肿瘤 心血管病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继发第二肿瘤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夏珺 毛静珏 +5 位作者 杨蕾 孙鸿丽 王婧 孙超 郭宏锋 周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年第23期11-12,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继发第二肿瘤的情况,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继发第二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4年医院确诊MM患者94例临床资料,评估所有患者继发第二肿瘤的发生率、第二肿瘤的类型、从治疗至发生第二肿瘤的...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继发第二肿瘤的情况,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继发第二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4年医院确诊MM患者94例临床资料,评估所有患者继发第二肿瘤的发生率、第二肿瘤的类型、从治疗至发生第二肿瘤的时间及患者临床表现。结果 91例MM患者治疗过程中继发第二肿瘤4例,发生率4.39%,实体肿瘤及血液肿瘤均有发生。4例患者自诊断MM至第二肿瘤发生平均时间为16月。结论多发性骨髓瘤继发第二肿瘤的发病机制及预后尚不明确,需进一步随访研究,以更好地评估风险与利益,使MM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继发第二肿瘤 药物应用
下载PDF
品种、播期及育苗方式对第二季茎瘤芥(榨菜)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代文 张红 +4 位作者 王旭祎 蔡敏 周光凡 梁强 任正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9期129-133,共5页
为了给重庆市涪陵区两季茎瘤芥栽培提供技术支撑,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播期、不同品种、不同育苗方式对第二季茎瘤芥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品种、育苗方式对第二季茎瘤芥生育期影响较大。试验范围内随着播期推迟,营... 为了给重庆市涪陵区两季茎瘤芥栽培提供技术支撑,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播期、不同品种、不同育苗方式对第二季茎瘤芥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品种、育苗方式对第二季茎瘤芥生育期影响较大。试验范围内随着播期推迟,营养生长期缩短,极差3.5天,减幅2.2%;瘤茎生长期缩短,极差39.8天,减幅41.5%;日历苗龄增长,极差20.0天,增幅达60.6%。‘涪杂7号’与‘永安小叶’相比,膨大始期平均提早2.0天,瘤茎生长期长6.3天,现蕾期晚4.3天,营养生长期长4.3天。7cm直径营养钵与100孔塑料穴盘2种育苗方式生育期相同,但比同期常规育苗营养生长期短2.0天,瘤茎生长期长2.7天,瘤茎膨大始期提早4.7天。最佳处理组合为A1B2C1,即播期为9月30日,品种为‘涪杂7号’,采用7cm直径塑料营养钵育苗,产量可达72650.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季茎瘤芥 播种期 品种 育苗方式 生育期 产量
下载PDF
1173例淋巴瘤患者死亡原因调查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森 刘卫平 +6 位作者 季新强 方健 刘江美 殷鹏 王黎君 周脉耕 朱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47-451,共5页
目的:分析淋巴瘤患者人群的死亡原因和长期预后情况。方法: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99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 200例淋巴瘤患者的基线资料,筛选其中已经发生死亡且死亡原因已知的患者,并收集其临床资料和死亡信息。结果:共筛选出1173... 目的:分析淋巴瘤患者人群的死亡原因和长期预后情况。方法:收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99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 200例淋巴瘤患者的基线资料,筛选其中已经发生死亡且死亡原因已知的患者,并收集其临床资料和死亡信息。结果:共筛选出1173例患者,其中男性742例(63.3%),女性431例(36.7%)。中位年龄为56(8~ 92)岁。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 77例(6.6%),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 1095例(93.4%),病理分类不明确1例。总体人群生存期为0~ 25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0个月。直接死亡原因包括淋巴瘤688例(58.7%),各类感染性疾病119例(10.1%),心血管疾病(car diovascular disease,CVD) 96例(8.2%),第二原发肿瘤68例(5.8%),其他疾病202例(17.2%)。根本死亡原因包括淋巴瘤936例(79.8%),第二原发肿瘤94例(8.0%), CVD75例(6.4%),呼吸系统疾病32例(2.7%)和其他疾病36例(3.1%)。生存期超过5年的217例患者根本死亡原因为淋巴瘤129例(59.4%),第二原发肿瘤38例(17.5%), CVD35例(16.1%)和其他疾病15例(6.9%)。生存期超过10年的60例患者根本死亡原因为淋巴瘤28例(46.7%),第二原发肿瘤17例(28.3%), CVD7例(11.7%)和其他疾病8例(13.3%)。结论:原发肿瘤仍是淋巴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第二原发肿瘤和CVD是除原发肿瘤以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并且随着生存期的延长,二者所致的死亡风险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死亡原因 第二原发肿瘤 心血管病 肿瘤心脏病学
下载PDF
口腔癌对侧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韩影 苏彤 +2 位作者 林璐 钱韵梅 熊浩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灶未过中线口腔癌的对侧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为口腔癌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2年12月口腔癌238例,对年龄、性别、病程、原发灶部位、CT分期、颈清术式、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等情... 目的:探讨原发灶未过中线口腔癌的对侧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为口腔癌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2年12月口腔癌238例,对年龄、性别、病程、原发灶部位、CT分期、颈清术式、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等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口腔癌对侧颈淋巴结转移在T3/T4期、中低分化、同侧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明显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病理分级为口腔癌对侧颈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结论:在肿瘤未过中线时,如果T3/T4期、同侧颈淋巴结明确有转移、病理分级为中低分化等因素中出现两者或以上,为改善预后及提高患者治愈率,则有必要考虑同期行对侧颈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复发 第二原发癌 对侧颈淋巴结 转移
下载PDF
EORTC评分对二次经尿道电切膀胱肿瘤的指导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雷普 卜小斌 +5 位作者 高飞 徐虎 许平 张进 董滢 王贵荣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49-251,共3页
目的研究欧洲癌症研究治疗协会(EORTC)评分对膀胱肿瘤实施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指导价值。方法对78例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组,第一次TURBT术后分别行EORTC评分,其中实验组术后4周行二次TURBT,术后膀胱灌注相同。所有... 目的研究欧洲癌症研究治疗协会(EORTC)评分对膀胱肿瘤实施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指导价值。方法对78例表浅性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组,第一次TURBT术后分别行EORTC评分,其中实验组术后4周行二次TURBT,术后膀胱灌注相同。所有患者随访2年,比较2组间膀胱肿瘤进展率和复发率。结果实验组复发评分中危21例(53.8%),高危10例(25.6%),进展评分中危22例(56.4%),高危11例(28.2%);对照组复发评分中危20例(51.2%),高危9例(23.1%),进展评分中危21例(53.8%),高危10例(25.6%)。实验组的肿瘤复发和进展例数为3例、4例,而对照组为12例、14例,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二次TURBT能降低NMIBC患者的进展率和复发率;EORTC评分对指导二次TURBT有一定意义,最终结论尚需大样本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RTC评分 膀胱肿瘤 二次经尿道电切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卵巢上皮癌二次探查术的临床评价——附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英红 郭晓青 赵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45-446,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上皮癌二次探查术的可行性、可靠性及并发症。方法14例均采用全身麻醉。6例取开放式切口,8例用闭合式腹腔镜进腹。按四孔法进行手术,生理盐水冲洗盆腹腔,冲洗液送细胞学检查;探查盆腹腔,分离粘连,在盆腹腔约20处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上皮癌二次探查术的可行性、可靠性及并发症。方法14例均采用全身麻醉。6例取开放式切口,8例用闭合式腹腔镜进腹。按四孔法进行手术,生理盐水冲洗盆腹腔,冲洗液送细胞学检查;探查盆腹腔,分离粘连,在盆腹腔约20处多点活检。结果14例均按照手术前计划完成二次探查手术,手术时间(61.3±16.7)m in,出血(98.7±32.1)m l。手术发现4例(28.6%)阳性,其中肉眼阳性3例(21.4%),镜检阳性1例(7.1%);其余10例(71.4%)阴性。4例“二探术”阳性的卵巢癌患者,手术发现肿瘤位于盆腔腹膜、结肠旁沟腹膜;所有病例无腹腔脏器损伤,无中转开腹,仅有1例行开放式腹腔镜者脐部切口延迟愈合。10例二探术阴性者中有1例(10.0%)发生肿瘤复发,复发时间为48个月。结论进行腹腔镜下卵巢上皮癌二次探查术是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病人易于接受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卵巢癌 二次探查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